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陈家主觉得不太可能。这会郑家主开口了红莲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诸位家中粮仓负责看守的守卫都是有功夫在身的吧?
你们当真觉得那些乐民能从一根火尾里像粮仓强空?
四人又沉默了我家的粮仓最先被抢,我已经报关了,支付带了周边军营的官兵一起出动了。
因为这次知府大获全胜,缴获了一大批粮食,但是直接拉到了官府的粮仓,并没有还给我们的意思。
杨家主将他最新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三人,陈家主和唐家主的脸色更沉了,杨家的粮食都没能还回去,那他们两家的粮食自然也不可能还回去了。
事情已经明朗了,太子既想要粮食,又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所以就搞出来一个红莲教,让红莲教来打劫。
之后他在剿灭红莲教,既得了粮食,又有了新的功绩,一举两得,郑家主直接下了定论。
至于四大家族之中,唯独放过我郑家,自然是看在大皇子面子上,毕竟我们郑家也是安亲王妃的母族,不看僧面看佛面。
四人再次沉默,很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的。
咱们一心一意的想要投奔太子殿下,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用这样的奸计,如此对待我们。
陈家主恨得咬牙切齿。
太子殿下还真当咱们世家好欺负了,我们陈家可不是什么朝中无人的小门小户。
唐家主气得脸都白了,既然太子不仁,也就不能怪我们不义了。
太子殿下如此大的功绩,怎么能不视人所知,郑家主自然也是同仇敌忾。
我会立刻修书一封给安琪王妃,咱们郑家受了委屈,背了黑锅,也不能这么忍气吞声。
杨家主忍不住叹息一声诸位听我一句劝,都说民不与官斗,何况对方还是太子殿下,国之储君,不是咱们能够斗得过的,大家可不要冲动啊。
杨兄不用抢了,民不和,官斗不强,但是咱们可都是士卒,可不是寻常的民。
我可没想和太子斗,我只想帮太子扬扬名而已。
杨兄不要担心,我只是修书一封送给安秦王妃,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做。
当然,大皇子会做些什么,那就不是我能干涉得了的。
杨家主自然也就没有再劝。
很快,各种流言在民间流传,什么太子殿下勾起红莲教强抢百姓米粮,太子殿下为了政绩漂亮,在姑苏城里开了各种店铺与民政例听闻红莲教最大的幕后使者竟然是太子殿下。
这段时间,红莲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揭示太子殿下的指使。
争论的最大焦点是太子殿下在姑苏城外设立的赈灾点,加密已有2万有余,半个月已经耗空了10多万斤的米粮。
可是除了施州之外,太子殿下并没有针对赈灾有什么行之有效的策略。
就此之事,朝中大臣在朝堂之上多番弹劾,弹劾太子的折子落在落成天的案头,老高老高的,一封一封又一封。
主要还是御史台那边,小太子赈灾之前,在朝中可是狠狠得罪了一番御史台的人,几乎是掀翻了整个御史台,现在被这群严官找到了机会,那还不友怨抱怨,有仇报仇,如果真的能来个死箭,还能青史留名呢?
这可是无数老御史的毕生所求。
之前早朝不到半个时辰就会结束,这已经是太子建国之后尽力缩短时间的结果,陆承天重新主理朝政之后,可太喜欢这个早朝时间了,都说从检入涉疫,从涉入检难,适应了简短有效的早朝之后,这段时间动不动就拖到一个时辰,陆成天呢真的是烦得不行,来来回回就那么点事,每天车轱辘话来回转,并且还会每天更新小太子在姑苏城里的座位,那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陆承天每天就像看戏一样,太子在姑苏城内的座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要知道江南一系的官员可都是他从一开始做扶持培养的寒门子弟,他们本就会随时跟他汇报情况,别说是倒霉儿子的情况了,就是姑苏一代的灾情,因为倒霉儿子去镇灾,站在队伍之中自然也有他的人,他对相关情况也更为了解了。
越是了解,陆成天心中的怒火就越是旺盛,为世家的代价而估,为豪商的敛财聚财,苦的只有江南受灾的百姓。
如今世家吃瘪了,坐不住了,朝中各种妖魔鬼怪就出现了。
显而易见,这些传承百年的世家,对朝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民将更是胜成,各种对太子不利的消息。
江南民风鼎盛,大如文人无数,笔杆子厉害着呢。
而世家尤其盛产这种文人,骂起人来不带脏字,说的就是这些文人。
几天下来,小太子的名声在文人圈里算是臭了。
510
四大世家这么废物的吗?
{!--
PGC_VOICE:{"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39b6g10000co49j8rc77u8ff0mio60","duration":"417.076","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10
四大世家这么废物的吗?"}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510集。
原本小太子就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名声不是很好,什么机智聪慧、刻苦努力、勤奋好学、礼贤下士、谦逊温和等一系列的美好品质通通和他没有关系,有的只是奢靡无度,花天酒地,不敬师长、只只享乐,无心学业,昏庸无能等等,最严重的是有一副病弱的身体,反正跟其他能力卓绝的皇子王爷完全不是同一个档次。
在太子的刻意引导下,早就已经形成了其他皇子强盛,太子示弱的情况。
而如今,太子的名声更是成了刚愎自用、草菅人命、娱若百姓、以权谋私、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可以说在太子自黑和四大家族的共同作用下,太子已经没有名声这种东西了,四皇子和五皇子听得气得够呛,反倒是小太子就跟没听到一样。
四大世家以为能拿名声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抑制住他,让他收敛一些,或者和他们坐下来讲和。
如果是对一个爱惜名声,想要继承皇位的,并且四周还有很多优秀的竞争者的太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毕竟趁你病要你命嘛,皇位之争就是这么的残酷。
东宫的名声不好,不管是在百官眼里还是在百姓心中都是,这般有野心的皇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打压太子的机会,利用好了,太子被斥责,被训诫,被惩罚,甚至是被废都有可能。
四大世家的策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有郑家和大皇子这一层的姻亲关系,大皇子又有军权,并且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朝中都极有威望,又是皇上的长子,推举他登上太子之位难度会很低。
太子无德无能,只要这次赈灾再出一些乱子,让赈灾一事不能顺利进行,或者达不到赈灾的目的,大皇子想要上位几乎是轻而易举。
就凭着他们四家的财力势力,还有在的士林之中的影响力,只要大皇子顺利成为太子,那他们四家当居守宫,未来自然是破天的富贵。
四大家族是真的为他们的家族未来拼了一搏,他们的策略也很简单,就算是太子用了这样的手段得到了粮食,但是粮食再多也架不住人百姓多呀,这么多百姓什么都不做,整天都靠着官府提供的粮食养着,而时间越长,赶过来的灾民会越来越多,天长日久,根本无法坚持。
四大家族的意思就是尽全力宣扬这姑苏城外的难民救济点,有免费的米粥喝,那些已经饿疯了的百姓,肯定会一股脑的全部都冲到姑苏城外,就是不知道官府能支持多久了。
而且就算是没有那么多的灾民过来,那还不能让人伪装成灾民吗?
他们四大家族,别的不说,田庄上的佃农多的是,不用花一分一毫就能填饱肚子,他们怎么可能不来呢?
就几天的功夫,灾民点的受灾百姓已经从2万余人迅速涨到了3万多。
齐安刚解决了红莲教的事情,一听说灾民这非比寻常的数量,立刻警觉起来。
通判和通知,就差住在灾民点那里了,那么多灾民,一个弄不好,那可能就引起混乱,到时候问题会更严重。
原本太子殿下的名声就被那些文人搞得乱七八糟,如果灾民点真的乱起来了,那不是火上浇油吗?
这段时间,整个姑苏城的官员和百姓算是都看清楚了,太子殿下哪是真的为百姓和灾民着想,他是真的不想饿死人。
原本见太子负责此次赈灾,他们还十分担心,毕竟太子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好名声。
可是当看到太子二话不说就组织起了难民的救济点,一口口大锅支起来,米粮下锅,给了这些要饿死的百姓一口吃的,让他们能活下去。
同志统计过,从太子殿下到姑苏的第一天起,整个姑苏城就再也没有百姓饿死过这么好的太子殿下,那些文人是眼瞎目盲了吗?
这么一位心系百姓,以百姓为先的太子殿下,竟然被说成那般惨不忍睹的模样。
姑苏城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员都在为了救济百姓而努力忙碌,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半用,每天忙得连吃饭如厕的时间都没有,想要帮太子挽回民生却有心无力。
现在他们能做的就是确保赈灾顺利,别让那些文人再找到什么苗头攻击太子。
现在城外的灾民点的难民人数突然增加,米粮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着,几人立刻发现了不对劲,可是他们又不能不接收这些难民。
几人将事情汇报到秦安那里,秦安连等都没有等,直接去了太子那里,秦安这边心急如焚。
小太子正在漫不经心地拿着笔在书卷上勾勾画画些什么,一点都不见担心的模样。
秦安急躁的心情也终于平缓了下来。
太子殿下个子不高,还有些瘦弱,更称不上伟岸,但就是特别可靠,有安定人心的能力。
殿下,灾民处的百姓很有问题,下官觉得那些人之中肯定有很多浑水摸鱼,不是受灾百姓,他们都是冲着免费的米粮来的,如若我们不及时应对,恐怕城外的灾民会越来越多,咱们的粮食会不够用,这才是秦安最担心的问题。
小太子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笔,满眼期待地看着秦安。
虽然名点那里有多少人了,有3万了吗?
不是,是不是,哪里有什么问题?
还是他今天没睡醒,脑子有点懵,还在做梦呢?
怎么看上去太子殿下非但不担心,反而还非常期待见齐?
安梅回答。
小太子有些失望,不是吧,连3万人都没有吗?
四大世家是废物吗?
他们回击雇的手段都这么差劲吗?
这四大世家这么废物,怎么江南地区其他世家啊,还没有把这四家给取缔了?
小太子不满地碎碎念。
秦安更晕了,他还狠狠地掐了自己大腿一下,这才感觉到疼。
很好,不是做梦,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所以太子殿下是真的,一点都不带怕的,不是强装镇定。
511
终于能干点正事儿了
{!--
PGC_VOICE:{"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511
终于能干点正事儿了","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co49j9rc77u7v5fnk13g","duration":"446.212"}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511集,回殿下,城外聚集的百姓已经远远超过3万了,现在官兵和衙役看管起来都有些困难了。
秦安努力镇定汇报,小太子这下真的高兴了,连笑容都灿烂了几分哼,很好很好,我就说嘛,四大世家连为他们在造势的文人都养了那么多,很多大儒更是和他们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这么简单的针对我的办法,他们怎么可能想不到?
一边的四皇子这才将视线从刚刚的画卷之中转移过来不愧是太子,我还琢磨着你要从哪里找来这么多人手给我用,原来是打起了灾民的主意。
小太子笑了笑哼,官府米粮有限,就要一直这么白养着灾民,我可养不起。
四皇子沉思3万多人,汽车、老人和孩子,能干活的有一万多就不错了,人手还是有些紧张。
小太子摇了摇头应该不至于这么少。
四大世家后面搞来这么多以假乱真的难民,应该都是饭量非常大的青壮年,这些人肯定顶用,重修河堤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四皇子看向秦安大概有多少能用呢?
如果是修筑堤坝这样的重活,至少有15000余人可用。
秦安这才搞明白太子殿下的打算,心里默默为四大世家点了根蜡。
他们不遗余力地宣扬城外的灾民救济点,甚至让人弄虚作假,结果到头来却是为别人做嫁衣。
这要是让四大世家知道,估计要耦死。
灾民点人数骤然多的问题解决了,那就只剩下俘虏的红莲教的教众要如何处置了?
这个要是处理不好,又是一件挨骂的事情。
红莲教的教众都是贫苦百姓,基本上都是因为吃不饱饭,不想被饿死,这才入了教。
可以说入教是迫于无奈的选择。
可是入教之后,为了吃饱饭,烧杀抢掠,手上占了人命,那就是犯罪。
但是如果真的把这些人都砍了,那些文人肯定又会冒出来,引经据典,抨击太子殿下残暴不仁,将来必定是个暴君。
可是如果将这些人放了,或者是轻拿轻放,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这样处置,一是对那些丧命的百姓不公,一是会释放出一个信号,仿佛只要毕于无奈做,犯下的罪过就可以被原谅,就可以减轻罪过。
这以后再处理起类似的事情,太子这次的举措都会被拎出来说道说道,事情更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说这件事情不好办。
秦安更是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这才紧张得不行,也替太子殿下为难。
谁知道陆泽旭却笑着看向他钱大人,这次韦小红连教当真辛苦了,照理说应该让钱大人多休息几日,陪陪妻儿,但是这件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只有其他人能胜任。
秦安闻言立刻单膝跪地,但凭太子殿下吩咐,下官必定鞠躬尽瘁。
然后小太子就递过了一个小册子,红莲叫了叫众,就这么安排,请大人只需要照上面坐就可以了。
请安晕晕乎乎的接了过来,显然这是太子殿下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了,他是真的要连轴转了。
等到秦安离开之后,四皇子才开口。
你很喜欢秦大人?
小太子笑容灿烂,那是当然,这么喜欢干活听话又有能力的下属,谁不喜欢?
四皇子想想秦安这段时间的忙碌,不由得点头,秦南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好官,从明日开始,不会让暗卫暗中保护你。
四哥,你自己也要当心,第一巴圣人都杂乱,不要轻易让陌生人靠近。
小太子严肃道。
四皇子倒是无所谓,放心,不会出事的。
我只是在堤坝上劳务。
可是哪里都赚呀,他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的,就这几月赚的银子都足够让人眼红的。
还是他那边比较危险,武哥那里我一早就派了人过去,而且武哥走南闯北已经有经验了,他身边也一直有高手保护,四哥你就别担心了,小太子可是连二皇子和三皇子那边都派了暗人暗中保护,就怕遇到刺杀,兄长们是他带出来的,他自然也要把他们安安全全地带回去。
你的安全才最是应该上心,你身子又不好,最近又和我们一起彻夜不眠不休的制定河坝销售计划,你才是要多休息休息。
四皇子很是担心,小太子倒是蛮不在乎。
没关系,我的身体我心中有数,等这边事情都处理好了,回京之后我一定要好好和父王说道说道,怎么也要多挖点好东西出来。
四皇子笑了,关于父皇和太子之间的争斗,就让他们两人解决好了,他就在公布看热闹就行了。
反正每次都是父皇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偏偏又无可奈何。
次日一早,城外的灾民点有了巨大的变动。
官府要重新清理河道,修筑堤坝,需要大量人手,一天5个铜钱包三餐。
众人闻言,纷纷踊跃报名。
那些已经休整了半月有余的灾民们高兴得不得了。
他们本还在担心家里的房子被大水冲垮了,田地也被淹了。
就算是他们现在活下来了,可是等到太子回京,他们无家可回,又靠什么度过漫漫冬日呢?
现在他们可以不用担心有活干,有银子赚,只要能够攒下银子,就不用担心以后的生活了。
因此,虽然工钱不多,但是大家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报名的地方人满为患,从早统计到晚,统计名单的是通知,家迷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百姓们都自发地遵守秩序。
呃,太子殿下真是好人,不仅给咱们吃的,让咱们不至于饿死,现在还给咱们活做,还给发工钱,真是太好了。
这活咱们一定要好好做,可不是得好好干,不能让殿下白付银子,这下咱们不用担心冬天活不过去了。
哎呀,太子真是心善呐,我家娃娃差点就被饿死了,如果不是及时赶到了这里,我们一家三口肯定都活不下去。
如果不是不收女子,我是一定要报名的。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