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既然父皇这么闲,那就选秀吧{!--
PGC_VOICE:{"title":"479
既然父皇这么闲,那就选秀吧","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39b6g10000qr3tjc77uffe4r6grg","duration":"440.308","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479集,陆正天这边刚下早朝,就召见了江院政,在得知太子只是风寒高热也退了,剩下的只要按时喝药,仔细调理,就会慢慢康复。
陆成天一听,心里算是有数了,既然病情没有大碍,那就可以开始接受教育了。
陆成天就把文华店处理剩下的折子拿到了请店,开始教陆泽旭怎么分析朝中局势,推测百官行为举止之后的真实目的,怎么平衡朝中势力,怎么样不被百官蒙蔽,怎么样慢慢收归权力,回君之道,掌控局势,处理朝政,这都是楚君应该学习的。
陆泽旭怎么都没想到,他不就是惦记了一下尚未出生的弟弟和小侄子,就要在还没有康复的时候,一边看折子一边震,一连串的长篇大论,这都是什么脏东西?
为什么他一个病人要受到这样的荼毒?
果然,太子之位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看看吧,谁家好人在还没有康复的时候,还要听课,而且还是长篇大论,一套接着一套。
如果是这样,那就罢了,他可以故意装作什么都听不到,让陆成天一个人在那里说去呗。
可是偏偏这个人说几句话还要提问,而且每次提问都要挖坑,挖得还越来越深,稍有不注意,思虑不周密,就会出错。
每次出错,迎接他的就是更多更复杂更深奥的问题。
不仅如此,等待他的还有一沓折子,真的是一沓,一点都不夸张。
陆泽旭那真的是一手端着药碗,一手拿着折子,并且还要时不时地接受突然袭击的提问,这种紧张刺激,紧锣密鼓的学习,小太子已经非常陌生,他已经快两年没有过过这样的苦日子了。
第一天结束,小太子只感觉整个脑袋都是头昏脑胀的,那真的是相当的痛苦了。
已经轻轻松松吃吃喝喝,整天抱大腿,没事就刺激刺激做皇帝的老父亲。
在作死的边缘来回横跳,每天都在为如何才能让出太子之位而谋划。
不过总体来说都是相当幸福的,毕竟有活就忽悠给兄长,他们都非常愿意做事,他要是想做点什么,缺了人手招呼一声,兄弟们都欣然同意。
逍遥的日子过惯了,一下子又回归之前的清苦日子,搁谁谁也不会愿意呀,尤其这位,还是无法无天灌的了,第二天小太子就开始反击了,折子是不会再批了,这又不是他的活,这是皇帝的活啊,不,现在这也是大臣的活,这还是他建国的时候他做出的新改变,制定的新策略,要不然这么多折子,这都要皇帝一个人批啊。
反正不管是谁批,他肯定是不会批的。
在即位谋其政,他既不是皇帝,又不是大臣的,他现在是太子,那就应该干一点他太子应该干的事情,比如关心关心皇祖母啊,并且让皇祖母也关心关心父皇的子思问题,毕竟对于皇家而言,子思问题绝对是头等大事。
陆承天这边还想着教育倒霉儿子,为君之道,并且让他知道皇家威严不容侵犯,以后少做一点有损皇家威严的事情,别总盯着兄弟们的后院,别总关心他的后宫。
陆成天这都想好了,今天的课程要讲一些什么,也已经准备好了需要批的折子,准备好了要如何继续给不知朝堂险恶的儿子上升一课。
然后他就接到了皇太后的召唤,接到了准备后宫大选的通知。
天知道那一刻陆成天是多么的晴空霹雳。
后宫大选呢?
后宫大选已经停了多少年了,他自从暂停后宫大选之后,他就没有想过要重新大选,人一多,后宫就容易生乱,而且他也无异后宫,朝廷这么多大事都需要他来做。
每三年一次的后宫大选,更大的作用是用来平衡朝堂势力,现在朝中已经不需要他通过这种方式来稳定了,加之他之前刚收拾了一顿,朝中的党派派系,空出了一些实权官职,而他这些年培养的人也都可以独当一面了,直接填补这个空缺。
朝堂只是动荡了一段时间,就立刻回归平稳,朝中这些党派背后的大臣,现在已经是老老实实,轻易不敢动作。
只不过世家根深蒂固,皇族要利用世家的力量,但是同时也要防备世家势力过大。
天大的世家,流水的皇帝,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现在寒门有路,成天扶持,勉强能和世家持平,这是他费尽心思等候多年,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局面,现在他怎么可能会大选?
一旦大雪,这些世家一定会费尽心思,拼尽全力地送自家的女儿进后宫,这势必会影响现在好不容易形成的朝局。
所以不仅他不会重开后宫,就连皇子们的王妃,基本上都与世家门阀无关。
不是最近几年在朝中升起的后起之秀,就是已经衰败多年的家族,绝对不会影响到现如今的朝中格局。
后宫大选?
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
陆承天非常严肃地拒绝了。
作为上一届的宫斗冠军皇太后,那自然是不好糊弄的。
两个人立刻开始了好一番的相互说服。
两位都是主意特别正的主,下定决心之后就不会轻易改变。
双方都企图说服对方,并且都有理有据,理由充分。
这两位那都是身躯高位,不管是看事情的眼光、角度,还有揣测对方想法的功力,那都是一等一的。
两人呢,都是和和气气,甚至是面带笑容,说话的音调更是带着笑意,但就是屋子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一屋子的宫女,嬷嬷,还有侍奉的太监,头低低的凝视着自己的脚背,仿佛自己的脚背上长出了一朵花,怎么看都看不厌的花。
在这样的气氛中,那个懒洋洋地靠着椅子,慢悠悠地吃着茶点,喝着茶水的身影就格外的引人注目,实在是他有看戏的样子。
小太子也确实是在看戏,主要是报复他那个父皇,让他带病看折子,让他回答各种问题。
现在遭报应了吧,小太子吃吃喝喝看看戏,心情很是美好,顿时治愈了他昨天的悲伤。
陆承天这边呢,是说的口干舌燥,再一看倒霉儿子笑得一脸享受的看戏模样,陆承天嘴角直抽,他算是知道为什么好好的皇太后会提起选秀一事了,绝对和这臭小子脱不了干系!
手有点痒,想揍儿子!
480
团结一切力量对付老父亲
{!--
PGC_VOICE:{"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480
团结一切力量对付老父亲","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qr3urc77ue86lp","duration":"430.468"}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480集都成天的想法最终还是没有付诸时间,皇太后在这里呆着呢,想要无缘无故地揍她的宝贝孙子,那是绝对不行的。
不过好在在选秀仪式上,皇太后还是让了步,最后还是陆承天略胜一筹,叫停了这个夸张的想法。
陆承天这新仇旧恨家一起正准备好好教训一下任性妄为的小太子,这很有时间搞七搞八的,肯定是每天的任务太少了,多加点折子,让他没时间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可是小太子那也不是傻的,明知道选秀仪式逃不过自家父皇的眼睛,他怎么可能不早早地想对策。
所以小太子入宫第三日,他特意起了一个大早,开始在各个宫里溜达。
既然不能重开大选,重新开始选秀,那就需要让后宫娘娘们努努力了。
后宫是什么地方?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可不是夸张的,这么一大群女人凑一起,这要是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平平稳稳地过自己的日子,那也没什么,可是一旦有人勤奋起来,那整个后宫还不都得卷起来。
谁不想像当金贵妃那般受宠,即便是娘家出了事情,在这宫里依旧容宠不断,她生下的七皇子更是皇上最宠的小儿子,加上最近朝堂平稳,大仓被击退,绝对的天下太平的好日子,皇帝也有时间宠幸后宫了,这个时候不努力表现争宠,那还等什么?
而且还有小道消息传出,宫里多年没有子嗣诞生,皇太后很是不满意,有意重开选秀,宫里的娘娘们一听,哪个不紧张,他们本来就是救人了,在这宫里也没有什么存在感,如果这要是真的再进新人,万一又是受宠的,那他们以后在宫里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这不,就因为一个捕风捉影的消息,后宫的娘娘们彻底卷起来了。
陆承天就发现,往前朝送汤汤水水的妃子多了起来。
不仅如此,只要他从前朝回后宫,不管是在御花园,还是在回寝殿的路上,亦或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路,都会偶遇嫔妃,这偶遇的频率高到让他震惊。
这样遇到,肯定是要说上几句的,不说是一路畅谈,那也是要关心几句的。
陆征天也不是禁欲的人,正式处理完之后,自然也会入后宫宠幸妃子,只是不同的事,以前是她决定宠幸哪一位嫔妃,可是最近几天完全是看她在路上偶遇哪位嫔妃。
就这么过了三四天之后,陆成天哪里还能不知道这又是谁搞的鬼,能搞出这么一出的,让他腾不出时间亲自教育的,除了太子还能是谁?
陆承天简直都气笑了,这都多少年了,自从他登基起,这样不怕他的,敢和他对着干的,并且还总是处于上风的人,也就是太子了。
一边的德权听着他的笑声,再想想这几天他跟在皇上身边,亲眼见识到了皇上偶遇各个嫔妃的现场,忍不住替太子殿下擦一把汗。
德全,你说朕的这个太子胆子是不是太大了一些,竟然干涉起朕的后宫来了。
德全有点绝望,关于太子的问题,能不能别让他回答?
太子殿下,那真的是浑身都是坑啊!
但是显然不回答是不行的。
威皇上,太子殿下年纪尚小,贪玩了一劫,应不是故意窥伺帝宗的。
德权回答得很是谨慎,可是依旧收到了陆承天一个若有所思的眼神。
只听他笑呵呵地反问窥视帝宗,你觉得太子会这么找死?
即便他是太子,这个罪名一下,别的不说,板子肯定是挨的,你觉得他会蠢到给朕递刀,让朕再打他一顿板子?
陆成天的脸上噙着笑容,皇上的意思是,自从上次朕下令打了他一顿板子之后,他可再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让朕在明面上抓到把柄,有再打他板子的机会。
德权疑惑了,太子固然喜欢胡闹,可是他也知道保护自己了,每次看似胡闹,他心里有数,知道边界在哪里。
太子殿下既没有窥视帝宗,那后宫的娘娘们怎么会那么巧,正好出现在皇上的必经之路上?
提到这件事,陆承天冷笑一声,简单得很,从前朝到后宫的每一条路上,都有嫔妃等着朕的。
不管朕走哪一条路,除非朕不入后宫,否则必定会遇到一位嫔妃。
德权能说什么?
是说皇上的后宫真是充盈,妃子的数量足够多,这才能将每一条路,不管是大路小路还是岔路,都安排了一位。
还是说太子殿下算无遗策,这方法都能想得出来。
总感觉皇上有一点可怜,就这么被嫔妃们包围了。
但是想一想,好像又有什么不对,皇上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诸位娘娘们怎么会听太子的安排,让他们去哪里等着,他们就去哪里等着。
而且奴才也没收到太子殿下到了后宫哪位娘娘宫里的消息啊。
后宫的娘娘难伺候得很,即便是太子,这些娘娘们也不一定会听从的,加上太子殿下今年已经14了,他轻易不会踏入哪一位娘娘的寝宫的。
想到这里,陆承天嘴角一抽,想到暗卫递过来的消息,陆成天的太阳穴就突突突直跳,就觉得头疼,还有一些咬牙切齿。
他倒霉儿子直接搞了一个表格,将他所有可能经过的路段都标注了出来,然后让后宫嫔妃们抓阄,抓到哪一个就是哪一个,各凭运气,谁也不知道她下朝之后会走哪一条路,在路上偶遇皇上,那真的是各凭运气的事情,因此众人对抓阄的结果也没有什么意见,因为后宫嫔妃众多,后宫的路段是有数的,并不是所有的嫔妃都能参与到偶遇皇上这件事情中。
所以那个倒霉儿子竟然还搞了一个轮班制度,他将整个后宫的嫔妃分为三组,每组一天,不偏不倚,就跟上攻似的,当真是离谱到家了。
陆成天简直想骂人,他上辈子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呀,这辈子竟然有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儿子。
481
倒霉儿子杀伤力太大了
{!--
PGC_VOICE:{"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qr40bc77u1c8qd7l8g","duration":"472.348","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481
倒霉儿子杀伤力太大了","source_provider":"audiobook"}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481集德全见陆成天的脸色越来越黑,表情越来越压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太子殿下真的太能搞事情了。
皇上,太子年纪尚幼,还需要您多多教导。
提到这个,陆承天就更加头疼了,朕觉得朕如果亲自教导,可能会短命十年,他只教了倒霉儿子一天,他就给他整出这么多的事情,不是大选,就是后宫嫔妃总动员,再这样下去,天知道这小子还能整出什么事情来。
德全嘴角一抽,他是真的非常能体会太子的搞事程度,不然,让太傅进宫,继续教授太子殿下学业。
陆征天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真给你聪明坏了,朕受不了你就让太子去祸害别人,对吧?
德权只能装傻,没办法,太子殿下的杀伤力真的是太大了,你是不是忘了上次朕让太傅授课,甚至召集了当时大儒入宫讲学,可是结果呢?
德权记忆回归,貌似这些大儒被太子殿下的问题难住了,好像当初太子问的都是同样的问题,可是却没有一个当事大如能回答得出来,似乎是关于农事民生,粮食产量的问题。
最后的最后,搞的这些大儒纷纷放弃书本,投身农田,开始思考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如何让百姓不被饿死。
太子太傅都差一点辞官归隐,一心研究如何种地。
当时那真的是朝野震动,皇上自然没有同意太傅的瓷冠,不过太傅现在的状态也和瓷冠差不多了,他在府中开了一块田地,整天沉迷种田无法自拔,太子的破坏性实在是太大了,上一批的大儒还埋手研究农学呢,这要是再搞来一批大儒给太子上课,估计朝中又要有一批官员要辞官,该研究其他东西了。
想到这里,德权闭嘴了,这个问题当真是非常难解决了,皇上不能亲自教导,大臣也不行,那要如何示好?
谁知道陆成天却笑了,太子确实是需要多多教导,只不过是需要合适的人教导,德学还没明白呢。
然后他就接到了一道圣旨。
看清楚圣旨内容的德权嘴角一抽,皇上就是皇上,这法子也就只有他能想出来的。
当天下午,沉寂已久的郑国公就收到了一道圣旨,当时郑国公正在府中钓鱼,没错,戎马一生的国公离开沙场离开军营之后,爱上了钓鱼这个活动。
不仅是他,郑国公的儿子沈红也对钓鱼这项运动非常喜欢。
没办法,作为皇亲国戚,又手握重兵,自然会被皇上提防。
自从和太子通过气之后,得知小外孙无异皇位镇国公,一大家立刻上交兵符放弃军权。
镇国公就担了一个名头,手里并无实权,隔三差五上个早朝就可以。
沈红这个大将军也渐渐沉寂下来,如果不是上一次大苍来袭虎视眈眈,太子亲自任命他为大皇子的副将,他根本不会窜到皇帝跟前惹眼。
大军获胜之后,沈红也没有趁机重揽兵权,而是又趁机下来,不惹眼就对了,原本作为太子殿下的外家沈氏一族绝对是京中最惹眼的存在,可是如今沈氏一族低调的过分,不结交朝中重臣,兵权全部上交全府养老的状态,唯一活泼的就是10岁的沈长安了。
沈家主动低调淡出了京城的权力中心,皇上也没有针对沈家做出什么事情来,双方好像达成了某一种无言的默契。
朝中大臣之所以如此不看好太子,也跟当今圣上对沈家的态度有关。
本以为沈家就会这样一直沉寂下去,就连郑国公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且他还觉得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
他融满一生,如果晚年能让一家人都平平安安,远离朝堂争斗,安安稳稳地在这京城之中生活,也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当然,如果小外孙需要他这个外祖父的支持,他也会毫不犹豫为地冲锋陷阵,这可是他女儿唯一的孩子,只不过太子虽然年幼,但是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非常坚定,他这个外祖父自然要配合他,满足他了。
他都已经想好了,等到儿子再稳稳就把镇国公的位置传给他,而他就可以出门游览一番大梁的大好河山。
可是哪里知道皇上竟然还想着他们。
沈家一纸圣旨,就像是往滚烫的油锅里滴了一滴冷水一般,瞬间炸醒了整个京城的世家高官,大家一个个的都很是不解,皇上不是一直都很忌惮沈家吗?
之前还有要对付沈家的意思,不过后来沈家还算是十项主动上交兵权,郑国公更是直接衔付在家。
郑国公只是一个名头,沈红大将军也趁机下了弱化自己的存在,皇上这才没有针对沈家,可就算是这样,皇上也只是不针对而已,对沈家依旧没有什么安排,更不可能重用,这才多少功夫,也就一年的功夫吧,皇上竟然让郑国公教导太子,这到底是个什么魔幻变化?
难道说皇上已经不忌惮沈家了,也非常愿意让太子亲近沈家?
可是这明显不对啊,皇上一向不是最厌恶外肌壮大的吗?
外肌干政一向是皇家最不能忍受的,皇上这怎么就突然转性了呢?
还是说皇上有了其他的想法?
难道沈家真的要起富了?
一群老狐狸被这道圣旨搞得晕头转向,纷纷猜测这里面的深意,妄图从中揣测出皇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以此布局为家族谋取更多的利益。
只是皇上这个神来之笔真的太让人模糊了,有很多大臣想不通,就只能往郑国功府递帖子,他们想不明白,那就只能去郑国宫跟前旁敲侧击试探询问,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不然这一点消息都没有,就这一道圣旨,真的是太难猜了,天知道郑国公自己也蒙着呢。
前来试探的大臣们本以为需要费一些力气才能从郑国公嘴里掏出一点实话,再来之前,他们更是深思了许久,并且打好了副稿,提前模拟了郑国公才听到他们的提问的各种反应,并且针对不同的反应,他们都准备好了相应的回答,可以说对这位一辈子征战沙场的老将,谁都不敢轻视,可是等他们到了镇国公府,见到了镇国公之后,才发现事情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