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4章

    加之,眼下整个社会刚刚从那场大灾难中走出,但思想依然还停留在那个时代。

    去年2月,国家工商局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

    自己现在一旦收下刘三,那可就是妥妥的雇佣工人,这可是触碰红线的举动啊。

    一旦被人举报,后果可能比摆摊儿本身更加的严重。

    想到这里,李毅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唐雪听到这话也皱起了眉头,说道:“还有村里的这些社员百姓以及那些娃娃,我们让他们帮着采蘑菇,这算不算雇佣工人!”

    李毅摇了摇头说道:“他们不算,因为我们与社员们之间不存在人生依附关系,他们的本职工作还是村里的社员,有自己的正当职业和收入,现在只是利用业余的时间挣点外快。”

    “而且,等到天气凉了以后,蘑菇没了,我们之间的合作便结束了,算不上雇佣关系!”

    “那刘三儿咋办,你要是收下他的话,那可就是妥妥的雇佣他人了,后果很严重!”二姐道。

    就在这时,村里的周叔挑着两个箩筐从外面走了进来,说是要卖蘑菇。

    李毅当即对着唐雪和三姐说道:“咱先忙,这事儿我考虑考虑,回头再说!”

    “嗯!”

    .......

    第一百六十章:低调行事(求订阅!)

    夜深人静,李毅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重活一世,李毅信心满满的。

    想着自己一定要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赚取第一桶金,然后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纵横商界,成为比二马更牛的商业大亨,实现财务自由。

    虽然金钱绝对不是他这辈子唯一的追求,但是李毅却一直相信一个道理,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想要让唐雪以及父母、姐姐幸福安康,没有钱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李毅也有自己的理想,他想在四十岁的时候就退休,然后带着唐雪周游世界。

    很多人都有“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

    但更多的人却只能感慨“钱包这么小,哪也去不了”的现实,然后将梦想深深的埋藏!

    所以,梦想是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的,不然的话永远只能停留在梦里面。

    在今天之前,李毅从来都没有担心过什么,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肯定会实现这个梦想的。

    但是他却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现在是1980年,改开才刚刚开始,现在国家还不允许雇佣工人这种想象的存在。

    而且这可是国家红线,碰不得啊!

    好在这事儿现在已经引起了高层的注意,不久前一篇名为《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登上了党媒,引起了全国上下广泛的讨论。

    这说的是一个农民陈志雄的事情,却触动了雇工与剥削这根敏感的神经。

    陈志雄是广东的一个农民,1979年2月开始承包鱼塘。

    当时,承包每亩鱼塘一年要向生产队交60元钱,村里没有一个人敢承包,作为队里的“能人”,也是抱着解决家里人糊口的初衷,陈志雄承包了队里的50亩鱼塘。

    当年,陈志雄带着全家人照料鱼塘。到收渔时,扣除各项成本开销,一合计,竟然赚了3100元。

    很自然地,第二年,陈志雄扩大了规模。

    他又承包了邻村50亩,加上喂鱼需要割草做饲料,自己一家人实在是忙不过了,所以不得不请人来帮工。

    到最后,来陈家帮忙割草的短工最多时有30多人,一人一天给工钱2元,长工一度也有7人,月工资50元。

    这一年,陈志雄百亩鱼塘纯收入7250元,而当时一个农民一年务农毛收入最多不过1000元。

    然而陈志雄的做法,直接触碰到了“红线”,因为雇工触及到了国家最核心的问题,雇工是与资本家、剥削等敏感的词汇连在一起的。

    陈志雄和他的事业,直接对当时的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

    然而,这种存在,又绝非个案。

    在安徽,一个自称“傻子”的农民,炒瓜子同样炒出了“雇工问题”。

    他叫年广久,42岁时炒瓜子有了口碑,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两三千斤瓜子。

    忙不过来时,便陆续请来一些无业青年当帮手,到1979年秋天,居然就有了12个帮工。

    可是,“傻子”怎么可能是剥削阶级呢?

    他平生只会写五个字,分别是“年广久”和“同乙”。他7岁就在街上捡烟头挣钱,9岁当童工学徒经商,十几岁接过父亲的水果摊开始维持生计。翻看他的履历,明明就是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放眼全国,眼下个体户已经相当多了,雇工十几个、二十几个,甚至上百个的都有。

    雇工问题如何处理,也困扰着高层,因为这既是民生问题,更是严肃的政治问题。

    直到1981年,上面才算是对这事儿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认为陈志雄可以跨队承包,也可以雇工,雇工也不算剥削,因为他的“收入比其他人高,主要是多劳多得,是无可非议的”。

    这算是对雇工问题讨论的一个结论,但这个“结论”并没有彻底解决“雇工问题”的争论。

    在整个80年代,雇工问题几起几落,未有定论。

    直到1987年,这事儿才算是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结论。

    但是李毅能等到那个时候吗?

    显然是不能的,因为从今年12月份,随着义乌开始作为工商个体户试点城市的开启,全国上下的个体工商业将会迎来一个爆炸式发展。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第一批有经商头脑的人开始富起来了,然后逐渐的向各个领域发展。

    自己可不能让他们给甩在身后!

    思之再三,李毅决定现阶段还是不能太张扬。

    刘三这里必须得处理好,人他必须得用,不然三姐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但是双方的雇佣关系却不能公开,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把柄,谁拿到了都是将他锤个半死。

    仔细分析了一番之后,李毅觉得倒是可以将雇佣关系转换一下,变成合作关系。

    具体操作就是让刘三儿和三姐一起去摆摊儿,酬劳不是按照工资的形式发放,而是按照分红的模式给他。

    这样一来双方的关系便从雇佣变成了合作,到时候真要是有人拿这个说事儿,这也是个解释。

    我们只是一起合伙儿做买卖,又不是雇佣他人。

    除了刘三外,同样,在村里的山货生意也得低调点儿。

    现在村里的不少人都知道他挣钱了,这盖房、娶媳妇儿哪一样不是用钱砸出来的,一个个羡慕的很。

    眼下大家伙儿用得到他,倒没人会说什么。

    但时间长了,保不准就会有人羡慕嫉妒。

    人一旦犯了红眼病,那是啥事儿都能做出来的,他不得不防。

    思之再三,李毅决定让家里人陪自己演一出戏——哭穷。

    没错,就是哭穷!

    他得让村里人知道,他现在没有从他们身上赚到钱,反而让每天都在往里面贴钱,都在亏钱!

    得让这些村民社员们心里有愧,而不是慢慢滋生一些不太好的情绪。

    事实上李毅也还真不是哭穷,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

    现在他的蘑菇生意一天可以挣七八百块钱,加上凉皮,差不多能挣到900块钱。

    但开销也是非常的恐怖,单单碾子山村的蘑菇生意就得花掉七百块钱。

    此外二姐夫那里也差不多得消耗500块钱左右,也就是说,仔细算下来,他一天要倒贴两百块钱。

    幸好他之前确实是挣了一些钱,不然还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所以,资金紧张也是真的!

    当然了,困难是真的,但前途却是光明的。

    只要熬过这几个月,迎来山货的出货季,就算是拨云见日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王安国的机会(求订阅!)

    县城.国营饭店!

    李毅抵达国营饭店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比以往足足晚了一个多小时。

    没办法,谁让昨天晚上他失眠了。

    等到睡着的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等睡醒的时候已经是早晨七点钟了,比之前晚了足足两个小时。

    三姐倒是早早的起来了,原本她是想把李毅薅起来做凉皮,但是唐雪却拦住了她。

    唐雪知道李毅昨天睡得比较晚,为了多让自家男人休息一会儿,唐雪没让李娜打扰李毅,而是亲自起床帮着李娜干活儿。

    不过她们两个虽然之前也曾看过李毅做凉皮,而唐雪又是秦省人,原以为不靠李毅也可以做好。

    但是等她们真正上手的时候才发现,这小小的凉皮可真的不好做,太考验手速和火候了。

    连续作废了好几团面之后,两人才勉强做出几份凉皮。

    但是那卖相也是一言难尽,只能作罢!

    好在她们也没有傻等着,趁着这段时间,唐雪和李娜将白皮饼子烙了出来,还将凉皮的配菜也全都切好了。

    等到李毅醒来再着手做凉皮,时间已经晚了不少。

    李毅刚刚将大黑马拴好,就看到刘景山便一脸喜色的从店里面走了出来。

    “哈哈哈,都说温柔乡英雄冢,你小子也逃不过这老话啊!”

    李毅笑了笑说道:“没有,是昨天失眠了,所以才起晚了!”

    “明白明白...”

    知道这老小子肯定是想歪了,但是李毅也没有解释,当即将车上的山货和蘑菇一一搬了下来,然后开始称重。

    同时,又把做好的凉皮搬到了后厨!

    称完重,刘景山一边给李毅结算钱,一边说道:“你小子这几天的量有点多啊,我这边都快有点吃不下了!”

    “呵呵,这几天采摘的有些多,刘哥你这里就多担待点儿!”

    “嗯,每天一千斤,不能再多了!”刘景山道。

    “行,不过刘哥你要是信兄弟的话,现在就多囤点,然后晒成干货!”李毅道。

    “干货?”

    “嗯,不出预料的话,今年的干货要涨价,现在不弄的话,以后可能要花更多的钱!”李毅道。

    “行,我考虑考虑!”

    “嗯!”

    看到李毅结算完账之后就要离开,刘景山急忙说道:“李毅兄弟等一下,有件事儿忘了和你说了!”

    “啥事儿?”

    “早晨王队长过来了,等了你一会儿没等到,让我给你传句话,方便的时候去一趟县局!”刘景山道。

    “知道了!”

    随后,李毅便赶着大黑马车,直接赶往县局。

    其实不用想李毅也知道,肯定是黄金失窃案破了,王国安可能是要感谢自己。

    以李毅对他的了解,自己要是不去的话,说不定这家伙可能会直接追到他家。

    与其这样,还不如去见见。

    更何况,李毅也有事儿要找他!

    当李毅来到县局的时候,这里再次恢复了前段时间的安静和清闲。

    事实上,青山县的治安一直很好,这么多年以来都很少发生重大的刑事案件。

    而不管是刑警队还是其他各个大队,工作都很轻松,像812厂这种盗窃案以及前段时间的儿童被拐案已经是这几年发生的最大的案子了。

    也正因为如此,县里的这些公安们在破案的时候,水平确实不咋地。

    “噔噔噔!”

    “进来!”

    推门进来后,李毅发现王安国的办公室里竟然还有人,是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公安。

    王安国看到李毅后,急忙起身说道:“李毅兄弟,你来了,快进来!”

    李毅也不客气,当即笑着走了进来。

    不等王安国开口,他旁边的老公安便一脸惊讶的说道:“安国同志,这就是你经常说起的那位李毅同志?”

    “对,他就是帮着咱们县局连破三起大案的李毅!”

    而后,王安国指了指身旁的老公安说道:“李毅兄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县局的钱副局长,也是我们刑警队的分管领导。”

    李毅当即说道:“钱局好,我是李毅!”

    “哈哈哈,李毅同志今年有20没有?”钱局一脸和蔼的问道。

    “钱局,我今年21了!”

    “21,好年轻啊,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而一旁的王安国则是笑着说道:“要是没有钱局你们这些前浪的支持,我们这些后浪也冲不起来啊!”

    “哈哈哈,你小子就是会说话!”

    说完,钱局再次说道:“行了,刚才和你说的事情你好好考虑一下,局里等你的回复,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而后,钱局又和李毅说了两句后,便转身离开了王安国的办公室。

    待钱局离开后,王安国随即将办公室的门关上了。

    而后给李毅倒了一杯水之后,笑着说道:“我一大早就去国营饭店哪里等着你了,一直等到九点多都么见你来,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呢!”

    李毅笑了笑说道:“没有,今天起得有点晚了,耽误了点时间!”

    “嗯,黄金失窃案已经破了,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抓住了!”

    王安国话音一转,和李毅谈起了案子。

    “认了?”

    “嗯,在传唤他们协助调查的时候,我们也对他们的住处进行了搜查,在他们家里找到了失窃的黄金。”

    接着王安国继续说道:“真凭实据面前,郝冠昌夫妇对盗窃厂子里的黄金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那就好,这事儿总算是圆满解决了!”

    “嗯,这起案子能顺利解决,你功不可没,要是按照我们之前的思路调查的话,很有可能被这两个狡猾的家伙躲过侦查,我代表县局、代表刑警队的同志们,谢谢你李毅兄弟。”

    李毅笑了笑说道:“行了,你知道的,我并不在乎这些!”

    “嗯,明白!”

    随后王安国再次说道:“黄金盗窃案眼下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我们也没有之前那么忙了,所以将你叫过来,问问知青投毒案你是打算怎么处理!”

    李毅当即说道:“我的想法很简单,除了主犯许洪外,其余的给点教训就行了!”

    王安国点了点头说道:“只是给点教训的话这简单,这事儿交给我吧!”

    “行!”

    随后李毅再次说道:“对了,还有件事儿需要王队你帮帮忙!”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