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李毅看了看他说道:“意思是这个钱由你们外汇局出,然后交由我运营,是这个意思吗?”“是!”
李毅略作沉默,然后说道:“首先我想要搞清楚一件事情,你们到底代表的是那个部门,安全局还是外汇局,再或者是更高层?”
“这有区别吗?”周锐不解的问道。
“当然有区别了,如果你们只是代表各自的部门,那么对不起请回吧!”
“为什么?”
“假话是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能力有限,难担大任!”李毅淡淡地说道。
周锐饶有兴趣的问道:“那真话呢?”
“格局太小,一千万的资金不值得我出手!”李毅道。
周锐笑了笑说道:“那多少钱在你看来才能算是大格局,才能值得你出手呢?”
李毅看了看旁边的徐新茂说道:“徐主任,你们外汇局现在手里有多少外汇?”
“这...这是国家机密,恕我不能透露!”徐新茂略带一丝尴尬的说道。
“其实你不说我也猜的差不多,最多10到15亿美刀之间,12、3亿最有可能!”李毅道。
这话李毅自然不是随便说的,据他所知国内1980年的外汇储备只有12.4亿。
甚至于整个80年代,国家外汇储备规模一直没有超过100亿美元。
而为了鼓励创汇,我国还是实行贸易和非贸易外汇留成制度。
在该制度下,各创汇的地方、部门和企业可以拥有一定比例的外汇额度,用于解决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物资和技术进口,前世的李毅可是没少钻这个制度的空子。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外汇储备也就这水平,不会太多。
徐新茂没有想到李毅竟然猜的这么准,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啥了。
周锐看到徐新茂这表情就知道啥意思了,随即说道:“李毅同志,你就直说吧,多少钱能请你出手?”
“我也不为难你们,请我出手也行,外汇局拿2亿美刀出来,少了我没兴趣!”李毅道。
“嘶!”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这年轻人真敢开口啊。
这可是两亿美刀啊,相当于外汇局6分之一的外汇储备啊,这要是出了事儿,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掉脑袋。
“李毅同志,真的只有两亿美刀你才会出手吗?”
“对!”
“那你如何能保证这两亿美刀的资金安全?”
“你们这样前怕狼后怕虎,那还找我干嘛?”
随后,李毅叹了口气说道:“算了,谁让咱是爱国好青年呢,告诉上面的领导,这两个亿的资金要是亏了、丢了,我李毅包赔,但我也有条件!”
“什么条件,请说?”
“首先是代运营的时间不超过3年,三年后条件另谈!”
接着李毅再次说道:“其次,这笔钱所赚取的所有利益我一份不拿,但是当政策允许的时候,我要在国内经商,上面要给予我相应的便利!”
周锐当即说道:“这事儿我们需要向上级部门请示一下!”
“可以,不过你们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我的投资行动已经开始了,再晚了就吃不到肉了!”李毅道。
“那我们三天内给你答复如何!”
“最多给你们一天的时间!”李毅道。
“好!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了!”
说完,周锐、徐新茂等人便起身,然后向着屋外走去!
第五百二十八章:好厉害的年轻人!
别墅区外.小轿车上!
一上车,外汇局的徐新茂就有些郁闷的说道:“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狂了,竟然嫌一千万格局太小,不值得出手,这不是胡闹吗!”
然而,一旁的周锐却淡淡地说道:“狂有狂的资本,想想他在港岛做的事情,人家仅仅只用了20天的时间就将4300万港币变成了40亿,足足翻了一百倍,试问谁能做得到?”
“他有能力不假,这一点我们都承认,但这也不是他如此狂妄的理由啊!”
接着徐新茂再次说道:“再说了,他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谁敢轻易将两个亿得美刀外汇这么轻易的交给他!”
周锐看了徐新茂一眼,然后说道:“这就是这个年轻人的高明之处,人家之所以提两个亿美刀,不全是嫌那一千万少,更可能是嫌我们的职务太低,不配和人家接洽!”
“啥?”
听到这话,一旁的杨茜也愣住了,他们不大理解周锐这话是啥意思!
“你们难道没有觉得,从谈话一开始我们就陷入了被动,一直被这个年轻人牵着鼻子走!”周锐道。
“有吗?”
“呵呵,这个年轻人从坐到沙发旁开始就主动出击,轻而易举的便掌握了主动权,我们只是被动的在回答问题,以至于我们来之前想的策略计划全都被打乱了!”
听到这话,徐新茂皱着眉头想了想刚才交谈的过程,发现还真是这样的。
从李毅开始说话之后,他们真的好像回答的多问的少。
整个谈话的过程基本上都是由李毅主导,他们几人一点主动权都没有。
“好厉害的年轻人!”徐新茂惊叹的说道。
“这个年轻人的厉害之处还不止这些,你想想,两个亿的外汇交给他这种事情你我能做得了主吗?”
“哪能呢,我们哪有那么大的权力!”徐新茂道。
“那你觉得这事儿谁能做得了主?”
徐新茂想了想说道:“这么大的一笔资金,而且还是如此精贵的外汇,至少得送到国务...”
说到这里,徐新茂顿时明白了李毅的意图。
千二八百万他和周锐就能拍板决定,但两个亿就算是外汇局的一把手都没这个权力确定,必须上报更高层。
也就是说,他们想要李毅帮他们赚取外汇,那就需要更高层的国家权力机关商讨拍板。
如此一来,李毅提出的那个条件就不是国安局或者是外汇局承诺给他的,而是...
想到这里,徐新茂等人都被李毅的算计给惊呆了。
不愧是在工商以及财政各部门挂了名的营销高手,也不愧是在港岛股市大杀四方的投资天才,他的每一句话,甚至于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深意的。
略作沉默,徐新茂苦笑着说道:“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能怎么办,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们也只能将情况立即上报到上级部门,请上面的领导拿主意了!”周锐道。
“真要上报到...”
“这不用咱们操心,咱们只需要将情况上报到局里就行了,剩下的让两位局长自己头疼去吧!”周锐道。
“也只能这样了...”
.........
回头再说李毅这边,送走周锐等人,他当即来到老丈人的书房,给黄立行打了个电话。
李毅知道黄立行这次会来主要是送他,再加上港岛那边还需要他坐镇,他是不会在这边久待的。
他昨天在回来的路上也说了,不出预料的话,这一两天就又要回到那边去了。
但是,眼下事情有了变化,李毅得让他稍等一下再回去。
万一上面真的想搏一搏,他也好安顿一下老黄,免得自己还要专门回一趟港岛。
不过由于上面并没有给李毅明确的答复,因此李毅也没有和他明说,只是让他先在羊城等一两天再回去。
老黄接到李毅的电话之后,也很诧异。
但他知道李毅的性格,要是没有重要的事情,他是不会这样做的,因此当即表示他就再在这边陪两天老婆娃娃。
安顿好这事儿后,李毅看着客厅里的几行李箱的钱开始泛起了头疼。
整整两百万现金,拿着它们回京城实在是不太方便,而且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想到这里,李毅决定先把这几行李箱钱先存到这边的银行,等需要的时候再取!
不过眼下如何将这几行李箱的钱送到银行就是个大麻烦!
此时的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是犯了一个大错误,自己竟然将这几大箱子钱弄到了老丈人的住所了,而老丈人现在还是这边的省管干部。
这要是让人看到,那真的是黄泥巴掉到裤裆里,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有鉴于此,李毅当即给老丈人的办公室拨了个电话过去,让他帮忙借辆车。
姜世英接到李毅的电话后,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反正他们纪委这边也不缺车子,当即表示立即会让人给他送一辆过去。
随后,他又简单的询问了一下李毅和周锐等人谈的怎么样了。
别看姜世英人在单位,但是这心可一直不太踏实。
他之前和国安局的那位周处长打过交道,知道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手段颇为高明的人,他真的有点怕自家女婿不是这种官场老油条的对手。
但是,当姜世英听完李毅说的结果后,顿时觉得自己的担心真的是多余了。
要说那位周处长是老油条的话,那自家女婿就是一个心眼儿比蜂窝煤还要多的小狐狸,对方想要从他的身上占便宜,确实不容易。
他不用看也能想到那几位此时的脸色,向他们那些人,最忌讳的就是向上级领导请示。
毕竟领导派他们过来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后他们却又把问题给领导端了回来,这很容易让上级的领导质疑他们的能力的。
同时他也忍不住为自家女婿捏一把汗,这小子也真敢开口,两亿美刀一般的领导哪敢拍板,怕不是得送到国字头的大领导来决断了!
也不知道上面的大领导会怎么想,会不会答应这小子!
有新提醒一下李毅,但是姜世英又觉得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小子应该是早就将这事儿可能出现的结果都想到了。
思之再三,最终他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不得不说省纪委这边的同志办事效率还是值得表扬的,李毅和老丈人的电话结束不到十五分钟,车子就送了过来。
接过车钥匙后,李毅便将三个装满钱的大箱子一一搬到车上,然后直奔市区的银行!
而就在李毅悠哉悠哉存钱的时候,京城方面却因为他的这一要求直接炸锅了...
.........
第五百二十九章:偶遇熟人!
从银行出来后,李毅长长的松了口气!
终于把这两百万给存了,李毅仿佛丢掉一个烫手的山芋。
说实话,要不是这两百万是他在国内仅有的一点积蓄的话,他是真不想大老远的将其弄回国,太麻烦了。
想想刚才存钱的过程,李毅就觉得这事儿来一次就行了。
多来几次的话,先不说他受了受不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受不了。
就在刚才,当他提着几行李箱钞票走进银行时,所有人都懵逼了。
不管是银行职工还是正在办业务的其他人,看到李毅提着三个大大的行李箱来存钱,都傻了。
在这个36元万岁的年代,一千块钱就能引起轰动,更不要说整整三大行李箱的现金了。
其他人业务也不办了,所有人都像是看大戏一样远远的看着他。
所有人对李毅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都在猜测他哪来的这么多钱。
当然了,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淳朴的,并没有往坏处想。
大家伙儿都在猜测李毅应该是那个单位的会计,眼下这年代,也只有那种大单位才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现金。
至于贪腐什么的,人们并没有往这方面想。
毕竟贪个几百几千容易,但是这足足几百万的资金,恐怕没有那个单位被贪了这么多钱而不知道的。
就这样,在众人的围观下,银行的工作人员开始清点这几百万的资金。
要知道这年头最大面值的纸币也不过是10元的大团结,这两百万足足有20万张,单靠一个人根本数不完。
无奈之下,银行的这边只能将所有的营业员都叫到这边帮忙!
五六个小姐姐足足数了两个半小时,总算是将这几箱子钱数完了,整整200万元。
在这些工作人员数钱的时候,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李毅也像是大马猴一样被人围观着。
这让他忍不住有点怀念港岛的银行VIP制度,可惜现在国内讲究人人平等,可没有这种制度。
好在李毅也不怕别人围观,反正这年头既没有带照相功能的手机,也没有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
就算是这些人看到了,也顶多只是多了一些和别人吹牛的谈资罢了,并不会引起多大的舆论风波的。
存完钱,看看时间还不到11点,李毅也不想这么早就回去。
想到自己上个月过来也没有好好看看这座国际化大城市,随即便开着车在城里转悠了起来。
..........
八十年代的羊城,还不是前世那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此时的它还很青涩。
入眼的建筑还是颇有些历史韵味,而不像几十年后那样,该拆的、能拆的老房子老街道全都拆了,活生生的将一座颇具历史底蕴的名城变成了一座钢筋水泥丛林!
不过这边毕竟是改开的前沿,走在大街上明显感觉到这座城市和比内陆绝大多数城市都不太一样。
最大的区别是,此时的羊城非常的有活力,所有人看起来都非常的忙碌!
而不像是内陆的那些城市,甭管是省会大城市还是地级市,都充满了暮气。
事实上,作为沿海城市,羊城因地制宜,及时转变政策,已经抓住改开的历史机遇。
这边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激活了人口的流动,实现了人、财、物的互通,使羊城成为眼下全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就在李毅慢慢欣赏着这座快速变化着的城市的时候,突然一个熟悉的店面映入了李毅的眼帘——飞雪服饰!
好家伙,竟然在羊城街头看到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品牌,李毅的心情可谓是非常的高兴。
他记得六月份的时候安红就说要来羊城开新店,不过当时李毅已经不管棉纺厂的事儿了,所以也没有多问。
没想到这次过来竟然真的在羊城街头看到飞雪服饰的店面,这让李毅对安红的工作能力感到佩服。
当下,他便找了个地方将车停了下来,准备到这家店看看情况!
下车后,李毅仔细看了看这家店的位置,位于闹市区的十字路口,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励红百货,可以说地理位置真的是选择的非常好。
在很多羊城老百姓的记忆中,“东有胜利,西有励红”,
这两家百货店曾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最早一批转制后成为国营百货公司的企业,眼下的励红百货正是最为辉煌的时期。
“在羊城,只要买不到的东西,到励红百货,准能买到!?”
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励红百货在羊城的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绝对是地标性建筑外加这个年代的网红打卡地!
安红将飞雪服饰设在这地方,最不缺的便是客流量了,这一点从店里进进出出的人群就能看出一二!
来到店里,一进门就看到一个穿着统一工作服的导购热情的上前打招呼:“同志,欢迎光临我们飞雪服饰!”
李毅点了点头说道:“同志,你去招呼别人吧,我自己看看,如果有需要再叫你们!”
“好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