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章

    纷纷扬扬,

    散落了一地。

    ……

    不知不觉已入了秋,这一日,东方才露了鱼肚白,

    元瑜却已是起身多时。今日是朝会,此刻他正端坐奉天殿御座之上,听得群臣奏议朝事。

    大半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君臣也已议定了不少政务。元瑜正感觉有些坐不住时,这里听得门外有内侍高声喊道:“司天监监正叶裴如求见圣上。”

    司天监?听得这声音,众人面上皆都露了一丝惊讶来。这司天监负责观天相,算历法,解释异像以及预测吉凶。平常是不会轻易出现在朝堂上的,只不知道这个时候司天监监正叶大人于朝堂求见,是有什么要事,是凶还是吉?

    “让他进来。”元瑜也是一头雾水,只抬抬手道。

    “宣司天监监正叶裴如进见。”内侍拖长着嗓音高喊了起来。

    片刻之后,一身绯色官袍,五十来岁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官员进了殿。正是执掌司天司的叶裴如。

    “微臣叶裴如叩见圣上。”叶裴如叩首朝元瑜见礼道。

    “叶爱卿免礼平身。叶爱卿是不是有观得什么吉兆之像要报之朕?”元瑜淡着声音问道。

    叶裴如听得皇帝这般相问,面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犹豫了片刻才起身拱手道:“启奏圣上,微臣近日夜观天象,发现了有一异像,只是此非吉兆,乃是不祥之警啊!”

    不祥之警?众臣听得倒吸一口冷气,皆都面露惊疑面面相觑起来。元瑜却是面色如常,他自来对天像之说持不大以为然的态度。可朝中众人深信不疑者居多,叶裴如既说得这般严重,他也不得不作出很是关注的模样来。

    “噢?是何不祥之像?”元瑜坐直了身体问道。

    “回圣上,微臣接连三日,都观测到紫微星有隐弱之势。”叶裴如颤抖着声音道。

    什么?众人听得皆都脸色一变,紫微星乃是斗数之主,一向被视作“帝星”,这叶裴如竟说紫微星有隐弱之势,可不是对天子不利的预兆?

    “叶大人,你可看清楚了?圣上如今正当青春年少,犹如旭日之势,上天怎么会有紫微星隐弱之兆来?”站在御阶之下的赵太师已率先发问了。

    “太师,圣上跟前,微臣不敢胡言乱语。”叶裴如对着赵太师一拱手道。

    听得叶裴如这般言之凿凿的样子,众人皆又都露了一丝恐慌之来。元瑜将众人神情看在眼里,心里冷哼了一声,面上却是缓声问道:“叶爱卿可知这不吉预兆应何而起,又有何解消之法?”

    听得皇帝这样问,众臣皆都回过神来,纷纷点头表示皇帝这话问到点子上了。个个都将眼光落在了叶裴如的身上。

    “圣上,紫微为斗数之主,其下有六吉星为助力。如今陛下青春年少,前朝又有众文武众大臣相辅,乃是吉星旺盛之势,本可高枕无忧。可是,圣上乃天子之身,一国之主,这前朝固然重要,可这后宫,也是万万不忽视啊!唯有前朝众臣相佐,后宫有贤后相辅。如此,才得相辅相成,才可保圣上运旺时盛,佑我天启国运昌隆啊!”

    后宫要有贤后?元瑜听到这里,不由得在心中骂将起来,好你个叶老儿,说什么紫微星弱,原来是拐弯磨角来劝立中宫皇宫,管起老子的家事来了。他沉了脸正待斥骂一声,可没想到,叶裴如此话一出,大殿之中的气氛一下子都变了。

    众人看着叶裴如的神色一下子都友善了起来,点头的点头,捋胡子的捋胡子,还有人暗暗抬袖握拳,脸上的神色也都隐着一丝兴奋。元瑜看了这一幕,即将出口的斥骂收了回去。只在心里暗道:“他娘的,这些人都想管老子立皇后的事,只不过没人带头不敢开口,今日叶老儿开了头,他们倒都心痒痒了。”

    元瑜心中气恼,可面上仍是不露声色,唇角甚至带着一线微笑来。

    “叶爱卿的意思,是只要朕立了中宫皇后,这次的噩运自会消解,是不是?”元瑜缓声问道。

    “圣上英明,正是如此。”叶裴如听得面色一松,忙又一礼道,似是没料到,竟是这般快就说服了皇帝。

    “也罢,朕登基也有一段时日了,这立皇后的事,也该是该议一议了。”元瑜拿眼在群臣之扫了一圈,口中淡着声音道。

    众人一听这话,皆都面露惊喜欣慰之色,皆都心道这皇帝平日里脾气虽是不太好,这一旦论起正事来,倒是十分的随和与开明,果然还是个明君呢。

    “只是,朕当立谁为皇后呢?”

    就在众人心中暗乐之时,元瑜突然间又开口了,听得这话,众人个个面露紧张之色来了。那赵太师一党的,皆都挺起了胸膛来,心里都在想,太师之女赵贵妃,可是上圣皇太后的亲侄女,本就是众妃之首,现如今领着六宫事,近期还屡屡传出贤名来。这皇后之位还不是呼之欲出,非赵贵妃不可了。

    可以郭御史为首的一派清廉之臣可就不作这般想了,赵太师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之势,其下所属朋党无数,多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不法之徒。他们早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暗地里秘密搜集证据着手弹劾之事。只碍于后宫赵太后之面只能徐徐图之。可若是赵太师之女再做了中宫皇后,那赵家之势岂不是如日中天,再没可能有扳倒赵家之日了?

    “圣上,赵贵妃乃众妃之首,又素有贤德之名,臣以为,圣上当立赵贵妃为后。”一紫衣官员出了列,扬着嗓子兴冲冲地道。

    元瑜抬眼一看,见得那人正是户部尚书江云兆,心里便又冷哼了一声。

    “江大人所言极是,臣等也以为当立赵贵妃。”果然,江云兆一开了腔,朝中附合声已是过半了。

    “你们是都觉得赵贵妃合适,难道就不考虑别的人选了吗?”元瑜清咳了一声,将眼光落到了那些没出声的官员身上。

    那些不说话的,可都是不愿与赵太师同流合污的,一听皇帝这话,个个心思都活络了起来。听皇帝这意思,是对赵贵妃不是特别的满意,还想斟酌斟酌别的人选了。想到此处,他们皆都心中暗喜,面上也都露了希望来。

    “圣上,听说后宫德妃娘娘最是温柔敦厚,又深得圣上之心,臣以为,当立德妃娘娘为后。”当中有与郭御史父子交好的瀚林上前奏道。

    元瑜听得这一句,心里顿时舒畅之极,他忙仔细看一眼,认出那人是正瀚林学士周永达。当即觉得这人气宇轩昂,一脸正气,越看越是觉得顺眼。

    赵太师一党听得周学士这话,一时都露了紧张之色,挺起的胸膛也不由自主地就缩回去一点。心里都在暗暗思忖,当初因着郭御史的缘故,听说皇帝很是不待见他的孙女。可后来也不知道那郭家的小女子使了个什么手段,竟叫皇帝对她复了宠,不仅晋了德妃,还听说屡屡得到临幸的机会。在前朝,皇帝对郭御史的态度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如今郭御史进言,皇帝可都是照单全收。如今周学士提议立德妃为后,皇帝不会一口答应下来吧?

    想到这里,这些人皆都心生惊慌之意,互相看了看,脸上都露出了心照不宣来。个个心里都在琢磨着,皇帝若是应了周学士的提议,他们这些人,就是在大殿上撞破头,也得力谏皇帝放弃这个决定。要不然,他们在赵太师那里可是交待不过去。被皇帝打一顿打板子倒好,不过是屁股吃些亏。可若是被赵太师记恨上了,以后在这朝廷可就没得混了。

    “周学士所言差矣。德妃娘娘虽得圣心,但资历尚浅,也无料理后宫的经验。皇后之位,当属贤德与才能并存的贵妃娘娘。”果然,有人出列上前一步道。

    第56章

    独发晋江文学城28

    ”有宸妃陪在朕的……

    “对对,

    王大人言之有理,皇后之位,理应属贵妃娘娘。”身后附合之声响起了一大片。

    “圣上立皇后,

    定是要立最合圣上心意的女子,臣以为,

    当立德妃。”殿上又响起了反对之声。

    “要说合心意,

    那也得是薛贤妃才是,

    薛贤妃也深得圣宠,且是个才女,当立为皇后。”薛兰舟之父是礼部尚书,

    薛家在朝中也颇有影响,因此,有人也也提起了要立贤妃为后。

    “对对,当立贤妃。”

    “不对不对,当立贵妃,贵妃才是最合适人选!”

    ……

    一时间,朝堂之间热闹得就跟菜市场一样,大臣们你来我住发起了唇枪舌战,唾沫星子都飞溅了起来。一个个都没了平日里沉稳斯文之状,

    皆都梗着脖子争得面红耳赤,只差撸起袖子厮打在一处了。

    元瑜坐上御座之上,

    居高临高看着下面的乱成一锅粥似的场景,面上看着还挺淡定的,

    可心里却是起伏不定。听得立德妃的声音,

    他心里就是一阵高兴,听见立贵妃或是立贤妃的声音大了些,他就恨不得起身去揣那人一脚。

    “圣上,

    快些叫他们停了吧,一会儿可都要打起来喽。”侍立在御案之后的卢公公见着下面的情形,顿时着了急,急着弯腰小声提醒着元瑜道。

    “不急,有趣得很,朕再看一会儿。”元瑜摇摇头道。

    “圣上啊,可不能再看热闹了。这要立贵妃的可是占了多数,还都些年富力强的,周学士这边的,可都是些文弱的,一会打起来怕是要吃亏啊。”卢公公指了指下面,一脸的焦虑之色。

    听得这话,元瑜连忙仔细看看,果然见得赵太师一党的占了上风,周学士这边有几个年老些的,已是气是脸色发白浑身发抖了,眼看着就要落败了。

    元瑜这一看也着了急,忙伸手拍了下御坐扶手,口中喝了一声。

    “吵够了没?”

    正在兴头上的大臣们一听皇帝出声了,一时皆都惊醒了过来,忙都收了架势,退回各自的位,都正了官帽又理了理衣袖,然后朝着皇帝的方向躬身一礼。

    “臣等御前失仪了,请圣上恕罪。”众臣皆请罪道。

    “你们何罪之有?依朕看啊,你们方才吵得不够,都将帽子摘了,衣裳脱了,去到大殿外,光着膀子结结实实打上一架才算得过瘾!”元瑜冷着声音,语带讥讽着道。

    “臣等不敢。”众人听得皆都不敢抬头了。

    “不敢?你们还有什么不敢,朕的家事,朕自己还没开口,你们一个个吵得这般起劲,试问你们还有什么事不敢?”元瑜伸手指着众人,口中高喝着道。

    “圣上息怒,臣等错了。”见得皇帝发了火,众人一时全都慌了神,个个又弯腰作揖请罪不止,刚才骂架时的那般勇气与彪悍皆都消失无影无踪了。

    “罢了罢了,都起来吧。”元瑜挥了挥身让众人都起了身。

    见得底下众臣皆都变得一副毕恭毕敬噤若寒蝉的模样,元瑜很是满意地勾起唇角,几不可见的轻笑了下。他将目光落在御阶之下,那里立着的赵太师,神面色平静,已经有好半晌没有说话了,就算是刚才众人吵得不可开交之时,他也是一脸的笃定之色。

    “太师,依你看,该是要立何人为后?”皇帝看了赵太师一会儿,居然朝他开口了。

    听得皇帝这声“太师”,一直作老僧入定状的赵太师似是蓦然惊醒了。他忙面朝皇帝作了个揖。心里却是犯了难了,有心想说一句“立后当立贤”,这话可是有利于自己的女儿。可转念又一想,适才皇帝已是勃然大怒,明指立皇后乃为他的家事,他哪里还敢这样明着说。更何况,皇帝从前都是很亲切地唤他为“国舅”,今日一改常态,竟是叫他为“太师”了,这是暗指他身为朝臣,不得干涉他的家事吗?

    赵太师想到这里,悄悄抬眼看了看御座之上的皇帝。果然,皇帝面色冷冷的,双眼也正注视着他。眸光之中,隐着一线犀利,那是上身为上位者的威压之息。

    “圣上,老臣以为,此事……此事还须由圣上自己拿主意的好。”赵太师心里犯了一点怵,于是躬身一礼,作出了一副谦卑恭顺的臣子之状。

    元瑜听了这话,面上神色转缓了些,心里却是冷哼一声,这老狐狸倒是拎得清,关键时候知道避开锋芒了。

    元瑜想到此处,却是不露声色,只将眼光又投向殿内众人身上,还清咳了一声。

    见得眼前情形,众人皆都竖起了耳朵,只等着皇帝宣布皇后人选。周学士这边的,已是暗暗生了窃喜,他们也都看出来了,皇帝分明是属意德妃的。赵太师一派的,自然也看出一点苗头来了,个个心里都义愤了起来,都想若是皇帝今日宣布要立德妃,他们一个个就拼了命也要力谏,他们就不相信,一大半臣子都反对的事,皇帝他还能一意孤行?

    可是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就在此时,殿中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圣上,老臣有话要说。”一个很是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循声一看,待看清说话的人,是穿一身紫色袍服,两鬓灰白,脊背笔挺的老者,一个个又都惊诧得不能言语了。

    这半路杀出来的人竟是郭御史,只是,郭御史为何此时要站出来?那德妃可是他嫡亲的孙女,他此时不该避一避嫌吗?就连赵太师刚才都知道说让皇帝自己拿主意了,这老儿这时候窜出来,难不成是要力荐自己孙女当皇后?这未免也太尴尬了,失了他身为诤诤御史的颜面吧。要不然,他是发扬谦让精神,要向皇帝进谏,立赵贵妃为后吗?

    “郭老,你想说什么?”元瑜一时也摸不透郭御史的用意,他面上镇定自若,可心里却起犯了起小嘀咕,老爷子啊老爷子,关键时候你可不能来搅局啊。

    “启禀圣上,如今诸位大人中,有力挺贵妃的,也有觉得贤妃及德妃合适的,老臣见陛下也有些左右为难。老臣不才,想到了一个公允之法,不知圣何否愿意听一听?”郭御史走上了前,一番话说得沉稳至极。

    公允之法?听得郭御史这话,不仅元瑜一脸好奇加惊讶,众朝臣也都惊奇十分。这皇后之位只有一个,如今后妃有三位,总得有两个要落选,这郭御史还能什么公允之法?

    “郭老请讲。”元瑜抬抬手道。

    郭御史听得这话,对着皇帝又一礼,而后正了脸色,中气十足地又开了口。

    “圣上,立后固然重要,但比这还重要的,是皇嗣。这可是事关我天启国祚绵延的头等大事。因此,老臣提议,无论是贵妃也好,还是贤妃、德妃也罢,谁能先为圣上诞下皇子,就立谁为后,岂不公允?”

    听得郭御史铿锵有力的说完了,殿中众人都愣了下。待过了半晌都反应了过来,一个个都如同醍醐灌顶,霎时就清醒过来了。一个个都点头不已,心都道,这郭御史果然不愧为三朝元老,这看问题总是看得长远,这皇嗣之事的确是头等大事。这没有皇子傍身,纵是做了皇后也是枉然啊。

    元瑜听得郭御史的话,一开始也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之后,心里顿时雀跃了起来。他下意识地看了眼阶下站得得笔直的郭御史,见他一张刚毅沧桑的脸上,一双眼睛闪耀着光茫,唇角分明有一丝狡猾的笑意。

    看着这样的郭御史,元瑜忍不住在心里大笑了起来,果然都是郭家人,老爷子此时的这模样,与漪兰宫那小心肝儿跟他使坏时的模样,可是如出一辙啊。

    “老大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朕怎将皇嗣这种头等大事给忘了?”元瑜一面轻拍向自己的脑门,一边大声道。

    说完这话之后,他一拍扶手就站了起来,面上带着无法压抑的兴奋,居高临界睥视群臣,口中却是豪气十足道:“朕决定了,就依郭老之言,无论是贵妃、贤妃还是德妃,谁先为朕诞下皇儿,谁就是朕的皇后!”

    “万岁英明!”群臣皆都高呼了起来。

    无论是赵太师朋党,还是一向保持中立的薛家一派,以及郭御史这边的清流,此时此刻,皆都达成了一致意见。那赵太师面上失落之极,可此时也不得躬下腰来,跟众人一道山呼万岁。他心里纵是有千百个不愿意,可此时,也不敢在传承皇家香火这件事上有任何置喙之言。

    听得阶下的山呼之声,元瑜心里满意之极,他慢慢坐回到御座之上,面上也露出了一抹和煦之色。就在此时,他心中又生了一个念头。于是,趁着众人还未自激动之中回复过来之时,他又开口了。

    “对了,一开始叶监正说什么来着?”

    听得皇帝开口,众人皆止了声,一时又回不过神来,不知此时皇帝又提起那始作俑者叶裴如做什么。

    “回圣上的话,叶大人说什么最近紫微星隐弱。”见得一旁的叶斐如一脸茫然的神情,站在他身侧一名绯衣官员替他作答道。

    “紫微星隐弱是吧,那等到后宫皇儿诞生后立皇后,不是还得有一段时日嘛,这段时日可也有个暂时的应对之法。朕想过了,就晋封德妃为宸妃。这样,有宸妃陪在朕的身侧,可也算个相辅相助的吉星了。”

    说话之时,元瑜将一条腿架到了御座之上,身子歪歪地靠着,声音淡淡的,看着阶下的众人,他唇角弯起,面上分明带着着一丝痞气来。

    什么?宸妃?众人听得这个封号,皆都面色一变,一时都惊愕得不能言语来。这“宸”字,向来代指北极星,也就是帝王的隐喻,皇帝所居的紫宸殿可就是由此引申而来。皇帝如今封的“宸妃”,分明凌驾于贵妃之上,仅次于皇后之尊了。

    第57章

    独发晋江文学城29

    “娘娘大喜了!……

    “诸位既是没意见,

    那就这么定了!退朝!”不待众人有所反应,元瑜站起了身,口中很是快活地喝了一声,

    然后一拂袖子,转身就朝后殿走去了。

    “圣上,

    圣上,

    这……”那叶裴如此时才反应了过来,

    上前两步,急着嗓子喊了起来。

    “圣上有旨,百官退朝!”卢公公的声音激扬顿挫,

    一下子就将叶裴如的声音压得没了声息。

    “恭送圣上。”众人皆躬身行礼,而后鱼贯而出,退出了大殿。

    “太师,太师,学生……”大殿之外,叶裴如一路小跑着追上了赵太师。

    叶裴如跑得气喘吁吁,他见赵太师转头看过来,他正待上前解释一二,谁知赵太师竟是狠狠地剜了他一眼。

    “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

    赵太师咬牙切齿地丢下了一句话,而后转过身迈着大步就往外走去了。身后的叶裴如一脸的沮丧之色,

    站在风口都有些摇摇欲坠了一样。

    ……

    散朝过后才一小会儿,后宫漪兰宫的门口处,

    一个绿衣小太监自门外一阵风似地跑了进去。

    那人御前的内侍杨喜,

    他跑得一头一脸的汗,进了后院之后,更是压抑不住心头欢喜高声喊了起来。

    “大喜,

    大喜了,大喜了!”

    杨喜一边跑一边喊着,还发阵阵大笑之声,这声音听得里面的宫人们都惊奇极了,一个个都放了手中活计,也都跑了出来。

    “杨小哥儿,什么事这么高兴?”暖香跑在是最前头,追着杨喜就问道。

    “咱家娘娘要封宸妃了!圣上才在奉天殿亲口说的,卢公公叫我先来给娘娘报个喜!”杨喜一边跑一边兴奋着声音道。

    “宸妃,宸妃有多大?比贵妃还大吗?”暖香仍追着问。

    “大,比贵妃大!卢公公说了,宸妃只比皇后矮一丁点儿!”杨喜脚下不停,只扯着嗓门道。

    “哎哟,比贵妃还大呀!这可是个天大的喜事!”

    暖香欢喜得手舞足蹈,四围赶过来听见的宫人,皆都欢呼了起来。

    ……

    漪兰宫后苑的一处空旷草地上,郭小满手里拿着一只纸鸢,正在教金宝如何放着玩。听得前面传出闹哄哄的声音,她有些好奇地抬起头望望。

    “娘娘,婢子前去看看。”阿茉忙上前道。

    郭小满点点头,可就在阿茉准备迈步之时,远远就看见杨喜奔跑着的身影出现了。

    “娘娘,娘娘,大喜了,大喜!”杨喜见了郭小满,脚下步伐加快,口中喊得也越发起劲了。

    “娘娘,定是有什么喜事儿了,瞧他高兴什么样儿了!”侍立一旁的张兴忍不住笑着道。

    “杨喜,你慢点,一会摔了可就笑不出来了!”郭小满朝着杨喜喊了一声。杨喜这些日子一直在紫宸殿与漪兰之间,给元瑜和郭小满传话儿送东西,因是是个机灵鬼儿,嘴皮子又利索,郭小满对他也很是亲切。

    郭小满话音还未落,那杨喜果然脚下一滑,随即趴在地上摔了个狗吃屎。阿茉与张兴见状,全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