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PGC_VOICE:{"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cmd9d83c77u3e3v08acg","duration":"421.708","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323合作共赢"}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323集,小太子冲进小超市之后,见到桑以安的第一眼就是要种子农具。
桑以安同样笑得眉眼弯弯,还是他家老弟大姐啊,一上来就是几千斤几千斤的药,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红薯、土豆等等一个都不缺。
急需钱和各种建造技术的桑乙安,开始了疯狂推销模式。
比如,粮食都种下了,要不要试试反季蔬菜技术?
比如,大豆都种了,那榨油机的技术要不要学习一下呢?
比如,这次的丝绸才1000匹,是不是你们那边织布的机器太过落后,要不要试试改良版,瞬间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你看看这白花花的精盐,你要不要学学粗盐提纯的方法?
再比如,新鲜的蔗糖手艺,要不要学习一下?
桑妍这一晚上啊,小嘴叭叭叭的就没停过,小太子听得是热血沸腾,那可真的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学,整个人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激动得不行。
而这边的桑延安呢,硬是将他修建皇家园林需要的很多已经失传的建造技术统统爆了出来。
他想要重新找回技术,唯一的办法就是小太子去学,或者是去寻找纸质的记材,再到小超市里交给他,虽然很麻烦,但是这多多少少是一条途径,他要将那些已经失传了的工艺都带回现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的传统文化,为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自豪。
小太子看着上面的诸多要求,感觉自己小小的肩膀无法承受如此之大的重量,他还要研究种地,还要学习什么榫卯结构,他觉得他会疯,怎么能让他一个人这么苦呢?
他有那么多的兄长要苦,大家一起苦。
这次的交易双方都非常的满意,桑乙案得到了珍奇,一榜无数,不管是上拍卖会,还是在微信群里发给那些不差钱的大佬,薅他们的羊毛,那都是一笔不菲的金账啊。
在收获总计1万斤种子,1万件农具、零食水果若干之后,小太子又悉心研究了一下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这才在
5点
的时候重新回到了东宫的寝殿。
小太子赵丽将他在小超市里学到的知识墨迹下来,准备交给负责农事的官员,让他们将这些处理病虫害的方法推行下去,让百姓们能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知道如何处理,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农田里庄稼死了慌了。
小太子还没付诸实践呢,他正指导电农,让他们按照他的方法种地,就又被盐官们参上了。
不对,不仅仅是盐官,而是半个朝廷都参了。
小太子声势那叫一个浩大,仿佛不把小太子废了,大良就有亡国了一般。
小太子很是满意,他直接溜溜哒哒地去了三皇子的皇庄,查看他的种地技巧学到了多少。
他不在东宫,才能给这些大臣们更大的空间发挥,毕竟还有不到一日,大军就要回朝了。
最近陆成天很是头疼。
现在早朝的模式经过小太子建国期间的摆烂,已经变成了大臣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一二三个,再由其他大臣提出各种意见完善,大大地减轻了皇帝的负担。
当然,这样一来,大臣们之间的口角斗争那是越来越严重了,就连一向在嘴皮子上不太擅长的五官,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练,在吵架方面的能力都增长了不少。
所以,当这些人的嘴皮子都用在弹劾太子上,就算是陆成天也觉得脑瓜子嗡嗡嗡的。
今天这个大臣说太子欺压兄长,有违人伦,德显有亏,这思维一经发散,那就变成了连兄长都欺压,更何况是百姓。
大臣们直言尚书太子将来不会成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需皇上多加教导,言传身教才行。
没错,这些大臣还是非常奸诈的,没有一上来就叭叭叭地让皇帝废太子,另立险主,只是请皇上多加引导教育,一开始陆承天根本就没有当一回事,朝中不满太子的大臣多的是,他心里门清,对这一现象他根本不在乎。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早朝屁事没有,全都贡献给了太子。
大臣们那是一波接着一波来,不是弹劾太子不敬师长,就是弹劾太子不学无术。
毕竟太子太傅都被太子忽悠去研究怎么种地,怎么增加产量,怎么大丰收了。
教太子太费老师了,给他找一个。
没几天,这个老师不是要归隐就是要转行,搞得皇帝也很心累啊。
皇帝总觉得他上辈子肯定是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这一辈子才有这么个倒霉儿子折磨的。
为了这熊孩子应付文武百官,皇帝那叫一个心累啊。
本以为这些大臣们间歇性发疯,发够了也就算了,哪里知道这群大臣疯起来没完了。
次日早朝就开始弹劾太子挪用国库银两,生活奢侈无度,不顾百姓疾苦,不顾边关将士艰辛,春日鲁地大汉百姓春耕,都无法保证这些银两是用来镇祭灾民的。
陆承天一听挪用国库银两那还了得,户部尚书那是心疼得要命,这一下子超了两个大贪官,除了黄金白银、名家字画,还有珍宝无数,一百辆马车,一万将士运到了京城。
这要是换成银子,国窟可就充实了,有一个什么天灾的需要国窟掏银子的时候,他也不用愁得薅头发呀。
这哪里知道,太子殿下把真金白银,名家字画什么的都送进了户部,等着户部入库,可是剩下那么多的奇珍异宝、珠宝首饰,都被太子殿下扣下了。
原本户部都是准备跟上次一样,搞一个对外的小型拍卖会,将这些都换成银子送进国库的。
这活户部和五皇子带领的商部已经合作了好几次。
钱尚书那是吃到了甜头,他对太子喜欢抄家仪式一点意见都没有了,反而暗戳戳地希望太子再努力一下。
只要太子够努力,国库填满不是梦。
可是太子抄家所得就这么被他扣下一部分,钱尚书那就不能忍了。
324
为名垂青史,我付出太多了
{!--
PGC_VOICE:{"duration":"431.644","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324
为名垂青史,我付出太多了","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29b6g10000cmd9d9bc77u3f0bs9nn0"}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324集这不早,朝上钱尚书和老抠门就开始叭叭叭个不停。
钱尚书这么一说,那些阳光趁机煽风点火,梗直得不行,一个个的就开始引经据典弹劾太子,说的皇帝脑瓜子嗡嗡嗡的。
陆承天本想着玄太子上殿解释,可是传者的太监急匆匆地从东宫回来,带来的却是太子殿下去了黄庄的消息。
陆承天心里一怔,迅速给了德权一个眼神。
作为御前大太监,跟在皇上身边30多年,两人的默契呢,是有的。
德权高喊一句退朝,这才结束了这个难熬嘈杂的早潮。
没办法,太子不在,也没办法,御前和乾尚说对峙,那就只能结束了。
陆承天脚步很急,向着文华殿走去。
折子现在都在那边了,不过他此时更担心那个不省心的熊孩子。
他突然停了下来,身后跟着的德全那是一路小跑,差点就撞到了陆成天的后背,好在他及时停止了。
你去皇庄上看看,太子是不是受了最近这些流言蜚语的影响,担心朕的询问,跑到庄子上躲着去了。
德全心里咯噔一下,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怎么又是他,为什么总是他?
就不能让他安安静静地当个差吗?
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介入皇帝和太子之间的事情呢?
德全心里恶龙咆哮,表面却是恭敬答应。
你告诉太子,躲是躲不过去的,光是自我反省是不够的,必须要回京领罪,得拳领旨,即刻出发京中,到庄子上起码不过半日。
德权一路上都在祈祷,希望太子殿下不要再使什么幺蛾子,让他顺顺利利地把这差事办完。
只不过是于燕为德全觉得他可能活不到手中正气了。
太子一身粗布麻衣,手握铁锹,庄子上臭味熏天,前方一堆不知道是猪啊还是牛马的便便。
此时太子殿下正在卖力地搅拌,德权一个没控制住,直接吐了,吐的那叫一个昏天暗地,情况很是惨。
小太子被侍卫提醒,转头一看,不厚道的笑了。
福禄早就非常有眼力的让人上茶,可不能让这御前大太监在庄子上为恶心死。
德权缓了很久,立刻宣了皇上的口谕。
小太子一听笑了,挺好挺好,这前抠门没让他失望,战斗力极强,不错不错,得让他继续努力,这个时候他可不能回去,姑就不回去了,姑还要指导三皇兄
o
肥。
然后德权就看到了同样生不如死的三皇子。
三皇子和小太子的庄子是连在一起的,为了照顾三皇子的鼻子,所以小太子决定在自己的庄子上选一个地方。
偶肥就不去祸害三皇子的庄子了,毕竟他的庄子上养了近1000头猪,有足够的粪便。
藕肥。
三皇子觉得他肯定是脑子抽风了,才会答应太子一起种田,增加粮食产量。
为了名垂青史,他付出太多了。
一阵春风吹来,气味实在是太浓烈了。
德全觉得如果他再继续待下去,明年的今天就是他的忌日。
只是回宫以后要如何向皇上交代呢?
德权觉得自己实在是太难了。
回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春风怡人,夕阳西下,宫中映出一大片红彤彤的晚霞,几只麻雀在微绿的柳枝上蹦跶,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美好,可能唯一不好的就只有德权的心情了。
陆承天累了一天,正在御花园里散步休息,只是散步的途中偶遇了不下两个嫔妃,三个美人,众人一起赏春景,御花园里的晚媒开得正好,一群人走过,气氛很是和谐。
贵妃娘娘牢牢占据主位,到目前为止,他还是这后宫里最受宠的妃子。
后卫空玄。
在这宫里,贵妃就是最尊贵的,没人敢跟他作对,即便是父亲犯罪,连累一家子获罪,也没有动摇贵妃的地位。
但是这对于贵妃和七皇子而言,等于断了半条臂膀。
少了外戚的支持,假制七皇子又是年纪最小的,想要抢到太子之位很是艰难,贵妃之前也很是消沉,过了一个年就算是缓和回来了。
最近朝中大臣多对太子不满,贵妃听到了风声,这不就想趁机捡个便宜吗?
几句不离七皇子,不是夸他读书用功,被师父称赞,就是说他最近骑射也有长进,将来也要像大皇子和二皇子那样帮皇上开疆拓土。
贵妃的话术很是高明,夸七皇子的时候顺便把马上就要回来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也带上了,皇上听着也顺耳。
其他人也不能反驳什么,毕竟大皇子和二皇子战功卓绝,这两位皇子可是拿下了大仓五虎将之一的哈日图的首级,夺回了被大仓占领的城池,还逼着大仓只能和谈,这样卓绝的功绩回来之后,那是肯定要被大家封赏的。
这个时候,谁要是说他们不好,那肯定会被唾沫淹死。
陆承天也十分满意,几个儿子,老大老二保家卫国,守护百姓,老七乖巧懂事,勤学上进,反正所有儿子加起来都没有太子那个熊孩子闹心。
一想到太子,陆成天的好心情都消失了一半,莫名沉重了不少。
他可真行啊,一个人竟然让满朝文武都看不惯,今这个大臣参上一本,明那个大臣参上一本,事情他惹了自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一堆烂摊子让他这个老人家收拾。
贵妃半嫁多年,对陆承天了解得很,看她情绪不高,柔声安慰臣妾,听闻最近太子殿下备受争议,皇上您也不必太过忧心了,太子聪慧,只要您多加教导归正,太子一定会成为万名称赞的储君的。
陆承天冷哼一声,太子要是真的这么懂事就好了。
325
为何朕得儿子喜欢和屎?
{!--
PGC_VOICE:{"upload_id":"v039b6g10000cmd9dajc77u7btp2rddg","duration":"446.836","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325
为何朕得儿子喜欢和屎?","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325集。
察觉陆承天对太子的不满,贵妃心里很是高兴,现在皇上就已经对太子不满了,德全刚好就在这个时候过来了,只是看着这么多的嫔妃在场,他有些不知道要不要上前了,毕竟这事不太好说。
陆承天一眼就捕捉到了得权扭曲堪比便秘的神情,心里就咯噔一下,这表情他可太熟悉了。
御花园也没兴致了,漂亮的嫔妃也不想搭理了,直接去了御书房。
后宫嫔妃那都是极其会看颜色的,眼看着陆承天沉着一张脸离开,就知道前朝肯定是又出了什么烦心的事情,众人心里很是惋惜。
皇上已经很久都没有入后宫了,好不容易得到皇上来御花园散心的消息,他们本想着来一个偶遇,如果能引得皇上来他们的宫殿里,那是最好不过了。
皇上眼看着就到了不惑之年,如果不趁着年轻的时候生出个一子半女的,那未来他们将会十分凄惨,可是今日是没有机会了。
陆成天回到御书房,德全非常有眼力地端上了一杯鲜茶。
有些口渴的路程天微微抿一口,皱紧了眉头。
菊花茶。
德权非常艰难地露出了一个微笑。
先去去火啊!
想到那个不省心的儿子,陆成天觉得这个建议非常有道理,喝了一杯菊花茶,觉得可能还不够,有蹲蹲蹲地接连喝了两盏茶,他做了一个深呼吸,做足了心理准备。
说吧,太子又怎么了?
这个幼子就很灵性了。
德全恭敬低头回皇啊,太子殿下现在已经不满足活泥玩了,开始活使了。
喜怒不形于色的皇上此时表情凝滞,双眼无神,呆愣地坐在椅子上,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朕刚刚没有听清楚,你再说一遍,太子在庄子上做什么了?
德全直接跪了,一咬牙,一狠心,一闭眼,提高了音量。
回华啊,太子殿下在庄子上活使!
陆成天只觉得一股怒气直冲天灵盖,眼前发黑,头晕眼花,整个身子都有些站不稳,好在他的胳膊及时撑出了桌面,稳住了身子,声音都透着一股子虚弱。
啊,太子是疯了吗?
德全继续说道。
回娃啊,奴才还在庄子上看到了三皇子也在和太子殿下一起活使。
哐当!
陆承天身子一个晃悠,直接坐到了椅子上,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何老三也跟着倒霉儿子一起胡闹,这要是传了出去,皇家颜面何在啊?
陆承天直接招来了进军大统领,去把太子和老三都给朕带回来,如遇抵抗,你就是绑,也要把这个逆子给朕绑回来!
微臣领命大统领带着1000进军,立刻出城,策马奔腾,向着黄庄赶去。
陆承天已经被气得快要升天了,御书房的茶杯比洗全部换了一套新的。
没办法,听了德全的描述,陆承天觉得他要是不摔点什么东西,他可能整个人都要气炸了。
他实在是没有办法想象那个场景,他金樽玉贵的两个儿子,竟然喜欢上了活屎,这两个人是中邪了吗?
他要不要请护国寺的方丈进宫,给这两个不省心的儿子看看?
没办法,除了中邪,陆承天想不到任何原因这两人会喜欢上活屎。
顾成天已经决定就在御书房等着两个儿子,好好和他们促膝长谈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