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到附属医院共有5站地,一个人就是两毛五分钱。说实话,相比于眼下老百姓的工资而言,李毅觉得这价格有点贵了。
下了公交车,李毅向路人打听了一番之后,带着父亲走向不远处的一家国营招待所。
进门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负责接待的他们。
“两位同志,你们是要住宿吗?”
小姑娘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对父子,而李山魁显然是家长,因此说话的时候眼睛是看着李山魁的。
然而李山魁却有些紧张,嘴巴张了两次,却最终没有说出一个字。
李毅当即说道:“是的同志,我们要住宿!”
“同志,请出示你们的介绍信!”
李毅当即拿出他们从大队和公社开出来的介绍信,然后递给了对面的小姑娘。
在检查无误后,这个小姑娘才带着两人去办理入住手续。
有介绍信在,其他手续一律从简,交钱就行了。
李毅要了一个两人间,一晚上3块钱。
这个在李毅看来非常合理的价格,却让李山魁心疼得的不得了。
要知道,在县里的话,三块钱差不多可以买20斤上好的白面了。
而现在竟然只是住一晚上就没了,这让他怎么能不心疼。
对此李毅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父亲确实是没有啥见识,在他纯朴的认知中,三块钱一晚上的住店费用确实是很贵。
但这里是省城,就这种物价,他们只能被动接受。
拿了钥匙,放好行李之后,李毅带着父亲离开招待所,然后寻了一家国营饭店走了进去。
相比于青山县的国营饭店,省城的饭店不但营业面积大了不少,而且经营模式似乎也有所不同。
由于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儿,所以整个饭店里面的人并不多,只有两桌。
看到李毅和李山魁两人走了进来,一个中年妇女走了过来问道:“同志,吃饭的话请到前面点餐!”
单凭这一点,就能甩刘景山手下的那些人几条街。
县里国营饭店的那些人可不会这么有礼貌的和你打招呼,甚至于由于他们那些人都是正式职工,有时候对普通人的态度非常的恶劣。
想吃你就吃,不吃也没有求你,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服务态度。
相比而言,省里的这些国营饭店的职工们,在这方面做的就好太多了。
将父亲带到一张餐桌前坐好,李毅当即前往前台那边点菜。
由于只有两个人,李毅简简单单的要了三两烧麦,又点了一个凉菜...
.......
第一百六十六章:诊断结果(求订阅!)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李毅就起床了。
简单的洗漱了一番后,就带着父亲直奔招待所对面的附属医院。
相比于县医院,附属医院可就要气派多了。
不但门口有保安站岗,看病的地方也是常见的那种小平房,而是一排高大的五层楼。
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李山魁多少有些拘谨,甚至于是紧张。
反倒是李毅一点感觉都没有!
五层楼的医院在这个时代确实不常见,但是放眼后世,正规的三甲医院,那一家没有几栋几十层的大楼?
他轻车熟路的带着父亲来到挂号的地方,然后挂了一个名叫刘济民的专家的号。
这是县医院的那位医生给他推荐的,说是这位刘老医生是塞北省肺病第一人,找他看准没错。
而且也是那位周医生提醒他,刘医生的号很难挂,必须大清早的去排队,晚了就挂不上了。
挂完号,时间还不到七点钟,李毅便带着父亲在诊室门口等着了!
等了足足一个小时,此时诊室门口已经围满了等待看病的病人和家属。
就在大家心急大夫什么时候来的空档,一个十七八岁穿着白大褂的小姑娘走了过来,并用钥匙打开了诊室的门。
诊室门被打开的瞬间,门口的患者和家属们便一窝蜂的涌了过去,那场面实在是有些吓人。
然而小姑娘却似乎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只见她细长的手往前一伸,然后大声说道:“都往后退,刘老师还得等一会儿才能过来!”
随后,不等众人开口,便自顾自的找到扫把和拖布,打扫起了卫生。
李毅没有过去,他一眼就看出,这位小姑娘应该是一个实习医生。
这样的实习医生通常不过是给老大夫打打下手,找她完全是浪费时间。
他的视线则是不断地在左侧的走廊上扫视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医生出现在了李毅的视线里。
是他!
李毅没有犹豫,当即便迎了上去。
“刘老您好,终于等到您来了!”
刘济民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当即问道:“小同志你好,我们认识吗?”
“不认识,我是青山县人民医院的周主任介绍来的,他说我爹的病只能找您看!”李毅道。
刘济民虽然想不起来那位周主任到底是谁,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小同志,你的父亲哪里不舒服?”
“经常咳嗽,周主任看完之后觉得肺里可能长了东西,所以让我到这里找您给瞧瞧!”
“哦,病人在哪里,我看看再说!”刘济民边走边说道。
“好嘞!”
李毅等得就是这话,当下他立即招呼父亲,然后跟着刘济民走进了诊室。
其他病人以及家属看到李毅和刘医生有说有笑的,还以为两人本身就认识,也都不敢说什么。
就这样,李毅带着父亲第一个走进了诊室。
诊室里,刘济民详细的询问了一番李山魁的病情,随后又检查了一下他的身体。
随后,刘济民对着李毅说道:“你爹的肺部虽然有杂音,但呼吸却平稳有力,以我的经验来看问题应该不会很大,你们要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做一个胸部CT,只是可能有些贵!”
“多少钱?”
听到医生说贵,李山魁下意识的问道。
然而不等刘医生回答,就听李毅直接说道:“刘医生,您给开单子吧!”
“嗯!”
拿着刘济民开的单子,李毅当即带着父亲去交费,然后根据护士的指点,来到了CT室。
李山魁看着儿子手里的缴费单,心都在滴血。
就在刚才,他亲眼看到儿子直接给人家交了120块钱,这都够他和老伴儿在地里刨一年的了。
李毅看出了父亲的想法,笑了笑说道:“爹,这CT是一种从外国引进来的新的诊断技术,你的肺里到底有没有东西,这玩意儿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贵点也正常。”
听到是从外国引进来的,李山魁脸上的表情稍微缓了缓,但还是忍不住说道:“就算是外国来的,但还是太贵了!”
“贵不怕,只要能治好您的病就行!”
“嗯!”
.......
从医院出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不管是李山魁还是李毅,脸上的神情都轻松了不少。
经过ct检查,李山魁肺里并未发现异常。
所以那位刘济民老大夫最后给出的诊断结果是,李山魁之所以常年咳嗽,一方面是因为常年抽烟,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患有慢性哮喘。
随后,他给出的治疗方法是吃药,外加戒烟。
药的话比较常见,也不贵。
唯独这戒烟可把李山魁给难住了,他从15岁学抽烟,到现在已经快四十年的时间了。
抽烟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甚至于成为了他人生最大的乐趣,这一下子让他戒了,这如何能做得到。
但是人家医生的话也很明确,他要是不戒烟的话,哮喘就永远好不了。
时间长了,哮喘加上抽烟,更容易引起其它病变的,甚至于还可能诱发肺癌。
听到医生的话,李毅心里也明白了。
前世父亲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撒手人寰。
幸好这一世发现的早,一切还来得及。
如果父亲能戒烟成功的话,或许能避免前世的悲剧。
行走在省城的大街上,父子俩都没有说话,气氛有些沉闷。
来到一家国营饭店,李毅带着父亲走了进去。
这是一家专门做清真餐的,李毅当即要了一个西北地区常见的大盘鸡。
等待上菜的期间,李毅给父亲倒了一杯茶水,然后说道:“爹,咱把烟戒了吧!”
李山魁沉默了,他也想戒烟,但是却担心自己做不到。
“爹,您现在已经是当外公的人了,再过几个月还要当爷爷,我还指望您和我娘以后帮我带孩子,所以这个烟必须戒掉!”李毅道。
“不戒烟也能给你带孩子!”
李山魁有些心动了,但还是有些倔强的说道。
“抽烟对孩子不好,您知道二手烟吗?”
“啥二手烟?”
“就是你抽烟的时候吐出来的那烟味儿!”
“咋了?”
李毅当即说道:“二手烟中含有焦油、尼古丁、悬浮颗粒等多种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我们这种不抽烟的人要是经常吸二手烟,这些有害物质进入气道,刺激气道黏膜,常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等。”
“你小子莫不是哄我吧?”李山魁皱眉道。
“对天发誓,这事儿我绝没有骗您!”
接着李毅再次说道:“二手烟中含有几十种致癌物质,长期吸二手烟,受到这些致癌物质的反复刺激,就可能会诱发癌症。”
“此外经常被动的吸二手烟,血脂也会发生异常,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肌组织还常常遭到破坏,所以出现冠心病的风险会大大的升高。”
看到父亲一脸的纠结,李毅决定趁热打铁。
“爹,我们大人还好点,但是孩子的话就危险了!”
“咋个就危险了?”李山魁皱着眉头问道。
“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还不是特别完善,如果长期吸二手烟,不但可能会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出现哮喘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此外婴幼儿吸二手烟,会增加中耳炎、中耳积液、鼓膜张力等疾病的几率,损伤听觉系统,严重时会影响到听力,导致听力下降。”
“更为严重的是,尼古丁分解后会出现可替宁,这种有害物质进入血液系统后,会让孩子的智力发育受到影响。”
“爹,您也不想我和小雪的孩子生出来之后,您碰都不能碰,对吧!”
李山魁看了看李毅,然后叹了口气说道:“算了,看着我小孙孙的份上,老子答应你把烟戒了!”
“哈哈哈,好嘞!”
........
第一百六十七章:无量寺巧遇(求订阅!)
吃完饭之后,李毅没有回国营招待所,而是带着父亲沿着马路向着旧城门的方向逛了起来。
由于今天看完病已经很晚了,此时已经错过了返回宁市的最后一趟火车,所以今晚他们还得在省城住一晚上。
反正也回不去了,李毅干脆带着父亲逛起了省城,好容易来一趟呢。
李毅前世经常来省城,尽管那个时候的城区和眼下完全不同,但是一些知名的建筑在哪个方位他大致还是知道的。
眼下的省城实在是太破败了,到处都是低矮的平房,只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才能看到几栋不算高的小楼,比如说医院、政府单位以及教堂等等。
大多数的民居和店铺都还是以平房为主,外面裸露的灰褐色墙皮以及熏黑的屋檐,完全和李毅记忆中的塞外草原第一城是两个样子。
但即便是如此,省城的样子还是惊到了父亲。
尤其是那宽阔的四车道,以及车道上不时驶过的公交车和小汽车,这是青山县城根本看不到的场景。
除了这些外,最吸引人的还是街道上的人。
眼下正是酷夏之季,大街上到处都是穿着清凉的男男女女。
相比于保守的青山县城,省城的年轻男女的穿衣打扮实在是太大胆前卫了。
尤其是那些女孩子,有的竟然就穿着一条半腿裤,踩着小凉鞋在马路上走着。
这要是放在青山县城,一出门就可能被那些带着红袖章的大爷大妈们给骂回去。
除了样式不同外,省城老百姓穿的衣服颜色也不一样。
在青山县,大多数人穿的还是黑蓝绿,但是这里满大街的红黄粉。
相比而言,李山魁这种还穿着蓝色长袖褂子的人很少见,甚至于还引起不少年轻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李毅知道父亲对于省城的很多东西都感到好奇,他耐心的给父亲讲解着城里的各种新事物,就像小时候父亲教他一样。
“那个年轻人脚下踩的东西叫轮滑,又叫旱冰鞋,只要是光滑的地面都能跑,速度很快!”
看着父亲盯着一个踩着旱冰鞋的年轻人猛看,李毅当即解释道。
“他跑的那么快,就不怕摔倒吗?”李山魁好奇的问道。
“怕,但那玩意儿也是有技巧的,会用的人一般摔不倒...”
话音刚落,那个年轻人突然脚底打滑,一头撞到了路边的一个邮筒上。
见状,父亲笑了笑说道:“看来他还没学会怎么用!”
“呵呵!”
父子俩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城门南面的一座古老的建筑外。
李山魁虽然不识字,但是他却知道眼前这片建筑是干什么的。
“你咋带我来庙里了?”
李毅笑了笑说道:“爹,这是咱们塞北地区最大的寺院,正好离咱们住的地方不算远,所以就带你来看看!”
“呵呵,一个喇嘛庙有啥好看的,往先年巧儿基庙在的时候,咱一年不知道要去多少趟哩!”
李毅知道父亲说的巧儿基庙是青山县本地的一座召庙,不过李毅对那座庙没有啥印象,因为在十几年那座被称为塞北第二大召庙的古庙被小红兵给砸毁了。
但即便是二十年过去了,青山县本地的老百姓还是经常提起那座庙,不少人都惋惜不已。
说话间,李毅带着父亲顺着台阶走进了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