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79章

    忽然他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似乎有人拽着他起身,把着他的肩使劲摇晃。

    云恒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见闻人煜脸色阴郁焦急地盯着他,那双眼里盛满担忧和后怕。

    “孩子,我问你,上次你伤着她了么……”

    这一夜,京城内的百姓偶尔能听见断断续续的哀嚎和呜咽,但无人想过为何,也疲于去追究。

    只是风起云涌的京城,四处都不太平。

    翌日,本该是秦隐渊出征的日子,可清晨时分,朝廷抓到大夏公主的消息不胫而走。

    城内所有百姓都沸腾了,走街串巷地告知邻里这一好消息。

    “听说了吗,咱们抓住南晚烟了!”

    “真的假的?那个大夏公主南晚烟?”

    “一早就有人放出消息了,还能有假,而且我听说,南晚烟一直扮作太傅嫡女孟芊芊,现在太傅一家估计是怕东窗事发,早就人去楼空,府里一个人也没留下!”

    “天啊,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太离奇了,太傅通敌叛国,疯了不成?”

    茶摊里围满了八卦的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欣喜得意的表情。

    路上打马而过的人也谈起此事。

    “这可真是大快人心啊!西野跟咱们僵持了那么久,如今我们捉住了大夏公主,手里就多了个筹码,这仗,一定是我们赢了!”

    “可不是,听说今日崇凛王还要出兵,带上南晚烟一起去跟西野谈判。”

    “那我们可得去送送崇凛王,刚好可以看看那祸国殃民的南晚烟究竟长什么模样!”

    “哈哈哈……”

    众人哄堂大笑起来,有的酒楼茶馆甚至还在门口摆上了“庆祝天胜大获全胜,今日酒菜掌柜买单”的牌子。

    所有人欢腾地庆祝着,仿佛胜券在握。

    突然,有人惊呼出声,“你们看,那,那是不是咱们的将士?”

    “好,好像还真是。”

    “领头那人我见过!那,那是太子殿下最亲近的侍卫,刘暮!”

    “既然是我们的将士,那为何遍体鳞伤?”

    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齐刷刷朝城门的方向望去。

    只见刘暮和三五个半死不活的将士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地进了城门,匆匆往城里跑。

    这几人伤痕累累,伤口却都被包扎过,一面跑,一面恐惧地喊道,“不,不好了!”

    “当阳峡谷已经被西野大军拿下,太子,太子殿下也被他们俘虏!”

    太子殿下被西野的人俘虏了?!

    众人的心情跟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上一秒,他们还在为抓到南晚烟而倍感兴奋,如今就像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拔凉拔凉的。

    “太子殿下怎么会被俘虏呢?”

    “没事吧,咱们也有俘虏,到时候把太子殿下换回来就好了。”

    依旧有人抱着侥幸心态,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愚蠢!”刘暮恶狠狠地瞪了那人一眼,脑海里浮现出封央在战场上杀敌浴血的模样,就忍不住胆寒。

    “已经来不及了,西野大军一路北上,不日就将兵临城下——”

    第1475章

    议和

    西野都快兵临城下了?!

    众人再次骇然,他们并不知道真实的战局情况。

    事实上,秦逸然被俘的消息传回朝廷的那一刻,秦啸就下令群臣封锁这个消息,绝对不能让百姓们知道,避免恐慌,更要避免大家产生消极的思想。

    可现在百姓们知道了,纷纷后怕惊恐地乱作一团。

    “原来我们都大败了!就算抓到南晚烟,又有什么意义?!”

    “岂止是大败,当阳峡谷是咱们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防线被破,将领还被俘,这样的局面,远远不是抓到一个南晚烟可以扭转的啊!”

    “说起来,的确是咱们先挑起的战争,那西野本就是追求和平的人,如今把刘暮他们放回来,就是最好的证据!”

    百姓们你一句我一句,舆论瞬间盖过喜悦,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众人反应,不过半个时辰,几乎全城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而且也不知是从哪儿传出来,说大夏公主高风亮节,宁为西野和大夏祭旗,也不愿做卖国奴跪地求饶。

    倘若南晚烟死了,天胜就会面临被灭国的结局。

    至此,众人原以为的“庆祝和狂欢”,转眼就变成了心惊胆战的忧虑和恐慌,生怕南晚烟想不开,都祈祷她好好活着。

    商家们纷纷砸了招牌,更有数以万计的百姓一窝蜂涌到宫门前抗议求和。

    舆论的压力来势汹汹,为了镇压暴动,几乎有半数的御林军都被撒出宫去。

    得知这一消息的秦啸在御书房震怒,他掀翻了所有奏折,一脚踹折木案,指着吴公公的鼻子大骂道,“一群废物!连个消息都藏不住!”

    “不仅朝廷乱了,京城也乱了!”

    吴公公腿软地跪在地上,“皇,皇上息怒,奴才,奴才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秦啸没功夫跟他追究责任,眉眼冷怒地厉声道,“赶紧传朕的旨意下去,命文武百官即刻进宫议事!”

    “是!”吴公公连滚带爬地出了御书房,秦啸在屋里气得脸色通红,手指掰得咔咔作响。

    很快,北辰殿内难得集齐了除顾墨寒和秦隐渊以外的所有大臣。

    众人心神不宁地面面相觑,都听说了城里发生的事情。

    “方才我差点没进来宫,身后那些暴民推搡着,还说要拿刀砍我!”

    “是啊,宫外的局面实在是太乱,现在无论谁出去,怕是都要被群起而攻之。”

    “唉……”

    大臣们三三两两地窃窃私语,姜丞相却稍显有些心不在焉。

    姜之瑶从昨夜起就没回府,他派人到她常去的茶楼铺子都找过了,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也不知道这丫头是不是受了太大刺激想不通,希望今日百姓暴动,她没被卷进去,已经回府了。

    思索间,秦啸已经脸色阴沉地坐到龙椅上。

    “朕不跟你们说废话,城里的情况你们都了解了,这次的舆论发酵得过于迅猛,定是有人在背后煽动!”

    “你们都说说,该如何处理!”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人敢先站出来发声。

    姜丞相暂时放下对姜之瑶的担忧,抱拳毕恭毕敬地回道,“皇上,依臣看,昨日南晚烟说过的话,只有当时在殿里的朝臣们知道。”

    “可今日这个消息忽地被传进百姓们的耳朵里,想来定是咱们内部出了一个不愿天胜安宁的奸人。”

    秦啸龙眉一蹙并未打断,倒是有别的大臣站出来,冷嗤一声反驳,“姜丞相这话说的,如今事情已经发生,你难不成还要挨家挨户的查?”

    姜丞相阴狠地沉眸,“倒也不必一个一个追查。”

    “此事暴露出去对谁有利,自然谁就是嫌疑最大的人。”

    对谁有利?

    此话一出,朝臣们几乎都在心里有了一个猜想。

    宫里最不愿看到南晚烟出事的,恐怕就只有九皇子一个了,姜丞相这老家伙,到了这时候竟然还想把矛头指向九皇子。

    秦啸的脸色骤然难看几分,带着审视意味地盯了姜丞相一眼。

    这时,有个主张求和的文臣站出来,讪讪地道,“诸位别吵了。”

    “眼下不是追究这个问题的时候,舆论来势汹汹,还是赶紧解决舆论带来的影响吧。”

    另一个文臣也赶紧附和道,“是啊,现在城内的百姓全都罢工了,方才臣在来的路上就听不少人在讨论此事。”

    “他们其实并非怕打仗,只是觉得咱们与西野纠缠的时间太久,已经逐渐不明白意义究竟在哪儿了,再加上现在的局面对我们而言并不好,要是鸣凰公主真的去祭旗,天胜就灭了啊!”

    不等姜丞相等人开口,又有一人硬着头皮站出来,“蔺大人说的不错,现在百姓们都传,说西野本就没想引起战争,是咱们一言不合派兵攻打。”

    “偏偏西野大军的将领态度还不错,将太子等人抓了不杀,故意放回来几个,搞上今日这么一出,反倒显得咱们里外不是人,现在我们抓了南晚烟,就更被百姓们诟病了。”

    这三个主张求和的人一战出来,越来越多的声音都是附和他们的。

    放眼望去,朝堂上主和的人,明显比之前翻了一番。

    姜丞相咬牙,脸色难看很想反驳几句,却又挑不出错处。

    毕竟这些人说的句句在理,现在他们极端被动,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

    朝堂上气氛凝重,众人深知局势不妙,外战本就是他们劣势,现在要是再内乱,就真的要疯了。

    秦啸这次也是倍感头疼,忽觉力不从心地摆摆手,“行了,都别说了。”

    众臣安静下来,看着秦啸低沉的状态,都倍感担忧,“皇上……”

    秦啸长叹一声,眸子染上几分迷茫,“朕只是想不明白,明明二十年前就计划好的事情,为何到了今日,实施起来难如登天。”

    蔺大人感同身受,轻声劝慰道,“这并非皇上的错。”

    “您高瞻远瞩,早早就让崇凛王深入大夏,可世事难料,咱们都被大夏给摆了一道,谁也没想到他们藏拙那么多年,后来还突然跑出一个鸣凰公主,发生这么大的变故。”

    “如若不然,崇凛王应该早在前段时间,就已经吞并大夏了。”

    “是啊。”秦啸深吸一口气,自嘲似的笑笑,“现在好了,不仅大夏人才辈出反将我们一军,西野还出了个战神皇帝。”

    “就算顾墨寒现在不在了,西野大军的综合实力终究是他调教出来的,所向披靡。”

    话虽如此,谁又能想到那个赫赫威名的战神皇帝如今就在他身边,就是他手里最尖利的矛呢?

    可惜啊,秦阎溯不愿打,他也没办法强求,毕竟,也是他的儿子。

    姜丞相等人都没再说话,整个大殿一片沉寂,气氛显得低沉而压抑。

    秦啸第一次觉得自己失策了,又在沉默中叹道,“或许真是时代变了,时也命也。”

    蔺大人赶紧婉言劝道,“皇上切莫妄自菲薄,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得处理好眼下的局面。”

    秦啸何尝不知,淡淡地抬眸看他一眼,“朕随口发两句牢骚,蔺爱卿就不必再说了。”

    “崇凛和溯儿现在在哪儿,将他们二人给朕找来,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

    这话刚出口,一个侍卫面色惊惶地冲进大殿,“禀报皇上,大夏派使臣前来,请求议和!”

    第1476章

    英姿飒爽

    大夏主动议和?!

    众人的脸色骤然一变,怎么来的那么快?

    姜丞相嫌弃责备地瞪着那侍卫,“既然是来求议和的,你慌什么!”

    “他们这样做,恰恰说明是知道南晚烟在我们手上,所以怕了。”

    秦啸脸色阴沉着没说话,眼神晦暗不明。

    其余朝臣都对姜丞相的说辞嗤之以鼻,“姜丞相是不是糊涂了,大夏怎么可能是因为怕我们才会求议和!”

    “南晚烟被抓是昨日才发生的事情,传回西野和大夏至少得要半个月,对方怎么会这么快知道?”

    姜丞相也反应过来,脸色难堪地攥紧拳。

    侍卫听着朝臣们争论不休,都快急死了,急忙又道,“那些大夏使臣们带着太子殿下,还,还有……”

    秦啸冷声质问一句,“还有谁?”

    侍卫咽了咽嗓子,小心翼翼地开口,“还有九皇子,也跟他们一起来议和了。”

    “你说溯儿也在他们手里?!”秦啸大惊,猛地站起来,“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众臣更是面面相觑,完全不敢相信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一步。

    面对秦啸的威压,侍卫快哭了,嗓音颤抖地回应,“回,回皇上,今日就是,就是九皇子主动开的城门,刘暮等人,也是他放进来的。”

    “现在九皇子将那些大夏使臣也接进来了,几人就在城中闹市,一路朝宫里来了……”

    他越说语气越微弱,心虚地垂首,不敢直视秦啸的眼睛。

    听到此处,众人心里立马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竟然是九皇子主动给敌人开的城门?!”

    “现在城内本就乱作一团,大夏的使臣还都进城了,岂不是会更乱?”

    秦啸的眼神震颤着,好半晌没缓过来。

    也是在这时,姜丞相趁乱高呼一声,“皇上,您瞧见了吧,臣早就说九皇子狼子野心,一心向外,昨日除了臣等,就只有他和崇凛王知道南晚烟说过什么。”

    “崇凛王为了天胜忠心耿耿,自然不可能出卖家国,可九皇子现在非但没出现在朝堂上,还堂而皇之地开门迎敌,想来散播流言的,也一定就是他!”

    “此等不忠不义之人,就算是您的至亲骨肉,那也绝对不可轻饶啊!”

    他早就想整死顾墨寒了,既然这小子这么不知天高地厚,那他就推波助澜一把,趁乱将其彻底诛之!

    那些求和派的人听后都要疯了,指着姜丞相的鼻子破口大骂,“姜老儿,你也太公报私仇了!”

    “就眼下这种情况,你居然还想着搞对立,试图把九皇子推向风口浪尖,好满足你的一己之私,当真是自私到极致!”

    “就是!我们很支持九皇子的做法,就是应该议和!否则等到西野真的打过来,哭都来不及!”

    求和派们一边倒的态度瞬间惹来主战派们的不满。

    “你们这群懦夫!果然文人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懂打仗的意义!”

    “我等做不到躲在龟壳里苟延残喘,要想捧西野和大夏那帮人的臭脚,你们自己去!”

    “没错,唯唯诺诺躲在宫中当缩头乌龟,真是连狗都不如,往后就算议和,谁还会看得起我们天胜?!”

    整个朝堂瞬间大乱,往日里那些见面逢迎的朝臣们纷纷变了脸,各执己见地吵嚷着,甚至还有人动手,一言不合就开揍。

    秦啸盯着乱如麻的大殿,差点心里一梗,气儿没喘上来。

    他强压住滔天怒火,愤然拍案道,“都闭嘴!”

    “再说半个字,朕将你们都扔出去祭旗!”

    强大骇人的气场瞬间震住了所有人,刚才还骂得眼红的朝臣们登时安静下来,小心翼翼地看向秦啸。

    秦啸眼神一狠,锋冷地注视着姜丞相,“既然大夏的使臣都来了,那朕就没有不接待的道理,免得遭人口舌。”

    “姜丞相,朕命你即刻出宫,接大夏使臣前来觐见!”

    怎么又让他去!

    姜丞相心中怨念,面上假装为难地推拒道,“可是皇上,臣——”

    秦啸不给他拒绝的机会,“你想要第一个祭旗,朕没意见。”

    这已经是明着威胁了,姜丞相没办法,只能咬牙,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下,“是,臣这就去迎大夏使臣进宫。”

    他转身要走,身后又传来秦啸冷沉压抑的嗓音,“记得把溯儿给朕带回来,朕倒要看看,他究竟想做什么!”

    姜丞相的眼角抽了抽,又不敢反驳,脚步匆匆地走了。

    姜丞相一走,朝臣们心思各异地立于殿上,都显得坐立不安。

    蔺大人忽然想到什么,皱眉问秦啸道,“皇上,今日本该是崇凛王出征的日子,可现在出了这种事,您看,要不要速速召崇凛王进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