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0章

    干活干活,都去干活

    {!--

    PGC_VOICE:{"upload_id":"v039b6g10000co49jarc77u0tv3obhmg","duration":"431.236","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12

    干活干活,都去干活","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512集三天的功夫,守住河堤的队伍直接拉了起来,灾民点这边瞬间少了一半的人。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河堤上干活的,总是有一些懒,汗能白吃,谁想干活啊?

    然后加米点的餐食就变了样子,之前这边喝的都是加了一点点的盐的咸粥,加米们饿得狠了,一个个都是皮包骨,不好好休整,短时间内身体是补不回来的。

    这过了大半个月,最早来的灾民身体总算是养回来了一些。

    但是现在要干的活都需要力气,有水和盐肯定要多吃,否则根本干不动,所以这边的餐食必须要更改。

    天下第一楼现在是江南第一的酒楼,里面竟是珍秀美食。

    不管外面是什么光景,那些豪商世家大族总是要享受的。

    每天酒楼里都会有很多剩饭剩菜,小太子就让人把这些都集中起来,高温烹煮,一天一夜变成肉泥,什么病毒病菌都消灭得干干净净。

    这还是他从小超市里的视频里学到的,没有了病菌,人吃了就不会生病。

    这样的饭食有充足的油水,有肉还有盐,灾民吃了自然能干得动力气活。

    只是以酒楼的剩饭剩菜作为原料,说出去很不好听,因为以往这些都是喂猪用的,都是牲畜吃的。

    小太子亲自到了难民点,亲自向所有人陈述这些肉糜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中间一个环节都没有漏掉,并且叙述得非常详细,一丝不漏。

    家民们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小太子将众人的神色收入眼中。

    修筑河堤是利器,活线下乘车,粮食紧缺,只能以此充当灾民救济的一日三餐。

    不过大伙可以放心,这些是我们,无毒无害。

    哗啦啦的一大群人立刻跪地磕头,齐声高呼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千岁!

    我来我来吧!

    小太子微愣,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百姓竟然会是这样的反应。

    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赈灾,只不过之前他都是在幕后为前方提供粮食和药材,这是他第一次在前方赈济灾民。

    看着这些穷苦百姓脸上的感激,只是一碗饭就能让他们这一般感恩戴德,这些百姓所求真的不多,一点都不多,他们只是想活下去而已,仅此而已。

    可偏偏只是这最小的愿望,也成了奢求。

    如果这姑苏城的世家豪强,能在灾难到来之际,出手救救这些百姓,给这些百姓一口吃的,那便会少很多悲剧。

    即便是这些世家大族不出手相助百姓,如果他们能维持粮价不飞涨,那也会大大减少饿死的百姓。

    可是这些世家大族从来没有将百姓的性命放在眼里,他们想的是权势,是地位,是破天的富贵,他们眼高于顶,平民百姓们,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

    陆则旭看着眼前这些依旧衣衫褴褛的百姓,背在身后的手紧紧攥着拳头。

    第一次他意识到,身为太子,他做得还远远不够。

    这些都是大良的子民,都是大良的百姓。

    虽然他不想做这个储君,但是既然身为楚军,他就肩负着楚军的职责。

    他做了一个深呼吸,扬起笑容诸位请起!

    眼下陈忠良是确实十分紧张,在民处只能提供这样的餐食,但是国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同舟共济,一起努力,一定能度过这次难关。

    陆泽旭看向众人,神情认真。

    孤在此承诺,撑垮堤坝会修好,遇堵的河道会被清理干净,至于你们那些被淹没和被冲毁的房屋,孤也会派人修好。

    只要大家肯努力干活,一定可以赚到过冬的银钱,甚至是明年春耕的种粮也能赚到手。

    究竟是要住进干净整洁的房屋,不再受冻挨饿,还是偷懒耍滑,在这灾民处吃白食,不肯通过自己的劳动丰衣足食,就要看诸位自己的选择了。

    小太子这话一出,有一个瘦弱的中年女人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目光。

    太子殿下,女人也能去修堤坝赚银钱吗?

    陆泽旭微笑,修筑堤坝之力起火,不适合女子。

    女人听后,眼中的喜悦顿时熄灭了,然后就听到太子继续说道但是这城外的布庄也是有活计需要诸位的,但凡是会做针线活的,能做衣服的女子皆可报名,同样每人每天5个同伴。

    我报名,我报名!

    我不仅会做衣服,刺绣也是极其擅长的,我自幼跟我阿娘学苏绣,我的首页连绣楼的掌柜的也是称赞过的,我也报名,我刺绣不太行,但是我做的衣衫针脚最为细密,特别精穿。

    一时间被留在这边的女子们也兴奋了起来,他们也有活气可以做,他们也可以转到铜板,也可以攒钱过冬了,福禄从来都是寸步不离地跟着的,小太子做活的都是女子,小太子想得非常妥帖,秀芳是绝对不能让男子主视的,以免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

    福禄是公公,是她的大总管他管理,不装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自然其他的琐事,还有秦安的夫人,知府大人的夫人,行走在布庄之中,处理具体事宜,还有哪个敢传出不好听的话了。

    秦夫人也是出身农门,为人爽朗,做事情有耐心,还非常细心。

    在得知自己也能为百姓出一份力,也能为赈灾做些事情,他非常愿意,这会儿也拉着自己已经读书的大儿子,帮着登记想要去布装看活的女子的姓名。

    就这样,剩下的15000多人里,又有七八千有活干了,现在剩下的就是年迈的老人,不懂女宫的女子和年幼的孩子了。

    呃,太子殿下,有没有什么活计是老朽能够做的?

    老朽不怕苦不怕累,一天一个同伴就行。

    一个年迈的老人跪在地上,面露忐忑。

    他这样的老骨头,活着就是浪费粮食,如果找不到赚钱的活计,还不如死了,给家里人省省口粮。

    小太子蹲下身子,双手将老人扶了起来,微笑安抚。

    老伯音是读过书的吗?

    老人点头,老朽愧疚只是个同声而已。

    童生连科举的门槛都没能迈过,但是小太子却异常欣喜。

    513

    反击

    {!--

    PGC_VOICE:{"tent":"","upload_id":"v039b6g10000co49jbrc77u3es0ctfbg","duration":"402.628","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13

    反击","source_provider":"audiobook"}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513集老伯,那从明日开始,乔师爷还能认字识字的,伙计就交给你了。

    小太子看向众人。

    但凡是读过书的,都可以坐在面点的。

    教书先生一天10个同伴。

    几个年迈的老人的眼睛顿时亮了,真是没有想到,他们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能赚到银钱,真是比其他人赚的还要多。

    女子也可以当教书先生吗?

    民父出嫁之前,也是跟着父亲读书识字的。

    一个瘦得惊人的女子站了出来,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

    自然是可以,教书先生不论男女,每日也不用教太深的道理。

    估这里有本书,你们只要照本书教即可。

    我来,我来,我来!

    小太子这话一出,报名的人又多了十多个,不过即便是这样,教书先生也只有50人而已,由此可见,民间的普通百姓想要读书识字是多么多么的难。

    除了孩子和教书先生,自然还剩下三四千受灾的百姓。

    不过只要小太子想,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活需要做,不管是清理河道,还是修筑堤坝,总有相对轻松的活计。

    这些体力不好的百姓,可以按实际工钱,或者是按照干活的多少记工钱,总之就没有小太子想不到的事情。

    可以说,这边3万多的难民被小太子安排得明明白白,四大家族的家主还等着他们暗自派过去的人,将灾民处的米粮都吃得干净,让灾民发生乱子,他们再在其中煽风点火,直接给太子扣一个镇灾不利的帽子,给大皇子创造竞争太子之位的机会。

    可是他们哪里能想到,不管是他们案子送过去的人,还是因为他们扩大宣传,得知姑苏城外的灾民点可以白痴的消息之后,直接投奔过去的百姓,现在都已经在河坝上挥洒着汗水了。

    而那些冲着免费的粮食过来的百姓,在灾民点的三餐都变成了天下第一楼里的剩饭剩菜熬制的肉糜之后,也拉不下那个脸吃这种猪食,偷摸着离开了。

    他们又不是吃不上饭,但凡是有点自尊心的,不是饿得要死,走投无路的人,都不会去吃猪食。

    刚好这个时候,姑苏城里新开了四家粮铺,出售米粮,关键是价格同往常无异,十文钱一等。

    可以说私家粮铺这么一开业,姑苏城里的百姓都疯了,要知道自从水患发生,城中的米粮价格就一路上涨,甚至涨到了1000文异窦,这根本不是吃粮食,这跟吃银子有何区别?

    也就只有那些家中殷实的人家能吃得起,就因为如此,这姑苏城内外有多少百姓饿死?

    现如今,城中竟然一口气开了4家良铺,而且每斗米竟然才十文钱,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那还等什么,必须买,立刻买,一斗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5天的粮价好不容易便宜下来,和受灾之前的价格一样,百姓呢?

    真的是蜂拥而至,四家良铺分局姑苏城东南西北,可以最大的方便百姓,让众人就近购买。

    五皇子带来的账房和掌柜的,那都是有经验非常丰富之人,什么?

    每人一天只能买一斗,不能多买,这是为了杜绝城中豪强大肆购买,转手入了他们自己的粮仓,再继续卖高价,百姓得不到实惠。

    当然,如果真的想要多买,也可以分别去四家良铺,每家满身一抖,不过这样具体操作起来其实很难,毕竟自从这四家良铺开张以来,外面排队的百姓就没有断过,百姓们生怕这样的好事第二天就没有了,这可是十文一斗的粮食,百姓们是真的吧,被突然上涨的粮食价格吓到了,1000文一抖他们是真的买不起,现在好不容易便宜了,不就是排队嘛,只要能不被饿死,熬夜排队又算得了什么?

    城中的粮商们顿时被刺激了,也被吓到了,这些粮商可都是依附世家生存的,当初为了在这里面大赚一笔,他们一直从其他地区收粮,然后在江南地区卖高价,可以说就这两三个月,他们的钱袋子就鼓了起来,这两三个月赚的银子都能比得上往年一个年的盈利,这样的暴利伤人,哪个不动心呢?

    就是因为看到这样的利益在,所以这些粮商们纷纷从各地收粮,运到了江南,就想着可以大赚一场。

    一旦人的心中升起了贪念,那就真的会失去理智,逐渐疯狂。

    为了能在这次灾祸之年赚到更多的银子,天知道这些粮商从全国各地搜罗了多少粮食,别的不说,现在城中这些豪强的仓库已经满得不行,他们几乎是压上了他们的大半身家,就想着趁着此次一飞冲天,大赚一笔,哪里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竟然一开就是四家良圃,而且定价还是如此的低,有10文一斗的米,谁会买他们1000文一斗的米,几位大粮商急得不行,如果只是几天还好,反正粮食已经储存,只要不受潮就不会坏。

    可是这四家店都是商部开的呀,那可是商部啊!

    商部虽然只是近期组建的,在朝堂上也没有什么存在感,基本上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状态。

    可是商部的头可是当今五皇子,就凭这个商部即便是干着满朝文武都不看好的事情,可是谁也不敢轻易得罪商部。

    而且五皇子确实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商部每年交的商税就能养活得了镇守边关的大部分军队,单单就是这个一点,户部的前尚书就恨不得把十五皇子给供起来,但凡是朝中哪个敢明目张胆的嘲讽皇子经商属于末流,他立刻化身喷子,对着对方那就是一顿输出,喷得对方怀疑人生。

    商部的实力就在那里,五皇子的经商本领使人更是有目共睹,现在商部一夜之间在城里开了四家良铺,而且定价还如此的低廉,谁敢认为商部没有足够的存粮,开盛几天就会将粮食卖光?

    这根本就不可能,那可是商部,那可是五皇子,压力立刻给到城中富商豪强这边了。

    514

    这可是血本无归的节奏啊

    {!--

    PGC_VOICE:{"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co49jcrc77u3ocump9qg","duration":"440.98","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14

    这可是血本无归的节奏啊","source_provider":"audiobook"}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514集。

    如果对方真的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供给着顾苏城,全城的百姓都会买他们的米粮,到时候他们好不容易从全国各地收来的米粮,就会一直存放在粮仓之中卖不出去,眼看着就要到冬日了,等过了年春播秋收,他们的粮食可就是陈粮了,重量会损耗一大部分不说,到时候就更不会有百姓买了,那他们可就真的亏大了。

    而如今想要卖出去,就只能也是十文一抖出售,可是为了粮食的暴利,他们去全国各地收粮,用的都是高价,再加上运输一系列的投入和消耗,脉十纹一抖就是亏本出售了。

    城中的大凉商现在是进退维谷,要么就赌一把价格不变,等待这四家粮铺卖光库存,那么这姑苏的粮价依旧是他们说的算,赌赢了,他们可以如预测的那般获得最大的利益,自然如果赌输了,那他们就是血本无归,不仅仅要赔进去大半身家,还会浪费这大半年的时间,要么就是马上就降低粮价,也是十分钱一抖,公平竞争,能卖多少就卖多少,虽然是亏本做生意,但是亏得不会那么多,也就亏上个三四成而已,比大半身家都没了要好得多。

    大凉商们举棋不定,可以说小太子这一个举措,那真的是相当的有用,不管大凉商们到底是怎么想的,灾民点的难民们少了很多,毕竟那边的餐食已经变成了大酒楼的剩饭剩菜熬制的肉糜,即便是没有任何病菌,吃了也不会生病,但是那也不能改变,那是猪食。

    现在城中的米粮已经恢复成了10文钱一斗,但凡是有点自尊心的,但凡不是活不下去的,都不会过来吃这种猪食。

    一下子少了1000多人加米点,这边的一硬,供应瞬间宽松了起来,官府们管理起来也轻松了不少。

    可以说,四大家族给小太子挖的坑,那真的是被小太子利用了个彻彻底底。

    每天灾民点不能去干活的难民,会自发性地处理这边的卫生,保证这边的整洁,否则这么多人住在这边,是很容易生病的。

    这一点小太子尤为在意。

    小太子几乎每天都会到处转转,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赈灾一事已经进入了正轨,四位家主不得不再次聚在一起商量对策,现在压力给到了他们这边,增加灾民没有用,被这些世家派过去充当难民消耗粮食的人员,现在都在河堤上收住。

    河坝呢?

    陈家主眉目冷凝咱们送过去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顶用的?

    修筑堤坝那么多人,随便搞出点骚乱都可以引起冥乱,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有脑子的?

    事实证明,还真的没有。

    这些被送过来的青壮年,当时得到的命令就是多吃多消耗粮食,也没有领到其他的任务。

    虽然他们吃得多,但都是青壮年也能干,这些人还都干得很高兴,毕竟给谁干活都是干活,在府中干活拿的是一份工钱。

    现在修筑和第一不仅能拿府中的一份工钱,还能在河堤这边领一份工钱,平白多出一份收入,这谁不高兴啊?

    唐家主冷笑一声。

    哼,不过都是一群没脑子的低贱之人,当初咱们只是让他们过去吃饭,又没有交代他们干别的事情,这些贱民又怎么敢做其他的?

    我说两位,这个不是重点,现在是城中多了4家良铺,价格如此之低,每天买粮队伍都排得老长,从早到晚不停休,咱们的粮爹到底要如何是好?

    郑家主有些着急,要知道这姑苏城中的大凉山就有郑家一个,其他三家的粮食都被抢了,粮食的生意是做不成了,但是他们也和一些大粮商有些合作,大粮商的利益受损就跟他们的利益受损没什么两样,不然还是降价销售吧,咱们粮食太多了,如果真没有百姓来买,等这些粮食成了产粮,价格可要大打折扣。

    唐家主本就有些怕事,加上之前粮仓被抢,损失了一次,如果和大梁商的合作再出问题,唐家也太伤了。

    不行,不能降,这批粮食咱们可是投入了不少银子,都是高价从外地收回来的,如果降价售卖,咱们可就要赔进去不少银子。

    我不同意。

    陈家竹赌性很大,要赚就赚得盆满钵满,要赔就是赔得彻彻底底,就算是商部又如何?

    诸位可别忘了,江南周边的粮食可都被咱们的人提前收购了,甚至更远的地方,咱们的人都没有放过,不然咱们也囤积不到这么多的粮食。

    就算这四家粮铺是伤不开的又如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现在卖的粮食,不过就是收缴了红莲教的那一批,诸位可以想一想,这些粮食还有一部分要供给灾民,点4个粮铺一起售卖,对方根本坚持不了多久,只要过一段时间,这四家良铺他们无粮可卖,拿着姑苏城中的粮价,依然是咱们说了算。

    陈家主满目猩红,这次他可是投入了大笔的银子购如粮食,这要是降价出售,他可要赔上不少,他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几人一听也有道理,只是心中难免有些疑虑,万一呢?

    万一商部就是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呢?

    到时候他们的粮食卖不出去,岂不是要血本无归?

    杨兄,你怎么看?

    三人不由得问起年纪最大的杨家主。

    杨家主捋了捋胡须我觉得陈老弟分析得很有道理,当然,我也非常接受唐老弟和郑老弟的担忧。

    其实这件事情最根本的还是太子,只要解决了太子,扰乱太子的赈灾步骤,所有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他目光沉沉咱们最大的对手是太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