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她像是生怕司向淮再多问什么,拉着他走出便利店,开口道:“这附近就是南浦师范大学,听说他们学校的小吃街还不错。”司向淮点点头:“距离不远,步行十分钟。”
乌椿牵着他的手加重了力道:“那就走过去。”
司向淮上下打量了她一眼。
乌椿几乎是立刻猜出他要说的话,马上强调:“我腿真没事。”
行吧,还挺倔强。
司向淮也没反驳,但是和她一起走,平时的一步分成两步,行走速度很是缓慢。
晚上的夜风很惬意,降温以后的南浦街边开始掉落成片的梧桐树叶。
走了没多久,隔着一段距离就能闻到小吃街上的各种食物飘香的气味。
依傍着大学附近的小吃街大概都是大同小异,来来往往的多数是学生。
他们两个长得赏心悦目,身形又优越出挑,并肩而行,在哪都挺吸睛。
一路上收获不少目光。
乌椿吃过晚饭,其实并不是很饿,夜宵也是借口,但是来都来了,总得象征性地吃点东西。
于是脚步停留在一家车轮饼的铺面前。
要了一个抹茶芋泥的口味,又扭头问司向淮吃不吃,小司少爷视线扫过头顶亮着的菜单,要了一个冰淇淋口味的。
等待着老板制作的间隙,乌椿肩上突然被人拍了一下。
“真的是你啊乌椿。”一个留着齐肩短发的女孩子笑着说。
是高中时候做过同桌的女生,叫孙妍,成绩很不错,后来也考上了本地的南浦师范大学。
乌椿还来不及点头回应,又看见她视线停留在一边的司向淮身上,眼神要是非要用词语形容,也只有不可置信了。
“司……司……”孙妍语气很是激动,大脑却短暂宕机。
“司向淮。”他神色如常。
乌椿只觉得命运多舛,时运不济,今天出门没看黄历,遇见的都是老熟人。
孙妍听见司向淮自报姓名以后基本上已经在心里爆鸣了,但是面上还是要装作一副很自然的模样,向乌椿打听:“你们这是……”
司向淮和她不熟,话不多,也有意放任乌椿来处理这事。
他扫码付款,接过老板递来的纸袋包装的车轮饼,听见乌椿的声音响起。
“男朋友。”她说。
小司少爷很是满意,终于有了一种得见天日的满足感,就连平时不太感兴趣的街头小吃都感觉香了起来。
他给乌椿递过手里的饼,同时对孙妍笑道:“你是她高中同学?”
孙妍头快点成啄木鸟,眼里的光要溢出来,她又说:“你们俩……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毕竟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高中就没听说过有交集。
“我们都在京大。”乌椿说。
这算是稍微解释了一下两人关系的来源。
孙妍了然于心地点点头,又像是想起来什么,恍然大悟道:“我想起来,当初毕业搬书的时候你落了个笔记本在我这儿呢,当时我就想问你……”
乌椿经她这么一提,死去的记忆逐渐复苏。
她连忙打断孙妍的发言,笑着接话:“是吗?我说我这次回来怎么找不到了,你回家了有空和我说一声,我去取啊。”
她这么一连串语气急切的发言实在是罕见,像是急着遮掩什么似的。
惹得司向淮都多看了她几眼,又自觉递过自己手里的饼,示意她先尝第一口。
乌椿还没反应过来呢,顺着他的手就咬了一口,冰淇淋口味的口感倒是很特别,比她手上的要好吃。
“行啊,本子现在在我宿舍里放着呢,我怕放家里我妈当废纸卖了,明天不是要回附中吗?到时候我捎给你。”孙妍说。
后来又稍微聊了几句,孙妍还有同学等着,于是和他们告别。
乌椿和人告别完,转头才发现司向淮不知看了她多久。
他手里的车轮饼也被吃了小半,不止是乌椿咬下的第一口。
乌椿自知这种想法有点矫情,但是看见他自然又随意地同自己分享一份食物,总归还是有些微妙的雀跃。
“我感觉,冰淇淋的比抹茶芋泥的好吃。”她评论一句。
“那我们换?”司向淮大方地递出自己手里的饼。
乌椿犹豫了两秒,伸手要拿时却又见他突然收回了手。
她有点懵。
“你告诉我那个本子有什么特别的,我就和你换。”司向淮语气欠兮兮,果然刚才已经看出她的不对劲。
他这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乌椿向来没法应付。
乌椿摇摇头:“没什么特别的。”
后面还嘟囔一句:“你不愿意换就算了。”
司向淮莫名奇妙被冤枉一记,来不及自怜就败下阵来。
他将自己的饼塞到乌椿手里,笑道:“都给你,你喜欢冰淇淋口味,要不要再买几个?”
乌椿胃口哪有那么大,连忙摆手:“不用,吃不下。”
“你这么突然地拉着我要吃夜宵,我以为你很饿。”司向淮话题一拐,就又回到了今晚的起点。
乌椿垂眼,咬了一小口手里的饼,总不能说这是我想见见你才找下的借口。
她直接装聋作哑。
奈何司向淮没有要放过她的意思,他又用手肘碰了碰乌椿手臂:“小椿老师?”
乌椿想糊弄过去,嘴里咬着饼,含糊不清地说:“感觉这个绿豆沙挺好喝的。”
她眼神指指旁边的一家糖水铺子,有女生手里捧着的绿豆沙牛乳看起来卖相很好。
司向淮挺识相,或者说是终于愿意放她一马,自觉去排队买绿豆沙了。
第55章
归处
笔记本的话题于是不了了之。
乌椿其实也是刚才突然才想起来,那个本子是之前高二的时候有一次学校里举办联考表彰大会时发的。
她那一次发挥很好,考了全校理科方向的第27名,总分平行班第一。
教导主任在台上挨个报名字,年级前三十名都有奖状和一个印着校徽的笔记本,需要学生上台领取。
附中讲究仪式感,台上还放着一个合唱时会使用的台阶道具,三十个人往上站,一排站十个。
这三十个人里有二十多个全是致远班的学生。
一群人互相都很熟,上全校领奖台和在班里开班会一样,推推搡搡,一点不拘谨,松弛感十足。
几个男生老早就占据了最高一层的位置,又互相计划讨论着要给司向淮留个C位,毕竟他这回又是联考第一。
乌椿一个平行班的女生,一直都缩在底下一层最边上的位置,身边也没相熟的人,她举着个奖状,拿着红皮笔记本,有些无所适从。
司向淮没有跟着人流上台,后面三十个人都差不多到齐,他才不紧不慢地上来。
他身高摆在那里,不想挡人的话也只能往上面的台阶站,但是却也没搭理致远班那群人的馊主意,低调又随意地站到了二层最边缘的位置。
上台阶时和乌椿擦身而过,然后人就站定在她身后了。
他私底下话其实不多,远没有致远班那几个男生能说,只是偶尔顺着话题附和两句。
乌椿觉得站在台上的几分钟短暂又漫长。
校方的摄影师连拍几张照片,教导主任又继续Q流程,报起下一波进步之星的名单。
他们前三十名浩浩荡荡地退场,司向淮一直走在她身后。
他和致远班的同学聊天,聊联考,聊竞赛。
“那你以后必须得是京大06d保送啊。”致远班有人接话。
乌椿只听见身后的人笑了一声。
“八字没一撇,你别叫。”
话题又流畅地转移到即将到来的周末假期。
乌椿的心思却停留在那一句短短的话里。
京大保送。
一个可望不可即的高度。
不是她能肖想的。
那天的天气不算好,表彰大会进行到最后还下起毛毛雨来,最后又急急忙忙地结尾,然后人群疏散。
乌椿跟着班级队伍走在最末尾的位置,奖状毫不在意地被她盖在头上挡雨,笔记本却牢牢地抱在怀里护着。
毕竟这也算是为数不多的,能和某人共同拥有的东西。
那天晚自习她没有刷题,也没有忙里偷闲地写,借来了后桌那本上一届的高考报考指南,仔细研究了一下京港各大学的录取情况和分数线,重点还是京港大学。
安静又专注的晚自习时间,她的心飞了又飞。
最后尽数被她收回来,以在笔记本第一页写下“京港大学”四个有力的大字而结束。
那个笔记本也成了一个小秘密,上面记录了每一次考试的具体成绩排名以及反思,每次考试分数都对标京大录取分数线。
这些都不算什么。
重要的是里面还夹带了好几张司向淮考试所坐桌子的考号纸条。
班主任老王经常负责考试的考场布置工作,每回都在班里派几个办事认真的女生去单独的考试楼打扫布置。
乌椿去过两次,每一次都从第一考场开始贴考号,上一次考试的信息也就要覆盖过去。
她都是状似无意地将桌上的纸条揭下,顺手放口袋,再贴上全新的。
等到打扫布置完了才从中找出废弃的属于年级第一,第一考场第一位的考号信息,小心翼翼地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考号标签也各有不同,普通的月考就只有排名和数字,大型的联考有姓名甚至还会有证件信息和准考证号。
她断断续续地收集了好几张。
那个本子本来就很少示人,最后几天要腾出教室来作为高考考场,估计在转移阵地的时候不小心被同桌孙妍拿错了。
毕竟孙妍成绩也不错,附中奖励的经典红皮笔记本两人都有。
死去的记忆突然攻击,乌椿当然不会和司向淮说本子里到底有什么内容。
冰淇淋入口甜丝丝,凉冰冰,她站在原地等了几分钟,司向淮已经买好了绿豆沙,插好吸管,递到她眼前。
乌椿手里还拿着饼,一时手忙脚乱。
司向淮垂眼看她,眼神倒是示意了一下。
她于是就着他手里的吸管吸了一口,味道平平无奇,没有想象中惊艳,但是她还是点点头:“还行。”
一旁的人也就了然于心。
每次她做出这类无功无过的评价时就是不怎么喜欢。
真的吃到了符合口味的东西,眼睛都要亮起来一些。
就像刚才吃他手里的冰淇淋口味的车轮饼。
司向淮倒也没戳破,喝了一口手里的绿豆沙,随口问:“还有什么想吃的?”
乌椿摇了摇头:“没了。”
两人于是又并肩往前走,走了一会儿就穿过了热闹喧嚣的小吃街,到达了南师大的后门附近。
司向淮在手机上打了车。
乌椿秉持着不浪费食物的原则,在等车时解决掉手里的小吃,到最后有些撑得慌。
早知道就应该换一个理由和借口。
吃夜宵实在是不符合她的生活饮食习惯。
夜风吹来,凉意十足。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白色裙摆随风轻扫过小腿。
膝盖上已经结痂的伤口处有轻微的痛感,她又换了没受伤的右腿支撑身体重量。
想了好久,最后还是开口问司向淮:“你一会儿回哪?”
既然不去高桐巷,总该是要有地方可回才行。
司向淮闻言偏头,垂眸看了她一眼,眸色黑沉,却能透出淡淡的笑意来。
“我要是说我准备流落街头呢?”他语气散漫。
乌椿硬是从他的话里听出几分卖惨的意味来。
但是说不担心也是假,她刚才亲耳听着司向淮和徐蕾拌嘴,大概也猜到以他的性子是不愿意再回家的。
她这会儿又低头看着自己裙摆上细碎的碎花纹理,一时想不出要怎样接话。
“逗你的。”司向淮笑着拢住她肩头,声音近在咫尺:“再不济还有我姑呢,我去她那儿。”
周芷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浦本地人,星途发展又这么好,在南浦本地的房产不比司家夫妇要少。
司向淮反正不愁去处。
乌椿这才有种恍然惊醒的感觉,也突然觉得自己先前莫名的担忧都有些多余了。
她当然担忧。
害怕他为了自己才改变计划回南浦,结果落得无家可归的境地。
也怕他形单影只,不回高桐巷就只好一个人去住酒店。
这样的话她宁愿他好好地待在京港,不要回家。
“小椿老师很担心我?”司向淮又问。
第56章
有点粘人
乌椿犹豫了两秒,最后认命地点点头,但马上又否认地摇了摇头。
“不是担心……”她慢吞吞地开口。
“那是什么?”司向淮饶有兴趣地看她,视线和她纠缠。
乌椿彻底低下了头:“说不上来。”
明明是高考语文130+的人,偏偏这个时候嘴笨得离谱,词不达意。
乌椿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
在京港的时候每天有课业,也有其他的任务,所以关于司向淮,其实并没有占据她日常生活的很多。
但是国庆假期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