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总之,皇帝是非要给贤妃找个协理,让皇后安心“养病”不可。皇后语塞。
不知该用什么去反驳了。
再说下去怕是自取其辱。
“皇帝让你养,你便养着,早日调养好了,生个一儿半女,哀家也放心。”
太后发了话。
却并没向着皇后。
让皇后十分绝望。
“是。”她低头,温顺的姿态,不敢露出半点委屈,“臣妾多谢太后体恤,多谢陛下关切。”
心里却在滴血。
“皇帝,后宫的事,交给嫔妃们处置就好,原不值你费神。你勤政,便是国家之福。最近朝堂上的非议,哀家听了一些,倒也不是大事。
你记着,面南而坐,仁德为先,广纳良言,有错必改,这才是千古贤明君主的体统和气度。”
太后正身而坐,谆谆教导。
皇帝认真听着,敛容拱手:“儿子受教。”
“好了,哀家赶了大半日的路,也乏了,你们都回去吧。”
太后撵人。
帝后恭敬问了安,告辞而出。
一出慈云宫,皇帝就上了肩舆,没和皇后再说一句话。
皇后站在慈云宫大门外望着皇帝冷漠薄情的背影,看了一会,最终垂了眼睛,面无表情坐上凤辇。
“回宫。”
夜色深浓。
皇后的脸色,渐渐比皇帝远去的背影更冷。
贤妃,昭贵人……
别怪本宫心狠。
狠的是陛下。
是他,让本宫容不下你们。
第102章
权柄在手,谁也不想轻易失去
“曹滨。”
“奴才在。”
皇帝坐在肩舆上,许久不出一言,忽然点了名,让曹滨身子一抖,连忙回应。
刚才在慈云宫内殿里,看似风平浪静之下的剑拔弩张,可把御前大太监吓得不轻。
知道皇帝心情极差,不得不打起万分精神,小心应对。
“太后在西山避暑,原为调养身体,是谁把宫中琐事事无巨细告诉过去,打扰她老人家休养的?”
“启奏陛下,太后跟前的十香嬷嬷,每隔十天半月就会回宫一趟,喂养照看一下慈云宫里养的鸟雀。那些鹦鹉、八哥、仙鹤、孔雀之类的,品类众多,全都照看完需要大半日时间,想是这期间听了些有意思的宫中趣事,回去说给太后听?”
曹滨明知道太后在宫里有耳报神。
后妃们也会变着法往西山送消息讨好。
皇后作为最近最“委屈”的人,必定也私下给太后透了很多事。
但他选择最中规中矩,谁也不得罪的回答。
其实,这些皇帝也知道,不过是跟身边奴才念叨两句,缓解胸中郁气。
闻言便冷笑:
“鹦鹉,八哥……畜生学舌尚有几分可爱,人若饶舌,便是可憎。”
曹滨道:“陛下广有四海,胸怀江山万里,以奴才愚见,鸟雀再会学舌,也是陛下所属之物,不值什么的。”
“你这奴才,倒是说了句有见识的话。”
皇帝看向满天星河,忽然朗笑出声。
胸中郁气一扫而空。
天子之气魄,转眼间回到身上。
“曹滨,明日一早传旨六宫,皇后专心养病,宫中一切事务,着庆贵妃与贤妃共同署理,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前往凤仪宫打扰皇后调理身体,钦此。”
“奴才遵旨!”
圣驾往辰乾殿回返,皇帝眺望夜空,目光越发深邃而冰冷。
言官也罢,皇后也罢,甚至瑞王和太后,谁也不能阻碍他君临天下,掌控江山。
他是天子。
不容任何人挑衅他的权威!
“十香,你瞧着皇帝,是不是和从前不一样了?”
慈云宫。
帝后走后,太后并没有马上安寝,而是坐到内殿的软榻上,慢慢喝着一盏安神羹。
今晚皇帝不动声色的反抗,让她感到意外。
她能敏锐感受到皇帝恭敬笑容之下,那股蓄势爆发的力量。
宫女们都退下了,嬷嬷十香轻声和主子说着体己话。
“太后,陛下登基五年以来,越来越有天子气度了。”
委婉地提醒,皇帝已经不是刚被扶持上位的新君,他已经是操持朝堂游刃有余的帝王。
太后慢慢用碗盖撇着浮沫,脸上喜怒难辨:
“他敢当面顶撞哀家。
两个月前,哀家离宫去清漪园时,他还不是这样子。”
“太后,听说最近朝堂上事情多,陛下怕是劳累得很。”
“却没耽误他宠幸狐媚,抬举宫婢!”
这话说得重,十香不敢接。
太后深吸一口气:“往常哀家提起瑞王,皇帝都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但不开心也是实打实。你看方才,哀家用瑞王和子嗣敲打他,他竟敷衍都懒得敷衍,直接夺了皇后所有权柄,来对抗哀家。他是很长进了!”
十香小心劝道:“陛下……毕竟是君王。您看瑞王爷自己,也有些躲着陛下的意思,陪了您一会儿,估摸着陛下该来了,便早早告退出宫。兄弟之间感情再好,有了君臣之别,瑞王爷也明白分寸。”
瑞王明白不明白分寸,十香不管,她只想委婉提醒太后,最好不要总拿瑞王刺激皇帝,以达到压制的目的。
今时不同往日。
当初两个记名皇子都有希望登基,稍微抬举一个,另一个就会俯首帖耳、各种讨好,以争取嫡母更多支持。
但眼下,皇帝坐稳了江山,瑞王这个人,这个身份和血缘,本身就很尴尬。
太后却不以为然。
反而觉得十香考虑不周。
“哀家是先帝的皇后,为先帝管理后宫、排忧解难,多少次凶险危机,都是哀家陪着先帝走过的。如今,哀家是大梁的太后,一手扶持皇帝继位,有责任继承先帝遗志,辅佐皇帝护佑大梁江山。
皇帝若有错,为了祖宗基业,哀家岂能置之不理?
你也看到了,皇后无能,得不到他半分敬重,他又岂会听皇后规劝。哀家不出面,后宫的风波,谁来平?朝堂的物议,谁来管?”
十香讷讷。
片刻后才勉强笑道:“奴婢不知朝堂事,只知道一些粗浅道理。太后虑的是江山,奴婢光想着让您颐养天年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奴婢小时候常听老人说,老一辈少管事,年轻人才撑得起家业……
却原来都是些乡野村话,太后毕竟是太后,您这辈子,一手担起先帝后宫,一手扶持起当今陛下,自然跟外头的普通老妇人不同。都是奴婢想岔了。”
太后闻言,微微点头。
“哀家倒是想撒手,享享清福,可你看看,去了西山两个月,这宫里几乎乱套。”
十香赔笑:“能者多劳,太后身康体健,且有的劳累呢!”
哄着太后换了寝衣,安顿睡下,已经交了三更。
十香走出内殿,叫了个心腹小宫女,悄悄叮嘱:
“库房里随便拿两匹缎子,给观澜院昭小主送去,别惊动旁人。”
小宫女问:“说是太后的赏赐吗?”
“什么都不用说。”
“是。”
小宫女安安静静去办差了。
十香对着夜色吐口气。
宫里早就要变天了,并非是这两月的变故。
皇帝稳掌江山,瑞王又怎能取代。可惜太后还是看不清,或者说,不想看清。
还拿瑞王当压制皇帝的筹码。
毕竟权柄在手,谁也不想轻易失去。
这点上,太后和皇帝倒是挺像亲母子。
可这天下,终究是皇帝的。太后,终究年纪大了,终究是女人。
十香不想跟着太后过落败后的幽寂日子。
她在宫外还有子孙,有府邸有家庭。
昭小主起势的前后,她打听得清清楚楚。
宫中几十年岁月,她自认看人还算准。
这一局,她愿意押昭小主。
想必昭贵人,能猜透她送缎子的用意。
“十香嬷嬷,让你来送两匹缎子给我?”
观澜院,接了礼的绯晚,纳闷地问小宫女,“是太后的赏赐吗?”
小宫女摇头。
“嬷嬷可交待了什么话?”
小宫女还摇头。
绯晚低头沉思。
这两匹缎子不名贵,也不是时兴花样,而且看起来存在库房很久了,半新不旧的。
十香嬷嬷身为太后跟前的心腹老人,突然平白送这东西过来作甚?
第103章
皇后等着贤妃出事
“嬷嬷只让奴婢悄悄来送缎子,别惊动人就好。”小宫女行礼,“缎子送到,奴婢不打扰小主安寝。”
“你稍等!”
绯晚恍然大悟。
一下子明白了十香嬷嬷的用意。
不惊动旁人……
这是私下里跟她交好呢!
那么想必——
太后是铁了心要收拾她的!
才导致十香要私下行事。
这也是十香嬷嬷在暗中跟她报信,要她早做防备。
绯晚立刻让小蕙从私库里取了几只小金锞子。
是宫里逢年过节用来赏人的,用金银打造成各种形状,有的还印着字,取个吉利。
这几只金锞子,上头就印着平安二字,做得形状也有趣,是南边出海的船锚。
是贤妃有回赏珠宝时,捎带给绯晚的。
“将这几只锞子给嬷嬷,什么也不用说,她自然明白。这几个,是你的,劳你这么晚还跑腿。”
绯晚又给了小宫女几只银锞,作为打赏。
小宫女答应着去了。
“小主,金锞子代表什么意思呢?”小蕙不懂。
绯晚告诉她:“以金比心,曰诚曰坚。船锚为定,所以……”
“所以是让十香嬷嬷安心的意思?”香宜懂了。
绯晚微笑。
小蕙睁大眼睛。
这哑谜猜的!
十香嬷嬷年纪不小了吧,能懂吗?
慈云宫。
接了小宫女递来的金锞子,十香在自己房里对灯细看。
片刻后,缓缓笑了。
果然没看错人。
昭小主,玲珑剔透,蕙质兰心。
不愧是以贵人之位,就能让皇后吃瘪的人。
她让她安心,她便安心。
只是日后走到哪一步,还得看彼此的诚意了。
*
皇后彻底被夺权,庆贵妃也协理后宫的消息,在次日一早,传遍后宫。
有细心的嫔妃十分震惊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