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他不是最看重我这个二哥吗?算了,累了,毁灭吗?
这弟弟还是扔了吧,不能有了。
沈红不愧是驰骋沙场多年的大将军,小太子筹集到的粮草运到之后更是如虎添翼,率领大军和都泽对垒,只用了
5日
就将最后一座被大仓占领的城池夺了回来,不仅如此,还生擒了督泽。
这一次和大仓的战争,大良有8000将士丧生,但是这个数字对大梁来说已经是大胜了。
沈红可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她是时时刻刻地记着太子的交代,牢牢地跟着太子的步伐,在最后一次攻城战的时候,把大皇子和二皇子全部都带上了。
这样一来,这军功自然是两位皇子的,而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副将而已。
大皇子和二皇子都是太子看重的接班人选,他现在把军功让给他们两个人,那这两位皇子上位的可能性就大了一些,他小外甥就有可能早一点摆脱太子之位的束缚。
京中收到获胜的军报之时,已经是春暖花开,陆成天在早朝上高兴地直拍桌子,连声叫好。
这一次和大仓之战他们赢得这么漂亮,不仅能弘扬国威,震慑周边的几个小国,还能重创大仓,让他们不敢攥对大梁边关起半分心思。
文武百官那都是喜气洋洋,打了胜仗,斩杀了哈日图,生擒多则,这一件件可都是功绩,大梁强盛,他们作为大梁子民自然也是骄傲的。
不过有一些早早站队的心思就很是沉重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凯旋而归,肯定会受到皇上的封赏,这次的军功如此之大,想必这两位也是会被封为亲王的。
这样一来,三皇子原本的优势可就没有了,而太子殿下又多了两位强大的竞争对手,文武百官表面为大军获胜高兴,暗地里那叫一个波涛汹涌。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好的皇子主义,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官员那是真的喜气洋洋,支持三皇子的官员忧心忡忡,至于支持太子殿下的,呃嗯,目前朝中还真的看不出有哪一位大臣支持太子的?
没办法,这位太子殿下真的是太不着调了,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涉民无度,好义务劳,胸无大志。
如果太子殿下只有这些缺点,大臣们也不是不能接受嘛,毕竟之前传出大皇子和二皇子遭遇刺杀一事传回朝中,太子殿下的表现可圈可点。
现如今太子殿下才13岁,年纪尚幼,身上的那些缺点还有掰正的可能。
但是太子殿下有一个大臣们都没有办法接受的缺点,他身子骨太弱了。
大梁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样一个身体孱弱的皇子继位的,万一他继位之后就还不等留下皇子就去世了,国武储君皇位之争会让大梁陷入严重的内耗之中。
因此,即便是为了大梁的未来考虑,他们也不会支持太子殿下。
除了太子殿下,皇上的其他几位皇子都非常优秀,不管哪一个继位,都必将延续大梁的辉煌。
那些官员默默地同情起太子。
太子殿下一出生就是嫡子,就是太子,东宫储君锦衣玉食,备受尊重,名师教导将来要继承大梁的皇位的。
可是如今东宫示威,其他几位皇子已经入朝参政,积聚了自己的势力,更是在民间和百官之中有了声望。
太子现在可以说是群敌环绕,他的每一位兄长都是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现如今几位王爷又分别立了大功,回来之后必受嘉奖,占据重要官位。
可是东宫现如今连班底都是空的,班底上唯一在职的就是太子太傅,这可是太子的授业恩师,天然就是和太子一个派别的。
历朝历代太子太傅那可都是东宫的一块招牌,能当上太子太傅的,那绝对是名家大儒,这样的人必定会门生无数,这些门生呢,都是太子班底的预备人选。
可是他们的太子实在是太过非同寻常了。
一些太傅虽然尽心尽力地教导,奈何太子厌恶尽血。
这就导致了皇上找了很多太傅教导太子。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太子接了抄家的活,被解了禁足。
288
以后可都没有人愿意给你干活了
{!--
PGC_VOICE:{"upload_id":"v039b6g10000njc77u79ha7ac80","duration":"411.916","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288
以后可都没有人愿意给你干活了","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
第288集,皇上也终于看了一回太子抄家的现场版,顿时理解了他中毒期间那些大臣们的各种哭诉。
这太子哪里是抄家呀,他根本就是属蝗虫的嘛!
那一刻,陆承天顿时就同情那些被抄家的罪臣,回想起他发现自己的私库被搬空的那一刻的心情,想起这倒霉儿子连寺库里的灯笼都给搬走的作风。
眼下这把醉沉花园里的各种花草树木挖了,荷塘里的名贵锦鲤捞了,甚至连大门口那两座石狮子都被搬走了的行为,他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了。
陆成天甚至还有一丝微妙的心理平衡,这倒霉儿子不是光对他一个人苛刻,他对所有人都是这样啊。
而且不管怎么说,它寺库外面的花草树木还是好好的,并没有像这位罪沉的府邸这般,全都深深浅浅的坑。
这说明这倒霉儿子的心里呢,是有他这个父皇的。
陆承天得到了一丝丝安慰,他压下尚扬的嘴角,心里高兴,但是表面上不动声色,最后以让太子去尚书房上课为结局。
小太子放下就傻眼了,看陆成天的眼神都不对了,他辛辛苦苦地干活,父皇这老狐狸不给他奖赏就算了,还让他去上课,父皇您要是这么跟,以后可都没有人愿意给你干活了。
陆成天是真的很少看到太子吃瘪的模样,这一年来都是他在倒霉儿子这里吃瘪,他更加高兴了。
明日一早朕要在尚书房看到你。
小太子这次没有装病,而且还非常积极,一大早的就去了尚书房,等候太父的到来。
陆承天收到消息,那叫一个舒心,太子的叛逆期终于过去了,终于又开始进学了。
百官们得到消息,一些中立党、保皇党终于放心了,只要太子肯进学,正统继位才是他们维护的理智。
太傅大人也很高兴,毕竟曾经的太子殿下机敏好学,聪慧过人,近一年时间开始厌学,他也是心痛不已。
这眼下太子殿下又要进学了,他一定要悉心教导,让太子回归正途。
一些支持其他皇子的官员心里难免紧张了起来,太子乃一国储君,那是正统,而看这情况,皇上还是非常主义太子的,又让太傅教导,这些大臣们自然紧张得不行。
可是谁知道,受各方关注的太子殿下,虽然是一大早的就进了宫,也非常听话地去了尚书房,可是把结果就一言难尽了。
陈南山可是大良极其有学问的大儒,门生无数,他接到旨意之后,精心准备了次日要上课的内容。
哪里知道他还没讲几句内容呢,就迎面来了一大堆的问题。
小太子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脸诚恳地问道太傅,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粮食肯定都是需要放在首位的,故作为太子,可不能对农事一窍不通。
太富,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猛富经纶,肯定能为孤解答疑惑。
陈南山一边笑着点头,一边捋着胡须太子殿下,有何疑问?
太傅,你看这百姓辛苦务农,可是地里的收成有多少,全都是看天吃饭,你如此剥削,有没有办法解决此难题?
他是大儒,不是农科的官员。
小太子一脸忧愁。
还有太傅,大连耕地如此之多,百姓也都勤勤恳恳,便是风调雨顺,百姓家也难养于粮,一旦有个什么旱灾洪涝灾害的,基本上扛不过去,最后都是饿死的结局。
顾左思右想,也就只有提高粮食产量这一个解决办法。
只要一亩田地上能收到更多粮食,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小太子又拿出了认真渴望的眼神。
太傅,你学识如此渊博,一定知道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吧?
陈南山捋胡须的动作都一顿,有两根胡须被他扯下来了。
他是一辈子的读书人啊,从来就没接触过农事,他连地都没有种过,哪里会知道这些事情呢?
看着太子殿下那双真挚求学的眼神,陈南山的心里顿时生出了一股羞愧,作为太子太傅,他竟然无法回答太子的疑问。
小太子还是非常善解人意的,见陈南山没有回答,他立刻提议太夫这些年一直做学问,必定是不熟悉农事,这问题又是如此之难,太傅还是回去多多思考,等想到了答案,刺猬姑解答。
一直如坐针毡的陈南山听了之后,那还等什么,赶紧回复研究,万一下次太子又来请教他,还是什么都回答不上来的话,那也太过丢人了,最起码他基础的一定要了解。
所以小太子进尚书房待了一刻钟,就溜溜哒哒地回了东宫陆承天下了。
早朝本想着招太傅问问太子的学习情况,哪里知道?
太傅已经回府了,他就上了个早朝的功夫,课程就讲完了。
陆承天认真算了算,这还不到两课中呢,哪有这么短的课程就离谱。
等把人招来之后,陆成天立刻了解了情况。
陈南山那可是非常懂得春秋笔法的,他一方面着重称赞太子忧国忧民,勤奋好学,善于思辨,一方面说自己学识有限,需要翻阅古籍仔细研究。
这一段时间是不能继续教太子了。
陆承天能怎么办?
他只能换一个同样学识渊博的官员给太子上课。
小太子最近对种地的热情极大,眼下正是春耕的日子,他直接在东宫开了一块地开始种地了,就是把第一次种地种菜,虽然他在小超市学了一点,但是吧,真正上手那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尤其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小太子解决不了,老狐狸父亲又让他进穴,正好了这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这不一拍即合吗?
289
获胜凯旋
{!--
PGC_VOICE:{"duration":"443.236","thumb_url":"novel-pic1ac268640a8ff5abc4b3ae8e1d67794b","title":"289
获胜凯旋","source_provider":"audiobook","tent":"","upload_id":"v039b6g10000ojc77u453mpbah0"}
--}
本节目由番茄畅听出品,第289集。
次日一早,他依旧非常听话,乖巧地去了尚书房。
这次来的是翰林院的学士,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清流。
这位翰林院学士还以为属于他的机会终于要来了,毕竟他终于可以发挥所长,皇上终于看到了他的才华。
可是,当他信心满满地去了尚书房,然后就遭到了小太子的连番追问。
翰林院学士遭遇了和陈南山一样的待遇,同样的问题一,怎么才能确保年年风调雨顺?
二,怎么能让粮食增产?
这个翰林院学士哪里懂了,单凭的学问再好,这些事情他也是一窍不通啊!
翰林院学士直接就一个原地懵逼,一个字都回答不出来,最后只能一脸羞愧地离开了。
这一次,可比昨天快得多,昨天一堂课还没有用得上两刻钟,今天一堂课连一刻钟都没有用上。
小太子又溜溜哒哒地回了东宫,继续他的种地大业。
陆承天知道之后,重复了一遍昨天的行为,再次收获了翰林院学士对太子一箩筐的夸奖。
然后收到了对方请求翻阅古籍、潜心研究的请求。
接下来一连7天,老师一个接着一个地换,但是对方坚持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少。
陆承天收获的众人对太子的称赞难道是与日俱增?
他觉得再这样下去,他那不学无数的倒霉儿子已经要成为圣人了,没有人能教得了。
那些站队其他皇子的文武百官可算是放心了。
太傅有了等同于没有,根本就不用担心太子会集聚东宫势力,而陆承天也坚持不下去了,朝廷里已经没有大儒能给太子祸祸了,已经有9位大儒整日在家闭门谢客,潜心研究如何种地了。
他担心再这样继续下去,朝廷里就没有大儒做学问了,全都被这熊儿子忽悠瘸了,上课一试也就不了了之了。
他正寻思着交给太子一些差事,让他在办差中学习,哪里知道就在他搓磨了功夫,这倒霉儿子又出幺蛾子了。
小太子现在是沉迷种地无法自拔,可是从小超市里拿到的种子太少了,他可是看到了可以种的粮食多得去了,他都想试试。
小太子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粮食马那可是关乎天下的大事,他这瘦弱的小肩膀可扛不下这么大的责任,那真的是太累了。
再说了,一旦这事情成功了,那是绝对可以载入史册的,而且还会流芳千古,青史留名,这么大的功劳,他可不能沾边。
这样的大好事,可绝对不能忘了他的哥哥们,尤其是大哥二哥这两个潜力股。
此次凯旋而归,大哥和二哥必然受封,如果再加上粮食增产这个大功劳,那大哥和二哥两位之中必将有一个新太子啊!
到时候他只要找个机会犯个错,老狐狸父亲就一定能抓住机会,换一个新太子。
陆泽旭认为自己的计划非常完美,这次绝对不会再出任何差错。
既然要让兄长们都加入其中,那必定要足够的种子和农具。
小鹦鹉说了,种子和农具可是非常贵的,需要很多贷款的,既然这是为天下人谋福利,又是和兄长们一起研究,那自然要从公款出了。
这公款怎么来呢?
互不嘛,是肯定抠不出来一两银子的。
就钱尚书那守财奴的性子,可能不等他开口,他就要开始哭穷。
想到自己最近领到的差事,小太子立刻开始回想他那个抄家名单。
不用多抄,两个最沉的府邸,这种子农具就都来了。
陆承天正冥思苦想,想给这倒霉儿子想一个适合的差事,就听下面的人汇报,他这倒霉儿子直接将两江盐运和两江巡抚送进了刑部大牢。
证据齐全,板上钉钉。
刑部这边刚判了一个秋后问诊,他那倒霉儿子就已经带着官兵不远千里,亲自去了两位官员做官的州府,亲自抄了两位官员的府邸,陆承天听候太阳穴突突突的直跳啊!
这两位官员的名字可是在那个待抄家名单上的,而且还是大摊,可想而知这抄家能抄出来多少银两了。
只是抄家这种事,哪里需要他堂堂太子亲自出马,而且还是亲自从京中去了地方,这是生怕当地的官员抄家抄得太轻,抄得不干净。
太子殿下可真是雷厉风行,一下子就扳倒了两位神局要旨的贪官。
何止呢,太子殿下还带着人亲自去了这两位的府邸,亲自抄家,你说这太子殿下是不是抄家抄上瘾了?
这要以后动不动就抄个家,有几个人能够受得了啊?
铺设这两江银运史和两江巡抚怎就同时出事了?
这两个人坐到这个位置,都不是粗心指人,自然受伤都宰了。
陆承天听了,一耳朵,在心里呵呵一声,因为这样方便他一起抄家,不用一下子去两个地方奔波,他也不用给这倒霉儿子想什么好差事了,他这么喜欢抄家,直接去刑部吧。
想到刑部那么多案子,还要熟悉大量律法,太子应该会安分一些,老实一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政务上。
哪里知道等太子抄家回来就病了,还病得很严重,只能卧床休养,去刑部什么的,只能算了。
而我们需要卧床的太子殿下正大力地挥舞着锄头,在他开辟的一小块田地上肆意挥洒着汗水,可以说是相当热衷于种地这一事业了。
桑姨安也和小太子一样,从造纸厂挥洒完汗水之后,又去了苗圃,虽然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室外温度都在零下,但是苗圃这边有6个暖棚。
现在这里有5个暖棚都培育着河边倾,剩下的一个则是从培育室里转移过来的。
各种其他植物都是积风送过来的,奇奇怪怪的什么都有,但凡是长出叶子的,都放在这个暖棚的不同区域。
桑银安几乎每天都要过来溜达一圈。
现在除了小超市、小超市
APP
给他赚钱,他还有三个合作方金旅楼和锦绣代销售高级古风珠宝首饰,将是集团旗下的高端商场里的家具展销会,负责代销售他的那些名贵古典家具,而叶华拍卖行负责他的人参拍卖,如果他心情好,还会拿出来一两件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