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3章

    结果这一摇却摇出来的是空卦,等于是什么都没有摇出来。

    师折月叹气:“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这个阵法太过奇怪,挡住了所有窥探的视线。”

    “要么是这件事情我牵扯其中,属于我自己的命运,便也算不出来。”

    这个结果她没有太过意外,因为这里原本就太过奇怪。

    燕潇然却又想起了另一件事:“当初大哥魂魄不全时说了明月湾、玉儿锁和归来辞。”

    “明月湾和玉儿锁我们都已经找到,也解决了里面的邪物,这里会不会就是归来辞?”

    第670章

    相爱无言

    师折月听到这话面色微变。

    从某种程度来讲,这里的人千年前应该在千年前就已经死了。

    他们活着,应该是这座大阵的加持。

    客观来讲,整座苏城很可能会成为某个阵法的养料。

    只是他们到这里时,师折月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她便没往那方面想。

    可是仔细想想,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正常的。

    她喃喃地道:“归来辞?归来又辞别?还是归来的辞?”

    他们之前不管是明月湾还是玉儿锁,都是有着明确的地名的。

    归来辞这个地名他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都不像是正经的地名,更像是某种寓意。

    当看苏城这里的情况,对她而言,是千年后归来,似乎能扯得上一些关系。

    师折月又想起大师兄一直想要将她引去稻城,想要让她死在那里。

    她之前就有些好奇,为什么她去稻城魂魄会离体,燕潇然和白稚仙过去也反常。

    如今想来,那里一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才会让他们有这样的反应。

    师折月从道术空间里却出地图,她将石湖的位置标了出来,又将新苏城的位置标了出来,最后再标出稻城的位置。

    她便发现这三个位置相互忽应,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连在一起。

    燕潇然问:“看出什么了吗?”

    师折月回答:“我觉得我们去不了稻城,很可能就石湖底下的这个大阵有关系。”

    “这个阵法到底是用的什么运行的原理?又哪来这么大的能量能维持千年的运转?”

    燕潇然问:“若是道祖舍弃了一切,用他毕身的道术再加上各种法宝加持了?”

    师折月看向他,他轻声道:“我最近又做了不少关于他的梦。”

    “梦见玉儿锁的危机能解,虽然是靠那块冲天而起的巨石挡在谷口,但是却耗尽了道祖近一半的法力。”

    师折月的眼睛眯了眯,这事她之前其实也想过,那块巨石原本就是法器,想要激活不是易事。

    她以为是悠然用了什么法子做到的,没想到竟是道祖。

    她轻声道:“他真是矛盾。”

    燕潇然又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他自己觉得这段感情不容于世俗,所以一直都压抑着自己?”

    师折月问:“若如此的话,他为何要封印自己的能力,然后投胎转世变成你,而后又与我相识?”

    燕潇然摊手:“如你所言,你是你,悠然是悠然。”

    “对我来讲,他是他,我是我。”

    “他的做法我不能理解,我只想与你白头到老。”

    师折月失笑:“也是,就算你是他的转世,你也不是他。”

    “我现在在想一个问题,悠然知道他喜欢她吗?”

    燕潇然想了想后道:“我觉得悠然应该是知道的。”

    师折月问:“为什么?”

    燕潇然回答:“在我的那个梦里,道祖躲着悠然的时候,悠然也在躲着他。”

    “玉儿锁外的巨石,悠然不可能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两人知道彼止的心意,却没有一人愿意打破僵局表白,可能他们会将这个秘密带到坟墓里去。”

    第671章

    世俗难容

    师折月轻咧了一下嘴道:“他们可真够别扭的。”

    燕潇然叹了一口气道:“或许不是别扭,而是他们的身份摆在那里,注定不能在一起。“

    师折月想想他的这个说法,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也是。”

    “道祖毕竟开派祖师,悠然是代表道门的圣女。”

    “他们的身份实在是太高,他们若是在一起,影响太大。”

    她说完又道:“感谢祖母的宽容。”

    她和燕潇然最初两人的身份也不容于世俗。

    她虽然是在世子死后才嫁入燕王府的,但是最初是燕潇然的嫂子。

    两人在一起之前也有很多顾虑。

    如果没有老太君的包容,她和燕潇然想要在一起也是千难万难。

    就算如今他们心意相通,他们都还没有告诉老燕王妃。

    就是怕老燕王妃不同意他们在一起。

    不惧世俗的感情实在是太难。

    燕潇然轻声道:“是的,感谢祖母的宽容,也不知祖母和母亲可还好?”

    老太君和老燕王妃两人都很好。

    只是燕潇然几人离开京城太长的时间,老太君很想他们,也担心他们的安危。

    此时燕王府已经在为端午节做准备。

    去年的这个时候,恰逢燕王府出事,没有人有心情过节,端午节可以说是过得十分零乱。

    到了如今,王府里的众人也渐渐从老燕王和几位公子战事的事情里走了出来。

    凤知夏的儿子如今已经能爬了,他如今正是调皮的时候,没少折腾人。

    只是因为有他在,整座燕王府里添了不少生气。

    老太君和燕王妃只要有空,必定会陪着他玩。

    她们看到他,便觉得能看到燕王府重新兴旺起来的可能,他带给她们无穷无尽的希望。

    老太君陪着小家伙玩了一会便有些乏了,她毕竟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

    燕岁岁过来给她捏了捏肩:“祖母别累着了,千万要保重身体。”

    老太君笑了笑道:“老了,不中用了,什么都没做,便觉得累得慌。”

    燕岁岁这段时间一直在学医,她看了很多医书和医案,医术比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老太君的身体便由她在调理,比起去年来,其实还要硬朗一些。

    只是她终究上了年岁,身体比不得年轻时。

    她问道:“可有公主和你三哥寄回来的书信?”

    师折月和燕潇然离开京城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写信回来报平安。

    燕岁岁回答:“十天前收到三哥的信,他们都安好。”

    “依着之前的习惯,想来再过几日便能再次收到他们的信。”

    老太君点头:“他们平安就好,算算日子,他们已经出去快十个月了。”

    “也不知他们如今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危险。”

    燕岁岁宽慰她:“公主的道术高明,三哥和年年的武功高明。”

    “他们几个凑在一起,想来没有他们度不过的难关。”

    老太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希望如此。”

    “我近来不知道为什么总有几分不安,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便有些担心。”

    燕岁岁正打算再劝,却看见老燕王妃拿着几个画卷喜滋滋地走了过来。

    老太君问:“发生什么事了?这么高兴。”

    老燕王妃笑呵呵地道:“潇然袭了爵,如今也到了年纪,可以先替他相看起来。”

    “等孝期一过他便能成亲,为王府开枝散叶。”

    “母亲请看,这是我为潇然挑的姑娘,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

    经过之前的事情,老燕王妃对很多事情也想开了。

    她之前想要找个门第高的儿媳妇,这样才能对燕王府有所帮衬。

    可是如今她的想法却变了,燕潇然袭了爵,燕王府的门楣原本就很高了。

    如果再娶个门第高的儿媳女,恐怕会被昭元帝猜忌。

    既然如此,那不如实惠一点,找那种一看就很好生养的姑娘。

    她盼着燕潇然孝期一过就成亲,然后三年抱两。

    她还想找祖上有过生双胎的女子,如此一来,一下就能生两个孩子,三年抱四。

    老燕王妃把那些女子的画象展开,确实都是模样秀美的姑娘。

    下面写着她们的身份,老太君瞅了一眼,身份都不算高。

    从某种程度来讲,老燕王妃比之前长进了,很多事情看得通透了,如今也更加务实。

    只是燕潇然不可能看得上这些姑娘,师折月的身体也不太可能为他开枝散叶。

    老太君便道:“虽然说婚姻之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燕王府也没有那么迂腐。”

    “潇然袭爵不容易,他背负的太多了,他的妻子就由他自己去挑选吧,让他娶一个合他心意的姑娘。”

    “你在这里张罗了这么多,他人在边城,也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也许他在外面已经遇到了心仪的姑娘,你就别替他操心了。”

    老燕王妃虽然觉得老太君的话有些道理,但是她还是不太死心。

    她便道:“潇然这孩子自小就没怎么和姑娘相处过,他哪知道如何看姑娘?”

    “还是我先替他挑好了,他若喜欢就成亲,不喜欢就以后再说。”

    老太君见她兴致勃勃,也不好往他身上泼冷水,便道:“既然如此,那你先挑着吧。”

    “只一件事,往后潇然若带着喜欢的姑娘回府,你不准说三道四。”

    老燕王妃笑了起来:“母亲放心,我就不是那样的人。”

    “只要潇然喜欢的姑娘,我肯定不会反对,我如今替他相看,不过是做两手准备。”

    老太君意味深长地看了老燕王妃一眼后道:“记住你今日说的话,到时候可不要反悔。”

    老燕王妃眉眼含笑:“那不会!”

    她觉得自己是个开明的婆婆,只要燕潇然喜欢的女子不要像师折月那般早夭的命格,还能生养,她就不会有意思。

    老太君听到她的话笑了笑,不打算多说什么。

    反正这事总归会闹上一回,燕潇然总归会给老燕王妃一个大大的惊喜。

    正在此时,门房进来道:“老太君,宫里来人了,皇后娘娘请您进宫。”

    第672章

    不能回京

    老太君有些意外,皇后平时深居宫中,很少会诏见臣子。

    此时皇后要见她,约莫也是为了师折月的事。

    老太君收拾了一下,便进了宫。

    皇后是在坤宁宫见的老太君。

    老太君刚准备行礼,皇后便道:“免礼。”

    “来人,给老太君看座。”

    老太君向皇后道谢,皇后微笑道:“老太君不必多礼。”

    “本宫一直都对老太君十分敬重,每次看到老太君都觉得格外亲切,便如看到了自家祖母一般。”

    皇后的祖母已经过世多年。

    老太君不知道皇后今日诏她进宫是为了什么,她便笑道:“皇后娘娘说笑了。”

    “孙老太君是京中的典范,老身哪里能与她相提并论?”

    她们客套了一番,皇后便步入正题:“不知老太君近来可有燕王和公主的消息?”

    老太君回答:“王府最后一次收到公主的消息是十天前。”

    “依着他们以往的习惯,近来应该会再有信寄回来。”

    “娘娘可有什么吩咐需要老身转告给公主的?”

    皇后摇头:“那倒没有,本宫只是有些挂心公主。”

    “她去年离京之后,本宫就对她一直颇为挂念。”

    “许久没有她的消息,心里着实有些想念。”

    老太君笑道:“多谢皇后娘娘挂念,老身给她写信的时候,一定会转告皇后娘娘的心意。”

    皇后也笑了笑道:“时间过得真快,公主离开京城竟快一年了。”

    “本宫盼着她早日回京,端午节是赶不上了,希望她能回京过中秋节。”

    老太君点头:“老身也很想念公主。”

    “只是她在外面为我朝驱除妖邪,有时候妖邪不除,实难回朝。”

    皇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折月身子本就不好,却还去驱除妖邪,着实让人心疼。”

    老太君的眉眼含笑:“皇后娘娘如此疼爱公主,是公主的福气。”

    皇后又问了老太君一些关于师折月的事,老太君都挑一些能说的说。

    师折月原本十天左右给老太君写一封信,她是个报喜不报忧的人,信里写的都是当地的一些趣事。

    所以老太君只是粗略地知道师折月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却并不知道细节。

    她此时回皇后的话时再过滤了一遍,基本上讲的就是各地的风土人情。

    皇后认真地听着,不时问上几句,气氛极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