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8章

    她哭得情真意切。

    恐惧也做得实打实。

    直接把贤妃气了个倒仰。

    怒冲冲看向已经乱了阵脚的简嫔:“你平白无故,胡说什么!”

    别说她还要利用绯晚的恩宠。

    就算绯晚对她无用了,太后想除掉谁,又岂是简嫔能公开议论的?这不是给她找麻烦么!谁不知道简嫔整日跟在她身边啊!

    “贤妃娘娘,不是这样的,嫔妾没有……”

    简嫔语无伦次地辩解。

    被兰昭仪给打断:“简妹妹,你大概是昨晚上没睡好觉,困糊涂了,本宫看你方才一直眼皮打架呢,还不快回自己宫里补眠去?这戏不过是提前操练,你不如寿宴正日子再听全场。”

    贤妃脸色不善。

    兰昭仪又这般压制加提醒。

    简嫔不敢再说什么,勉强解释了两句“都是误会”,连忙告罪,讪讪地离场了。

    兰昭仪瞧着她背影,暗道一声蠢。

    昭贵人是什么样的人,连番几回事情下来,难道她还不知道厉害么?竟敢借着太后对昭贵人不满的机会,趁火打劫。

    这般沉不住气,只会给贤妃娘娘添乱!

    “昭妹妹,快回来坐下听戏,别哭了。”

    兰昭仪亲自起身,劝着绯晚回到座位。

    跟她解释简嫔开错了玩笑,请她别往心里去。

    “不、不是真的么?太后真的不会处置嫔妾么?”

    绯晚做戏做全套,这一哭,除了坑简嫔一把,也是想看看在场其他人的态度。

    第100章

    皇帝帮绯晚说话

    “都说了,是简嫔她困糊涂了,妹妹不要怕。”

    贤妃顺着兰昭仪的圆场,不轻不重,笑着劝了一句。

    绯晚擦着眼泪,惶恐无助扫视着全场。

    在场二十多个嫔妃,都相继对上了她的目光。

    “今日太后娘娘当众说了嫔妾几句,嫔妾其实很害怕,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简嫔娘娘这么一吓唬,难免让嫔妾心里不安……”

    她楚楚可怜。

    一时间,众人神色各异。

    窃窃私语者有,面面相觑者有。

    但是没有人接她的话。

    的确,今天太后一回宫,连慈云宫都还没进,就当众嘲讽绯晚,许多人都觉得绯晚怕是要倒霉了。

    毕竟太后轻易不管后宫的事,一旦管了,当事人必定难以逃脱。

    何况又涉及朝堂物议。

    “果然,各位娘娘和姐姐,都和简嫔娘娘一个想法么……”

    绯晚的眼泪又滴下来。

    啪嗒,啪嗒。

    像是秋日清晨花瓣上的露水。

    晶莹剔透,惹人怜惜。

    “昭贵人,我看,你先别着急,太后娘娘刚回宫,怕是还不了解你的人品。回头你好好侍奉太后娘娘,日子久了,太后自然明白你的良善。”

    终于有一个嫔妃不忍心,出言劝慰。

    “是啊,昭妹妹别害怕。我昨日听宫正司的人说,你连串通袁氏构陷你的人都饶过了,还帮他们求情,这等心胸,太后娘娘若知道了多半要夸你呢。”

    “好好听戏吧,昭贵人,帮着太后挑几折子好戏,哄她老人家开心,兴许什么事都没有了呢。”

    零星的,有几个人跟着附和劝导。

    绯晚一个个看过去。

    谁是真心劝导,谁是场面敷衍,她分辨得出来。

    真心宽慰她的,她日后会像帮助秋常在一样,寻个机会提携对方。

    敷衍的就罢了。

    谁知道她们是为了附和贤妃兰昭仪,还是为了与她交好而有所图谋呢?

    而那些连场面话都不肯说的人里头,还有连番给她送过东西的。看来,是只想沾她的光,却不想被她连累的家伙。

    那么她可不会给她们任何助力。

    “多谢各位,嫔妾现在稍微有点安心了。”

    目的达到,绯晚客气几句重新落座,抹干净眼泪,继续听戏。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这样不疼不痒地过去。

    没多久,一折新戏开场。

    戏台上扮演丫鬟的花旦一上场,绯晚就注意到贤妃眼睛发光,目不转睛盯着戏台,十分欣赏。

    那花旦扮相俏丽,身段柔软,唱腔优美动人,连绯晚也被吸引住。

    一时看入了神。

    “昭妹妹还不知道吧,那个花旦名叫鹿官,原是镇国公府里养着的小戏子。当年先帝驾崩,天下缟素,国公府就把家里的戏班子散掉了。这鹿官出了府,加入了付家班,这几年付家班风生水起,她也升了副班主,成了班主内定的下任当家人。”

    兰昭仪隔着简嫔的空座,笑着和绯晚谈讲旧事,缓解方才紧绷的气氛。

    绯晚恍然大悟:“怪不得贤妃娘娘要推荐付家班入宫献艺,原来是知道这班子确实有本事。”

    兰昭仪点头:“正是呢。”

    绯晚不由更加留意。

    她总有一种预感,前世贤妃在寿宴失足,问题多半出现在这个戏班子上。

    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

    “儿子给太后请安,太后金安。”

    慈云宫。

    皇帝一身怒意到场。

    却在跨进殿门的刹那,将所有情绪都收敛起来。

    如常给太后见礼问安,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皇后正坐在太后下首,连忙站起给皇帝问礼。

    皇帝被太后叫起后,轻轻朝皇后点了点头,含笑问她:“今日身上怎么样,可还头晕想吐么?”

    皇后柔声回答:“多谢陛下关怀,臣妾已经好多了,想是太后娘娘回宫,泽佑臣妾,臣妾有什么病都能很快痊愈了。”

    皇帝严肃叮嘱道:“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太医要你多休养一阵子。你身为皇后,肩上担子重,所以身体必须养好,不能逞强。”

    “是,陛下放心,臣妾并未逞强,实是养了几天,精神确实好多了。”

    皇帝却并没再接话。

    转而问起了太后起居。

    事无巨细地询问太后今日几时启程,路上可颠簸,吃了什么膳食,有没有喝解暑汤……

    引得太后笑起来。

    给嬷嬷十香抱怨说:“看看皇帝,像是审案子似的仔细,生怕哀家饿着累着。”

    十香笑道:“是陛下关心您的身体呢。”

    皇后在旁陪着一起笑。

    心里头却又苦又涩。

    知道皇帝还在生他的气,不肯恢复她的权力,非要让他继续“养病”。

    她不想再养了。

    便借机接了话头,笑着和太后说:“陛下最是体贴后宫众人。不光是太后和臣妾,宫里谁有了伤病,陛下都很在意。陛下的仁慈圣明,让臣妾十分敬仰。”

    这话说得没轻没重的。

    太后侧目。

    知道皇后着急,懒得跟她计较。也不想再绕弯子,于是直接问皇帝:

    “那个昭贵人,似乎正是个带着伤的?哀家看她今日行礼的姿势,不是很规矩。皇帝似乎很宠她?”

    萧钰不动声色,淡淡瞄了皇后一眼。

    微笑言道:“听说太后今日当众训了昭贵人几句,劳太后挂心了。只是您刚回来,恐怕还不知道,昭贵人膝上的伤,正是在凤仪宫落下的,确实有些严重。昭贵人的侍女为了求请太医,额头都磕肿了,今儿还没消肿。”

    皇后脸色一滞。

    太后目光一凝。

    两人谁都没想到,皇帝竟然会当面落皇后的面子,帮昭贵人说话!

    第101章

    别怪本宫心狠,狠的是陛下

    “陛下,这怕是有什么误会……”

    “那日昭贵人受伤,原是一场意外。锦凳年久失修,臣妾已经罚过内务府修造坊的人了,也让管教嬷嬷重新训导了那日伺候的几个宫女。”

    “力求以后不要再发生这种事。”

    皇后用比平日更温柔的语气,出言解释。

    一面看了看太后,似试探,似求助。

    见太后脸色淡淡的,似乎没有帮她说话的意思,皇后失望之余,免不得,又追加了一句,为自己开脱。

    “臣妾派人给昭贵人送了一些药和补品,并特意找太医问了她的伤情。

    太医说,她是旧伤严重,尚未养好却意外有了磕碰,故而要再多养一些日子。

    臣妾知道陛下为昭贵人着急,回头,臣妾派人再叮嘱她一回去,让她尽量少出门走动,在屋里休养为宜。

    陛下若是挂记她,就像今日午间那般,去观澜院看看她便是。让她陪陛下说说话,再找人来歌舞热闹,也能让陛下松快松快,免得整日为国事操劳,太过劳神。

    陛下这般昼夜勤政,臣妾是很心疼的。”

    皇后越说,语气越和软。

    说到最后惶恐已褪去,脸上全是贤惠体贴的笑意。

    真的很像处处为丈夫着想的贤妻。

    可也只是像而已。

    她最后言语中的抵抗和尖刺,皇帝听得出来,太后也听得出来。

    那意思分明是在说,昭贵人受伤关本宫什么事,分明是她旧伤没好就去凤仪宫碰瓷,就不能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屋里别出门吗?她不出来,陛下也不耽误和她见面呢,临在太后回宫之前还赶去她那里消遣,叫了宫嫔歌舞助兴,时间都耽误在这上头,等太后真回来了,倒是忙着处理政务不来迎接侍奉太后了,既然这么忙,早干嘛去了?

    太后看着皇帝脸上笑意越来越深,暗道皇后愚蠢。

    难怪被分了权柄。

    这个时候还跟皇帝置什么气,她是皇后,又不是太后,哪有压制皇帝的倚仗!

    太后是很希望后宫安稳的。

    自然希望帝后关系和睦。

    若是平日,此情此景,太后转开话题,敷衍过去就算了。

    可今日却不同。

    昭贵人在后宫闹出的一次次风波,已经引起朝堂非议,这已经不单纯是后宫的事情,也不能小事化了。

    于是虽然觉着皇后蠢,太后还是顺着皇后的话,说了下去。

    “皇帝常去昭贵人那边?她既身有伤病,子嗣上怕是艰难,哀家多句嘴,皇帝还是雨露均沾更好。先帝爷和你这般岁数时,已经有了七个皇子,皇女更多。可皇帝如今膝下只有两个公主,年纪又小,哀家每每想起,便觉烦忧。”

    太后说着便叹了口气。

    “哀家就你们两个儿子,你处处比瑞王沉稳,让人放心。可是子嗣上头,瑞王跟前不管嫡出庶出,已经好几个儿女了,如今瑞王妃再次有孕,也是喜事一桩。皇帝,你得重视皇嗣啊。”

    太后的语重心长,让皇后有丝丝不解。

    不知道怎么话题从昭贵人,一下子就转到皇嗣,甚至瑞王那边去了。

    可她倒是庆幸太后岔开话题,将皇帝的关注点从她和昭贵人的矛盾上挪走,叫她松了口气。

    “太后,都是臣妾的不是,是臣妾没能为陛下诞育嫡子。”

    皇后乐得包揽过错,体现自己的贤惠。

    不料笑容和煦听着太后训导的皇帝,忽然接了话。

    “皇后整日操劳后宫琐事,损耗身体,自然难以生育。朕让贤妃帮你料理些杂事,一为你养病,二来也是为子嗣考虑。”

    皇帝问太后:“您这次回宫,慈云宫住得可还妥帖?”

    太后表示还不错。

    皇帝便道:“这都是贤妃指挥着内务府打扫修整的,添置了一些东西,也是她的主意,朕看她倒还在行。

    只是她到底年轻,若有疏漏,到底不妥。

    朕明日就让庆贵妃帮着她一起打理诸事,忙过太后寿宴,以后宫里日常也交给她俩,皇后好好调养身子便是。

    否则这个年纪就吐血,着实让朕担心。”

    皇后五雷轰顶。

    “陛下,臣妾身子其实无妨,那日不过是一时情急……”

    她今日本来是来奉承太后,想请太后帮她说几句话、恢复权柄的,没想到不但没打下贤妃去,又被皇帝抬出来一个庆贵妃。

    “况且若论身体,庆贵妃素来积弱,比臣妾更需要休养……”

    “那就让惠妃帮着贤妃。”皇帝道。

    贤德淑惠四妃,惠妃虽列第四,到底也是高位。

    而且宫中尚未册封过德妃、淑妃,等于惠妃现在仅次于贤妃,有协助的资格。

    皇后忙道:“惠妃脾气暴躁,怕是……”

    “那么顺妃也可,她身子康健,性情温和,待人周全,朕早就想抬举她。再不然,还有康妃。”

    这两位都是四妃之下,有封号的宫妃。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