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7章

    程栋沉默了,因为对方真的有认真的去思量,提出的想法也是对的。

    桐桐见他不言语,就道,“要么,咱们联系个精神病院,去里面看看。”

    行吧!去看看。

    于是,联系了精神病院和精神疗养康复中心,却看看这些精神都不大正常的人。

    医生专门给找了人格分裂的这类病人,只能远远的看。

    事实上,真正的人格分裂,并不会真的就成为那个人。

    从里面出来,在车上程栋就看桐桐:“觉得难驾驭?”

    “人得承认自己的不足,对吧?”桐桐就说,“咱这么说吧,这种题材爱的人是真爱,就喜欢这个调调。但是不爱的人,是真不爱。容易受惊吓!所以,流量起作用,但作用也没那么大。您说的呢?”

    这个题材本身就是给爱好这类的人拍的。

    非要给这个加多高大上的东西,那也真没有。

    就跟某国的恐怖电影一样,非说表达什么,那也挺扯的。但就是有很多人喜欢看,且成了这一类电影的经典。

    “可上哪找这个演员去?”

    桐桐就说,“明儿我再陪你转一天,我请你看话剧。”

    这么大一明星,拒绝了还请客,这怎么好意思?“那今儿我请饭吧。”

    桐桐朝路边一指,“炸酱面,就想着一口了,咱吃面去。”

    嘿!忒好伺候了。

    小馆子,一人一碗面,又不是吃饭的点,真就没被人发现。

    第二天一看话剧,程栋便懂了,低声问桐桐:“那个女演员叫什么?”

    “我不知道。我不认识她!”

    程栋看她:你不知道你给我拿着电话往桐桐的训练室去,“辛导,桐桐在练形体我叫她接电话。”说着给桐桐示意:电话很重要!

    桐桐接过来,“您好,我是林雨桐。”

    那边直接问:“知道文德皇后吗?”

    “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其名在史料中并无记载。”长孙无垢是后世杜撰来的名字,但历史上真有叫长孙无垢的人,却不是长孙皇后,而是长孙家的族人。

    辛导‘嗯’了一声,“晚上见见,我把地址发过去。”

    [80]但行前路(80)二更

    但行前路(80)

    等见了辛导,对方也不客套,直接就问:“关于这位皇后,你知道多少?”

    那我知道的可太多了。

    简单来说嘛,就是:“颇有传奇色彩。长孙一族乃是北魏宗室之长,‘门传钟鼎,家世山河’说的就是长孙家。而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乃是名将,一箭双雕说的就是他。”

    出身显贵,将门之后。

    辛导就点头,“塑造这个人物,你觉得难在哪。”

    难就难在:“考虑观众的感受,尤其是现代的女性思维之下的观众感受。这就给本来不难理解的事情加量,需要给她的感情找一个支点。”

    “那你觉得支点在哪里?”

    桐桐就说:“支点呢,就在于他们的婚姻本身。长孙氏的伯父长孙炽欣赏唐国公李渊的妻子窦氏,认为睿智的女子教养的子女必然出色,因此有意促成这桩婚事。

    长孙氏与李世民乃是幼年定亲,大约是在她六七岁的年纪。因为定亲后不久,也就是她八岁那年,她的父亲长孙晟过世了。从这里大致就可以判断出她具体的定亲时间!

    唐时定亲礼仪繁多所以,长孙氏六七岁时,与不满十岁的李世民定亲,属于娃娃亲。

    长孙晟死后,长孙氏从千娇百宠的世家幼女,转眼变成了孤儿。八岁丧父,被异母兄长赶出家门,她随母亲和哥哥长孙无忌回到舅舅高士廉家。便是高士廉待其亲厚,说到底也不过是寄人篱下。

    而后,高士廉知道外甥女与唐国公之子有婚约,便想办法在孝期满之后,促成了这段婚事!当然了,彼时李世民已经快十三岁的少年了。少年的世家子豪爽英武,高士廉看中其人。他是想尽办法促成这桩婚事。

    我觉得,长孙氏后来对李世民的感情里,一定是有感激的。

    她无父亲可依仗,父族给不了太大帮助。而母族呢,舅舅能照顾他们,已经是仁至义尽。若有廉耻之心,又怎敢奢求?那时她哥哥也只是与李世民交好的朋友而已。

    就那时天下的形势而言,她除了出身显赫之外,给不了李家太大的帮助。以唐国公家的家世,若是要悔婚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当时这婚事完全没问题,就不会记载,说高士廉想法子促成此事。可见,这婚事当时一定是存在一些议论之声的。

    但是,李渊和李世民在那样的情况,没有选择悔婚,而是遵从了婚约。这一点,长孙氏应该是有感激的!且这份感激成了她和李世民感情的基础。

    少年结发,相互扶持。有年少浓情蜜意,执卷共读。也有青年时期危机重重,同赴生死。一直到后来执掌天下。他们生儿育女,命运相连,只能荣辱与共。他们是夫妻,但更是伙伴。

    在她死后,李世民说,他失去的是‘贤妻良佐’!可见,长孙氏不仅是妻子,更是辅佐帝王的女人。”

    辛导就问说:“所以,你说的贤后,并不是说长孙皇后不涉政?”

    “哪有皇后完全不理政事的?那话就是说说而已。”这真的是实话,“任何一个称得上是贤良的皇后,就没有不涉及朝政的。她若不懂朝事,为什么总在恰当的时候替丈夫出门周旋?她若不管朝政,为何大臣触怒皇帝,她总是能恰当的劝谏。”

    所谓的贤良,那是说出去哄天下人的!皇后之位想坐稳,对朝政一点都不懂,这不可能。

    长孙氏不是不懂朝政,她的种种作为其实就是因为太懂朝政了。

    作为能影响帝王的人,她难道没有她的政治立场吗?

    “我觉得,长孙皇后是在她那个时代里,展现了她的女性力量和女性影响力的人。她所处的年代是隋末唐初,不是明朝受理学影响的那个时期,这跟而今咱们理解的三从四德,不一样。”

    “所以,你觉得长孙皇后是一位政治家?”

    “当然!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政治家。”

    “那么,你对不干涉朝政的看法是”

    “不干涉朝政未尝不是一种参政的法子。”

    辛导点点头,再重新打量桐桐,“你是我约见的第二十三个女演员。这项目从前年就开始着手了,可是人选难物色。这位皇后三十六岁便薨逝了。找到好几个女演员,但是创作理念相近的,你是唯一一个。

    而且,你二十来岁,长孙氏也是二十多岁开始陪着丈夫一步一步走向顶端。在这之前,我看过你演的花蕾,十几岁的女孩你把握的很好!我也看过你中年的妆造和状态。你能扮演好她的不同年龄状态”

    桐桐点点头,“明白。”

    “那回头咱们试个戏,再看看妆造。”

    好!

    “你说试演谁?”四爷正换衣服呢,手顿住了。

    “文德皇后。”桐桐举着苹果咔嚓咔嚓的咬,靠在衣帽间的门口看他,“我想去试试。”

    四爷将衣服挂起来,回头看她,“谁演李世民?”

    “女主的戏,帝王是配角。”

    配角?四爷哼她,“哪天去试?”

    “明天!”桐桐跟着他往出转,“明天过去试试妆造”

    “我陪你去。”

    “陪我?你不忙?”

    “不忙!特清闲。”

    桐桐就斜眼看他,只笑不说话。

    四爷就说她:“我明儿陪你,也只笑不说话。”

    结果第二天两人一去,酒店的一整层都被剧组租下来了。桐桐被分了一个房间,有专门的妆造师等着呢。

    辛导就说,“秦王妃的扮相看看。”

    换了衣裳,对着镜子,妆容和配饰一上身,桐桐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有了三分恍惚。

    四爷愣了愣,却马上转移了话题,“是要试哪一段?”

    桐桐看了飞页一眼,“是玄武门宫变之后。”说完,看了看镜子中的妆容,然后起身,“走吧!试戏吧。”

    那边已经有一个‘李世民’等着了!

    桐桐看着对方眼熟,却叫不上名字。四爷瞥了对方一眼,哪里像是帝王?

    这一场是宫变之后,李世民赢了。

    婢女急匆匆的回来,告诉王妃:“王爷王爷回来了”

    桐桐急匆匆往出走,然后看向秦王。

    ‘秦王’嘴角微扬,才要抬手奔过去。却见对面的‘秦王妃’先是惊喜于丈夫的平安归来,紧跟着,她站住了脚,抬起手,慢慢的将头上的簪环取了下来。满眼心疼的看着‘秦王’,然后缓缓的转了方向,对着‘远处’跪下,俯地行大礼,然后眼泪一滴一滴的掉了下来。

    我的丈夫才杀了兄弟,我的丈夫逼迫的亲生父亲逊位,外面尽皆功臣良将的欢呼声。但我知道,我的丈夫失了手足会疼,我的丈夫与父亲反目亦会愧疚。

    但他有口而难言!

    我是他的妻,我知他的心。他不能明着跪的一礼,我来;他不能再掉的泪,我替他掉。

    哪有什么胜利之后夫妻欢聚,我们也是人!我们也会疼!

    曾经的反目,在人死之后,在心底深处,都过去了。

    留下的是一母同胞一起长大的情分,每深想一分,便疼痛一分。

    可这亲手斩断手足,斩断亲情之痛,唯吾妻知耳。

    这一幕一完,辛导喊了‘咔’!

    然后男演员完全没接住戏。

    辛导叹了一声,直搓下巴,他重新给男演员讲戏,这一幕是夫妻关起门来的戏。哪怕是帝王,他也是个人。男人在外面是一个样子,在妻子跟前是另一个样子。

    夫妻至亲至疏,长孙氏聪明就聪明在,哪怕丈夫妃嫔众多,她也是丈夫的至亲之人。

    这个时候的长孙氏,活成了李世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此时,李世民是可以脆弱的。

    劫后余生的庆幸之后,在即将登顶的欲望浪潮来之前,他是否有作为人的另一面呢?

    男演员表示懂了,懂了的结果就是演的很好!看在镜头里就知道,就是演的!

    辛导皱眉,单独看‘李世民’,没毛病。

    可要放在一起,‘李世民’这个帝王拿不住‘长孙氏’那个劲儿。

    辛导先叫人把男演员请出去,再请来‘李世民二号’,这人本不是来演李世民的,而是演李建成的。

    再试试呗。

    这一段,试的是长孙皇后劝谏李世民的戏码。

    可这一开场,这个‘长孙皇后’给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大家的认知里,长孙皇后该是一个贤良的,端庄自持的女子。可这次换了妆造再进来的长孙皇后,依旧看起来端庄矜持,只是在跟帝王说话的时候,声音清婉,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都带着一股子特有的轻柔。

    此时,她不像个皇后,她只是个妻子。

    她也不是朝堂上劝谏帝王的御史,她像是话家常一样细细的慢慢的说着话。台词给的很刻板,但是,她是以三分故作玩笑的语气,说着那些生硬的台词。

    而这个‘李世民’在接这个戏的时候,又没接住。

    他为了凸显帝王,却全忘了,此刻跟他说话的是他的妻子。

    林雨桐的演绎是叫人惊喜的,她把长孙皇后演绎的鲜活极了!李世民这种性格的丈夫,他的妻子若是传统意义上刻板的人,那绝不是他所喜欢的。

    问题是,现在从哪找一个能搭的上林雨桐戏的男演员呢?

    李世民再是配角,那也是帝王呀!这样一个皇后,得在一个频道上的,年纪还得轻的男演员,一时之间,还真想不起来。

    也不是人家演的不好,就是那个味儿不对。

    四爷就看桐桐,桐桐朝他歪头笑:放心吧!除了你,能接住我的就只能是我。

    四爷白眼翻她:跟你搭这种戏,我担心别人折寿!

    [81]但行前路(81)三更

    但行前路(81)

    试过之后,桐桐知道,暂时进不了剧组,因为男演员暂时定不下来。

    这边开始跟她签约了林雨桐,那她就等着,等着辛导什么才能想起来,这里其实还藏着一个贾男!以现在的技术,后期处理的话完全没有问题的。

    可是,左等右等的,都不见辛导联系她。

    这是给忘了吗?

    还是真的一点都没想到呀?

    桐桐还问任萍:“要不然旁敲侧击的提醒一下辛导,就说贾男等着他召唤呢。”

    任萍觉得不着急,“再等等,再试几个发现没有合适的,迟早会想起来的。”

    那行吧!桐桐就等着。

    再加上最近接了几个代言,除了杯子之外,有零食,有自行车,化妆品,最近又在接触手机代言,也算是有活干吧。

    桐桐换了品牌方送来的手机,试着给四爷打电话,“你不在公司吗?”

    “出来说点事。”

    那就是说话不方便呗,“那我挂了!回来顺道买个鸭架子,我想熬汤下面条了。”

    好!先挂了。

    桐桐对着电话,这一天天的,也不知道见的都是些什么人。

    四爷跟庄游出来,请了《一代贤后》的编剧吃饭,这部剧的历史顾问是韩传秋教授,这个教授之前跟桐桐一起录制过文旅节目,这次也被请了过来。

    这两人都是庄游的老朋友,编剧马老师就说,“我没想到最后定下的是你家姑娘!试戏的片段我看了,真好!”他还看韩教授,“事实上,早前的皇后跟后来皇后就是不一样。她就把这个分寸拿捏的特别好!”

    “她做演员的长处就是,她在挖掘人物内核。不是说导演怎么样来解读这部戏,而是她有她自己的见解”韩传秋说着就看陪着的小伙子,“你们也不用这么客气,桐桐我还是知道的!她是有文化做底子的知道是她演,我都松了一口气。这部戏筹拍了好长时间了,就是因为大选的问题。”

    四爷点点头,“桐桐在家也说这个事!找到合适的对手演员,也挺不容易的。”他还问人家,“历史上对李世民的长相是怎么记载的。”

    这个倒是记载的不多,“不过,李渊倒是炫耀过李世民的长相。当时,有一美男子,名叫温彦博,此人谈吐不凡,气质超群,是世所公认的美男子。那时候,李世民还是秦王,他坐在众人上首,宣读圣旨,器宇轩昂。当时的李渊就尤为得意,问在坐的大臣,‘秦王与温彦博孰美?’由此可见,李世民应该是个气度非凡的美男子。”

    四爷就笑,“我倒是想起来,史书记载,说是忠王雄姿英俊仪表非凡,颇肖圣祖。也就是说后代长的英俊,是随了祖上了。还有唐诗里多处都写,说是‘中有美少年,虬须十八九’照这些诗词的描写,李世民应该是长着又大胡须,胡须还得是卷曲的。这得是一副极有威严的面相。”

    是!李世民应该是如此,高壮虬须,极其有震慑力的长相。

    然后编剧马老师回去之后就跟辛导说:“贾男不成!”

    为什么?当初不是说好了吗?要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贾男兜底。这怎么突然变卦了。

    马老师就道:“这也是今天闲聊呢,我突然想起来了。要做的好,就得经得起大家的推敲。尤其是现在这网友,无所不能的,那真是怎么考据的都有。从史料上找李世民的长相,概括起来,得是额头宽阔,眼睛大、深邃、明亮,鼻梁得高,嘴唇方阔有力,有卷曲的胡须。

    你就是胡须能化妆,但是整个面部轮廓,怎么弄?林雨桐是女孩子,她演的再像,但她的外形硬件不达标。这不是没有史料杜撰出来的人,对吧?不能凑活。”

    辛导搓下巴,最近见了二三十男演员了,“现在都在追求瘦,一个个的脸恨不能窄窄一道!叫增肌有得等多久?三个月?半年?外形像了,可戏还是接不住呀。”

    “那你也不能叫林雨桐增肌后再拍李世民的那一部分。这不是女性增肌就能达到的!她现在的形象就比较贴合二十来岁的长孙皇后。”那首诗怎么写的?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当时的长孙氏正值韶华芳龄,又才做了皇后,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她自己写诗,夸她自己是面若桃花,身若嫩柳。就是这么一个鲜活的女子!

    诗词被李世民看了,还‘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所以,分饰两角容易,在同时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身形却难。一个面若桃花,身若扶柳;一个壮硕魁梧,威严无双。

    这怎么弄呀?

    辛导挠头,而后又沉默良久,这才道:“你说的有道理!”很有道理。我再看看,看看哪里找一个二十来岁,外形符合,演技又能搭的男演员。

    这边挂了电话才放下,电话又响了,是林雨桐。

    他接起来,“剧本给你送去了,你先梳理剧本。等通知吧!”

    桐桐:“”怎么还不提贾男?她想尽力争取,“您看,要不要考虑贾男?”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