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咱们宁市的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这么说吧,就拿今年来说吧,全市的财政收入合计5987万,支出却高达6838万,财政赤字851万,省里对此很不满意...”话音未落,就听李毅直接说道:“王哥,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两年前市里的财政只有两千万不到,现在近六千万的收入,是之前的3倍还要多,却依旧存在财政赤字,这说明你们的支出有问题啊!”
“没错,确实是支出不合理,主要问题出在国企!”王安民道。
“国企?”
“对,现在全市“一市九县五旗”共有大小企业3655家,其中市管企业276家,县管企业1177家,剩下的全都是乡镇以及集体企业,五年前这些企业虽不见得全部能盈利,但大多都不需要向上面伸手。”
接着王安民继续说道:“但是这两年大部分的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现在三分之一的企业面临严重亏损,濒临破产,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轻微亏损或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能够盈利的企业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最重要的是,盈利企业上缴的利润远远少于亏损企业的亏空,只能拿其他收入来补窟窿。截止现在,市里欠下的债务已经高达2600多万元了,要是再不想办法解决的话,这个窟窿将会越来越大,直至彻底还不上...”
王安民说的这些情况,李毅其实早就预料到了。
毕竟这不是宁市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眼下全国各地面临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经济政策的问题。
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也不算难,不过是进行国企改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利润。
但这毕竟涉及到了政策方面的问题,并不是现在的他所能改变的。
想到这里,李毅当即说道:“王哥,你想我怎么帮你,是帮你拉一些投资,还是帮你们盘活几家亏损严重的厂子?”
“都不是!”
随后王安国继续说道:“我们市里其实针对那些亏损严重的企业进行过一些列的调研和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政府想要盘活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超乎想象。”
“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仿照西方国家进行私有化改制,将政府身上的包袱甩掉,为困境中挣扎的职工和企业寻一条活路。所以我想问问你,国企改制这条路倒底能不能走的通?”
李毅略作思索,随即说道:“走肯定是能走得通,但你也知道,上面对于国有企业的改制还在讨论当中,在政策没有明朗之前搞改制,风险太大了。”
“风险我自然是知道的,但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企业一天天衰败下去,我的心里属实不是滋味啊!”王安国语气低沉的说道。
李毅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们先不要急着做什么,上面要用部分国有企业给我们公司抵债,我和公司那边说说,优先收购宁市这边的企业。”
“等我收购了这些企业,再出面盘活它们,到时候你们再提出对国企进行改制,阻力兴许会小得多!”
“这会不会损害你们公司的利益?”王安民道。
“顶多只是少赚点,倒是不至于亏钱!”李毅笑着说道。
“这样我就放心了!”
接着王安民继续说道:“工作的事情说完了,下面和你说说我自己的事儿。”
“你自己怎么了?”李毅当即问道。
“我得罪人了,很有可能被调离宁市,我想请李毅兄弟你帮帮忙,尽量让我留在宁市!”王安民沉声道。
“王哥你现在好歹也是厅级干部了,什么人能轻易的拿捏你?”李毅疑惑地问道。
“是孟海!”
孟海?
听到这个名字,李毅竟然有种熟悉的感觉,但始终想不起来在那里听过。
看到李毅的反应,王安民便知道他对孟海应该不熟,当即解释道:“孟海是去年从省里空降到宁市的地委主任,他手下的人利用双轨制的漏洞,将部分紧缺的物资倒腾到市场上牟利,被我拿下了,孟海就利用在省里的关系,准备将我调走。”
听完王安民的话,李毅顿时明白了,这不仅仅涉及到了宁市一二把手之间的政治斗争,还牵扯到了价格双轨制与倒爷之间的事情。
眼下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家的价格体系采取的是“双轨制”,即同一种商品在体制内是一种价格,由国家调节,在体制外是另一种价格,由市场调节,这一制度去年才开始实施。
国家制定这个政策的初衷是找个过渡,避免一次性改革可能造成的市场混乱。
但双轨制却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有关系”的人会从体制内以低廉的价格购入某样产品,然后再到体制外的市场上以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这些人被称为“倒爷”或“官倒”。
这种“倒买倒卖”的行为造成物价上涨、腐败问题严重等等。
显然眼下的情况是,王安民借着孟海手下的人利用双轨制的漏洞牟利重挫了对方的锋芒,但是却遭到了孟海背后势力的反扑。
而王安民在省里并没有什么根基,形势逆转,所以才求助于自己。
略作思索,李毅随即说道:“王哥,这事儿我知道了,回头我了解一下情况再给你回话!”
王安民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喜色,虽说李毅没有直接答应帮忙,但也没有直接拒绝。
以他对李毅的了解,只要没有直接拒绝,他大概率是会帮忙的。
没错,李毅确实是准备出手帮王安民了。
虽然他本人不太喜欢参与这种政治斗争,但王安民现在的位置很重要,有他在不仅仅能为姜龙城和林毅保驾护航,还能保证姜家和叶家那两个企业快速发展。
再加上王安民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好官,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虑,李毅都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在斗争中落败。
只是李毅不知道的是,他这个决定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于还让他被某个“狠人”给盯上了...
..............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前景大好的青山县!
青山县.政府家属院!
客厅里,李毅、姜龙城、叶建华以及林毅围着茶几两两相对而坐,一旁的姜龙泽则又是烧水又是泡茶的,忙的不亦乐乎。
“五哥,你快别忙乎了,刚刚才在饭店吃喝完,谁也不渴!”李毅道。
话音刚落,就听姜龙城立即附和着说道:“对啊老五,自家兄弟不用这么客气!”
姜龙泽笑了笑说道:“你们几个好不容易来家里一趟,哪能连口热水都没有,像话吗?”
见劝不动,李毅等人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随后,他看向林毅说道:“林哥,大半年没回来了,县里今年的收成咋样?”
林毅当即说道:“龙泽没和你说这事儿吗,我还以为他早就向你报喜了?”
“没,五哥说是想给我一个惊喜!”
“呵呵,确实是惊喜,今年县里各乡镇公社的收成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大多数地方的粮食产量是前两年的三倍以上,有些地方的产量甚至于是之前的十多倍...”
“十多倍?”
听到林毅的话,包括李毅在内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众所周知,农业方面想要提高产量是非常难得,不要说是几倍了,就算是你能提高20%都需要付出几倍的汗水。
“是不是觉得有些不敢置信?”
接着林毅继续说道:“确实,我们刚开始看到下面乡镇干部汇报上来的数据时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度以为是那些基层干部在搞浮夸风那一套,但经过我们实地考察之后,最终确定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怎么可能,那可是十倍的粮食产量,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叶建华一脸震惊的问道。
林毅当即说道:“我们事后也对今年粮食产量大幅度提升做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是国家政策的带动,自从包产到户之后,老百姓都是给自己干活儿了,再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吃大锅饭了,这生产积极性是彻底的被调动了起来。”
“其次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在县里的主导下,今年青山县各个乡镇的老百姓大幅度的调整了种植结构,放弃种植莜麦、胡麻、黄豆等产量较低的农作物,转而种植玉米、土豆、甜菜等高产耐旱的作物。”
“再就是农业设施得到了改善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辅助因素,去年龙泽通过自己的关系,从省里和中央争取到了不少农业发展资金,并用这些钱修建了不少水利设施,还请来了不少农业专家到县里传授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多管齐下之下,所以粮食产量才会有如此大的提高...”
这时姜龙泽也泡好了茶水,提着茶壶和水杯走了过来。
他一边给众人倒茶一边接过了林毅的话茬说道:“除了粮食产量增加了以外,老百姓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几倍年收益很普遍,十几倍的也有。”
“最夸张的是妹夫的老家碾子山村,他们村社员的年收入达到了2800元每人,比我这个县领导还要多一倍有余。”
众人忍不住又是一阵咋舌,青山县的情况确实让他们感到惊讶。
而李毅听到林毅和姜龙泽的话,心里却是特别的高兴。
不仅仅是因为青山县是生他养他的家乡,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快速发展也有他一份功劳。
想到这里,李毅随即问道:“这么说来,咱们青山县的财政情况要比其他县区好一些吧?”
姜龙泽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说道:“如果从收入层面讲,咱们青山县的情况确实要好很多,今年县里全年的财政收入为1100万元,是前年的五倍,但咱们县里的支出也大。”
“去年一年的时间,全县新建大小项目55个,各项投资总规模达到了3527万元,尽管大部分资金都是有你们那个发展基金会兜底,但县财政也拿出800多万,加上上缴市里的,现在县里还欠银行200万的贷款。”
李毅笑了笑说道:“你们这是大手大胳膊,能挣能“踢撘”(花销),不过投资并不算是单纯的支出,挨过这段苦日子,县里的财政必然会好转的。”
“哈哈哈,那倒是,随着县里肉联厂和冷库的建成,再加上小尾寒羊养殖已经形成规模,咱们青山县已经形成了一条养殖、屠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单单靠养羊业,明年县里至少能增加三千万元的收益。”姜龙泽有些激动地说道。
李毅笑了笑说道:“不错...不错,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政绩啊,有了这份政绩傍身,或许用不着干满这一届,你们就有可能更进一步了。”
虽然姜龙泽和林毅履行的时间并不长,按道理说并不满足再次提拔的条件,但别忘了这两人的家世。
作为世家子弟他们并不需要像普通干部那样熬资历,只要有足够的政绩,随时能提拔晋升,甚至于没有政绩都行。
然而,在听到李毅的话之后,两人都没有表现的太过于高兴。
略作沉思,却见姜龙泽看着李毅说道:“妹夫,我很看好青山县的未来,我打算干满这一届再走。”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想看看这个塞北小城在我们两的努力下,能发展到那一步!”林毅也附和道。
李毅知道这两人是看好青山县的未来,想要在这里多待几年,将这份政绩干的扎扎实实。
当下,便点头说道:“行,这事儿看你们的意思,正好姜家和叶家接下来要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还需要你们两个的关照。”
话音刚落,就听姜龙城开口问道:“老五,建火腿肠厂和方便面厂的事情你们县里准备的怎么样了?”
姜龙泽随即说道:“已经上会讨论了,县里决定将西关外的两块卖给你们,另外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只等明年开春你们就可以派施工团队过来建厂了。”
姜龙城当即说道:“建厂倒是小事儿,主要是鼓励老百姓养猪才是关键,这需要你们县里大力配合!”
“三哥,在县里推广长白猪养殖的事儿,我们已经征求过省里的养殖业专家了,他们一致认为青山县很适合养殖长白猪。”
接着姜龙泽继续说道:“而且这事儿我也向市里的王书记汇报过了,他也非常支持我们这事儿,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向老百姓推广,就看你这边的团队和资金什么时候到位了,毕竟县里没有那么多钱搞这事儿。”
“我们的团队已经搭建完成了,我这次回去之后就将他们派过来,自己也是随时可以到位。”姜龙城道。
“那行,等你们那边的团队和资金全部到位了,我们就直接帮你们和省里的农牧厅以及良种场牵线,然后在全县范围内鼓励老百姓和你们合作,共同推广养殖长白猪!”姜龙泽道。
“那敢情好,要是这样的话,开春后咱们的计划就能全面实施了!”姜龙城激动的说道。
李毅听到姜龙泽突然提到了王安民,随即开口问道:“五哥,林哥,向你们打听个人,你们对市里新来的那位孟主任了解多少?”
姜龙泽皱了皱眉头说道:“妹夫,你说的那个孟主任指的是孟海是吧?”
“对,就是他!”李毅道。
“他这个人我见过几次,官架子十足,开口国家闭口人民的,还喜欢上纲上线,给人感觉不太好!”姜龙泽道。
而一旁的林毅补充道:“嗯,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和这位孟主任接触的比较多,他这个人吧,给人的感觉确实不太好。”
“而且还有传言说他这个人的作风不太好,和咱们县里的某个女同志保持着不正当关系,总之不是什么好人。”
李毅先是一愣,随即说道:“孟海和咱们县的女同志保持不正当关系,这个消息准确吗?”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确实是有不少人在传他和县供销社的秦主任关系匪浅。”林毅道。
供销社...秦主任...
李毅的脑海里闪过一个蛇蝎美人的面容,同时一段尘封的记忆逐渐的浮现在心头...
...........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我想和你聊聊孟海的事儿
李毅略作思索,随后问道:“林哥,流言中提到的那位秦主任是不是叫秦孝柔?”
林毅先是一愣,随即说道:“没错,就是秦孝柔,你知道她?”
李毅点了点头,随后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何止是知道,秦孝柔就是“毒寡妇”秦燕柔,这可是一个令北方商界既佩服又惧怕的女人。
现在的她还是体制内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科级干部,但用不了几年,她的名字就会响彻全国。
不过秦孝柔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她在商业上的成功,而是他从体制内辞职下海之前,他干了一件令全国老百姓都瞠目结舌的事情——大义灭亲。
她亲手将自己已经是省常委的父亲拉下了马,让渣爹和恶毒继母把牢底坐穿,又把同样在体制内发展的6名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全部搞的家破人亡,主打的就是一个六亲不认。
在之后,她就从体制内辞职了。
接着体制内少了一个普通女干部,商界多了一个狠辣的“毒寡妇”,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她名下的燕柔集团就发展成了塞北省的龙头企业,她本人也成了商界凶名远扬的女强人。
而李毅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个被秦燕柔拉下马的省常委父亲就叫孟海。
也就是说孟海和秦燕柔之间的根本就不是情人关系,而是父女...
想到这里,李毅突然说道:“五哥,我想见见那位秦主任,你能给安排一下吗?”
姜龙泽皱了皱眉头说道:“那个女人在县里的名声可不太好,你见她做什么?”
“王安民和孟海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了,孟海动用了在省里的关系,王安民有可能会被调离,他向我求助了...”
话音未落,就听姜龙泽直接问道:“你要帮他?”
“嗯,抛开私人关系不谈,单单就我们接下来的计划,也需要地委行署那边有我们的人,王安民这个人很合适。”李毅道。
“你想从秦孝柔的身上寻找突破口,然后收拾孟海?”
不等李毅回答,姜龙泽便再次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可不必,一个小小的孟海而已,我们想要动他的话,用不着这么麻烦。”
李毅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以姜家和叶家的实力,想要收拾孟海的话,轻而易举。但我觉得这种事情没必要惊动家里的叔伯舅舅他们,更不用惊动老爷子,最好我们自己解决。”
再说了,李毅想要见秦孝柔也不全是想从她那里寻找对付孟海的突破口,而是他想谈谈这个女人的口风。
说白了,李毅不想得罪秦孝柔。
虽然从前世发生的那些事情来看,秦孝柔对于孟海这个亲生父亲似乎并没有什么感情,要说有那也是恨意更多一些。
但李毅并不清楚她的恨是一开始就有的,还是说后来才生出来的,万一人家父女俩现在还没有决裂呢?
李毅可不想无意中得罪那样一个手段惊人的疯批...
当然了,如果能借秦孝柔的手除掉孟海,那就更好了。
姜龙泽和林毅并不知道李毅的真实想法,但是想到为了一个小小的孟海,惊动家里的长辈,确实不值得。
想到这里,姜龙泽当即说道:“行,这事儿我来安排。”
这时林毅突然说道:“正好明天县政府这边要召开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秦孝柔作为供销社主任肯定是要出席会议的,等会议结束后我找借口把她留下来,你看如何?”
“这倒是也行,你们那个会议什么时候结束?”李毅道。
“九点多开始,最多十点钟就完事儿了!”
“行,那我十点钟直接到县政府找你!”李毅道。
“好...”
随后,众人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国企改革方面,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结束这次聊天...
............
翌日,清晨!
李毅从招待所的木床上醒来时,姜雪已经起床了,此时正坐在窗口的小桌子前看书。
去年下半年因为孕反的原因,姜雪大半个学期都在请假,虽然这期间她也一直在自学,但金融方面的很多课程要是没有老师教导的话,是很难看得懂的。
因此,期末考试的时候,姜雪有几科考的并不是很好。
先不说明年开学能不能拿到奖学金了,她都觉得自己很可能会挂科。
所以,放假之后,姜雪一有时间就捧着课本学习。
万一明年开学宣布成绩后有挂科的科目,也能补考通过。
李毅一边穿衣服,一边问道:“咋不多睡一会儿,起这么早?”
姜雪抬头笑了笑说道:“不早了,都九点多了!”
李毅先是一愣,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果然已经九点多了。
又抬头看了看窗外,发现外面灰蒙蒙的,似乎有雪花飘落,当即便知道外面是阴天,所以才会让他产生了时间尚早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