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13章

    有票的时候倒还好,但如果手里没有票,那价格直接能上涨一半以上,忒不划算了。

    那像大集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品类众多,引的老百姓争相购买。

    当然了一文价钱一文货,年关大集上的年货之所以这么便宜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大集上的很多商品都是附近的手艺人自己做的,比如说筐子、笸箩、扫帚等,买自己做的东西自然不需要票了。

    另一方面是这些商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瑕疵,比如说很多卖布的商贩卖的都是县里纺织厂的残次品。

    这些残次品都是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对外销售,于是乎就通过特殊渠道低价卖给了这些小商贩。

    不过这年头做买卖还是很实诚的,小摊贩们在大集上销售的时候,也是会将情况如实说明的。

    只不过村里人对于些许瑕疵并不在意,或许说大家其实是在意的,只不过与完好的布匹昂贵的价格相比,这点瑕疵也就不算什么了。

    当然了,对于李家众人而言,这些年货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李毅也好还是姜雪也罢,甚至于就连几个警卫,他们更在乎的是路边的小吃摊上的各种美食,糖葫芦、炸面筋、油条……各种味道让人垂涎欲滴。

    除此之外,最让李毅在意的还是那种浓浓的年味儿和人情味。

    参加大集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兴高采烈的采购着心仪的年货,有的甚至于还与邻居互送年礼,资源共享的年集给整个红旗乡(公社)带来了满满的年味。

    而这种年味儿正是几十年后人们最为怀念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越发觉得过年没意思,而这个“意思”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的年失去了年味儿,那是一种让人痴迷难以忘怀的感觉。

    赶完大集后,就到了北方的小年了!

    过完小年后,李毅一大家子便开始打扫房子。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过年打扫房子,可不同于大家想象中的擦个玻璃扫扫地这么简单,其工程量不亚于重新对房子进行一次简装。

    这年代北方的农村还保留有大量的土坯房,这些房子大多贴着窗户纸,屋顶和墙面也都是用报纸糊着。

    由于这玩意儿没法打理,所以一年下来就泛黄染尘,特别的难看。

    所以一般而言,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大部分人家会将这些窗户纸、糊墙纸以及顶上的报纸一并拆除,然后换上新的。

    因此在北方,过年打扫房子并不是简单的打扫,而是重新装饰。

    好在李家的房子是新建的砖瓦房,装的是玻璃窗,并不需要拆除重新弄。

    但即便是如此,这一天老爹李山魁还是带着李毅,将几间屋子的墙面重新刷了白突(白灰),又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

    哪怕是有姜雪和张子强、周文等人在一旁帮忙,但还是把李毅累的够呛...

    打扫完房子,年关已近,就开始做豆腐,炸干货、蒸馒头、炖肉了。

    这些事情虽然繁琐,但李毅却乐在其中,无论大小事儿,他都会亲自上手。

    而他这种积极的态度也影响到了姜雪和孩子们,他们每天都跟在李毅屁股后面忙个不停。

    李毅也特别珍惜和家人们一起快乐的时光,他带着姜雪一起炖肉,陪着孩子们做游戏,甚至于还和几个娃一起蒸了馒头。

    只可惜,由于云睿没有按照李毅话做,在揉面的时候把碱面放多了,结果蒸出来的馒头又大又黄,吃起来还有一股碱味。

    但即便是如此,孩子们依旧非常的高兴。

    再就是李毅还带着张子强、周文等人,与小狗娃、勇子等人到山上套兔子打野鸡,总之日子过的特别的惬意开心。

    转眼间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了,此时李家不但把肉煮好了,豆腐丸子以及干货(麻花、糖麻叶、糖圪蛋蛋)也都炸好了,甚至于窗花对联以及年画也都贴好了,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过年了...

    而这段时间姜龙泽也过来两次,第一次是他和司机秘书过来的,这次过来他给李毅送来一份拟定好的发展基金的管理方案。

    李毅看后还算满意,再简单的提出几条意见之后,姜龙泽便离开了。

    第二次姜龙泽来的时候带着几个县领导,这次他除了带来一份完善后的资金管理方案,还带来了县里发展小尾寒羊养殖业的详细规划。

    在与这些县领导们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之后,李毅随即致电京城的兰心怡,让他年后立即派一个团队和青山县这边进行接触,把助力家乡发展的事儿彻底的落实下来!

    处理完这事儿,距离过年就更近了,这时二姐夫张学峰以及东子、石头、强子等人,甚至于安红和王安国等人也陆续从京城等地回来了。

    这些人的回来,顿时让村里多了一批让人羡慕的对象。

    不管是东子还是石头,亦或者是其他小伙伴,现在他们都已经成长为了店长级的高管,每个月单单工资就有150块钱,这还不算补助和奖金,一年下来少说三四千块钱,谁不羡慕。

    尤其是二姐夫张学峰,当他开着212吉普车回到他们的福沟村的时候,直接引起了轰动。

    而就在这纷纷扰扰间,除夕到了...

    ............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除夕夜!

    除夕夜.李家!

    晚上七点钟,天色渐黑,包了一下午饺子的众人当即张罗好碗筷,年夜饭要开始了。

    当新闻联播熟悉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李家一大家子便全都围坐到了大炕上了,而母亲和姜雪以及张凤、杨苗则是开始上菜。

    老李家的年夜饭特别的丰盛,不但有牛羊肉和炖排骨,还有本地不常见的海鱼和螃蟹、龙虾等,这些稀罕玩意儿都是李毅从京城带回来的。

    这有鱼有肉,自然也少不了酒水饮料。

    男人们面前摆的是茅台,给女人和孩子们准备的则是汽水。

    还没等菜肴全部摆上桌,几个小家伙就有些按耐不住,跃跃欲试。

    李山魁见状,当即撕下两只鸡腿和一只鸡翅膀递给了三个孙儿外孙。

    看着三个孩子啃的满嘴是油,还露出一副开心的小模样,屋里的众人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等最后一个菜摆上炕桌后,李毅笑着说道:“爹、这年夜饭马上就要开始了您说几句吧!”

    李山魁本身并不善于言辞,平时遇到这种事情,他一般是不会接这样的话茬的。

    但今天却不一样,他看了看满屋子的人,然后咧了咧嘴说道:“那俺就说两句!”

    听到这话,众人的目光全都汇聚到了李山魁的身上。

    随后就听李山魁操着浓郁的本地口音说道:“今儿是年三十,俺特别的高兴,高兴小毅和小雪还有梅子你们能回家里过年,还高兴孩子们都平平安安,没病没灾。”

    “再就是,也很高兴小张、小周你们能来俺家过年,俺嘴笨,不会说那些车轱辘话,你们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一定要吃好喝好。”

    话音刚落,屋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把几个啃着肉肉的小家伙都吓了一跳。

    等回过神看到大人们鼓掌的动作后,也都高兴地挥舞着小爪子,学着大人们的模样鼓掌。

    众人见状,全都被几个孩子可爱的模样逗乐了!

    谈笑过后,李毅对着母亲说道:“娘,你也说两句呗!”

    张月红笑了笑说道:“你爹已经说了,俺就不说了...”

    话音未落,就听姜雪便说道:“娘,你就说两句吧,说完了咱们好开饭!”

    见儿子和儿媳妇都开口了,张月红当即点了点说道:“俺也没啥好说的,娘不求你们大富大贵,就希望你们能平平安安的。”

    随后张月红看了看挺着大肚子的李梅,随后再次说道:“小毅和小雪那里娘没啥担心的,就希望梅子你能顺利生产,还希望小兰和学峰能再生一个...”

    李毅能听得出母亲话里对他们姐弟四人的关心,心里也是暖暖的!

    等母亲说完之后,李毅接过了话茬说道:“我也说两句吧,今年的这个除夕很特殊,不但大姐和小锐锐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还有强子和阿文你们也在,给家里增添不少的人气和喜气。”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祝福每一个家庭成员健康,快乐,同时也祝福强子、阿文你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啪啪啪...”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来,老李家的年夜饭也正式开动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万众瞩目的春节联欢晚会也随即开始了。

    接着一大家子便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晚,看到精彩的部分,不时齐齐发出一阵欢笑声。

    看到这一幕,李毅也不由得有些感慨,这样其乐融融,让人感到温馨和幸福的过年场景,也就这些年能看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虽然各种条件也变得更加优越了,但年味却越来越淡,过年的欢乐只能从记忆中寻找了...

    ..........

    九点钟,年夜饭吃的也差不多了,大人们的视线也从饭菜和酒杯上转移到了电视机里。

    相比于大人们看着春晚的欢声笑语,孩子们显然对于外面噼里啪啦的烟花爆竹更感兴趣。

    尤其是当外面传来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欢笑声后,炕上的云睿和云锦以及小锐锐都坐不住了,嚷嚷着要出去玩儿。

    姜雪舍不得春晚,便尽量安抚孩子们,但几个小崽子根本不买账。

    李毅见状,为了不打搅爹娘以及姜雪等人的兴致,也不想委屈孩子们,当即决定自己带孩子们出去转转。

    当下,他给孩子们穿好新衣服,然后叫上张子强和小武,便带着孩子们来到了院子里。

    外面有点冷,但却没有影响孩子们的热情。

    一来到院子里,几个小家伙就撒开了欢儿,非常的开心。

    而就在这时,外面的街道上跑过一群小娃娃,他们手提着灯笼,边跑边打闹。

    家里的几个小崽子见状,便都迈着小短腿跑了出去。

    李毅等人见状,当即也就跟了出去。

    当几人走到外面的街道上,却看到十几个小娃娃在一起玩耍,从偶尔传来的鞭炮声就能看得出来,这些小娃娃正在放鞭炮。

    看着这些小娃娃们,李毅不由的想到了一句话,“穿新衣、戴新帽,提着灯笼满街跑”,说的不正是这些孩子们吗!

    他甚至于都能想到这些孩子们兜兜里装的都是那种零散的小鞭炮,全都是从整挂鞭炮上拆下来的,甚至于还是瞒着家里的大人偷偷拆下来的...

    这绝对是七八十年代孩子们童年的记忆,也是他们最单纯的快乐。

    而看到这些孩子们玩耍的身影,自家两个小崽子以及小锐锐也特别的兴奋,露出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李毅见状,急忙说道:“云睿、云锦,爸爸带你们去看羊羊好不好?”

    他真不想让家里折几个小家伙过去和那帮娃娃们玩,一方面是云睿和云锦还是太小了,根本和那些大孩子们玩不到一起,人家也不乐意带他们几个小屁孩儿。

    另一方面放鞭炮毕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他们几个又啥也不懂,李毅不放心。

    “不嘛,我们就想和大哥哥们玩儿!”云睿嘟着小嘴说道。

    “乖,要不爸爸带你们去村长爷爷家里看大灯笼好不好,有这么这么大...”

    说着李毅比了一个极为夸张的尺寸!

    听到有大灯笼看,几个小崽子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向往的表情。

    李毅见状,当即招呼张子强和周文,抱起几个孩子,准备去大队部那边看看。

    他知道每年除夕夜都会有不少人在大队部那边熬夜,大家伙儿整点花生蚕豆,再整点小酒。

    而喜欢玩的,还会打打扑克和小麻将,这一玩儿通常会玩儿到天亮,特别的热闹...

    但就在李毅刚刚抱起几个娃,准备动身的时候,却就看到两个小小的身影向着他们这边跑了过来...

    .............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咱们村下面有宝贝!

    “大丫、小丫,你们咋过来了?”

    跑过来的两个小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小狗娃的两个小妹妹。

    听到李毅的话,大丫当即从衣兜里掏出一把大白兔,然后递到了云睿面前,而小丫则是来到云锦面前,也递给她两颗糖。

    看到这一幕,李毅也很高兴,原来是两个小丫头给自家这几个小崽子送糖来了。

    云睿和云锦看到糖糖也很意动,但他们和大丫小丫并不熟,因此并没有伸手拿,而是全都满是渴望的看向李毅。

    李毅当即笑了笑说道:“既然是小姑姑给的,那你们每人可以拿一颗!”

    说话的同时,李毅也在打量这两个小丫头。

    今天这两个小丫头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不但身上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头发也经过了打理,全都扎起了小辫子,显然这应该是嫂子崔翠萍的功劳,小狗娃和二狗子可没这手艺。

    再就是两个小丫头的衣服里面鼓鼓囊囊的,显的两个小丫头胖乎乎的,这应该是她们里面穿了新棉衣的缘故。

    再看她们的小脸蛋,虽然冻的红红的,但却很有光泽,看得出她们被照顾的很好。

    而就在李毅打量大丫和小丫的时候,三个小家伙已经跑到两个小丫头身边,每人从她们手里拿了一颗大白兔。

    让李毅欣慰的是,三个小家伙拿了大白兔的同时还不忘道谢,颇有礼貌。

    见几个小家伙收了自己的大白兔,大丫和小丫也特别的高兴。

    随后,大丫看着李毅说道:“小毅哥哥,我们能带着小云睿他们玩吗?”

    “当然可以,但是不能在他们面前玩鞭炮!”

    “知道了!”

    说着,大丫牵起云睿和云锦的手,小丫则是带上小锐锐,而后向着那帮小娃娃们跑去。

    李毅和张子强、周文则是紧紧跟在她们身后,也跟了过去。

    想象中的排斥并未出现,村里的这帮小娃娃看到大丫和小丫带着云睿和云锦他们过来了,都特别的高兴围了上来。

    这帮小娃娃一边向云睿和云锦他们介绍自己,还有小娃娃则是将自己身上带的花生和糖块儿递给他们,画面极度温馨。

    听大丫说李毅不让在云睿和云锦他们面前放鞭炮,几个有鞭炮的小娃娃当即将鞭炮收了起来,看得出他们对几个小家伙的重视。

    都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透过现象看本质,单单从孩子们对自家几个崽的态度,就能看出村里人对他的李毅的态度。

    这让李毅也特别的开心...

    而就在李毅带着张子强和周文,看着这帮小娃娃带着自家小崽崽玩耍的时候,远处突然响起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似乎有不少人在奔跑。

    李毅当即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却看到村支书冯凯以及大队长张同福,还有刘大雷、小狗娃等人急匆匆的向着这边赶了过来。

    李毅见状,顿时心里一紧,大过年的这么多人跑到这边,难不成出什么事儿了。

    当下,他让张子强继续看着几个娃,而他则是与周文快步迎了上去。

    “冯叔、张叔,你们这急匆匆的要干啥去,发生什么事儿了?”

    听到李毅的话,冯凯当即说道:“刚才听到这边有炮仗的声音,怕村里那帮愣小子们到这边放炮把草垛给点了,我们就过来看看!”

    说话的同时,冯凯也将视线转移到了不远处那帮小娃娃身上,看到他们手里的灯笼,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

    这里是村里养殖场的位置,为了方便投喂牲畜,村里几乎全部的草料都存放在了养殖场附近,这要是被这帮小娃娃给点燃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前几年村里就发生过这样的惨剧,因为村民过年响炮,结果将生产队的草垛给点燃了。

    火借风势,越烧越旺,根本没办法扑救。

    最后大火足足烧了三个小时,不但将牲畜大半年的草料全都烧完了,还将牲口棚和料房也给烧了。

    那一年为了不让村里的牲口饿死,冯凯和张同福大年初一就到公社求助,然后便到其他大队求人匀兑一些柴草。

    再之后,村里对于响炮以及各种明火就变的谨慎很多了!

    李毅见状,当即说道:“冯叔,别着急,我已经让他们不要在这边响炮了,应该不会出事儿!”

    “那就好!”

    随后冯凯再次说道:“大雷,你和小狗娃到草垛那边看看,老张你去把那帮娃娃手里的灯笼灭了。”

    “好嘞...”

    待刘大雷和小狗娃等人离开后,冯凯这才看着李毅说道:“本来还想着明天再来找你,既然现在碰上了,那就现在和你说说吧!”

    “啥事儿,叔?”

    “今天上午乡里召集各个大队的支书开会了,说是明年要在全县推广小尾寒羊的养殖,据乡里的干部们讲,这小尾寒羊一年可以下两窝,一窝就能下好几个!”

    接着冯凯继续说道:“而咱们村里现在养殖的还是后草地(草原)的长尾羊,一年只能下一窝,一窝只能下一个,你说咱要不要也改养长尾听到这话,李毅当即陷入了沉思。

    小尾寒羊的优势是繁殖快,效益高,但同样的这种羊也有缺点,那就是肉质与草地羊有一定的差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