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87章

    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位领导是自家男人生前的朋友。

    而且她之前也确实听自家男人说过,他在部队认识不少大干部家的子弟,其中有不少人的父母亲戚都在京城,这位李司长八层就是自家男人口中的那些人。

    想到这里,金茉莉随即说道:“领导,这事儿容我考虑考虑,再说这种事情也得看海涛的意思,毕竟现在的我真的配不上他...”

    “行,等你考虑好了告诉我一声,至于海涛那边你不用担心,只要你点头,剩下的交给我就行!”李毅道。

    “嗯...”

    .............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布局饮料产业!

    1984年1月1日.元旦!

    在法铁县整整待了三天之后,这边的事情总算是暂时了结了,随后李毅便带着张子强、谷正伦等人动身离开了法铁县。

    之所以说是暂时了结,主要是因为黄三以及其身后的保护伞虽然都被抓了了起来,但由于这些狗东西涉及的案子多达数十起,而且时间跨度足足有四五年。

    因此,不管是公安机关审理案情还是收集证据,还是法院审判,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暂时根本无法结案。

    而李毅却有其他事情要处理,无法在这里久待,于是便只能留下杨志文和另外一个警卫队员处理徐家的事情,而他则是先行离开了。

    不过李毅却没有立即返回京城,而是先由法铁县来到了辽省的省会城市奉天。

    沙石公路上,车辆虽然有些颠簸,但李毅依旧拿着手中的文件看的津津有味。

    良久,李毅将文件合上了,随后对着旁边的谷正伦说道:“这些情况你是从那里打探到的,准确吗,八王寺汽水厂真的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了吗?”

    谷正伦当即说道:“毅哥,这些情况都是我表姐告诉我的,消息来源绝对错不了...”

    “你表姐?”

    “我表姐是奉天市政办主任!”

    接着谷正伦继续说道:“昨天我亲自给我表姐打了电话,她告诉我八王寺汽水厂的情况非常不好,虽然目前厂子还没有停产,但厂子里已经四个月没有给职工发工资了,不过是不是真的资不抵债,这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听到这话,李毅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这难道就是顶尖世家的子弟的底蕴吗?

    随便一个地方,人家都能有亲戚,而且职务还都不低。

    就拿这位“表姐”来说,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虽然级别不高,但在地方上却是妥妥的实权领导。

    毕竟政办主任可以随时见到市里的一二把手,因此在很多地方,圈子里都把政办主任称之为大管家。

    略作思索,李毅再次说道:“如果这样的话,收购八王寺汽水厂的阻力似乎并不大!”

    谷正伦皱了皱眉头说道:“毅哥,你之前不是说要搞那个什么功能性饮料吗,怎么突然要收购八王寺汽水了?”

    “据我表姐说,八王寺这个品牌已经老化话,也就奉天一代的人喜欢,都走不出辽省,现在厂子的效益更是差的要命,省里和市里都在想办法甩掉这个包袱,价值真不大啊!”

    “你呀,根本就不懂商业!”李毅笑了笑说道。

    谷正伦挠了挠头说道:“毅哥,你也知道我家里给我安排的路就是走仕途,对于商业运作确实不太了解。”

    “以前不懂也就算了,但现在不行,不管是给我当助理还是以后走仕途,都少不了要和商业乃至于商人打交道,要是对这方面什么都不懂的话,很容易吃亏的。”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就拿这个八王寺汽水厂来说,包括你那个表姐在内的本地官员,都认为八王寺汽水厂品牌老化,效益低下,没有太大的价值,一旦有人收购这个品牌,他们必然会同意,甚至于会低价甩卖,那样的话,省里和市里的损失可就大了。”

    “啊,毅哥你的意思是这个八王寺汽水厂很值钱?”谷正伦道。

    “当然了,什么品牌老化,那叫底蕴!”

    随后李毅再次说道:“放眼全国,像八王寺这种成立时间超过半个世纪的国民品牌可不多了,不说别的,单单“八王寺”这个商标就价值1000万!”

    “1...1000万?”

    谷正伦整个人都惊呆了,他可是知道,奉天市政府只要一百万就想把八王寺汽水厂给卖掉。

    之所以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也是他的那位表姐告诉他的。

    昨天接到李毅的命令之后,谷正伦就猜到了李毅的想法,毕竟谁没事儿会专门调查一家离京城数百公里外的汽水厂。

    更何况李毅前几天和楚文山打赌的时候,谷正伦就在旁边,显然李毅打听八王寺汽水厂是有意图的,而他的目的就是收购这家汽水厂。

    因此在打探消息的时候,谷正伦专门询问了一下表姐,如果收购八王寺汽水厂需要多少钱,结果对方出的答案只有100万,这还是包括了现在厂里全部的生产设备和厂房。

    但现在李毅却告诉他,仅仅八王寺汽水的品牌就价值一千万,这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

    而李毅看着谷正伦震惊莫名的表情,当即笑着说道:“你可知道,八王寺饮料成立于1920年,距今已经有64年的历史了。”

    “而且,当年,在民国政府政策扶植下,“八王寺”产品远销到津城、沪城等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汽水巨头,绝对的中华老字号,一千万绝对值。”

    “可是...可是现在汽水厂的情况并不好啊,我表姐说市里为了拯救这个汽水厂也是想尽了办法,甚至于五年内换了三个厂长,但依旧没啥作用!”谷正伦道。

    李毅笑了笑说道:“别人不行,不代表我也不行,别忘了在这方面我是专业的。”

    听到这话,谷正伦顿时无话可说了。

    李毅说得没错,在这方面,他确实是专业的。

    随后,谷正伦便不再开口了,反正也不懂。

    而李毅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与谷正伦深聊,他的思绪很快就转移到了八王寺汽水厂身上。

    其实李毅之前已经了解过了,八王寺汽水这些年之所以接连亏损,并非是品牌的问题,而是政策和管理混乱导致的。

    尤其是前些年的特殊时期,导致汽水厂的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这才让“八王寺”出现了连续多年的亏损。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国民经济全面复苏、企业经营极大发展,“八王寺”汽水也会在未来的几年扭亏为盈,并成为未来十年内东北人最喜爱的饮料,没有之一。

    李毅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着八王寺汽水还没有重新焕发光彩之前,将其收购下来。

    当然了,李毅收购八王寺汽水并不是要薅国家的要毛。

    毕竟就算是这个品牌在他的运作下做起来了,其所有权也归发展委,甭管股权还是利润分红,都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不想这个国民品牌被埋没,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以后“两乐淹七军”的困局。

    前世,八王寺汽水厂就是被美利坚某著名可乐公司,以“于华国国营饮料厂合资经营、帮助华国民族饮料发展”的名义,将“八王寺”包括商标所有权、市场份额在内的全部资产并入其成立的“合资企业”,使其成为无力自保的“小股东”。

    至此,“八王寺”商标所有权被“可乐公司”拥有并封存达十年之久,人民喜爱的“八王寺”饮料被迫消亡。

    在“消灭”、吞并了“八王寺”原有市场和优势后,“可乐公司”又将为其承担全部债务的空壳-“八王寺汽水厂”退还给地方政府,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民族品牌“八王寺”频临“灭亡”。

    而这不过是改革开放后,众多民族品牌遭受外国资本冲击的冰山一角而已,同样遭遇的还有天府可乐、北冰洋汽水、太太乐、老山城啤酒等等。

    以八王寺汽水厂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果他不加干预的话,用不了几年,就会被国外的饮料公司收购,重蹈前世的覆辙。

    趁着现在外资对华国投资环境的质疑,还为大举进入华国,再加上收购和改造的成本足够的低,李毅打算先把这几家饮料巨头拿下,在那几个“可乐”巨头进入华国前,将国内的饮料市场搞定。

    总之,华国人喝到肚子里的饮料必须要由华国人自己说了算。

    想到这里,李毅当即让张子强加快点速度,天黑前必须赶到奉天。

    然而,李毅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快马加鞭的赶往奉天的时候,京城这边却因为一份政令炸锅了...

    ..........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1984一号文件!

    京城.姜家老宅!

    书房里,除了姜老爷子外,还有五六个人,都是姜家二代、三代的嫡系子弟,包括姜世荣、姜世明、姜世英这样的二代中坚,以及姜龙泽、姜雪这样的三代子弟。

    “咔嚓!”

    书房的门再次被人推开了,只见姜龙城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看到屋里这么多人,姜龙城明显愣了愣神,随后立即打招呼道:“爷爷好,爹、二叔、三叔、老五你们都在啊!”

    姜世荣看着儿子浑身脏兮兮的,精神似乎也不太好,当即皱眉道:“你小子又到哪里鬼混去了,你爷爷不是让你一点钟之前必须赶过来吗,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

    “爹,啥叫鬼混,我那是去干正事儿好不好...”

    话音未落,就听姜世荣一脸嫌弃的说道:“你能有什么正事儿!”

    被自家老爹嫌弃,姜龙城有些无奈,当下看了看主位上的老爷子说道:“爷爷,我这段时间可是一直在为家里的家族企业奔波,刚刚我还在农科院找吴教授了解新一代肉猪品种的问题,还专门去了农科院设在城外的养猪基地。”

    “为了赶时间,我都没来来得及洗个澡就过来了,搞得浑身上下一股猪粪味儿,难受死了...”

    老爷子瞪了一眼大儿子,而后说道:“老大,龙城现在是咱们家族企业的负责人,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正事儿,哪有时间去外面鬼混,你说话的时候注意点。”

    “再就是,龙城现在比以前上进多了,你不要那老眼光看人。”

    听到老爷子的批评,姜世荣微微有些发懵,他都忘了有多少好年没有被自家老爹批评了。

    但懵逼之余,更多的还是震惊,震惊于自家老爷子竟然当着面这多人的面,说自家儿子上进了,这可是多少年来头一次。

    要知道,家里第三代六个孩子,老三家的那丫头刚认回来没几年就不提了,剩下五个孙子里面,就属他家老三最差劲儿了。

    尤其是每次家族聚会或者是年底聚餐的时候,老三总会被老爷子单独拿出来训斥一番,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但这大半年没见,老爷子竟然夸上这小子了,还真令他感到意外。

    这时,姜世英也附和着说道:“大哥,你可能还不知道,龙城现在可不得了了...”

    “有啥不得了的,难不成他还成精了?”姜世荣道。

    姜龙城咧了咧嘴,幸好是亲爹,要搁了别人,他早就骑脸输出了。

    “这一年来龙城不但得到了华威公司上上下下的认可,还通过了小毅的考验,现在负责筹建家里的家族企业,以后咱们老姜家的钱袋子就归他管了。”姜世英笑着说道。

    “就他,还管钱袋子,可别让这小子把咱家的家底子给败光了!”姜世荣皱眉道。

    都说知子莫若父,自家儿子什么德行,他最清楚不过了。

    之前没结婚的时候,每个月一百多块钱的工资,到月底的时候愣是一分钱存不下,还得单位帮忙报销一部分。

    指望他管家里的钱袋子,这不是狗窝存油糕吗...

    “行了,哪有你这么说自己儿子的,不像话!”

    接着老爷子看了看姜龙城,再次说道:“龙城,知道你这段时间辛苦了,筹备的咋样了,还顺利吗?”

    姜龙城急忙说道:“目前还好,建厂的事情我让老五帮我选地方,他对青山县的情况比较了解,等他选好之后我亲自去看看,要是没问题的话,开春之后就动工。”

    “工程队我也找好了,就用星耀公司的工程队,他们在这方面是专业的,过几天他们会派一个团队到京城和我面谈,然后根据我们的要求先出设计图。”

    “再就是关于设备和原料的事情,我也在跟进,不过有些事情我心里还是有点没底...”

    “什么事情,你说?”老爷子道。

    “我专门找人打听过了,国家对于猪肉统购统销的政策暂时没有变动的迹象,我很担心咱们砸重金把厂子建好了,设备也买好了,却没有原料供应,无法开工生产,那样的话,前期投资就彻底的打水漂了!”姜龙城担忧道。

    此话一出,屋里的几人也都陷入了沉思。

    一直没有说话的姜世明随即说道:“小毅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的人,他既然将那个什么火腿肠产业交给我们,肯定是考虑到了这些的。”

    姜龙城当即说道:“妹夫的意思是国家的政策可能会改变,但他却没说具体的时间,万一...”

    话音未落,就听老爷子的声音响了起来:“没有万一,我今天把你们都叫过来,就是想和你们说说这事儿的!”

    听到这话,屋里的众人都是一愣,全都一脸惊讶的看向了老爷子。

    姜龙城更是有些焦急的问道:“爷爷,听你的意思是,上面的政策有变动了?”

    老爷子点了点头,随后从办公桌上显眼的位置拿起几份文件说道:“这是今天上午刚刚下发的1984年一号文件,你们分发下去,都仔细看看!”

    坐在下首的姜世荣当即起身,接过自家老爹手里的红头文件,给屋里其他人分发了下去。

    众人拿到文件后,当即认真看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书房里,到处都是翻动纸张的声音......

    姜龙城虽然不太喜欢看这些政府文件,主要是他一直觉得这类文件太枯燥,官话套话太多,有些时候几千上万字的文件,真正有用的内容概括起来不足两百字。

    所以,以往都是秘书帮他把重点和要点归纳总结完了他再看,要么干脆就不看。

    但今天,他看的格外的仔细。

    毕竟老爷子刚才的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这份文件或许可以坚决自己的担心...

    红色文头下,《关于农村工作的通知》的标题非常的醒目。

    当姜龙城看向下面的内容时,神情微微有些震动:“...1983年1月发出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经过一年的试行,取得明显的成效,证明所提出的基本目标、方针、政策是正确的...1984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水平,梳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

    虽然只是看了一个开头,姜龙城就意识到这份中央一号文件的分量不一般,很可能会对他们的家族企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想到这里,他当即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越看,姜龙城的神情越是震惊,同时也越是兴奋...

    二十分钟后,看到屋里的众人都看的差不多了,老爷子轻咳一声,随后说道:“都看完了吧,都说说各自的想法吧?”

    话音刚落,就听姜世荣沉声道:“爹,这份文件前段时间上面在征求意见的时候,我已经看过草案了,上面就是准备通过政策手段将农村的经济搞活,增加农民的收入,总之全都是一份关于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

    话音未落,就听姜龙城便说道:“爹,上面的精神肯定是这样的,这一点没啥好说的,但爷爷要说的应该是这份文件对咱们姜家的影响,是不爷爷?”

    老爷子点了点头,随后饶有兴趣问道:“龙城,你觉得这份文件对我们姜家有什么影响?”

    “影响可大了,甚至于关乎咱们家族企业的成败!”姜龙城道。

    “哦,既然你这么认为,那说说你的理解!”老爷子道。

    “行,那我就说说我对这份文件的理解!”

    接着,姜龙城便当着众长辈的面,侃侃而谈了起来...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利益捆绑!

    书房里,姜龙城轻咳一声,随后说道:“这份文件里面关于农村以及农民的多条政策规定,对我们来说都是利好消息,让很多之前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就拿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不受地区限制这一条来说,上面鼓励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鼓励集体和农民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将资金集中起来,联合兴办各种企业,尤其要支持兴办开发性事业,国家还明确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等于为我们在青山县与农民搞合作养猪提供了政策支持。”

    老爷子点了点头,再次说道:“不错,继续说下去!”

    “还有关于农村雇工问题的规定,

    按照上面最新的规定,雇请工人超过规定人数的企业可以不按资本主义的雇工经营看待,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利好消息,如此一来,我们的家族企业搞起来之后,再也不用担心雇工受限的问题了。”

    接着姜龙城继续说道:“还有加强产品流通这一条,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眼下流通是商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抓生产必须抓流通,之前国家对这方面管控的非常严格,但现在总算是要放开了...”

    听到姜龙城的话,其他人都迅速打开文件,翻到这条规定,认真看了起来。

    “...当前,流通领域与农村商品生产发展之间不相适应的状况越来越突出。必须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的方针,继续进行农村商业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

    “继续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供应的改善,继续减少统派购的品种和数量。鲜活产品要尽量放活,要有合理的季节差价、地区差价,以便活价促产,减少腐烂损耗...”

    在场的众人都是混政坛的,自然明白这一条政策说的是什么,有了这条指导性意见,放开农产品的统购统销不过是时间问题。

    而且,像这种以一号红头下发的文件,必然会得到上下一致的贯彻的,或许用不了多久,具体的办法政策甚至于农产品调整目录就会出来。

    尤其是文件里明确提到了鲜活农产品尽量放活,啥是鲜活农产品,那当然是猪牛羊鸡以及各种水产了。

    也就是说,单单这一条的规定,就解决了目前火腿肠产业所面临的政策性危机。

    而听完姜龙城的回答,老爷子也非常的满意,心情愉悦的说道:“不错,不错...能把文件的精神领会的这么深刻,确实有进步!”

    被老爷子这么一夸,姜龙城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摸了摸脑袋说道:“这都是妹夫教的好!”

    一旁的姜世荣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也是小毅教的?”

    “嗯,妹夫说跟着别人的模式做生意只能赚小钱,想要赚大钱就要多研究国家的政策方针,而研究国家政策的方法就是多看新闻联播以及多看政府政策性文件,他还教我如何从政府文件中抓重点。”姜龙城道。

    “也就是说,刚才你说的这些都是按照小毅教你的方法,自己总结出来的?”姜世荣道。

    “没错,这也是这一年来我在华威公司锻炼出来的能力,那里的工作对个人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我和建华,每天都要从无数的新闻和文件里挑出最有用的。”姜龙城道。

    “小毅真是你小子的贵人,让你跟在他身边这步棋是走对了,不过你现在还没学到位,可不能骄傲自大,以后还得继续努力。”老爷子忍不住感慨道。

    “爷爷,我知道了!”姜龙城道。

    老爷子点了点头,随后说道:“你们可能不知道,关于国家要调整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小毅很早之前就预料到了,因此他让龙城不要顾及政策问题,一边建厂一边等待政策调整。”

    “原本我也觉得这事儿有点悬,毕竟政策调整那么有那么容易,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讨论和验证,但现在来看,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猪肉就会被踢出国家统购统销的农产品目录,小毅的预测完全正确...”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