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494章
20分钟后,两位专家奔赴现场。*陈墨**洛阳文物局资深研究员,专攻汉唐墓葬结构,能通过砖纹釉色精准判断墓室年代。
常年戴一副缠着胶布的银框眼镜,裤兜总揣着拓印本和微型放大镜。
擅用《鲁班书》《营造法式》等古籍破译古代工匠的防盗机关,能在墓道塌方瞬间听声辨位,被消防队戏称“人肉三维扫描仪”。
**张九龄**省地质局应急抢险专家,专长岩土力学与古地层分析。
总背着塞满探地雷达、激光测距仪的特制登山包,左耳挂着永不离身的井下气体检测仪。
能通过土壤湿度与磁场变化预判墓穴稳定性,营救方案精确到毫米级位移预警,口头禅是“地质数据不说谎”。
消防队的探照灯将盗洞照成惨白色。
陈墨蹲在塌陷边缘,指尖摩挲着裸露的墓砖接缝:“这是典型的券顶结构,塌方后形成三角区,人可能卡在夹角里。”
张九龄把地质罗盘平贴在泥地上,红色指针在暴雨中乱颤:“下面渗水严重,二次坍塌概率超过60%。”
“能送个活人下去吗?”
王铁柱扯开雨衣领口。
斩钉截铁的说到消防队长盯着洞窟里汩汩冒出的泥浆摇头:“钢筋支架都压成麻花了,除非是纸片人。”
“那也不是办法啊,人命关天,我来吧。
我退伍前在部队救过落井的,那时候比这困难,起码现在设备还能显示底下的具体位置在哪。”
王铁柱说到…人民警察为人民,随着洞底突然传来金属敲击声,三长两短,接着是两声急促的闷响。
陈墨猛地抬头:“唐代墓室常用三合土封门,他们刚才敲的是《鲁班书》里的救险暗号——东南角有气室!”
王铁柱把安全绳往腰上捆时,张九龄正往他背上贴震动传感器。
“每走五米敲两下探杆,”地质学家将荧光棒塞进他口袋,“绿色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