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02章

    云锦当即回答道:“爸爸,小红帽是个不听话的笨孩子,我们才不要像她学习呢!”

    “小红帽是不听话的笨孩子?”

    “对啊,小红帽那么小,她的爸爸妈妈肯定告诉她不要一个人出门,妈妈和张凤阿姨、杨苗阿姨都教过我们,所以我和哥哥从来都不一个人出门,小红帽一个人去外婆家,肯定是没听爸爸妈妈的话!”云锦仰着小脑袋说道。

    听完自家丫头的回答,李毅竟然有种无言以对的错觉。

    不等他说话,自家儿子也附和着说道:“还有就是,大灰狼随便说几句话小红帽就轻易的相信了,妈妈和外婆早就告诉我们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而且大灰狼那么丑,小红帽怎么一点警惕心都没有,她真笨...”

    此时李毅的脑海里只有一个画面——有道理(贾冰版!)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在自家两个娃的眼里,小红帽和大灰狼竟然是这样的形象。

    小红帽不听话还笨,大灰狼又丑又坏,这个故事里面恐怕只有外婆是个好人。

    但仔细想想,两个孩子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总之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就在李毅无言以对之际,云锦小丫头突然用白嫩嫩的小手指戳了戳李毅的胳膊,然后满是期待的问道:“爸爸,小土豆烤好了没,我想吃!”

    说话的时候,那双布灵布灵的大眼睛不时扫向火炉子的下面灰膛。

    李毅笑了笑,当即说道:“差不多了,爸爸给你们看看!”

    说着,李毅拿起炭盆子里的炉钩子,打开回火炉下面的进气罩,从里面勾出一个灰扑扑透着一层焦黄色的土豆。

    刚从火炉子里扒拉出来的烤土豆有点烫,李毅没敢直接上手拿,而是轻轻捏了捏,发现里面已经软了。

    “已经烤好了,你们在这里等着,爸爸给你们拿碗去!”

    说着,李毅起身来到厨房。

    他先是往碗里倒了一些“酱面面”,这玩意儿是用炒熟的胡麻捣成粉末,然后拌上盐巴做成的一种调味品,是塞北地区常见的一种酱油替代品。

    虽说这玩意儿调色的效果很一般,但却是烤土豆的灵魂伴侣,烤土豆有了这玩意儿,香味儿至少能提升两个等级。

    回到卧室后,在两个孩子期待的眼神中,李毅给他们各剥了一个烤土豆,放到他们碗里。

    接着,李毅又给姜雪剥了一个,端到了炕上。

    “尝尝?”

    “嗯!”

    姜雪当即接过李毅递过来的碗,拿起剥好的土豆,沾了点“酱面面”便吃了起来。

    嘶!

    “沙地土豆,沾上“酱面面”是真的香!”

    “好吃你就多吃一点!”李毅笑着说道。

    突然,李毅看到姜雪的眼里似乎有晶莹之色闪过,仔细一看竟然是泪迹。

    自家媳妇儿竟然哭了?

    李毅知道孕妇情绪波动大,也比较敏感,当即柔声问道:“怎么了,好端端的咋就哭了,是不是...”

    不等李毅话音落下,就听姜雪摇了摇头说道:“你别多想,我只是想起第一次吃烤土豆沾酱面面的情景了,所以有些感慨。”

    “第一次?”

    “嗯,你知道我第一次吃烤土豆沾酱面面是什么时候吗?”

    “不知道,莫不是在村里插队的时候?”李毅道。

    他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酱面面这种东西只有青山县附近几个县市才有,出了宁市范围就见不到这种调味品。

    姜雪第一次吃这玩意儿,八成实在村里。

    果然,姜雪点了点头说道:“对,就是在碾子山村,而且还是在你家,还是你给我吃的。”

    “我?”

    “对,那是我第一年到碾子山村插队,由于去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所以我们并没有分到粮食,是靠县里给我们的安置补贴勉强维持生活。”

    接着姜雪继续说道:“但我那个时候,安置补贴要拿出一多半寄回给唐家,留下来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够吃。有一次县里的补贴完了一个星期发放,我足足有三天没有吃饭,整个人都饿的快撑不住了,是娜姐见我可怜,就把我带回你家。”

    “我记得那天我去的时候,你正好在家里烤土豆,听娜姐说了我的事情,就顺手给了我一个烤好的土豆,还给我撒了一点酱面面...”

    话音未落,就听李毅打岔道:“是不是那个时候你就惦记上我了?”

    姜雪脸色瞬间红了,但却没有否认。

    “惦记倒是不至于,但在我心里,一直觉得你虽然不上进,但却是一个好人,所以...”

    下面的话姜雪没有说,但李毅却明白她的意思。

    正因为心里有这样的印象,所以当初姜雪面临那种困境的时候,她宁愿将清白的身子给了自己,也不愿意留给那个刘二麻子。

    “没想到我能娶到你,还得感谢当初那个烤土豆啊!”李毅笑着说道。

    “嗯,还得感谢唐家那些人的逼迫,不然我也没有勇气做那样的事情。”

    提起唐家那些人,姜雪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显然又想起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李毅将姜雪拥入怀中,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然后说道:“不要多想了,那些事情都过去了,我们现在很幸福就足够了!”

    “我没多想,就是想回村里看看,可惜现在身子重不太方便,不然的话这次李刚和灵儿结婚我一定去...”

    李毅想了想说道:“你要是真想回去也没事儿,我会安排的!”

    “真的可以吗?”姜雪眼睛亮亮的说道。

    “当然可以了,坐汽车确实有点劳累,但我们可以坐火车回去,卧铺还是很舒适的。”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还可以先让张子强把车子开到宁市,到时候让他提前在火车站门口接咱们,全程也不需要坐多长时间的汽车。”

    “娘...娘会放心让我回去吗?”

    “没事儿,我会和娘说的!”

    “那孩子们呢,带不带?”

    “孩子们就不带了,让娘和大姐帮着照看几天。”

    “那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姜雪高兴地问道。

    “再过两三天吧,不着急...”

    话音未落,屋里的电话突然急促的响了起来...

    .............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又见王安民!

    宁市.火车站!

    “呜...呜...”

    随着一阵沉稳有力且富有节奏的汽笛声,一列火车由远及近,缓缓驶入车站。

    听到汽笛声,站在月台上的旅客们纷纷抬起头,望向火车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很快,火车缓缓在月台旁停了下来。

    随着车门打开,车上的旅客陆续从车上走了下来。

    卧铺车厢,谷正伦这个秘书加助理在前面打头,李毅则是小心翼翼的扶着姜雪,准备下车。

    旁边是张子强和杨志文等人,下车的同时向四周警戒,最后则是张凤和吴双负责拿着行李箱。

    除此之外,同行的还有姜龙城、叶建华、刘三、李叶桥以及王安国、安红夫妇等人,他们也都是一同回来参加李刚的婚礼的。

    刚下车,李毅就听到月台上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顺着声音望去,看到有人向自己招手。

    仔细一看,发现来人赫然是宁市一把手王安民,在他身边还站着五六个身穿干部服的人。

    李毅见状,当即拉着姜雪的手,向着王安民等人迎了过去。

    对于王安民亲自来车站迎接他们一行人,李毅倒是没觉得意外。

    毕竟走之前他亲自给王安民打了电话,以他们之间的交情,王安民不知道他回来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那肯定会来的。

    其实李毅本来没打算打扰王安民,他原打算让张子强和杨志文等人先开车返回青山县,他带着姜雪等人乘坐火车回去,双方在宁市汇合。

    主打一个悄悄地进村,开枪的不要。

    但没想到的是,昨天晚上突然接到了姜龙泽的电话,说这几天整个塞北地区连续下了好几场强降雪,很多地方的交通都陷入了瘫痪。

    想到京城到青山县的有一段盘山公路,平时就不是很好走,下这么大的雪,肯定更加的危险。

    思之再三,李毅最终决定所有人一同坐火车回去,很后面的路程找王安民借几辆车子,因此动身前才给王安民打了个电话。

    朋友见面,自然是非常的高兴。

    一番热情的寒暄之后,王安民当即说道:“李毅兄弟,难得你回来一趟,我在市宾馆准备了饭菜,为你和弟妹接风洗尘!”

    李毅知道这事儿推脱不了,当即笑着说道:“行呢,那谢谢王哥了!”

    随后,在王安民等人的簇拥下,李毅等人离开了火车站。

    只是让李毅感到疑惑的是,车子出了车站之后竟然没有右转,而是左转,并一路向北行驶,这显然不是去市宾馆的路。

    不过,王安民和李毅并不在同一辆车子上,因此李毅也没法询问。

    好在他知道王安民不会害他,因此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让司机跟着王安民的车子走就行了。

    车子在市区行驶了十几分钟后,终于开进了一处有着警卫巡逻的单位里,当看清楚这个单位的建筑物之后,李毅整个人都有些懵逼。

    只见眼前是一栋像是酒店一样的巨大建筑,前面是欧式宫殿一样的大厅,后面则是三栋紧紧相连的高楼,目测至少有十几层高。

    让李毅震惊的不是这处建筑的规模和高度,而是在他的记忆中,宁市前世就没有这么一处建筑。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宁市人,李毅对于这座市区人口不足30万的小城的主要建筑,可以说了如指掌,从来就不知道市区竟然还有这么一处可作为地标的建筑。

    因此下车之后,李毅便忍不住问道:“王哥,这是啥地方了,我们来这里干嘛?”

    王安民笑了笑说道:“不知道了吧,这是我们新建的市宾馆!”

    “这是市宾馆?”

    “对,新建的,足足花了1000万元!”王安民即得意又有些肉疼的说道。

    “1000万?”

    接着李毅满脸疑惑的说道:“王哥,市里那来这么多钱建这个宾馆,再说省里同意你们拿那么多钱建宾馆吗?”

    也不怪李毅这样问,主要是宁市属于塞北省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每年的财政收入也就2000万左右,显然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建一个用处不大的宾馆。

    更何况,就算是他们有钱,省里也不会允许他们拿来搞这个,这里面肯定是另有内情。

    王安民笑了笑说道:“靠市里肯定是没这个能力了,实话告诉你吧,新建市宾馆的钱不是市里的,是别人捐赠的!”

    “捐赠...莫不是老黄捐的?”李毅道。

    “没错,就是港岛的黄立行先生捐的,他说咱们宁市市宾馆是他们一家命运的转折点,所以就单独捐赠了市里1000万,让我们将市宾馆扩建一下,要求必须把钱花完,且不能用作它途。”

    接着王安民继续说道:“经过市里研究之后,最终决定在城北这边新建一个市宾馆,两个月前才投入使用。”

    听完王安民的解释,李毅心里顿时就释然了。

    仔细想想,市宾馆对于老黄和陈楚红夫妻俩来说,确实意义重大。

    前世他们一家就是在这里丧的命,甚至于黄玲那个小丫头都没来得及出生就夭折了。

    这一世,他们一家也是在这里获救,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再加上现在老黄身价早就破百亿了,捐一千万翻新一下市宾馆,倒也说得过去。

    “一千万拿来建宾馆虽说有点浪费,但也是老黄和楚红嫂子一片心意!”李毅道。

    “黄立行先生和陈楚红女士为咱们市里做的事情可不止这一件,他们还捐建了不少其他项目!”王安民道。

    “哦,还有哪些项目?”李毅好奇的问道。

    “在过去几年里,他们一共为咱们宁市建了54座中小学,还为师范学校捐建了一栋教学楼,为农牧学校捐赠了一座图书馆,前段时间陈女士的弟弟又来了,说是今年要为市里捐建一座孤儿院和一个体育馆!”王安民道。

    李毅点了点头说道:“老黄有心了,他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谁说不是,黄先生和陈女士真是咱们塞北老百姓的活菩萨,他们的立行小学和立行中学遍布整个塞北省,其他捐建项目多达80多个。”

    接着王安民继续说道:“据省里的统计,短短三年的时间,黄先生和陈女士夫妇为咱们塞北省捐款金额达到了1.3亿元,平均每年四千多万,说其他们夫妻俩,就连省里的那几位都忍不住竖大拇哥。”

    听到这话,李毅也忍不住有些咂舌。

    老黄在国内做慈善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记的当时老黄还想冠他的名,不过却被他给拒绝了。

    但李毅没有想到,老黄的慈善公益规模做的这么大,看得出他是真的在用心回馈社会。

    同时,李毅也觉得自家的慈善基金会也得加快脚步了...

    几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市宾馆里面。

    刚走进宾馆大厅,李毅就看到一个熟人,竟然是原来青山县国营饭店的主任李景山。

    他从王安民这里得知李毅和姜雪回来了,中午还要在市宾馆吃饭,因此早早地就在宾馆门口等着他们了。

    经过了解之后,李毅才知道,现在李景山已经是市宾馆的一把手了,妥妥的处级干部。

    又是一番寒暄之后,李毅等人才跟着李景山来到了吃饭的地方...

    吃完饭,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本来按照李毅的计划,下午就要返回青山县了。

    虽说距离李刚结婚还有两三天的时间,倒是不急着回去,但他想早点回去看看自家老爹,还想看看小狗娃以及勇子他们。

    但就在李毅准备向王安民辞行的时候,还没等他开口,就听王安民提出请求,要和他单独聊聊。

    听到这事儿,李毅就知道王安民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找他,随即便答应了下来。

    而后,两人便在李景山的安排下,来到了市宾馆内部的一间会客厅里...

    ...........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王安民的求助!

    市宾馆!

    会客厅里,李毅和王安民相对而坐,中间的小茶几上放着一个陶瓷茶壶和两个杯子。

    王安民一边给李毅倒茶水,一边说道:“尝尝咱们本地的苦茶,在京城应该喝不到这茶吧!”

    李毅眼睛顿时一亮,随即笑着说道:“确实有些时日没有喝这玩意儿了,还真有些想念。”

    说着,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顿时一股清新中带着微微的苦感涌上舌尖,虽谈不上多好喝,但那种熟悉的感觉却让李毅颇为享受。

    这种苦茶其实就是黄芩茶,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可泻肺火、降血压。

    本地的老百姓用其茎、叶经九蒸九晒等传统工序成黄芩茶饮用,是他们消暑、待客的主要饮品。

    品了几口苦茶之后,李毅看着王安民说道:“王哥,现在这屋里就咱们两人了,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王安民点了点头说道:“我今天过来除了想和你叙叙旧之外,主要是有几件事情想请你帮帮忙。”

    “什么事情你说?”李毅道。

    “先说工作上的事情吧,眼下宁市的地方财政面临巨大的困难,我想请李毅兄弟你给出出主意,毕竟你在这方面可是专业的!”王安民道。

    李毅略作沉思,随即说道:“王哥,我对于地方财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想来地方政府的财政和公司财务也差不多,解决财政困难的办法不外乎开源节流,对症下药即可。”

    王安民点了点头说道:“道理谁都懂,但重点是如何开源又如何节流?”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