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不可怕不可怕,纵观历史,你可是最平易近人的太子了。小太子点了点头,非常认可这个评价就是就是,我就说嘛,我都没发脾气,每天对众人可是非常友善的,怎么能跟可怕沾边呢?
一边的二皇子解决了手里的爆米花,直接把手伸向小太子带着的小布兜里,又抓了一把继续吃,又甜又香,还酥脆酥脆的,这口感绝了!
累了好些日子的二皇子觉得自己还可以多吃一点好好补补,毕竟这段时间真的是太累了。
就在二皇子的手第三次伸向小布兜的时候,小太子眉头抖了抖,转头给了他一个甜度爆表的笑容。
二哥,我见你动作迅速,身手敏捷,吃麻麻香肯定还有余力。
尤其是你还这么喜欢吃爆米花。
这样,黄叔,庄子上的玉米就交给你来说吧。
二皇子脑袋上的危机雷达骤然运作了起来,他直接把手里的爆米花全部塞回小太子的小布兜里,连连拒绝。
不不不,我这两天干得太猛了,已经腰酸背疼,头晕眼花,虚弱不堪了,我很有必要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
二皇子一手扶腰,一手贴着额头,当真是一副虚弱的模样,演技提升飞快。
而且,我一点也不喜欢吃爆米花,你刚刚看错了!
490
总有刁民想害孤
{!--
PGC_VOICE:{"title":"490
总有刁民想害孤","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qr4ajc77u86iq6rpmg","duration":"457.204","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490集,小太子抖了抖,就剩了一个底的小布兜,方才还是一袋子呢!
你确定我看错了?
二皇子无言以对,他竟然吃了这么多吗?
他怎么不知道?
吃光了小太子的小零嘴的二皇子,只能接下收玉米的工作。
末了,他还补充了一句我觉得我刚刚说错了,你还是有点可怕的,尤其是忽悠人干活的时候。
小太子哼着歌,一跃从屋顶跳了下来,最后的一块田地都安排好了,高兴!
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呢!
二皇子受伤的成果达成了,小太子这一个月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忙,水稻和大豆还好老农都种过,有自己的经验,秋收也都知道该怎么做,可是像是土豆、红薯、玉米这些的,那可真的只能靠小太子一个人,其他人都不知道要怎么搞啊。
而众人依靠的小太子,其实也是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悠,他只懂理论,不懂实操啊,他所拥有的种田知识,全都是在小超市里的农业视频里学到的,他心里也没底,只能按照在视频里学到的办法丰收储存。
天知道当他看到了粮食的亩产量的时候,心情是多么多么的激动,有了这样高产量的作物,那全天下的百姓就可以都吃上饭,不能被饿死。
就这一点,小太子就激动了,好几天都没睡着觉。
也就是他小小年纪,内力深厚,否则但凡是换了别人,估计都够呛,非得来一根人参补补。
小太子这越是兴奋激动,心里对这些粮食就越是看重,尤其是土豆和红薯,这些可都是明年的种粮,可不能出一点差错,这要是没保存好,烂了坏了,那可要心疼死他。
小太子这边正默默为如何推广新型种粮,扩大土豆、红薯、玉米的种植范围,努力让大家都吃饱饭而努力。
朝堂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原因无他,山东大汉颗粒无收,恶瓢遍地。
明明赈灾的闵粮已经拨下去两波,可灾情依旧没有好转,已经有灾民到了京城之外谋生路了。
翩翩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山东大汉江浙连日暴雨,河水泛滥,河地被冲垮,这淹的可就不是农田了,村庄、镇子、城池全部被大水淹没,灾民遍地,衣不闭体,食不果腹。
偏偏这两处都是大梁的粮仓,江浙一带更是大梁赋税的主要来源。
现在两地都遭了灾,民间已经生出天子行为不端,以至于上天降下天罚这一类的谣言了。
两地遭灾,国库刚刚充裕了一些,哗啦啦的又都通通流了出去。
当然,如果能达到赈灾的目的也行,银子嘛,有商部在,陆承天其实并不担心。
可偏偏无数银子撒了出去,却没有达到赈灾的效果。
江浙一带遭灾的村庄已经实事九空,更听闻有地方已经有了疫情。
陆承天看着奏折又急又气,满朝文武,平日里就他们毛病最多,动不动参一下这个,参一下那个。
可是真当朝廷用人的时候,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难堪大用。
其实情况也不像是陆成天认为的那样,毕竟之前朝堂里来了一次大换血,很多重要的职位都换上了他这些年培养的人手。
但情况是,江南地区因为小太子,几个月前杀疯了,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基本上从大到小全都换了一个遍,这确实让江南官场一片清明。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弊端,新上任的官员根本不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如果安安稳稳的话,也没问题有时间给这些新上任的官员熟悉情况,可偏偏遇上了10年不遇的大暴雨洪涝灾害。
一来,由于当地官员不熟悉情况,就给赈灾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要说有哪个官员胆大暴天,敢贪污朝廷的赈灾银两,那也不至于,毕竟小太子抄家的架势在江南一带已经传遍了,这刚发生没几个月,谁也不敢顶风作案,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刚刚置办的宅子,连花园里的假山锦鲤都被抄走,主打一个片甲不留。
江浙是这个情况,山东一带就是另外的情况了。
山东巡抚几次上折子请朝廷赈灾,朝廷赈灾的银子也是源源不断地运了过去,可是却不见任何成效,灾民都冲到京城之外了。
陆承天不高兴,朝堂之上的气压更低,偏偏这个时候还不怕死的欲使,想要转移目标,转移战火就掺起了。
小太子启奏皇上,今日金钟传言,太子殿下广邀众人去皇庄品尝美食佳肴,金钟书院乃至国子剑的学子都在其中,甚至连书院的夫子也纷纷如约前去。
如今山东、江浙一带均受天灾之侵扰,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更有甚者恶嫖遍地。
可太子身为东宫之主,未来储君,禁不似百姓之苦,大肆享乐,未满口腹之欲,穷奢极欲,实数不该。
还请皇上明断吕梁,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如果是往常,百官肯定会想都不想立刻站出来附和御史,但是司机之前皇上将太子带在身边教导,虽然没有几天,可是后面又启用了镇国公,将太子交给镇国公教导,甚至连七皇子也送过去了。
诸位大臣还没弄清楚皇上的意思,这个时候也不敢胡乱掺和,万一皇上心里当真主意太子继位,他们这要是掺和了一脚,等到太子真的登基,拦一个大清算,那他们有一个算一个,谁也跑不了。
不过这只是一部分朝臣心中的想法,朝中还有一部分大臣从一开始就是和太子在对立的阵营,天然和太子就是郑迪。
前一段时间,陆承天突然将太子带在身边教导救赎,这群人最为忐忑。
此时自然也是这部分大臣最为激动。
一天有御史弹劾太子,这几人立刻迫不及待地出声附和。
皇上,太子乃国治储君,如今大梁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子非但不知为皇上分忧,解百姓之苦,还如此贪口腹之欲,设宴享乐大司,邀请京中学子,实处不该,还请皇上严惩。
皇上太子一事已经在金中传开,以至于民院沸腾,还请皇上圣才陈复义!
陈复义!
骆成天看着下面的官员,有御史台的,有文臣,有武将,倒霉儿子竟然如此不得人心。
陆承天表情淡淡行啊,你们说说,朕该如何处置太子?
491
小太子发威
{!--
PGC_VOICE:{"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qr4brc77u784u30s90","duration":"471.916","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491
小太子发威","source_provider":"audiobook"}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491集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底有兴奋,也有沉思。
陆承天这么问,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这些年来,他们可没少谈和太子,但是要说处理,也没见太子真的有什么损失。
皇上对太子的态度太神秘莫测了,谁也搞不懂皇上心里真正的想法。
如今皇上竟然主动将问题抛给了他们,这就是让他们提意见的意思。
但是要说因为这个提出废太子,确实有些小题大做了。
历朝历代,从来都没有因为太子喜欢吃美食而被废的,这有点过分了,可是这样的机会不好好利用,那也太对不起他们谈何了?
依旧是玉石打头,吕梁躬身扶手,启禀皇上,太子已有14,如今依旧是孩童作为,还请皇上多加严惩,以平民愤。
吏部侍郎站了出来皇上,如今山东将这军受灾严重,归臣以为,太子如今这般,实乃缺少历练,如太子虽行,此次赈灾必定会有大臣进哦吼!
大臣们不禁看向这位不吭不响的侍郎大人。
这次赈灾可都不是什么好差事,前两次银子撒出去了,可是收效甚微。
如今民院四起,一旦太子殿下亲自出马,依旧无法拯救灾民于水火之中,那他这个太子可真就要做到头了。
话说远了,光是赈灾这一路就非常凶险,不说灾民暴民的袭击,就说江浙一带的疫情,一旦太子染生了疫病,就他那娇弱的身子,一命呜呼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一旦太子在赈灾之中病逝,那朝中也不用打架了,大家直接推举各自支撑的皇子就好了。
但你说吏部侍郎心存歹意吗?
也不尽然,毕竟太子身上确实没有什么功绩,其他几位皇子已经在朝中展露才能,并且功气卓然,跟其他皇子相比,他也就占了一个嫡子的身份而已,加之他身体柔弱,恐受处不长,这才导致众多朝臣不看好太子殿下。
吏部郎中的提议也确实非常利于太子破局,只要太子殿下漂漂亮亮地完成了此次赈灾,不管是功绩还是才能就都会被朝中众人看到,也就不会动不动就有人站出来弹劾太子了。
这一番提议怎么想怎么有道理,就是不知道吏部侍郎的目的到底是哪一个。
陆承天坐在龙椅上,视线锁定在了吏部侍郎身上,朝堂上忽然一片寂静。
过了好一会,陆承天才将视线移开,而是看向台下众人。
诸位以为呢?
有几位大臣陆续站了出来,同意了吏部侍郎的提议。
这些人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同意的,那就不知道了。
最后,陆承天看向首府童爱卿觉得如何?
童庆峰一直老神在在,自从上次去镇国公府试探郑国公之后,他就没再关心太子的问题,如非皇上点名,他肯定一直保持沉默。
老臣以为,此次赈灾事关重大,太子年纪尚幼,又从未有过赈灾经验,加之赈灾一事异常凶险,太子体若这般舟车劳顿,只恐身体有恙,还请皇上三思。
童清风说了一大串,但是认真分析起来就跟没说似的,他只是分析了一通赈灾可能遭遇的危险,但是具体要怎么做,皮球又推到了陆承天的身上。
陆承天也不禁在心里骂了一句老狐狸,想从他嘴里听到一句真实想法,真的太难了。
陆成天又把目标对准了其他的大臣,一个一个问过去。
没人敢再这样模棱两可,他们可不是同首府,可没有那样的面子。
但凡他们敢这么说,皇上肯定会训斥。
谁想平白无故地惹皇上不快,苏成天这么一圈问下来,基本上所有大臣都赞同吏部郎中的提议。
众多大臣看向陆成天,现在就等这位做最后的决定了。
然而,陆成天是那种跟着别人节奏,被别人牵着线走的人吗?
自然不是。
最后,陆成天只给大臣们留下一句在意,直接退朝了。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这件事情最后的走向是哪里?
这边早朝已结束,立刻有飞鸽向着黄庄飞去,将朝堂上争议的内容转述给小太子。
小太子看到之后都被气笑了,很好,御史台吕梁吏部侍郎邹锦很有想法,以后可以重点培养,能不能从太子之位下去,去看这两位够不够努力了。
至于赈灾,小太子眉头紧皱,将这一带这情况情有可原,之前他在那边杀疯了,可能有的新上任的官员,过去还不到三日,灾害就发生了,他们还没有摸清楚当地具体情况呢,就让他们赈灾,这也太为难他们了。
但是山东一带这样,那就相当不应该了。
小太子磨了磨牙,山东、江浙一带有消息传来吗?
突然凭空出现了一个禁售的黑影。
刚接到两封密函,小太子在大凉各地都开了慈幼院。
暗卫里那些受伤的、不能再执行任务的,或者是年纪大的,通通换了个身份,走到了阳光下,分到了各个慈幼院。
一年过去了,慈幼院已经度过了初步阶段,现在已经步入了正轨。
各地的慈幼院对于小太子来说,都是一个情报点。
虽然这些暗卫已经换了一个身份,重新生活在阳光之下,但是几十年来的习惯还是难以更改的,搜集消息几乎是他们的本能了。
因此,要说对地方消息的掌控,小太子可能比陆成天还要厉害一些。
当小太子看到消息上关于山东一带的消息,只听咔嚓一声,小太子手里的茶杯直接裂了,安卫长依旧垂头买手。
太子殿下生气了。
小太子挥了挥手,暗卫长立刻消失在房间里。
唉,福禄,你说是不是郭太仁慈了,让这群主众如此胆大妄为,草菅人命。
胖乎乎的福禄已经瘦了两圈,此时的他站在小太子的身侧,满眼慈爱。
殿下想做什么就去做。
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心存侥幸。
小太子将信件焚毁,估计的山东巡抚好像是三哥的舅舅。
你说山东一带养了这么多蛀虫,巡府大人是知晓还是不知?
福禄没有出生,他知道,太子殿下只是想说说而已,并不是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什么答案。
不管如何,森哥肯定不知道小太子斩钉截铁,但是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好,三哥肯定是要被诟病的。
当天晚上,小太子直接单人策马回了皇宫。
492
孤只是想要一个小侄子而已
{!--
PGC_VOICE:{"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492
孤只是想要一个小侄子而已","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qr4crc77u8mfv45apg","duration":"477.556"}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492集。
陆泽旭先是去大理寺见了三皇子,上一次他在江南官场杀疯了,除了让大皇子带兵过来押送抄家所得财物,还请了三皇子过来帮忙。
至于帮什么忙,那当然是抄家了。
没错,在所有的皇子当中,只有三皇子继承了小太子抄家的精髓,主打一个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一趟江南行,明面上是小太子在那边杀疯了,实际上却是大皇子和三皇子的默契配合。
要知道,这次赈灾的银两,可是狠狠地填补了镇灾两地之后的互补,别问为什么一开始没有直接用抄家来的银了,自然是运输,还要把一些古董什么的拍卖出去,然后再入库记载,还要等这些官员的审讯,时间上自然要晚上不少江南一带官员落马,光是银两就超出了800万辆,可想而知这些官员摊了多少。
小太子对数据非常敏感,对抄出来的银子都不用互不递消息,他心里就有一个大概的数字,就是不知道这次的山东之行又能超出来多少。
三皇子正在陪王妃,大理寺的案件特别多,原本他就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加上小太子那场江南行,江南那一批官员全部落马,每一个都要审,都要写卷宗,刑部大牢都快装不下了,有一些重要的犯人都已经转送到了大理寺监牢了。
三皇子这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可以回府陪陪王妃,过过二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