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这是拥抱世界的一年,也是展现自我的一年。后来人们说起1984年,往往会用四个来形容——春潮涌动。
认真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李毅手上的笔突然动了。
只不过,信纸上留下的字迹却和搞钱方案没有半点关系,而是一连串的大事记:
“1月,高层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集体转业...工商银行成立...大长老南巡,亲临鹏城,提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并给珠城题字...苹果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Matosh计算机...”
“2月,内地9省市为西南边疆大省援建43项重点工程...美利坚两名宇航员成功太空行走...毛熊一把手安德罗波夫逝世...”
“3月,英国煤矿工人展开长达一年的大罢工,但最后却被玛格丽特利用高超的政治手段镇压了下去...华国立法机构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将未来大半年即将发生的大事,简单的梳理了一遍之后,李毅这才考虑起赚钱的机会。
他记得,就是在今年,33岁的王石在鹏城成立了“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成立,这位未来的房地产大佬,将他倒玉米的经验用在了新业务上,开始倒卖进口办公设备,一步步积累资本。
4年后,王石大刀阔斧地改革,将公司更名为“万科”。
同一年,也是另一位房地产大佬任志强崛起的年份,那年西城区的人给他打电话,问愿不愿意加入华远。
由于没有独立经营权,任大佬要注册新公司,手上没钱的他跑去当“倒爷”,赚了30万。
随后靠着这笔钱,他拿到西单老商业区的重建项目,进军房地产,并成为迟到第一波房地产红利的大佬。
这一年,张瑞敏出任青岛日用电器厂厂长,此时的青厂濒临倒闭,资债相抵还亏空140多万。张在接手这个烂摊子之后,随即对这个破厂子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后来这家厂子改了名字,叫“海尔”。
同样是这一年,李经纬听说广体研究出一种运动饮料,可以恢复体力,他便上门求合作。魄力过人的他拿到授权后,直接盯上了奥运会,甚至于连标识和包装都没定下来,他就敢去上头找人。
最终,这款名叫“健力宝”的饮料,一年卖到345万元,第三年就卖破了一个亿。
还是1984年,在鹏城南油集团工作的任大佬,由于看不惯有些人得过且过,给老总立“军令状”,要单独管一个公司,结果被泼了冷水。
但为了安慰他,老总让他去一个子公司当副总。第一笔生意,他被骗200多万...后来他开了家电子公司,帮朋友卖起了程控交换机。
3年后,在一间杂草丛生的房子里,大名鼎鼎的“华为”成立了。
还是这一年,潘宁拿着手锤,硬生生凿出一台双开门冰箱,几个月后,“容声”横空出世...
同年,李东升在一家农机仓库里和香港人合作生产录音磁带,“TCL”就此诞生...曹德旺去武夷山游玩时,发现汽车玻璃生意,高兴得合不拢嘴...李书福修鞋时,发现冰箱原器件赚钱,开始了创业之路...
这些前世赫赫有名的大佬和他们的创业故事,逐一在李毅的脑海里浮现。
这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赚钱的机会,同时也是布局未来商界的切入点。
不过这钱到底该怎么赚,李毅还得认真思考一下。
其实,有这些大佬们创业的模版在,李毅完全可以绕过他们,凭借雄厚的财力,自行组局开搞。
但思之再三,李毅最终还是决定不另立炉灶了,就安安心心作这些大佬背后的男人吧!
李毅自己亦或者是让投资司的人另起炉灶,或者是直接截胡这些“机会”,前期也能赚的盆满钵满,但至于能不能成长为那种市值数千上万亿的超级企业,这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李毅很清楚,像“海尔”“华为”“万科”这样的企业之所以能做大做强,不全是靠时代的红利,那些初代创业者的商业智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个优秀的领导人的作用可能是其他职工干部的总和都要大。
毕竟很多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并非是集体的决定,更靠考验的还是企业负责人的胆略和远见,而这些很多都是灵光一现的产物,并不是可以复制粘贴的。
就像老人家晚年曾说过,他一生中军事上最得意的作品就是“四渡赤水”,但再让他重新指挥这场战役,他未必能复刻出来。
原因也很简单,很多决定都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缺一不可,即便是他本人,也不可能重新完美的将其重现。
奇迹之所以是奇迹,不可复刻便是其魅力所在...
凌晨两点,一切准备就绪,李毅正式开始动笔,制定投资司下一阶段的投资计划。
当然了,对于张承德等人来说,这个计划最大的作用就是补窟窿,而李毅更像是一个为闯大祸的孩子擦屁股的大家长。
总之,在想起张承德等人的时候,李毅很想给他们买个橘子,再转身离去...
心中有意,自然是下笔有神,很快一个完整的投资方案就随着李毅的奋笔疾书赶制了出来。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未有停顿。
不过在搞完一个计划之后,李毅并没有停笔。
简单的喝了口水,伸了伸略显疲惫的手腕和胳膊,接着李毅继续自己的“创作”。
对于他来说,既然已经决定作大佬背后的男人了,那一个和两个有区别吗?
这玩意儿就和“出轨”一样,只有一次和无数次...
接下来的时间,李毅心无旁骛,一心只搞创作。
很快,一个个针对初代创业大佬的投资计划便在李毅的手上搞了出来。
凌晨六点,疲惫的李毅看着书桌上的三份投资计划,脸上的神情满足中带着一丝邪恶。
没错,就是邪恶。
想着前世这些大佬一个个被自己拿捏,成为天选打工者,李毅就感觉心里的某根弦动了...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考验通过!
翌日!
当李毅醒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刚起床,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熟悉而又压抑的谈话声。
走出卧室一看,果然在隔壁的客厅看到了三个熟悉的人影——姜龙城、叶建华以及谷正伦。
看到李毅打着哈欠出来,谷正伦当即快步走过来说道:“毅哥,姜三哥和建华哥已经来了快两小时了!”
“来了咋不叫我?”
姜龙城咧着嘴说道:“三婶儿说你昨晚上熬了大半夜,让我们不要打扰你。”
“不是让你两回去弄项目策划书吗,过来干啥?”李毅笑着问道。
“弄好了,妹夫你给看看!”姜龙城语出惊人的说道。
李毅先是一愣,随即说道:“弄好了,你们确定?”
“确定,是不是真的妹夫你给看看不就知道了!”
说着,姜龙城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而后递到了李毅面前。
叶建华并没有将他的计划书拿出来,毕竟这么厚一份计划书,即便是简单的翻阅也需要一段时间,他不着急。
李毅也没有矫情,直接接过文件看了起来。
刚看了两眼,李毅就微微有些惊讶。
这份策划书大概有一百多页,先不说是否具有可行性,但最起码格式非常的标准,有封面,有目录,有大小标题。
最重要的是,字迹也很工整,单单第一眼给人的印象就非常不错。
只不过,仅仅看了这一眼,李毅就知道这份项目策划书就不是姜龙城的手笔。
毕竟他的字迹李毅是知道的,比狗爬的好不了多少。
不过之前李毅也说过,他不禁止姜龙城和叶建华找外援,所以即便是他们找人帮忙了,也不算作弊。
要知道,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不需要什么都懂,更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其实只需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就是把握好公司发展的大方向,做到心中有丘壑。
第二就是擅于发掘人才,并知人善用。
要是不懂的话可以看看老人家就知道了,想当年只凭400封电报解放全国,198封电报打完整个解放战争。
啥概念?
就在延安的窑洞里,西柏坡小破平房里待着,就是抽烟喝茶看地图,顺便发发电报就把建国大业干成了。
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他老人家心中有坚定目标和完整的计划策略,更能知人善用。
他没有因为手下的将军手握百万雄兵就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更没有像对手微操达人那样,坐着“美玲号”一会儿到这儿督战,一会儿去那儿指导视察,但却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就打完了预计需要五年的解放战争。
都说创业多艰难,一个人的能力再强那也只是一个人,即便是智多近妖的诸葛亮,最终不也累到魂归五丈原。
所以,想要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得善于发掘人才,更要善于利用这些有能力的人。
而让姜龙城和叶建华找人帮忙便是让他们发掘人才的过程,这在李毅看来,比他们自身能力成长更加的重要。
半个小时后,李毅总算是将这份项目策划书大概看完了。
见李毅将文件合了起来,姜龙城满是期待的问道:“咋样妹夫,还行不?”
李毅略作沉思,随即问道:“这是谁帮你做的?”
姜龙城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而后回答道:“我找老孙和老葛帮的忙!”
“孙峰和葛红军?”
“嗯,妹夫你也知道,老葛本身就是国企高管,又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还全程参与了华威公司的创建工作。”
接着姜龙城再次说道:“孙峰那家伙更不得了,在国棉二厂的时候就负责销售工作,干的风生水起,现在去了燕京电视机厂更是鸟枪换炮,不得了了,所以我就把他们两个请到家里,我负责说构想,老葛负责制定建厂计划,而孙峰负责制定公司运营策略,所以就有了这份策划书。”
李毅转头看了看叶建华,而后问道:“建华哥,你的计划书不会也是老葛和老孙帮你搞的吧?”
“那倒不是,我的计划说是你嫂子回学校,请教了金融系的几个教授帮忙弄的!”叶建华道。
李毅点了点头,随后对着姜龙城说道:“三哥,你的这份计划书很不错,算是通过了我的考验...”
看着姜龙城的脸上瞬间露出了激动的笑容,熟悉这家伙的李毅很清楚,现在的他尾巴怕是已经竖到天上了。
当下,李毅话音一转,再次说道:“不过,你们制定的这个计划也存在不少问题,就比如说你们虽然准备先搞3条生产线试试水,但你们知道这三条生产线一年需要多少原料吗?”
姜龙城当即回答道:“我专门找人打听过了,一条火腿肠的生产线一年可以处理3000吨原料,3条就是9000吨,不超过一万吨,而和火腿肠里面主要原料就是猪肉和淀粉,两者比例为8.5:1.5,差不多需要8500吨猪肉和1500吨淀粉...”
“不错,看来你是认真做过调查了,但你知道这8500吨猪肉需要多少头生猪,而青山县一年有多少出栏生猪,能否满足你们厂的需求吗?”李毅再次问道。
“这...”
看到姜龙城这模样,李毅就知道他没有考虑这些。
当下,李毅再次说道:“我帮你们算过了,差不多需要42000多头产肉200斤净肉的大肥猪,而整个青山县全年生猪养殖量不足20000头,也就是说,即便是青山县将所有的生猪都调给你们,也满足不了你们的生产。”
听到这话,姜龙城整个人懵了。
他原以为自己将生产线从妹夫预估的10条降为三条,青山县应该能满足生产所需的原料了。
但现在看来,完全是高估了青山县的生猪养殖能力了。
想到这里,姜龙城当即问道:“妹夫,这...这该怎么办啊?”
李毅笑了笑说道:“我给你支个招,你可以通过收购生猪和自建生猪养殖基地,来满足厂子原料的供应。”
“猪肉属于统购统销的商品,私人不让买卖啊!”
接着姜龙城继续说道:“再说自建生猪养殖基地也不太好弄,那玩意儿毕竟是牲口,搞不好一场疫病下来就彻底打水漂了!”
“政策就会转向,这一点你不用管!”
至于自建生猪养殖基地的事情,我的建议是可以自己建养殖场,但那样的投资太大,最好是采用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这样便可以在投入较小的情况下,迅速解决原料供应问题。
“妹夫,什么是公司+农户模式?”姜龙城疑惑地问道。
李毅当即说道:“就是公司和农户进行合作,公司可以为农户提供猪苗和饲料,然后由农户负责饲养,等生猪出栏后,公司再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从农户手里把猪肉收购回来。”
“如此一来,公司既节省了建养猪场的开销,又节省了养殖成本,却同时把原料问题解决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节省了成本,政府得到了税收,农户增加了收入,妥妥的多赢局面...”
听着李毅的侃侃而谈,姜龙城以及旁边的叶建华、谷正伦都听的两眼发光,一脸的佩服。
而在指导完姜龙城之后,李毅又帮叶建华看起了他的建厂计划...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李扒皮!
吃过午饭,姜龙城和叶建华终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在送走这两位之后,李毅揉了揉发胀的脑门儿,考虑下午是在家里补觉,还是去趟发展委,给张承德等人送橘...投资方案。
然而,就在李毅犹豫之际,客厅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李毅随即拿起话筒,而后问道:“我是李毅,哪位?”
话筒那边顿时响起周锐急促的声音:“是我,老周,你现在人在哪里呢?”
“在家呢,咋了?”
“等着,我现在就过去找你...”
“喂...”
不等李毅开口询问啥事儿,电话那头就把电话给挂了。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阵阵忙音,李毅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现在周锐要过来,他肯定是出不去了。
得了,这下也不用纠结了,有人帮他做决定了。
随后,李毅和谷正伦说了一声,让他等一下接待一下老周,而他自己则是先回去眯一会儿。
昨晚上熬的实在是有点晚,再加上刚才又被姜龙城和叶建华那两货折腾了几个小时,现在的他属实是有些累...
也不知道眯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李毅听到有人在叫他。
睁开眼睛,便看到谷正伦正在炕沿边站着。
揉了揉眼睛,李毅随即从炕上爬了起来,随后问道:“老周来了?”
“来了,周局都来了快一个小时了,看到毅哥你睡的正香,就没让我叫你!”谷正伦道。
李毅应了一声,随即穿上厚棉鞋,来到隔壁客厅。
周锐看到李毅从里屋出来,当即笑着说道:“一看昨晚就没干好事儿,年纪轻轻的困成这样!”
李毅顿时白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是没办好事儿,帮单位那帮家伙擦了一晚上的屁股,天亮才躺下。”
“单位...你说的是发展委那边?”
“嗯,不是他们还有谁,亏下那么大的一个窟窿,刚回来就得帮他们把捅下的篓子给补上。”李毅有些无奈的说道。
“哈哈哈,能者多劳吗,更何况你作为投资司的司长,这事儿你不管谁管!”周锐笑着说道。
“行了,不说这个了,你这急匆匆的打电话,来了又不叫醒我,也不知道你到底急不急!”李毅道。
周锐有些无奈的说道:“本来是挺着急的,但是看到你睡得正香,我又觉得没那么急了!”
“你搁这儿讲绕口令呢,到底啥事儿?”李毅笑着问道。
“昨天你不是向谷老告状了吗,当时秦局就把我们几个叫过去,狠狠训了一番...”
李毅先是一愣,急忙说道:“老周,这事儿我真不是有意的...”
不等李毅说完,就听周锐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况且这事儿也确实是某些同志做的有些过分,之前小严、小杨以及小金他们就和我反应过这事儿,但我却没重视起来,被秦局斥责也是应该的。”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训完我们之后,秦局立即给军方那边的负责同志打了电话,约他们今天碰面处理这事儿,我刚才打电话的时候,就是刚刚从军方那边出来。”
听到这话,李毅眼睛顿时一亮,急忙问道:“啥结果?”
“首先是包括我在内的6名领导同志记大过,党内警告!”
接着周锐继续说道:“其次,责成国安局派毅哥工作组过去,对这件事情进行详细调查,并私自拉山头的同志进行严厉处分,对于那些不太适合的同志,立即调回国。”
“最后,国安这边会召集神盾安保公司的所有人员,向他们重新强调公司的独立性,以及他们在这边的第一身份是公司职工,总之从今以后绝对没有人会无视公司的规章制度,也不会越过公司的领导层私自行动,不过...”
“不过什么,咱们之间还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李毅道。
“也不是遮遮掩掩,就是有件事情需要和你商量一下!”周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