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养,你觉得好玩就玩,不好玩就不玩了,谁还能勉强你?”四爷扭脸看她,问说,“你要是不干这个了,那你打算干什么去?”桐桐是真心累那种,但要是长久的什么也不干,估计自己也受不了,“我会想学点东西吧。”
学什么呢?
“学矿业,怎么样?”
矿业?呵呵!你真会选。
“或者是地质”
我看你还是不累。
四爷推她去卫生间,“你呢,就是玩。一个工作室才几个人呀?”
“不是”桐桐撑着卫生间的门不进去,回头看他:“你那个挣钱吗?”
把‘吗’字取掉,“你就是什么活都不接,单叫这些人陪着你出去玩,爷也付得起这个价钱!”
桐桐认真的看了他两眼:“你等等,等我洗完了,咱们算算账。”
然后卫生间的门关上了,四爷:“”你倒也不用事事这么清楚。
里面花洒水声哗啦啦的想,四爷站在外面没动地方,想了想我最近的生活开销有什么地方是对不上的。
毛玻璃的门上映着他的影子,桐桐看了一眼,就笑:“不给我搓背吗?”
四爷:“”行吧!搓个背今晚至少她不查账。
两人闹腾完都晚上十点多了,桐桐照样爬起来,“你手机呢我看看流水。”
现在这个账目多好查的,几个支付平台和手机银行一对,这就清楚了。至于公司的账目,财务报表应该是现成的。现在这生意,不都是做设计和概念,然后产品外包。这边接单子,那边厂里直接发货吗?相对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办公空间也不大,工作人员也没那么多。
结果账目查了半晚上不睡,这个数字吓了她一跳:这么赚钱吗?
四爷翻身睡觉,“当年卖纽扣的都能卖出亿万富翁了,何况这东西。以前卖货那是什么渠道,现在这卖货是什么渠道?”
桐桐:“”她麻溜的把手机撇一边,往人家被窝里挤,“挣了这么多呀!”怎么不早说呢?“我给你捏捏肩膀?”
半夜三更的,捏的什么肩膀,“睡觉。”
桐桐翻腾,睡不着呀,“那怎么不把这房子买下来?”
“再过度一年,回头买个大的,就不折腾了。”四爷伸手抬腿,把人圈住固定好,“睡觉!睡觉。”
一不能动了,果然很快就迷糊了:“之后呢这不是长久的办法,拿这钱干什么?”
你还真是操心!
“原身就是体育圈子里的,做其他类的并不合适。”
嗯!然后呢?
“你知道电竞类有国际赛事吗?被纳为体育类项目。”
嗯!
“这是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趋势。上面的政策上,也鼓励一些有益的竞技类开发”
“要投资吗?这一类东西很多人反感”
反感但却又无能为力,那就是还没引导对,或者说,它只是消费品,还不具备其他的功能。
“什么功能?”
你打过游戏?懂么?
桐桐摇头,不懂,也没打过。
“还是啊!”四爷被她三问两问的问的给睡不着了,他睁着眼睛,“一定有其他的兼容办法,让它成为一种能创造价值的职业。”这就是另一种大禹治水,堵不住,就只能疏。
“那个什么虚拟货币不靠谱。”
不是指那个!那个炒的是虚的!他还想说什么来着,结果人家转脸睡着了,呼吸平稳,睡的特踏实。
早起赖床,出来的时候看到四爷在外面打游戏。
桐桐:“”你可真时髦,“不上班?”
“过糊涂了,今儿都腊月二十七了。”四爷的手放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我这一把马上就完了。”
桐桐:“”你可别迷进去了,“吃早饭了吗?”
“你那个助理早起送来了,她今儿回老家,来说一声。”
桐桐去看早饭,豆浆得热一热,她转身去热饭,问四爷:“你过年回老家么?”
得回,“你得跟着一起吧。”要不然一个人怎么过年?
桐桐点头,四爷之前跟他说过,老家那边十一月份给他转账了十二万,他十二月,第一笔款项拿到之后,先给家里打了一百二十万。
“二线城市新区的房子也不贵,叫门对门买了两套。”回去住并不会不方便。
桐桐‘嗯’了一声,都没见过人,只是从电话、视频和这段时间的交往上来判断性格人品。
原身毕竟才二十四岁,好容易打球成了国家队员了,因伤却退役了。退役之后的前程堪忧,年轻人在外面跟朋友喝酒,被车给剐蹭了,四爷醒来的时候人在医院已经躺了七天了。怎么没的,他也不知道。
但总的来说,普通的家庭出来的孩子,本来该有不错的前程的。后来拍公益广告,家里也知道,也打电话问了。很多人都以为到处是他的广告,他就是挣钱了,又出息了。
可家里却把一直不敢动的十万储备金拿出来,还把手边的两万储蓄拿出来,全打过来了。家里听说谈对象了,也知道租的房子,更知道还在创业。干脆把老本全给了他。
四爷随后就给了一百二十万,也不用太大的房子,二线城市新区,门对门的两居室简装修两居室就足够了。
他们这年纪,基本都是快退休的人了。
四爷就是跟桐桐回去,一般都是假期。老两口也不上班,那就都住到新区去。平时他们还住老房子,距离单位近。过两年退休了,直接住到新区多好。生活也很方便,新区的建设概念是‘氧吧’,到处都是树木,比较适合生活。
若是想到京城生活也行,以后买房子买到一块,能彼此照顾,也能有各自的独立空间。
但总的来说,没直接接触,但能感受到,就是最普通的父母在倾尽所有的给予孩子。
要过年了,肯定得回去呀!家里也是想催,但又不好意思催吧。
毕竟谈对象了,怎么安排还得看年轻人的。
桐桐把热豆浆端出来,“那明天动身?”
“后天吧!你好好歇两天,不着急。”
结果下午了,罗群打电话,“老板,准备一下,体育频道和电影频道都有个专访,属于电影宣发的一部分,明天上午十点,没问题吧。”
你都说了,属于电影宣发,我能有什么问题?不得配合人家吗?
然后晚饭前,王湘又叫助理给桐桐送了很多电影的周边产品,比如广告衫,这个宣传的时候好穿。
所以,有的选吗?不就是白色的长体恤,胸前两个大字绽放。
下身随便拉一条裤子穿上就行呗。
任萍晚上又专门赶来,“得对一下,哪些问题你能回答,哪些问题你觉得不能回答,这个可以提前删掉。还有问题的答案我们准备还是你准备或者是叫对方准备好,咱们记下来。”
“我自己来!”然后将台本推回给她,“只要他们采访的人不过界,去问一些隐私的事情,没有什么要准备的。这一类的工作不用这么紧张,采访的本质不是这样的。别把采访弄的像是做戏!只要记者遵守他们的职业规范,我只要愿意接受采访,那随时都可以。不用提前准备,也不对对方设限。”
任萍:“”这一行里,一句话说错了都能给你掀翻了。
翻了就翻了,翻了就不干了呀!
任萍看着她,她也看着任萍,还问人家,“要留下来一块吃晚饭吗?”
“不用!”你这么着,我吃的下饭吗?任萍给罗群打电话,传达了这个意思:“您看呢?”
罗群将筷子放下了,怎么这么难搞呢?“不想准备就别准备吧。”到时候万一不行,再想办法把这采访撤下来吧。
这是一把双刃剑,你要是行,能驾驭,那没问题,这能叫你格外出彩。可同样的,稍微一句半句说的不到位,就等着被口诛笔伐吧。
但是呢,一个艺人的潜力在哪里,得试一试呀!得叫她知道水深水浅,也得叫自己知道她这方面的能力到底在什么地方。
采访的地点,家里太私密,不想叫人打搅;工作室也有自己的氛围,罗群也不想叫人打搅。
那就只能在酒店。
酒店定的距离家里不远,任萍说她跟石强来接。可步行就一站路,接什么呀?
她九点半跟四爷出门,溜达着就走过去了。
外面飘着雪花呢,两人裹得严严实实的,桐桐拽着四爷:“回老家要买什么特产?带什么回去?衣服什么的要买的吧!一会子完了咱俩逛街去呗。”
然后碰到路边的西点店,她看见橱窗里的小蛋糕,“买这个多买点,再买些热饮吧。”大冷天的出门工作,谁也不舒服。都是打工人,怪不容易的。
四爷:“”要么说,她干什么容易成什么呢!
然后罗群就看见桐桐拎着那么些东西来,她:“”工作室当然会准备小礼物给人家记者了,你也不是大咖,对吧?这点人情世故我还处理不了?你怎么弄些这个来了。
桐桐却笑着招呼人家,“出门工作,怕是都不敢喝水吧。喝点热饮,没关系的!”
何止不敢喝水呀,这个点赶过来,早高峰路上就花了两小时。他们得六点起床,七点赶到台里准备出门采访的东西,设备之类的放到车上,七点半出发。最迟九点半得到酒店,提前布置采访现场,架好拍摄器材。这中间哪有上厕所的条件呀?
所以,最好就是别吃别喝,不耽搁事。
工作室准备的他们也看见了,在那边摆着呢。像是个小众品牌的胸针和领带夹,不贵,他们都用的到。可艺人亲手拎吃的喝的,冻的手红彤彤的,还在那搓着呢,这就
干嘛这么真诚呢!太过犀利的问题都不好意思开口问你了。
[22]但行前路(22)二更
但行前路(22)
大家就真的吃了一点,也喝了一口热乎的,这才开始采访的。
灯光打着,打灯光的大哥不停的给调整,“这样可以吗?”
反正得拍的好看!当然了,艺人本身就很好看,意外的好看。
身后是他们的台标,话筒上粘着的也是。小沙发一人一个,坐在这里就可以。拍出来看着是挺高大上的,其实不远处的茶几上乱七八糟的,摄影的大哥还在那里擦嘴呢。
桐桐今儿穿着的就是剧组给的印着‘绽放’字样的长T恤,下面搭了一条运动裤。因着是体育题材的电影,她干脆连头发都拾掇的很利索,就这么坐在镜头前面。
体育频道他们关注的点自然在花滑上,“我们去花滑队采访,听教练和运动员说了你,他们说你几乎是完成了所有女子单人花滑冠军的经典动作,你怎么会去想着完成这个?听说难度极高。”
“说我完成了,那是夸我呢。其实,跟专业的运动员不能比,差了很远。他们没有再来的机会,我却有。我只能根据我自身的条件,尽可能的做的像而已。当初想着去完成这个动作,初衷就是致敬。越是接触冰雪运动的运动员,越是知道他们的不容易。如果没有热爱,没有坚持,是无法坚持下来的。我只是想展示出来,叫更多的人能了解冰雪运动,进而喜欢冰雪运动。”
“我们的同事之前去剧组采访,听教练说你的双脚也磨的出血了,却也没有停止,一直在带伤训练和拍摄,这一点尤其敬佩。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我觉得演绎这个角色,首先得变成这个角色。运动员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他们从很小开始就是如此,磨烂了继续、磨的血肉模糊都见白骨了,还在继续。我从开始到杀青,四个多月,承受了疼痛,也才能更好的去理解这一份热爱和坚持有多难。
尤其是很多运动员年龄很小,十几岁而已。我疼了,她们一定比我更疼。四个月与四年、十年比起来,算什么?要问我怎么坚持下来的,那只能是她们身上的韧劲感染了我。是她们的精神给了我坚持的力量和信念。《绽放》要传达的也是这样的体育精神,希望每位观众能感受冰雪运动魅力的同时,能感受到这份力量和信念。”
“我从你的身上已经感受到了这种韧劲。”记者心说,我已经改了采访大纲,跟之前给你们工作室的肯定不一样。话是接的不错,句句都合适!她又问说,“我知道你之前没怎么涉足这个行业,是什么样的契机叫你有了这个拍摄的机会?”
“擅长运动吧!我打篮球的时候被一位业内前辈看到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那人是谁。只是听篮球队的刘教练说,有这么一码事!然后王湘王导演当天就亲自跑来见了我,我们在小饭馆里吃了一顿晚饭。当时我确实拒绝了,因为我几乎没拍过戏。是她说服了我,说她们需要会舞蹈和比较擅长运动的演员,想叫我试试!她告诉我这是推广冰雪运动的电影,所以我当时就接了。就是很偶然的一个契机。”
“擅长运动,是自小就如此吗?”
“我从三岁开始学习舞蹈,说喜欢,这有些过了。练习舞蹈很苦,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疼的很难忍受,若说那么一丁点就喜欢这个,这不现实!只是我母亲觉得女孩子要有气质,要有好的仪态,舞蹈是必须学的。这一学就坚持下来了,之后考上了舞蹈学院,将舞蹈当成了专业。在我看来,舞蹈也可以当做一种运动,不管喜欢不喜欢,长时间的训练都叫它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
“除了舞蹈、打篮球之外,你还擅长什么运动?”
“滑冰!”
记者哈哈就笑,“对对对!滑冰,还能花滑,这也算是一种收获。还有呢?”
“那可太多了,想要尝试的也有很多。像是滑雪、滑板、包括武术类的,我都想去尝试。”
“没有想着继续跳舞吗?”
“我觉得,‘热爱’很重要!我热爱运动,舞蹈放在运动里,她是我喜欢的一个选项,但绝不是唯一。有人说舞蹈能叫女孩更有女性的魅力,这也是我不能完全认同的。女性的魅力应该是多面的。窈窕淑女是一种美的姿态,活泼洒脱也是一种美的风景;文静内敛是一种叫人喜欢的性格,犀利泼辣也自有它的风情。做喜欢的事,自由、健康的成长和生活,爱我所爱,全力奔赴,不给自己设限,这是我的生活理念和态度。”
罗群听出来了,她在说:舞蹈并不是她所热爱的!
再结合之前的话,她其实还暗含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她学习舞蹈是因为她母亲的选择,而非她的。她喜欢的东西很多,但在这之前,她并没有选择的自由。
她说:做喜欢的事,自由、健康的成长和生活,这是她的生活理念。
换言之:她之前的成长是不自由、不健康的。
话说的如此的动听,句句都得给人家回应。可这每一句都在给以后埋线。
家庭必然会被提及,家人势必会被关注,家事会闹的人尽皆知的时候,再返回来看这段采访,会怎么去解读呢?
她妈妈叫她学习舞蹈,是想叫女孩子有气质,有好的仪态,成为一个文静内敛的窈窕淑女。
这当然不是错!妈妈对女儿的期许,谁也说不到错处去。
可若是再结合叫她嫁入亿万富豪的人家呢?是不是就不对味了?
她妈妈不闹她,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她的言辞里没有一句不合适的话!
但若是闹腾呢?这些早期的采访再被翻出来去解读,是不是意思就不一样了。
罗群觉得,她得重新审视这个姑娘。她好相处,特别好伺候是事实,但她心思深,智商高,情商更高,也是事实。
跟体育频道这边采访完了,电影频道在那个方向等着呢。他们的背景板都设置好了,那边是长沙发,换到那边继续采访。
这次的记者听了个全场,知道这位是什么水平了,提问就大胆了一些,“电影上,你是新人。可以说,你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机缘巧合进入了这个行业之后,怎么打算的?是想继续在这一行深耕,还是有别的事业规划?”
桐桐就笑,“我去哪个行业都是新人。跟到处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一样,身上贴着一个标签新人。第一次拍电影,跟大家第一次进职场一样,处处透着一股子清澈的愚蠢。大家初入职场犯过的蠢,我一样犯过。大家初入职场的迷茫,我也有过。
就像是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之后转行一样,我也是其中一个。摸索、学习,成了我们这种人生活的日常!一切从头开始,不气不馁。得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得有面对质疑声时积极的心态!得学会接纳批评,得学会不去辩驳,得学会默默的埋头补课,我想,只要不放弃,只要肯上进,终是能有所得!只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罗群听到这里就不听了,没必要守着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人家记者那意思是说:进入了这个行业,是不是舍不得离开了。
毕竟,这个圈子公认的赚的多嘛。
这话问的很有技巧。
结果她怎么答的呢?她把她放在更大的一个群体里,那么多毕业生呢,我只是其中之一!找工作困难,都在为生存努力。这个转这个行业,那个转那个行业,我有契机转到这个行业里,是什么错事吗?
她反应是真快,记者话术里的任何东西她都能第一时间洞悉,然后给出最合适的回答。
现问现答,没有做任何准备。带过那么多艺人,她是可以撒出去叫人放心那种。
罗群摸出手机,叫人订饭,今儿请人家吃顿饭吧。当然了,艺人就不用陪着了。
十一点半,准点结束。
桐桐要走了,拉了四爷跟这些人告辞,“尹镇,不用介绍了吧。”
认识,不用介绍了,也看出来是什么关系了。
四爷跟人家握手,“辛苦了!”
记者就笑,“我们只完成我们的工作”绝不瞎八卦。
桐桐摆手,“不是那个意思!我们过年见了家长之后,就公布的。没刻意瞒着,不用这么小心翼翼!”
见家长?
对啊!
事业刚启航就公布恋情,果然是新人一枚,处处都透着清澈的愚蠢。
罗群进来招呼人,说四爷和桐桐,“那你们什么时候走?明天?”
“明天,机票已经定了。”
罗群点头,“那你们去忙吧,这里我招呼。”
桐桐跟人家摆摆手,抱着四爷的胳膊出去了。
这边她走了,罗群的手机响了一声,是庄游。
庄游发来消息:桐桐搬家了吧?
搬了,怎么了?
搬了就行,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