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21章

    作为发展委、国资部以及京城市政府的中高层领导,他们这些人都知道星辰投资公司的情况,那可是一年内就在国内投资超8亿美刀的超级公司。

    再就是王天荣刚才提到的国棉二厂以及燕京电视机厂等,可都是这两年国有企业改造的典范,尤其是国棉二厂,任何部门谈到国企改造调整都不得不提的存在。

    万万没有想到,主持这些企业改造的竟然是眼前这个年轻人。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李毅的身上,让他在一次成为了整个会议室最靓的仔...

    李毅知道陈老和王天荣等人都是冲着他来的,自己今天无论如何是躲不过了,因此他没有犹豫,随即在众人的注视下站了起来!

    轻咳一声,李毅当即开口道:“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同志们,本来这种场合是没我这个毛头小子说话的份儿,但既然王部长点我的名了,那我就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前声明,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更不要上纲上线,我年轻,戴不起那些大帽子!”

    说完,李毅并没有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目光炯炯的看向主席台上的几个老狐狸。

    陈老当然明白李毅的意思,当即说道:“李毅同志说得对,咱们今天是内部讨论,所说的一切也都是为了解决国企困境,并不针对其他的,即便是有失偏颇,诸位也不必在意,更不能以此来攻击发言人。”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又是一惊。

    他们都不傻,自然能听出陈老这是在为李毅站台。

    震惊之余,众人的好奇心也被提起来了,大家都想听听这个年轻人到底能说出何等高见。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了李毅的身上...

    ..........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麻烦来了!

    会议还在继续!

    在陈老定下调子之后,李毅这才再次开口道:“我先说一下我的意见,我认为只要是企业,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都应该以效益为中心,这一点在眼下这个时代,其实是毋庸置疑,也是无需讨论的。”

    “因为企业既要保正自身的发展,又要养活一大批员工,同时还要给国家上缴税收和呃呃利润。而这些都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效益来支撑,没有效益的企业连生存都是问题,更不要谈及其它了。”

    话音刚落,就听有人立即反驳道:“李毅同志,你这话只能代表你企业主的身份,我们国有企业必须要将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盈利只是其次,这是建国之初就确立的原则!”

    “没错,国有企业不谈社会责任,那还叫国有企业吗?”

    “就是啊,你不能以企业主的身份来看待国有企业的...”

    ........

    听到众人反驳的话,甚至于有对李毅进行人身攻击的意思,陈老当即轻咳一声。

    随后,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现在只是内部讨论,同志们情绪不要这么激动,先听李毅同志把话说完!”

    接着,他示意李毅继续说下去。

    李毅点了点头,当即继续说道:“看得出有不少领导干部不太赞同我的意见,不过没关系,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我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暂且听我分析!”

    “好,那我们就听听你的分析!”

    李毅没有犹豫,大声说道:“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原因,归根结底就两个理由,即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管理、技术革新、人才引进和培养上不断的投入资金,这些也都是企业有盈利的前提下才能完成。”

    “再说社会公共服务的问题,必须要搞清楚,这只是企业的附带责任,而不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企业只需要完成企业内部的税收、工资、福利等社会义务就行了。”

    “至于社会公共服务,那是政府需要考虑的。而且公共服务,也只有在企业有多余资金的前提下才能实施完成。”

    接着李毅最后总结道:“总之,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不同的职能部门应该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企业只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负责企业的盈利和效益,负责上缴完成国家的税收任务。而公共服务项目自然有社会的其他管理机构去负责,非营利性公共服务不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话音刚落,陈老率先鼓起了掌,紧接着王天荣和黄烨民也紧随其后跟着鼓掌。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有样学样。

    一时间,会议室里竟然掌声雷动,经久不绝!

    掌声稍歇,陈老随即说道:“同志们,李毅同志的意见虽然听起来与我们之前的一些制度和规定相左,但是却振聋发聩。”

    “我们之前太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了,以至于我们的企业面对新的挑战的时候,表现的很不尽如人意,所以确立国有企业盈利的核心势在必行。”

    话音刚落,就听王天荣开口道:“同志们,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还要结合今年的政府报告,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上面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几大问题,首先便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效益不好,去年亏损工业企业的亏损金额达42亿元,加上粮食企业、商业企业的亏损,总额达一百多亿元。”

    “这种情况如不迅速改变,必将严重影响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中央要求各部门、各地方和所有企业一定要牢固地树立提高经济效益的观念,绝不能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只向国家要投资,不为国家作贡献,所以李毅同志的想法更加符合上面的精神。”

    黄烨民也附和着说道:“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上面还提到了企业存在的问题,包括生产成本、交通运输成本在内的流通成本太高了,导致产品竞争力弱,利润小,再就是企业效益理念薄弱...所以我认为李毅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

    有了这几位大佬的认可和支持,会议室里的几十名参会人员也都看清了风向,纷纷出言支持李毅。

    看看氛围也差不多了,陈老再次开口道:“既然企业要不要盈利的问题有了定论,那么我就该解决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我们的国企到底该如何降低亏损,提高效益,走出眼下的困境?”

    这一次,参会的众人并没有像刚才那样去讨论,而是所有人都齐刷刷的看向了李毅。

    王天荣笑呵呵的说道:“李毅同志,看来大家伙儿还想听听你的高见,而你在这方面又成绩斐然,你就说说你对这事儿的看法吧!”

    李毅知道到了眼前这地步,自己想不说都不行了。

    略作思索,他随即说道:“现在国有企业亏损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这说明我们的企业制度出现了巨大问题,所以想要实现国有企业扭亏为盈,走出困境,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制度。”

    “其次才是出台具体的措施和方法,对出现问题的企业进行改造,该资产重组的重组,该改制的改制,该关闭的关闭,该结构调整的调整,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要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坚持改革与脱困为重点,狠抓扭亏增盈工作,直至取得全面胜利。”

    刚说完,李毅就听王天荣说道:“李毅同志的想法和国资部不谋而合,我们也觉得国企最大的问题就是制度问题,但和单一的办法或许能挽救一两个亏损企业,但绝对救不了所有的问题企业。”

    “更重要的是,这事儿不是我们国资部一个单位能决定的,因此准备联合发展委以及京城市政府,成立一个国有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全权处理国有企业改制改造的事情,诸位觉得如何?”

    话音刚落,黄烨民当即说道:“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刻不容缓,而国有企业又往往是多头管理,成立联合领导小组很有必要,我们发展委原则性同意这个提议。”

    陈老左侧一个老者随即表态道:“既然国资部和发展委都已经同意了,我们京城市政府也不能反对,我代表市政府全力支持王部长的这个提议,需要市政怎么配合,我们绝无二话。”

    王天荣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对着陈老说道:“领导,这事儿您怎么看?”

    “我看行,不过此事还不知道效果如何,目前不宜向全国推广,就拿京城作为试点试试效果,如果效果尚可的话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陈老道。

    “是!”

    陈老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大家都对这个方案没有异议,那接下来就讨论一下这个领导小组成员的人选,天荣同志,你们国资部这边是主力,至少应该出一个副部长和两个司长,有困难吗?”

    “没有,我们准备让副部长刘新武,张欣司长,康杰副司长加入这个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国企改制的事儿。”王天荣道。

    陈老随机看向一旁的冯市长,随后问道:“冯市长,你们市政府在企业改制当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你们这边准备派什么人参与此事?”

    “陈老,我们市政府会排出一个副市长和两名局级干部参与此事。”

    “很好,黄主任,你们发展委这边呢?”

    黄烨民闻言,当即笑了笑说道:“对于这事儿我们发展委肯定是全力支持的,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宣布一项人事任命!”

    说着,黄烨民将视线看向了李毅。

    看到这一幕,李毅顿时明白,麻烦来了...

    ...........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更好的办法!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黄烨民轻咳一声说道:“我们发展委投资司的前任司长江海清同志调任海城市长已经一个多月了,但至今还没有选出他的继任者,投资司司长长期空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该部门的日常工作。”

    “现经党委班子研究决定,决定由第一副司长李毅同志接任投资司司长的职务,同时决定由我本人以及李毅同志、政研室主任王华同志共同加入国企改制领导小组...”

    不等黄烨民说完,整个和会议室里直接炸锅了。

    所有的参会人员全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会议室瞬间变成了菜市场。

    而李毅的心里同样拔凉拔凉的,他算是看出来了,今天这个会议名义上是为了解决国企亏损严重的,但实际上就是冲着他来的。

    这一点从谷老、王天荣以及黄烨民等人的态度就能看出一二,显然他们这些人也都意识到国企所面临的问题有多严重,也想改变这种情况。

    但却不知道充哪里入手,而自己不但在具体企业扭亏为盈方面成绩卓著,而且在大局方面也颇有想法,所以便给自己来一个赶鸭子上架。

    现在气氛都烘托到这地步了,自己想不接受这个任命都不行,那样的话,得罪的可不止黄烨民这个顶头上司了,恐怕就连谷老和王天荣也会对自己颇有微词。

    但李毅是真不想趟国企改制这趟浑水,不是他做不了,而是这事儿太麻烦了。

    这玩意儿不像是做题,有公式可以套,而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因地制宜的制定策略,毕竟每一个国企遇到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

    整个京城几千家国有企业,这要是一个一个搞起来,那得弄到猴年马月,自己的事业还还不干了?

    想到这里,李毅决定必须将这事儿给推了...

    而就在这时,耳边再次响起了王天荣的声音:“李毅同志,23岁的正厅级干部,不管是政工系统还是军队系统,你绝对是第一份了,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你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再次定格到了李毅的身上。

    李毅当即起身道:“首先我得感谢黄主任以及各位领导的信任,让我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使我年纪轻轻的就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

    “在其位谋其政,既然担任了投资司司长,那自然就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正好我也有些想法想和几位领导汇报一下,但事关机密,为保险起见,我希望能单独和谷老、黄主任以及王部长汇报此事。”

    听到李毅的话,黄烨民和王天荣与谷老说了几句话,随后就听黄烨民起身道:“现在临时休会15分钟,大家休息一会儿,李毅同志,请跟我们来!”

    随后,在黄烨民的带领下,王天荣、谷老以及李毅三人,跟着他离开了会议室。

    很快,几人就来到了四楼的一间办公室里。

    从屋里的摆设以及门口挂着的牌子就能看得出来,这应该是黄烨民的办公室。

    进门后,黄烨民将众人带到会客区,然后说道:“条件简陋,大家凑合着坐吧!”

    谷老也不客气,随即在一个略显陈旧的单体沙发上坐了下来,而王天荣和黄烨民以及李毅也都紧随其后,寻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几人坐定之后,谷老看着李毅说道:“现在屋里就咱们几人,你小子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李毅可不客气,直接说道:“谷老,黄主任、王部长,我有两件事情要和诸位说,首先是关于这个国企改制领导小组成员,我不能出任。”

    “哦,说说你的理由?”谷老道。

    “首先是我的身份不合适,几位领导想必也知道,星辰投资公司是我名下的企业,而星辰公司很大一部分业务就是针对那些经营不善的国企,对其进行收购和资产重组,我如果担任了这个领导小组的成员,难免会被人说闲话...”

    话音未落,就听王天荣直接说道:“这个你大可放心,有我们在,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李毅摇了摇头,再次说道:“王部长,如果我出任这个领导小组的成员,并负责国企改制的话,我所担心的事情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心也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更何况我的公司大部分的业务还是在国外,我每年至少有一大半的时间在国外忙碌,让我参加这个国企改制领导小组实在是不合适。”

    听完李毅的解释,屋里的三人全都沉默了!

    良久,谷老看着李毅说道:“小毅,知道这事儿让你为难了,但国家真的需要你啊!”

    李毅当即说道:“谷老,我知道您的意思,所以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您老要不要先听听?”

    “更好的办法...你说!”

    李毅整理了一下思路,随后说道:“其实眼下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缺钱。所以,不管是国企改制还是增收提效,其目的就是为了搞钱。”

    “而搞钱,这是我的强项,再加上我现在被任命为了投资司的司长,所以我打算直接从这方面入手...”

    话音未落,就听王天荣突然接口道:“你要直接替国家搞钱?”

    李毅点了点头说道:“您几位想必也知道我名下的产业规模,也知道我的投资能力,我建议由发展委和国资部以及外汇局牵头,成立一个联合投资公司。”

    “这个投资公司由三方出资,然后我亲自负责,专门为国家搞钱,以解决国家财政赤字严重以及外汇不足的问题。”

    听到这话,谷老、王天荣和黄烨民都是眼前一亮,他们可都知道李毅的在港岛那边的生意做的有多大。

    更知道外汇局这几年在他的帮助下,赚的是盆满钵满。

    他们之所以想方设法的要拉李毅到发展委,就是想要利用他的能力,帮国家解决改开带来的一些列的经济问题。

    现在李毅直指核心,要亲自操刀,为国家搞钱,这自然是他们所乐意看到的。

    略作思索,谷老当即笑着说道:“好一招金蝉脱壳,你小子这哪是为国家搞钱,分明是不想趟国企改制的浑水啊!”

    “看您老这话说的,好像我这不是在为国家做贡献一样,国企改制不也是开源节流为国家搞钱吗,和我的计划殊途同归,行不行您老给句话!”李毅道。

    “我没意见,不过这事儿毕竟牵扯到多个单位,到时候还需要这些单位出钱出人,你最好还是拿个方案出来,我们再仔细合计合计!”谷老道。

    “没问题,方案已经在我的脑子里了,回去写出来即可,不过我也有两个条件,请您老答应!”李毅道。

    “什么条件,你说?”

    “首先是这家公司怎么投资我说了算,任何人不能随意插手,更不能私自将我的投资方案泄露出去或是改变我的投资方案。”

    接着李毅解释道:“也不怕告诉各位领导,这个公司大部分的投资业务,都是与我们星辰公司的投资行动是一致的,如果有人私自泄露我的方案,很可能会影响到星辰公司几十几百亿的投资的。”

    “其次是,这家公司所有的人手以及职务安排都由我来决定,任何人不能插手,更不能随意安排不相干的人过来,说直白点,我这里不接受家族子弟前来镀金!”

    谷老略作沉思,随即说道:“条件倒也不过分,我同意了!”

    黄烨民也随即附和着说道:“我也没意见!”

    “我也一样...”

    ..........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华威投资公司!

    有了更好的方案,最终李毅并未加入那个国企改制领导小组。

    但他也没有彻底摘干净,在谷老和王天荣等人的一致要求下,他还是在这个领导小组内部挂了个顾问的虚职。

    这个所谓的顾问,平时不用插手具体的企业改制事宜,更不用去单位坐班。

    但如果那边真有需要的话,李毅却要为企业出谋划策,为几位大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

    总而言之,这些老狐狸们是不会轻易放过他这个免费劳动力的。

    不过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在李毅看来,只要不是强制性的,那一切就好办多了。

    为了不被国企改制这些烂事儿牵制住,会议结束之后,李毅回到家后就开始搞那个新公司的方案。

    毕竟只要新公司成立了,那他有足够的理由,推掉国企改制领导小组那边的事情了。

    大佬们再怎么强势霸道,也不能既让他李毅做这个,又要干那个,他李毅是人,又不是生产队的驴。

    再说了,就算是生产队的驴也有休息的时候!

    反正,李毅现在宁愿带人在股市或者是期货市场为国家搞钱,也不愿意将精力浪费在国企改制当中。

    没错,就是浪费!

    国企改制虽然势在必行,也是拯救那些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唯一的办法,但这种事情太耗费精力了。

    在李毅看来,这就是一种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内耗。

    毕竟每一个出问题的国有企业,都关系到成千上万的职工干部的饭碗。

    由点及面,又不知道涉及到多少家庭的生活。

    国企改制以及改造的目的虽然是好的,但却不可避免的要触碰到不少人的利益。

    都说挡(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面对被触及到的根本利益,某些职工干部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是不会退步的。

    所以,国企改制根本不是想象中上面领导确定方案,下面的职工全力配合,大家乐乐呵呵把问题解决掉。

    事实上,每一个国有企业的改制和改造都伴随着各种势力的斗争和博弈,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因此在李毅看来,这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还是交给其他人来处理吧。

    至于他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多从国外给国家搞些外汇回来就行了,这个他还是比较在行的。

    这人啊,还是应该干自己擅长的事儿...

    ...........

    人这种动物还真是奇怪,要是没有动力的话,再简单的事情都觉得难如登天。

    但如果有了动力,那再难的事情都会想办法解决,做起来也轻松许多。

    在李毅的全力赶工下,很快,组建新公司的方案就出来了。

    接着,具体的方案就被李毅递交了上去。

    而向来效率被人诟病的政府部门,这一次反应也挺让人惊讶的,方案送上去仅仅不到三天就批复下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