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4章

    “乔什和珍妮弗?不,我真不愿意相信!”另一个女同学的用词和她相差无几,但语气就大不一样了。——在这些年轻女生心中,乔什·布兰奇的人气一直都是很高的,少女粉丝、疯狂粉丝不希望偶像结婚、恋爱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乔什和天使谈恋爱,也会有人觉得天使配不上他的。

    “这应该不是什么太让人意外的事,”哈利用就事论事的语气说,虽然他已经上了大学,但因为是在纽约上学的关系,还是经常来找琼恩一起玩耍。作为男生,他对于珍妮弗和谁谈恋爱其实不是太关心。“珍妮弗和乔什一直都走得很近,我统计过,论坛里上传的街拍图里有三分之一都是和乔什会面时拍的。”

    “是的,相对来说,乔什和娜塔莉就比较生疏了。”琼恩妈妈是最资深的八卦大妈,在学会上网看新闻、泡论坛以后,美国娱乐界的八卦已经没有多少是这位家庭主妇没掌握的了。“好像在宣传期结束以后,两人就没有再见过面吧?这下娜塔什党要哭了,这绝对是珍妮什的胜利。”

    Natash和Jennish是两个配对的缩写,不过目前只是在网络上流行,还没有走到现实中,也就是这些网络中毒上瘾患者才明白琼恩妈妈的意思,琼恩被她提醒,赶忙打开了电脑,“让我上ONTD看看网民们都在说什么。”

    这一出重磅新闻也的确让ONTD热闹了起来,平时一般有几十个回帖已经算是证明人气的ONTD,今天发的这条新闻下已经有了三百多条跟帖,虽然主题帖内容只是简单的对《人物》的转述,以及一张翻拍的拥吻图,但回帖的用户看来都已经完全看过了《人物》的报道,纷纷表示自己的诧异和祝福的态度。

    ‘他们真的很配!’

    ‘我早就料到了,他们的表情是那么要好!我肯定乔什早就对珍妮弗有点什么了,我是说,你们看到了整个宣传期他看她的眼神吗?Dude,如果那不叫有什么,我的男朋友对我也绝对没什么了。’

    ‘真是个大惊喜,我该说什么呢?不能不说这是赏心悦目的画面,我想瑞恩·高斯林现在应该在哭泣吧?他们在拍爱情片,可那部影片却没有这张照片引来的关注大。’

    当然,也有些不友好的回帖,比如单纯讨厌珍妮弗或者乔什的Hater回帖,但这种充斥着谩骂的‘我恨你,Bitch,你应该去死’之类的回帖,不是被忽略、举报,等待删除,就是被人回帖嘲笑,包括太喜欢珍妮弗、乔什,以至于不能接受她或他谈恋爱的回帖,也会被人回复反对。毕竟在这个大部分城市女孩都在高中开始恋爱,甚至说到了高中就会在家长的默许和关爱下和恋人开始性爱探索的社会,22岁的珍妮和24岁的乔什谈恋爱是非常正常也很值得祝福的一件事,对此表示反对的绝对只是少数。

    对一些更成熟和更保守的关注人群来说,珍妮和乔什之前一两年间都没有爆出别的恋情,这是他们成名后的首次公开恋爱,而且从两人认识到被拍到,中间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又有许多拍摄中的趣事给他们留下了印象,所以这段恋情给人以关系稳固、大家都是认真谈的感觉,也让他们颇为祝福,甚至对两人的印象都有些提升——一段健康的恋爱关系绝对是加分项,如果长时间没有稳定关系,很多民众本能地就会泛起怀疑,觉得要么是这个明星性向有问题,要么就是他或她太花心,以至于不能负担一段稳定的长期关系,而这对个人形象当然是相当不利的。

    不过,这些关注人群很少会上网谈论这些八卦,所以回帖的论调还是更为八卦而且刺激刁钻的,很多人在确认了照片里拍到的的确是珍妮和乔什,这也不是在排练对戏以后,都开始讨论珍妮的那枚戒指。

    ‘这是在片场,她可能还没换上自己的服装,没戴戒指太正常不过了,我不认为这说明什么。’

    ‘想想看吧,那可是乔什·布兰奇,从他们的亲吻,他们俩绝对交往了有五个月以上了,看那亲昵而熟悉的吻!我猜珍妮弗现在早就取掉了那枚戒指!’

    珍妮的街拍立刻被翻了出来,好事者甚至还按时间把她的一些街拍整理放出,在精度不高的街拍图中寻找着守贞戒指的蛛丝马迹,这个分析贴很快被一些新闻网站转载。——当然,这也又一次冲高了珍妮和乔什两个人在网络上的搜索量,甚至是让更多人知道了《恋恋笔记本》这个名字。

    ‘看起来她选择戴戒指或不戴戒指都比较随意。’人们沮丧地发现珍妮弗很可能是看心情,有时候连续好几次街拍都没看到戒指,但下一次街拍又戴了出来。‘所以,她和乔什到底做了没有呢?’

    这大约也是所有‘守贞戒指’明星的通病,虽然很粗鄙,但大众的反应就是如此直接,只要你带上戒指,他们就会关心你什么时候把它拿下来,如果你谈恋爱,那么恋人就更为难了,除非自己也戴上守贞戒指,否则压力就要比一般的明星情侣大得多。如果因为你,对方把戒指摘了,分手的时候肯定会迎来指责声,那在乔什和珍妮的情况里,如果珍妮一直没有摘的话,也会有一大批影迷认为乔什没有魅力、不够‘爷们’,因此对他的形象产生怀疑。

    不能不说,这来自人类本能的窥私欲,也为珍妮弗·杰弗森和乔什·布兰奇的恋情增加了不少关注度——他们的相恋应该是今年年底娱乐圈受到关注的大事件之一了,而且是独立于颁奖季恩怨的一股清流,最起码,比起各路年纪在30岁以上的成熟男女为了电影票房和奖项勾心斗角、互相血拼,影迷群众里有一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观看帅哥和美女谈一段认真纯净的恋爱。——当然,前提是他们真的在约会,而不是只是419又或者Fooling

    around。

    这只是玩玩,还是他们认真在约会呢?

    大多数群众都倾向于认真约会,因为乔什是特地前往片场探班,而当《人物》再次独家爆料了珍妮弗和乔什在纽约时代广场牵手的照片以后,两人正在交往的事实已经一览无遗了,随后的简短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珍妮弗接受了《人物》的采访,确认她和乔什已经认真交往了大概半年时间,‘最近我们开始不再躲着媒体了,因为我们发现要长久地瞒着媒体进行一段关系并不容易’。

    乔什的发言人也对媒体确认,‘乔什现在正处在一段快乐和稳定的关系中,他和珍妮弗非常相爱’。

    《恋恋笔记本》、《星战前传3》、《加勒比海盗2》……这些和两人有关的关键词搜索排位都是火速上升,当然更别提珍妮弗·杰弗森、乔什·布兰奇这两个关键字了。绯闻带来的威力是立竿见影的,和他们有关的所有项目都因此受惠,《恋恋笔记本》起码就省去了上百万的宣传经费,而即将在圣诞档开售碟片的《加勒比海盗》也借此让观众们重新想起了五个月以前的经典影片,还有他们所喜爱的明星在电影里的精彩表现。

    ‘真是一对可爱的情侣,就像是一对小猫小狗一样的可爱。’很多民众在看到新闻照片时都忍不住这么感慨——比起片场的接吻照,珍妮弗和乔什在纽约街头牵手的照片更加清晰,数量也更多,在照片中,两人虽然没穿着情侣装,但衣服色调却很相配,乔什选择了沉稳的深灰色大衣,牛角扣设计搭配他的背包和牛仔裤,让他看来就像是个大学生一样亲民,而珍妮弗虽然还是穿着讲究的驼色大衣和长靴,但围着的深灰色格纹围巾、戴着的平光眼镜以及手里拿着的书本,也让她有了几分学生气。她和乔什牵着手边说边笑的画面,让人想到了随处可见的校园情侣,以及自己的校园时光。

    ‘如果在续集里能合作就好了。’年纪小一些的粉丝想到了已经被他们忘得差不多的《加勒比海盗》,“嗯,好像DVD快出了,也许应该买来重温一下……续集什么时候出来呢?”

    比起演艺圈的另一对情侣,几乎快成为国民笑柄的珍妮弗—本组合,珍妮弗·洛佩茨和本·阿弗莱克,珍妮弗—乔什组合获得的完全是善意的祝福和鼓励,虽然恋情才曝光不久,但他们已经被视为是演艺圈情侣的正面楷模,有些公关专家已经指出,如果珍妮弗和乔什在交往初期就揭露关系,又或者和珍妮弗—本一样,不断高调示爱、流出激吻照片,显得十分为爱痴狂,那么这段关系收到的效果可能就没这么好了。有些人甚至把两个组合所收到的评语做了个对比,研究其中的原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民众并非不支持明星恋爱,只是不支持电影明星不务正业地高调恋爱,甚至是玩弄感情,所以花花公子阿弗莱克、花花公主洛佩茨凑到一起的时候,大家对他们的恋情产生的都是厌烦态度,甚至视为一场低劣的炒作,而随着阿弗莱克新片在口碑票房上的惨败,民众对他的反感也与日俱增,这时传媒对他和洛佩茨恋情的兴趣已经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厌恶和审丑心理了,就像是民众观看真人秀和帕丽斯·希尔顿的性爱录像带一样,民众关注两人的恋情并非是出于对当事人的喜爱,而是出于窥私审丑的Guilty

    pleasure,他们想要看到阿弗莱克还能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多砸。

    而珍妮弗和乔什,这两位刚合作过一部大红电影的新星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前途光明,处在事业上升期,珍妮弗的《芝加哥》音乐剧以及乔什的《星战前传3》都让人期待,总体来说,人们对他们充满了期许而非怀疑,与此同时,他们力求低调地处理这段关系的行为也惹人好感,这让大家感到他们还是以事业为主,甚至两人两次曝光的约会地点都在提醒人们这一点——第一次是片场,让大家想起珍妮弗正在拍摄新片,第二次是时代广场,这也让人想起了她的音乐剧。包括亲民的装扮、温暖的笑容和随意的肢体语言,都能唤起人们心中的亲近感。

    总之,虽然说起来很不公平,但事实似乎就是如此,一样是合作拍摄电影因而相恋,但珍妮弗—乔什和珍妮弗—本组合得到的人气回馈简直是天差地别。对珍妮弗—本来说,合作的新片扑街,他们也已经双双被提名为2004年金酸梅奖的最差男女演员以及十年最差男女演员,可珍妮弗—乔什不但收获一片祝福,而且人气稳稳上升,珍妮弗的《芝加哥》音乐剧创下百老汇有史以来最高票价,全场门票依然在数分钟内售空,《加勒比海盗》的DVD销售也突破了记录,首周卖出1250万份,等到2004年1月,销售额已经突破了2.6亿美元,预计第一季度结束以后足以突破3亿大关。

    再计算上因为电影热映而带来的迪士尼乐园同名项目人流量增加,据数据专家分析,每投资在《加勒比海盗》上的一美元,就能得回七美元的回报——鉴于这是一部投资高达1.4亿美元的大制作,这样的投入回报比已经足够骇人,约翰尼、珍妮弗和乔什这三大主演,也被封为‘最赚钱的大片演员’。她们的新动作,也吸引了业界几乎所有眼球。

    “《秘窗》、《寻找梦幻岛》,”在他的2004年影片前瞻评论中,影评人肯尼斯·图兰把这三人组放到了一起,“这是我们已经知道的约翰尼·德普新动向,坦白说,我希望他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或者提早和迪士尼签订了续约合同,否则按照我的预测,他刚涨起来的身价又会跌落回去。至于年轻而相爱的珍妮弗—乔什这一对,乔什去年拍摄了两部独立电影,我们能否在2004年看到它们大规模上映还不得而知,不过很高兴知道小伙子回到了主流的世界里,2004年他会拍摄制作《星战前传2》和环球的另一部动作片,Ro

    Roll,2005!”

    “在刚过去的2003年里,珍妮弗一直在专注她的音乐剧事业,在她的暑假空档,她拍摄了《恋恋笔记本》,新线的小制作感情电影,和她合作的是迪士尼童星瑞恩·高斯林,2004年6月25日暑期档上映,考虑到乔什的影片也许不能大规模上映,珍妮弗—乔什组合在2004年就得靠《恋恋笔记本》代言了,他们是会成为珍妮弗—布拉德一样的好莱坞模范情侣呢?还是会成为珍妮弗—本这样的笑料呢?《恋恋笔记本》也许就是这个答案。”

    的确,加勒比三人组中,约翰尼的下一部商业片只可能是预定2006年上档的《加勒比海盗2》,他还是会以小成本影片为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虽然投资不错,但完全是被当作邪典影片来看待的。而乔什在有两个系列片在手的情况下,选择通过小成本影片、独立影片来磨练自己的演技,所以在2004年,三人组的商业价值只能由珍妮弗的《恋恋笔记本》来体现。

    这部影片也因此被寄托上了不同的意义——《加勒比海盗》到底是红片不红人呢,还是红片又红人?这就得由它的票房来证明了。

    ……

    “你的五十万美元贷款已经全部清偿完毕,”在宽敞但略显老旧的办公室里,珍妮的会计师金正在和她对着最近的财政收支情况,“《恋恋笔记本》的三百万片酬也全部到账,在迪士尼的这个销售季度结束以后,你还会收到《加勒比海盗》DVD的分成,以目前的销售额来说,你能拿到的应该是扣除百分之十成本额,也就是两亿七千万毛利润的百分之一,税前最少两百七十万的收入,上半年你的主要收入应该是五百七十万,扣掉税和你的养老基金,你的生活费预计是一百五十万左右。”

    由于珍妮是单身,而且又是高收入群体,即使金是个很不错的会计师,也无法为她免去太多税额,最终她的纳税额就要达到收入的30%左右,再加上珍妮为自己有存养老基金,所以上半年也就是剩个一百五十万而已。

    “去掉玛丽全年的工资,去掉PR费用,去掉买车费用,去掉房租预算,去掉装修预算,去掉买鞋帽衣服的费用,去掉健身美容费用……”珍妮一边说,金一边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最后两人一起得出结论,“余额在零元左右。”

    玛丽已经拿了快两年的低薪了,而且工作内容逐渐变多,负责的事项也比一开始在纽约时要多不少,几乎全天无休,每个月也很少有休息时间,不涨薪是说不过去的。珍妮对她也很满意,她不准备让玛丽短时间内被挖走,所以很早就承诺会给玛丽加薪,一年中光是玛丽的薪水和保险要付出将近十万美元,PR费用是玛丽的双倍甚至是三倍,买辆好车要二十万美元,按茱蒂开出的标准,她找的房子房租一年二十万美元不算贵。而且这种长期出租的房子虽然有底装,但很少是带家电、家具的,置办起这些东西,二十万根本都是往少了算,如果打算在自己的屋子里开派对,这项开支绝对也不能省。

    还有四季必须支出的各大奢侈品购物预算——虽然香奈儿每季有限额赞助,华伦天奴也抛出了橄榄枝,愿意建立礼服赞助机制,但她也不能只穿这几件和这几个牌子的衣服,即使现在能拿折扣,每年花在购物、美容上的钱,三十万起码。这就是最低一百二十万的生活费,还去掉了很多零散的开支,珍妮觉得自己手稍微松一点的话,一百五十万一年的基本生活费轻轻松松就能花光。

    当然,2004年才开始,之后她还有迪士尼的DVD销售分成,按照现在的曲线来看,这个分成起码能给她再带来二百七十万,她在2004年如果接下别的影片的话,还会有另一笔数百万的收入,以及《恋恋笔记本》的分成,珍妮以后是不太可能为自己的饭金发愁了。05年开始,还有两份总额最低两千万的合同在等着她,只要她没有染上什么奢侈的爱好,她的经济情况只能越来越好,但这并不是说珍妮就没有烦恼了。

    ——虽然预期收入高,但她现在不是没现金吗?《恶魔穿着Prada》已经渐渐加温,也许很快就能启动了,可她现在能拿来投资的钱是一分没有,刚刚开始存的养老基金也就是可怜的一百万美元,拿这笔钱去投资,珍妮自己都会笑掉大牙。

    而更糟的是,如果她不能带资进组的话,恐怕在这个角色上还真的很难争得过娜塔莉·波特曼。现在已经是2004年2月,娜塔莉快拍完《星战前传3》的戏份了,她也出人意表地表示出了对《恶魔穿着Prada》的兴趣,如果不是劳伦·维斯伯格对于演员人选始终不甚满意,娜塔莉要价过高,而珍妮不但要价低,而且还能带资进组,这对福克斯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的话,剧组很可能早就选择了娜塔莉,毕竟,和这个手持奖项提名,有多部卖座影片,横跨系列片、动作片、爱情片和搞笑片等多个领域,被视为国民宠儿的高材生相比,珍妮弗不论是演技、人气还是票房号召力,都完全被爆得尸骨无存。

    福克斯之所以一直犹豫不决,也就是因为娜塔莉的要价高达一千万,还要票房分成,而珍妮不但只要三百万,而且还愿意投资福克斯允许的最大限度——也就是本片投资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之间,大约一千万到一千两百万——这么算来,一进一出对福克斯来说就是五千万和两千五百万的区别,这对于一部小成本女性电影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差距了。

    如果说只是几百万的话,那当然是娜塔莉,但现在差到两千五百万,福克斯就要掂量掂量了,两千五百万已经够制作另一部女性电影了,现在市场上女性电影的票房,最好的大约也就在一亿左右,稍差一点的就是大几千万了,像《BJ单身日记》那样全球能上两亿的也就只有那么一部而已。五千万的制作成本,赔本可能是非常大的,这部片又不太可能制作续集,就切萨雷方面反馈的信息,现在福克斯也是在借由珍妮的低报价和娜塔莉谈判。不指望娜塔莉能带资进组,但他们希望娜塔莉可以缩减自己的高价格。

    从金那里出来以后,珍妮并没有去看房子,反而是开车又驶向了机场,飞回了她才离开不久的纽约。她要去赴一个重要的约会,一个也许就决定了她能否出演《Prada》的约会。——虽然前几个月她都在纽约演出,但当时时机未到,直到现在,在谈判的胶着阶段,切萨雷才为她预约了《Prada》的原作者维斯伯格,希望她能成为打破局面的关键人物,配合珍妮的低报价、带资进组策略,一举把她推上《Prada》女主演的宝座。

    作者有话要说:注:1珍妮弗·洛佩茨和本·阿弗莱克2002年恋爱时候开始就受到全美国人的讨厌和讥讽,貌似真的没人祝福,两个人的星途都大受影响……本的电影出一部扑街一部,直接演员没法当,转行去当导演了,珍妮弗从那以后也再没接到大制作,就算拿了奖也没法止住下降的势头,开始减产了……在本章上半部分2003年年尾他们还在一起的,下半部分2004年2月好像就分手了。(我也不知道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讨厌他们。

    同理珍妮弗·安妮斯顿和布拉德·皮特这时候还恩爱着呢,模范夫妻,如果珍妮拿过史密斯夫妇的话不知道这俩还会不会离婚,噗。

    第89章

    种族歧视

    “你好,劳伦。”珍妮站起身伸出手,和匆匆赶到的劳伦·维斯伯格打了个招呼,很客气地说,“我是珍妮弗,非常高兴认识你。”

    虽然她和劳伦就约在了珍妮下榻的希尔顿酒店里,但珍妮没有踩着点到,而是提前五分钟就坐在了咖啡厅里,劳伦反而是迟到了大约三两分钟,这个一样是金发碧眼的年轻姑娘显然有些不好意思,“从家里开过来的时候我有点迷路,非常抱歉让你等了我一会,珍妮弗。”

    “没关系,正好给了我看书的时间。”珍妮开玩笑一样地比了比手边的书籍,这当然正是《恶魔穿着Prada》,劳伦的眼神落到封面上,她愉快地笑了起来,珍妮继续说,“当然,我已经看过两三遍了,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

    “是吗?”劳伦的语调扬了起来,看起来似乎很惊喜,“谢谢你的赏识,珍妮弗,你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认为的。”

    侍者送上菜单,劳伦歉然对珍妮一笑,暂且开始点餐,珍妮也乘着这个难得的机会,仔细而又不露痕迹地打量起了劳伦。

    在上一回和切萨雷的谈判里,她表现得很shitty,这一点珍妮自己也心知肚明,但对今天和劳伦的见面,她还是很有信心的。这并不是一次商业谈判,而是一次面试,她要做的无非就是给劳伦留下很好的印象,促使她做出一个合乎逻辑的双赢选择,她并不需要去征服另一个强大的意志。而和劳伦这样的时尚精英打交道,这正是珍妮很擅长的领域。

    只是几眼,她就下了判断:金发是后天挑染的,应该做过鼻子,当然,她是犹太人,不过她的形象看起来并不典型,也许是因此她觉得娜塔莉·波特曼不适合出演她的女主角?从她的打扮来看,劳伦并不瘦,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壮,而她完全知道这一点,选了宽大的白衬衫和深色阔腿裤来掩饰这一点,但她还是很有时尚品位的,这样容易被视为是邋遢随意的衣着,在一些时尚单品的搭配下反而显得很有气质。

    当然,这些信息粗看是说明不了什么的,但劳伦出过一本影射性质的半纪实、半自传,所以结合书里的一些信息,珍妮对她的性格已经有了一些猜测和了解——劳伦绝对不是她书里所写的那个天真可爱的大学毕业生,青涩,也许,这毕竟是她在Gap

    Year回归后的第一份工作,但她绝不少一点心眼。包括她离开《VOGUE》都不是和书里写的那样裸辞,而是找到了另一个资深编辑,和他一起跳槽过去的,书里那个可爱的男朋友在珍妮来看,应该是她加进去的人物,在现实里应该没有对应,当然,女主角大变身的那一段珍妮也报了一定的怀疑,劳伦并不算非常漂亮,就算大减肥外加浓妆,也很难收到电影里的戏剧性效果,再说她也怀疑《VOGUE》是不是这么看重工作人员的体重,主编安娜·温图尔对这个助理又有没有过另眼相待。

    在珍妮来看,这件事应该是这么一回事:劳伦从Gap

    Year回来以后,凭借自己的常春藤大学英语系简历,拿到了《VOGUE》主编助理的职位,她想要的可能是成为一名时尚编辑,但在工作了十个月以后承受不了工作压力和安娜·温图尔的高压性格,就和要好的男同事一起跳槽离开。安娜·温图尔也许都不会在意这么正常的人事变动,她没想到的只是劳伦心里对她意见很大,所以离职后就创作了这么一部玛丽苏半纪实,结合了自己在《VOGUE》的见闻,半是泄愤半是贩卖隐私地处处隐射安娜·温图尔,拿她消费了一把,创作了这么一本。真正的创作目的除了消费温图尔的名气牟利,以及满足自己一些出人头地大变身之类的梦想以外,并没有什么深层的用意。

    这本书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以后要入职《VOGUE》应该要多签一份保密协议,不能再拿安娜又或者是《VOGUE》内部事务为噱头出书。而切萨雷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发现这本书的潜力其实也不意外,按照大部分正常人的看法,这本书看完以后,固然对安娜·温图尔印象不会太好,而对劳伦,人们也不会觉得她是省油的灯——她在这本书里可是把自己的老板前前后后抹黑了个够,不论是东西方,这种反手插刀、以他人隐私牟利的做法,都不会有多惹人好感的。

    但珍妮不可能把实话说出来,更不能如实说出她的评价——她觉得这本书本身甚至不如她学生时代看过的一些三流口袋本言情更高明,正相反,她还要找到劳伦的G点,把她给夸高兴了,才能让她感到自己是扮演安迪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作为明星,我们都是时尚圈的一份子,但我得说,你的书让我看到了很多我原本并不了解,也没有深思的地方。”珍妮诚恳地说,“即使是我们也无法想象,时尚潮流有的时候竟然是通过这么荒谬而简单的方式被决定出来的——这简直有点可怕,好像我们都是无知的、被蒙蔽的人,而这些幕后黑手就靠我们的无知维持他们的统治。”

    “是的。”珍妮的试探奏效了,劳伦脸上顿时闪过了一丝货真价实的兴奋——有了这真诚的感情做对比,之前的笑意和热情就显露出了虚伪:能在《VOGUE》干下来的女人,职场政治肯定都是多少有点造诣的,那种地方勾心斗角的程度反而是有点东方宅斗、宫斗的味道。“《恶魔》正是为了述说时尚的虚伪和丑恶,我是说,你真的很难想象在这些最高等的时装殿堂中,存在着多少可怕的利益输送和贿赂、勒索,我想那是个能把人变成恶魔的大染缸……”

    珍妮保持倾听的神态,但在心里做了一项注解:她猜得没错,劳伦本人实际上是反对时尚的,她对时尚的厌恶远没有电影里那样温情脉脉,反而是混杂了对安娜·温图尔的痛恨。珍妮甚至猜测温图尔肯定是打击过劳伦的自尊心,而且从来没和书里、电影里表现的那样对劳伦另眼相看过,如果她有,说不定劳伦还不会那么快离开《VOGUE》。

    能摸准这根脉,珍妮觉得她距离《Prada》的女主角宝座已经近了不少,毕竟劳伦肯定也希望自己的作品尽快变成电影,以珍妮的人气,能亲自飞到纽约来见她,又和她有同样的见解,不论劳伦因为什么反对娜塔莉·波特曼,都没有太大可能再拒绝珍妮——再拒绝下去她还能找谁来演,谁会比她们更好?难道是斯嘉丽·约翰逊?

    “是的,我想这部影片的主线应该是放在安迪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上,时尚只是展露这些的一个途径,安迪对时尚的认知变化才是影片的终点。米兰达归根结底也只是噱头和配角……”她挑着劳伦爱听的话说,把安迪夸得天花乱坠。“安迪从清纯到迷失,最后回归本真的决定让人非常钦佩,我想这对我是个很有吸引力的角色。”

    要把人夸得舒舒服服,也需要本事,劳伦的嘴角越翘越高,她欣然地说,“谢谢你,珍妮弗,我也觉得你会很适合安迪的——如果你有意出演的话。”

    之前切萨雷和劳伦交涉时,只说了珍妮想和她见一面,劳伦等于是揭开了两人之前都没有揭穿的那层薄纱,事态的进展可说非常顺利,顺利到珍妮甚至起了一些疑心:娜塔莉·波特曼为什么会被劳伦否决呢?这些解读虽然有溜须拍马的嫌疑,但的确也是劳伦极力在书里呈现的一条主线,难道娜塔莉方面要改动主线?不,早在娜塔莉有意接下这个角色之前,劳伦对她就很反对了,当时双方根本不可能谈到改动主线这一步。

    “我当然有意出演,不然也不会飞到纽约来和你喝咖啡。”她热情地笑着,“我是担心我对安迪的解读有些出错,所以想和你这个原作者聊聊。当然,虽然我很有兴趣,但也不能说这个角色就非我莫属,我只是想在试镜上做到最好——你知道,娜塔莉·波特曼也有意接下这个角色……”

    “我肯定是支持你的。”劳伦脱口而出,“放心吧,合约里规定了女主角的人选需要得到我的认可,和波特曼比起来,我当然会支持你。珍妮弗,你是个远比她合适的人选!”

    和一开始她有保留的表现相比,现在的劳伦可以说有些狂热感,珍妮越来越好奇了:她是表现得不错,但她们才认识了半个多小时,劳伦对她的好感有这么强吗?她做对了什么?又或者说劳伦这么支持她演,只是因为她很不想娜塔莉·波特曼来演,她有这么讨厌娜塔莉吗?

    “噢,谢谢你,亲爱的,但我恐怕你对我太有信心了,娜塔莉要比我有名得多了……”珍妮露出感动之色,温和地说。

    劳伦摇了摇头,“但她不会把头发染金。”

    珍妮愕然地啊了一声,她没想到自己得到的会是这么个答案。

    “她不会愿意把头发染金的。”劳伦摊了摊手,“但我希望安迪是个金发碧眼儿,就这么简单,所以你完全放心,即使你没有和我沟通,我也会支持你出演。当然,今天的谈话的确让我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你能把安迪演得非常出色,而你又那么漂亮,为什么不是你呢?娜塔莉也许有很好的演技,但她长得那么平淡、不起眼,我不明白为什么福克斯一定要选择她做女主角,如果她更好,乔什为什么不选择她而选择你呢?”

    珍妮完全被她的逻辑击倒在地,她呃了一声——即使她和娜塔莉是很直接的竞争对手,她也不会说娜塔莉长得不够漂亮,又或者不起眼。

    不过……

    看了眼劳伦的金发,珍妮忽然间有了另一个想法——劳伦该不会是个轻微的种族歧视者吧?

    种族歧视在中国几乎是个完全被人忽视的概念,但在民族大熔炉美国是一个非常被看重的社会问题,表现形式相当复杂,并不只有看不起别的种族这么一个表达方式。像是劳伦这样,虽然生为犹太人,但把头发染金,又做了鼻子,戴蓝绿色隐形眼镜,以日耳曼美女珍妮为美,犹太美女娜塔莉为平凡的审美观,也可以说是有轻微的种族歧视,也就是对自己的种族感到自卑,而更崇拜另一个种族的普遍长相。这在某些时候是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比如说有些黑人会有‘漂白’的梦想,当然也有反过来,白人想把自己染成黑人那样黑,并且有典型的黑人长相,这种心理倾向再进一步就是心理疾病了,但不能否认,这种思潮一直是存在的。而在劳伦和她身上,这个崇拜关系就有点尴尬了,因为她的种族日耳曼人正是二战中被极力鼓吹的‘雅利安血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纳粹犯下过的罪行在西方世界大家可都是一清二楚。身为犹太人却崇拜日耳曼人的金发碧眼,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政治错误。犹太人一直是非常抱团的,如果劳伦的这种心理倾向是真的,而她又宣扬出去的话,她肯定会遭到犹太人社团的强烈排挤,在文化传媒领域,这几乎就意味着死刑。

    “非常谢谢你的欣赏,劳伦。”珍妮连忙做预防工作,“但我想乔什和她并没有什么——娜塔莉是个很优秀的姑娘,如果可以的话,请你不要把我和她列出比较,这会让我和她之间变得尴尬。”

    “当然。”劳伦心领神会地笑了笑,“我只会说我支持你——不过,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对娜塔莉这么友善客气,我不会和你说她的团队对于这个项目是多么的冷漠和不友好,这对你没什么触动,让我告诉你这么一件事,一直到你的经纪人给我打电话为止,我都根本不知道你也在女主角的人选中。福克斯的制片人一直在和我念叨着娜塔莉的好,对你的存在却只字不提。”

    这不愧是《VOGUE》出来的,几句话就把珍妮和娜塔莉的关系搅合得很尴尬了——如果他们之前有关系的话?就是现在,珍妮都是吃了一惊,“我完全不知道这件事,你没和我的经纪人提起吗?”

    “没有,我决定保密。”劳伦拿起咖啡杯喝了一口,“等见过你以后,如果你让我满意,我会打电话给制片人——”

    她对珍妮眨了眨眼,“你知道吗?为什么不现在就打呢?”

    珍妮大概已经知道劳伦想做什么了,她往后一靠,带着愉快的笑意,欣赏起了劳伦拨号的动作。

    “凯伦,我是劳伦。”劳伦的语气非常愤怒,对方一接起电话,她就崩溃般地说,“你知道我刚才见到了谁吗?珍妮弗·杰弗森!昨天她的经纪人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几乎以为我听错了。今天问过她我才能肯定,她的确有兴趣出演《Prada》,天啊,我不敢相信你会这么明目张胆地违反版权合同,告诉你吧,我要收回

    版权,起诉你们违约,我要和福克斯说,让她把你炒掉……”

    在揪住了凯伦违约的小尾巴以后,劳伦的强势态度顺利帮助她抢占了主动权,凯伦显得非常被动,一直在电话那头解释着什么,而劳伦置之不理,只是大声地说,“你这是违约,意图欺骗合作方。珍妮弗也非常生气,她说她甚至愿意只要三百万,还能往影片里自行投资一些——而与此同时,娜塔莉方面却开出一千万的高价,我现在怀疑娜塔莉·波特曼到底知不知道我不欢迎她出演《Prada》,猜猜,如果我问问珍妮弗的话,她会不会好心地把娜塔莉的号码给我,让我给她打个私人电话呢,凯伦?如果娜塔莉也发现你在骗她的话……”

    那边似乎是做出了一些让步,劳伦的表情缓和了下来,她冲珍妮做了个得意的眼色,开始‘嗯、嗯’地听着对方的阐述,过了一会,以很坚定的语气说,“不,我支持珍妮弗·杰弗森,娜塔莉·波特曼一开始就不在我的考虑范畴以内,这就是我的最终答案。”

    电话那头似乎是崩溃了,珍妮听见了一声粗话,劳伦倒是对此毫不在乎,她挂掉电话,满意地说,“我想一会你的经纪人会接到凯伦电话的——你知道,这是个艰难的世道,一个女孩总是要费尽心思,才能让事情顺她的心意。”

    “你真的是个非常厉害、非常优秀的年轻女性。”珍妮发自肺腑地说,“真的,劳伦,失去你是温图尔的损失。”

    虽然今天这个有时老谋深算,有时幼稚肤浅,有时又非常古怪的畅销书作家给了她很多‘惊喜’,让她有些难以招架的感觉,但最后这一招的确让珍妮收起了对劳伦的小觑之心。她发觉美国的确是非常强调个性解放的国度,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烈特点,劳伦虚荣、自卑,拿前老板出书吹捧自己,说她是懦弱的玛丽苏Bitch也不为过,但与此同时,她又拥有强烈的自信感和狡猾的手腕,她不要娜塔莉·波特曼,就是不要娜塔莉·波特曼,作为话语权较弱的原作者,还能利用手腕和合约跟制作人对吼,最后把娜塔莉踢掉,选上了她想要的珍妮弗。

    她的手段对珍妮来说并没有非常高深,但劳伦这个人,还有今天她敢于和制作人对吼的勇气以及她这种很坦然的气质,都让她觉得很有启发意义,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但……珍妮觉得这一趟纽约没有白来,她觉得自己有点摸到安迪这个角色的精髓了。

    是的,在决定要争取出演《恶魔穿着Prada》以后,她也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处理安迪这个角色,在原版本里,安妮·海瑟薇全片都在被梅丽尔和艾米丽压戏,这并不是她天分不好——如果她演技真的不行,也拿不到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而是安迪这个角色局限性非常强,除了卖脸以外,似乎没什么挖掘的余地。当然她卖脸卖出了红透全球的反响和非常亮眼的票房,所以珍妮决定自己即使只是纯粹卖脸也要加入这部电影证明自己的商业能力,也自信自己凭着金手指,未必会被压戏,但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即使不被压戏,安迪这个角色也远远没有米兰达和艾米丽有趣。

    如果改一改人设呢?如果抛开书里那个虚假的、苍白的纸片人安妮,改从劳伦这个原作者身上着手会怎么样?给安迪加一些现实的元素,别让她的个性这么单薄,让她有一些真实的,难说是黑是白的性格侧面,就像是劳伦,多种矛盾的气质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你能看透她在人性上的弱点,甚至会觉得她的一些性格侧面非常荒谬,但另一方面你又不能不佩服她的能力,也许她写的很屎,但你不能不承认,她这个人的确是挺有趣的……

    当然,这么做也有一定的风险,经过改动后的《恶魔穿着Prada》还能不能和另一个世界那样大卖,这是珍妮也无法保证的,就算是确定要改,怎么改也是个问题,现在并不是仔细考虑的场合。珍妮只是记下了自己的灵光一闪,就集

    中精神和劳伦庆祝她们的胜利,并顺理成章地和她确认一些创作时的心路历程,甚至是童年趣事以及兴趣爱好,不过,现在她不仅仅是想和劳伦加深交情,已经是怀有更深层的目的了。

    劳伦当然也很想和珍妮打好关系,在她如何塑造安迪这件事上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两个女人各怀目的,倒是相谈甚欢,更妙的一点是,劳伦看过《奥普拉秀》,所以她们可以毫无障碍地谈到彼此的童年生活,这也让珍妮可以触及她感到非常好奇的种族崇拜问题。

    “这么说,你小时候是在犹太人小学里上学的喽?”她问,“我从来没在宗教学校里读过书,我不知道那是怎么样的感觉。”

    “说不上有多好。”劳伦果然对犹太文化评价不高,在珍妮看来这非常奇怪,因为犹太人一直都是很抱团的民族。“事实上,我并不喜欢那个排外的宗教小学给我们灌输的东西。”

    “你是说?”

    劳伦摇了摇头,“不知道该如何总结,但我不喜欢他们老抱着过去不放,好像随时随地都又要遭到世界的迫害,我是说,如果你不是很差的话,为什么总担心人人都讨厌你呢?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老觉得自己是弱者,一定要抱在一起互相帮助……”

    显然是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往事,劳伦并没有再说下去,而是一拍手,想起了新的八卦,“对了,我还没告诉你,凯伦·罗森费尔特最为可笑的一点——她一直对我说,我是个犹太人,应该选一个犹太人来饰演我自己,为什么不选娜塔莉呢?我直接告诉她,你这是种族歧视的一种,我想即使是娜塔莉·波特曼也不会高兴知道制片人之所以这么支持她,只是因为他们都是犹太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劳伦的话让珍妮心里微微一沉:在以前她从来没有把种族势力列入自己的考虑范围内,劳伦的话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天真。

    当然,如果只是想当个演员的话,相信《Prada》这样的角色竞争是不足以为她带来什么打击报复的,好莱坞一样也活跃着很多非犹血统的影星,甚至说非犹血统还占据了上风。但如果她想要走奥普拉路线,在好莱坞创办自己的公司,创下一番事业,甚至退一万步说,在自己制作的电影里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就得正视着犹太人几乎统治了整个好莱坞的事实,不说她不是犹太人就无法出头,但说不定在某种时刻,这一层缺失就是她的玻璃天花板,会让她触碰到一些别人不会碰到的障碍。

    这也许还只是她错失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有无数的问题在她未来的道路上潜伏,不过,在她所有的现金只有两百万美元的现在,珍妮觉得自己要烦恼的还不是这个,至少目前和可预测的很长一段未来里不是。

    在和劳伦分手以后,珍妮没有多加逗留,而是直接坐飞机离开纽约,飞回洛杉矶。在回程的头等舱里,她一直都在考虑着现阶段她该考虑的最大问题:

    要不要改《恶魔穿着Prada》?如果要改,又该怎么改呢?

    作者有话要说:注:1凯伦·罗森费尔特是不是犹太人我不知道,她的犹太血统和整个劳伦有点种族自卑又或者说种族崇拜的梗都是我虚构的。不过劳伦的确是犹太人,小时候上的也是犹太教的小学。

    2美国的种族问题很严重,种族歧视大概就和咱们这的地域歧视言论一样,是很政治错误的。我也的确在一个美剧里看到过类似的案例,就是有人特别痛恨自己的种族,特别想要变成另一个种族什么的。这种种族相关的现象国内都是很少有出现的,可惜我忘记了那个美剧是什么名字了……

    3我真的觉得《Prada》原著难看死了,感觉就和咱们国家的低水准网文一个水平,包括暮光之城也觉得难看死了,这几年热映的电影里我觉得原著好看的是饥饿游戏,所以我文里对prada原著和劳伦的创作心态是贬低的态度,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回帖讨论。

    第90章

    话语权上升

    “这所房子怎么样?”乔什问,“地段不错,前院也大,而且周围种了一圈松树,狗仔队能拍的角度不多。”

    “我觉得挺好。”茱蒂在前院草地里挑剔地来回走了几步,“我认为这是我们一个下午看过最好的一栋。”

    比弗利山庄最贵的房子都在丘陵地里,一座豪宅盘踞一个很小的山头是很常见的事,珍妮现在看的这栋房子就位居在一个大缓坡的顶部,单层使用面积大约有150平米,一共双层,前院不小,如果不是地势的关系,搞个网球场应该是没问题的,后院也带了泳池和烧烤区,室内有四间卧室,主卧、大客卧都有步入室衣帽间,当然至于按摩浴缸、健身房和独立卫浴这些都是不用说的,地下室也很宽敞,可以改建成游戏室、家庭影院或是另作他用。此外在房屋侧面还有一个车库,车库上方的隔层也可以用做佣人房。这一套房子的总占地面积大概在600平方米左右,在好莱坞比弗利,算是中等豪宅。和它相比,莉莉安住的只能说是独栋房屋,而远远说不上是豪宅。

    不过,和那些占地以亩计算,和电影中拍摄的城堡比,这一套房子又远远算不上什么了——就和《唐顿庄园》里那个城堡带大花园的设定一样的豪宅,在好莱坞照样是存在的,比如说迈克尔·杰克逊曾拥有的‘永无乡’就是一所梦幻豪宅,由牧场改建而成,占地一千多顷,有私人游乐园、动物园、人工湖和电影院、运动场,光是买地都花了一千多万,后续改造费更是天文数字。好莱坞真正的顶级金主,多数都住在这样的顶级豪宅里,珍妮看的这个档次连杰瑞·布鲁克海默的大宅子都比不上,也就是在她这样刚出道不久的电影新人这里算是比较得体的选择。要是再出名一点,说不定茱蒂都会嫌弃这套房子不够气派。

    “你之所以最喜欢,是因为这所房子的租金也是今天下午看过的几套中最贵的一套吧?”珍妮笑着说了一句。

    茱蒂也没有否认,“在你能负担的范围内选择最好的,这条定律永远都不会有错。珍妮弗,如果我是你,我就租这套。”

    “好吧,我得说,如果我一定要住大房子的话,从理性上说,这一套似乎的确是最优的选择。”珍妮也不能不承认,以她房地产企业少奶奶的眼光来看,这个盘是要比刚才那几个都靓。“这套报价多少?”

    “如果签两年以上的长约的话,月租金三万,”房产经纪带着矜持又亲切的微笑介绍着,像她这样的豪宅经纪人都受过专门训练,绝不会出现急于讨好客户而过分殷勤的丑态。也不会有一些名厨餐厅服务员故作清高的表现——珍妮之前和切萨雷去吃过的Mastro就是如此,从厨师到服务员都更喜欢本地美食客,而非游客又或者商务会餐人士,所以她当时点完沙拉,服务员的态度就由热情变回礼貌。不过她最近又去了一次,这一次即使只要了沙拉,对方也依然非常热情,从这一点说,还是房产经纪的态度比较一以贯之,不论你租不租都是都是这么不卑不亢。“我注意到您不满意房屋外墙颜色,公司可以在交租以前重新粉刷,如果您还有其余要求,公司也都会列入考虑。”

    这套房的市价应该要在八九百万美元上下,月租金三万,租售比在1:300左右,租住还是相当合适的。虽然预算超标,年租金要到36万了,但也不是她付不起的数字,珍妮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下来,“我会给我的会计师打电话的。”

    房产经纪人顿时笑逐颜开,但还是不失时机地礼貌问道,“好的,那请问家具是要保留还是?”

    为了方便出租,公司在房屋内部安置有不少高档家具,如果要直接使用的话,多付一笔押金,退回的时候经过勘验无损就可以把押金拿回来。不过珍妮在这些日用品上有些洁癖,她摇了摇头,“我自己会买——乔什,接下来这几天你有事做了。”

    “没问题,亲爱的。”乔什开玩笑地揽上她的腰,对经纪人说,“莉迪亚,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我有个购物狂女朋友。”

    “而她让你的假期变得很无聊,是吗?”珍妮笑着说,“我打赌如果你早知道我要找房子,肯定恨不得在伦敦多住一段时间。”

    乔什刚刚完成《星战前传3》在伦敦的补拍和录音工作,距离他的下一部新片还有几个月的空档时间,珍妮和他这对恩爱的情侣也在几个月内断断续续的分隔两地以后重新小别胜新婚。在这样的情况下,乔什不陪她来看房子是很不合逻辑的,再说迪士尼最近也需要一些宣传,好让《加勒比海盗》这个品牌在人们心中保持曝光率。所以,为了明天‘乔什陪伴珍妮弗看房,知情人透露两人将同居’的新闻,今天乔什必须得展现好男友的一面,和珍妮在狗仔队以及房产经纪人跟前大秀恩爱,为了避免尴尬,克劳迪娅压根就没有跟来。

    他们的亲昵举动让经纪人莉迪亚脸上蒙了一层略带兴奋的浅红,她的镇定也显得有些脆弱了,但大体还是维持矜持。“女人都这样——你们真是非常可爱的一对。”

    “谢谢你。”珍妮按住乔什的手,回头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Handsome,干脆你搬进来陪我一起住算了,让我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我会很害怕的。”

    “是吗?”乔什问,“有玛丽陪你还不够吗?”

    “如果还有克劳迪娅和你就更好了。”珍妮回答,不过她倒真的只是在开玩笑,同居这样的大事就和订婚、结婚一样,都得要经过严格控制,节奏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她和乔什公开交往才不到一年时间,而且两个人都还很年轻,这种情况下,如果同居甚至是订婚,大众都会认为这是不成熟的决定,持祝福态度的不会太多,对两人的人气反而会有负面影响。“还有莉莉安、茱蒂、切萨雷,都住进来才热闹。”

    “那你就需要莉迪亚给你介绍一栋派对天堂了。”乔什搂着她的腰来回晃了几下,亲昵地侧头亲了亲珍妮的脸颊,“我听说《美国偶像》刚退租了一栋选手别墅。”

    “对,他们下一季会另选一处大房子做参赛选手的住处。”莉迪亚也凑趣地说,“事实上那间屋子距离这里并不远,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看。不过这套房子现在已经被李尔·韦恩租下来了,他很喜欢《美国偶像》,觉得上一季的收视率能给他的新专辑带来好运气。”

    在好莱坞,明星换房子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有人是因为破产,有人是因为更有钱了,要换更大的房子,有些人则是纯粹因为住得厌烦了,还有些人因为离婚、感情变动而想要换房子。在明星之间则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如果这房子的前主人恰好也是明星,而且是因为财务不允许才黯然搬走的话,通常没有第二个明星会承租,多数都是一些好奇的富商租下来。而如果这栋房子以前住过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又或者是《美国偶像》这样当红的节目组,那么人气就会很高。珍妮之所以喜欢这套房子,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朱迪·福斯特在得奥斯卡影后以前一直住在这里,得到影后以后才把这套房子卖给租赁公司,自己搬到了山庄的另一处。

    珍妮看了看手表,她有点累了,“如果是我想得那样的大房子的话,我得凑几个人住进去才不会害怕呀?”

    “我猜测李尔每天晚上反正是不会单身入睡的。”乔什松开搂着珍妮的手,两人自然地分了开来。

    茱蒂从餐厅里走出来,闻言指了乔什一下,露出八卦的表情,“You

    betcha,事实上,韦恩每天晚上最大的烦恼是他的那张国王大床上反而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我想他可以睡在女人们身上,这倒不会是什么问题。”乔什说,茱蒂和他一起大笑起来。

    珍妮翻了个白眼:“你说得好像你也是一个坏男孩一样,乔,这完全是敢说不敢做。”

    在好莱坞,明星要变坏实在是太容易了,或者应该反过来说,如果他们没有变坏,则说明他们有非常强大的自制力。比弗利有无数夜店、派对,里头挤满了浓妆艳抹的年轻靓女,像是鲨鱼逐血一样追逐着名人,她们什么都不求,就只求能和名人一晌贪欢,像是李尔·韦恩这样的当红Rapper,只要报出他的名号,在任何一个派对都会有成打的女孩和他一起离去。如果他自己开派对,派对内外肯定也挤满了别有目的的女孩,当然,还有无所不在的药贩子、染有毒瘾、酒瘾的派对专业户,还有想要伺机打开人脉的助理经纪,以及蠢蠢欲动的明星傍友,单纯只是来寻欢作乐的剧组工作人员,以及想要接近派对主人的男女富豪……总之,你想要的一切,金钱、醇酒、毒品、美人、人脉,一个好莱坞派对都能满足你。

    即使一开始只是为了结纳人脉而去,也难免会沾染到别的因素,毕竟这些都是可以直接用钱来换得快感的好途径,这也是好莱坞明星破产率高居不下的一大原因——烟、酒、边缘药物、性,都是很花钱的,一旦你开始收藏名酒,建造雪茄烟室又或者是尝试一些不那么危险的药物,或者每晚都希望有新鲜的面孔陪你欢笑,那你的片酬花起来就很快了,银行对于当红明星又是非常肯借钱的,自制力稍差一些,对财务又不敏感的话,身边要没有可靠的人盯着,年入数千万美元照样入不敷出的明星也有的是。迈克尔·杰克逊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还是世界顶尖流行I,而且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只是因为过分热衷慈善,一样要被迫卖掉永无乡来还债,一家人和珍妮一样,也是租房子住。

    像是乔什,在这一点上就是很值得尊敬的,珍妮和他一起去过了好几个派对,别说药物了,甚至对酒乔什很多时候都是说不的,这男人完全是个纯粹的阿米什人,他甚至可以做到对一泳池穿着清凉的比基尼美女视而不见。珍妮自忖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和乔什比,她不但会和银行借钱,经常处于负债阶段,而且有时候也经常用眼睛吃点壮男的小豆腐。

    “今晚我们可以一起去李尔的派对,让你见识一下我是不是敢说不敢做。”乔什不甘示弱地回敬,但他的虚张声势连莉迪亚都看出来了,更让她忍不住捂着嘴闷笑了几声,带动着大家——包括乔什,也都笑了出来。

    如珍妮预料的一样,就在她有条不紊地签约、买家具以及日用品,进入大学正式开始选读两门课程的同时,关于她和乔什即将同居的新闻也登上了各大报刊网站的八卦版。

    记者附上了珍妮和乔什看房的照片,两人依然是穿着简约优雅、颜色搭配的服装,又附上了赞赏、温暖的报道,‘长距离恋爱似乎并没有打断伊丽莎白和威尔的感情发展,这段恋情从去年秋天开始,这对恋人一开始就分隔两地,各自拍片,这期间只能偶尔互相探访,现在他们终于结束了半年多的分离,重新回到了好莱坞。看起来相配的爱情鸟已经忍不住要共筑爱巢了,根据珍妮弗的一位不知名密友透露,珍妮弗和乔什的感情非常稳定,他们俩爱好相同,都喜欢在家中安静地度过夜晚,而不是去派对寻欢作乐。看起来这段感情也许能走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他们会是彼此的第一个吗?这无关紧要,只要他们是彼此的最后一个就足够了。’

    ‘疯狂粉丝们要失望了,珍妮什短时间内不会分手,房产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从未见过如此有礼貌的好莱坞情侣,他们轻松自如的谈吐让人完全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稳定的感情关系。’

    虽然流派不同,但各大媒体的口径都相当统一,即使没有茱蒂跟进,也都是以‘两个品行良好,事业稳步前进的年轻人在恋爱’的口吻做报道,口碑算是建立起来了。当然,到底这样的口碑和形象会给他们的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那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