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5章

    太子殿下也有心了,这个方子可不好找,弟弟我也是出去游玩之时,听一个江湖上有名的郎中提起过,补血补气,滋阴壮阳,对身体极好,没有半分损伤。

    要知道,京中很多侯爷大人都想要寻得这样的一份方子呢。

    说着,他还不忘帮他心爱的太子侄子刷好感度。

    太子这个年纪,能体会皇兄你的辛苦,又能够寻得这样一份补汤,还日日亲自端到文华店,当真是不容易啊。

    陆承天的脸色却是越听越沉,越听越黑,搞得一头雾水。

    等到这位王爷出宫之后,也没搞清楚为什么皇兄的心情起伏这么大,难道是他刚刚说错了什么不成?

    不应该啊,他说的都是好话呀,体谅皇兄的辛苦,称赞太子的孝顺,这不没有不妥之处啊。

    一直到回府,这位王爷都没有搞清楚事情到底有哪里不妥,不过他向来就是一个不可能为难自己的性子,既然想不通,那就不要再想了,想通了又能怎么样?

    最后他把这一切都推到了圣心难测,皇帝喜怒无常的性格上,毕竟是皇帝嘛,这要是让他一个小小的王爷看透了,那还做什么皇帝?

    没错,就是这样。

    天知道陆承天抱着炫耀的心思宣他入宫,结果炫耀没炫耀成,却让他得知了这滋补的汤水的具体功效。

    堂堂太子竟然给他这个父皇送壮阳的补汤,简直离谱。

    古往今来,哪有东宫太子盯着皇帝的寝宫呢?

    当真不成体统。

    陆成天拐道去东宫,想去问问那倒霉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部去还好,一去整个人都快被气炸了。

    东宫里,陆泽旭正躺在岩廊下的长椅上,吃着茶几上新鲜的葡萄。

    神意啊,你的汤药到底有没有作用?

    这都一个多月了,怎么父皇的后宫里还没有传出好消息来?

    神医躺在另一个长椅上,不同的是,他吃的是薯片,这绝对是一个忠实的薯片爱好者。

    我的方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你父皇的后宫没有传来喜讯,这不应该是你父皇的问题吗?

    小太子闻言,手里的葡萄都惊掉了,你什么意思啊?

    你是说我父皇不行?

    我不会再有弟弟出生了?

    做对一心盼望弟弟出生的小太子,简直是晴天霹雳。

    神亦皱眉沉思,我没有亲自好买,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你父皇行不行我不能确定,但是我那可是神医谷的不传秘方,很少有接连喝上一个月都没有效果的。

    如果不是你父皇没有进后宫宠幸娘娘们,那很有可能就是你父皇不行了。

    陆则续立刻石化,他懊恼的双手抱头,父皇还这般年轻,这身体怎么就快成这个模样,连宠心后妃都做不了了?

    不行不行,沈烨,你快给我换个房子,这毛病我非要给父皇治好不可!

    倒也不是他有多孝顺,最主要是这要是没有弟弟出生,那这太子之位可真要扣他脑门上了,那朕可要多谢谢你们了!

    陆承天顶着一张黑脸走了进来,陆则旭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474

    要搞就搞一发大的

    {!--

    PGC_VOICE:{"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474

    要搞就搞一发大的","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39b6g10000qr3njc77ubglr3icag","duration":"422.26"}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474集最后的结果就是小太子被训斥了一个时辰,又被盯着喝了一个月太医院开的补汤,当然这同陆成天喝的并不一样,但都是调理身体的就是了。

    这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陆承天认为太子这般胡闹,这般孩子心性,是因为太闲了,所以直接把人拎到了文华店,每天帮老父亲看折子披折子。

    即便是陆泽旭再会偷懒,但是上有陆承天这个皇帝盯着,下有8位大臣看着,在偷懒这技能上已经修炼得小有所成的小太子,这次也是遭了不少的罪,小太子只能另辟蹊径。

    熊孩子从出生到现在马上就已经14岁了,可是除了每年的狩猎,他就没怎么离开过京城。

    对此,借着被压榨批折子一事,小太子直接接了刑部递上来的折子,说是江南巡演史,在外出巡查时被暗杀,严酷更是当夜被抢劫一空,这可是大事,江南巡演时可是四品大员,这无缘无故被杀了,严库还被搬空了,这不是挑衅朝廷威严吗?

    小太子当夜带着亲随留下手书,哒哒哒的就去了江南查案子去了。

    天知道陆承天看到那只有一行字的刘叔到底是个什么心情。

    去江南查案,勿念!

    后面还跟着一个吐舌头的鬼脸图,龙承天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突的直跳,最后直接气笑了。

    憋了一肚子的气之后,还要给倒霉儿子收拾残局,寻了一个罪名安在他头上,让他进足东宫,算是帮他隐瞒行踪。

    小太子这一走,那就是三个月,一开始陆成天还担心他在外面会遇到什么不测,毕竟他是太子,身份不暴露还好,不会有人故意针对,但凡是录了一点风声,就很有可能遭遇连番截杀,就像是当初围场狩猎一般,陆承天在皇宫里那是整日的提心吊胆的,身边的暗卫也撤出去了,想着隐藏在暗中随时保护太子,哪里知道他连一直跟着他的贴身暗卫都扔出去了,对方竟然没有寻到太子的半分踪迹,这天下还有皇室暗卫找不到的人?

    原本接到这个消息,陆承天还以为倒霉,儿子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遭遇了什么不测,这才查无踪迹。

    可是就在他三日为合演之后,接到了大皇子递来的一个小纸条,一看就是飞鸽传书送来的,这熟悉的字迹,一看就是小太子写的。

    纸条上的字不多,主要就三点第一,江南复述美食遍地,他每天游山玩水,好不快活,决定延迟回京。

    第二,复述的江南贪官也很多,复述的只是江南的世家和官员,还有当地的乡绅,底层百姓依旧生活困苦,所以他决定整顿,励志先搞几个大贪官。

    第三,由于他太过英明神武,战绩斐然,抄家抄得太过彻底,可能有些激怒了当地士族和官员,可能会被围攻,还请大哥带兵过来捞弟弟。

    天知道大皇子收到飞鸽传书之时,心情是多么的复杂,震惊和恐惧不知道哪一个更多一些。

    太子在江南官场嘎嘎乱,杀,逼的这些大贪官狗急跳墙,联合起来对付他。

    江南附近有驻军在,可是他却舍近求远,那十有八九是那边的武将已经不可信,贸然求员很有可能就是自投罗网,他这才只能飞鸽传书。

    如果不是因为这最后一条,大皇子根本不会把这小纸条拿给陆成天看。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亲王了,有自己的府兵,他在京郊大营也有将士跟随,但是要带兵出京还是需要皇帝的首肯。

    陆征天一看,心里更是沉重,怪不得连他的暗卫亲自出马都找不到人,原来是藏起来了,这藏得还挺高明,能躲过暗卫的侦察。

    党迷儿子身边的暗卫也是有几把刷子,他一直都知道已故的皇后给倒霉儿子身边留了人,只是没想到对方竟然这般厉害,不过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如果不是真的有危险,小太子不会求求陆承天大手一挥,立刻同意让大皇子带兵去捞人了,自然他心里还是有极度之心的,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这倒霉孩子要求助,难道不是求助他这个父皇效率更快吗?

    为什么一定要飞鸽传输给老大呢?

    这要是飞鸽传输给他,估计现在士兵已经出了京城了。

    陆正天一边腹匪倒霉儿子,一边还不忘记让暗卫一同跟去看看情况,保护也是为了知道真实的情况,他堂堂皇帝,儿子在江南官场嘎嘎乱杀,他竟然一份奏折都没有收到,这说明什么?

    陆承天的脸都黑了,江南那些官员直接把控了江南往来信息,更有甚者,背后的大鱼就藏在朝中,还是一位位高权重的官员。

    因为朝中有内应,所以他才得不到一点消息。

    一想到有这种可能,陆承天的脸色就更难看了,他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被官员如此嘲弄。

    陆承天本就是一位手腕极强的君王,不然也不会在大良内忧外患之际登基,确保住了大良的太平,没让大梁境内再起内乱。

    这些年,他顾忌着朝堂安稳,顾着边关战事,努力平稳朝堂。

    现在边关安稳,他也不用再过忍让,这些社家门阀,这些党争派系,他也不用再留情面。

    都说天子一怒,浮尸百万,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大皇子带兵奔赴江南之际,陆承天直接整顿朝堂。

    他登基的时候,是因为手里无人可用,朝中的重要职位,又都是释家门阀,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只能努力平衡,努力扶持人手。

    可是如今别的不说,成年皇子都已经进入朝堂,虽然有很多心怀不轨的大臣,纷纷选择站在自己中意的皇子身后,想要谋求一个从龙之功,妄图引起皇子之间的斗争。

    可是他的这些儿子看得更加清楚明白,一开始他也很是担心了一番,皇位之争,血流成河,每一次的争抢皇位,那都是皇室的内耗,是朝堂的内耗,大良现在消耗不起,这样的消耗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不管太子怎样,他是东宫嫡子,地位稳如泰山。

    475

    倒霉儿子的想法你别猜

    {!--

    PGC_VOICE:{"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475

    倒霉儿子的想法你别猜","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qr3orc77ubt1b31c8g","duration":"422.764"}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475集陆成天一开始的计划是皇子之间的斗争只要不在眼下爆发,等他除掉这些内忧外患,等到天下太平,海燕和青那个时候,估计他也已经到了晚年。

    那时的皇位之争在开始是对大梁对百姓都是最好的,那个时候估计即便是他再想压小皇子斗争也做不了什么。

    帝王之家自古如此,即便不想,那也是要接受的,他和他的兄弟们也是这样过来的,皇家哪有什么亲情可言,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却不想他这几个儿子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感情已经变得这么好。

    这一个个的兄友弟,宫太子拉拔兄弟们,给他们出谋划策,又是谋差事,又是送功绩,现在这些皇子们至少也是一个王爷了,别说还出了两个亲王,下一步那就是太子之位了,可是太子竟然一点都不担心。

    不仅太子不担心,其他皇子好像一夜之间对太子之位都没了兴趣。

    老大恨不得天天住在军营里,一门心思练兵,做他的大将军。

    老二那就是恨不得离军营远远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上一次应战大仓给他造成了什么心理阴影,他更喜欢待在太学,他努力推进学科的改善,开展杂学,除了自己教化学,还经常和那些大儒辩论,那真的是一张嘴说遍太学无敌手。

    就连吏部也败在了他的嘴下。

    同意,吏部的小吏选拔要通过太学的考试,吏部这一点头,对太学而言那可是一个巨大的成功,甚至对大梁的整个文教体系都是史无前例的冲击。

    根植于大梁读书人心底的观念读书,学习四书五经,科考坐观,改变阶层。

    像是算学、医学、农学、工艺,天文地理,读书人从来都没有放在眼里,更不会主动去学,跟四书五经更是完全没有办法比。

    可是现在可以不用学习四书五经,只要学好这些杂学,只要通过太学组织的考试,就可以做一个小力。

    虽说力与关不同,力的上限有限,做不了什么大关,但是这对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可是一个绝佳的好机会。

    这一番自下而上的变革,在朝中可是引起了极大的动静,二皇子那真的是一战成名,他现在满心满眼都在这一摊子的事情上,什么争夺太子之位,没时间没精力,没看又来了一个大儒跟他

    battle

    吗?

    至于老三,那也是他曾经非常看好的儿子,对太子之位更是有着极大的野心。

    他本身也是才华横溢,礼贤下士,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在儒林,都深受好评。

    朝中更是有很多大臣都隐隐站在他的身后,想要支持他争夺太子之位,想要混上一个从龙之功。

    原本陆成天也以为三皇子会是太子最为强劲的对手,可是如今老三也笑了,争夺太子之位的心思,有些心怀不轨的大臣,妄图现在就挑起皇子内部的斗争,可是老三更绝,连王府都不回了,就是不给这些大臣们一点机会。

    这简直就是明明白白地表示都歇歇吧,别追随我了,我对太子之位没有兴趣,追随我是没有前途的。

    当时陆成天知道这件事情,听到暗卫们描述那些大臣们扭曲的表情,他晚膳都多用了一晚。

    现在老三又直接去了大理寺,就属于那种没事抄着家什么的,官员们哪里还敢靠近。

    可能是抄家抄的大臣们整日心惊胆战,大理寺的官员们恨不得这位皇子别这么勤政,给他们这些官员们一点发挥的机会。

    这不,老三直接去黄庄上了,摆出了一副不争不抢的模样。

    至于老四和老五嘛,压根就没生出什么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老四沉默寡言,老五性子跳脱,现在一个整日在公布,沉迷实验,另一个在太子监国期间直接搞出了一个商部,老五直接挑起了大梁,做起了生意来,他也不担心民生会被连累,每天高兴得跟着傻狍子似的。

    不过商部确实是为大梁的国库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陆承天拉把几个儿子一番,除了从始至终都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的老妻,剩下5个儿子全都找到了各自想要做的事情。

    只于老七陆成天摇了摇头,不提也罢。

    陆成天从未想过,他什么都没有做,皇室倾讶就已经解决了。

    虽然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能持续多久,可是如今皇子之间的斗争还未开始,那正好是处理朝中蛀虫的大好时机。

    陆承天蛰伏多年,对朝中多势隐忍不发,一心想着稳定大局。

    这一下定决定,朝中顿时风声鹤唳,朝中各党派系可就遭了殃,陆成天的心里可是有一个记账的小本本,哪个假公祭私,哪个贪赃枉法,哪个混吃等死,哪个无才无能,可都被狠狠地收拾了一次,该下狱的下狱,该判刑的判刑,该罢官的罢官,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可以说,朝中内外直接来了一个大清洗。

    陆承天在京中肃清,朝政,整顿励志,他自然也没有忘记远在江南的两个儿子。

    他以为党绵儿子在江南折腾得太厉害,又没有准备后路,这才需要大儿子带兵营救。

    等到大儿子到了江南,危机一定会解除,江南那一批官员直接从高撸到低,有问题的全部关进刑部大牢,严惩不贷。

    可是情况跟他料想的完全相反,看着暗卫紧急传来的消息,陆承天坐在龙椅上,脸色那叫一阵青一阵红,复杂万千,总归就是一言难尽就对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倒霉儿子给老大飞哥传输的最根本目的,并不是求救,就他那一身隐匿的本事,连皇帝身边的暗卫长都找不到人,就江南那些官员养的人,能找到就怪了。

    太子呼唤老大过去,是因为抄家抄出来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家具花草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偷跑出来没带那么多人手,这次出来办案,也是冒充刑部的官员,这也是为什么江南众多官员敢对他下手的原因。

    这他要是亮出了太子的身份,这些官员如果还敢对他意图不轨,那就是谋反了。

    谋反和贪赃枉法,那可是完全不同的级别,一个是诛九族,一个是罢官抄家流放,只要不是脑子进水了,谁会享有谋反啊!

    476

    狡诈的小太子

    {!--

    PGC_VOICE:{"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39b6g10000qr3q3c77ubprrfaf1g","duration":"443.884","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476

    狡诈的小太子"}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476集。

    小太子的伪装非常成功,毕竟他可是背后有人的。

    呃,别误会,小太子指的背后有人不是那个不靠谱的父皇,而是三皇子。

    这位在大理寺混,之前是混刑部的,搞几个刑部官吏的身份给他用用,简单容易得很。

    小太子也真的没想到,江南竟然有这么多的蛀虫,而且这里的官员已经烂到骨子里了,强抢民女,鱼肉百姓,这都是轻的。

    而那个被称被暗杀在家里的江南巡演史,也根本没死,只是找了一个替死鬼而已。

    他做的一切也很简单,不过是想金蝉脱壳。

    那严库被搬空,不用想也知道,肯定跟这位假死的巡延时有关了。

    小太子虽然是为了逃避父皇的压榨,不想在文华店被逼着批折子,这才自作主张领了差事,连夜离开京城。

    可是他也确实真的想要解决问题,这才来到了江南。

    所以这事情一办,这刚超了两个官员的府邸,抄出来的财务,他的人手就已经搞不定了。

    眼看着江南还有这么多的官员,这必须要摇人啊。

    大皇子带着众多精锐,昼夜不停地疾行,等到了约定的地点,就看到自家那个不省心的弟弟正坐在一个农家小院里,扒拉着火堆,正烤着一条羊腿。

    羊腿烤着滋滋冒油,再刷一层蜂蜜,撒点烧烤料,香飘十里,诱人的不行。

    烧烤堆旁边还有一个长桌,长桌上还放着新鲜的瓜果酒水。

    再看看熊弟弟那水光溜滑,日渐圆润的脸庞,嗯,想必这段日子过得很是不错,大皇子再看看自己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的模样,再想想自己这一路的忧心,嗯,手有点痒,有点想揍弟弟消消气。

    然后大皇子就看到笑得一脸灿烂的小太子,切了刚烤好的羊肉,双手端了上来。

    嘿嘿嘿,大哥辛苦了,这可是弟弟我烤了半个时辰的羊腿,味道好得不行。

    大皇子还能说什么,都是自家兄弟,没事总比有事好。

    大皇子带来的一大批精锐,本以为这次是一场硬仗,大皇子亲自带军肯定不是小事,哪里知道他们的用处竟然是看管财务,运送财务这样的小事,这哪里用得着他们这样的精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