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1章

    “说这话的人两年前还号称我会过上她梦寐以求的生活。”珍妮没好气地说。

    玛丽低笑了几声,克劳迪娅感兴趣的是另一方面,“So——昨晚的乐子值得你冒的风险吗?”

    珍妮忍不住笑了起来。“你知道减肥课程中的Cheating

    day——”

    “真的有这么大的乐子?”克劳迪娅抬高了声音。

    珍妮故意夸张地冲克劳迪娅舔了舔唇,做出回味无穷的样子。“你要知道我已经有很久都没开荤了,所以,就是有这么好。”

    三个女人八卦地低笑成了一团,玛丽比了个鄙视的表情,“你这完全是在刺激我这个单身人士。”

    “拜托,我们可是马上要去艳遇之都,亲爱的,到巴黎后你就可以放假了。”珍妮挥了挥手,“我的衣箱任你选择,去给自己找个艳遇吧。”

    她倒是真有这方面的心思,玛丽跟她这几年来一直都没休假过,在巴黎应该不至于会有狗仔队,她把玛丽带过去本来就是给她放假的意思。

    玛丽真的露出了心动的表情,但又有些犹豫,“可我还得给你买咖啡呢——”

    在珍妮怀疑的眼神中,她吐露了心声,“好吧,我只是想多学学在国外的外景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看来艾米丽·布朗特并不是唯一一个‘关于电影什么都想知道’的人,珍妮耸了耸肩,“好吧,随便你。”

    “当然,如果你让我走开的原因是不要耽误你和那个神秘先生的优惠……”玛丽拖长了声音,珍妮玩笑地瞪了她几眼,两人一边走一边说,差点撞到了刚走进贵宾候机室的梅丽尔。

    比起随扈多多的珍妮,梅丽尔倒是轻车简从,只有自己一个人,拎了一个行李袋,也没有化妆,看起来就像是随处可见的中年妇女一样不起眼。她看了珍妮和玛丽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女孩们。”

    两个‘女孩’都有些不好意思,玛丽冲珍妮吐了吐舌头,拉着克劳迪娅走她们的经济舱通道去了,梅丽尔和珍妮在贵宾室里稍等了一会,也在头等舱中安顿了下来。

    “看来你今天心情不错。”梅丽尔一如既往,犀利得让人都有些不舒服了,她探寻地看了珍妮几眼,“从角色里走出来了?”

    “是的。”珍妮并不意外她早已一眼看破自己的问题,梅丽尔的洞察力和城府让人钦佩。“我感觉轻松多了,前几个晚上我一直没有睡好,经常半夜醒来还觉得自己在安迪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情绪的基调就很灰暗和绝望。”

    她乘机向梅丽尔讨教,“但我现在又有些担心,害怕我现在走出来以后,到巴黎又无法入戏了——你是怎么处理这种问题的呢,梅丽尔?”

    “你在谈论的恰恰是每个天才的体验派演员都无法避免的问题。”梅丽尔把杂志放回了置物袋中,“一杯咖啡,谢谢。”

    “我要一杯冰水,谢谢你。”珍妮对空姐露出礼貌的微笑。“你的意思是表现派演员不需要处理情绪方面的问题吗?”

    “会少得多,表现派的一大标志是他们由头到尾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演戏,他们只是在演绎一个角色,”梅丽尔说,“换句话说,他们的投入当然是最少的,要抽身而退也简单得多,不过,根据我对你的观察,你的表演手段应该更偏向于体验派,不论是《芝加哥》、《加勒比海盗》还是《恋恋笔记本》,你都有很多不属于表现派能掌握的小动作——你知道我的意思,如果是表现派的话,最天才的演员也只能记住七八个小动作,并且有意识地把它们运用到表演中,但我注意到你在每个角色上都有一套自己独有的动作习惯,这说明你在出演前已经通过种种研究、想象,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几乎是实在的角色,你的表演就是你进入到这个躯壳的过程,又或者说是这个灵魂进入到你躯壳的过程。”

    不愧是殿堂级人物,梅丽尔对她演技的形容,是目前为止珍妮所听过最接近真相的形容方式,比她看过所有的影评都要说得到位。她想了一下,也是无言地认可了梅丽尔的说法——虽然她在别的角色上都是通过作弊,而且最开始自己的表演方法是拙劣的表现派,但长达三年的表演方法到底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在安迪这个角色上,她还真是和梅丽尔所说的一样,先在心里塑造了一个借鉴了安妮版本、劳伦·维斯伯格本人特点,以及自身理解的安迪,然后再尽可能地进入她的躯壳,用她的眼睛去看,她的耳朵去听,用她的脑子来思考。

    “那么你就是最纯正的体验派演员,”梅丽尔笑了笑,“和我一样,虽然我曾和约翰——约翰·凯泽尔,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他了……虽然我和他生活过一段时间,我们也曾深深地被彼此吸引,但我一直都坚持我自己的表演风格,没有被他的方法派引入邪道。对我来说,表演最迷人的地方就是进入角色的过程,我过着平稳、单调的生活,但我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因为我用无数种不同的方式活过。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那单调而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我的锚准,日复一日的常规,送孩子们去学校,和他们讨论家庭作业,中产阶级式的烦恼,学区、修剪草坪、恼人的邻居,假日车库大拍卖……当我离开角色,回到家里看到熟悉的装潢,听到孩子们在后院奔跑着的声音时,我知道我回到家,我离开了我的角色,把它关在了空房间里,用真实、幸福的烦恼充塞了我的日常生活。”

    “换句话说,之所以离开好莱坞,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说甚至选择生育这四个孩子,选择以家庭为优先,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为了我的事业。”梅丽尔的笑容加深了,“看在上帝份上,我爱我的孩子——但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我明白。”珍妮若有所思,“你一直在强调的是,健康、有序的生活让演员的寿命更加长久,你的家庭生活和你的事业是一个正循环。”

    “是的,”梅丽尔点了点头,赞赏地看着珍妮。“你是个聪明的女孩,我不消多说你也应该知道,好莱坞对女性演员有多么严酷,难道我不想一掷千金、穷奢极侈吗?不能否认,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冲动,但我并不愿意透支未来的事业发展,为了我的演艺生活,我选择了克制、低调,远离媒体,用丰富的私人生活帮助我维持健康、清醒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个人找到的一条路,有时我自己也感到庆幸,因为我的很多朋友一样是天才型的演员,甚至他们的天赋让我都有些妒忌,但他们都被心理问题、药瘾、酒瘾……太多问题困扰,很多人没能达到自己应有的高度,很多人干脆就死在了出成绩以前,这是很让人可惜的一件事,最可怕的是这么多年下来你对这个现象会越来越习惯。”

    她叹了口气,“菲利普——菲利普·霍夫曼,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在舞台剧时期我们就彼此相识——就有严重的药瘾,罗宾·威廉姆斯被忧郁症困扰,还有些人心理疾病和药瘾都得,说实话,在你之前我已经忘了一个出色的、正常的,生活健康的体验派天才演员是什么样子,我是说除了我自己以外。我当时甚至不相信你对外公布的形象,守贞戒指、很少参加派对、深居简出、好学向上……”

    珍妮不由得摸了摸空白的左手,她今天并没有佩戴守贞戒指——媒体也习惯了她的摘摘带带。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非常难得的,你基本上和宣传中的形象一样。”梅丽尔的眼神落到她手指上,意味深长地顿了一下,继续往下说。“不过和我不同,我已经找到了我的平衡之道,而你还没有。”

    “我发现我是很难借鉴你的方法。”珍妮也在思索梅丽尔的话,“你有丰富的个人生活,而我——我的私人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

    “是的,”梅丽尔同意道,“这正是你的难题所在,不是吗?我只有一份工作,演员,可你除了演员以外还有另一份工作——明星。这两份工作挂在天平的一段,你需要一些乐趣,一些除了责任心、事业心以外的东西挂在另一端来平衡它。一段稳定的关系?一个奢侈的爱好?我不知道,总之你需要一个仪式,一个象征,当你触摸到它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OK,我明白了,刚才的那些情绪只是工作需要,现在我要面对的是现实生活。单调、稳定、愉快、温馨的现实生活。”

    虽然她一直是风趣中带了犀利,似乎有些不可接近,但梅丽尔对于她的指点让珍妮感激非凡,她感觉得到梅丽尔毫无保留、不求回报的指点态度,也明白她的动机:梅丽尔是动了惜才的念头。

    “这对我来说好像有点难。”她苦笑着承认,“也许在我的事业达到高峰后,我会和你一样隐世而居——”

    “事实上,我的住处对记者来说并不是什么隐私,”梅丽尔打断了她的说话,“如果他们愿意的话,随时都能守在我的门外,他们不这么做只是因为我不是明星,亲爱的,大众对我的私人生活并不感兴趣,他们欣赏我,但并不崇拜我。而你怎么能以为当你的事业达到高峰,你成为——迈克尔·杰克逊那样的大人物以后,还能隐世而居呢?到那时即使是私人岛屿对你来说都不会再有隐私。我认为你该做的并不是单纯地模仿我,而是找到你自己的办法,如何维持思绪的清醒,如何把持住自己,让工作不要侵吞你的生活。我想每一个演员都挣扎在理智和疯狂的边界,很不幸的是,好莱坞式的生活往往会把他们拖进疯狂的深渊,如何在这样的局势下找到内心的平静,肯定是你目前最需要关注的个人问题。”

    面对如此睿智的指点,珍妮除了咀嚼深思以外,还能做什么呢?她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沉浸进了自己的思绪里。

    伴随着一阵轰鸣声,飞机冲上了碧空,珍妮也像是被这一阵动静打扰,回到了现实。

    “我想……也许找到这条平衡的道路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对梅丽尔说,梅丽尔微笑以对。“但我也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了,乔什说得没错,只工作,不娱乐,珍妮是个很无聊的女孩。”

    “你当然值得对自己好一些。”梅丽尔说,“让我猜——这个项目拍完以后,你打算给自己放个大假?”

    “嗯哼,加勒比的私人海岛,马尔代夫、夏威夷,”珍妮点了点头,痛下决心地说,“——随便哪一个海岛都好,我应该要对自己好一点了。”

    她也的确是如此决定的,对于《Prada》后接档的到底是哪部电影,她和切萨雷还一直都没有达成一致,由于现在是2004年12月,2005年6月她要去拍《海盗》2、3,可能一直要拍到翌年5、6月份,这期间还有一些《Prada》的上映和补拍、录音工作,可想而知如果再接一个电影的话,她几乎是完全不可能休息,要满负荷地工作完2005年。珍妮决定暂时不管自己‘在2014年前达成制霸好莱坞目标’的疯狂想法——随着她越来越了解好莱坞,这个想法也被证实是越来越疯狂——给自己放上一个月的假,除了度假以外什么都不做。

    ……

    “除了度假以外,什么也别想我做。”在巴黎拍完外景以后,珍妮径自回到了洛杉矶,当她坐在CAA大楼切萨雷的办公桌对面时,她如此这般地复述道,“加勒比的私人海岛,马尔代夫、夏威夷——随便哪一个海岛都好,我应该要对自己好一点了。”

    切萨雷理都不理她,他按住一个文件夹,把它推到珍妮跟前。

    “读它。”他说,“读完它,你会改变主意。”

    “不可能。”珍妮按住文件夹,又把它推了回去,“不管它能卖多少票房,哪怕是100亿,我也不会改变主意——好吧,100亿的话我会——好吧,10亿的话我也会,但哪怕是9亿9千万我都不会——我是认真的,真的,9.9999亿我都不会。我要去度假,就是这么简单。”

    “这部电影当然不会为你带来10亿票房。”切萨雷不为所动,“甚至连1亿也许都很难达到。”

    珍妮扬起眉毛,反而有了些不祥的预感——切萨雷会这么说就肯定是藏有后招。

    “但如果我说它能为你带来你的第一个奥斯卡呢?”切萨雷果然揭开底牌。“你会改变你的主意吗,杰弗森?”

    作者有话要说:注:1梅丽尔说的约翰·凯泽尔是癌症去世,在去世前是她的恋人,他们一起合拍了《猎鹿人》,约翰·凯泽尔是《教父》里的弗雷多,方法派演员,公认演技优秀。

    2菲利普·霍夫曼和罗宾·威廉姆斯不用我多介绍了吧,一个是药瘾发作overdose去世一个是抑郁症自杀,他们也都是很优秀的演员……

    第104章

    第五个莎莉

    “《第5位莎莉》,”珍妮读出了文档的标题,“这也是改编吗?”

    “确切地说,应该是《第5位莎莉》和《24个比利》的混合改编。”切萨雷叉着手,慢条斯理地说,“丹尼尔·凯斯的作品,你知道丹尼尔·凯斯吧?”

    珍妮瞪着他直眨巴眼睛,切萨雷叹了口气,“他是精神分析的大师,雨果奖、星云奖获奖者,你应该看看《查理》,那就是他的改编的,这让克里夫·罗伯森拿到了69年的奥斯卡。”

    珍妮承认自己对于文艺片,甚至是奥斯卡得奖片都是非常无知的,可能2004年以后的奥斯卡得奖片,除了那些拿技术奖项的商业片,拿最佳电影、最佳男女主的那些影片她多数都没有看过,甚至没留下任何印象。——没办法,前世的陈贞审美就是如此,非常的大众化,她一般看的都是高票房的特效电影,或者是有大牌参演的大制作。所以在冲奖的文艺片上,她只能信任切萨雷的眼光,这一点她之前也和切萨雷说过,她的‘直觉’只限于哪部影片会有好票房,至于哪部影片会得奖她是丝毫没有头绪。

    眼下这个《第5位莎莉》就是如此,按照现在的时间来算,它应该是能冲2006年的颁奖季,也就是现在制作,05年12月上映,刚好赶上06年2月份、3月份的颁奖,不过珍妮对于2006年的影后都茫然无知,也许她2006年的时候是有短暂关注的,不过到2014年肯定是早已经记不得了,也就无从得知那位影后是否是主演《第5位莎莉》得奖。

    这是一部多重人格惊悚电影,融合了原著两部的核心情节,剧情大纲简要地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精神科医生罗杰无意间接触到了一个可爱的女性莎莉,同时发觉莎莉患有多重人格症,而本人对此懵然无知,罗杰在试图帮助莎莉治愈这一现象的同时,警方也正在调查发生在邻州一起残忍的凶杀案件,由于被害者是莎莉的继父,他曾性侵过莎莉,所以莎莉被列为嫌疑犯。

    由于证据确凿,莎莉看来要被判罪,罗杰一次又一次地和莎莉接触,试图从她的内心世界中找到犯下罪行的人格,证明莎莉患有多重人格疾病,可以免于死刑,但检方对于整个多重人格的说法持怀疑态度,他们试图证明莎莉一开始接触罗杰就是为了让罗杰为她开脱,宣告她患有多重人格,这都是莎莉脱罪的预谋,一切多重人格的表现,都是莎莉出色演技的结果。

    从剧本大纲上来看,这是一部典型的小成本文艺片,大量的室内场景,易于重现的70年代风情,有限的演员——珍妮看了下拍摄预算,果然,抛开片酬的话,花在拍摄上的钱预计只是在五百到一千万左右。

    如果由她来出演,回本肯定是不成问题的。而目前除了制片人以外,演职员表还是一片空白,换句话说,这是个很新的项目,而且是先瞄准了珍妮,打算说动她出演,然后以她为资本再去招徕投资和别的优秀演员。

    虽然在几年前还是圈外人,但这几年来自己亲身跟了几个项目,珍妮渐渐也肯定是培养出了自己的判断力,虽然她没演过文艺片,但不能不承认,这是个颇富吸引力的项目:首先这个剧情大纲不会太文艺,多重人格、惊悚、悬疑,这都是有一定市场的类型片,其次莎莉这个角色比较有戏,很能体现演技,如果能把这几个人格之间的区别演出来,那么演技派的名头就算是彻底落实了。毕竟现在她在大屏幕上出品的两部电影都是商业片,角色本身也实在没有什么余地,如果不算已经失控的《Prada》,那么也就只有一个托尼奖算是能证明演技而已。如果不在《加勒比海盗2》之前推出一部文艺片,那她花瓶的印象确定下来,之后要再转型就有点难了。

    “把已经失控的《恶魔穿着Prada》放到一边,你现在也到了需要为奥斯卡铺垫的时候了,”切萨雷一开口,思路倒是和她大同小异,“你有爱情片、奇幻片和国际系列片,《海盗2》的剧本中也有很多你的动作戏以及喜剧元素,如果你表现良好的话,那么你就能证明你是个很不错的演员,戏路宽,有票房号召力,有演技,有人气,从A—list的预备席位往上升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我们有闲空开始考虑你的奥斯卡之路了,想要首提即中有些难,但一个提名也足以把你保送上位A—list,之后《加勒比海盗》会确保你一直待在商业一线,你和乔什的恋情让你们维持高曝光率,这些因素都能转换成你的影响力,记得我的话,‘充满自信地复述一千次——’”

    “谎言也能成真。”珍妮和他一起说完了这句话。

    “不错,好莱坞几乎每个A—list演员甚至是超A巨星都是这么上位的,”切萨雷耸了耸肩,“你告诉大众他们是超级巨星,你说服媒体们也这么说,重复上一千次,你就有了一个超A巨星。到那时候再运作你的奥斯卡奖,一切就会容易很多,毕竟评委也是人,他们也会被媒体影响,你是超级巨星,那么你的片子在评委中天然就有了关注度,他们认可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靠《莎莉》拿到06年奥斯卡的一次提名,07年再上映一部,08年的奥斯卡将非你莫属。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算上07年的《加勒比海盗》,08年将是你进入超A—list的一年。”

    他的语调很镇定,但谈话内容却是如此激动人心,即使是珍妮,也不禁有些呼吸加速,但她没有马上给出答复,而是问道,“制作人是——”

    “凯瑟琳·肯尼迪夫妇。”切萨雷说,“他们对这个项目很看好——你是不是要我再介绍一下他们两人?”

    珍妮有些尴尬,不过演艺圈的大咖小咖多如牛毛,她不可能把一部电影的演职人员名单全都背下来,“听起来他们像是很有名气。”

    “当然,”切萨雷简要地介绍了凯瑟琳制作过的项目,“《廊桥遗梦》、《人工智能》、《侏罗纪公园》系列,今年的《世界大战》也是凯瑟琳做的制片人。这个项目是她非常看好的冲奖片,原本她想找茱蒂·福斯特或是妮可·基德曼,不过她想要个年轻些的女主角,对你在《恋恋笔记本》里的表演印象也非常深刻,我没费多少力气就把你推销了过去——斯嘉丽·约翰逊也想要这个角色,所以供你考虑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你摇头的话,她会迫不及待地接下这部片子。”

    有名牌制作人,有另一个新星感兴趣,这个项目停下来等她几年的可能性近乎于0,而且珍妮也不能不承认,切萨雷描绘的蓝图很有诱惑力——而且也很紧迫,按照他的分析,自己在2006年以前如果拿不出一部有分量的文艺片,那么2010年以前都很难拿到奥斯卡。毕竟首提即中的确是有点难度,而且在这方面金手指实在很难起到太多作用——她有记忆的奥斯卡女主角得奖片也就是那么寥寥几部,很多她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接到(比如娜塔莉·波特曼的《黑天鹅》,珍妮严重怀疑自己是抢不到的),其余的文艺片就更是看过而已,对于它们的奖项则是懵然无知。

    所以,在冲奖片上,她更多的只能是靠自己的演技,以及切萨雷的眼光,还有多次的尝试,不可能信心满满地想着精确打击。《芝加哥》那一次的奥斯卡之旅,也是让她多少弄明白了奥斯卡公关营销之战的错综复杂,即使她能抢到《黑天鹅》,能演得比娜塔莉·波特曼更好,但能不能得奖?那还真的完全就是个未知数。

    要制霸好莱坞,起码奥斯卡必须要有吧,一个至少,能有两个,就算是一主一配,也都是资本和筹码啊,既然如此,那攻略肯定是越早开始越好……珍妮对着文件夹露出苦笑,知道自己的度假计划可能是要被迫缩减、推迟了。

    但她依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我得先看看剧本——你今晚会来家里吃饭吗?我从巴黎带了一些红酒回来,乔什也会过来。”

    他们的课程已经因为珍妮的拍摄行程而空缺了三个月,但这个话题并不方便在公司公开谈论,所以珍妮用了个婉转的借口。

    “我们也可以在晚饭桌上继续讨论。”切萨雷没有异议,“尽快看看剧本,斯嘉丽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回去就看。”珍妮挥了挥手,“晚上见。”

    ……

    本来是讨休假来的,没想到反而带了一个剧本回家,玛丽一路上都是探头探脑的很好奇,珍妮看了也是好笑,她回家以后干脆先跳进游泳池畅游了一个小时,这才和玛丽一起泡按摩浴缸——此时玛丽手里已经多出了一份剧本的影印版,她也把整个剧本都完成了粗读。

    “你怎么看?”珍妮粗读完一遍剧本以后,问着她的意见。

    “非常出色的故事。”玛丽没有吝惜赞美,珍妮也不吃惊,毕竟这是切萨雷挑出来的项目,肯定自有亮点。“我觉得结尾有点《芝加哥》的味道,整个故事又很《罗生门》,如果处理的好的话,说不定能票房奖项双丰收。”

    “你的知识量见长啊,玛丽。”珍妮夸奖着。“连《罗生门》都已经看过了?”

    玛丽笑嘻嘻地揪了一下自己腰间的游泳圈,“一个人把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你在运动的时候,我可是尽情地使用着我们的家庭影院系统。”

    “干得好,白放着也是浪费租金。”珍妮和她闲扯了几句,又若有所思地翻了翻剧本,“确实是个很好的故事,但难度也很大——这是一部很需要精力的影片,我有些担心时间太紧。”

    现在是12月,即使能在一个月内搭建好剧组开始拍摄,也得2月份开拍了,4个月的时间拍完这部戏其实不算太短——如果不算《Prada》的宣发工作的话,但莎莉这个角色并不像是伊丽莎白那样容易掌控,甚至说比五六个单独的角色还难以揣摩,要演好这部戏,就得和《Prada》一样,用把自己掏空的热情去演。而珍妮现在是真的理解为什么演员容易出情绪障碍了,她想到拍摄期间自己每天下戏以后,感觉内囊完全被掏空,整个身体成为一具皮囊的空虚感,还有些后怕——这并不是非常愉快的体验。

    这么快再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时间的确是个因素。”玛丽认真地说,“但反过来讲,我跟着你的这几年里,珍妮,你接到的剧本我认为这个是最适合你来发挥的。你的演技最折服人的一点,不就是你能自如地掌控多个角色吗?我是说,罗杰的影评里也提到过这点,你演的莎莉A和莎莉B区分度肯定很高,这个剧本,这个角色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尤其它又是一个以女性为主导的影片——这太难得了,一部好的,适合你发挥的,以女性为主导的影片,一年内能有多少呢?你能接到的又有多少呢?我有一种感觉,错过它,你肯定会后悔的。”

    和几年前那个只知道开车和偷听电话的小助理相比,玛丽无形间也成长了很多啊……

    珍妮有些欣慰地笑了,但说出口的却是打趣,“你的口吻越来越像切萨雷了。”

    “维杰里先生一直都是我努力的目标。”玛丽握紧了拳头,崇拜地说,珍妮笑着往她脸上弹了一点水花,“难道你的目标不是成为我的经理人吗?”

    这还是她们第一次把这件事摊到台面上,玛丽的脸一下红透了,她支支吾吾地,“你知道,我只是……我想人人都有权利拥有梦想的。”

    “的确,而且你也为了你的梦想相当努力。”珍妮对这件事也思考了很久——虽然她给玛丽加了薪,但如果不改变现状的话,迟早玛丽会离开她去谋一个小经理人的职位,这也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女孩该做的事:助理做不了一辈子,珍妮这种大明星的经理人又不是她能当的,离开出去历练一番是很自然的选择。“当然,让我们坦白地说,现在就让你来做我的经理人,不光有人会不满,我也觉得你的能力还有些不足,但我想现在是该给你换个头衔的时候了——经理人助理,你觉得怎么样?试用期以后,你可以拿到我电影收入分成的1%,当然还有保底薪水。如果你的表现不错,我们又顺利地找到另一个可以信任的生活助理的话,以后你就不需要兼任司机了。”

    玛丽顿时容光焕发,“珍妮——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又像是当时那个容易激动的小女孩了,“我一定不会让你后悔的,我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好吧,好吧。”珍妮摆了摆手,“让我们回到剧本里来吧,你愿意和我对一段戏吗,就从剧本的第六页开始。”

    “哦,这是莎莉第一次和罗杰对面不相识的情节。”玛丽也回到了自己的专业角色里,“这一段戏也一样吸引了我,那么我开始读了。”

    她清了清嗓子,“莎莉——是莎莉吗?”

    珍妮跟着剧本朗读道,“Yeah,我是莎莉,你是?”

    “我是罗杰——你,呃,我们昨天——”玛丽也上过几堂表演课,算是读得有模有样。

    “不好意思?”珍妮情不自禁地跟着剧本中的描写,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疑惑表情,然后又转为恍然大悟,这里的莎莉B以为罗杰在和她搭讪。“啊,对,我想起来了——不,其实我还是没想起来。”

    她发出了有些放纵浪荡的娇笑声,“请我喝杯咖啡,也许我就想起来了。”

    随着玛丽和她一搭一唱的对白,珍妮也越来越沉浸到了剧本中的世界,她不能不承认,自己已经完全被这个精彩的故事给吸引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1《第五个莎莉》和《24个比利》是现实存在的,凯瑟琳夫妇和作者也都是真人,相关知识也是。但这个剧本是我自己编的原创剧本。

    第105章

    破罐子破摔

    “你的红酒。”珍妮把克劳迪娅买来做菜用的廉价红酒给切萨雷斟了一杯。“请尽情享用。”

    “看来你打算接下《第五位莎莉》了。”切萨雷扬起眉毛,“但我还是不得不指出,这是个幼稚的报复。”

    晚上五点,切萨雷准时驾到,乔什、玛丽和克劳迪娅也陆续回归,珍妮把三个小朋友放在屋内玩耍,自己和切萨雷在露台上享受着洛杉矶的城市落日,这杯廉价红酒不过是个玩笑,她还额外准备了Cohiba雪茄和干邑白兰地,但切萨雷并没有取用,“这是放松用的,谈工作时我偏好专心一些。”

    珍妮也不过是尽到礼数,既然已经决定接下《第五位莎莉》,那么和切萨雷商量片酬、档期、导演、男主演人选也就势在必行,“凯瑟琳·肯尼迪开出了什么价格?”

    “200万,这是他们能拿出的全部了。”切萨雷说,“你知道,剧本毕竟是有点闷,目前有意投资的狮门影业并不看好这部影片的盈利前景,历史上也没有太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查理》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产品了。如果不是你,而是斯嘉丽,狮门最多只会开到50万。按照凯瑟琳的说法,这200万给你以后,他们只能找个比较一般的演员来演罗杰,所以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开到200万,为别的演员留下空间,这对你的名声也不无好处。”

    珍妮现在虽然还说不上宽裕,但也不至于在冲奖片上还在意几十万的小钱了。她哪怕自己不收钱,也希望能保证尽量好的班底,毕竟这戏出彩的是她,要冲奖的也是她。“片酬方面象征性收一点就好了,重要是导演、摄像和医生、警察的演员。”

    “看来你的确被剧本迷得神魂颠倒。”切萨雷唇角露出浅浅笑意。

    珍妮不可思议地瞪着他,“你这是在得意吗?”

    “如果我说我是,你会拿花生壳丢我吗?”切萨雷反问道,“Anyway,你05年也就只有1到6月有空了,这部影片外景部分也不是很多,拍摄周期应该不会太长。关于男主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部影片最重要的男性角色就是精神医生罗杰,他肯定是男主角,其次还有警察、地方检察官和警方找到的精神病鉴定专家,莎莉的辩护律师等等,其中对演技最有要求的应该是罗杰,这是一个对莎莉情不自禁、一见钟情的心理医生,碍于心理医生不能和病人产生恋情的规定,口是心非地否认自己对莎莉的感觉,挣扎着不知该不该相信莎莉是真的罹患精神分裂,还是只是利用他脱罪——他又希望莎莉骗他,又希望莎莉没有骗他。这种微妙的心境,肯定是需要细腻演技的,但珍妮想了一圈,还真的想不到有什么太好的人选——在没有金手指前导的情况下,她的积累还不足以让她在茫茫演员海中挑中合适的对象。

    “演技当然是越高越好,中年人?我不知道,听凭凯瑟琳安排吧,她有什么想法?”她茫然地问。

    “凯瑟琳邀了克里斯托弗出演。”切萨雷踌躇了一下,还是如实以告,“但别抱太大希望,克里斯托弗很看导演,再说他的档期也未必合适。”

    克里斯托弗·汉克斯是珍妮在前生没有听说过的明星,他今年应该是二十八九,正是好莱坞男星最好的黄金年龄,之前主演的影片里有顶级动作片、喜剧片,也拿过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算是好莱坞当打实力派的代表人物,论地位高乔什几头——应该说手握两大系列片的乔什现在走的就是当年克里斯托弗的老路。他也是切萨雷手上最重要的男性客户之一,切萨雷每年都要陪李奥纳多或者他出国参加活动或是度假。不过这两人都是切萨雷和别人联合负责,不像是珍妮,虽然现在也在A—list的候选名单上,但电影事业还是只有切萨雷一个经纪人。

    “有意思,从剧本来看,莎莉的年纪不大,如果罗杰年纪也轻的话,这部片的偶像意味会不会有点重了?”珍妮对于克里斯托弗能否参演并不抱太大希望,不过很介意自己和凯瑟琳对剧本理解的出入。“我还以为罗杰会是中年人,这样他和莎莉的关系会更加微妙,当然也更出戏。”

    “当然,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如果是克里斯出演的话,狮门和凯瑟琳都愿意为他调整罗杰的年龄。”切萨雷再次强调,“克里斯只是对剧本有一定兴趣,而且实话实说,作为他的经纪人,我未必会建议他来演《第五个莎莉》,这部戏捧女主角的痕迹太明显了,适合你,但未必适合他冲奥。”

    珍妮沉吟着点了点头,“导演呢?凯瑟琳心里应该有个初步人选了吧?”

    “两个大卫,不是大卫·林奇,就是大卫·芬奇,但凯瑟琳的把握都不太大。”切萨雷回答,“林奇在酝酿自己的下一个剧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未必会分心,芬奇则刚拍完《战栗空间》,短期内未必愿意重复女主角惊悚片。不过,现在有你加盟,他们至少会认真看看剧本——导演不会是太大的问题,好莱坞有许多好导演,价钱都不是太贵,他们的失业率要比演员更高一些,毕竟一部电影需要很多演员,却只需要一个导演。”

    “好吧。”珍妮扮了个鬼脸,“给凯瑟琳打电话吧,不论如何,我1月份肯定是要去度假几天的,这些事就交给你来处理了。”

    当切萨雷拿起电话,和他的‘凯瑟琳阿姨’通话时,珍妮一直在思考着接下来的谈话策略,直到夕阳逐渐映红了漫天晚霞,切萨雷把手机递给她,她才武装起自己,和凯瑟琳寒暄了一番,定下了明天一起吃饭的约会。

    “凯瑟琳今晚就会联系狮门,”切萨雷拿起酒瓶,“距离晚餐还有一段时间吧?”

    “嗯。”珍妮还是没想好该怎么讲,她随口说,“晚上我请了厨师来家里做饭,不是克劳迪娅煮,所以你不必吃太多饼干。”

    切萨雷摸向零食的手顿了一下,“OK。”

    两人沉默了一会,然后切萨雷说,“你似乎有点心事?”

    “我在担心我的情绪问题。”珍妮说了实话,“在《Prada》里我就有点走不出来……”

    她把自己和梅丽尔的对话和切萨雷大致复述了一遍,“马上又要接《第五个莎莉》,这又是个相对负面的角色,我对前景有些忧虑。”

    “有什么地方是我能帮助你的吗?”切萨雷并没有嘲笑她,反而很看重、关心地问,“如果你需要心理医生,我这里有几个电话。”

    “是不是我需要什么你都有几个电话,几个相关人士可以介绍?”珍妮有些哭笑不得,“暂时不需要,我只是……我只是觉得我需要找一条出路来做我的锚准,你明白我意思的话——你都是怎么解决这种情绪低潮的,切萨雷?就我对你的理解,你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工作状态,我们认识三年了,我就没怎么见你出于个人目的去度过假。”

    “可能是因为我很少有这方面的需求。”虽然这是个有些私人化的问题,但切萨雷倒是回答得很自然,“你问我有没有疲惫的时候,当然是有,不过通常我明确地知道这条路会通往成功,通往事业上的又一层台阶,那么当我品尝成功的滋味时,疲惫也就随之化为无形了。”

    珍妮默不作声,她有点自惭形秽了——在切萨雷、梅丽尔甚至是玛丽跟前,她有时总会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以前当豪门少奶的时候,看总觉得有了金手指,制霸很容易,现在自己成了主角,她才意识到这个想法的天真。刚开始觉得她有金手指、有动力、也有觉悟,攀登顶峰的过程虽然要付出很多,却不会太困难,现在越走越前,她才意识到,她的金手指只是有限地补足了她的天赋、见识和精力,让她有资格和这一行的精英竞争,而真的要登上演员这个行业的顶峰,如果没有对表演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热爱到足以从工作中汲取能量,那么迟早有一天,她会在攀登的过程中松手坠落——不是别人要搞她,而是在这个高度要再往上攀登,考验的除了专业素养以外,还有就是‘心’了,心态不纯净、不强大,不需要外力,自己都会垮掉。

    然而,随着她逐渐认清这一点,另一个矛盾也就随之而来:她毕竟是为了要回去,才往这条路上走的。如果她真的放纵自己沉溺于表演之中,享受着这个身份带来的乐趣与苦涩,那么她岂不是就真的失去了走上这条路的原动力?

    她真的能放得下吗?

    珍妮回过神来,轻咳了几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好吧,问你显然是我的错误。那么直接开始下一个问题好了——对于加入大梦的提议,你考虑得如何了?”

    她会在这时候提问,多少就是为了乘切萨雷心情好的时候多占点便宜,好讨价还价,不过,从切萨雷毫无讶异的表现来看,她的这番话显然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珍妮不禁升起了少许挫败感,但还是继续往前推进对话,“本来我是打算请你和我一起去休假,顺便多上几堂课的,但现在随着《第五个莎莉》的到来,这个计划显然业已泡汤,这部戏预算这么低,不可能在好莱坞拍,算算今年我能在洛杉矶的时间很可能只有一个月——切萨雷,如果你不加入的话,大梦会错失不少很好的投资机会。”

    对于常年在外拍戏的演员来说,除非他们只制作自己参演的项目,否则这个制作公司肯定得有个在好莱坞常驻的负责人,而且这个负责人必须和演员老板有很强的信任关系,否则,像是珍妮在加勒比海那边出外景,手机经常都没信号的,公司高层卷款跑掉、里应外合地掏空公司资产这样的事她根本无法及时处理,甚至在回好莱坞以前都很可能不会知道。再者,她也不可能一边耗尽心血的拼戏,一边还要抽时间去打关系,拼命介入某个项目的投资圈子。——好项目可不是说投就能投的,很多盈利可能很高的项目,被主要制作公司视为禁脔,没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和江湖地位,甚至是可以拿来交换的利益筹码,你说要投资,人家还未必睬你。

    就是她有如此的精力,也是分身无术,2005年她2—5月拍《第五个莎莉》,6月出门拍《加勒比海盗》以后,就要到2006年才回来,这一年半的时间几乎是不可能上课的,而且如果在此期间继续接戏……

    按照她的忙碌程度,如果切萨雷还要等她通过测试以后才肯加入,那珍妮只有三个选择:1,派玛丽出去谈这些成百上千万的大项目,2,只制作自己出演的电影,3,高薪招聘一个陌生高层,迅速把大权交给他,然后祈祷他值得信任,同时失去和切萨雷合作的机会——不论是哪个选择,她都不能接受,所以今天她非得说服切萨雷加入不可,《第五个莎莉》占掉的这三个月时间,就成了她讨价还价的筹码了。

    “如果我还是对你说不呢?”切萨雷并没有马上给出答复,而是以测试出题般的语气反问着,“你会怎么行事呢?”

    珍妮思考了一下,遗憾地说,“那我就只能放弃延揽你的计划了,两年的时间我的确耽搁不起。而你肯定也能预算到这点,如果到了这一步你还不肯加入的话,我想你加入的可能性就会小到不值得我继续努力——当然,课我还是愿意继续上的。”

    “事实上,我最近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切萨雷倒是没有让她太过烦恼,又或者继续故意刁难,而是很爽快地招认,“这对我来说毕竟也是个不小的选择,如果要介入大梦,我的精力势必要有所分散,你知道这对一个经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珍妮点了点头,她也承认这对切萨雷来说存在风险,“你可能会再失去一个到两个重量级客户——但我保证,你会在大梦得到十倍、百倍的补偿。”

    “短时间内应该还不至于走到失去那一步,但在克里斯、李奥的经纪群中被边缘化是可以预见得到的后果。”切萨雷顿了顿,而后以商量的口吻说,“这样吧,你知道,新线还在拖欠你的分成,再加上《恶魔穿着Prada》也没有上映,事实上,大梦现在可以动用的现金流几乎为零——”

    珍妮不禁有些脸红,但切萨雷并没有嘲笑她的意思,“——我会在《Prada》上映后告诉你我的决定,不管到时这部影片到底是赚是亏,大梦帐上肯定会有一部分现金回流,那才是整个公司真正启动的时机。到时,即使我拒绝你,也会为你介绍一个合适的CEO,你认为这样如何?”

    “当然没问题。”珍妮喊道——最后这句话切萨雷可从没透露。

    她不禁笑逐颜开,“切萨雷,这是不是说你已经认可了我的抗压性和可塑性?嗯?发现了我的天赋什么的?”

    切萨雷这回是真的对她翻了个白眼——这已经不是无限接近白眼了,绝绝对对,Literally,rolling

    his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