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8章

    不对,他上次已经中过毒了,而且还是太医院里的太医难以察觉的毒药,如果不是撞上倒霉儿子的抚医,他现在可能已经驾崩了。

    当时他已经将后宫彻底清理了一遍,由此可见,当时后宫并没有清理彻底,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

    满心怒火的陆承天再一次清洗后宫,偌大的后宫怎么能真的如看上去一样平和呢?

    这一次清洗,各种阴丝全部暴露在太阳之下,偷窃、赌博、思香授受,甚至还有巫骨之术暗害他人。

    宫中的枯井之中更是翻出了好几具宫女太监的尸体,这些人在后宫就这样静悄悄地消失了。

    如果不是陆成天下令大清洗,可能他们一辈子都不会被人发现。

    他一直在枯井里慢慢腐烂,化作尘埃,消失在这人世间。

    陆承天看着这一桩桩一件件,脸色越来越黑,心情越来越差。

    管理后宫公务的贵妃自然没落到什么好后宫在他的治理下,竟然这般藏污纳垢,简直有损皇家威严。

    贵妃的公权再次分给了其他几个高位妃嫔,并且还要禁足半年,以示惩戒。

    贵妃本来还想辩解几句,但是陆承天连他的面都没有见,根本不给他机会。

    太子昏迷不醒,贵妃被禁足。

    后宫但凡是犯了宫规的,不论大小,一律严惩不贷。

    一时间,整个后宫风声鹤唳,大家就是夹着尾巴,小心翼翼地生活。

    在这个时候,谁也不想触皇上的眉头。

    皇上心情不好,早朝的大臣们都安分得不行。

    这个时候,哪个迎难而上,朝中大臣绝对会竖起个大拇指,称赞对方一句能人。

    接连两天的早朝都十分安静,这些大臣谁也不傻,怎么可能给皇上动怒的机会。

    早朝之后,福禄和夺权一同见了陆承天,陆承天原本已经有些消散的怒火再次升腾了起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太子的药材中下毒的竟然是御前的人。

    这段时间,他每天都会往东宫送药材,每次都是一个叫魏九的小太监。

    这个小太监一直在狱前,但是做的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事,基本上没在陆承天跟前露过脸。

    陆承天更是从来都没有注意过,他的身边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前朝余孽。

    这个胃酒通过每日送药,摸清了东宫药材的情况,然后根据东宫奴才的言谈,判断了太子的身体情况,进而进行下毒,陆承天怎么也没有想到,到最后毒害太子的竟然是他的人,难道御前伺候的太监宫女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

    这个魏九身份清白,自幼就进宫了,而且从不惹事,更是不争不抢,只管做自己的差事,他进宫十年,从未有过差错。

    德权这次将他调到御前伺候,一开始德权也不是很放心,让小徒弟平日盯着的,看看他是不是认真做事。

    这一盯就是一年,魏九依旧如常,每天都十分安分,不冒头也不投靠,哪一方分给他什么活,他就干什么,任何人都说不出毛病,德权这才放心。

    可是谁知道会咬人的狗不叫。

    魏九安分了十年,这一动手就搞了一个大的给太子投毒,陆承天面色阴沉,看着魏九的证词愤怒不已。

    德权早已经跪在御前,奴才该死,将魏九这条毒蛇带到了御前,以至于让这余孽用了魔骇太死的机会。

    是奴才一时不查,以至于酿成大祸,奴才罪该万死!

    陆承天眼神冰冷。

    你确实该死!

    此时的德全同样懊悔不已。

    裴如清觉得自己的运气有点差,皇上心情欠佳,他偏偏选在这个时候进谏,这不是自找没趣吗?

    有结果了?

    陆征天直接问道。

    当日,裴如青将他从东宫外追人追到暗巷小院状的大皇子和太子生擒两名逆贼一事全部汇报给了陆承天。

    陆承天被这一连串的消息震惊到了,他实在不太能理解,老大不是带着倒霉儿子回府邸治疗了吗?

    怎么又会到什么暗巷的?

    小燕还直接和逆贼打了起来。

    不过得知太子并没有病上家伤,陆成天也就没有再详细追究,只是将审讯一事再次交给了裴如清。

    裴如清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他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用尽手段,终于将事情的原委查了个清楚。

    他连府邸都没有回,就急急忙忙地进宫觐见皇上,他不能不着急,这件事情真的太大了,太严重了,一个弄不好可真要天下大乱了。

    558

    只能怪小太子太过奇葩

    {!--

    PGC_VOICE:{"duration":"420.052","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58

    只能怪小太子太过奇葩","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qqabc77udpp73q23g"}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558集富察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件事情牵扯到钱朝余孽,裴如青早就有心理准备,可是他没有想到竟然还能牵扯到那么多世家大族。

    裴如清很是不能理解,大良现在虽然说不上国泰民安,但是好赖百姓都能安安稳稳地在这片土地上活着。

    这些世家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竟和前朝逆贼合作?

    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过好好的太平日子,反而想要再起战乱?

    江南的四大世家之首杨家,就是这群逆贼的钱袋子。

    杨家这些年一直向逆贼输送大批银子,其他三家纯粹是被杨家利用了。

    其余三家原本就以杨家马首是瞻,杨家主的提议他们多半都是遵从的,借此在杨家主的牵引下,其他三家也帮着前朝逆贼做了很多事情。

    原本江南一派的很多官员都和前朝余孽有了牵连,只不过这些官员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真实目的。

    对方给他们送银子,他们给对方开大方便之门,这只是单纯的交易。

    这些前朝余孽就靠着贿赂江南一派的官员,开始在江南地区建立据点,再次扎根。

    只是后来小太子隐瞒身份去了江南一趟,直接将这一派系的官员从头撸到脚,一个掌握实权的官员都不剩下,这就等于断了这群前朝余孽和朝中官员的联系。

    少了这些官员的帮助,很多事情他们做起来非常困难,比如赚取大笔银两,比如打造武器,比如经营盐铁,比如招募私兵等等。

    小太子来了一次江南,差点断了他们的生机,因此他第二次过来的时候,这些前朝余孽如临大敌。

    他们刚借着水患一事吸纳了众多较重,原本是计划从这些人中选择一批进行训练,组成私兵。

    没错,红莲教就是前朝余孽搞起来的,一开始就是杨家出银子分粮食养着这些教众。

    杨家主所谓的红莲教抢了他们家的粮仓,也只是演了一出戏,给其他三大世家看看而已。

    毕竟他的粮食都给了红莲教,是肯定拿不出原计划那么多粮食和其他人一起进行卖粮的生意。

    杨家主需要一个完美无缺的借口,一个让其他三家找不到破绽,并且也不会让他们不满的借口。

    被红莲教抢劫就是最好的理由,只是粮价一天比一天贵,百姓买不起粮食,想要活命的都投身了红莲教,想要留住这么多人的红莲教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粮食,也是杨家主将陈家和唐家的粮食所在地泄露出去的,这两家同时遭到抢劫,其中杨家主可是使了不少的力气,完事他还把这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了小太子的身上,引起了这两家对太子和朝廷的不满,届时也能继续借用这两家的力量对付太子。

    至于为何没有动郑家,只是为了让郑家背后的大皇子背锅而已。

    钱朝余念一直都想让大梁进入内耗,想让皇子们一起争夺太子之位,只有大梁朝堂乱了,他们才能趁乱而起,完成他们的复国大业。

    一开始他们就把骁勇山寨的大皇子算计其中,不论是给在江南镇灾的小太子设立障碍,找文人抹黑太子在民间和士林之中的名声,收满御史在朝堂上对付太子,还是让臣楚涉及二皇子和三皇子刺杀二人,并且利用三皇子引的太子上钩,再派杀手咱们半路上截杀他。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挑起大梁皇子内斗,利用皇上之手解决大皇子这个隐患。

    这是一个连环剂,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如果进行的顺利,那就是一箭三雕。

    其一,借势太子二皇子三皇子遇刺,前朝余孽会将凶手推到邻国大盟的身上,到时候两国之战不可避免,必定会消耗大梁国力。

    其二,大皇子会被前朝余孽推到最前方,成为刺杀太子的幕后主使。

    到内史,这位骁勇善战的皇子,大梁皇帝会亲手除去,为他们的复国之战减少一个心腹大患。

    其三,太子去世,储君之位空悬,届时,其他剩余几个皇子必定会积极争取,相互勾结,争抢太子之位。

    到时候,不管是哪个皇子成为赢家,登上储君之位都无需担心。

    这三位皇子都不是什么治国之才,可以说,前朝余孽的计策不可谓不阴独。

    在惩处失败之后,刺杀太子、二皇子、三皇子的计划,显然已经行不动了。

    这些人非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加疯狂。

    只要太子去世,再把艾莎太子的罪名扣到大皇子身上,他们依旧可以获利。

    这一次的对决,他们也不能算是输。

    所以,在得知小太子身患重病,并且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之时,他们才会铤而走险,启动埋得最深的一颗钉子给太子下毒。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些余孽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一切竟然是小太子设下的陷阱。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当今太子竟然会如此奇葩,就为了不干活,为了能在剩下的日子里吃吃喝喝,就直接装病。

    同时,他装病的技术还如此的高超,就连太医院的太医都诊断不出来。

    这位太子不但装病的技术一等一,胆子还不是一般的大,竟然还敢联合太医院的院政大人欺瞒皇上,这可是欺君之罪。

    太子殿下的名声本就被他们在适临和朝堂之中毁得差不多了,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太子殿下肯定会想办法扭转自己的名声,即便是不扭转名声,那也是安分守己,多刷一些皇上的好感度。

    反而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像是像小太子这般奇葩,为了不干活而欺君。

    正是因为粗估了太子的脾性,导致他们的计划满盘皆输,浪费了埋得最深的钉子,暴露了京中的据点,甚至于连主上都被升擒。

    主上乃是前朝末代皇帝的后代,是这些前朝余孽的精神领袖。

    前朝余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势力,聚集了这么多人,都是因为有这个前朝皇室的传人。

    如今皇上被擒,这群人就失去了追随者,少了凝聚力,自然也就不足为惧了。

    559

    你怎么又自作多情了呢

    {!--

    PGC_VOICE:{"tent":"","upload_id":"v039b6g10000qqbbc77u0b3jfrrmg","duration":"444.004","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59

    你怎么又自作多情了呢","source_provider":"audiobook"}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559集,陆承天见到结果之后,直接让大皇子带兵捣毁了这些前朝余孽的据点,并且将一干人员全部斩首示众。

    同样被牵连的还有牵扯其中的世家,下狱的下狱,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这段时间陆承天已经杀红了眼,心中憋着的怒气和火气一股脑地全部发泄出来。

    这些逆贼阴狠毒辣,三番五次的想要垫付大梁王朝,其心可诛。

    那些被逆贼收买的世家官员,自然也要为他们的选择付出代价,处死的人一批又一批。

    朝中除了吕梁,还有几个御史也被抄家灭族,朝中无人敢劝。

    有几个元老仗着自己的资历,为几个写了很多文章批判太子赈灾的不妥之举的大儒求情,陆承天一个都没有放过,全部打入天牢,无一例外。

    倒是小太子,这段时间过得那叫一个欢乐呀。

    京中宅院够大,在庄子里骑着自行车来来回回,那叫一个舒爽。

    江燕正也一直待在这里,小太子身体倍棒,现在健壮的可以一拳打死一头老虎,根本不用他费心。

    不过,既然是奉旨医治,太子都在宅院中养病,那他自然不能离开了。

    怎么说呢,张彦正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这一辈子都在钻研医术,和药材、病人打交道,几乎没什么休息。

    这段时间,他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每天不是在池塘边钓鱼,就是被小太子拉着一起练武。

    当然,姜院正这种老胳膊老腿的,自然是以强身健体为主,并不是真的要练出个什么一招半式,加上宅院里的三餐,那叫一个美味可口,一段时间下来,姜苑正那叫一个精神百倍,神采奕奕,精神状态好到不行。

    只是两人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陆承天处理好反贼之后,终于记起了他那不省心的倒霉儿子还在宫外,而而且这几天也没有什么消息传来,不知道他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这不,他直接就出了宫门。

    至于为什么不是下旨召见太子,让太子入宫觐见,只能说过往的经验让陆承天懂得了一个道理,想要见倒霉儿子,用这个方法不管用,除了浪费时间,什么都做不到。

    别人不会抗旨不尊,可是这倒霉儿子已经不止一次抗旨了,抗指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并且每次他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发怒都找不到理由。

    卢成天也非常无奈,只能换了衣服,改了装束,眼巴巴地主动上了门。

    这次太子学聪明了,陆成天一出宫门,他这里就收到了消息,让他有时间提前做准备。

    少太子不慌不忙,他站在镜子前左右看了看,唉,最近吃太好了,脸上的肉都长了回来。

    说完,他还用力戳了戳,白皙

    q

    弹,一看就是吃得很好,非常健康,丝毫不见大病初愈的模样。

    一边的江院政极为慌张,这可是欺君之罪呀,一个搞不好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你吃得这么圆润,现在要怎么办?

    皇上没多久就要过来了。

    小太子很是淡定,别慌,稳住,没什么大不了的。

    张院正已经快哭了,殿下啊,这哪里是稳住稳不住的事啊,你不知道最近几天皇上为了你砍了多少人的脑袋,抄了多少个府邸,流放了多少人吗?

    我这个时候可是撞枪口上,有好结果才怪了。

    小太子立刻转过身来,很是无奈我说院政大人呢,你怎么又犯了自作多情的错误了?

    父皇杀的那些人并不是为了孤,而是那些人罪有应得。

    他非常冷静,极其理智,究其根本,是因为那些逆贼想要颠覆父皇的统治,颠覆父皇的政权,复兴前朝,改朝换代,所以父皇才会以严酷冷血的手段镇压,和姑没有半分关系。

    小太子分析得清晰明了,头头是道,不带任何私人感情,就像他说的,绝对不自作多情。

    江院政有些心疼,如果皇后娘娘没有早逝,太子殿下绝对不会像今天这样对皇上彻底绝望,不期盼丝毫父子之情。

    父皇可不是那种拘泥于父子亲情的人,他可是帝王,帝王心里装着天下百姓朝政,他仅剩的父爱都给了他最喜爱的小儿子,至于其他人,他可不会放在心上。

    对于这一点,小太子早就看清楚了,也大彻大悟了。

    他重新转回身子,认真打量着镜子中的自己,语气放松了很多。

    所以说,这人呐,要有自知之明,永远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不然那就是自取其辱。

    姜苑正不想让太子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打转,他今年也才14岁,皇后早逝,皇上又不胜挂心,这些年,他一个人跌跌撞撞地长大,曾经满怀期盼的希望得到皇上的称赞和喜爱,甚至于皇上的一句随口的嘘寒问暖,都会让他开心很久。

    只不过,皇上有更喜欢的孩子,他依旧是孑然一身,孤零零地在东宫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练武,一个人读书,一个人长大。

    而如今,他已经放下对父亲的执着,那他也就没有必要再提这方面的事情。

    平天愁绪,蒋彦正站在小太子的身侧,同样叹息一声殿下内力如此深厚,能不能把脸上的肉给消耗掉啊?

    小太子只翻了一个白眼,我休息的是正经武功,不是邪门歪道。

    那怎么办?

    皇上见殿下这副模样,依着皇上的心机城府,必然能够猜到事情的真相啊。

    江苑正很是着急,小太子又戳了戳自己脸颊上的肉肉,就说是吃药吃多了,水肿了。

    如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