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11章

    他可是知道,今年的春晚就有品牌赞助了,就是大名鼎鼎的康巴斯钟表,春晚过后该钟表厂的产品爆火大卖,连带着春晚的赞助就成了各个大厂眼里的香饽饽。

    而根据李毅和黄景文提出的合作方案,等于明年春晚大部分的赞助名额都将由他说了算,届时少不了会有人对此心生不满。

    虽然以黄景文的身份背景未必会在意这个,但毕竟是自己人,该提醒还是提醒一下,反正也是顺嘴的事情。

    黄景文还想说什么,却见谷正伦直接开口道:“姑父,既然毅哥觉得有必要和其他领导商量一下,您就和他们说一声吧!”

    “行,那我就和老苏、老杨他们说一下,但你们的产品现在就可以进场了,回头补个合同就行了!”黄景文道。

    “好,那我回去就找人安排!”李毅道。

    “好...”

    ............

    看着李毅一脸自信的模样,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大采购!

    从电视台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十二点多了!

    回到车上,李毅看了看手里刚刚签下的合同,随即对着谷正伦说道:“等一下你去趟发展委,将这份合同交给张承德,让他按照合约内容,尽快将赞助的酒水饮料送过去,莫要耽误了春晚的录制。”

    “是!”

    “对了,再问问郭炳义,看看三水那边的“健力宝”有多少试生产出来的样品,要是够一车的话,让他们想办法送到京城,一并给电视台送过去!”李毅道。

    “是!”

    随后谷正伦略带一丝犹豫的说道:“毅哥,这事儿要不要和黄主任汇报一下,我担心...”

    “担心什么?”

    谷正伦当即说道:“毅哥,按照合约规定,我们明年可是要担负春晚全部的制作费用,我可是打听过了,今年的制作费用高达75万元。”

    “而且这还是电视台这边勒紧裤腰带精打细算的结果,要是敞开了办的话,没有一百万根本下不来,这么大一笔支出,部里肯定是要过问的!”

    李毅笑了笑说道:“问就问呗,反正又不用花部里的钱!”

    “毅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打算自己掏腰包吗?”谷正伦略带一丝疑惑的说道。

    “怎么可能,我虽然有钱,但也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我自己贴钱进去!”

    接着李毅指了指手里的合同说道:“你信不信,有了这份合同,明年春晚的制作费用非但不用我们自己花钱,而且还能让我们赚不少!”

    “这怎么可能?”谷正伦一脸不信的说道。

    “呵呵,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李毅笑着说道。

    “别介毅哥,你这说的人不上不下的,怪难受的,你快和说说你打算怎么用这份合同赚钱?”谷正伦道。

    “简单,让那些想要在春晚打广告的企业花钱买赞助名额,钱不就有了吗?”李毅道。

    “这...这有人买吗,人家给电视台赞助上东西,还要给我们交钱,这不纯纯的冤大头吗?”谷正伦道。

    “什么冤大头,这叫电视广告!”李毅道。

    “电视广告?”

    “知道报纸上的广告吧,企业想在报纸上宣传自己的产品,是要给报社交钱的,这个钱就是广告费。”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而电视广告指的就是在电视上宣传企业的产品,相较于报纸广告,电视广告受众群体更多,也更加的直接,效果更好。相对应的,价格当然也就越高了。”

    “毅哥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但靠卖广告名额能搞到那么多钱吗?”谷正伦道。

    “要是现在的话,还真够呛,但再过几天的话应该就没啥问题了!”李毅道。

    “啥意思,再过几天有什么事情发生吗?”谷正伦很好奇的问道。

    “呵呵,这你就别问了,过几天你就知道了!”李毅笑着说道。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过几天春晚播出之后,第一家吃到春晚流量红利的企业便要诞生了,这家企业便是鲁省的康巴斯钟表厂。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钟表企业不但正式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春晚商业盛宴,还搞出了大名鼎鼎的零点报时广告。

    1984年大年三十,春晚主持人字正腔圆地新年倒计时,和以往不一样,零点钟声响起之前,多了一个前缀:“济南康巴斯钟表厂为您报时”。

    这是历史上第一条春晚零点报时广告,而广告费是3000只钟表。

    这次大胆的尝试,换来了康巴斯的一炮而红。

    很快,康巴丝成为了华国第一个年产过百万只钟表的企业,随后又连续3年产量突破200万只的大关。

    而华国最不缺的便是有眼光的人,可以想象到,随着康巴斯钟表的一夜爆火,明年春晚的广告名额必然会被全国大大小小的企业所疯抢。

    届时随便操作一下,小钱钱还不是哗啦啦的滚进来。

    当然了,对于卖赞助名额这点钱,李毅还真看不上,他真正想要的还是春晚这恐怖的流量。

    毕竟不管是他名下的公司还是姜家、叶家的企业,再或者是发展委投资的项目,都需要宣传,这可比直接卖广告坑位的性价比要高得多。

    不过李毅并不想和谷正伦过多的解释这些,反正现在距离年三十也没几天了,等到时候晚会播出之后,即便他不解释,谷正伦等人也能看出春晚广告的真正价值。

    谷正伦见李毅不想多解释,当即说道:“那我就不多问了,下午我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再去找你...”

    “不用了,下午我想在家里陪陪你嫂子和孩子们,你也顺便放个假!”李毅道。

    “行呢,那我们明天见!”

    “明天见...”

    .............

    李毅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准备好了午饭。

    吃完饭之后,得知李毅下午没有紧要的事情,姜雪随即提议到百货大楼转转。

    毕竟再有七八天就要过年了,家里也需要置办一些年货。

    再就是,也需要给家里人买些新衣服新鞋子了。

    对于自家媳妇儿的提议,李毅自然不会拒绝,更何况他也有这个打算。

    知道今天下午的购物少不了一场血拼,李毅让张子强将家里的安保团队的人都叫上了,一行十多人浩浩荡荡的赶往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距离李毅家并不远,没一会儿车队就到了。

    刚下车,李毅和姜雪就被眼前浩浩荡荡的人群给吓住了。

    好家伙,入眼的地方全都是人,目光所及之处全都是人头。

    而李山魁和张月红更是看着这滚滚人潮,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这辈子见过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公社的大集,但也没有眼前人多。

    当然了,公社的大集也没有京城百货大楼的商品齐全上档次,老两口顿时就像是第一次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看啥都觉得稀奇。

    李毅也看出了爹娘的拘谨,当即便带着他们逛了起来,开始了今天的采购之旅。

    整个下午,李毅都在陪着家人在购物。

    除了家里过年所需的年货外,他还给张子强、张凤等人都置办了一份儿过年礼物,包括衣服鞋子以及各种年货。

    毕竟这一年下来,张子强、杨志文等人跟着自己到处跑,也很辛苦。

    更何况,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都需要张子强等人负责,对他们好一点没坏处。

    等李毅等人从百货大楼回来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彻底的暗了下来。

    车子刚驶入胡同口,李毅就隐约看到自家大门前停着几辆车子。

    走近了一看车牌,李毅浑身一震。

    好家伙,除了姜老爷子和叶老爷子的座驾外,竟然连谷老的座驾也在。

    也就是说,几位老爷子全都来了。

    这是发生什么大事儿了吗?

    当下,李毅和姜雪说了一声,接着便快步向着院子里走去。

    还没等李毅靠近自家院子,就被守在门口的警卫给拦下了。

    回自己家被拦下,还要检查身份证件,李毅也有些无奈,但也只能配合。

    好在这些警卫并没有为难李毅,在确认了他的身份之后,便放他进去了。

    刚进院子,李毅就看到院子里还有十几个持枪警卫,将整个院子围的是水泄不通。

    透过屋里的灯光,李毅果然看到自家客厅里人影绰绰,隐约还有谈笑声传来。

    当下,李毅便脚下忍不住加快了几分,向着正房走了过来...

    ..........

    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李家.四合院儿!

    怀着忐忑的心,李毅推开了自家客厅的门。

    推门进来之后,李毅看到客厅的沙发上坐着四个人,除了姜叶两家的老爷子外,谷老也在。

    除此之外,挺着大肚子的岳母也在旁边待着。

    开门的声音惊动了屋里正在聊天的众人,所有人的视线全都看向了门口。

    看到是李毅后,姜老爷子当即笑着说道:“你小子可算是回来了,让我们一通好等!”

    李毅急忙说道:“爷爷、外公,谷老,您几位怎么来了,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吗?”

    姜老爷子笑了笑说道:“你小子别紧张,我们老哥几个就是闲聊的时候想起你了,有些事情想和你聊聊,没啥大事儿。”

    听到这话,李毅心里稍稍松了口气,随后说道:“有啥事儿您几位打个电话过来叫我过去就行,何必亲自跑这一遭呢!”

    “我们倒是想,但是你小子一下午都不在家,实在是等不到了,我们才想着亲自过来找你!”姜老爷子道。

    “抱歉爷爷,我们下午...”

    不等李毅解释,就听谷老便说道:“行了,别解释了,我们又不是来兴师问罪的,你找个安静的地方,我们聊聊。”

    李毅当即说道:“要不去我书房吧,那里比较安静!”

    “行!”

    随后,李毅带着几位老爷子来到了里屋的书房。

    安顿几位老爷子围着小圆桌坐下之后,李毅便要给他们冲茶倒水。

    谷老见状,当即说道:“你小子别忙乎了,刚才已经没少喝你家的茶了,还是先谈正事儿吧!”

    李毅知道这几位时间都很紧张,也没坚持。

    “好嘞,有啥事儿您老请说!”

    谷老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我们今天过来,主要是有这么几件事情想和你聊聊,首先是关于东南亚华人商会投资考察团来访的事情。”

    “投资考察团?”

    “对,得知全球华人商会东南亚分会正式成立的消息后,商业部立即发去贺电,并邀请对方来华投资,对方答应了我们的邀请,并表明会派出一个投资考察团过来,不过对方希望能见见你!”谷老道。

    “所以,您老的意思是想让我出面接待一下他们吗?”李毅道。

    “知道你忙,不可能一天天的陪着他们考察,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下,希望等这个考察团到了之后,你参加一下欢迎晚宴,和他们见个面就行了!”

    接着谷老继续说道:“而且我也听说了,这个考察团里面的不少富商都是你出面邀请来的,于情于理你也应该露个面。”

    “他们什么时候来?”

    “年后,大年初七!”谷老道。

    “行,这差事我接了!”李毅道。

    谷老点了点头,随后又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了李毅。

    “你看看这个!”

    李毅也不矫情,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起来。

    这是国家统计部门关于全国国有企业的一个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统计了1983年全国所有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

    报告内容很多,李毅没有细看,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些关键数据。

    根据报告的内容可以看出,过去一年国有企业的情况不容乐观,共计有三万多家企业陷入了陷入了经营困难、效益锐减的危险处境,其中8000多家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4000多家属于事实破产。

    相对应的,新增国有企业却仅仅只有1400多家。

    总而言之,现在国企的整体经营情况非常糟糕。

    “情况已经这么严重了吗?”李毅沉声问道。

    “事实可能比报告上面提到的更加严重,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你之前提到过的企业破产大潮即将成为现实。”谷老语气凝重的说道。

    李毅点了点头,对这话表示认可。

    他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对于国企眼下的困境非常的了解,而现在问题刚刚表露出来,生死攸关的艰难时刻还没有到来。

    “谷老,那上面准备怎么办?”

    谷老略作沉思,随后说道:“相关部门也对眼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离不开关系。”

    “本着对症下药的原则,想要解决目前的困境,必须要对现在的国企制度进行改革,只是具体怎么改革,内部还存在分歧。”

    “什么分歧?”李毅道。

    谷老当即说道:“你也知道,国企之所以会大范围的出现经营困难,和知青返城后不合理的就业安排有很大关系,再就是外企的冲击,对方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更加合理的管理方法,打的我们的国企节节败退,所以一部分人认为可以考虑精简员工,并暂停对外开放...”

    话音未落,就听李毅直接皱眉道:“这怎么可以,那样只能治标不治本,而且还是在开倒车。”

    谷老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因此很多同志都反对这个方案。随后又有人提出仿效英国的私有化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现在双方围绕这两个方案吵的不可开交,所以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听到这话,李毅陷入了沉默。

    眼下国企经营困难的祸根其实早就种下了,首先便是知青返城后,城市解决就业的政策不合理。

    要知道自77年知青开始返城后,下乡之前的那些城市就业岗位数量不足的问题再次暴露了出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政府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将问题丢给企业。

    说白了,就是拼命往工厂里塞,有的是让一定岁数的父母先退,让子女接班顶上,还有的则是干脆硬塞。

    尤其是那些集体企业,更是拼命塞人的重灾区。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原本3个人能干的活儿,现在有5个人在干,就业问题虽然解决了,但企业效益就受到了影响。

    再就是许多工厂建立了,生产的产品那根本卖不出去,企业不盈利,产品积压,赔本生产的同时还伴随大量公款的流失,诸多企业不断透支着未来过活,必然有过不下去的那一天。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大部分的企业还是能扛几年的。

    但眼下国家在进行改革开放,随着大量的外资来华投资,面对这些从红海里厮杀出来的企业,国企这种由国家政策扶持起来的企业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

    面对这些外企的巨大冲击,出现破产浪潮是必然的。

    只是...李毅虽然知道这些,但有些东西却不能直说。

    毕竟这里面牵扯太大了,他不太想卷入其中。

    谷老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想法,直接说道:“你小子不要担心,我只是想听听你的看法而已,而不是征求你的意见,更没有让你冲锋陷阵的意思。”

    “那您老为什么这么在意我的看法呢?”李毅道。

    “呵呵,一来是因为你的眼光独到,再就是因为你对玛格丽特政府的私有化改革比我们更加的了解。”谷老笑着说道。

    一旁的姜老爷子也附和着说道:“小毅,你的能力我们都是知道的,或许你的看法真的能解决国企的困境呢!”

    叶老爷子也开口道:“知道你小子怕麻烦,放心,出了这个门儿,说的任何东西都和你没关系。”

    听到几位老爷子的话,李毅知道今天自己是躲不过去了。

    当下,他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将自己对国企改革的看法娓娓道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