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4章

    但是嫔妾,本就清清白白,嫔妾从不认为自己是虞大人的女儿,绝对未曾欺君。

    嫔妾不求晋封,只求娘娘为嫔妾正名!”

    她含着眼泪,倔强朝皇后陈情。

    被皇帝握在掌心的那只手,仿佛情不自禁,捏起了拳头。

    皇帝用指腹在少女小巧的拳头上揉了揉。

    感受到她的紧张,脆弱,柔软……

    还有那份坚强和倔强。

    “昭卿,今日太后寿宴,辨明身份之事便罢了,改日再议,朕先给你晋位,与太后同喜。”

    皇帝笑看绯晚。

    太后不肯下台阶,不传懿旨晋封绯晚,他便自己来。

    随即传旨,当着满殿众人的面,将绯晚晋为容华。

    从四品,比五品贵人高了一级。

    虽然只是逐级晋升,并没有像之前那样跃级,可当着这么多朝臣命妇、勋贵宗亲,这是极大的体面。

    “陛下!袁氏遗书所言,尚未辨别分明,虞大人心怀不轨的嫌疑尚未洗清,贸然给昭贵人晋封,怕是……”

    那个带着袁氏血书进宫的御史刚一开口,便被老臣祝福山喝止。

    “昭贵人今日辨别了滴血认亲之误,功德无量,既给太后添福寿,又造福万民,得到晋封难道有错?你不为万民和公道着想,反而先惦记着一个罪妃模棱两可的遗书,有何颜面忝居御史之职。老夫劝你进谏之前,先拿镜子照照自己的不妥当!

    就算昭贵人日后查出真有罪,那么到时再论罪也不迟,若罪大恶极,今天晋的位份也可再拿掉。凡事有先有后,你非要赶着今天毁了太后寿宴吗?

    老夫再问你,若之后查出昭贵人和虞侍郎都是冤枉,那你要不要辞官,跟皇家谢罪!”

    祝福山为官刚正,却又很懂世故,在位时很有人缘,从真宗爷时就在朝为官,也算三朝元老了,声援者很多。

    一时间,不少官员附和他。

    再加上皇帝态度坚决,那御史不敢再呛,争辩几句寡不敌众,便偃旗息鼓。

    而之前上折子参奏绯晚等宫婢晋封的人,有一部分是虞忠自己鼓动的,这时候虞忠受牵连,他们自然不再参与。

    其他的人,大多也审时度势,谁也不想做出头鸟。

    甚至连虞忠那个政敌,信誓旦旦怀疑他通敌的,此时因为祝福山出面,也不敢再说。

    因为他是祝福山的门生……

    太后十分失望!

    满朝文武,之前物议沸腾,上折子劝谏皇帝不要乱了后宫规矩,此时,昭贵人已经有这么大把柄送到他们面前,竟然却没人说话了!

    没人说,那么她自己说。

    熬到五十岁,熬成了至尊太后,她可不是轻易认输之人。

    “哀家今日的寿宴,到此时,其实过得如何,也没那么重要了。哀家觉着……”

    太后刚说了一句话,忽然胃中一阵翻腾。

    话未说完,就吐了出来。

    “太后?!”

    十香嬷嬷赶紧扶住主子。

    皇后眼神一闪,快步上前。

    意有所指:“太后怎么了,可是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

    贤妃一点不给她中伤的机会:“寿宴上的吃食,可都是按皇后娘娘拟定的菜单做的呢,娘娘你说,有什么不该吃的?”

    皇后一愣。

    这才仔细观察众人席面。

    怎么,贤妃接手寿宴筹备后,不是换了好几道主要菜品么?

    可现在席上的东西,还真都是她拟定的,只是少了几样,却没有换样的?!

    绯晚在众人忙着上去伺候太后时,挣脱皇帝的手,柔顺退到一旁。

    寿宴开始之前,芷书按她的安排,特意找贤妃提醒,不要换菜。

    没想到贤妃还真听劝。

    竟然没让换了的菜品上桌。

    这下,太后吐了。

    为什么吐呢?

    皇后要怎么给贤妃泼脏水?

    第137章

    菜里被人加了料

    “那么大概是偶感时气所致?”

    皇后立刻敷衍出了另一个缘故,不再针对贤妃。

    显是放弃了拿菜品做文章。

    贤妃一面亲自上前,帮着宫女给太后递帕子擦拭,一面嘲讽:

    “皇后娘娘都能给太后诊断病症了?可见所谓‘久病成医’,很有道理!”

    “贤妃,太后正不舒服,你却只顾与本宫口角不停……”

    话未说完,皇帝仿佛受到了提醒。

    吩咐:“太医院判何在?尽快给太后诊治!”

    文太医连忙领着几个下属医官离席上前。

    宫人们簇拥着太后往后殿去,太医们随之跟上,皇后贤妃和一些高位嫔妃也都尾随侍奉。

    瑞王带着王妃想要跟上,被皇帝叫住:

    “六弟,你夫妻且留在前头,替朕照看着。”

    “可母后她……”

    皇帝眼神很冷。

    瑞王低头,不敢再说。

    皇帝安抚了群臣几句,邀请两位辈分高的大长公主,还有几位祖辈叔辈亲王的老王妃,同去后殿看望太后。

    状况频出的一场寿宴,就这么暂停。

    满殿臣工勋贵不敢离开,便坐在原处等消息,交头接耳,私下议论纷纷。

    “如何?”

    仙月宫后殿,太后吐了一气,虚弱靠坐在软榻上闭目休息。

    皇帝问太医们诊视之后的结果。

    几个太医轮番搭脉问诊,低声商量之后,文太医上前禀报:

    “启奏陛下,太后娘娘脉象虚涩,舌苔白腻,体弱无力,此乃平日身体忽冷忽热、大火大寒、既疏又堵所致。这等体质,若是突然使用涌吐药,即便微量,也会呕吐不止,损伤元气。”

    贤妃听了道:“文太医,你直接简单点说,太后到底是怎么了?”

    文太医尚在斟酌词句。

    他身后一个年轻些的太医先开了口:“以微臣几人愚见,怕是太后近期服用了不妥当的药物,且时日不短,导致身体有异,再加上今天食用了催吐涌吐的药物或食材,药性相冲,所以才呕吐。”

    贤妃脸色一寒。

    兰昭仪连忙替她说话:

    “你最好把话说清楚!今天的寿宴菜品可是皇后娘娘早就拟定的,都是有益身心的食物,哪有什么催吐涌吐的东西?”

    皇后温声解释:“虽然本宫定了菜单,可最近养病,膳房做菜用什么配料、用哪个人上厨,本宫实在无力照管。”

    贤妃挑眉:“皇后先别急着给本宫推责任,太后正难受呢,还是让太医快些开药诊治最好。”

    文太医已经飞快在旁边写方子了。

    那个年轻一点的太医,请旨帮太后按穴止吐。

    皇帝允许。

    那太医上前,在太后的手上、腕上以及脑后枕部各按了片刻。

    没一会儿,太后发黄发灰的脸色就有了好转。

    半闭的眼睛也睁开了,说不像刚才那么恶心了。

    “你叫什么?”

    “回陛下,臣郑淼,上个月由青州府荐入太医院。”

    “举荐得好。曹滨,回头给青州知府送两把御扇,以示嘉奖。”

    皇帝脸色和缓,赏了举荐人,又让郑淼去检查寿宴上的菜品,看到底有没有不妥。

    郑淼太医奉命出去。

    很快就回来了,端着一盘名为“蓬莱云海”的素烧豆腐羹,回禀说,这里的配料金丝菇里,混进了几条切成细丝的甜瓜蒂。

    这甜瓜蒂是常用的涌吐之药。

    切好的瓜蒂和金丝菇熬进汤羹里,二者极其相似,不细看,真的很难看出。

    郑淼端进来的是太后桌上的菜,而附近其他几桌的“蓬莱云海”他也查看了,都没有加瓜蒂。

    贤妃含怒吩咐宫人:“速速去膳房询问,这菜是谁做的,端上来都经了谁的手,还有在太后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也都要接受问讯!”

    皇后在旁,心中纳罕。

    既然贤妃换掉的菜品根本没有上桌,那这催吐之物,又是谁加进去的?

    事情和原定有异,皇后思索一瞬,拦住要去办事的贤妃侍女。

    “还是让宫正司去查问吧。”

    “皇后是信不过本宫?”

    “贤妃,这寿宴是你操办,避嫌为好。”

    皇帝不耐烦:“都住口,让太后清净些!曹滨,传旨让宫正司去查!”

    皇后贤妃各自噤声,老实下来。

    却是各有思量。

    在场的长公主、老王妃们默默看着,没人敢在此时搭腔。大家心里头很清楚,这场寿宴过后,宫里的局势,怕是要变了。

    只不知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姐姐,秋妹妹,多谢你们方才为我据理力争。患难见真情,我很感动。”

    绯晚位份不够,没有去后殿,坐到了吴想容身边。

    后面坐着秋常在。

    三个人亲亲热热说话。

    吴想容帮着绯晚把披散的头发挽好,“昭妹妹,说这些见外的话干什么,咱们既然要好,遇到事情不互相帮衬,那不成了假姐妹。你吃饭了没有,饿不饿,不嫌弃的话就吃我桌上这些吧,都热乎着呢!”

    秋常在悄声提醒:“姐姐,刚才那太医检查菜肴,怕是有不妥之处。咱们倒罢了,昭姐姐身子弱,还是别乱吃。”

    “哦,说的是!还是你仔细,真棒!”

    吴想容随手捏了捏秋常在脸颊。

    把秋常在捏得羞赧低头。

    绯晚朝秋常在一笑。

    今日秋常在的表现,有点出乎意料。

    胆小谨慎的人,竟肯在这种场合站出来为她说话,倒是个知恩的。

    以后多多抬举秋常在吧。

    几人和满殿之人一起,百无聊赖地等着有关太后的消息。

    绯晚不时感受到一股愤怒的盯视,等她抬眼,对方便移开了视线,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那是瑞王。

    还有许多好奇的探视,飘忽不定,来自四面八方。

    那是殿上众人对她的审视和打量。

    绯晚神态自若,没有半点不适。

    任由人看,任由人议论。

    以后随着她走得越来越高,会有更多人看她、褒贬她。

    相比之下,今日的风波和惹人注目,根本不算什么!

    “小主,柳太医被传到后殿去了。”

    婢女悄悄禀报最新消息。

    “叫他给太后看诊?”绯晚不解。

    文太医不是带着好几个医官在后殿吗。

    旋即,只见勋贵席上,太后娘家的忠清伯突然离席,跟着一个御前内侍往后殿去。

    婢女悄声:“具体为何不知,只知道陛下发了好大的火,然后就传了柳太医。”

    哦,是么?

    怕是不只为今天的事发火吧。

    绯晚叮嘱打探消息的人小心,宁可探不出消息,也别惊动人。

    而后,便好整以暇地等着了。

    柳太医之前可是“非礼”过她,是不是快要倒霉了?

    怪期待的呢!

    第138章

    赐住春熙殿

    “陛下有旨——”

    “忠清伯举荐无良巫医柳某,用金石之药戕害太后凤体两月之久,罪责深重。太后宽仁,不忍重罚,念在忠清伯无心之失,特只罚俸一年,闭门思过!巫医柳某,即日赐死!”

    不多时,皇帝出来了。

    后面跟着脸色灰败的忠清伯。

    曹滨高声宣旨,殿上众人跪倒,山呼万岁。

    “忠清伯平日行事就有些颠倒,听说,他府里养巫医可有一段日子里,还帮不少人看过病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