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9章

    经过一整个秋天,不管是在水泥厂还是在堤坝上做工的男人,都赚到了过冬买粮的银钱,孩子们也在学堂里认识了很多字,女子们不管是进了秀芳还是进了布庄,也都荷包鼓鼓。

    这一场水患,百姓们终于熬了过来,整个江南地区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太子殿下为了能让全天下的百姓填饱肚子,亲自务农,历时一年,种出了能果腹的土豆、红薯和玉米一事更是传遍了江南地区,能吃饱可以说是百姓们最基本的追求,最基本的期望。

    那么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竟然亲自下田,并且还真的有所收获,百姓们怎么能不感激?

    除了没落的世家,破产的豪商不满意,其余所有人都对前来镇家的太子、四皇子、五皇子感恩戴德,甚至做了一顶万民伞送给他们。

    小太子收到四皇子和五皇子的书信,看到江南地区的近况,尤其是四大世家已经开始卖铺子、卖农庄、卖田地,维持他们的富裕生活,小太子的心情那叫一个好,午饭都都吃了一碗,看到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很高兴。

    这段时间,这两人是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次养孩子的不容易。

    比别的不说,太子弟弟的吃饭问题就是个老大难,这每顿就吃那么一点点,小脸瘦得一点肉都没有了,他们那真的是一点正物都不敢让他做,可就是这样,太子身上的肉也没有养回来,现在看到他多吃了一碗饭,二皇子和三皇子那可真的是高兴得不行。

    说起来也真的是心酸了,明明活都是他们两个做,太子殿下整日都待在府中,不见半点劳累,可一段时间下来,他们一点都没受到是不干活的太子越来越瘦,简直没天理。

    两人思来想去,把这一现象归咎于水土不服,没办法,除此之外,他们是真的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性。

    两人开始日常劝太子回京,山东这边就剩个尾巴了,不需要他们三人都留在这里,船岗的修建就交给我们盯着吧,你这都出来快三个月了,该回京复命了。

    二皇子劝道。

    京中的食物都是你吃惯的,回京之后好好休养,你看看你现在瘦的,一阵风都能把你吹倒了。

    三皇子也跟着劝导。

    小太子摇头,一本正经道不回,不回,正所谓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这城里还有好多事没有做完呢,我怎么能走?

    二皇子和三皇子很是无语,从开始到现在,做事情的难道不是他们吗?

    一只白鸽子忽然从外面飞进了窗户,落到了窗沿上。

    小太子将绑在鸽子腿上的信拿了下来,扫了一眼,面无表情地直接烧掉。

    二哥和三哥先回京复命吧,这里交给我。

    那糟心的老父亲正在气头上,他还是别这个时候回去撞枪口吧。

    536

    论小太子的100个心眼子

    {!--

    PGC_VOICE:{"upload_id":"v039b6g10000codjcq3c77u9eolkjibg","duration":"437.86","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36

    论小太子的100个心眼子","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536集,三皇子回想刚刚小太子敏锐的动作,忽然有一种不好的猜想你刚刚烧的该不会是父皇给你送来的书信吗?

    小太子开始看向窗外的嗯,院中的红枫真好看。

    二皇子见状,立刻来到小太子的身边,大惊失色我这几天可是看你烧了好几回来信了,你可别告诉我都是父皇写的。

    小太子继续看风景,应该可能好像是吧。

    二皇子和三皇子相视一眼,那叫一个无奈,能不能不要这么敷衍,默默同情一下坐镇经中的父皇。

    这不管放在谁身上,皇上召唤,那不都得毕恭毕敬?

    皇上那更是惊恐欲言,说出的话就是圣旨。

    不管是谁,看到圣旨,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绝对都要立刻遵从旨意的,即便是他们这些皇子也不例外。

    可是这偏偏就出了个胆大妄为的,别说遵从旨意了,这人直接将信将给烧了。

    老六啊,你就不担心回去被打板子吗?

    二皇子是真的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父皇这一封封书信过来,想想就知道肯定着急得很。

    可是太子呢?

    直接全烧了,这要怎么搞?

    小太子一脸无辜我这么辛苦,这么瘦弱,他敢打我板子,我就敢性命垂危,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三皇子嘴角一抽,不是要搞这么大吗?

    他是真的不敢想象,这要是真的,父皇打个板子就把好好的一个太子打没了,到时候得乱成什么样子。

    焦头烂额已经不足以形容父皇陷入的境况了。

    二皇子噌地一下站了起来,震惊不已所以你是故意把你自己搞成这么个瘦弱模样,就是防止回京之后父皇打你板子?

    小太子一脸无辜哦,那倒也不是,最近练功练得比较狠,消耗有些大。

    二皇子面无表情,你看,信不信小太子心虚闭嘴!

    三皇子眉头微皱六弟,你这可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就算是父皇不打你板子,也可以把你打入天牢。

    小太子不以为意那我叫月月,一个小小天牢,怎么可能关得了我?

    说话间,他立刻拿起桌边的筷子随意一掷,整根筷子全部插入墙中,只留出一个小圆孔。

    三皇子起身抱拳,认真道是在下疼头了,天老怎么可能关得住你?

    没办法,谁让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呢?

    二皇子继续道。

    那也有可能让你禁足读书啊。

    小太子身子往后一躺,那可太好了,我已经很久都没有陪她黑猴滚滚了,刚好可以和他们好好玩玩。

    至于读书,无人讲课,那谁知道他读了还是没有读。

    有人授课他也不慌,他可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对付老师的经验,也不知道上一批被他忽悠去研究提高产量产能的大儒们现在怎么样了。

    行吧,太子这是摆明了就是不想回京,就是想和父皇对着干。

    他们说什么都没有用,两人有点小期待,不知道父皇这次会被气成什么样。

    对于两人而言,陆承天虽然是他们的父亲,但是他先是天子,而后才是父亲。

    对于这位父皇,他们不是没有期待过父爱,奈何这位父皇眼里只有朝政,不会偏爱那个儿子一分,想要得到他的关注,只有勤学苦读,只有在他考教课业之时表现优秀的人,才能得到他的关注和称赞。

    他从未将哪一个子嗣放在心中宠爱过。

    当然,直到小七出生,父皇才彻底变了个样子。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跟父皇相比更亲近的是太子这个弟弟。

    不管一开始太子的初衷是什么,他们能这样顺利的封王,全靠太子的出谋划策。

    如果要在太子和父皇之中做选择,毫无疑问他们会站在太子这边。

    他们现在还有些期待太子回京对上父皇将会是怎样的场面,肯定十分激烈。

    想看陆承天这段时间已经快被这些朝臣烦死了,他这刚开始调查刺杀太子的幕后黑手,就接到二皇子和三皇子同样遭到了刺杀。

    由此谋逆之举的竟然是山东巡抚,三皇子的亲舅舅,这人就是山东一带的土皇帝。

    这上上下下的官员全都被收服得服服帖帖,只听他一个人的号令。

    这人竟然还敢豢养私兵,陆承天是真的怒了。

    之前朝中上下热议的全都是太子之势,不管是搞出了高效的纺织机,让江南一带世家豪强纷纷没落破产,还是他竟然治理水患,重修堤坝,那都是一等一的大事,都是朝臣争论的焦点。

    可是刺杀这事一出,满朝文武都噤若寒蝉,这真的是胆大包天,太子、二皇子、三皇子一下刺杀三个,山东这一派的官员很快被押送到了京城,陆承天直接让亲信接手,开始审讯。

    官员是杀了一批又一批,非常真实的,血流成河,陆成天那是真的杀疯了,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

    这几天,朝堂上那是真的安静。

    陆承天每天心情都极差,杀了这么多人,可他心中清楚得很,最大的幕后黑手依旧藏匿在黑暗中。

    好在朝会上这些官员们识相,没有继续谈和太子也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没有继续给他添堵。

    那个时候,陆成天还不知道,这几天是他难得的清闲的时光了。

    还没过几天呢,就传来太子在山东修建船港的消息。

    不是修建船港犯忌讳,而是大梁是禁止出海的,这禁令最早是前期皇帝下的,大梁建国之后,也无人觉得不妥,谁都没有关注到这个,可是太子什么话都没说,这就直接修上船岗了,这是几个意思?

    这是要开海了吗?

    这么重要的事情,太子殿下竟然就这么草率决定,一意孤行,简直就是胡闹。

    开海禁可是关乎一国的大事,肯定是要经过朝会的多番商讨的,究竟是开还是不开,都有很多说法的,太子这么做简直就是赤裸裸的藐视皇权,场会上立刻吵了起来,而且这次吵得前所未有的激烈,这次就连首辅都参与了讨伐之中,陆承天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这倒霉儿子在外面都能给他找事。

    537

    陈楚的主公

    {!--

    PGC_VOICE:{"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codjcrbc77u9jn7r816g","duration":"453.7","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37

    陈楚的主公"}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537集皇上开海一事是观众的,太子殿下这样一意孤行,实属不妥,还望皇上立刻置日。

    殿下皇上如此重大之势,太子殿下这般随意,国之重视,太子殿下竟然视若儿戏,长此以往,毕生祸端。

    皇上太子此曲实属蔑视皇权,不敬君父。

    陆承天按了按太阳穴,又来了,又来了,这倒霉儿子在外面也不给他省心,他已经连续7天给倒霉儿子飞鸽传书,让他尽早回京,可是对方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下面的大臣依旧说个不停。

    说来说去就这么两件事,不是处罚太子,就是海禁一事,反反复复的议论,好好的早朝已经堪比菜市场了,而且还不是一小部分的争吵,是那种几乎全员参加的争吵,文武百官的战斗力实在是过于强悍。

    下朝的时候,陆承天只觉得脑瓜子嗡嗡嗡的,仿佛有一大群蚊子在他耳边叫,让得头疼不已。

    太子呢?

    走到哪里了?

    还有几日能够回京。

    陆承天满脸怒容,压着火气,平日里什么喜怒不形于色,全部被他忘到了脑后。

    德权很想装死,但是现在的情况,他如果闭口不回答,除非御前大太监,他不想干了。

    回皇上,今日早上刚得到的消息,从山东到京城的沿途驿站,均没有见到太子踪迹。

    陆承天侧目,下意识问道什么意思?

    德全吞了一口口水不是,皇上,你平时可都是英明神武,机智过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怎么现在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想不到啊?

    这不是明摆的吗?

    怎么还要问出来?

    皇上,如果你是想要我的狗命,就直出哦。

    为何还要抛出这样一个难题出来?

    德全声音压得极低,太子殿下应当应当还没离开山东府。

    陆承天直接笑出了声,一边的德权更害怕了,太子殿下呀太子殿下,你可快回来吧,不然这皇宫真的没有办法待了。

    微笑着的陆承天看着刑部尚书裴如青呈上来的最新审讯结果。

    老大臣楚亲口交代的裴如清占的比值极为严肃。

    是皇上,臣楚不是一直不开口吗?

    怎么这回开口了?

    陆承天认真看着证词,随口问道。

    梅如青拱手微臣最近研究出来几个新的行房,在陈楚身上测试了一下,效果很是显著。

    陆成天倒不是很在乎这个,他想要的只有结果。

    艾青认为这份供词有几分可信度。

    眨眼的功夫,陆成天已经把所有的供词都看了一个遍。

    惩处招共。

    他追随的主上是大皇子,并且命令他在山东地区以山匪的名义豢养私兵的同样是大皇子,甚至是这些人,也都是大皇子给他送来的。

    太子殿下沿途遭遇刺杀,也是因为大皇子事先告知了他们,太子会将身边的暗卫分派到其他皇子那里,保护他们的安全。

    就连二皇子和三皇子感情很好,但凡其中一人发生危险,另一个人得到消息之后,必定会奋不顾身地相救。

    他也是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才会利用三皇子,将二皇子吸引过来,一网打尽,到时候再推到大萌身上,促使两国开战。

    只要战争一开始,大梁必定弘扬国威,让大盟不敢在大梁皇室下手,让他们永久地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

    因此,大皇子作为大将军,必将会领兵奔赴战场。

    大皇子本就英勇善战,之前在对大仓之时,不但夺回了大凉的边关城池,更是斩杀了敌方大将,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在民间的声望极大。

    而这次大战,只要大皇子得胜归来,在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全部逝世的前提下,毫无悬念,太子之位必定是大皇子的。

    这一系列的计划环环相扣,极为缜密,如果不是臣楚招供,谁也不会想到臣楚幕后的主子就是大皇子。

    裴如清是陆承天清洗朝堂之后提拔上来的,之前裴如清只是刑部一个籍籍无名的嘱司而已。

    前一任刑部尚书被抄家流放之后,各方势力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位置,都想推荐自己的人上去,哪里知道最后登上尚书之位的竟然是一个无名小卒,可以说让多方势力大跌眼镜。

    不过与此同时,朝中众人也明白了,裴如卿是天家进臣,他只忠于皇上,是皇上手中一柄刀剑,锋利坚韧,所向披靡,朝中文武谁也不敢轻易招惹这位裴大人。

    相反,自从他上位,各方势力都在向他示好,不停地巴结他,想要和他拉紧关系。

    不过这位陪大人勤于公务,基本上每天都泡在刑案里,基本上和各方势力都没有任何牵扯,他心中清楚得很,他这一生注定只能是孤陈,这样皇上才能放心,用的安心,给的权势,不担心被其他势力拉拢。

    如果手握重拳,还要和各方势力结交,那他距离死也就不远了。

    裴如清心如明镜,自然也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因此他谨言慎行,不管是办差还是在皇上跟前,他都谨小慎微,毕竟没有人比他更懂得伴君如伴虎。

    尤其这次的事情还牵扯到皇子,牵扯到皇位的竞争,更要慎重。

    微臣以为臣楚此人狡诈多端,心狠手辣,他连有血缘关系的三皇子都能效令主上心际非同一般。

    此人的证词虽极为合理,可微臣以为要慎重对待。

    陆承天没再说什么,将证词重新折叠成卷,招来吃饱喝足的信哥,直接将证词送给了小太子老大出事了,他就不相信这倒霉儿子不回来。

    原本裴如清是想接过放飞信哥这样的琐事,毕竟为人臣子,就要替皇上分忧,这样的小事怎么能让皇上亲自动手,哪里知道皇上根本就没让他沾手。

    离开尚书房之时,裴如清给德全塞了一个香囊,德全颠了颠,笑呵呵地解释哈哈哈,那几只信鸽是太子殿下送的,平日里谁都不让碰,轻贵得很。

    黑如卿闻言,眸光微闪,告谢之后转身出了皇宫,去了刑部死劳。

    538

    阴险的老父亲

    {!--

    PGC_VOICE:{"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38

    阴险的老父亲","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39b6g10000qpfrc77u0phgd4erg","duration":"453.196"}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538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