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4章

    的确,很多时候明明两人碰面交流更有效率,大家也要引入经纪人和律师,这就是为了在两人之间留有余地,不至于把一切搞得无法挽回,毕竟娱乐圈就这么大,说不定转头又有合作的机会,隔一层说话的话,回转余地更大,像是乔治那样直接打电话来释放善意,顺便试探兼摊牌的做法,在比弗利山庄是很罕见的。

    “那么你的看法呢?”珍妮问。

    “这是你的决定。”切萨雷说,“要留下,你就只能踢掉乔治,这项目依然前途未卜,你未必能得利,你退出也许会有更好的机会——毕竟,我们在谈论的是西德尼。不过,留下也未必全无好处,风险几乎是一样的——这是从理性分析,从感性出发的话……”

    他顿了一下,似乎这句话对他来说依然还是有些陌生,“我尊重你的选择。”

    “OK。”珍妮毫不考虑地说,“那么告诉托尼我的决定——我不会退出,他要踢掉我,我会告上法庭,我会发布新闻,我能弄到我的拍摄素材,他知道我能——他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

    出乎她自己意料,珍妮并不惊慌,甚至说不上兴奋,她只是冷静地继续说下去,“想撇开我?我会奉陪到底。所有人都会知道他们为什么做这个决定——我会确保他们成为所有人的笑柄——切萨雷,告诉托尼,也许我没有把握毁掉波拉克和索德伯格,但今晚他的电话绝对会让他被毁掉——如果他不想落得这个下场,那么最好站在我这边,和我一起把乔治踢掉。”

    就像是感受血液在身体里流淌一样,她平静地感受着权力在周身流转的感觉——珍妮并没有撒谎,她没有虚言恫吓,那都是弱者的手段,她的确做得到这一切,她也的确会这么做,不留慈悲,也没有让步的意愿。

    当然,威逼利诱,利诱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她又放缓了语气,“如果他做出正确的选择,乔治抽走的投资可以由我来补上,否则,我要拿走的会是投资数目的几倍——在好莱坞,赢家得到一切,输家只能出局,告诉托尼,不要以为他能用几句话把我从赢家骗成输家。”

    切萨雷一直默默聆听,等到珍妮说完,才平淡地说,“我会如实转告。”

    “等等,你真的会逐句转告吗?”珍妮来了兴致,“你不会做点无伤大雅的修饰——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你不觉得我这么说会得罪托尼?”

    “我不觉得你说得有错。”切萨雷说,他的声音里也蕴含上了一点笑意,“事实上,如果你要我说的话——我会说你的话还挺酷的,所以,是的,我会如实转达。”

    酷?珍妮忍不住轻笑了起来——这还是切萨雷第一次这么夸奖她。

    和切萨雷简单告别之后,她挂上了电话,往后惬意地躺上了迎枕,并没有马上回拨给克里斯,而是思忖起了现在的剧组局势——在今晚的电话之前,她没想到自己隐约意识到的压戏,在导演层看来是这么严重的问题。所以到底这件事会怎么发展,她也需要好好地想一想,她会得罪乔治·克鲁尼吗?这一点看来似乎已经无法避免了,那么,史蒂文·索德伯格呢?西德尼·波拉克呢?

    最重要的是,如果得罪了这些人,她会在乎吗?

    定定地思考了几分钟,珍妮忽然嗤地笑了一声,她自嘲地摇了摇头,坐起身子,拿起手机拨了几个号码。

    “嘿,是我,”她随意地说,重新靠在床头做起了伸展运动,“刚才没什么,切萨只是打来确认一份合同……”

    几天之后,《迈克尔·克莱顿》剧组的工作暂时停摆,一个新闻也被发布在了不引人注目的角落:由于受到忧郁症的影响,乔治·克鲁尼退出了《迈克尔·克莱顿》的拍摄工作,剧组也开始物色合适的替补人选。他的好友布拉德·皮特,方法派大师丹尼尔·戴·刘易斯等,都在剧组的考虑范围内……

    第205章

    丹尼尔·戴·刘易斯?

    珍妮并没有出面去送乔治·克鲁尼,实际上,在克鲁尼离组的当天,她也是乘车离开剧组,返回

    了洛杉矶——找到下一个男主角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在此期间,剧情说不定还会发生什么变动,继续无男主的拍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才刚被召集起来的剧组成员,现在又是重新四散返回了自己的居住地,等待着不固定的开拍时间。

    对于影片制作来说,乔治的退出是个灾难性的结果,对于他本人当然也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珍妮本人是不清楚幕后会议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事,她也不是彻头彻尾地就信任托尼的转述,不过可以确认的一点是:当史蒂文·索德伯格都出面劝说克鲁尼退出的时候,克鲁尼继续留在剧组除了给自己难堪以外,已经没有别的意义了。

    当然,如果他要继续留下来被珍妮用演技羞辱,同时顺便搞坏和华纳,甚至是和诸多制片大佬的关系,败坏自己的形象,珍妮本人肯定是乐见其成的,但很可惜的是,克鲁尼能混到今天这一步,不可能没有最基本的判断力,即使他没有,他的经纪人也不会让他做出傻事。所以这件事结束得还算是心平气和,克鲁尼甚至还对自己的‘状态不佳’表示了歉意——到了制片人这个层次,除非是媒体曝光私下的言论,否则在表面上大家都能把事情给不伤和气地顺下来,恨不得把彼此搞死的那种做法只属于演员,混到珍妮和克鲁尼这个地步,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占理的时候当然会很凌厉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但不占理的时候如果还胡搅蛮缠,那就有点不自重的意味了。

    至于说珍妮提出的填补投资空缺,这一点倒是不需要她来操心了,克鲁尼既然选择了这个体面的出局方法,当然也就不会抽走投资,他还是会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在影片制作里,并且,既然他现在多了一段假期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那么他也很热心地执行着自己制作人的职责,已经开始为自己寻找‘替身’了。毕竟,男主角中途换人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制作事故了,拍摄档期每多延续一天,拍摄预算就会减少一天,按照现在的态势,预算超支已经是意料中事了,越快找到男主角,就能把损失减得越少——这开支的可都是他们自己的钱啊。

    不过,要寻找一个合适的男主角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毕竟,能在知名度和演技上和珍妮抗衡的男演员,即使在整个好莱坞也都非常稀缺,而《迈克尔·克莱顿》第一没有高昂的片酬,第二还是填补克鲁尼留下的缺口,你去演似乎有种你原来是备选的感觉,对于这些不缺钱,也不缺奖项肯定的男演员来说,出演意愿并不会很高,譬如说布拉德·皮特,从索德伯格的反馈来看,虽然碍于情面,看了剧本和珍妮的演出素材,但只是做了象征性的考虑,最终还是一口回绝,毫无出演的意思。——很难说他到底为什么不想演,是因为觉得项目前景不好,没有得奖希望呢,还是只是对这个题材没有兴趣。

    “所以,现在是怎么个情况。”克里斯托弗擦着汗从健身房里走了出来,经过了一段开放式的走廊,走进了豪宅特有的无敌海景盥洗室里——虽然这里是珍妮居住的西翼,一般说来都是她在用,不过克里斯现在经常在西翼‘留宿’,健身房也在附近,所以这个盥洗室里他的私人物品反而越来越多了。“皮特已经彻底回绝了吗?”

    “嗯。”珍妮吐掉了口中的泡沫,开始了自己的早常规:皮特现在人在亚洲度假,所以深夜回复的邮件,好莱坞是一早就收到的。“没戏了——他们现在在劝说刘易斯看看剧本和素材,是西德尼亲自出马,还有凯文·史派西,汤姆·汉克斯和加里·奥德曼、菲利普·霍夫曼和谁?连姆·尼森?感觉整个好莱坞的男演员现在都受到邀请了——但天知道最后会是谁来演。”

    “我倒是有空。”克里斯用开玩笑的口吻说,他走进了盥洗室,打开莲蓬头,声音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了。“你知道你总是能把我算成最后的保险选择的。”

    “谢谢你的支持,亲爱的。”珍妮也用开玩笑的口吻回答,克里斯毫无保留的支持确实令她很感动,因为这角色和去年他得奖的罗杰比,有些重复了,而且还要比罗杰更老,对克里斯来说塑造难度也会加大。“但我们还是别挑战好莱坞的魔咒吧,如果你想和我分手,直说就可以了。”

    克里斯在盥洗室里大笑出声,“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

    珍妮等他洗漱完,和他一起下楼吃早饭。克里斯一边擦头发一边说,“如果你放弃把我作为最终选择的话,那么我建议你最好是开始自己寻找演员了,J·J,否则这个项目有很大的可能会就此搁浅。”

    “你是说——”珍妮挑起了眉毛,但没有太诧异:克里斯在暗示的事情和她暗自担心的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如果我是克鲁尼,当然我会退出,这是唯一的选择了。”克里斯说,“但我会不会继续为这部影片奔走呢?我很怀疑,我自认还没高尚到那个地步,也没有缺钱到那个地步——克鲁尼陷在这里的现金不过是几百万,还没有完全到位,有一大部分是他没有兑现的片酬,他的现金流并不紧——他是罗汉系列的制片人啊。如果是我,我不会为了让几百万回流积极寻找替身的,恰恰相反——”

    他摊开手耸了耸肩,“抽身而退以后,有更多的办法把这个项目搅黄,如果我没有演,这个好本子就永远别现身了——这是很正常的思维,当然了,如果剧本的版权在克鲁尼身上,他根本不用这么麻烦,直接收回授权就好了。但不管怎么说,他可以用很多办法拖着二次选角的进度,索德伯格可以和他一起拖,安东尼现在自己有项目,不可能太上心,至于西德尼,他只是演员挂名制作,没有现金投在电影里,他永远也不可能像华纳和你一样把《迈克尔·克莱顿》当成自己的亲儿子,是的,他在接触刘易斯,但这接触有多少力度,有多少诚意呢?我感到很怀疑。如果我是你,珍,我就会请华纳牵线搭桥,自己接触刘易斯,说服他《迈克尔》是个值得出马的好剧本,如果不是他,那就是汤姆·汉克斯——这才是真正能令项目在最理想的状态下重启的做法。”

    克里斯喝了一口牛奶,又耸了耸肩,“当然啦,最终你总是能请到菲利普·霍夫曼,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达成了克鲁尼的目的,毕竟请他的话,剧情肯定要改,这个项目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几率也会随之直线下跌。”

    菲利普·霍夫曼是去年的奥斯卡影帝有力竞争者,他的《卡波特》表演的确非常精湛,可以说他输给克里斯,完全是公关经费和知名度本身逊色的问题,不过这位出色的演员受限于自己的外形,商业能力一直不强,身家和克里斯根本无法相比,《迈克尔·克莱顿》讲述的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对演员的外形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最后找的是霍夫曼,即使华纳和托尼能接受,剧情肯定也得改,他不论怎么上妆都无法成为一个俊朗的成功者。——当然,这不是说霍夫曼就一定能找到,只是受限于戏路,他的确不像是前几个大咖一样戏约不断,只是难度相对较低。

    “我也的确对克鲁尼有这样的猜疑。”珍妮承认说,“但这种事很难求证——当然也没必要求证,你说得对,我不能再懒散下去了——不过,你知道吗,我还没真正对别的演员推销过剧本呢。”

    “你是在畏难吗?”克里斯不可思议地问,他一边说一边笑,“噢,别告诉我你是在畏难,无所不能的珍妮弗·杰弗森是在畏难——”

    珍妮瞪了他一眼,有些刻薄地说,“当然,这对你来说并不是问题——”

    她不否认自己的确有些不知从何着手,作为演员对导演推销自己这是一回事,珍妮对自己的实力还是有一定信心的,她相信只要能有个公平的环境,她就能胜出,然而作为制片人,对另一个演员推销剧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她并不能保证《迈克尔·克莱顿》会获得多大的成功,毕竟世上没有真正人见人爱的故事,《迈克尔·克莱顿》还真的有点闷。——但如果对刘易斯这么如实阐述的话,那还不如不要去游说。

    归根到底,制片人所需要的素质和演员、投资商都是截然不同,制片人必须做到口蜜腹剑、嘴甜心黑,为了让这个项目获得成功,他们必须用坑蒙拐骗的方法吸引来最优秀的候选人群,从中挑选出最好的资源,所以把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项目吹得天上有地下无,那是入门级素质。再之后还有在无数的拒绝中毫不气馁的韧劲——大家都不笨,你制片人会吹,我经纪人也会分辨好坏,你说得天花乱坠,这个项目我不看好,那就只能是下次合作。

    所以,项目不行的话,那就只能是广撒网了,在无数的闭门羹之后,能忽悠上几个是几个,即使是好项目,演员也有可能因为种种理由拒绝,虽然不是说针对你制片人,或者针对项目,但听到人说‘不’的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

    不论是珍妮还是陈贞,前世今生的路其实走得都很顺,几乎很少听到别人说‘不’,要她去挨个上门推销,她多少有些放不下架子,反而克里斯托弗在这点上秉持了美国人的坦坦荡荡,皮糙肉厚得可以,就说两人的感情进展吧,他对珍妮推销自己已经一年多了,可以说一直在吃闭门羹,但珍妮就从没觉得他会因此动摇后悔,怀疑自己过——两人间的感情进展也全都是克里斯这么推销出来的,在这一点上,她的确输给他不少。

    “我已经让切萨去为我游说了。”眼看克里斯还是不以为意地摊手默认,珍妮也没辙了,她说,“先让皮特看剧本,算是表达对克鲁尼的善意吧——你知道,再继续咄咄逼人,可能会让所有人都觉得我是个Bitch,不过现在,既然皮特拒绝了……切萨今早给我的邮件已经说了他会去接触刘易斯。”

    “啊,所以,你还是无懈可击。”克里斯有些嘲讽地说,“完美的J·J,不是吗?”

    “和你比起来,我是够完美的了。”珍妮翻了个白眼,夸张地说,她举起牛奶盒,“再来点牛奶?”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笑了起来:他们并不是那种浓情蜜意型的情侣,当然,也有缠绵时刻,但在日常相处时,经常在言语间夹枪带棒,小小的‘攻击’、调侃对方,这种无伤大雅的讽刺对于珍妮来说是很舒服的,她也喜欢这么去刺克里斯,因为毕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受了太多的赞誉,听到了太多的‘Yes’,被泼点冷水反而感觉很清新。

    “我不需要了。”克里斯摇了摇头,“刘易斯我是不熟悉,看看切萨能不能搞定吧,不过,如果你想要转移目标去攻陷汤姆·汉克斯,我可以为你牵线搭桥。”

    “嗯。”珍妮说,她的手机震动了起来,珍妮快速地接起了电话,“切萨,告诉我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恐怕有些难了。”切萨雷说,“我刚联系了刘易斯的经纪人露西——刘易斯对《迈克尔》的题材兴趣不会太大,你知道他刚拍完《血色将至》,还没有休息过来,现在想要把精力更多地花在家庭上——以及为明年的《9》做些准备。”

    “不会太大?”珍妮说,她皱起眉,“这是猜测语气——露西没有问过刘易斯本人吗?”

    “她用不着问。”切萨雷回答,“对刘易斯的状态她知道得最清楚,通常说来,刘易斯入戏之后会用2到3个月的时间走出来,不过《血色将至》对他的影响似乎并不小,拍完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他还在角色里,露西说他依然失眠、易怒,这段时间内最好不要轻易用剧本打扰他。——你知道他是一个非常避世的演员,而露西并不是小题大做、爱摆架子的人。”

    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确不是谁都能接触到的人物,他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都是专注在演员这个行当,从未想过多面发展的艺术家,而且和梅丽尔不同的是,刘易斯受到自己才华的影响更大,如果说梅丽尔在表演之外,一直都维系着一份正常的生活的话,那么刘易斯就完全是自己表演才华的奴隶了——这么说也许不恰当,不过他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他只为表演而活,对表演那份狂热的激情和追求,使得他贡献出了一部又一部极为杰出的作品,但也使得他喜怒无常,情绪变动不定,深受入戏过深的困扰。他在艺术上的超常天赋,是以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孤僻、幼稚和不负责任为代价来实现的,刘易斯在男女问题上表现得一直极为幼稚,他发传真和业已怀上他孩子的女友分手,把一个尚处交往状态的女友放在自己位于曼哈顿的公寓里,转头就和真爱秘密结婚,这个女友还是被误认为刘易斯太太,受到别人祝贺时,才知道这件事的——这些表现和他的年龄不符合,但人们也很难去责怪他什么,因为他实在已经不能说是个正常人了——这不是在抹黑他,而是因为他真的一直饱受精神障碍的困扰,可以说是游走于天才和疯狂之间,而对于这种传奇人物,大众自有一套评判的标准。

    而早在1990年,32岁时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以后,刘易斯这十几年来就是非常低产,大概1、2年才会接一部作品,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在经济上已经无需依靠频繁演出来维持生计了,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只能支持这样的演出频率,刘易斯在一部电影之前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准备角色,演出完以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剥离角色,对于这种出演一部电影就像是剥离一个人格的演员来说,工作频率太高等于是在催生人格障碍。如果不是珍妮知道他在08年中才会拍摄《9》,中间有长达近两年的时间无事可做,她都不可能把主意打到刘易斯头上,毕竟这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而对刘易斯来说,迈克尔也是他没有演绎过的形象,他出道以来一直没有碰过这种精神世界非常消沉落魄的中年男子,事实上在他到达中年以后,他演出的角色都不是特别接地气。珍妮认为这对他来说会是一个很适合的挑战——这会是刘易斯和剧组的双赢,如果不是这样,单单只是因为刘易斯的名气和演技,她也不会动念请他。

    当然了,这些都是她的一厢情愿,现实是,刘易斯过着极为避世的生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爱尔兰乡间,和记者、媒体、制片人、导演毫无交集,他在圈内的朋友也非常有限,珍妮连说服他的机会都很难找到,他几乎就是一个无法攻克的堡垒,他们唯一的希望只是刘易斯已经恢复过来了,又恰好有兴致看看这个剧本,或者是珍妮的表演素材。但,看起来好运并没有眷顾他们,这个设想不出所料地已经走向了破灭。

    “你有什么看法,就此放弃刘易斯吗?”珍妮有些不甘心地问,“转向汉克斯?——但汉克斯不是那么英俊——”

    “理性的看法是放弃刘易斯,”切萨雷回答,然后顿了顿,“但这似乎不符合你的性格——通常说来,你不是这么简单就会放弃的人。”

    珍妮不否认自己有些任性,她说,“这也是因为通常来说,我的坚持总是能有效果——事实上,我经常总是心想事成。”

    切萨雷似乎在电话那头无声地笑了笑,珍妮可以想象出他的表情,夹杂着受不了和无奈——因为珍妮说得的确是实话,“是的,建筑在‘你总是心想事成’这一点上,我们似乎还可以坚持一下,看看是否能创造奇迹。不过,你打算如何入手?”

    “露西呢?”珍妮问,“你和她似乎颇有交情。”

    “露西不是个好选择,她不会联系刘易斯的。”切萨雷吐露秘辛,“她一直担心刘易斯的精神健康,所以不要用简单的经纪人来衡量他们的关系,她几乎算得上是刘易斯的半个主治医生。如果她认为刘易斯最近不适合接触外界,那她就不会传话。”

    珍妮开始体会到制片人面对那些脾气古怪的大牌明星是什么感受了,刘易斯简直就像是生活在古堡里的长发公主,要展开对他的追求并非易事——她揉着额头,“还有什么途径?也许我们能从他的妻子入手?”

    “不需要。”切萨雷回答,“如果你真的非他不可的话,可以走马丁·斯科塞斯的关系——还记得吗,刘易斯和马丁、李奥合作过《纽约黑帮》,马丁是他的偶像,刘易斯就是看了他的电影才决定进入电影圈。”

    比起虚无缥缈的妻子路线,这条线当然更切实际,珍妮精神一振:没错,马丁也是和刘易斯合作次数最多的导演。“这太好了——等等,但我们认识马丁吗?”

    “很遗憾的,没有什么过硬的关系。”切萨雷显然对这件事也早已做了考虑,他快速地回答,“起码没有什么能让马丁卖这个人情的关系,直接找马丁很可能会被拒绝。”

    在好莱坞,大家都认识大家,珍妮当然和马丁有过碰面,但要说碰过面就能开口请求帮忙,那就有点扯了,居中当说客,这人情可大可小,并不是说之前有过接触就能打包票搞定的。不过珍妮感觉切萨雷并不是在封死这条路,而是在婉转地暗示着什么——

    她的眉头皱了起来,视线也落到了克里斯托弗身上——他正哼着歌收拾桌子,拿了一个蜜瓜出来,准备切片做餐后水果,完全没在听她和切萨雷的对话。

    “你是在暗示我想的那件事吗?”她问,“走李奥的关系——”

    李奥纳多一直都是马丁的爱将,可以说是他这几年的御用嫡系也不为过,他和马丁的关系之密切是不必多说的,不过……

    “这是个选项。”切萨雷没有否认珍妮的猜想,他说,“不过这样的话,你就需要处理好克里斯托弗了,杰弗森。”

    是啊,不过,克里斯和李奥的恩怨关系,也让这个选项变得相当的复杂……

    似乎是感觉到了珍妮的视线,克里斯抬起头疑问地看了看她,珍妮本能地摇了摇头,示意他一切安好,克里斯则回了她一个灿烂的微笑。她也敷衍地笑了回去,但心情却并没有因此而轻松多少:克里斯和李奥之间的那本烂账到现在还没算清楚,即使李奥心胸宽大,肯帮她一把,克里斯也未必会高兴她向李奥这个绯闻对象求助,更别提李奥大有可能借此机会捏一捏克里斯了——

    为了一个联系上刘易斯的机会,让克里斯对李奥低头……这个交易到底划算不划算,珍妮觉得自己一时半会,可能是没法得出答案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其实克里斯和小李这类的花花公子,在比弗利不能说是很渣了,起码他们摆明车马就是不长久,集邮超模什么的也是你情我愿吧。好莱坞还有更多非常变动不定的关系,比如说DDL,DDL和阿佳妮的故事是真的,阿佳妮自己说的,她还怀孕的时候,DDL去美国演戏也不干嘛,然后在美国给她发的传真说分手,最开始一段日子还不给小孩赡养费……只能说艺术家最好就别较真感情上的事了。

    PS另外DDL后来遇到真爱后就闪电结婚,然后安分到了现在,所以也别说花花公子从良不可信哈,世上真的什么事都能发生的。

    第206章

    珍妮的疯狂

    “丹尼尔·戴·刘易斯——”西德尼·波拉克在他宽敞的沙发中挪动了一下身子,大感有趣地说,“你真的认为他才是那个唯一合适的人选吗?珍妮弗?”

    他的言下之意似乎是‘你有这么傲慢吗,珍妮弗,你真的认为只有刘易斯能配得上你的演技?’,但珍妮没有被他隐约的质疑给动摇,她就事论事地说,“西德尼,人总得有点梦想,不是吗?想和最好的演员合作,这想法没有什么错吧。”

    虽然之前往外放消息的时候,也提到了刘易斯,但每年想要请刘易斯出演的电影多得要命,最终能请到他的几乎是一部都没有,所以当珍妮真的开始试图接触刘易斯时,除了切萨雷没说什么就去为她联系以外,其余人或多或少都会露出类似西德尼的表情,当然,碍于她现在的身份,直接说‘不’的人很少——除了西德尼这样的绝对大咖、绝对前辈以外,已经很少有人当面直接扫珍妮的兴了。

    “任何一个想法都是没有错的,但人要学会脚踏实地。”西德尼咳嗽了几声,和蔼地说,“能不能联系到刘易斯?也许可以,我会打几个电话,我好像和他的一个好朋友,一个制片人有些关系,但刘易斯是个怪胎,亲爱的,如果露西说他还没出戏,那他就真的还没出戏,即使联系上他又有什么用呢?他不会答应出演的,刘易斯从来不会同时接两份片约。”

    珍妮平静地说,“但这只是常理——”

    “而你认为你能脱离常理,”西德尼失笑地问,他摇了摇头,“噢,God,珍妮弗,你真的是被宠坏了。”

    他并没有敷衍地推脱了事,或者干脆直接回绝,而是耐心地指点,“当然,作为演员,你可以这么做,这是你的权力,所有天才演员几乎都有些疯狂。——但制片人不是这么做的,Honey,如果你只想要最好的,那么最后往往一无所获,有时候你得学会抓紧你手边能够到的筹码,先抓紧,然后再论其他。”

    珍妮也从托尼那里听到了西德尼在小会上的话——他有意邀请她主演自己的下一部电影,虽然这只是当时的随口一句,但西德尼对她的欣赏之意珍妮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她相信西德尼的指点出自真心,更相信他在长者心态下,是不会出面为她联系刘易斯,免得放纵她的这种任性心态——当然,更有可能就是刘易斯实在是太孤僻了,西德尼也没把握能绕开露西,和刘易斯面谈。

    在好莱坞,谁都知道制片人是最轻松,最好赚的活,比起那些需要燃烧灵感、付出心血的行当,比如导演、编剧和演员,制片人实在是太位高权重了,比如西德尼这样的大制片人,很多时候打几个电话,站着就把钱给挣了。但这其实是因为制片人这个活计是‘功夫在诗外’,除了敏锐的商业眼光和精准的判断以外,要做好一个制片人,打开、鉴别、维护人脉,在勾心斗角中永远占据有利位置,这些也都是必修课。珍妮从一线演员跨刀制作人,先天上就占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西德尼,如果不是因为看中了她的演技,不可能这么悉心指点。而珍妮虽然没能从他手里拿到想要的,但也不可能让西德尼的好意没有回报。

    不过,她并没有一味顺从西德尼的话往下说,而是以求教的语气说,“但,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是比乔治更好的演员,那么乔治又何必要退出呢?”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西德尼顿时露出了欣慰的微笑——像是他这样的长者,多年来饱受病痛苦恼,不论是金钱、荣誉还是美色,都不可能给他带来多少乐趣了,能打动他的,一个是来源于制作出好作品的成就感,另一个就是指点聪明后进而来的满足感,否则,他也不必参演《迈克尔·克莱顿》,更以高龄为这个项目出谋划策了。

    “乔治退出,是因为他不够好,”在珍妮跟前,西德尼没有为克鲁尼粉饰什么,“在好莱坞,比乔治成就更高的同龄男演员不多,但这就说明只有刘易斯、汉克斯比他更好吗?”

    他轻蔑地笑了一声,“这是不可能的,亲爱的珍妮弗,我敢打包票,在比弗利的表演学校、百老汇的剧场里,伦敦西区的街头巷尾,你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比乔治更好——至少和他一样的演员,他们和乔治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欠缺了乔治的运气。”

    他歇了一口气,提高声调地说,“然而,他们比乔治更多的是对这个机会的珍惜,以及不惜一切也要成功的绝望。乔治现在已经没有再度突破自己的勇气了,或者说,很遗憾地,他从一开始就没有,他想的只是怎么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表演不过是他的工具……”

    通过珍妮在最开始排挤乔治的举动,老头子似乎已经确定了她和乔治之间的不和关系,所以他毫无顾忌地在珍妮跟前表达着自己对乔治的不满,“我很失望,乔治居然连试都没有试就放弃了——当然,是我让史蒂文去劝他退出,因为我们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可能再作出突破,但你要知道,珍妮弗,当别人都认为你无法突破时,问题还不是很大。”

    他指了珍妮一下,“如果连你自己都相信你无法突破,那问题就很大了。如果乔治恳求我们再给他一次机会,如果他试过了,结果仍然没有改变,那么不管他在别人眼里有多狼狈,我依然会对他保持尊敬……”

    西德尼摇了摇头,没有再继续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起码在他这里,乔治已经大失印象分,以至于这位大佬都不再顾忌他的情绪,这么直接地开始对珍妮示好了。

    其实珍妮对乔治的心态还是比较了解的,毕竟乔治是她的前辈,也许还有一些架子放不下来,再说,西德尼的观感对乔治来说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不过,她今天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和西德尼争辩的。

    “好观点。”她鼓掌地称赞道,表现出容易讨人喜欢的认真听讲形象,“的确,这是一条被我忽略的思路,既然知名演员很难找到,那么我们可以挖掘一些新人演员,没必要被乔治的光环迷惑,这部片的票房并不会因为男主角选用新人受到太大的影响,是吗?”

    “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但这比继续停摆要强,如果找到对的人,口碑和新人的光环效应——容易得到的提名,也能让投资方满意。”西德尼也来了谈兴,“对于华纳这样的大公司来说,他们对项目的弹性比小公司更高,只要最后能盈利,华纳不会是我们的麻烦。而如果你是和一些业界生手合作,他们不了解这行当有多千变万化,只会抱着合同死不撒手,那么现在的情况就会棘手无数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喜欢和大公司合作,他们更懂得变通。”

    珍妮也受教地点了点头,听着西德尼侃侃而谈制片人的诀窍和心得——他本人不但是才华横溢,横跨艺术和商业界的大导演,而且还是大制片中的大制片,制片作品的数量要超过导演作品许多,而且从60年代就在好莱坞崭露头角,是和卓别林同时代的人物,沉浮纵横40多年,到21世纪还能制作出《冷山》这种档次的精品。这样的大人物肯指点她,她如果还不能静心学习,那就是脑缺了,要知道即使是韦恩斯坦这样的人物,恐怕也都愿意付出大价钱就为了接受西德尼的一番指点。

    而不得不说,西德尼的观点虽然个人风格浓厚,但高屋建瓴,也让珍妮受益良多。毕竟在制片人上,她和切萨雷都属于刚起步,切萨雷能为她提供的帮助和教育也不太多,而且他本人也不走大制片人路线,更多的还是管理公司这块的,将来即使挂名大梦出品的电影制片,也只是个衔头而已。当然,他认识很多制片人,但必要的时候借助力量和让一个制片人把毕生‘功力’都传授给你,那也完全是两回事了。所以,在制片人这块,珍妮自己也是在跌跌撞撞的摸索学习,她的优势只是她是大明星,犯错的余地比别人大得多,但现在西德尼随口几句话,那都是几十年智慧的凝聚,在思路上对珍妮帮助是非常大的——之前她一定想找刘易斯,除了她想和刘易斯合作以外,也因为余下几个有希望打动的知名演员都不是那么适合角色,而她也是一时间没想到再选无名小卒,也是不那么肯定,是否能在市面上搜罗出克鲁尼等级的男演员,西德尼这么有把握能选到不逊色于克鲁尼的人选,连选角途径都规划出来,她心里也是安定了很多:起码这比打动刘易斯那虚无缥缈的希望要切实一些。

    当然了,怎么说服其余出资方这是个好选择,这就完全不是问题了,如果西德尼和珍妮都是这个看法的话,索德伯格不会多说什么的,他现在基本是半退出制片工作了,另外的安东尼是英国人,如果剧组去英国选角,正是他塞私货的大好机会,他反对几率不大,即使有话想说,西德尼和珍妮的联合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压制住他的不同意见了。

    和西德尼畅谈了半个多小时,珍妮见到西德尼的随身护士在门口来回晃了两下,知道自己也该告辞了,她看了看表,“您该吃药了,西德尼,不过在此之前,你能把刚才提到的几个电话抄给我吗?”

    这都是西德尼兴之所至提到的人脉,珍妮拿到电话,报名打过去,对方自然知道是谁的关系,不多加照顾,至少也不会坑她——这就是抱大腿的好处,当然,这也证明珍妮是把西德尼的话听进去了,准备立刻投入选角操作,毕竟西德尼出嘴说几句就行了,不可能真的出力去忙选角的事。西德尼呵呵地笑了笑,“安妮塔,把我的PDA拿来——希望我们能在两周内选出适合的新角色,这样,在时间上的损失也许还能赶得回来。”

    “希望如此。”珍妮也乘势交代着自己的安排,“我会把电话打出去,希望三地都在几天内开始选角——当然,同时我也会做最后的努力,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刘易斯——”

    对指着自己的西德尼,她笑着扮了个鬼脸,运用美女特权地撒娇说,“在有备胎的情况下,试一试又何妨呢,西德尼,这是你说的嘛,永远都要有第二手准备——这也当然意味着在有一手准备的情况下,第二手可以赌得大一些。”

    ‘只有观众喜欢最后一分钟,对制片过程来说,最后一分钟是大忌,永远在最后十分钟以前完成你的工作,永远要有第二个选择’——这是西德尼刚才对珍妮提到的经验谈之一,他好笑又好气地冲珍妮挥了挥手,但也没有否定珍妮的说法,“好吧,好吧,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尽管梦得大一些。”

    “谢谢你,西德尼。”珍妮诚恳地说,“如果没有你的指点,我想这个项目也许会停摆很长一段时间。”

    “这是个很好的剧本。”西德尼一边打开通信录,从中寻找着姓名,一边有些伤感地说,“也许这就是我的最后一部作品,我当然也不想看到它半路夭折。”

    “你不是还要导演一部新作吗?”珍妮开玩笑地说,但也表露了自己的出演意愿,“我还等着靠你的大作再拿一部奥斯卡,亲爱的西德尼,所以这绝对不是你的最后一部作品,收起这不切实际的想法吧。”

    老头一般都不难哄,西德尼对她的热情指点,换来了珍妮的投桃报李,他也是精神大好,抄录了几条电话号码给珍妮以后,两人愉快分别,西德尼回屋去吃药午睡,珍妮则踏上了回马里布的旅程。

    “……在西德尼那里也没找到门路。”她简单地对切萨雷报告着进度,“不过西德尼倒是提供给我一个新思路……”

    “很宝贵的资源。”切萨雷听完珍妮的转述以后,也点评地说道,“保存好这几个号码,到时候由我和你一起维护这几条人脉。”

    当然,好莱坞有很完善的海外选角体系,你要通过正常途径的话,也能选到好演员。但好莱坞的海外选角机构其实也是和当地的经纪公司有联系,以珍妮现在制作影片的规模,你能看到的都是被经纪公司发掘出来准备力推的新人,那珍妮和切萨雷当然知道,这里除了个人实力以外,还隐藏了多少公司实力。西德尼给的这几个号码,多数都是在当地人面很熟的大佬,他们在本地演艺圈浸淫多年,更清楚哪些小剧场里会有遗珠,又有哪些实力其实非常不错,外形条件也很好的演员一直没有得到经纪公司应有的关注,只能在电影电视里跑龙套糊口。以这几个号码去搭配正规选角体系,找到好演员的概率当然更大,如果能维护好这几条人脉的话,大梦以后要寻找物美价廉的好演员,那就又多了几条路,甚至还能构成一条新的演员输送途径,这里的好处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

    “对选角的确意义非凡。”珍妮也是有点占到便宜的感觉,她懂得西德尼给的这几个电话是很宝贵的,所以这也多少冲淡了因为接触刘易斯不成而来的坏心情。“不过正事上依然毫无进展,西德尼也没有接触到刘易斯的办法。”

    “你准备怎么办?”切萨雷直接地问,“是放弃,还是需要我为你联系李奥?”

    “你愿意牵扯到这件事里来吗?”珍妮有些吃惊地问,“你确定?”

    切萨雷一直是避免介入手下两大男星纷争的,之前《阿凡达》争角色时,他就完全回避,两人交恶的来龙去脉他是完全知道的,但迄今没有发表过任何评论,现在如果由他出面来联系李奥,那就有点用自己的情面给克里斯缓颊的意思了,李奥也许会因为切萨雷的分析而就事论事,帮珍妮一把,顺势和克里斯化干戈为玉帛地和好,但也有很大的可能就是认为切萨雷已经站到了克里斯这边,如果他这么想,和切萨雷的关系肯定会有所疏远,这对于他来说,终究是个没必要的风险。

    “首先,这是一场很幼稚的争斗,他们没有什么实际冲突,跟的导演都不同。”切萨雷说,“其次,你就当这是对你的特权款待好了——如果你真的这么想联系到刘易斯的话,可以试一试。”

    珍妮犹豫了一下——这次是真的犹豫了,她问道,“那你认为,即使李奥不刁难克里斯——他因此——God,这话太文艺了——好吧,他因此受伤的几率会有多少?”

    “我不知道。”切萨雷迅速地说,“而且我也对被拖入客户的感情纠葛没兴趣,杰弗森。”

    “你可以猜。”珍妮死皮赖脸,“就只是——猜一猜吧,切萨,难道你就不能再把我的特权再扩大一步吗?”

    切萨雷肯定在电话那头翻白眼,但终究是回答,“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计算题,珍妮,你没有要逼迫克里斯去做一件违背道德或法律的事,他不会死,我想也不会和你分手,当然,这肯定会伤害到他的感情,所以我猜你需要计算的是你到底有多想联系上刘易斯了。”

    “我还是很想联系刘易斯。”珍妮坦白地说,“——但我也不想伤害克里斯。”

    “那你现在似乎就是在无理取闹了。”切萨雷回答,但他还是耐心地问,“你需要我帮你什么——你认为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你有。”珍妮其实已经盘算这个主意很久了,只是她对提出这个想法还是有些畏惧的,不过,在西德尼这条路堵上以后,不考虑李奥那边,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了,“你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听我说完,然后——不要骂我。”

    “……你说,我未必能保证。”切萨雷似乎已经开始有所提防了。

    “两个词。”珍妮开始本能地想缩脖子,“罗伯·马歇尔——切萨,这真的不是那么的疯狂——”

    而切萨雷已经和她同时说起了话,“珍妮·杰弗森,你还说这真的不是那么的疯狂?去伤害克里斯——看在上帝份上,让他去给李奥纳多下跪好了,不要把这个想法变现——你有在听我说话吗?”

    他当然已经完全警觉了起来,语气也是少有的有些崩溃,显然,他已经感受到了珍妮坚定的心意。珍妮说,“其实这并不是听起来那么疯狂的——听我说完,切萨,事实上,这样做虽然风险很大,但也许对几方都有好处——”

    切萨雷明显地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但,也许是特权作祟,他居然没有出声打断,而是任由珍妮说了下去。

    ……

    “好久没见了,亲爱的珍妮弗。”罗伯·马歇尔愉快地和珍妮拥抱了一下,又和切萨雷握了握手,“是什么风把你们吹到了纽约?对了,上回那个新闻简直是太可怕了,你们捉到那个该死的变态了吗?”

    虽然彼此的关系还保持良好,但在罗伯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纽约的情况下,双方见面机会也不多,久别重逢,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叙旧,尤其罗伯和切萨雷的关系几乎和珍妮同他的一样好,即使他现在已经是闻名好莱坞的大导演,两人也没有就此疏远,反而联系频率比珍妮和他更高,在罗伯新搬入的豪宅里,三个人闲聊了许久,罗伯才又一次问起了两人的来意,“说真的,为什么忽然跑来纽约,你们在好莱坞已经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吗?”

    他明显也听说了乔治·克鲁尼退演的新闻,刚才也听说了珍妮是《迈克尔·克莱顿》制片的事,所以才会这么问。

    珍妮和切萨雷对视了一眼,深吸了一口气,“事实上,我们就是来找你的——实话说吧,罗伯,我们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哦?”罗伯显然有些疑惑了,他没有热情地一口答应下来,反而若有所思地打量起了珍妮和切萨雷,试探性地说,“你们是想——”

    虽然他用的是‘你们是想’的口吻,但明显,语气却是‘你们该不会是’,珍妮沉下心情,露出了一个很有把握,十拿九稳的笑容,用理所当然的语气说,“我们就是想请你牵线,让我们能和刘易斯接触——我们想邀请他来参演《迈克尔·克莱顿》。”

    虽然估计他也早就有猜测了,但听到珍妮真的说出口,罗伯仍然把惊讶夸张地表现在了脸上,仿佛不相信他们会提出这个要求,他疑惑地问,“你能再重复一遍吗?珍妮弗?”

    “是的,罗伯,我们知道他后年要演出你的《9》——亲爱的,你也预定了我的档期——我怎么会忘记这点呢。”珍妮还是维持那种仿佛理全在自己身上的自信笑容,不疾不徐地说,“我们也知道刘易斯在演出一个角色之前,需要长达一年的沉淀期,所以你理所当然不希望他在出演《9》之前再接新片,这似乎是个很过分的请求。”

    她和切萨雷对视了一眼,两人一起把身体倾前,给罗伯营造出了无形的压力,切萨雷接口说,“但如果你能听听我的分析,罗伯——”

    他语气沉稳,魄力十足,让人不由自主就想要相信他的话,切萨雷双眼直视罗伯·马歇尔,仿佛在气势上把他慑住,看进了他心底,他露出一丝自信的笑意,低沉地说道,“我保证,你会发现这是个多赢的构思。”

    面对着这两张气势相似,只有微妙不同,但仿佛都极具说服力的脸,罗伯本能的怒火和反感似乎也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但他皱起的眉头依然没有缓解,语气中的保留意味非常明显,只是非常勉强地说,“OK……Try

    me。”

    珍妮和切萨雷对视了一眼,知道这个挑战最简单,也最重要的关口终于是度过了,罗伯愿意听听他们的说法,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关到门外。——不过,难点依然还在前方。

    “我已经看过了《9》的音乐剧版本,”她清了清嗓子,从罗伯的下一部作品说了起来,“罗伯,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丹尼尔近几年来很少塑造这种类型的角色……”

    作者有话要说:注:西德尼·波拉克真的是很大很大的手,忘记之前说过没,大家可以百度一下,还有现实中9也真的是DDL演,罗伯导的哈XD。

    第207章

    过渡角色

    虽然11月的洛杉矶还只能算是略有寒意,但在爱尔兰威克洛郡这个多山之地,11月俨然已经进入深冬,冬季的爱尔兰潮湿多雾,相当阴冷——不过,在丹尼尔·戴—刘易斯和家人潜居的庄园内部,当然有完善的取暖措施,不至于冻到两个年纪不大的孩子,以及来自大洋彼岸,习惯了美国人完善到近乎奢侈暖气系统的妻子。

    丹尼尔本人虽然也不反对中央暖气,但他更中意壁炉里燃烧的熊熊烈火,这种传统原始的取暖方式让他想起他的青少年时光——当他被父亲关进寄宿学校时,老旧的学校图书馆每到冬天就格外寒冷,暖气几乎只是象征性意义的一丝微温,他和他的同学们争抢着壁炉前有限的位置,互相依偎着他父亲的诗集,莎士比亚的剧作,这些文字对一个中学生来说似乎太过深奥,但当时丹尼尔就是那么附庸风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