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516章
银针悬在素绢上方三寸,李亦欢听见自己喉间吞咽的声响。赵夫人衣襟上的缠枝莲纹在晨光中舒展,却像张开的蛛网笼住绣架。
她腕间的伽南香珠突然"咔嗒"相撞——是赵明远碰翻了案几上的越窑秘色盏。
"母亲,"少年郎君拾起碎瓷,指节被茶水烫得发红,"苏蕙的回文需焚香静心方能参悟,不如......""远儿倒是怜香惜玉。
"赵夫人用帕子轻拭溅在绣架的茶渍,李亦欢瞥见帕角绣着与纹样相同的楷体"心"字。
那针脚细密匀称,竟与自己方才的绣法如出一辙。
外头忽起喧哗,管事娘子捧着漆盘疾步而入:"通判夫人差人送来的《蚕织图》全卷,说是给赵夫人赏鉴。
"展开的素绢上,采桑女子腕间银镯竟用金线掺着孔雀羽织就,日光下流转七彩光晕。
李亦欢指尖微颤。
这种"劈绒"技法她在博物馆见过,需将丝线剖成六十西股,非十年以上绣工不能为。
正欲细看,赵夫人却将画轴一收:"李姑娘既通文墨,可愿为这《璇玑图》补全序文?
"铜雀衔枝的砚台推至面前,李亦欢盯着宣纸上"苏氏蕙若兰织锦回文璇玑图"的题头,冷汗浸透中衣。
她记得现代复原的序文足有二百余字,可眼下若写出,岂不坐实了妖异之名?
"夫人恕罪,"她屈膝时碰翻了青瓷笔洗,墨汁在青砖上蜿蜒成溪,"小女才疏学浅......""好个才疏学浅!
"屏风后转出个戴镂金冠子的妇人,正是通判夫人王氏,"能识楼璹未呈之图,会写前朝失传之体,李水监倒是养了个玲珑剔透的庶女。
"满室闺秀的团扇掩住窃语,李亦欢瞥见赵明远攥紧的拳头骨节发白。
春桃突然扑通跪下:"夫人明鉴,我家小姐平日看的都是《女诫》《列女传》,定是前日祭祖时沾了祠堂的香灰,这才......""好个护主的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