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章

    可走到半路上,张大娘就反应过来不对。

    这要是谁把这事儿传出去,以后可怎么给两个姑娘说亲。

    恐怕连招赘都没人愿意上门!

    张大娘差点没忍住想回去,重新和这些人好好说道说道,可天公不作美,阴沉了一天的大雨终于倾盆而下,没让张大娘去第三遭。

    夏天的雨总是来得很快,张大娘顾不得那么些,捂着脑袋往家跑。

    他们家在最西边,原先把房子盖在这里,图的是地方宽大,前院后院都比村子里的人家大。

    张大娘当时还得意了许久,觉得占了个好地方。

    如今就他们两三个了,张大娘也怕家里出了什么事,只要出门都会挂上大锁。

    可还是有些不安全。

    林春燕见张大娘回来淋了一身的雨,心里到底软了几分,让她先回屋,换了身干净的衣裳,便把面条下了锅。

    张大娘胡乱的擦干身体,见林桃红还给她端了热水过来,心里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觉得暖暖的。

    她虽然因为没有生儿子的事情,觉得低人一头,处处爱在外面说有两个闺女是多么的好,但心里并不这么认同。

    可如今,她越发觉得两个闺女的好来。

    刚这么想,就见林桃红把热水放下,开始和她抱怨起来。

    “大姐儿一刻也不让我歇着,不是烧火就是让我揉面,后头又让我洗桃子切桃子,连热水都能让我端过来。”

    张大娘看着林桃红这副吃了大亏的样子,想想还在灶间忙活的林春燕,也学着她的样子,一巴掌拍了过去。

    林桃红后背吃痛,不可置信的看着张大娘,“娘,你咋打我?”

    啊不对,林桃红很快就改口,“你咋和大姐一样打我!”

    张大娘用热水擦了擦身子,穿上干净的衣裳,哼了一声,“我觉得燕娘说的对,就该好好的掰掰你的性子。”

    林桃红傻眼了,直到林春燕把猪骨面端出来,她都没有反应过来。

    家里的姜是野姜,在外面的荒地里找的,本来就没多少,这几天做饭用了不少。

    林春燕见张大娘捧着碗喝了一口,舒服的眯起眼睛,那猪骨汤被她熬的颜色发白,上面有几片翠绿的葱花和胡萝卜,颜色格外好看。

    入口就是香香的味道,让人含在嘴里舍不得往下咽,吃到肚子里浑身都热腾腾的,面条被林春燕擀的细细的,挑了一筷子,竟然也不断。

    “真是太香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

    外面雨声阵阵,他们在屋里喝了这猪骨面,竟然觉得十分惬意。

    林桃红见两个人已经吃起来,也不再想到底发生了什么,赶紧坐下来,捧着碗呼噜噜的吃起来。

    抽了空,她还不忘说一句真香。

    林春燕看着这大雨,想着等雨停了之后,山上的蘑菇木耳应该就会长得很茂盛,到时候便能多摘一些。

    “还得摘些野姜野葱。”林春燕看向张大娘,“娘,明儿个我去镇上,到时候你从地里忙完,去荒地那边找找看。”

    张大娘头也不抬的嗯了一声,她心里正盘算着,想再问问林春燕买板车的事情。

    剩下的骨头,林春燕就给了小黑狗,张大娘看到了心疼不已。

    “给狗吃这么好做什么,这骨头给我留着,我都能吃。”

    到了睡觉前,张大娘几次开口,想要说什么都样子。

    林春燕自然看见了,不过她也想冷冷张大娘,并没有主动接口。

    第二日一大早,林春燕就拿着做好的酥鱼去了镇上,林桃红打着哈欠睁开眼睛,见她要去,也慌忙跟着穿衣服。

    林春燕站住脚步,疑惑的看向林桃红,“你也要去?”

    林桃红点头,头发也学着林春燕的样子,梳了个简单的样式,三下五除二的就收拾好。

    见她这么积极,约莫着是去镇上想买什么东西,林春燕知道她手里是有几个零花钱的,也没阻拦。

    两个人依然沿着上山的小路往镇上去,昨个儿的雨下到后半夜才停,路上都是泥泞不堪,一脚踩下去都是泥。

    林春燕的脚上穿的是草鞋,这种草鞋走的路远了,两三天就得换一双。

    不过因为东西好找,她就让张大娘给她编了好几双出来,换着穿。

    扔了也不可惜。

    没穿过草鞋的时候,她还想着这草鞋会扎脚,穿习惯了之后,竟然也挺舒服。

    家里床上铺的也是草席子,帘子也是草席编的,用处大着呢。

    她就打算等今个回去,再抱些麦秸杆回来,把床上的草席子换一换。

    林桃红因为想去镇上玩,特地换了一双布鞋,这时候见鞋上粘了许多泥,脸色都不好看起来。

    林春燕顾不上她,大雨过后的山里,格外的安静和清新,树叶也像是被洗刷了一遍,看的人格外舒爽。

    已经有蘑菇探出了头,等半下午回来的时候,就能摘了吃。

    走了几步,她眼尖的发现了一些竹笋冒出头来,虽然没有春笋那么好吃,但也是一道菜。

    林桃红见林春燕去拔这笋,赶紧阻拦,语气里带着几分原来你也不知道的幸灾乐祸,“大姐,这笋子可不能吃,会麻嘴。”

    之前村里就有人不信邪,吃了以后整个嘴都是麻的。

    林春燕的手却没停,她知道这种竹笋,去除麻味需要泡上一夜。

    林桃红着急了,拦也拦不住,只能说,“这笋子挖了你自个儿吃,我和娘可都不吃。”

    “那行。”林春燕点头,想着这笋子再多挖一些腌起来,以后要是摆摊的话,可以当做小菜赠送。

    背篓里面差不多放满,林春燕又往林桃红的背篓里放了满满一篓子,直到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两个人才急匆匆地往镇上走。

    林桃红之前根本就没干过什么活,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这一背篓的竹笋就让她吃不消。

    到了镇上,糖水婆婆一见她过来,赶紧哎哟了一声。

    “昨个咋没来?你不知道,昨天来了好几个卖炸小河鱼的!你的生意咋办?”

    第016章

    第十六章

    糖水老婆婆完全是出于好心,见林春燕不紧不慢的走来,恨不得把她的腿按到自个儿的身上。

    “没事,炸小河鱼让他们卖去。”

    林春燕把瓦罐拿出来,主动夹了一块酥鱼,给糖水老婆婆尝一尝。

    糖水老婆婆看那酥鱼黑乎乎的,并不如炸小河鱼的颜色新鲜,也没用上那么些个面和猪油,估摸着不太好吃。

    但她也不想让林春燕失望,只浅浅的咬了一口,瞬间嘴巴里面就充斥着酥鱼的香味。

    这鱼炖的时间长了,连骨头刺都是软的,味道更是渗透了肉里面,吃起来就是鲜香味十足。

    一点也不比炸小河鱼差。

    糖水老婆婆觉得整个味蕾都舒服起来,吃了一口又一口。

    对面的糖水老太爷不乐意了,眼巴巴的看着林春燕,林春燕觉得好笑,也递了一小块过去尝。

    糖水老太爷不像糖水老婆婆那样的矜持,吃了一口就大喝一声,“好吃!你这丫头是个有本事的!”

    旁边卖烧饼的方娘子也望了过来,林桃红怕林春燕还要把酥鱼给别人,连忙挡住烧饼婶子的视线,不让她和林春燕的对上。

    上次她闻着烧饼味儿香,这方娘子不也是没分她一口吗。

    糖水老婆婆这时候已经把酥鱼吃完了,见糖水老太爷那么大声的叫好,只浅浅的翻了个白眼,并没有说其他。

    主要是林春燕这酥鱼做的实在味美,她只吃了那一小口,就开始回味起来。

    她不喜欢占人便宜,给姐妹两个人舀了一些糖水,里面没有放什么卤子,不过是喝个味儿。

    就这样,林桃红捧着那糖水不撒手,眼神左右来回瞟。

    她想看看,到底是谁卖那炸小河鱼。

    要不是林春燕机灵,他们今天再带着炸小河鱼过来,指不定就卖不出什么价格。

    很快她就看到了两个人,看起来是父女两个,挑了炸小河鱼来卖,就在他们不远的地方摆摊。

    糖水老婆婆眼熟,拿眼白剜他们。

    她压低声音,“昨个你们没来,这俩人还想占你们的位置,不过我可没让他们占。”

    一旁的方娘子也连忙说,“可不是,你这位置是交了钱的,怎么能让他们占了,你放心,这位置以后俺们都替你看着。”

    林春燕朝他们笑了笑,目光也停留在那父女两人身上。

    不曾想,那两个人也看向他们这边,那女孩和她的年岁差不多大,可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垂下了头,那父亲倒是大摇大摆的看过来,似乎想知道她今天卖什么,目光中含有几分得意。

    也不怪他这么得意,昨日第一天卖炸小河鱼,就把带来的东西全卖出去了,收了十来个铜板。

    这可比干苦力好太多,王锤子便早早的让闺女去河边捞了鱼,又催着她去厨房炸好。

    王英娘不是家里的老大,但是家里唯一的小娘子,这年纪搁在普通的人家也要开始说亲了,不过家里除了她都是男郎,家里人根本就不舍得把她嫁出去。

    嫁出去了,这些个活谁来做?

    原本王英娘是不想来镇上的,毕竟来这里卖一天的东西,她回家以后的各种活计一点也不会少。

    而且,昨个好些人都来找十来岁年纪的小娘子卖的小河鱼,她自然知道并不是找的是她,可王锤子吆喝的起劲,她觉得冒名顶替了林春燕,心里有几分不舒坦呢。

    王锤子就在距离林春燕几步远的地方摆了摊,并且大声的吆喝起来,林桃红气的跳起脚,叉着腰就准备开骂。

    那模样活脱脱的,和张大娘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林春燕伸手拽了拽她,林桃红不满的瞪回去,“大姐,这时候不是退缩的时候,不让这些人知道咱们厉害,回头这条街都卖起来小河鱼!”

    方娘子在一旁点头,“你这妹子说的对,昨个就来了四五家卖小河鱼的,要是卖的好,岂不是都要做这小河鱼来卖!”

    关键是小河鱼从河里捞就行,只是费些功夫而已,不是多难的事。

    林桃红看了卖烧饼婶子一眼,道了谢,觉得刚才拦着林春燕没给她酥鱼,有些对不住人家。

    林春燕把林桃红拽回来,脸上的神情并不恼,“你想,咱们两个细胳膊细腿,就是和人打起来了,也不沾什么光。”

    林桃红想反驳,林春燕可不是什么细胳膊细腿,她会用刀呢!

    林春燕当做没看到她的眼神,继续说,“这炸小河鱼本来就不是什么机密,也没有咱们卖了就不许别人卖的道理,谁做的好吃谁卖的多就是了。”

    再说,听糖水老婆婆和方娘子说,这条街上就都已经有四五家卖炸小河鱼的,哪是容易卖出去的。

    林桃红不知道是被她说动了,还是刚才的气焰没了,只坐在旁边的板凳上冷哼,又扯了嗓子开始喊起来。

    “卖酥鱼啦,瓦罐酥鱼!”

    这酥鱼可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林桃红扯着嗓子喊的声音很大,很快就吸引了王锤子父女的视线。

    两个人也没想到,林春燕竟然不卖炸小河鱼了。

    原先,只是王英娘来镇上买东西,看到有人在卖炸小河鱼,她之前也给家里的弟弟们做过,便同王锤子说了她也能做。

    说这些,只是想让王锤子高看她一眼。

    王锤子是个心思活泛的,他时常挑了家里的青菜来卖,不过卖菜的人实在太多,生意并不如何好。

    他眼珠子转了转,很快对王英娘说,“既然你会做这炸小河鱼,明个咱们也做了买卖。”

    王英娘第一次被父亲这么郑重的任命一件事情,满心都是雀跃不已,回家就做了炸小河鱼。

    今儿个见林春燕他们卖这瓦罐酥鱼,王锤子的视线在瓦罐上看了几圈,又把视线收回来,看一下王英娘。

    王英娘的脸都涨得通红,这瓦罐酥鱼她可从来没做过,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味道,里面是放了什么调料。

    王锤子见她不会,目光一下子失望起来,在心里安慰自己,好歹还有炸小河鱼。

    不过,王锤子很快就失望了,今儿个炸小河鱼比昨个儿要难买上许多,一来是因为很多人都已经尝过这炸小河鱼的味道。

    二来就是这炸小河鱼卖的人太多了,价格也就下来。

    王锤子听着别处卖小河鱼的价格,已经是昨个的一半,心疼的直抽抽。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林春燕那里的瓦罐酥鱼已经围了不少人。

    胡小郎君昨天吃了那炸小河鱼以后,就开始在家里闹腾起来,非说不是那个味道。

    美妇人被胡小郎君闹得头疼,不知道他这是又在唱哪出,怕因为一个炸小河鱼的事情在惊动了老爷,只能去把丫鬟唤来。

    一开始的时候那丫鬟还强装镇定,咬定就是从林春燕那里买的,胡小郎君这时候也不哭了,瞪着那丫鬟就说,“你胡说,那家人卖的小河鱼,外面是裹着一层薄薄的面,和这个根本不同。”

    丫鬟也没有尝过小河鱼是什么味道,还以为都差不了多少,被胡小郎君这么一呵斥,脸色都白起来,只能哆哆嗦嗦的把实情说了。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可美妇人最不喜下人糊弄她,尤其还是在胡小郎君的事情上。

    她便轻轻地抬了抬手指,罚了这丫鬟一个月的银钱,闹了她好一个没脸。

    美妇人回头又安慰胡小郎君说,会派人天天去街上等着林春燕,只要是她来了,一定能买到她做的吃食。

    “实在不行咱们就把她请到府里当个灶间丫鬟,不比她日日在街头卖东西来的体面。”

    小郎君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能来他们家做丫鬟,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呢。

    今儿个丫鬟早就在镇上等着,见林春燕他们来了,急慌慌的就跑回府里,向美妇人说了这事。

    “这有什么好禀报的,即使来了,就把她的东西买回来便是。”

    美妇人原是大家出身,也是有几分见识的,来了这小镇,处处觉得这里的人和事太粗俗,上不得台面。

    就拿这丫鬟说,也不如她在府城的时候用的顺手。

    还是得找个机会回汴京。

    今个去的丫鬟见到昨个梅香姐姐被革了一个月赢钱的事情,回话的时候,话就说的格外清楚,“回夫人,今个这小娘子卖的不是小河鱼,是什么瓦罐酥鱼。”

    他们也不知道胡小郎君喜不喜欢吃着瓦罐酥鱼,就没敢买。

    胡小郎君路过的时候听到,眼神噌的一下就亮了,也不和美妇人打招呼,同自个身边的小厮一道出了门。

    这胡小郎君来镇上的时日不长,但对各处已经摸得透透的,到了街上就直奔林春燕摆摊的地方。

    他们在的地方并不靠前,反而有些偏,但胡小郎君坚信一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好东西就是大隐隐于市的。

    到了摆摊那里,只见林春燕跟前已经围了几个人,一个是身穿捕快衣裳的孙捕快,一个是一身长衫的读书人,不知道是哪家小郎君。

    胡小郎君怕人把东西都买走了,帮忙挤进去,就听到林春燕在那里介绍这瓦罐酥鱼。

    孙捕快昨个儿没来镇上买炸小河鱼,回家吃的老娘做的饭,觉得嘴里没味道,恰好今日要当值,便先来街上转一转。

    一看才发现,这条街上卖炸小河鱼的就有四五家。

    他心里琢磨,怕是那小娘子的小河鱼不好卖出去了。

    谁曾想,这小娘子也是个有主意的,竟然自个儿换了吃食来卖。

    第017章

    第十七章

    林春燕给他们介绍完,又递给他们一人一小块酥鱼,让他们尝味道。

    孙捕快不客气的接过,直接放在嘴里,刚才林春燕已经向他们介绍了,这酥鱼的骨头都是能吃的。

    这样的话,这小河鱼能吃的地方便多了些。

    “嗯,味道不错!”

    孙捕快吃了一小块,还有些意犹未尽,让林春燕给他装上二斤。

    林桃红在一旁给他们盛好,林春燕把铜板放到自个儿的荷包里,说了些吉祥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