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哦,说说看,这些厂子都存在哪些问题?”李毅道。牛光北当即说道:“首先我们发现各个厂子的仪器设备老化严重,尤其是生产设备,绝大多数都是五六十年代从老大哥那边搞来的老东西了,国外早已经淘汰了。”
“其次就是我们的厂子生产技术也非常的落后,不要说是和欧美国家相比了,就算是与隔壁刚刚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小日子以及南韩等国相比,也都差了很多,情况不容乐观。”
“再就是我们的各个厂子虽然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但这些产品的科技含量有点低,属于同类型产品中的落后型号,且良品率还不太高,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也就勉强可以在国内销售。”
李毅点了点头
,继续说道:“还有没了?”
“有!”
接着牛光北继续说道:“最重要一点就是我们的人才队伍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这个比较棘手!”
“哦,详细说说!”
“首先是管理层面的人员还是原来国企那帮人,工作作风懒散随意,效率低下,官僚主义横行,还存在着各种不正当的利益输送。”
接着牛光北继续说道:“其次是科研队伍鱼龙混杂,相当一部分研究员是来混日子的,并没有多少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差。这些直接导致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
听到牛光北的这些话,李毅陷入了沉默。
其实这些问题他之前就已经想到了,毕竟这些工厂之前就是国企,而国企啥风气没有人比李毅更清楚了。
可以说牛光北说的已经够克制的了,实际上这年头大部分企业都一个样,讲究关系第一
,能力第二
,人品第三...嗯,也可以不讲人品。
在这里没有能力论,进来后都是一个样。小年轻刚入职可能还怀揣梦想,上几年班也逐渐忘了自己的初心,随波逐流,你的浪花终究被拍打在大海里。
同时也没有明确的晋升途径,在国企,到处都是关系户,攀龙附凤的人比比皆是,只要有关系,你的职业生涯平步青云。
最重要的是工作作风拖沓成瘾,效率极其的低下。国企不像私企,盈利只是所有目标中的一种。在私企一个人可以拍板的事情,在这里要反复上会研究,研究不出来就往更高层的会议上报。
在私企一个人可以签的字,在这里要业务主办签字,要部门负责人签字,要分管领导签字,要财务签字,要安全部门签字等等等等,导致的结果就是活都干完了,字还没签完,前置后补,比比皆是。
再就是管理模式混乱,一个业务口往往对应多个考核部门,今天审计要查这个合同,明天经营管理部要那个材料,业务干的好坏暂且不说,一天下来全程在提供材料,而且好多重复材料报给各个部门,将底层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了。
略作沉思,李毅随即看着牛光北说道:“那牛副总你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没有?”
牛光北当即说道:“解决的办法是有,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有什么好办法尽管说,不要有什么顾虑!”李毅道。
但对于牛光北的能力他还是非常的认可的,作为华国最早的计算机领域的专家,还喝过洋墨水儿,不管是在管理还是科研方面都有着过人之处。
只可惜前世运气不好,遇到了满门忠烈的...
“李总,我得想法是对所有二级单位进行一次彻底的整顿,将那些没有什么能力、混吃等死的领导干部全部清理出去,并在全公司确立生存与发展以及盈利的新目标,不过这个过程可能会得罪不少人,甚至于引发一些乱子,您要考虑好...”
话音未落,就听李毅直接说道:“无妨,这样吧,即日起从总公司这边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一个考察小组,由兰总经理亲自担任考察组组长,对星光电子公司所有车间主任以上的领导干部进行全面考核。”
“有能力的留任,甚至于提拔,没能力的卷铺盖走人,谁的关系都不行,我们星光电子公司不养闲人。”
刚说完,就听兰心怡便果断地说道:“是,李总,这事儿我会立即处理的!”
李毅点了点头,随后看着牛光北再次说道:“牛副总,你继续!”
牛光北也不矫情,继续说道:“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块儿,我得想法是,不仅仅要从国内的各个高校招收优秀毕业生,更重要的是从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半导体企业挖人,只不过想要让那些人回国,薪水这方面...”
李毅当即接过了话茬:“能力越强,薪水自然就应该越高,这事儿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吧,只要是真正的人才,多花点钱也值得!”
“多谢李总的支持!”
接着牛光北再次说道:“针对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的情况,我给出的建议是集中力量,进行设备和产业升级,只是这个周期比较长,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话音未落,就听李毅皱眉道:“牛副总,难道这个问题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眼下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已经落后于欧美国家了,再耗费三到五年的时间升级设备和相关产业,这意味着我们将会被人家甩的更远,追赶的难度也将更大!
“有!”
“什么办法?”
“我们可以通过向欧美国家进口全套的技术设备,完成初代升级,只是从电子厂到晶圆厂,再到研究所需要的各项科研设备实在是太多了,要是全部都要进口的话,所需要的资金量太过于庞大了!”牛光北道。
“多少?”
“至少120亿!”牛光北语出惊人的说道。
此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里顿时响起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怪不得牛副总一开始就没有提这个方案,这个无底洞也实在是太大了,需要120亿才能填满。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李毅,大家都想看看他的反应。
然而,李毅的反应却让众人大为震惊...
...........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外汇不足!
李毅轻咳一声,示意众人安静。
随后他看了看牛光北,嘴里蹦出两个字:“美刀?”
“呃...不是,是华夏币!”牛光北道。
李毅当即松了口气,120亿华夏币虽然多,但换算成美刀的话,也就60多亿,还在他的可承受范围内。
想到这里,李毅当即说道:“牛副总,就按照这个方案进行产业升级,具体需要购买什么技术和设备,和哪个国家买,你们这边拿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
牛光北和梁正坤等人顿时被李毅的大手笔给震住了,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都是一副呆滞的表情。
这可是120亿啊!
要知道星光电子公司收购那十几个电子厂也就花了一个多亿而已,这对产业升级竟然需要120亿,这是啥操作了?
最重要的是,李总竟然还同意了这个方案,简直是猫吃了菜,奇了怪!
“李总,您真的要花120亿进行产业升级?”
“是真的!”李毅正色道。
牛光北的眼神有些迟疑,而后再次说道:“这事儿您可要想好了,一个不慎,这120亿说不定就打水漂了!”
“想好,干!”
接着李毅再次说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西方国家不会给我们太长时间追赶的。”
牛光北叹了口气说道:“确实,欧美那些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非常快,我们的进度完全没法和人家相比,要是不奋起直追的话,以后我们不但生存空间将会受到挤压,甚至于还得仰人鼻息苟活!”
李毅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这话牛光北说的还是有些保守了。
他是亲自经历过前世半导体产业被人卡脖子时代,自然也知道我国在这方面被人坑的有多惨,又有多屈辱。
远了不说,就在几年后贼鹰就会以装有危险化学品为由,突然关闭GPS,导致我国商船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在海上漂流了二十多天。
在接下来的三四十年里,从家用电器到交通运输、电力工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只要涉及到半导体产业,我们都一直受制于人。
而这也是李毅不惜代价都要整合我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原因,因为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为由自力更生,才能不惧任何威胁。
这时,一旁的梁正坤接过话茬说道:“李总,那些外国佬向来对我们都是能坑则坑,就算是我们话足够多的钱,买回来的也不可能是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我们的产品放眼全球依旧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这个无妨,我们的产品短时间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就不错了,暂时也不需要和国外的那些企业争夺市场。”李毅道。
牛光北等人不知道未来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李毅知道啊。
现在他们这些人还想着与西方国家争夺国际市场,但实际上很快人家就会携带性能更好的产品杀入华国市场。
而我们的半导体产业在欧美日韩这些半导体强国面前,几乎是没有一点抵抗能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市场被人家侵占,大量的半导体产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倒闭破产。
所以,对于李毅来说,首要的目标不是和那些半导体强国抢订单,而是先做好本土防御,守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
牛光北点了点头,再次说道:“确实,对于我们来说,目前是守好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
“只不过想要进口这么多的设备和技术,光有钱是不行的,还有关部门的协助才行。”
“都需要那些部门的协助?”李毅道。
“首先是需要我们向商业部打报告申请,得到批复之后才会由他们与对方进行联系,接着才是双方谈判,签订合同等等。”
紧接着牛光北继续说道:“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外汇支付的问题,即便是我们有120亿华夏币,但如果外汇局没有那么多外汇的话,这事儿也搞不成,总之很麻烦...”
话音未落,就听李毅旁边的兰心怡便接过了话茬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公司现在就遇到了这方面的问题,还在等上面的回复!”
“哦,什么情况?”李毅当即问道。
“前段时间我们不是刚刚收购了一家果汁厂,但是原来厂子里的生产设备太过于老化了,产能严重不足,所以经过总公司这边评估之后,决定从国外引进一套新的生产线。”
接着兰心怡继续说道:“但是当我们向有关部门打了报告之后,得到的回复是,由于外汇储备不足,所以所有进口申请都需要排队。”
听到这话,李毅的眉头不由的紧皱了起来。
“那得排到什么时候?”
“这个政府部门没有说,不过却说会尽快帮我们协调解决的。”兰心怡道。
牛光北再次说道:“根据我得到的消息是,由于最近两年我国进口激增,外汇局的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现在很多单位的进口申请都受到了限制。”
“而我们现在一下子要进口120亿元的设备和技术,这相当于60多亿美刀,外汇局无论如何是拿不出这么一大笔外汇的,与其慢慢排队,还不如我们自己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呢!”
李毅摇了摇头说道:“虽然有点麻烦,但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这样吧,你们这边先把清单和报告拉出来,剩下的就交给我处理就行了。”
不就是60亿美刀吗,以他现在的身价,这点钱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更何况,李毅还有另外的办法,要是操作好了,别说六十亿,就算是六百亿美刀也不是什么事儿。
而牛光北虽然不知道李毅准备怎么解决外汇不足的问题,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是,我们马上就着手处理这事儿!”
这时李毅又看向梁正坤说道:“梁所长,你们汉光研究所这边情况咋样了?”
梁正坤当即起身说道:“我们所的情况还算不错,不久前刚刚接收到不少先进的设备,而且与13所的合作也正式开始了,经过我们开会讨论,目前已经确立了两个项目!”
“科研资金方面还算充裕吧?”李毅道。
“非常充裕!”
说起科研资金,梁正坤的脸上就满是笑容。
当初他在德州电器公司的时候,尽管任职是大公司,但是科研资金却捉襟见肘。
在回国之前,他也对国内的情况有所了解,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但万万没有想到,在研究所成立的时候,这位李总就直接给他们拨付了5亿的研究资金,还为他们牵线,与大名鼎鼎的13所达成了合作关系。
除了设备差了点,团队成员的配置稍稍逊色了一些外,其他情况一点都不比德州电器差。
总之,梁正坤对现在的情况很满意!
“好,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尽管提!”李毅道。
“我们的困难其实刚才牛副总已经说到了,就是人才和设备,而且李总您也给出了解决方案,这事儿我就不多说了!”梁正坤道。
“行,那就这样吧,诸位尽快拿出方案,今天会议就到这里吧,散会!”
说完,李毅将兰心怡和牛光北叫到办公室,单独交代了一些事情后,接着便带着张子强和杨志文离开了分公司...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我有个想法!
城区.发展委!
当李毅来到发展委所在的大院儿时,已经十一点多了。
在出示工作证之后,几人顺利进入了办公楼。
李毅这次过来,一方面是因为谷老昨天专门叮嘱他回来看看,说是有事情需要他处理。
另一方面则是,李毅准备向黄烨民这个大主任汇报一下华威公司的情况。
毕竟华威公司就是由发展委牵头,并由国资部以及华国银行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是赔是赚总的和人家说一说才对。
当然了,除了这些外,李毅还有一个想法想和黄烨民聊聊,这将关系到他们下一阶段的投资倒底能做多大。
知道黄主任的办公室在五楼,李毅便直接来到了楼上。
“噔噔噔!!!”
“进来!”
听到黄烨民熟悉的声音后,李毅直接推开门走了进去。
黄烨民正在处理文件,听到开门声,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
当他看到李毅后,表情先是一愣,随后眼神里满是惊喜。
放下了手中的笔,黄烨民随即笑呵呵的说道:“你小子来的可真是时候,我刚从津城那里回来你小子就来了,再早来五分钟我都不在!”
“哈哈哈,这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李毅笑着说道。
“那倒是,过来坐!”
说着,黄烨民便起身,亲自找了个茶杯要给李毅倒茶。
虽然李毅是他的下属,年纪更是小了他三轮还要多,但黄烨民却不敢真的将他当成小辈来看待。
一方面是李毅自身能力摆在那里,世界首富,百亿富豪,谁敢小瞧。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李毅背后站着的可是姜家和叶家,这两大家族随便拉一个出来,都不是黄烨民所能招惹的起的。
更何况李毅与谷老的关系也不一般,他们都能看得出谷老对李毅的重视,所以黄烨民在李毅面前也不敢托大。
李毅见状,急忙起身拦着道:“黄主任,您别忙了,喝了一上午水了,实在是喝不下去了!”
看到黄烨民将姿态放的这么低,李毅却不敢理所应当的接受。
毕竟眼前这位的不管是职务还是年龄比他老丈人都要高,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的,不然那就是没礼貌,没教养。
“呵呵,喝不喝在你,但我得给你倒上!”
随后黄烨民一边给李毅倒茶,一边说道:“昨天下午听谷老说你小子从国外回来了,正想着找你聊聊呢,没想到你小子这么快就来了,倒是省的我给你打电话了!”
“哈哈哈,刚好我也有事儿想要和您汇报,咱们这是想到一块儿了!”李毅笑着说道。
黄烨民放下水壶,随后说道:“说说吧,你有啥事儿要汇报?”
李毅当即正色道:“主要是向您汇报一下华威公司的情况,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华威公司已经顺利在港岛那边站稳了脚跟,并且也正式在那边开展业务了。”
“前段时间,我带着杨茜等人到伦敦走了一趟,通过投资那边的股市,获利1.5亿美刀...”
听着李毅的汇报,黄烨民的心里颇为震惊。
李毅的投资能力他是知道的,在创建华威公司的时候也确实对他充满了期待,但没有想到这小子这么厉害。
要知道华威公司的所有资本也就3.2亿美刀,这相当于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资金回报率就达到了50%左右,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震惊之余,黄烨民当即问道:“你小子这次回来是准备休息一段时间,还是说过段时间还要出去?”
“您老想干啥...部里的事情我可没时间管...”
话音未落,就听黄烨民直接说道:“没让你管部里的事儿,就是想问问你们接下来有没有什么投资计划?”
“有,其实第二阶段的投资计划已经开始了!”李毅道。
黄烨民眼睛顿时一亮,急忙问道:“那我们现在追加投资不晚吧?”
“晚倒是不晚,只是部里还有钱吗?”李毅笑着说道。
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对外投资要的可不是华夏币,而是美刀、港元等外汇。
而现在国内外汇储备又是如此的紧张,李毅不觉得他们能拿出多少钱来搞投资。
黄烨民咬了咬牙说道:“外汇我们确实没有多少了,但我们还有不少储备黄金,可以用黄金抵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