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6章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星辰公司那边撤了,他们不玩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就在史密斯与恒生银行的那些华人股东接触的时候,李毅就命人一边高调收购恒生股票的同时,又悄悄让人抛售手中的股票。

    等史密斯等人拿下那些华人股东手里的股票的时候,李毅直接将手里掌控的全部恒生股票直接清仓。

    而这些股票又大部分回到了史密斯等人手中!

    就这样,英资集团这边在耗费了二十多亿港元之后,不但成功将恒生银行的市值由30亿港元推到了60亿,而且还将恒生的持股比例增加到了92%!

    虽然算总账,英资集团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亏钱,毕竟恒生银行的市值摆在那里。

    但是回过神的史密斯等人却知道,他们是被李毅坑了。

    虽然他们挡住了李毅的进攻,但是自己的20亿资金也被套牢了。

    尽管在意识到被骗了之后,史密斯也立即作出调整,将大量的股份压低价格抛售了出去。

    但由于即将闭市,仅仅收回不到两亿港元,剩下的全都被他们控制在手里。

    史密斯知道,李毅选在这个时候清仓手里的股票,就是不准备玩了。

    这一点就像他之前投资黄金一样,等他们入局了,他就及时抽身被直接砸盘。

    结果就是国际金价暴跌,而他们英资集团却被高位套牢。

    这一次也一样,不出预料的话,明天一大早报纸媒体就会大量的报道星辰公司清仓恒生银行的消息。

    届时没了争夺的恒生股票,价格必然会大幅度的下跌。

    而事实也确实如同史密斯等人预料的一样,甚至于都不用第二天,大当天股市闭市后,李毅便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

    在采访中他高调表示,星辰公司已经清仓了恒生银行的全部股份。

    同时他还表示,此次投资恒生银行共获利7000万港元,但由于恒生银行的股价已经被严重高估,所以现在正式退出这次股票争夺大战。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港岛的民众再次哗然了。

    不明真相的民众为星辰公司感到惋惜,觉得作为屠龙少年的星辰公司最终还是失败了,没能打败英资集团这头作恶多端的恶龙。

    而那些懂投资的却为星辰公司的这次操作而拍案叫绝,?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英资集团这次是被坑惨了。

    恒生银行的股票6天的时间暴涨近百港元,有人争夺炒作的时候大家都跟着起哄,但是当潮水退去,就会看到只有英资集团那帮人在裸泳。

    不出预料的话,明天一开盘,恒生公司的股价就会暴跌,希望不要跌破一周前的水平。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只是李毅对英资集团反击的一个小小的前奏而已,他真正杀招还没有使出来。

    .........

    11月23日,港岛股市依旧!

    不过今天开市后,所有人的目光都定格在了恒生银行的股价上。

    要知道昨天闭市的时候,恒生的股价可是高达每股276港元,比一周前足足涨了100元。

    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不过是两方大佬在争夺恒生的股票,现在一方已经明确表示退出争夺了,所有人都在等着恒生股票暴跌。

    果然,开市后不到五分钟就有人挂出了恒生的股票,挂牌价270港元每股。

    然而,与前几天争抢的情况完全不同,270港元的价格竟然无人问津。

    过了二十分钟,对方立即调整了价格,挂牌价降到了260港元每股。

    但结果依旧是看的人多,却始终无人下手...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恒生银行的股价由276港元每股,一路下滑到了240港元,降幅不可谓不大。

    更为重要的是,即便是降到了这个熊样儿,依旧没有人愿意接手。

    但就在这个时候,港交所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李毅带着星辰公司的人又来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恒生银行的股价竟然有了小幅度的回升。

    只是当李毅再次表示自己不再投资恒生银行的股票后,恒生的股价再次窜稀(跑肚拉稀、一泻千里)了!

    但紧接着人们就发现,星辰公司虽然不再碰恒生银行的股票了,但是却开市大量的收购港岛电讯的股份。

    作为港岛唯一的电话电报公司,港岛电讯一直是英资集团手里一只下金蛋的老母鸡。

    星辰公司突然收购港岛电讯的股份,自然引起了英资集团的重视。

    随后,史密斯的团队再次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星辰公司的恶意收购。

    但是这一次他们学乖了,英资集团高层要求史密斯在阻击星辰公司的时候,要密切关注他们那边的动静,防止他们被高位套牢。

    尽管,英资集团的这些人已经有了防备,但是却没有想到李毅这次也没想着和他们纠缠。

    在他将港岛电讯的股价由86港元直接拉升到120港元后,迅速清仓。

    这一次英资集团虽然损失不大,但却被李毅的动作吓的有些够呛。

    上亿港元砸下去,就为了听个声响,要不是他们见机较早,及时出逃的话,这次又要被高位套牢了。

    即便是如此,23日这天,史密斯等人不算恒生银行的股价暴跌带来的损失,单单在港岛电讯这只股票上就又损失了300万港元。

    更让人郁闷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天,像这种突然间的进攻连续发生了好几次,怡和系、汇丰系以及太古财团的多家上司公司遭到共计,让史密斯等人疲于应付。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李毅与星辰公司的人在前面吸引英资集团的火力的同一时间,李福眺手下的团队却悄悄将矛头对准了新界仓储中心。

    而这,才是李毅真正的目标,他要发起总攻了...

    ........

    第六百四十六章:刺刀见红!

    李家庄园.书房!

    沙发上,李毅和李福洮面对面坐着,两人中间的小茶几上放着一个紫砂茶壶和两个小小的茶杯。

    此时,茶杯里正冒着热气,整个房间里是茶香味儿浓郁。

    李毅轻轻喝一口这极品福鼎白茶,然后问道:“老李,我那边把那帮鬼佬遛的也差不多了,你那边的进展怎么样了?”

    “我这边进展不错,趁着那帮鬼佬的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的时候,我的人已经顺利购入820万股新界仓储中心的股票了,目前持股率已经达到了8%!”李福眺回答道。

    “对方没有察觉吧?”

    “应该没有,我是以分散户头的方式小批量购入的,他们理应不会察觉到!”李福眺道。

    “那就好,只是这8%的股份还是有点少,我们想要控制新界仓储中心,至少要拿下51%的股份才行!”李毅道。

    “嗯,不过由于我们这边操作比较频繁,所以这两天新界仓储中心的股价涨的有些快,我们入场前不过65港元一股,现在已经涨到72了,涨幅已经超过了10%!”

    接着李福眺再次说道:“如果我们继续大批量的购入流通股的话,不但很难隐蔽目标,而且还可能导致新界仓储中心的股价大涨。”

    李毅想了想说道:“无妨,现在新界仓促中心的股价被严重低估,涨点也无所谓。”

    新界仓储中心的价值李毅是知道的,这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企业,很长时间里都是怡和系的核心产业,一度与九龙仓并称为“怡和双翼”。

    在怡和整个大财团里,其掌门人同时又兼任新界仓董事局,可见新界仓储中心在怡和系中的地位。

    在怡和系的执掌下,新界虽先后建有新界码头、大地中心大厦等著名物业,但在经营方式上却不足称道。

    他们固守着以建楼出租为主要盈利模式的理念,只租不售。这也导致资金回笼较慢,租金的增长速度慢于地价的上涨,因此公司的盈利表现一般,股价一直较低,资产严重被低估。

    再加上,作为英资的怡和系对大陆却心存芥蒂,在港岛未来的问题上始终抱有悲观态度,以至于在港岛的势力范围日渐衰微。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是大张旗鼓的向他们发起进攻,还是徐徐图之?”李福眺沉声问道。

    “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他们纠缠,现在新界仓储中心市值只有70亿港元左右,我们手里的资金加上何家、罗家的资金,已经接近50亿港元了,这些钱足以拿下新界仓51%的股份了!”李毅道。

    “所以你打算强攻了?”

    “不,是总攻!”

    话音一转,李毅再次说道:“不过在发起总攻之前,我觉得我们可以接触一下那些小股东,最好是能从他们手里将新界仓储中心的零散股份收购过来!”

    根据前期的股权调查,李毅发现新界仓储中心为缓解企业的财务危机,选择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到目前为止,怡和只持有约9%的新界仓股份,剩余的91%中的30%作为流通股流落股市,大头的61%则是分散在大大小小上百个股东的手里。

    严重被低估的股票、巨大的重估空间、同时相对分散的股权,这些都为李毅的收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李福眺当即点了点头说道:“这事儿交给我,最多三天的时间就会有消息!”

    “可以!”

    “老李,你不要一个人出马,让何家、罗家他们也尽一份力,这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买卖!”李毅道。

    “好!”

    这时李福眺话音一转,再次说道:“对了李毅兄弟,早晨星华从纽约传回了最新的消息,他说国际金价已经跌到了545美刀了,我们已经赚了8.5亿美刀了。”

    “不过这几天金价的降速减缓了很多,尤其是最近这几天,每天只跌一两美刀,他请示要不要清仓收网?”

    李毅当即说道:“还不到时候,让他们稍安勿躁,继续盯着就行!”

    “李毅兄弟,那你的心里价位是多少,我好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李福眺道。

    “国际金价没有跌破300美刀之前,绝对不能收网!”李毅语气坚定的说道。

    要知道这可是未来近二十年唯一操作黄金的机会了,真的是错过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了。

    “嘶!”

    倒吸一口凉气之后,李福眺再次问道:“国际金价真的能跌破到300美刀?”

    “可能性很大!”

    “行,我知道怎么做了!”李福眺强压着内心的激动说道。

    他可是知道,李毅做空黄金时的价位是596美刀上下。

    五倍金融杠杆之下,金价每下跌一美刀,他们的收益就有1700万美刀。

    要是国际金价真的跌破300美刀,那么他们的收益将达到恐怖的50亿美刀,折合港元近400亿。

    即便是他们李家这样的大家族,所有的资产加起来都没有有这么多,而且这还是李家几代人辛辛苦苦积攒了几辈子得来的财富。

    而李毅仅仅只是一次投资,就能转到这么多钱,这样惊人的投资眼光,确实令人佩服。

    这也让李福眺更加坚定了和李毅深入合作的决心!

    接下来的几天,为了稳住英资集团那些人,李毅每天依旧带着人前往股市这边,然后伺机对英资集团的各个上市公司进行攻击。

    而史密斯等人也集中精力,对李毅严防死守,双方在股市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恶斗。

    由于双方都早有准备,所以几次争斗下来,英资集团损失并不大。

    虽然李毅等人的进攻,并没有给英资集团那边造成太大的损失,但是却极大地牵制住了他们的注意力。

    而李福眺旗下的精英团队趁虚而入,以分散户头的形式,从散户手中大量买入新界仓股票。

    与此同时,李福眺、何东英、罗晋东等人则是纷纷出面,频繁会见新界仓储中心的华人股东,并出高价将部分股东手中的股份收购了下来。

    短短三天的时间,他们就从其他股东手里收购了近2800万股的股票。

    至此,李毅等人手里已经掌握了新界仓36%的股份了,比第一大股东怡和的持股数还要高一倍有余。

    36%的股份虽然已经是新界仓储中心的大股东了,但是还没有完成控股,因此李毅便只能继续让李福眺等人出面收购新界仓储中心的股票。

    但很可惜,英资集团那帮人此时已经察觉到了异常。

    尽管李福眺这边竭尽全力低调收购,但股价的快速上涨还是引起了散户以及怡和财团高层的注意。

    他们很快就分析出,有人在暗中抢购新界仓的股票。

    在得知情况后,怡和洋行上下极其的紧张,随即向英资集团求援。

    英资集团的高层也不敢怠慢,在丢失了九龙仓之后,新界仓储中心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要是也被人收购了的话,那他们很可能将失去海运、仓储以及部分地产业务。

    有鉴于此,英资集团的这帮鬼佬随即再次在古堡庄园召开会议,商议这事儿。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他们决定立即进行反击,在稳住那些大小股东的同时,立即提高价格,从股市中回购新界仓的股份,以提高怡和的持股率。

    随着英资集团的下场,鏖战近10天的两方,终于要刺刀见红了...

    ........

    第六百四十七章: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港交所.交易大厅!

    随着英资集团正式下场,全力回购新界仓储中心的股票,李毅也知道目标暴露了。

    他没有犹豫,立即露出了自己的獠牙,正式与英资集团的团队争夺新界仓储中心的股票。

    知道英资集团的资金有限,李毅一上来就不断地提升新界仓储中心的股价。

    在他的暴击下,原本新界仓储中心略显低迷的股价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短时间内就暴涨到了88港元,每股涨幅达到了12港元。

    面对李毅这种简单粗暴的进攻,史密斯等人只能硬着头皮跟注。

    但是他们又担心李毅像之前那样,把前戏做足了,股价也拉上来了,然后就立马清仓所有股票。

    所以,史密斯等人虽然也紧跟李毅的步伐不断地加价争夺新界仓的股票,但是却又很克制,随时关注李毅这边的动作。

    不过让他们感到有些不安的是,这一次李毅似乎并不是拉高股价后就解套赚取差价,而是真的冲着新界仓储中心来的。

    这一点从他们不断拉升股价就能看得出来!

    11月27日,新界仓储中心的股价正式突破到了90港元每股。

    而仅仅隔了不到一天,股价再次飙升,一举突破100港元。

    此时,经过几天的疯狂争夺,李毅再次从股市上抢夺到820万股流通股。

    而此时,他们掌握的新界仓的股票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4%,距离控股所需的51仅剩7%了!

    然而,就是这7%却让李毅有点犯难了。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怡和系这几天也从股市抢夺到了7%的股票份额,加上他们之前自己持有的,所有股份加起来达到了29%。

    而剩下的37%则是分散在大大小小几十个股东以及散户们手中,这些人看到股价不断地攀升,根本舍不得放弃手中的股票。

    在他们看来,只要星辰公司和怡和系一方没有拿到控股权,股价就会一直涨下去。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新界仓储中心的股价越来越高,但是成交量却越来越少。

    这种情况对于李毅等人来说是非常的不利的!

    一方面是英资集团手里的资金有限,根本经不起消耗,要是散户们愿意抛售他们手中的股票,英资集团根本就争夺不过他们。

    但是现在那些散户以及小股东死活不愿意出售手里的股票,这就给了英资集团喘息的时间。

    一旦他们调集到了足够的资金,那么再想从他们手里抢夺新界仓储中心的股份可就难了。

    另一方面则是,李毅在纽约那边还有项目没有收尾,相比于那边说上百亿美刀的项目,港岛这边显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因此这边他必须速战速决,决不能长时间与之纠缠。

    但事与愿违,越是着急事情的进展越是缓慢。

    贵宾室里,李毅正脸色凝重的看着庞飞燕递过来的报告。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沉声问道:“我们已经将价格提升到了125港元每股了,依旧没有人愿意心动吗?”

    “没有,今天一上午我们仅仅只是收购了20万股而已,整整大半天新界仓储中心的成交量也少得可怜!”庞飞燕道。

    兰心明当即建议道:“老板,目前新界仓储中心的股价已经无限接近翻倍了,继续加价也不一定奏效,要不我们到场外想想办法?”

    “你的意思是从那些小股东身上寻找突破?”李毅道。

    “对,相比于那些散户,小股东手里的股份比较集中,只要价格到位,我想剩余的那些股份不难搞到手。”兰心明解释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