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25章

    说话的同时,李毅看了一眼下首的李云宝,接着说道:“云宝,这事儿你得替我保密,事成之前绝不能和你家老豆透露半分情况,能做到吗?”

    “能...能吧!”

    “什么叫能吧,我需要你肯定的答复!”李毅沉声道。

    “能!”李云宝斩钉截铁的说道。

    “很好!”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关于联交所主席一职,各方势力竞争不小,虽然李会长各方面条件都很突出,理应没有对手,但我们也不能轻敌大意,关羽败走麦城的蠢事咱们可不能干。”

    “所以,接下来我需要你们立即想办法为老李造势,务必要保证联交所主席的职位落到他的手里。”

    李毅之所以坚持让李福眺出任联交所主席一职,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自己人,能信得过。

    另一方面是因为李福眺是港岛股坛真正的教父级大佬,在港岛投资界有着巨大的威望,别人担任主席一职,少不了被人非议,但唯独他担任这个主席,绝对算得上是众望所归,不会有人敢说三道四的。

    众所周知,港岛是英国的殖民地,长久以来收到殖民当局的压榨和盘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港岛上市的那些公司几乎都是英资企业,在交易所里面的工作人员几乎也都是英国人。这种情况下,港岛本土的企业在根本上就受到了局限性。

    但这种情况在二十年前被一个人打破了,这个人便是李福眺,当时港岛有一大批企业需要上市融资,但是因为港英当局掌控着唯一的交易所,让很多华商只能望而却步。

    于是乎,看到商机的李福兆顶着港英当局巨大的压力,建立了远东交易所,而在他的帮助下,大批的华商企业成功上市,包括大名鼎鼎的李超人、郑雨桐、郭得胜家族等等。

    可以说没有李福眺,就没有后来的港岛四大家族,单凭这一点,李福眺可以说就是港岛投资界无可置疑的教父,由他出任联交所主席,绝对能震慑的住所有心怀鬼胎的人。

    显然,会议室里的众人对此也很了解。

    简单的沉默过后,就听蔡冰燕直接说道:“李总请放心,这事儿我会交给公关部负责的,一定会把这个势造起来的!”

    “单靠公关部还不够,宣传部门外加公司的各个主管近段时间也要动起来,该接受采访的接受采访,该发表文章的发表文章,必须要突出李会长在港岛金融市场的贡献和地位,总部可以特批2000万港元作为活动经费!”李毅道。

    嘶!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这也太豪了点吧。

    仅仅只是为了给李福眺造势,就要特批2000万港元的经费,要知道很多上市的企业全年利润都没有这么多。

    李毅没有在意众人惊骇的眼神和表情,但也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随后说道:“除了这事儿外,公司即将开启今年的年度投资计划了,公司的工作重点要转移到这个上面。”

    “冰燕,你和宣传部门立即制定相应的宣传计划,投资部门那边也要加快大海私募资金的招募速度,在计划开启的时候,大海私募的体量要达到500亿美刀。”

    “同时,将公司年度投资计划的相关信息转告华人商会那些会员,愿意参加此次投资计划的,让他们准备好资金和合同,等待消息!”

    “是...”

    ..............

    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四会时代落幕!

    随着各方势力的陆续下场,四会合并的消息也不再是秘密了。

    在经过媒体的报道之后,很快整个港岛都知道,四大交易所的时代要结束了,那个已经注册了四年之久的联交所终于要开业了。

    相较于四会时代的落幕,民众更在意联交所新任主席会花落谁家。

    毕竟这可是联交所成立之后的首任主席啊,意义重大。

    其实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关注此事,各方势力也都对联交所主席的人选非常的重视。

    自杰尔、劳伦斯等人决定推动四会合并开始,关于联交所主席人选的争夺就已经开始了。

    且参与争夺的势力远不止杰尔、劳伦斯等人,包括李毅为首的华人商会、以港督为首的港英当局、以道尔森为首的英资集团,甚至于就连日韩财团也都参与了进来,想在联交所这块巨大的蛋糕中分一杯羹。

    毕竟港岛是整个亚洲除小日子股市外,体量最大,且最为成熟的证券市场,这一点连南韩、土澳等国都比不上。

    对于资本来说,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就是超级聚宝盆。

    不要说是拿下话语权最重的主席了,即便只是拿下一个董事的席位,也能在以后的投资中提供大量的便利。

    所以,关于联交所管理层职务的争夺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5月6日,港英当局主持召开了四会合并的首次正式会议,会议确定港岛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以及九龙证券交易所正式合并为联合交易所,并就联合交易所经营管理方式进行了商议。

    与此同时,港英当局还准备以行政命令确定联交所主席以及证监会主席的人选,但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李福眺等人的强烈反对。

    随后,双方就此事展开激烈的交锋。

    就在各方势力僵持不下的时候,李福眺代表华人商会直接摊牌了,表示联交所主席、副主席以及三分之二的董事必须由华人商会代表出任,否则四会合并提案暂时搁置。

    同时,为了保证各大上市公司以及股民的利益,避免因市场动荡而被外来资本收割,即日起四大交易所的减少三分之一的业务量,必要时甚至于还会临时关闭交易所。

    在李福眺将事情摆到桌面上之后,港英当局以及那些西方资本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种事情不是各凭本事吗,怎么一上来就掀桌子,没有这么玩儿的啊!

    但李毅可不管他们这些,他很清楚,现在行政权在那些鬼佬手里,要是不这么做的话,那些鬼佬必然会利用手中的权利,将联交所主席以及主要管理层的职务都掌控在他们手里。

    再加上证监会的存在,以后港岛的证券市场就彻底被那些鬼佬给控制了。

    届时,他们不管是做空港岛经济,还是利用经济危机收割港岛老百姓的财富,都会变得非常轻松。

    所以,这事儿李毅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和他们作过多的纠缠。

    要么答应条件,合作共赢,要么一拍两散!

    而在与港英当局争夺联交所管理层席位的同时,在李毅的授意下,星辰投资公司的各个部门也行动了起来,为李福眺造势。

    先是李毅亲自为李福眺出任联交所主席造势打call,公司的宣传以及公关部门迅速跟进,紧接着其他高管也频频接受采访,公开支持李福眺。

    一时间,港岛各大主流媒体都是关于李福眺的报道,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星辰投资公司以及华人商会这边都希望李福眺出任联交所主席...

    而港英当局以及西方资本自然是不会这么轻易妥协的,他们会很清楚联交所主席的重要性,这不仅仅关系到港岛证券市场的未来走向,更关系到港岛地区上万亿资产能否脱手。

    再加上他们也不认为李福眺等人会真的会减少交易量,至于关闭交易所就更不可能了,毕竟不管是减少交易量和关闭交易所,都是杀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损招,妥妥的损人不利己。

    对于商人,怎么可能会做这种赔本的买卖。

    因此,杰尔以及劳伦斯等人都没有将李福眺的警告放在心上,认为他们只不过是吓唬一下他们而已。

    于是乎,接下来的几天,港英当局与那些西方资本迅速调整策略,与华人商会这边争夺舆论话语权,双方在电视和报纸上吵的不可开交。

    但就在港英当局依靠手中掌握的权利,逐渐的占据上风的时候,转折突然出现了。

    5月9日,远东证券交易所突然对外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业务出现重大调整,未来三个月交易所营业时间和业务量削减三分之一,并对投资者产生的影响表示抱歉。

    紧接着,金银证券交易所和九龙证券交易所也发表了类似的公告,且他们的公告更让民众震惊。

    尤其是九龙证券交易所,他们在公告中还提到,由于公司业务调整幅度较大,再加上管理层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经公司研究决定,在年中的时候要暂停营业半个月。

    具体情况,公司将会在六月底之前发布公告,希望投资者相互转告。

    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前两天四会合并的消息还传的沸沸扬扬,人们还以为四会时代就要结束了,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到的竟然不是联交所开门营业的消息,而是几大交易所业务调整,甚至于临时关闭的噩耗。

    很快,关于四会合并出现重大变故的猜测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紧接着,各路专家教授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热闹异常。

    港英当局以及西方资本没想到华人商会这边竟然真敢这么干,一时间是又气又怒又是无奈。

    随着各大交易所业务量骤降,他们的计划受到了极大地影响,按照投资团队的预估,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的话,想要将股市和楼市推高到预期的目标,至少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

    再算上后期抛售重资产外加从股市解套,整个计划完成时间至少需要8到10个月,这可比预计的投资周期要长太多了。

    先不说这么长时间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故,单单以现在的国际局势来看,华英两国的谈判未必会持续这么长时间。

    万一到时候还没等他们的计划收网,两国政府的谈判就有了结果,那乐子可就大了,说不定他们前期的投入真的会打了水漂。

    知道自己一方拖不起,杰尔等人随即再次调整策略。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5月10日,港英当局再次召集各大交易所负责人以及业界名流开会,商讨四会合并以及联交所管理层人选问题。

    这一次他们倒是没有作妖,几乎全盘接受了华人商会的意见。

    很快,在港英当局的主持下,联交所的管理层就新鲜出炉了,李福眺任联交所主席、曾庆春和周春山担任副主席,黎青禾、叶世龙等人出任公司董事。

    在所有的管理层里,正副主席以及三分之二的董事都是李毅与华人商会的人,剩下的三分之一席位则是被港英当局和英资集团人占据,至于日韩财团扶植的人,则是完全被排除在管理层之外。

    当然了,作为交换条件,华人商会这边同意不和港英当局争夺证监会管理层人选。

    管理层人选确定下来之后,李福眺这个联交所主席正式走马上任,并在5月11日召开了联交所第一次管理层会议。

    会议结束之后,联交所管理层集体在媒体前亮了相,并由李福眺正式宣布了联交所的开业时间。

    随着这一系列的动作,港岛的民众顿时知道四会时代终于是要结束了,港岛证券市场要迎来联交所的时代了...

    ...........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冷面一笑,生死难料!

    5月14日,经过紧张的筹备,港岛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在收市后共同停止营业,“四会鼎立”时代正式结束。

    第二天一大早,即5月15日,港岛联交所正式开业,成为港岛唯一的合法交易所。

    联交所交易大堂设于港岛交易广场,摒弃了之前传统的交易模式,采用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买卖,不但交易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至此,港岛股票交易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而随着联交所的正式营业,四会合并所产生的影响也在逐渐的体现。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全新的联交所体量更大了,原本四大交易所的体量有限,加起来也就四千多亿港元而已。

    但合并之后,虽然上市公司还是那些,投资者也还是那些人,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

    然而随着港岛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交易壁垒被打通,再加上证监会的监管作用越来越大,港岛证券市场也越发的规范,民众的投资热情越发的高涨,股市的体量节节攀升。

    当然了,也不能忽略了那些西方资本的推波助澜。

    他们为了推高港岛的楼市,进而影响楼价和地皮的价格,可是没少往股市砸钱。

    巨额的真金白银砸下去,各大公司的股价自然是不断上升,连带着联交所的体量也水涨船高。

    短短几天的时间,联交所的体量就上升了30%,达到了五千五百多亿港元。

    增速之快,令人咂舌!

    眼下的联交所虽然还比不上纽交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但放眼全球,能和港岛联交所相提并论的交易所也没有几个,稳坐全球第四大证券交易所。

    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由于试运营效果良好,仅仅营业几天之后,联交所就获接纳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

    这个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可不是什么野鸡组织,而是全球证券交易的大联盟,成立于1961年,永久会址设在巴黎。

    该组织对会员的市场规模、法制化建设等诸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取得会员资格,往往被各国证券监管机构及市场参与者,视作其证券市场达到国际认可标准的一种认同。

    就含金量而言,一点都不比什么全球质量体系认证差,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联交所能得到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认可,影响是巨大的,不但能吸引全球投资者的青睐,而且还能与全球各证券交易所之间展开广泛合作。

    与此同时,联交所还大大提升了港岛股票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使的港岛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角色,也逐渐壮大和突出。

    总而言之,港岛的证券市场结束诸侯割据之后,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市场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了莫大的实惠和利益。

    当然了,除了这些正面的作用之外,负面作用也是有的。

    最大的负面作用就是,相比于之前的四会时代,眼下联交所更加的规范了,以至于一些场外招数没办法使用了。

    要知道以前很多时候都是各个交易所说了算,所谓的市场监管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港岛的证监会可没有胆子找四大交易所的麻烦。

    所以,只要四大交易所不引起众怒,想怎么改变游戏规则都行。

    但现在不行了,随着联交所的开业运营,港英当局也加强了证监会的监管力度,之前缺失的监管也逐渐到位。

    如此一来,“野”惯了的部分人就感觉有些难受了,有种处处束手束脚的意思,其中就包括星辰投资公司的某些人。

    与之相反的是,以劳伦斯为首的华尔街资本在这样的环境下,却变得如鱼得水起来。

    毕竟,他们这些人可都是经受过华尔街美股市场的考验,在经验方面自然不是星辰投资公司那些操盘手所能相提并论的。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做空港岛经济,洗劫这座东方明珠城市,以华尔街财团为首的西方资本可是下了血本,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调集了数百亿美刀的巨额资金。

    因此,就实力而言,星辰投资公司以及华人商会这边也要略逊一筹。

    所以,联交所开业之后,西方资本很快就适应了市场环境和交易规则,随后便在杰尔、劳伦斯等人的命令下,对港岛股市发起了全面进攻...

    ............

    交易广场.联交所!

    宽敞的办公室里,李毅与李福眺两人相对而坐,中间的小圆桌上放着两个精美的咖啡杯。

    李毅一边搅动着杯子里的褐色液体,一边笑着说道:“老李,这联交所首任主席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一种一统江湖,唯我独尊的感觉?”

    李福眺苦笑着说道:“李毅兄弟,你还有心情开玩笑,外面都乱成一锅粥了,你要是再不想办法还击的话,我们可就真被那些狗东西当成韭菜给割了!”

    “一帮跳梁小丑而已,不足为惧!”李毅神色淡然的说道。

    “李毅兄弟,你这个淡定我是真心学不会,你怕是不知道吧,在那些鬼佬的故意推动下,现在股市和楼市双双利好,目前楼市已经暴涨两倍有余,已经对现实楼面价格以及地价产生了影响,而且那些鬼佬也在悄悄抛售一些产业试水。”

    接着李福眺继续说道:“尽管我们华人商会还在全力封杀,但如果不想办法将楼价打压下去的话,总会有人忍受不住诱惑,悄悄接手那些鬼佬手里的资产和物业,一个不慎,我们之前的努力就会化为乌有啊!”

    李毅轻轻将手里的咖啡杯放在桌子上,然后眼神犀利的说道:“哼,我倒是想看看谁敢无视我们的封杀令!”

    “目前倒是没有人敢和那些鬼佬接触,但如果楼价和地价一直这样疯涨下去,肯定会有人坐不住的,毕竟转手就是几倍甚至于十几倍的利润,总会有人心动的。”李福眺道。

    “嗯,人心确实是经不起考验的,既如此,那我们就着手反击吧!”李毅道。

    李福眺眼睛一亮,随即看向李毅说道:“你想怎么做,有什么计划?”

    “西方资本不是想要将港岛的资产泡沫做起来,然后高位套现吗,那我们就先看看他们有多少资本。”

    接着李毅直接起身,来到李福眺的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嘟嘟...”

    很快电话就通了,话筒那便传来了一个女子的声音:“哪位?”

    “我是李毅,传我命令,立即事实一号方案!”

    “是!”

    结束通话之后,李毅再次回到小圆桌前坐了下来。

    刚坐下,就听李福眺满是好奇的问道:“李毅兄弟,你的这个一号方案是什么啊,能说说吗?”

    “呵呵,也没什么,就是给火爆的市场降降温,顺便让我们的对手出点血!”李毅嘴角上扬的说道。

    李福眺看到李毅脸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心里顿时打了个突突,冷面一笑,生死难料。

    以他对李毅的了解,一旦他露出这种表情,铁定是有人要倒大霉了。

    而就在这个念头刚刚从他的心头闪过,办公室外就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

    第一千三百四十章:风云突变,山雨欲来!

    “咔嚓!”

    随着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李福眺的得力助手周星华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看着周星华焦急的表情,李福眺心里没来由的一震,急忙问道:“星华,出什么事儿了?”

    “先生,刚刚交易大厅那边突然有多个机构抛售各大上市公司的股票,数量非常大,各大公司的股票上涨的势头被遏制住了,且有下跌的趋势!”周星华快速回答道。

    “哦,这是怎么回事儿,查出是哪方势力在抛售那些公司的股票?”李福眺道。

    “目前还不知道,不过我已经让人在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话音未落,就听一旁的李毅突然开口说道:“不用查了,是我的人做的!”

    李福眺先是一愣,随即问道:“李毅兄弟,你是打算通过抛售手里的股票来狙击那些鬼佬?”

    也不怪李福眺会这么想,这毕竟是李毅手里为数不多可打的牌。

    过去几年间,李毅通过几次股票大战,先后掌控了港岛股市三分之二上市公司的股票,且绝大多数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了30%以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