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1章

    太子是疯了吗?

    竟然连王国都敢说,果然还是换一个太子吧,不然一旦太子继位,大良迟早要完!

    混账!

    逆子,你知道你刚刚说的是什么吗?

    陆承天怒声呵斥,文武百官磕头请罪,还请皇上息怒息怒。

    小太子完全不再怕的,如果能被废,那是最好,儿臣自然知道道是父皇,你知道你之前说的是什么吗?

    大哥骁勇善战,英勇无畏,气质无双,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将帅之才。

    大哥,上忠于大梁,下有碍兄弟,你竟然怀疑这是一切的幕后主使?

    小太子气得用力踢了岸腿一脚。

    陆承天明显地看到舒安颤抖了一下,你是不是年纪大了,脑子转不动了?

    小太子气得不行,奶虎咆哮又泄愤似的踢了按腿一脚。

    文武百官脑袋低得都快贴地面了,谁也不敢抬头,谁也不敢哼声。

    这对天家父子的事情,他们可不敢参与,总担心有被灭口的风险。

    可是谁知道陆承天竟然大笑出声,文武百官觉得皇上难道是疯了吗?

    大梁是不是真的要完了?

    小太子也觉得老父亲的脑子有点不正常,有什么好笑的,难道儿臣说的哪里不对吗?

    陆承天收敛了周身怒火,既然太子知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对方的阴谋诡计,就应当知晓太子稳固的重要性,这个时候提出令立太子,你也是蠢到家了。

    被气得只想为难老父亲的小太子,行吧,确实有点蠢。

    不不不,这不是我正常智商,我这饥寒交迫,被气糊涂了。

    冷静下来的小太子脑袋转得极快。

    所以说父皇其实也是相信这件事和大哥无关对吧?

    他这么加班加点返京,就是担心大哥被连累,现在知道老父亲的想法,他就可以放心了,小太子那叫一个高兴,他最大的担心没有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和他无关,他只是一个病弱的太子,又不是皇帝。

    可能是他幸灾乐祸的表情太过明显了,陆承天又开始磨牙,想想这段时间他过的日子都是倒霉儿子搞出来的,他就开始心塞。

    朕可没说大皇子彤这件事情无关,朕只相信证据。

    陆承天悠悠说道,拳头有点痒,他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见倒霉儿子气呼呼的模样,烦躁了这么多天的路程,天终于松快了,能让自己高兴的事情,陆承天不介意多做一些。

    只听陆承天慢悠悠问道孩子,刚才童大人的话你也听到了,佟大人认为海境开不得,认为你的船岗需要暂停修建,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本就气呼呼的小太子立刻看向站在百官之首的同清风。

    太子殿下,海境一事事关重大,殿下怎可如此莽撞,竟直接略过了圣上和文武百官,擅自决定?

    童清风语重心长道童阁老开海对大梁利大于弊,你为何要强加阻拦呢?

    钱尚书是真的刚啊,在国库银钱方面,即便是首辅,他依旧照对不误。

    只有小太子眨了眨眼睛,满眼茫然二位大人在说什么?

    孤何时要开海了?

    孤怎么不知?

    541

    大杀四方的小太子

    {!--

    PGC_VOICE:{"upload_id":"v029b6g10000qpjrc77uf1c03367g","duration":"442.036","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41

    大杀四方的小太子","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541集,已经在心里预想好了180条劝说太子寄海的通清风傻了,早就做好准备支持开海,冲盈国库,不惜和百官之手对上。

    即便是舍生取义的前尚书也傻了,已经做好准备看戏,看百官为难倒霉儿子的陆成天也傻了。

    三方人马齐齐看向一脸茫然的小太子,看着懵懂无知的小模样,怎么都不像是装的。

    可是他们这些人为了海尽一事,已经在朝堂上吵了粤语了,一个个吵得那是面红耳赤,吵到激烈之处,连犹如斯文都顾不得了,甚至直接上升到了人身攻击。

    这个参对方阵营的官员忤逆不笑,对方就回参一个宠妻灭妻,诸如此类的举动不胜枚举,可以说大家在朝中为官多年,互相都知道一些个私密消息,只不过做人留一线嘛,事后好相见,毕竟都是同朝围观,这要是真的撕破了脸皮,以后还如何共识?

    可是这一次,文武百官为了各自的立场,为了压过对方一头,真的是使尽了浑身解数,也顾不得平日里遵守的信条了。

    不就是人身攻击吗?

    只要能达到目的,人身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童清风和前尚书两房阵营的官员,这段时间就差把对方底裤都扒出来了,给文武百官和京中百姓带来了无数的乐子,这些乐子更是成为了京中百姓茶余饭后的娱乐对象。

    可是为了在这一场对决中取胜,官员们也顾不得这么多了。

    胜者为王,英雄不问出处,做大事,一些必要的牺牲总是要的,这段时间那些成为话题的官员们就是靠着这样的自我催眠,自我说服继续坚持下去的,胜利是他们共同的盼头。

    好不容易等到太子回来了,可是哪里知道太子竟然对开海仪式全然不知,这不就等于他们这段时间的争吵对决全无意义吗?

    他们牺牲了这么多,连自身都成为了百姓的谈资,可是到头来竟然做的都是无用功,这场对立争吵根本就是他们自己臆想出来的,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这他妈谁能受得了啊?

    官员们傻眼了,破防了,双方阵营的官员都有一种想死的冲动,他们这一个月来到底在干什么呀?

    双方官员纷纷看向各自领头的,现在这情况一开始就是这两人搞出来的,然后众人就发现,即便是为官多年的前尚书,身居高位的同首府,听了太子之言之后,脸色也是难看得很。

    很好,连这两位都克制不住心中的波动,克制不住心中的激荡,直接变了脸色。

    他们也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

    钱尚书是真的接受不了希望便绝望,他都已经开始幻想开海之后,商税翻番,国库被商税填满,大梁再也不会陷入国库空虚之苦的情形了。

    可现在太子竟然说他从来都没有看海的意思,那他填满国库的梦想岂不是就要破灭了?

    殿下,你不想开海,为何要修建船港呢?

    这都是大船停靠的船港啊!

    钱尚书真的快哭了,小太子一脸无辜,这不是为了给山东地区那些受灾百姓一条活路吗?

    他们连日旱灾,颗粒无收,朝廷不可能一直镇断下去,他们需要自力更生,需要谋生的途径。

    山东临海,修建船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工程量大,需要工人数量众多,而且工期很长,是一个结合的选择。

    小太子诚恳解释。

    太子殿下,修建船岗需要大量的银子,人员多,耗时长,朝廷根本无法支撑这样的消耗。

    殿下虽然是第一次镇在,可也不能如此荒唐,这样的大事就这样擅自做了决定,殿下可知稍有不慎,就会给大凉国库带来极大的负担。

    吕梁再次跳了出来,声音高亢,义愤填膺。

    小太子转身从高位走下台阶,目光锁定了发生的吕梁。

    修筑窗口如此重,大姑自然是提前考虑过了,吕大人无需担心银子的问题。

    小太子一脸惋惜,吕大人年纪轻轻,怎么就如此健忘呢?

    当日姑接下赈灾一事,可是没有从国库拿一文钱,不管重修姑苏堤坝,还是修建山东船港,花的可都不是国库的银子。

    吕大人的忧虑当真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既然吕大人这么会说大道理,那下次赈灾就让吕大人去吧,国库不出银子,相信吕大人会做得更好更完美。

    小太子笑着说道,却对得吕梁面红耳赤,他哪里懂什么?

    赈灾还不给银子,那他去受灾的州府做什么?

    让那些灾民生吞活剥了吗?

    不过吕梁别的没有,就是固执的倔强性子,一个顶十个。

    殿下大意动用私库修建堤坝和船岗,微臣家底微薄,靠着俸禄养活一家老小自然是比不得,但修建堤坝和船岗旷日持久,如果太子殿下能够一直用私库坚持下去,微臣自然也不会再有顾虑。

    停!

    小太子听不下去了,吕大人哪来的假消息?

    顾客从没有那么大意用司库修建堤坝和船港,前者是五皇子率领商部开铺子赚到的银两,加上一些亲戚家乡的好心商人捐赠。

    至于后者,臣处在山东经营多年,在陈家朝来的银子足够修建船梗的了,剩余的银子姑直接送到了姑苏,保证那边的堤坝修建。

    所以吕达人大可不必如此忧心国库消耗,估计然说过,不动用国库的银子就不会反悔。

    小太子半眯着双眼,扫过大殿上的文武百官轻笑着,诸位大臣也可以借鉴孤此次赈灾的策略,不管是修建城墙还是修建堤坝,没有银子就去查几个贪官的府邸,必定有大收获。

    满朝文武啊,心里都是咯噔一下,谁还没有收过下属的孝敬门生的年礼。

    这要是细数起来,站在朝堂上的官员,身家清白的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太子还未登基就如此厌恶贪官,这要是登基了,总觉得他们这些官员前途堪忧。

    一些喜欢收受贿赂的官员心里很是忐忑,原本还像个菜市场的朝堂,顿时被小太子这个小小的建议搞得寂静无声。

    只能说这位虽然不上早朝,杀伤力却极强。

    542

    小太子舌战群儒

    {!--

    PGC_VOICE:{"title":"542

    小太子舌战群儒","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qpkrc77u3jqn3a9og","duration":"438.82","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542集。

    感受着众大臣退避三舍的冲动,还有几个隐隐有一些想要换一个太子的想法,小太子很是满意,就是这样,父皇不努力,不做人,明明不喜欢他,却还想用他这个嫡子稳固朝堂的,让他做这个明面上的靶子。

    皇兄们不给力,明明一个个都那么优秀,都有济世之才,却没有一个愿意承担太子的荣耀与责任,小侄子还没有影子,也不知道他离开这两个多月,父皇有没有好好努力,等下朝之后看看皇祖母打探一下后宫有没有喜讯。

    不过也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父皇身上,毕竟父皇年纪大了,还是这群大臣能成事的几率更大。

    都说人多力量大,这满朝文武世家出身占据绝大多数,寒门出身也有一部分,只是气候不显。

    假如他们联合起来,想逼着皇上换一个太子,努努力,也是非常有希望的。

    小太子摆脱太子之位的新策略一等待小侄子们的出生二,多多折腾这些大臣,最好让他们产生畏惧,逼得他们主动为废太子而努力。

    双管齐下,肯定会有好消息。

    小太子背在身后的,一手握拳,给自己加油打气。

    确定了策略之后,小太子觉得自己可以再努力展示一下自己的。

    不好惹,吕大人顾天文孤赈灾期间,吕大人谈和孤的折子差不多都能堆满父皇龙案了。

    来说说看,你对孤独有何不吗?

    孤听着,吕梁嘴角一抽,太子殿下到底什么毛病?

    你能做做太子殿下应该做的事情吗?

    没事总盯着我这个玉石做什么?

    还不等吕梁腹匪完,就听小太子脾气很好地看向其他大臣。

    诸位大人也一样,郭虽然在江南,一边要救治身患一边的百姓,一边要操心几万百姓的吃饭问题,还有地方红莲教趁乱搞事,又要和世家豪商尽心粥钱。

    这次好不容易把江南水患治理完,又急忙奔赴山东,这一路又是山匪又是暗杀,几次身受重伤,在阎王殿徘徊,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

    小太子做了一个深呼吸,继续说道但是诸位大臣如何对古此行有何不满,都可以提出来。

    接栾殿上又是一片安静,这回即便是站在投喂的几个文武大臣之首,也有些掩盖不住想骂人的冲动了。

    你都这么说了,他们这些大臣还敢说什么?

    太子赈灾如此辛苦,又遭遇刺杀,历经生死,差点丧命,现在差事已经完成,他们谁还敢说什么?

    他们又能说些什么呢?

    他们不要命了吗?

    金銮殿上的大臣们一个个像是吞了苍蝇似的,那种有话说不出的感觉实在是太憋屈了。

    谁知道偏偏这个时候,小太子又说诸位不是对姑所行颇有微词吗?

    父皇整日忙于政务,诸位还要写一些唐河姑的折子,给父皇增加工作量。

    郭倩诸位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姑更喜欢当面对峙。

    小太子微笑来吧,孤听者周围大人不是很会写折子吗?

    之前谈和太子所作所为的一些个大臣,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和太子对视,这位战斗力太强,而且还是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连吕梁这样能言善辩的人都拜在了他的嘴下。

    他们这些人还是算了吧,怎么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小太子皱眉,是他对这些大臣太过寄予厚望了吗?

    他们这么没用吗?

    小太子决定还是逼上一逼,官员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肯逼上一逼,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司即此处,小太子微笑。

    注意大人,之前写折子不是写得很畅快吗?

    怎么现在让你们开口,你们却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呢?

    既是如此,那想必诸位对孤此次的赈灾之情也没有什么其他意见。

    诸位大臣应是非常理解孤当初身无分文,也还要正在的恶劣环境,为了百姓不被饿死病死孤采取的一些个特殊手段,大家应该也都能理解,更是能够感同身受。

    小太子环视众人,如果诸位大臣现在不说,那以后也就不要再把这些事情就出来议论,更不要偷偷摸摸往父皇按上递折子太往后碰,众人一听,有些大臣坐不住了,尤其是一直上奏弹劾太子的吕梁,他英勇无畏地上前一步,他声音微扬,铿锵有力太子殿下,即便是为了赈灾,殿下也不该勾结红莲教抢夺世家粮仓,对世家烧杀抢掠。

    世家之人也是我大梁百姓啊!

    小太子收起笑容,转身和吕梁迎面而立,提到四大世家,他心中的怒意就忍不住冒了出来,瞬间,周遭之人就感觉到了强大的威慑力。

    而正对面的吕梁,他感受到的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更是旁人的数倍之多。

    吕大人这个帽子扣得可真大,说孤勾结红莲轿他人,有证据吗?

    如果有,孤可以当面对峙,父皇在上,文武百官在列,如果证明孤确实勾结红连舅姑,自请废除太子之位,满朝文武慌乱顿起,这可是大事。

    这个吕梁还真有几把刷子,竟然能够逼得太子做出这样的承诺,这要是真的有铁证,大梁可就要变天了。

    可惜吕梁是个御史,是个言官,他有着所有言官都有的毛病,证据自然是没有的,就是听到了很多风声和诸多猜测而已。

    吕梁言辞依旧犀利,站在太子对面迎上他,审视的光芒依旧不卑不亢。

    空穴怎么能来风,关于殿下勾结红莲教义事已经在民间传遍,更有文人作文抨击此事。

    殿下如果真的没有做过,又怎么可能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呢?

    小太子笑了,他一步一步朝着吕梁走去。

    哭听闻女大人上旬休墓,置换了一座四星大宅院,还在京郊置购了庄子。

    有人曾见过江南四大世家的领头羊杨家人,可与大人相谈甚欢,并且还送了大人三大香的金银珠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