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6章

    就这样,在她25岁的时候被介绍到信用社,依然从事经济工作,这无形中为她后期的疯狂贪污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到了信用社之后,杜彩娥彻底放纵了自己的。

    由于信用社的管理不健全,杜彩娥所工作的红旗站点属于信用社驻乡镇单位,因为业务范围不大,因此长期只有杜彩娥一个人办公。

    在这个站点里面没有主任,没有外助,杜彩娥一人既是会计,又是出纳,既管钱又管账。

    就这样,杜彩娥用10年时间,把红旗信用社的资金盗窃一空,贪污金额达9万元之多。

    可别小看了这9万多块钱,眼下一名普通工人一个月才二三十块钱,杜彩娥贪污的9万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百多年的工资。

    除了贪钱之外,杜彩娥还喜欢色。

    虽然有家庭,但是却依旧和十几个男人保持着亲密关系,风流可见一斑。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有心计有手段的女人,突然就被查了,而查她的人竟然还是李钢。

    说起来,李钢之所以要查杜彩娥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他接到了举报,且证据确凿。

    举报杜彩娥的不是别人,正是县信用社主任李叶桥。

    李叶桥本来就是杜彩娥的顶头上司,同时还是杜彩娥的入幕之宾,和她保持着那种不正当的关系。

    这些年杜彩娥之所以能屡屡得手,也和他的监管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只是在不久前受了李毅的指点之后,李叶桥便警觉了起来。

    虽然他也不太相信李毅说的话,但李毅却却生性谨慎,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随即借着内部统计为名,悄悄调查起了红旗站点的账务。

    杜彩娥仗着李叶桥已经被她拉到了床上,丝毫没有怀疑,任由李叶桥的人检查账务。

    毕竟她要是倒了,李叶桥也要跟着倒霉,这年头生活作风不好那也不是小事儿。

    就这样,红旗站点的账务很快就被调查清楚了。

    当得知杜彩娥竟然将红旗站点的资金给掏空了之后,李叶桥如坠冰窟,吓得当场瘫倒在了椅子上。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短短十年的时间内,那个疯女人竟然贪了足足9万多元,基本上一年一万。

    要知道,她一个月的工资仅仅只有36块钱!

    太疯狂了!

    震惊过后,李叶桥首先想到的便是该如何解决这事儿!

    作为信用社一把手的他很清楚这样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而且数额这么巨大,堪称建国以来都罕见。

    一旦这件事情被查出来,不但那个疯女人要死,自己肯定也会跟着倒大霉,甚至于被拉着吃花生米都有可能。

    思之再三,他想到了李毅!

    随后他立即前往碾子山村,想找李毅给他出出主意,结果却被告知李毅去秦省了,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回来。

    无奈之下,他只能去糖厂找梁玉奎,希望他能帮帮自己。

    梁玉奎得知消息后,先是大吃一惊!

    经过一番分析之后,他给李叶桥出了一个主意,立即亲自举报杜彩娥。

    同时呢,梁玉奎还给答应替他联系远在宁市的王安国,让他派人调查那个杜彩娥。

    这样一来,李叶桥在这起案子中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

    最后李叶桥固然避免不了被处罚,但是因为事情是他发现的,人又是他举报的,想来被处罚的力度不会太重。

    相比于牵扯到这么大的案子,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李叶桥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

    随后,梁玉奎联系了王安国,而王安国则是给李钢打了电话,让他立即着手调查这事儿。

    于是乎,李钢亲自部署,展开对杜彩娥案的调查!

    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查,掌握了大量的证据,随后杜彩娥被捕。

    随着事情的深挖,这件事情受到牵扯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之大,超乎想象。

    尽管眼下案子还没有宣判,但是杜彩娥的结局已经注定了,那颗正义的花生米她是吃定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李叶桥从这场风暴中神奇的脱身了,这运气也真的是没谁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李毅的邀请

    车子在县城主街道上行驶了一小会儿后,随即转到了一条小路上!

    然后一路向北行驶了两三公里,最终在一处小院前停了下来。

    “这是哪里?”

    “李叶桥家!”李钢道。

    “你的意思是他是准备在家里请我吃饭?”

    “嗯,他倒是也想到国营饭店请你,但是现在案子还没有结束,他现在被勒令在家待着,哪也去不了!”李钢道。

    “咦,他出不了门儿,咋知道我回来了?”

    李钢当即打了个哈哈说道:“这不是昨天我从你家回来后,因为案情又来了一趟老李家,无意间提到了你,所以他非要说请你吃饭,还专门让我去接你!”

    “你就明说把我卖了就行了,解释那么多干嘛!”李毅无语道。

    一旁的梁玉奎则是笑着说道:“李毅兄弟,你对老李也算是有救命之恩,他请你吃顿饭也正常!”

    李毅笑了笑说道:“行了,开个玩笑而已,既然来了,咱就进去吧!”

    “好!”

    而此时,屋里的李叶桥也看到了大门口的吉普车,知道是李毅来了,当即穿着拖鞋就跑出来迎接了。

    远远地看到李毅后,李叶桥就一脸感激的说道:“李毅兄弟,你可算是来了,大恩不言谢啊,要不是你的指点,我李叶桥可就是真完了!”

    “这话严重了,还是你悬崖勒马守住了底线,我可没有那么大的功劳啊!”李毅笑着说道。

    这话李毅倒不是谦虚,而是实话。

    前世李叶桥之所以被判死刑,主要原因还是他自己的问题。

    在得知红旗站点账务有问题后,李叶桥并没有立即上报有关部门,更没有举报杜彩娥。

    而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帮她掩盖罪行,并想方设法的做假账,试图将这几万块钱的窟窿给填平。

    但是他终究还是小瞧了杜彩娥的贪婪,有了他在背后帮忙擦屁股,杜彩娥更加的肆无忌惮。

    此外,有钱后她更加的挥霍无度,最终被人举报了!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举报杜彩娥的人,正是她的另一个情人之一的刘某。

    刘某因为杜彩娥平时挥霍浪费,怀疑她在经济上可能有问题,因为害怕自己受到牵连,便向县里匿名举报。

    随后县里对红旗信用社进行突击审查账目,发现账面凭空减少库存现金余额上万元,当晚把杜彩娥带到公安局调查。这一查,就查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大案来。

    几个月后,青山县法院判决杜彩娥死刑,立即执行。

    而李叶桥作为共案犯,也被判处死刑。

    这一世,他显然没有像前世那样糊涂,而是选择了悬崖勒马、壁虎断尾。

    虽说想要保住信用社主任的位置是不可能了,但最起码不用吃花生米。

    一阵寒暄之后,众人一起走进了李叶桥的家里。

    李叶桥的家里还算不错,三间大瓦房,再加上装饰的也不错,倒是配得上他这个大主任的身份。

    此时家里的炕桌上已经摆满了菜肴,不过全都是凉菜,此外还有两瓶茅台酒!

    而进门后,李叶桥当即对着厨房喊道:“孩儿他娘,客人来了,上菜吧!”

    “唉,马上!”里面的厨房传来一个妇女的声音。

    很快,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围着围裙,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一个铁盘子,里面放着一条热气腾腾的大鲤鱼。

    女人先是将鱼放到桌子上,然后看着李毅说道:“这位就是咱本家兄弟吧,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的话...”

    李毅急忙说道:“嫂子你快别这么说,我也是随口说了一嘴,还是李哥他把我的话放在了心上!”

    “幸好你提醒了他,不然的话就他被那个骚狐狸迷的五迷三道的混球样,说不定哪天就被坑到大牢里了!”

    显然,女人对于李叶桥与杜彩娥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说话的时候一点面子都没给他留,言语中颇有怨气。

    而李叶桥则是一脸尴尬的说道:“行了,你赶紧上菜吧,别让客人久等!”

    这次女人没有反驳,而是招呼李毅他们上炕,而她则是继续到厨房端菜。

    看得出,竟然为了宴请李毅,李叶桥夫妇也算是下了血本。

    别看吃饭的只有五个人,却足足做了八个菜。

    除了两个凉菜外,剩下的全都是硬菜,不但有炖鸡炖鱼炖排骨外,竟然还有烤羊排,真不知道这年头她一个家庭妇女是怎么做出来的。

    别的不说,单单这些食材,没有个几十块钱就下不来!

    更不要说桌子上还有两瓶茅台酒,眼下一瓶足足需要12元,这两瓶就够得上普通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了。

    酒菜上齐后,李叶桥的妻子却没有上桌,而是打了声招呼后就到了隔壁屋子,将空间留给他们他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叶桥有些感慨地说道:“说实话,我真没有想到自己会栽这么一个大跟头,幸好有李毅兄弟这个贵人指点,不然的话还真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说着,李叶桥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对着李毅说道:“兄弟,大恩不言谢,这杯酒哥哥我先干为敬!”

    李毅也举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他的酒量有限,所以上桌前就和他们说好了,饭可以吃,但酒就不喝了!

    在场的都是自己人,因此也没有说什么!

    “老李,你想好以后干什么了吗?”梁玉奎突然问道。

    这件事情这么大,他这个信用社主任大概率是干不成了,所以梁玉奎想问问李叶桥有没有啥想法或者是安排。

    李毅却叹了口气说道:“暂时还没有想好,等案子结束再说吧!”

    “要是以后实在没去处,要不就到糖厂吧,财务那边还缺个人!”梁玉奎道。

    李叶桥摇了摇头说道:“还是算了,实不相瞒,如果这事儿过后我真的被撤职了,兄弟我应该是会到南方发展了!”

    “南方?”

    “嗯,我的一个铁哥们眼下正在羊城那边做生意,急需人手,之前就邀请我过去,但是被我拒绝了。”

    “做生意能行吗,莫不是倒买倒卖投机倒把?”梁玉奎道。

    这时李钢也开口道:“其实你的问题不算严重,顶多只是作风问题以及监督不力,职务虽然大概率是保不住了,但编制应该能保住,没必要这么悲观!”

    然而李叶桥却笑了笑说道:“虽说我这个跟头栽的不小,但要说悲观还真没有!”

    看到李钢和梁玉奎一脸不信的样子,李叶桥继续说道:“你们知道我那个哥们儿就靠卖瓜子儿和花生挣了多少钱吗?”

    “不知道,卖那玩意儿能挣几个钱?”李钢有些不屑的说道。

    “几个钱?呵呵,仅仅去年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挣了30万!”李叶桥语出惊人的说道。

    “多...多少?”

    这下连梁玉奎也都惊呆了,靠卖瓜子儿花生一年能挣三十万,开玩笑的吧!

    “30万!”

    接着李叶桥再次说道:“我刚听到这消息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震惊,但我那哥们儿的为人我还是知道的,肯定不会骗我。”

    “他说自己忙不过来,让我过去帮他,我也想去看看到底啥情况!”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毅开口了:“老李,你要是不想在体制内干的话,也不要去南方,我建议你去京城!”

    “京城?”

    “嗯,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我也会动身去京城,如果你的事情解决了,那就一起走!”李毅道。

    “李毅兄弟,你也要去京城?”李叶桥惊讶地问道。

    “嗯!”

    “行,那这事儿咱就说好了!”李叶桥道。

    “行!”

    .......

    第二百四十七章:口粮危机

    进入十月,塞北省的气温下降的很快!

    还不到十月中旬,地里就普遍降霜了,每到早晨,村外的小河边上甚至于还会出现冰碴子!

    气温下降,受影响最大的便是李家的生意了。

    10月5日,李毅亲自借用村里的大喇叭发布了通知,即日起李家停止收购蘑菇。

    事实上由于天气越来越冷,山里的蘑菇也基本上不长了,就算是有人进山也很难采到质量合格的蘑菇了。

    而且现在村里的老百姓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采蘑菇,所以听到李家不收蘑菇了,大家虽然很舍不得,但也没有说什么!

    更何况地里的庄稼收的差不多后,接下来大家伙儿还得拉柴分草,还要交任务粮以及给社员们分粮食,忙得很!

    李毅这几天也没闲着,由于不用天天往县城跑了,所以他每天都带着几个小兄弟在新房子这边忙碌!

    他们需要将之前晾晒好的蘑菇打包装袋,然后整整齐齐的放到库房里。

    除此之外,还得去二姐家将那边的干蘑菇拉回来。

    一方面是二姐家没有库房,全家上下只有三间小房子,那么多的蘑菇没地方存放。

    另一方面则是干蘑菇保存是需要条件的,不能受潮或者是被水泡,二姐家没这个条件。

    由于蘑菇实在是太多,李毅带着六七个小兄弟硬生生干了十多天,才算是将所有的干蘑菇处理好。

    同时呢,李毅也统计了一下晒好的这些干蘑菇的重量。

    好家伙,从7月份到现在不过三个月的时间,竟然晒出十万多斤蘑菇。

    就按照五斤鲜蘑菇晒一斤干蘑菇计算的话,也就是说三个月的时间,他们一共收回来五十多万斤鲜蘑菇。

    看到这个数据,李毅也觉得有些震惊。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这可是两个村子的老百姓三个多月的劳动成果,这也是自己故意限制了数量,不然的话,数量恐怕会更多。

    眼下这些干蘑菇已经全部放入仓库了,接下来就等干蘑菇的价格上升,然后出货了!

    十万斤干蘑菇,正常而言可以卖到二十多万元!

    而李毅所有的成本加起来却连十万都不到,百分百的利润啊!

    只可惜眼下干蘑菇的价格还不高,想要出货至少需要等一到两个月。

    忙完这些事情后,去京城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尽管京城方面是11月4日发布的相关政令,但如果这个那个时候再去的话,那就晚了。

    由于这次发布的行政命令中,只是允许普通老百姓可以从事餐饮以及小商品贸易,经营范围有些窄,所以行业相对集中。

    可以想象到,一旦政令正式公布了,那么京城的商铺、门店的价格必然飙升,去的晚了未必能租的到。

    所以,李毅需要提前去将门店租好!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李毅决定在10月25号前动身,给自己预留10天的时间租店面!

    然而,正当李毅打算就这事儿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的时候,却发现家里的气氛不大对劲儿!

    李家.老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