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2章

    佩内洛普也咯咯地轻笑了起来,艾尔莎正想跟着说几句机灵话,但就在这个时候,派对入场处方向忽然隐隐地传来了影迷们的尖叫,间或还有记者们的喊叫声,“珍妮弗、珍妮弗!”

    ——虽然今晚,一个个明星的到来都在场外激起了动静,然而这样巨大的尖叫声也是艾尔莎之前闻所未闻的,不论是她还是佩内洛普,一时都被吸引着望向了宴会厅门口,而艾尔莎还忙里偷闲,疑惑地看了佩内洛普和珍妮弗·贝尔一眼。好莱坞的珍妮弗实在是太多了,她拿不住现在到来的珍妮弗,是珍妮弗·安妮斯顿呢,还是珍妮弗·哈德森、珍妮弗·杰弗森,或是珍妮弗·加纳,在西班牙,当然是珍妮弗·杰弗森最知名,但在好莱坞,她不知道谁更有人气。

    佩内洛普的表情中混杂着淡淡的妒忌与浓浓的艳羡,这使得她美貌的容颜上笼罩着一层无奈之色,珍妮弗·贝尔的表情也是一样复杂,她的眼神正在短暂寂静下来的场地之中巡梭,艾尔莎也情不自禁地跟随她一起,扫视过那些名流巨星们——他们几乎全都暂停了对话,动作相当一致地望向了门口。

    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噪声,在几个工作人员的簇拥下,一位金发女郎满面微笑,神采奕奕地走进了场地,她穿着一套简洁的白金色礼服,金色的短发垂在脸颊边上,让她的脸蛋看来格外小巧,五官也更加精致。虽然她脚步轻盈,可以说是飘然而至,但她的到来却仿佛声势惊人,一下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理所当然地统治了全场——艾尔莎舒了一口气,她有些意外,但也不是那么的意外:珍妮弗·杰弗森是如此的举足轻重,这一点让她意外,但她是那个人气最高的珍妮弗,这一点又让她觉得理所当然。

    “珍妮弗!”李奥纳多率先热情地打破了这短暂的寂静,他笑着走上前去,和她行了拥抱礼,而在他身边的当然还有克里斯托弗·汉克斯。这对前情侣友好地握了握手,打了招呼,而跟随他们一起上前的乔恩·兰道、凯文·莱利,对珍妮弗要更热情和熟稔,他们行了拥抱礼,又和珍妮弗笑着说了几句话——从表情来看,双方不但特别熟悉,而且在这两人心里,珍妮弗的地位还要高于李奥纳多和克里斯托弗,好莱坞的两大当家小生,在熟人的亲切之外,他们对珍妮弗的态度带着明显的尊重,甚至于可以说是有些崇敬和殷勤的感觉。

    还没来得及为此吃惊,托尼·吉尔罗伊——这个一整晚都有些冷峻的儒雅中年人,已经带着满脸的笑容走上前去,热情地对珍妮弗·杰弗森张开了双臂,艾尔莎忽然发现满场都是‘珍妮弗’的喊声,罗伯·马歇尔,奥斯卡新晋大导演,约翰尼·德普,好莱坞最卖座的男演员——甚至是科恩兄弟,几乎是稳稳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大导演,卡梅隆·迪亚兹、娜塔莉·波特曼,这些大人物们更是一个个地主动走上前去,同珍妮弗或是熟悉或是生疏地打起了招呼。艾尔莎几人站的角落很靠近门口,她甚至还听见了科恩兄弟的只言片语,“您在《迈克尔·克莱顿》里的表演,完全把我们给迷住了……”

    如果说,在刚才珍妮弗·贝尔还透了那么一些春风得意、如鱼得水的感觉,似乎有些当红明星的风采的话,那么现在,在珍妮弗·杰弗森熠熠的星光之下,她的光芒根本就已经完全被盖了过去,这个奥斯卡‘一个半’影后,新任威尼斯影后一出现,就像是一个黑洞,稳稳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不论是男演员还是女演员,在她的风采下都显得暗淡无光。虽然她本人笑容热情,态度谦逊,但即使如此,场内几乎所有话题,现在很可能都带上了‘珍妮弗’这个单词。

    “看起来小报上的新闻完全是谣言了,她看起来精神焕发、清醒理智得很啊。”

    “我听说她在欧洲演《梦露》,可她看起来怎么还是那么瘦?这女孩疯了吧,梦露的手臂可没她那么纤细。”

    “你看到她和克里斯托弗交谈时的表情了吗?我打赌,他们马上就要复合了。”

    “简直就是疯了,《迈克尔·克莱顿》这样的片子都能拿到五千万的票房——算上全球都已经一亿多了!”

    “她不会这么快就拿到第二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吧?如果那样的话,简直就太不公平了。”

    “这实在很难说,也许得看凯特·布兰切特的脸色——或者反过来,是凯特·布兰切特看她的脸色。”

    “一切都得看评委们的决定……这个世界早就疯了,她5月份又要上一部商业片,你们听说了吗?是漫威的一个二线英雄——他们刚组织了一场看片会,影评人对它简直赞不绝口——现在他们都说,有她参与的影片,即使是二线英雄都能大红大紫。”

    “看起来我得买一些漫威的股票了——对了,她参与的那个大制作怎么样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那一部。”

    “还在后期制作吧,你们知道刚才乔恩·兰道为什么对她那么客气吗?因为那女孩也参与了投资——一亿五美元,他们说的,说她的直觉又给了她提示,所以她一把就砸了这么多……”

    在一片啧啧声中,艾尔莎穿过人群,走回了佩内洛普身边:去了一趟洗手间,在旅程中她就听到了无数和珍妮弗·杰弗森有关的小道消息,这女孩牢牢地霸占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以她为圆心,聚集起了全场最庞大的小团体,巨星、名导在其中随处可见,而那些没有上前加入的小团体也在讨论着她的事。她的新恋情,她得奖的可能,她的投资,她的新成绩——她有种感觉,虽然在这间屋里,大部分人都取得了让同行们羡慕妒忌的成就,但这些行业精英依然用一种仰视的口吻来谈论珍妮弗·杰弗森,当然,少不得酸溜溜的话语和贬低的意见,但即使是这些意见也天然地带有仰望的感觉,这些人一点都没有贬低珍妮弗成就的意思,即使是最刻薄的宾客也只是在用‘她怎么这么能折腾’的口吻,诉说着她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激起的轰动,顺带诅咒着《我与梦露的一周》,希望那成为她的滑铁卢——但即使艾尔莎只是经过时偶然听见,她也能听出这口吻中的不确定,很显然,虽然口口声声说着‘扮演梦露不增肥,找新人导演是在发疯’,但这位女士自己都不相信《梦露》会成为珍妮弗的滑铁卢。

    “乔治亚和贝尔呢?”她张望了一下附近。

    “过去试着和珍妮弗·杰弗森套套近乎了。”佩内洛普说,她的语气也有些酸溜溜的。“贝尔以前是切萨雷·维杰里的客户,在杰弗森拿到影后以后,她抓住这层关系,想方设法地想要抱住对方的大腿,可惜,杰弗森不乐意搭理她。如果要我说的话,贝尔对她也不是那么的喜欢,你刚才真应该看看她的脸色——乔治亚·兰辛要带着她过去和对方打招呼的时候,贝尔的表情可精彩了。”

    虽然语气中透露出了对于乔治亚、贝尔精于钻营的不屑,但看得出来,佩内洛普也是很羡慕他们能找到关系和珍妮弗·杰弗森套近乎的,她远远地指点着人群中的金发姑娘,“如果你能和她交上朋友的话,艾尔莎,绝对不要犹豫,相信我,只要能和她交上朋友,你就绝对不会为片约发愁——”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艾尔莎有些好奇地问,她也出席了不少预热派对,“难道之前的前夜派对,她完全没有参加吗?”

    “一个都没有,”乔治亚不知何时又带着贝尔走了回来,从他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刚才他们没能插得上话——贝尔的语气比佩内洛普的还要酸,“这个颁奖季她完全缺席,甚至没有一个品牌前夜派对的邀请能打动我们的奇迹女孩,在她看来,只有今晚的这个派对才够资格让她大驾光临……”

    虽然她的酸涩一目了然,但贝尔的话并没有引来乔治亚和佩内洛普的反驳——看来,在他们眼里,之前的派对请不动珍妮弗,还真的是理所当然,也真的就只有这个由奥斯卡官方主办的蓝血派对,够格请动她了。

    “我听说她几个月后会上一部新作。”她说,将她刚才听到的消息现学现卖,“业界评价似乎还挺不错的。”

    话刚出口,她就收到了佩内洛普的一个眼色,艾尔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但已经来不及了,珍妮弗·贝尔漂亮的脸蛋上立刻笼罩了一层乌云——很明显,对她来说,珍妮弗·杰弗森的成功并不是个让人愉快的话题。

    艾尔莎心头立刻一紧:她不介意得罪珍妮弗·贝尔,女明星总是很难交上朋友,但如果因此影响到她和乔治亚交好的计划,那这就太倒霉了。

    她是幸运的——正当她绞尽脑汁地寻找着缓颊的办法时,珍妮弗·杰弗森身边的人群稍稍散开了,这个从头到脚似乎都笼罩在一层光芒中,让人甚至都很难看清楚她的面容的女孩恰好看到了艾尔莎一群人,她笑着伸出手,有些居高临下,仿佛带着上位者的怜悯和高贵一般地对珍妮弗·贝尔夫妇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过去。而刚才还因为艾尔莎说了杰弗森的好话而面带不快的贝尔,脸上立刻堆出了灿烂的笑容,就连一直风度翩翩的乔治亚·兰辛,在艾尔莎看来都显得有些受宠若惊,他们只是匆匆和佩内洛普、艾尔莎打了个招呼,便脚步着急地走了过去,迫不及待地融入了珍妮弗·杰弗森身边的‘亲卫队’里……

    两个西班牙女明星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佩内洛普的笑容有些勉强,艾尔莎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虽然珍妮弗·贝尔对她说不上太尊重,但她对此并不介意,事实上,她一直暗暗地认为自己总有一天能超过这个女孩,贝尔越惹人讨厌,她在超过她的时候就会越有快感,然而珍妮弗·杰弗森……她不知道佩内洛普怎么想,对她来说,珍妮弗·杰弗森虽然优雅大方,但望着她的风采,却让艾尔莎感受到了一丝绝望——她是如此的高不可攀,甚至于到了她都兴不起一丝追赶念头的地步,而这种自惭形秽的感觉,对于已经习惯在西班牙呼风唤雨的艾尔莎来说,无疑是非常苦涩和陌生的……

    过了一会儿,佩内洛普似乎也从自己虚无的思绪中恢复了过来,她从侍者手中拿过了一杯香槟,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寂静。

    “我也打算过去一趟,你呢?”

    艾尔莎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脊背,让自己看来更加容光焕发,“当然,咱们走吧。”

    ……

    让人诧异的是,虽然珍妮弗·杰弗森才27岁,就在好莱坞取得了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爬到了高得让人惊心动魄的位置,但她本人却谦逊低调、富有教养,和外界传闻中那个精神濒临崩溃、口蜜腹剑的形象不同,她本人幽默、风趣,看起来和精神崩溃有极远的距离。艾尔莎虽然没和她交谈几句,但却对她留下了很良好的印象,她暗自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和珍妮弗·杰弗森合作,不论是同事还是老板,她看来都会是个很不错的合作对象。而且艾尔莎不得不承认,比起珍妮弗·贝尔,一样是典型的好莱坞白人金发女星,她要更喜欢杰弗森得多。

    当然,这也许是因为她自认为自己还有机会赶上贝尔,而杰弗森,在昨晚的初步了解以后,在艾尔莎眼中,她已经高不可攀——对于潜在的竞争者,人们总是不那么喜欢的,而既然她自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可能追上杰弗森了,那么,在调适过自己的心情以后,艾尔莎反而能够欣赏她的优点,甚至是在光环效应下,把她的缺点给忽略过去。

    “Honey。”她冲厨房里的阿德里安喊了一声,“快来吧,已经快颁发重要奖项了。”

    虽然没有出席奥斯卡,但她不会错过好莱坞年度最重要的奖项,艾尔莎一个人看完了红毯(身为女星她不可能错过这个部分),又放任阿德里安打电话、打盹地混过了颁奖礼的上半部分,但现在,即将颁发最佳女配角奖,也意味着重要奖项阶段即将开始,她知道阿德里安关注的部分已经来了。

    “凯特·布兰切特,《我不在那儿》、卢比·蒂,《美国黑帮》……”上一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艾伦·亚金慢条斯理地念叨着候选名单,“而奥斯卡将颁给……”

    他翻开信封,做了个吃惊的表情,随后笑着大声宣布,“凯特·布兰切特——《我不在那儿》,鲍勃·迪伦!恭喜你以扮演一个男人拿到了最佳女配角奖项!”

    在阵阵的笑声中,凯特·布兰切特容光焕发地站起身,走上了领奖台,而阿德里安也冲进了起居室,手里还抓了一捧微波爆米花。

    “Holy

    crap——”他感叹地说,“双提已经一中了——难道今年也要双提双中吗?这不可能吧!”

    今年凯特·布兰切特一样是一届两提名,不过和06年的珍妮弗·杰弗森比,她的女配角提名要更自然一些,得奖也是实至名归:她的表演功力早经认证,的确足够惊艳。

    不过,如果是往届,一届双提名很可能会出现分票现象,因为演员协会要投四个奖项,出于一些自然的分票心理,投了凯特为最佳女主的,很少会投她做最佳女配,从80年代以后,双提名很可能是双双落空。只有珍妮弗·杰弗森那一届,评委发疯地把两个奖项都给了那个年轻的演员,在造出本世纪最大女影星的同时,也给奥斯卡的公信力留下了很大的污点——有时候出于一些考虑,奥斯卡会积极造星,譬如说,给与一些新人女演员奥斯卡提名的荣誉,帮助她们在星途上走得更顺。比如说艾伦·佩吉,她的奥斯卡提名就有提携新人的考虑,但无论如何,给与一个刚主演第一部文艺片的影人奥斯卡,还一给就是两个,这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不过,那一届好就好在争议最大的是最佳女配角,最佳女主角的话,珍妮弗·杰弗森一直还是有呼声的。今年凯特·布兰切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她的确一直在前哨奖项里拿最佳女配角,这个奖给她不算过分,然而,在奖前预测中是这么一个情况:最佳女主角的五个候选人里,艾伦·佩吉是来刷声望的,无需搭理,玛丽昂·歌迪亚的片子是2007年年初上映,只拿到了几个不大重要的奖项,感觉也就是来刷刷资历,朱莉·克里斯蒂在颁奖季前声势不错,但整个颁奖季没有一个重要奖项入账,只是刷了一些小奖,非常冷门,在前哨奖项里,凯特·布兰切特几乎是和珍妮弗·杰弗森一起瓜分了所有的最佳女主角。所以她是奖前预测中最热门的最佳女主角人选——

    现在她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也就是说,今年的奥斯卡,如果不是凯特·布兰切特双提双中,那就是珍妮弗·杰弗森在06年拿过一次以后,仅仅隔了一年的情况下再度拿到最佳女主角?

    虽然她似乎背景深厚,但就算她是奥斯卡那尊小金人的亲生闺女,隔了一年就拿最佳女主角,这也太过分了吧?而凯特·布兰切特双提双中,这个可能也一样让人无法接受,奥斯卡是大家的游乐场,如此明显的偏向性会让所有玩家都有掀桌的冲动:一个奥斯卡就已经很值钱了,老搞批发的话,这让那些费了老鼻子劲才拿到一尊奥斯卡的演员们心里怎么想?这是非常明显的自我贬值啊……

    阿德里安飞奔回厨房拿了一盆爆米花以后,也不再离开起居室了,手机、游戏机都被他扔到了一边,接下来的几个技术类奖项,甚至是最佳男配角,他和艾尔莎都看得心不在焉,好端端的颁奖典礼,竟然有了电视剧一样的悬念点——在这对情侣的紧盼慢盼之中,他们终于盼来了上届影帝弗雷斯特·惠科特,听着他念叨起了候选人的名单。

    “凯特·布兰切特,《伊丽莎白:黄金年代》。”

    ——刚拿到小金人的凯特笑着对镜头挥了挥手,亲了小金人一下,神色洒脱,似乎并不认为自己会再拿一个奥斯卡。

    “玛丽昂·歌迪亚,《玫瑰人生》。”

    玛丽昂冲镜头微微一笑,神态娴静,看起来她也明白,自己和奥斯卡看似近在咫尺,但实际上则远在天涯。

    “艾伦·佩吉,《朱诺》。”

    艾伦大笑着拼命挥手,一副兴奋过度的可爱模样,她的样子也激起了现场一阵喜爱的轻笑声:虽然没人认为她会得奖,但因为《朱诺》,艾伦的星途一片顺遂,已成为同龄人中最受人期待,被人看好的新星。

    “朱莉·克里斯蒂,《柳暗花明》。”

    年老的朱莉更是一派淡然,仅仅是点了点头,宁静地接受着周围人的掌声,似乎就差没在脸上写着‘我是来陪跑’这几个字了。

    “珍妮弗·杰弗森,《迈克尔·克莱顿》。”

    大屏幕中出现了凯伦黯淡幽怨的表情,这出神入化的表演赢得了场内一阵热烈的掌声,然而,当大镜头切到珍妮弗·杰弗森身上时,和凯伦形象反差极大的她也是平静如常,一副没准备得奖的样子。——虽然大家都是演员,但每年的奖项颁发中,得奖希望大的演员总是难免露出忐忑、患得患失的表情,今年这五个人都淡定得要命,看起来像是为没得奖以后‘做一个有风度的失败者’而准备的情况,的确是相当少见。

    “如果刚才没得奖,凯特现在肯定不是这个样子了。”阿德里安笑着点评了一句,随后便着急地催促了起来,“噢,快点吧,e

    on,惠科特,别废话了,eoneon——”

    在他着急的念叨声中,弗雷斯特也结束了自己的致辞,“……她们都值得我们的敬意和掌声。”

    在礼貌性的掌声中,他一边打开信封,一边凑近话筒,在全场的静谧,在电视机前所有人屏息的期待中,念起了话头,“And,the

    Oscar

    goes

    to——”

    作者有话要说:注:艾尔莎·帕塔奇是真实人物,她在西班牙的确很有名,是个演技派女星,很可惜的是到好莱坞后机会显著变少,除了《速度与激情5》里那个女警察以外(6里打了个酱油),她最有名的身份是……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老婆,哈哈,他俩是一个经纪人,就是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认识的。那时候阿德里安和艾尔莎已经分手了——顺便说,阿德里安还送过艾尔莎一座古堡……

    第249章

    第三个奥斯卡!

    “And,the

    Oscar

    goes

    to——”弗雷斯特的眼神扫过了台下的观众,他神态肃穆地缓缓念出了这个名字:“Marion

    Cotilrd!”

    玛丽昂·歌迪亚!

    在电视机前,歌蒂·韩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果然是她渔翁得利……

    这个结果和她投票非常吻合,因此歌蒂并没有多诧异——这是个很简单的选择题,在没有任何人来影响的前提下,让她自行判断的话,歌蒂觉得凯特·布兰切特更有资格拿最佳女配角,因为她在《我不在那儿》里的表演的确质量过人,身为女演员反串男角,表演得惟妙惟肖,让人难分真假,而比较起来的话,她在《伊丽莎白:黄金时代》里的表现就要相应逊色了。感觉上拿最佳女主角的确还不够火候,别说珍妮弗·杰弗森了,就连玛丽昂·歌迪亚和朱莉·克里斯蒂都压不过去,而在歌蒂的感觉里,凯特好像还没到让奥斯卡不顾争议也要给她最佳女主角的程度。

    ——这就是奥斯卡,它并非绝对公平,对于某些演员来说,它非常慷慨,第一次提名就会给奖,之后一旦有了成绩也非常容易受到肯定,但对于另一些演员来说,不论其表现得多优秀,在第一次把握很大地冲击奥斯卡,却错过了拿奖以后,之后想要再拿奖就有点难了,评委会倾向于一压再压,直到其表现明显对于第一次冲击奥斯卡有突破以后,再给予肯定。其实,这应该是人的心理定势在作祟,比如说珍妮弗,第一次提名就拿奖了,这固然是因为当年她撞上小年,运气非常好,放到大年也就是拼个奥提的命,但对评委来说——就以歌蒂举例吧,她可能理智上是认可运气好这个因素,但潜意识里,她肯定是觉得珍妮弗在《第五个莎莉》里的表现就是奥斯卡级别的了,毕竟她拿到了奖,而奥斯卡的权威和公平,作为评委本身肯定是深信不疑的。

    所以,对凯特来说,第一次冲击奥斯卡的《伊丽莎白》女主角没获奖以后,表演没有大突破的《伊丽莎白:黄金年代》要拿奖就很难让人投这个票了,倒是《我不在那儿》,虽然凯特靠《飞行者》拿到第一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也就是三年前的事,但表演有突破,感觉拿得更名正言顺。至于女主角,歌蒂更倾向她全面突破自己,贡献上颠覆性的表演以后,再把奖项给她。

    她最后在最佳女配角上选了凯特,没让她两个都落空,除了认为凯特足以得奖,先否定了她得女主的可能,多少有点补偿心理以外,也是因为在这个环节,别人的表演和凯特比都差了一口气,可以说这是她认为最合适的选择。而这也意味着凯特在最佳女主的竞争中率先出局,五个选项里,艾伦·佩吉和她都被排除掉了,剩下三个珍妮弗·杰弗森,朱莉·克里斯蒂和玛丽昂·歌迪亚在竞争。

    今年没有任何公关存在,所以左右歌蒂的只有她本人的倾向性和专业素养了,如果让她来说的话,有太多因素对珍妮弗有利了——首先她是美国人,朱莉是英国人,玛丽昂是法国人,如果不选她的话,选票上四大表演奖真的一个美国人都没有了,其次,玛丽昂在美国名气不大,她当然是演技派,但好莱坞对外国演员的态度一般不会如此热衷,他们更喜欢把奥斯卡给予一些来好莱坞发展后贡献出佳片的外国名演员,而《玫瑰人生》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法国片。而朱莉在风向标中实在是有些冷门,几个重要的前哨奖都被珍妮弗和凯特·布兰切特瓜分,在不选凯特的情况下,选朱莉似乎难以服众。第三,珍妮弗的表现和《第五个莎莉》比,突破非常明显,如果她连《莎莉》都能拿奖,为什么《迈克尔》不给她奖?

    然而,在所有有利的因素之外,一个不利因素足以秒杀一切了:她已经有了两个奥斯卡,而《迈克尔》仅仅是她的第二部文艺片,也是她在《第五个莎莉》之后的第一部冲奥片……

    如果《第五个莎莉》提早一年上映,参选的是2005年的奥斯卡,或者哪怕说推迟一年,参选2007年的奥斯卡,它都只能拿到奥提,绝对无法给奖,那么在无PR的情况下,今年歌蒂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珍妮弗给奖,对于这个27岁的女演员来说,这会是很好的激励——但可惜,《第五个莎莉》偏偏就是拿到了2006年的奥斯卡,而且珍妮弗还阴错阳差地多拿了一个最佳女配角!既然如此,这个奖无论如何也不能给她了,在投票规则再度改革,一人只能投出一票的情况下,哪怕只是她这么一票投珍妮弗,都是对奥斯卡的不负责——如果再让她拿到奥斯卡,仅仅相隔一年,仅仅是第二部文艺片,甚至还没建立起演技派的名望,没有更多的佳作来证明自己……

    现在已经不是大制片厂年代了,即使是汤姆·汉克斯在积攒了二十多年的声望后蝉联奥斯卡,都引来了人们对于奖项的非议,才出道七年的珍妮弗·杰弗森,没有这个资格!哪怕是‘准蝉联’,哪怕她的表现足够得奖,奥斯卡都决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颁发给她!奖项之所以珍贵,就因为它的珍稀,任何会减损权威的结果,都是对奥斯卡的伤害。——第一次给奖就已经引来了一片质疑的暗潮,在《迈克尔·克莱顿》没有引发轰动,没有造成社会议论的热潮,仅仅是获得影评好评的情况下,珍妮弗·杰弗森不能拿奖!

    虽然她无数次在PR作用下,剔除掉她认为最该获奖的人选,把她觉得只能排行第二、第三的人选排到第一,但歌蒂承认,排除掉珍妮弗·杰弗森的时候,她心里确实感受到了一股真诚的遗憾和愧疚,这一次,她是真的想把奖给珍妮弗的,如果《迈克尔·克莱顿》和《第五个莎莉》掉个个儿,如果《第五个莎莉》没有拿奖……

    最终,剔除掉三个人选以后,在《玫瑰人生》和《柳暗花明》里,她选择了玛丽昂·歌迪亚,毕竟,虽然《柳暗花明》是美国片,但客观地说,她觉得玛丽昂在《玫瑰人生》中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再加上这部影片是法国国宝级电影,在欧洲也颇受重视,玛丽昂也凭此拿到了法国凯撒奖,选择玛丽昂也是中规中矩,无可厚非。

    眼下两大女演员奖项的结果,都和歌蒂的想法不谋而合,她猜测珍妮弗·杰弗森虽然表现极为良好,但在投票结果中很可能排名最末,甚至连艾伦·佩吉都不如。歌蒂叹了一口气,她宽容地看着玛丽昂在台上掉下的眼泪,留意着摄影机不时带到的珍妮弗·杰弗森,这个金发女孩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还是那样的淡然,看起来她早就做好了不能得奖的准备——而歌蒂赫然发现,和玛丽昂的眼泪相比,珍妮弗的淡然更让她心怀歉疚。虽然她没和这女孩见过一面,但经过06年峰回路转的奥斯卡,关注着她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在今年的遗憾放弃之后,她感觉到自己和珍妮弗似乎建立起了某种感情联系,让她确实感到自己愧对了珍妮弗:她演得比06年更好,她原本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再等等吧。”她在心里对着珍妮弗·杰弗森说道,“你会拿到你的第三个奥斯卡的,你所需要的只是时间……”

    ……

    “玛丽昂·歌迪亚!”

    这个结果,让电视机前的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都有些意外——布拉德并不认为珍妮弗·杰弗森会这么快就拿到第二个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不过最后是玛丽昂雀屏中选,而不是凯特·布兰切特,或者朱莉·克里斯蒂,这让人有些意外。

    和歌蒂一样,他也很关注珍妮弗的表情,当他看到珍妮弗淡然鼓掌时,布拉德忍不住挑了挑眉毛:他和珍妮弗·杰弗森并不是很熟悉,当然,在一些社交场合他们碰过面,她的表现也一直很谦逊低调,不过,他一直把这当成了她的表面功夫。毕竟,这女孩过于年轻地就得到了一切,她有太多理由可以骄傲了,她在《迈克尔·克莱顿》剧组的行事风格也是那么的锋芒毕露,年仅26岁,就逼走了年纪是她两倍,在业界一样人脉深厚的乔治,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潜在的强敌——不过,从她的表情来看,如果她不是真正非常清醒理智,那就是表面功夫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度了,毕竟,即使是布拉德,也不能肯定自己在拿了不少前哨奖的前提下,还能这么平静地对待落选的结果。

    “你要给乔治打个电话吗?”安吉丽娜有些戏谑地问道,她的语气半真半假,“我想他会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的。”

    在今年丹尼尔几乎包揽了所有前哨奖项,距离奥斯卡也就只差一个颁发仪式的时候,布拉德就回绝了奥斯卡请他颁奖的邀约,理由很简单,虽然已经放下这件事了,但他还没贱到去亲眼见证别人的成功来刺激自己,不过在电视屏幕上观赏这一幕的心胸,他还是有的。——而在这件事里更加郁闷的乔治·克鲁尼,别说出席奥斯卡了,根本连看直播的兴趣都没有,他今天应该是在拉斯维加斯的贵宾室玩牌,如果接到布拉德的通知电话的话,他应该会很高兴的。

    布拉德有些心动,但衡量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珍妮弗拿不到奖对他来说是意料之中,如果要让他高兴,那只能是丹尼尔的奖项失手,十分钟后,我们再来考虑要不要打这个电话。”

    ……

    “玛丽昂·歌迪亚!”

    在珍妮弗·杰弗森背后的几排座位中,珍妮弗·贝尔扬起了真心喜悦的笑容,她高举双手,快乐地为新影后用力鼓掌:虽然事前早已有所预料,但这个消息——珍妮弗·杰弗森没能继续创造奇迹的事实,还是让她身心愉悦,甚至有咧嘴大笑的冲动。

    转过头看了看和她一排的瑞茜·威瑟斯彭和娜塔莉·波特曼,几个女影星交换了会意的笑容,虽然平时她们的关系未必有多和睦,但在这一刻,一种默契被建立了起来,快乐被分享着,虽然只是短短一瞬间,却毫无疑问地达到了加倍的效果。

    ……

    “玛丽昂·歌迪亚!”

    “唉!”几乎是同一时间,琼恩懊恼地喊了一声,她使劲敲了敲酒吧的桌子,表达着自己的不满。“怎么会是这样!”

    “这也是意料之中,”哈利口吻冷静地说——他毕竟是男生,在这种事上要比琼恩冷静得多,“不可能间隔这么短时间拿奖的,再说,今年她的对手也比06年强很多,提名已经是肯定了。”

    “虽然你这么说……”琼恩怏怏地说,掏出手机登录Facebook看了看,果然,她的朋友们已经哀鸿遍野,她摇了摇头,虽然理智上也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但依然感到失落。“算了,拿不到奥斯卡也没什么,反正我们已经有了一个金球——而且,《迈克尔·克莱顿》说不定还能拿到最佳电影呢!”

    “这一轮我请。”哈利笑了笑,站起身说,“喝完这一轮,应该就能颁发最佳男主角了。”

    ……

    “玛丽昂·歌迪亚!”

    “果然……”珍妮笑容不变地鼓起了掌,心头也泛起了淡淡的失落感——她没想过这么快再拿一个奥斯卡,但即使如此,落选也不是那么好受的,尤其是她自认在《迈克尔·克莱顿》中再有突破,这也是她第一部完全没有动用共情金手指的影片,未能获得肯定的遗憾,比《第五个莎莉》当时落选可能会有的感受还高得多。

    不过这终究是早有准备的结果,她还不至于把失落形于颜色,让别人看了笑话。当然,她对于玛丽昂最后拿到了奥斯卡影后也不诧异,她虽然没看过《玫瑰人生》,但因为《盗梦空间》的关系,倒是知道玛丽昂靠这部影片得过影后,虽然凯特·布兰切特靠《伊丽莎白:黄金年代》拿了一些前哨奖项,这一点她不知道和原时间线是否一致,但最后这个结果倒是没什么好吃惊的,凯特在《黄金年代》里的表现和《我不在那儿》比,还是有距离的。

    因为没带男伴,她坐在了《迈克尔》剧组中央,西德尼·波拉克、丹尼尔·戴—刘易斯都送上了自己的安慰,虽然只是拍拍肩膀,或者一个内敛的眼神,珍妮也笑着对同事们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因为在随时有可能被拍摄到的时候,流露出过多的情绪并不合适。

    《迈克尔·克莱顿》在这一届奥斯卡入围了七项奖项,也算是本年度较有存在感的作品了,不过到目前为止均是陪跑,珍妮在最佳女主角上落选之后,还有三个奖项,含金量都是很高——最佳男主演、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不过按照惯例,在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男主角之间,还是安排出了一些表演、悼念环节来调节气氛,间隔高潮。今年主持奥斯卡的乔恩·斯图尔特妙语如珠,在台下掀起了一波波笑浪之后,他终于把海伦·米伦介绍到了台前,由她朗读出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候选人名单。

    “丹尼尔·戴—刘易斯,《迈克尔·克莱顿》。”这个名字激起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丹尼尔也露出了含蓄的微笑,冲着镜头点了点头,“约翰尼·德普,《理发师陶德》。”

    “维果·莫滕森,《东方的承诺》……”海伦读完了这些名字以后,自嘲地一笑,风趣幽默地说,“我应该希望汤米·李·琼斯得奖,因为这样我们看来会般配一些。”

    在台下的大笑声中,白发苍苍的汤米做出荣幸的表情,对着台上微微鞠了一躬,不过这个奖对于大家实在没有太多悬念:丹尼尔在前哨奖项中几乎就是自己在和自己玩,不是凭借《迈克尔·克莱顿》拿奖,就是靠《血色将至》拿奖,对他来说,以哪部影片入选提名才是问题所在,因为他的哪一部电影都有夺冠的实力。不论是那个贪婪、狂妄的矿主,还是低沉、迷惘的律师,都被丹尼尔演绎到了极致,如果这两部影片分做两年上映的话,他以此蝉联影帝,恐怕都没有太多争议。

    “而奥斯卡奖将颁发给——”海伦·米伦打开信封,会心一笑,凑近话筒宣布道,“丹尼尔·戴—刘易斯!”

    ‘哗啦——’会场内顿时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珍妮也是精神一振——虽然赶不上她自己得奖那么高兴,但看到丹尼尔拿到这个奖项,她那种‘请他出山是正确决定’的感觉,确实也很让人满足,她真诚地为丹尼尔热烈地鼓着掌,站起身和他结结实实地拥抱了一下,在震耳欲聋的背景声中大声说,“我知道你会拿到这个奖的,丹尼尔!”

    即使是丹尼尔,此时也不禁满面喜色,一向寡言少语的他用紧紧的拥抱表达了自己的情绪——珍妮几乎被抱得双脚离地,随后,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他脚步轻快地走上了领奖台,带有几分顽皮地单膝跪地,接受了‘女王’海伦·米伦授予的奥斯卡勋章。

    “谢谢,谢谢。”丹尼尔手握小金人,眼睛眯出了深深的笑纹,看得出来他很激动,不过,这毕竟不是他第一次获奖,多次荣获大奖的方法派大师还保留了足够的矜持——他明显预先写好了获奖感言,有条不紊地以一个笑话开场,“这将是与我获封骑士所最接近的荣誉,所以,谢谢你们。”

    在哄笑声中,海伦·米伦做了个受宠若惊的表情,而丹尼尔则继续说道,“我要向奥斯卡颁奖晚会的组织方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他们把奥斯卡里含金量最重的奖颁发给了我。看着它令我想到了无数个出色的灵魂,托尼·吉尔罗伊,你的大脑让一切变成了可能。西德尼·波拉克,汤姆·威尔金森,这么多漂亮伟大的灵魂为这一切做了贡献,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我美丽动人的太太丽贝卡·米勒——”

    丽贝卡冲着镜头挥了挥手,含笑地凝视着自己的丈夫,丹尼尔也冲她送了一个飞吻,“还有坐在她身边的,一样美丽的珍妮弗·杰弗森。”

    他的情绪明显地激动了起来,呼吸也急促了许多,任谁都看得出丹尼尔此刻的真诚,他的双颊涨红了,语气也有些结结巴巴,“没有你,就不会有这一切,你把一段精彩的旅程带到了我的书房里,把这个伟大的角色带给了我,感谢你的表演激发了我的表演,而你出色的表现——迫使我加快了脚步害怕被你超过,和你的合作是一场绝妙的旅行,它让我感受到表演的乐趣,正是这种乐趣让我感受到了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这段话也许不在讲稿中,丹尼尔说得有些断断续续,观众们耐心地等待着,但最后,当丹尼尔明显有些哽咽时,他们用如潮的掌声淹没了他。而珍妮呢,她万万没有想到丹尼尔对她的感谢之情居然如此炽烈:在拍摄阶段,她和丹尼尔几乎不加接触,因为丹尼尔入戏地把她当作了凯伦,两人的敌对情绪很重,而一旦拍完戏,两人就各自飞走,丹尼尔为人封闭,又比她大了近二十岁,平时根本没有什么联系。她还以为丹尼尔只是把她当作了一个一般的同事而已——当然,这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他们本来就是同事关系。

    直到现在,当丹尼尔在台上慷慨陈词的时候,她才算是领教到了英国人会把感情埋藏得多么深厚。当然,这不是说丹尼尔爱上了她——珍妮也不会这么误解,她完全能够领会到丹尼尔的意思,他对她的感激和惺惺相惜,是因为她和他一起完成了一段伟大的表演,而这种在表演中超越自我,攀登上新的高峰,和角色‘天人一体’的快感,让丹尼尔为之燃烧、为之喜悦,所有的演员们都在追逐着这种感觉,而对于最伟大的演员来说,这种体验甚至让他们愿意用寿命去交换,丹尼尔感谢的不是她让他拿到了奥斯卡,也不是她让他参与了一部票房大卖的电影,他感谢的是她让他体会到了一段如此过瘾的表演,诚如他所说的,‘如此精彩的旅程’。

    这是对共演者最大的敬意和最好的肯定,在这一刻,没有拿到奥斯卡的遗憾烟消云散,珍妮也感觉到了眼圈的湿热,演出凯伦时的一幕又一幕冲回了她的脑海,她抿着唇,费劲地阻止着眼泪的落下,对着丹尼尔使劲地点着头,而丹尼尔也最终露出笑容,抑制住了这突来的情绪潮涌。

    “我非常期待我们的下一次合作,”他说,“还有托尼·吉尔罗伊,我把我最诚挚的敬意送给你,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把我的荣誉分享给我的三个儿子,加百列、罗纳和卡塞尔,谢谢你们!”

    在热烈的掌声中,他亲吻上小金人,走下了舞台。伴随着优美的过场音乐,司仪宣布下面将要颁发的是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两项大奖,而丹尼尔则理所当然地前往后台接受采访。

    ……

    “这不是个意外的结果。”歌蒂·韩露出了笑容,而在旧金山的酒吧里,琼恩也因为丹尼尔的题词感动不已,“你看到了吗,丹尼尔都哽咽了,而且珍妮的眼睛也红红的,这好像还是几年来我第一次看到她有哭泣的趋势——这一次奥斯卡真是值得了。”

    洛杉矶的豪宅里,布拉德·皮特摇了摇头,“还好没打电话,否则乔治说不定会怨恨上我们。”

    “这个奖其实给《血色将至》里他的表演也是可以的。”安吉丽娜态度超然地评论,“迈克尔·克莱顿运气真不错。”

    贝尔抽了抽唇角,维持着自己社交性的笑容,对于这感人的一幕她有些不屑:“最佳导演应该没你们的份了,如果最佳影片没中的话,七提一中……这成绩并不能说太好。”

    对于最佳影片,她有些拿不准:今年最佳影片也是小年,《赎罪》质量平庸,《朱诺》不可能拿奖,入围已经是最高肯定,《老无所依》风格小众,邪典感依然很强,科恩兄弟身为邪典派代表人物,虽然对奥斯卡做出妥协,但很难说评委是否吃这一套,《血色将至》风格也很阴暗,但是除了丹尼尔的表现以外,很难说亮点会盖过《迈克尔·克莱顿》。今年前哨奖项中,后三部影片纠缠不清,谁也没有绝对优势,《迈克尔·克莱顿》拿到了演员工会奖,但在金球奖失手了最佳电影,《老无所依》斩获金球,但是在影评人协会里拿奖数目不多……

    如果从票房来计算的话,现在全球票房最高的是《朱诺》,三部电影都没沾边,艺术性来看,这三部电影都属于思想深刻、风格阴暗的行列,《血色将至》黑暗到底,《老无所依》和《迈克尔》则都有个相对光明的结尾,《老无所依》玩复古,西部悬疑片,在奥斯卡有些冷门了,《迈克尔》关心的是医药公司、体制化问题,核心内容和《肖申克的救赎》颇为相似,如果撞上《阿甘正传》这类型影片的话,肯定会大输特输,而现在,冷门撞冷门,结果如何还真不好说……

    贝尔预测得没错,托尼·吉尔罗伊没有拿到最佳导演奖,当然这也在情理之中,他才第一次拿起导筒,现在就给奖的话,多少大导都要心理失衡了。《迈克尔·克莱顿》是部好片子,但演员极其出色的发挥是影片成功的基础,这盖过了导演的光辉。——科恩兄弟拿起了奥斯卡小金人,这也和前哨奖的结果相符,前几个月,科恩兄弟一直就在疯狂地收割着这个奖项来着。

    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这两项大奖,重合的几率一直不低,科恩兄弟领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老无所依》得奖的几率,在音乐声后,当颁奖嘉宾迈着沉稳的步子来到台前时,刚刚拿到最佳导演奖的科恩兄弟甚至没有进入后台——作为候选人,按照惯例,他们现在也的确应该在现场等待结果。

    “已经有79部电影被评选为奥斯卡最佳影片,现在,是时候来看看第80部是哪部电影了。”颁奖嘉宾,两个奥斯卡得主丹泽尔·华盛顿快步来到话筒跟前,简洁地说道,“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有——《老无所依》,制片人斯科特·鲁丁,伊森·科恩、乔尔·科恩。”

    “《血色将至》,制片人乔安妮·塞拉,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丹尼尔·露皮。”

    “《迈克尔·克莱顿》,制片人西德尼·波拉克、珍妮弗·杰弗森、凯瑞·奥伦特……”

    介绍完五部电影和制片人之后,他丝毫不拖泥带水,根本没有给大家酝酿紧张的机会,便低下头打开信封,快速念道,“而奥斯卡将归于。”

    经过微乎其微的停顿,丹泽尔·华盛顿快速地说,“《迈克尔·克莱顿》,制片人西德尼·波拉克、珍妮弗·杰弗森、凯瑞·奥伦特!”

    是《迈克尔·克莱顿》!

    科恩兄弟果然还不够主流?

    也算是意料之中!

    珍妮弗·杰弗森是被上报的主要制作人?

    她最终还是上台了……

    不论电视机前或现场的观众中,人们都在想着什么,在惊天的欢呼声中,制片人们站起身和剧组成员拥抱欢呼,随后在音乐声的催促下快速地登上了舞台——这是典礼颁发的最后一个奖项,颁奖典礼至此严重超时,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他们挥霍来庆祝了。

    西德尼·波拉克的身体并不是很好,颁奖典礼中多次睡着,现在还有些睡眼惺忪,在珍妮弗和凯瑞的照顾下,他从丹泽尔手里接过了小金人,冲台下致意地挥了挥手,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许多嘉宾、观众都起立表示尊敬:对于这个战斗了40多年,一直到70岁还在拿奖的大师,人们是再怎么尊重都不嫌过分的。

    不论按照什么规矩,西德尼都应该是最先发言的那个人,珍妮弗·杰弗森和凯瑞·奥伦特也都识相地站在两边,珍妮弗更是细心地留意着西德尼的脚步,上前为他调整了一下话筒的朝向——然而,她并没有成功地退回西德尼身后,因为老人家握住了她的手,紧紧地攥住了她的手腕。

    不论是现场嘉宾,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有些担心了:西德尼不会是虚弱得站不住了吧?珍妮弗显然也是这么想,她连忙往西德尼方向靠拢,想要搀扶住他,不过,看起来西德尼的身体状况还没那么糟,他握住她的手另有所图——

    当珍妮弗走到他身边时,西德尼·波拉克露出了慈祥欣慰的笑容,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非常吃惊的事:老爷子不由分说地把她拽到身前,自己让到一边,非常明确地举起手,示意她第一个上前发言……

    第250章

    薪火相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