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9月13日,黎家金店遭遇挤兑第三天,在黎家动用了大量资金的情况下,终于稳定住了情况。在过去三天,黎家在港岛城区的36家分店全部遭到大规模的挤兑,数以十万计的投资者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黎家金店挤兑走7亿8千万港元的现金。
同时,还有价值5个亿的黄金被客户提走。
短短不到三天的时间,黎家的损失就超过了5亿港元。
好在黎家的掌权者黎九英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人,不管有多少人来挤兑,他都坚持全力兑付。
而且还是要钱给钱,要黄金给黄金,绝不推诿责任。
与此同时,英资集团一方控制的媒体杂志则是火力全开,大力表扬黎家这种负责任的做法。
甚至于就连港督府这边也难得的下场,亲自为黎家站台。
很快,原本一些是要兑付的客户也就放下了戒心,放弃了兑付,摇摇欲坠的黎家竟然神奇的稳定住了局势。
而且,在经历了这次挤兑之后,港岛的民众对于黎家的信任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
可以说,黎家虽然在这次风波中损失了不少钱,但是却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然而,就在黎九英以及他背后的英资集团以为他们终于渡过一劫的时候,媒体方面又爆出一个令他们措手不及的情况。
依旧是南华晚报这边率先发出的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黎家这次之所以能如此硬气的给客户全额兑付现金和黄金,全都是靠隆恒银行续命。
同时这则报道还公开了事情的真相,称在黎家遭遇投资者挤兑的当天,黎家金店就利用黎九英在隆恒银行的身份和影响力,签署了一笔价值五亿港元的超大额度的无抵押贷款,用以黎家金店为客户兑付资金。
事实上,这相当于黎家是在用恒隆银行储户的钱为他们家的金店续命。
更为重要的是,《南华晚报》的这则新闻还煞有其事的将事情的详细经过都描述的非常清楚,甚至于还将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的副本刊登在了报纸上。
而在《南华晚报》报道这个消息的同一时间,大量的八卦小报则是进行了跟进。
相比于《南华晚报》只是曝光而不做猜测和联想不同,这些八卦小报直接将想象力拉满,有的小报称黎家这些年早就把投资者的钱给亏空了,他们一直都是靠银行举债度日,维持表面光鲜。
还有小报报道,黎家早就预料到他们的金店会被挤兑,所以早早地就把资产转移到了贼鹰,现在的黎家早就变成一个空壳子了。
甚至于还有一些八卦小报疯狂的展开联想,称隆恒银行里的客户存款早已经被黎家给霍霍完了,大家的钱都要打水漂了。
这个消息一出,瞬间引爆了整个港岛。
一时间,大量的储户纷纷涌向隆恒银行,争相提取他们存在隆恒银行的资金。
隆恒银行方面反应迅速,当天下午就召开记者会,郑重声明恒隆银行与黎家金铺没有财务关系,但是却对那份借款合同避而不谈。
但是银行方面却表示,他们会立即筹集资金,为储户提取资金做准备。
尽管隆恒银行的公关很及时,但是港岛民众却并买账,很快隆恒银行所有营业点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挤兑开始了。
李家庄园.书房!
当隆恒银行遭遇全民挤兑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李毅正在与李福眺以及黄立行喝茶聊天!
几人的心情都很高兴,因为就在刚才,李毅和李福眺刚刚拿到了此次投资黄金赚的钱。
从9月2日开始,他们从每两3500港元左右的价格入手黄金,最终以5500港元的高价出手。
在刨掉各种成本之后,此次投资收益率达到了40%,李毅以及他背后的星辰公司狂赚7千多万港币,而李福眺同样豪赚六千万。
即便是以他们目前的身价,这依旧能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反击,他们重创了英资集团的马前卒黎家。
刚刚拿到投资收益,就得知隆恒银行遭到了挤兑,三人的心情就更好了。
“李毅兄弟,你觉得黎家这次能撑多久?”李福眺笑着问道。
“三天,且最多三天!”
“不会吧,黎家虽说损失不小,但也不是资不抵债啊,怎么就只能支撑三天呢?”李福眺惊讶的问道。
而一旁的黄立行也说道:“对啊,我也觉得不大可能,毕竟黎家背后可是有着英资集团撑腰,只要他们愿意给黎家输血的话,黎家就算是不能度过这次危机,但也不会这么快就垮了吧?”
然而李毅却淡淡地说道:“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但这只是理论而已,事实上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英资集团不但不会帮黎家,而且还可能主动出手,吸干他们最后一滴血!”
听到这话,李福眺沉默了。
他和那帮鬼佬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自然知道那些人是什么玩意儿,有用的时候自然是亲密伙伴,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被人弃之如敝履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要是黎家这次能撑过去还好,一旦他们露出败相,或许最先出手的就是英资集团。
毕竟他们或多或少和黎家都有生意往来,黎家要是倒了,那他们肯定是要遭受损失的。
以那些鬼佬们只认利益的嘴脸,必然会在黎家还没有倒的时候,先把自己的利益保全了。
如此一来,黎家将会死的更快。
“黎家有没有可能通过自身扭转败局,毕竟隆恒银行的情况并没有外界宣传的那么糟糕,一旦隆恒银行撑过去了,黎家也应该能撑过去!”黄立行突然问道。
李毅笑了笑说道:“问题是隆恒银行能撑过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英资集团会不惜代价为其输血,且资金至少是10亿港元以上!”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没有谁会为了一个失去利用价值的棋子,而投掷这么多的资金,更何况是自私自利的盎格鲁撒克逊人!”
“这么说来黎家是死定了?”
“也不一定,这就看黎九英怎么做了!”李毅语出惊人的说道。
“李毅兄弟,你的意思是?”李福眺略带一丝疑惑的说道。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用不了几天黎家就会遭到英资集团的抛弃,甚至于落井下石!”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如果黎九英这个人足够聪明的话,他就会拿着马彪的人头来向我们求和!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我不介意放他一马!”
对于李毅而言,这次事件的主谋绝对是英资集团,而执行者则是马彪,至于黎九英以及黎家不过是为两者沟通的中间人而已。
如果黎家真的愿意倒向他们这边,李毅还真不介意放过黎家,毕竟黎家就算是能逃过此劫也必定元气大伤,苟延残喘之下翻不起什么大浪。
但是他的存在既能恶心英资集团那些人,还能兵不血刃的解决马彪那个混蛋,同时又能提醒那些甘愿为英资集团当狗的势力,这就是给人当狗的下场。
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那他要是执迷不悟呢?”李福眺沉声说道。
李毅淡淡地说道:“如果他坚持一条道走到黑的话,那咱们也没必要手下留情,直接打爆黎家!”
“那我们现在要准备些什么呢?”
“先准备钱,等着收购隆恒银行!”
接着李毅再次说道:“同时放出风,就说只要黎家干掉马彪,我们愿意与他们进行和解!”
“好,这事儿我让人去办!”
“行...”
.........
第五百七十一章:黎家危机!
目送李毅离开后,李福眺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黎家完了,隆恒银行恐怕也要倒闭破产了!
作为金融巨头的李福眺比任何人都了解港岛的金融业,他很清楚,港岛的市场就这么大,任何一个产业的竞争都非常的激烈,自然也包括银行业。
在这里,银行是绝对不能出现严重的负面新闻的,不然神仙来了都救不了。
毕竟每一个银行都关乎数以万计家庭的钱袋子,谁也不会拿自己的毕生积蓄去冒险。
之前,港岛无数银行用倒闭破产证明了这一点,就比如说之前大名鼎鼎的廖创兴银行。
作为港岛最早建立的私人银行,五六十年代廖创兴银行在港岛银行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但就在1961年6月13日,港岛的报纸刊登消息称:“有一位知名之本港银行家现成为警方侦查之对象,且已被通知离港”。
而当时的港岛,坊间已流传着许多关于廖创兴银行的许多负面传闻。这条消息的登出,使得民众矛头直指廖创新银行。
尽管港府警局第二天就紧急出面辟谣,但廖创兴银行依然遭到大批民众的挤兑,当天即被挤兑300多万港元。
在接下来的两天,挤兑风潮愈演愈烈,廖创兴银行被提走3000多万港元,廖创兴银行被迫向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两家发钞行求助。
一个月后,廖创兴银行董事长廖宝珊病逝,廖创兴银行董事会改组,此后一蹶不振。
除了廖创兴银行外,港岛很多银行也大多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比如说广东信托商业银行、恒生、广安、道亨和永隆等华商银行相继遭到挤兑,就连大名鼎鼎的恒生银行也难逃此劫。
当初恒生银行也是因为些许小事儿遭到挤兑,在半月之内损失存款两亿多元。走投无路之际,恒生银行只能出让51%的股权给汇丰银行,断送了控股权。
隆恒银行实力虽然不弱,但是在被黎家抽调了那么多资金之后,再遭遇这么严重的挤兑,就算是用屁股想也知道结局如何了!
李福眺真的想不到,掌控着港岛排名第六的大银行的黎家就这样被人逼到了墙角,覆灭在即。
想到十几天前李毅火急火燎的返回港岛,然后和他说要为黄立行讨回公道,并拿黎家开刀的时候,他的心里其实是不太相信他能做得到的。
毕竟黎家的实力摆在那里,就算是他们李家想要动他们都有些费力。
然而,李毅这个外来户竟然只用了几记组合拳就将黎家以及整个英资集团给打懵了。
至于那个对黄立行出手的马彪,李毅压根儿就没有搭理他。
但现在看来,那个王八蛋的下场恐怕比黎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真的,李福眺真的是被李毅这种手段给震惊到了。
什么叫上兵伐谋,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
放眼整个港岛,能有这样的手段的人绝对找不出第二个。
英资集团那帮鬼佬没事儿找他的麻烦,这不是自找苦头吗!
不过想想眼下两边紧张的关系,英资集团乃至于他们背后的港英政府肯定不会给李毅好脸色的,毕竟他可是有对面官方的背景。
双方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港英政府以及他们的主子约翰牛在与对面的谈判中没有占到便宜,英资集团也不可能在与李毅的斗争中讨得了好。
事情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李福眺倒是想看看,接下来黎家会怎么选择!
.........
城区.黎家!
书房里,黎九英脸色难堪的握着手里的电话。
就在刚才,他接到了隆恒银行董事会打来的电话,那边要求他们黎家立即将借走的那15亿资金还上。
没错,黎家向隆恒银行借款不止5亿,而是15亿。
其中5亿是这次借得,用以为金店客户兑付的,剩下的全都是之前他们在进军房地产等产业而拆借的。
当初想着,他们黎家毕竟是隆恒银行的大股东,借用自家银行的钱,当不至于被逼债。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催债电话这么快就到了,而且还是行长查理斯的助理亲自给他打的!
那个放荡的女人在电话里语气虽然还算恭敬,但是黎九英却能听出她的强硬态度,显然这个臭女人是得到了查理斯那个鬼佬的授意,那帮混蛋是要将他们黎家往死路上逼啊。
被自家银行给催债,黎九英觉得自己可能是整个港岛最最憋屈的银行家了吧!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是因为他们黎家虽然是隆恒银行的大股东,但他却不是隆恒银行的董事会主席。
银行的董事会主席是英资集团的另一个成员查理斯,而他在隆恒银行的股份却只有区区的17%,远远低于他们黎家的42%。
但由于他们黎家也没有做到绝对控股隆恒银行,因此在董事会中只有一个席位,却无法重新组建董事局。
本来他们黎家在入股隆恒银行之后,就曾打算重组董事局,并提名他黎九英担任董事局主席的。
但是查理斯请动了爵士出面说合,再加上黎家掌握的股权不足51%。最终,他们还是放弃了重组董事局,并转而全力支持查理斯掌控隆恒。
但万万没有想到,现在黎家刚刚遭了难,他们就翻脸不认人,要釜底抽薪了。
黎九英很清楚,他们现在根本拿不出15亿资金!
尽管现在他们黎家手里掌握着不少房地产产业,比如说他们在跑马地投资了一处大商场,前前后后砸进去3个亿的资金。
再比如说在铜锣湾那边投资了一个楼盘,也砸进去几个亿。
仔细算一算的话,黎家持有的地产少说有20亿港元,加上在城区那36家金铺以及所占有的房产,价值不会低于23亿港元。
再就是他们黎家持有的隆恒银行42%的股份,要是没有发生挤兑前,单单这些股份就价值15亿港元。
但是现在还值多少,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些资产看起来确实不少,但要知道这些都不过是资产,而非现金。
想要还银行的钱的话,那就要出售这地物业地产,但由于眼下整个港岛都正在遭遇严重的股市危机,地产价格暴跌,绝大多数的地产的价格都已经腰斩了,且降价的趋势还在持续。
可以想象到,如果他们现在要是出手这些地产的话,先不说有没有人接手,就算是有,价格也会压的死死的。
但他同时也知道,那帮储户现在急着要钱,银行那边也确实没有那么多钱。
而银行没钱就会逼他们黎家,要是凑不到钱的话,他们家的这些产业很可能会被强制收回并拍卖。
可以说,眼下他们黎家是真的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了!
一个不慎,就可能是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想到这里,黎九英想起了英资集团的那些大佬,想起了他们对自己的承诺。
当下,他立即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
第五百七十二章:落井下石
“啪!”
一声暴响过后,一个精美的茶杯被黎九英狠狠的砸在了地上,变的粉身碎骨!
然而,暴怒过后的他却颓然的瘫坐在了椅子上。
他知道黎家完了,他也完了!
就在刚才,当他给英资集团的朋友打电话求助的时候,要么电话打不通,要么就是各种推诿,无能为力。
无奈之下,他只好给英资集团的话事人爵士打电话,希望爵士能看在他们黎家这些年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儿上,能帮黎家一把!
但令他心寒的是,爵士压根儿没有接他的电话,只是助理在接起电话之后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话:自己惹下的烂摊子自己收拾!
黎九英也算是个有能力的人,当下便知道,他们黎家已经被英资集团那帮鬼佬给卖了!
什么自己惹下的烂摊子,要不是他们授意的话,自己又何必做这个出头鸟!
现在出了事儿了,就成了自己惹下的烂摊子,那帮混蛋玩意儿还真是会过河拆桥啊。
黎九英此时心里肠子都快悔青了,自己怎么那么蠢呢,招惹谁不行,非要招惹那个大圈仔。
只是现在说啥都完了,那帮鬼佬既然已经抛弃了他这颗棋子,那么也不会再管隆恒银行的死活了。
不出预料的话,用不了几天隆恒银行就会因为无力支付储户的存款而被港英政府接管,随后就会被强制拍卖!
至于他们黎家就更惨了,由于无力支付银行的借款,不仅仅隆恒银行的股份会被没收,金铺的36家店铺以及其余所有的投资项目也全都被低价处理。
届时,黎家必将破产!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但不是所有人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这些年他们黎家在崛起的过程中也是各种手段尽出,也得罪了不少人,包括黄立行这样的社团大佬。
黎家风光的时候自然没人敢动他们,但是现在黎家遭难了,等着落井下石,甚至于斩草除根的大有人在。
想到年迈的父母,贤惠的妻子以及刚刚成人的儿女,黎九英就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进来!”
当廖勇进入办公室,看到满地的狼藉后,心里顿时一沉。
而黎九英看到廖勇的脸色就知道,肯定没有啥好消息,但他还是说道:“说吧,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