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而我从你们厂收购的这批布料,单价却只有1毛4左右一尺,且还不要票!”“可是...可是这批布料的质量存在问题啊,再便宜它压根儿没人买啊!”姜龙城皱眉道。
“布料没人买,但不代表成衣也没有人买啊!”李毅淡淡地说道。
“成衣,你是打算将这批布料做成衣服卖?”姜龙城有些惊讶的问道。
“对!”
“布没人买,那做成衣服就有人买了吗?”姜龙城一脸怀疑的问道。
“呵呵,不了我说是让你们厂多做做市场调研,你知道现在服装市场状态是什么样的吗?”
“这个...不大清楚!”
“知道你也不清楚!”
随后李毅再次说道:“眼下服装市场是需求量非常的大,但是能做衣服的人却非常的少,而且做出来的款式也极为老气,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什么?”
“商机!”
接着李毅再次说道:“只要我的衣服款式漂亮,价格适中,躺着都能赚钱!”
“你咋知道这些的?”姜龙城好奇的问道。
“呵呵,但凡你多到城里的裁缝铺子转转,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做成衣也不容易啊!”姜龙城道。
“有啥不容易的,原料我有,人工、房产、机器你们有,还担心啥呢?”
“你雇佣我们厂的职工,就是想让他们帮你做衣服啊!”
“对,你们棉纺厂不是有一个生产工衣的车间吗,里面有缝纫机,也有经验丰富的职工,你说这事儿能不能成?”李毅道。
“车间和工人给你用没问题,可是那五十万的货款你有吗?”姜龙城再次问道。
“钱的事儿你不用管,我自己能解决!”
“那可是五十万啊,你真能解决?不行的话找找老二吧,让他给你联系个银行贷点钱!”姜龙城道。
“不用!”
随后李毅再次说道:“钱的事儿我自己解决,你呢帮我盯着点儿厂里,尤其是在开始做衣服的时候,必须严把质量关!”
“这个你放心,在除掉了那些蛀虫后,我说的话,厂子里的职工们还是愿意听的!”
“嗯,这事儿要是干好了,你们厂子差不多也就盘活了!”李毅道。
“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厂以后生产衣服卖?”
“这事儿以后再说,先把眼前的事儿做好再说!”
“行!”
.......
送走姜龙城之后,店里的顾客们也走得差不多了。
李毅当即将龙占军和李叶桥等人两人叫了过来!
既然要放手大干,那就得看看手里有多少资金。
简单的询问了一下这几天店里的生意情况,随后李毅对着李叶桥问道:“现在账上一共有多少钱?”
李叶桥当即拿出一个账本儿看了看,然后说道:“不算今天的收益,眼下店里一共有三万多块钱!”
“嗯,明天把这些钱都取出来,我有用!”李毅道。
“行!”
随后李毅再次说道:“大龙,接下来你自己把店里的账管好,从明天开始李哥要跟我去做别的买卖了!”
接下来又是收购布料,又是雇佣职工做衣服,还得对外销售,没个合适的财务根本不行。
“好!”
说完这些后,李毅便盘算起了手里的资金。
店里三万,他这边还有两万多,加上存折里的一万多备用资金,加起来也就六万多块钱。
而根据合同规定,签订合同的时候,他就要一次性制服棉纺厂20万货款。
也就是说,现在还他差14万的缺口。
如何能在短期内凑极齐这14万?
李毅想到了家里的那批干货!
十万多斤干蘑菇,即便是按照现在的行情,也能卖十七八万元。
虽说眼下出手的话,与自己的预期还是有些差距的,应该得少卖好几万。
但是想到做成衣的利润,李毅还是决定将这批干货卖掉,然后尽快让棉纺厂那边开工。
所以,李毅决定明天上午去一趟干货市场,然后找金胖子聊聊。
金胖子就是李毅上次专门到干货市场见的那家伙,全名金吉顺,是京城为数不多的有证商贩。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国家对于个体经济限制的特别厉害,到改革开放的时候,私营经济在我国已经绝迹,个体经济也微乎其微。
但并不是说个体经济已经消失了,比如说在1970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打击反革命经济主义和投机倒把活动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除了国营商业、合作商业和有证商贩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从事商业活动。
可见,即便是局势最为艰难的时候,国内还是有一些人在从事商业活动。
只不过这批人都是国家允许的,且主要集中在个体手工业以及为国营商店代购代销的小商小贩。
金家好几代人都在从事山货以及干货的收售营生,他们大多数的时候是为京城的供销社供货,但同时自己也在卖。
虽然低调,但实力很强。
前世李毅从棉纺厂出来之后,就做过一段时间的山货生意,和这家伙打过少交道,对他也算是比较了解。
金胖子这个人做生意的时候非常的奸猾,一般人还真算计不过这家伙,这一点李毅还是很佩服他的。
但是奸猾归奸猾,这家伙却讲信用。
讨价还价的时候,手段无所不用,然而只要签订合同,就不会出尔反尔。
更重要的是金胖子有实力,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是京城干货市场最有实力的几个收购商之一。
只要和他谈妥了,李毅手上那十万斤蘑菇就不愁出手了。
只是李毅不知道的是,他急着用钱的时候,金胖子这边也在为缺货而发愁!
就在李毅想着去找金胖子聊聊的时候,对方已经在路上了!
PS:废了,连续一百多天没有出门儿,自以为没啥问题,昨天还和编辑吹牛逼,说自己肯定不会中招,结果今天就...由于身体的原因,更新只能尽量了!
第三百六十章:干蘑菇要卖了!
盘算完资金的事情,李毅决定去一趟医院。
一来是去看看唐雪和岳母,二来是他想找安红聊聊。
李毅虽然想要抄底棉纺厂的库存棉布,做服装生意,但是他自己之前却没有干过这买卖。
但是安红却不一样!
前世的她就是通过抄底青山县纺织厂,然后顺利赚到了第一桶金,并一举将那个小破厂收购到自己的手里。
后面的很长时间里,她一直都是在服装纺织行业深耕,直到九十年代才涉及石油化工等领域。
眼下虽然距离她抄底青山县纺织厂还有七八年的时间,此时的她未必有那个眼界和魄力。
但考虑到过去这些年,安红一直是在纺织厂上班,对纺织行业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
要是她能出面帮自己的话,那么自己肯定会省事儿不少。
然而,就在李毅准备动身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个厚重的声音:“有人吗?”
听到声音,李毅以及龙占军等人当即看向门口!
却发现,前台那边不知啥时候进来一个穿着棉大衣的人。
对方个子不高,身体却相当的“厚实”。
配上那件厚厚的棉大衣和大棉帽子,远远地看起来就像一只肥狗熊一样。
然而当李毅看清楚这人的长相后,眼睛顿时一亮,当即起身说道:“有!”
那胖子看到李毅后,当即走了过来,然后高兴的说道:“兄弟,总算是找到你了!”
看着金胖子这热情的样子,以李毅对他的了解,这家伙八成是想要他手里的那批干货了。
想必是他们也发现东北那边的干货不好收了,所以才想起他了。
“金老板,这么晚了你咋过来了,这是想通了还是咋地?”李毅笑着问道。
“这不是想来问问李兄弟,你手上的那批货还在不在了?”金胖子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在倒是还在,只是价格嘛...”
话音未落,金胖子当即说道:“价格好说!”
金吉顺今天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被狠宰的心理准备了,主要是今年干货实在是有些抢手。
“那你能出多少钱一斤?”李毅道。
“两块!”
“金老板,两块钱这是十天前的价格了,我希望你能说个诚心价!”李毅淡淡地说道。
“李兄弟,两块钱可真不少了,去年这玩意儿收购价也就不到一块二!”金胖子道。
李毅却笑了笑说道:“去年东北那嘎达也没有遭灾,咱们的干货也没发出口,你说呢!”
听到李毅的话,金吉顺就知道遇到行家了,当即说道:“李兄弟,你说吧,多少钱?”
其实干蘑菇这玩意儿往年真心不贵,往年一块钱多一斤都能算是高价了。
而且这玩意儿也就能卖个三五个月,等到夏天的时候鲜蘑菇就下来了,便宜又好吃,谁还吃干货。
所以,他们一般不会囤多少,基本上秋冬之际到东北地区收几趟就够一年卖的了。
但是今年东北那边降温早,很多庄稼都窝雪里了,谁还有心思晒蘑菇,货源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二。
更重要的是,今年隔壁的港岛也不知道咋地了,竟然大规模的从我们这边进口干货,导致国内的干货价格蹭蹭往上涨。
前几天他们的收购价才1块7?一斤,现在就已经涨到了两块钱,而且就这还是收不到货。
“一口价两块二!”李毅道。
“太贵了,我们各退一步,两块一咋样!”金胖子道。
李毅想了想说道:“价格可以,但是货不在京城,需要你自己去拉!”
“在哪里?”
“塞北省青山县!”
“有多少?”
“不少于十万斤!”
听到这话,金胖子顿时有些懵,一脸震惊的问道:“真有十万斤,没开玩笑?”
“你看我是像开玩笑的吗?”李毅反问道。
“我需要先验货,要是没问题的话,十万斤我全要了!”
“可以!”
“我们什么时候去验货?”金胖子道。
“不用,我让人送一批过来,你要是觉得可以就留下,认为质量不行的话,那我再卖给别人!”李毅道。
“好,那就这么说行了!”
“好!”
.......
送走金胖子之后,李毅的心情大好。
这批干蘑菇搞了半年多,现在终于要出手了,好事儿。
而且这边蘑菇一出手,就有新的投资项目,就资金利用这一块儿,那绝对是做到了极致。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最怕的便是资金闲置,那是极大地浪费。
想到和金胖子的约定,李毅当即给青山县糖厂那边打了个电话。
买卖谈妥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运一些样品过来让这家伙验货。
而这种事情李毅只能请梁玉奎帮忙,谁让他们糖厂有那么多的大卡车。
最重要的是他们厂生产的糖专供京津地区,他们的车子有进京证。
没错,就是进京证!
很多人以为这玩意儿是千禧年之后实施的,但实际上却不是。
“进京证”的前身是一个名为“关于改变外地车辆来京审批办法的通知”的文件,这个通知在1979年8月23号开始实施,时间几乎与改革开放的时间差不多。
这年头不但车子难弄,这个证件更难弄,根据这个“通知”规定,进京人员要思想可靠、进京车辆车况良好。
此外还需要所在政府和主管部门开具证明文件,还需所属单位开具介绍信然后加盖单位及当地车管所公章,总之超级的麻烦。
直到2005年,《关于改变外地车辆来京审批办法的通知》失效作废,关于进京的介绍信时代正式终结。
所以,如果没有特别的关系的话,想要将外地的货物弄到京城着实有些困难。
电话响了好一会儿,这才被人接了起来,接着对面传来一个略显粗犷的声音:“糖厂总务办,找谁?”
“找你们梁厂长!”
“厂长早下班了,要不您明天再打吧?”
“那能帮我叫一下你们运输科的杨科长吗?”李毅再次说道。
“人我可以帮你叫,但是不确定杨科长在不在宿舍,对了,你哪位?”
“我叫李毅,是杨文光的小舅子!”
“是李毅同志啊,我知道你,你稍等!”
过了好一会儿,电话里才传来了大姐夫气喘吁吁的声音:“小毅吗?”
“是我,大姐夫!”
“咋这么晚了打电话,弟妹认亲的事儿咋样了?”
“一切顺利!”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姐夫,我今天给你打电话是有两件事儿让你帮忙!”
“啥事儿,你说!”
“家里的干货准备出手了,但是需要送一车到京城,得用一下你们厂的车子!”李毅道。
“行,我明天和梁厂长说说,尽快给你送过去!”杨文光道。
“你和梁厂长说,车子不白用,路上所有的费用我承担,一辆车跑一趟我给三百块钱!”李毅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