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6章

    他们都做得出来删前人的庙号和谥号这种事,还68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出来的!

    以68后后世那些68不要脸皇帝,居然改先人的名字,以68避后人的讳,都是从东汉这群不要脸皇帝开始!

    听着刘盈大骂东汉皇帝,连刘盈的小伙伴的脑袋都像是被锤子砸过似的,耳朵嗡嗡嗡响。

    这人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啊,他怎么敢如此点评后汉皇帝?

    更让他们纳闷的是,刘盈大放厥词,他们却有一种“很正常”的错觉。

    难道是刘盈的态度太理68所68当然,才让他们产生这种可怕的错觉?

    诸葛亮捧着掺了蜜水的酒喝了一口,压了压惊。

    刘盈嫌弃诸葛亮年纪小,不准他多喝酒。每次诸葛亮馋酒,刘盈都要给他掺半杯水混着喝。

    其余小伙伴跟着刘盈欺压诸葛亮,诸葛亮只能68处于“臭弟弟”的食物链最68低端,喝酒掺蜜水的那种。

    冷静后,诸葛亮点评道:“让先人避后人的讳,汉宣帝不也干了?荀子的姓都改了。”

    刘盈举着羊腿怒骂:“那也是个不要脸的后世子孙!”

    诸葛亮再次喝掺了蜜水的酒压惊。刘盈再这么嚣张下去,他都怀疑刘盈是汉高祖降世了。

    法正也冷静下来,笑68话刘盈:“汉哀帝不也是抢了前人的谥号?”他还68是认为68刘盈和汉哀帝有关系,特意刺探一下。

    刘盈翻白眼:“汉哀帝真的有谥号吗?”

    汉献帝有谥号,是因为他活得长。自己诈死,不仅年少,继位时间也短得可怜,哪怕是末代皇帝,也不该有谥号。何况群雄捧了那么多傀儡皇帝出来,还68不肯认可自己是末代皇帝。

    他应该和以68前那些68继位时间极短的可怜小皇帝坐一桌,与这个时空汉惠帝的两个倒霉儿子一样,和刘辩合称东汉的前后少帝。

    如果他们承认自己是东汉的末代皇帝,刘盈才能68得到一个单独的俗称,“汉末帝”。

    “早孤短折曰哀”“遭难已甚曰哀”,若只论谥号含义,这谥号配得上诈死的刘盈。但关键是,按照常理68,诈死的刘盈不配有谥号。

    这样一看68,和前汉撞了的“汉孝哀帝”谥号,就很耐人寻味了。

    听了刘盈的反问,法正皱眉沉思。

    张翼毕竟是真正的“勋贵世家后人”,官宦子弟,接受父辈对朝堂的教导更多一些68。

    他迟疑道:“或许是汉哀帝死后,朝堂诸公有人不认可他这位皇帝的正统性。他毕竟是董卓立的。”

    刘盈啃完了羊腿,用手帕擦了擦脸上和嘴上的油,对张翼点点头,鼓励张翼继续说。

    张翼心中涌出一股被认可的欣喜之情,语气多了几分笃定:“如果不认可董卓所68立幼帝,那与董卓同去长安,在董卓废立皇帝时妥协的诸公,脸面上便不好看68了,所68以68他们必须给幼帝上谥号。”

    庙号不能68随便上,便只能68上谥号,以68表明他们跪拜了几年的小皇帝确实是继承大统的真正皇帝。

    庞统疑惑道:“那为68何又和前人谥号撞了。”

    张翼迟疑了一会儿,道:“我想,这大概和史书中的‘春秋笔法’是同一个道理68吧?”

    诸葛亮看68向张翼的眼神,夹杂着些68许诧异。

    张翼在他们几人中,才华学识都垫底。只是众人更注重友谊,张翼又是“张盈”族弟,他们对张翼很宽容,没有自恃才华比张翼高,就轻视张翼。

    听张翼一席话,好似他内部未必没有锦绣乾坤?

    还68是说,张翼与他们交往中,成长了许多?

    法正眼珠子转了转,微笑68道:“盈弟啊,公卿中的矛盾,可有利用之处?”

    刘盈瞥了法正一眼:“正弟啊,自己想。你老是依赖为68兄,还68怎么成长?”

    诸葛亮、庞统、张翼三人忍俊不禁。

    刘备等四人却笑68不出来。

    刘盈暴论大汉先帝们已经68够让他们震撼,这四位少年话锋一转,从汉哀帝的谥号谈论到公卿之间的矛盾,甚至开始讨论如何利用这一点,他们就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了。

    刘备等人听了汉哀帝的谥号之后,都是听过就忘。

    如刘盈之前所68说,大汉礼仪并不完备,汉灵帝能68给父亲上谥号“孝元”,他儿子的谥号是“孝哀”也没什么问题。

    能68描述幼帝被弑杀的谥号,好像还68只有“哀”。

    刘备相信,不仅自己没意识到问题,大汉大部分人都不会意识到问题。他接触过袁绍、袁术、曹操,至少这三人完全没想过汉哀帝的谥号哪里有问题。

    还68是那句话,别说别的王朝没有,现在除了大汉,哪还68有别的皇帝有谥号的大一统王朝?大汉做什么都是正确的。

    但听“张盈”所68言,关键点不在于“孝哀”这个谥号本身,而在于幼帝刘协根本没资格有谥号。

    他们从这一点出发,看68到了朝中公卿的虚张声势和内部矛盾,讨论哪些68公卿被排挤或者心灰意冷,琢磨会不会有人愿意去益州“避难”。

    哪怕刘焉死后,长子和幼子阋墙于内,但总的来说,益州仍旧比四战之地68的中原安稳多了。

    避难的人只要避开成都等战略要地68,想在益州寻一处安稳之地68隐居,并不太难。

    而只要把他们骗到益州,等刘盈自己有本事了,请他们的子弟出仕,不就顺理68成章了吗?

    刘盈背后没有靠山,年纪也过轻,确实很难招揽人才。

    那刘盈就不用“招揽人才”,换个邀请方式不就行68了?

    法正得意极了。自己绝对是小伙伴们中最68聪明的一个!

    庞统和诸葛亮拒绝承认这一点。他们只是擅长的方向不同,法正更阴险无耻而已。

    庞统坚称自己在军略上无敌于世间,诸葛亮认为68自己是萧何再世,至于法正嘛,两人评价,也就是个陈平。

    张翼想自称一下肖似老祖宗,最68终还68是没有其余小伙伴脸皮这么厚,便谦称自己只有普普通通大汉开国列侯那般本事而已。

    刘盈对小伙伴们平等地68报以68嘲讽的笑68容。

    刘备等人目瞪口呆看68着四位少年郎说着说着正事,又毫无正形地68吵闹起来。

    这样无缝切换,真是让他们很不适应。

    刘备对这五位少年郎更心痒。

    若他能68得任何一人,以68这五人友谊,恐怕是会共进退,如他和关羽、张飞一样。那时候自己肯定霸业有成。

    可思及刘盈的话,刘备情绪瞬间低落。

    刘盈虽年少,却有逐鹿中原之心。除非逼不得已,他绝不会屈于自己之下。

    他甚至还68想招揽自己呢→_→。

    酒足饭饱,本来是刘盈和刘备聊天,后来刘备哑巴了,这四位少年郎完全没有见68客礼数地68自顾自聊了起来。

    他们煮酒评点先帝先贤,也评点当世英雄,然后吹嘘谁也不如自己,再进行68内部争夺。

    喝着掺蜜水的酒的诸葛亮,不小心喝醉了。

    刘盈和法正肩膀把着肩膀,嘲笑68诸葛亮果然是弟弟。

    张翼把诸葛亮背回房,庞统打68来热水照顾诸葛亮。

    这五人中,还68是有两人稍稍靠谱,否则诸葛亮这日子没法过了,绝对会气得背着包袱卷回家。

    刘备等四人住在另一侧小院。

    虽是暂时落脚的地68方,中原地68广人稀,大宅子太多,刘盈有足足一千部曲,想寻个大宅子落脚太容易。

    关羽、张飞、糜竺住一间屋。刘备单独住一间屋。

    刘备不知道其余三人是否睡着,他辗转反侧半宿,还68是披着衣服出门,在月光下闲荡。

    刘盈给他的冲击太大,他想理68清自己所68想,却越理68越乱。

    “哎呀,你也睡不着?”吃撑了的刘盈也没睡着。

    他本来想下线,但想着刘备在这里,或许能68触发什么“支线”,便命人看68好刘备,一旦刘备出门,就来通知他。

    很快,假装遛弯消食的刘盈,就和刘备偶遇了。

    看68见68眉眼弯弯,仿佛寻常人家无忧无虑少年郎的刘盈,能68言善辩,擅长交友的刘备,竟不知如何开口。

    “去那里坐坐,那里景色好。”刘盈带路,刘备沉默地68跟在刘盈身后。

    他们来到一处池塘旁的亭子中。

    月上中天,月影恰好落在池塘中央。

    天上有月,池中有月,池边柳影摇曳。

    刘盈将手持的灯笼挂在亭子中,人影也落入了池塘中。

    小小一方池塘,竟看68着有些68热闹了。

    刘备抬头看68月,低头看68水,又看68向言笑68晏晏的少年郎。

    这一幕夜景本该是寂寥和凄凉,再加上乱世之中城池中怎么也散不去的压抑哭声,更显几分鬼气森森。

    但刘盈站在那里,他心中竟觉得此景“热闹”,真是神奇。

    “我知道你心里在彷徨什么。”刘盈率先坐下,又指着一处石凳。

    刘备顺从地68坐在刘盈对面。

    “大汉若复立,确实有诸多困境。此世有我在,你是没希望复兴大汉了。”刘盈笑68了笑68,在刘备脸色沉下后,道,“但在没有我的世界,复立大汉也并非是最68差的选择。”

    大汉复立,一是难以68根除吸附在大汉四百年王朝的蛀虫,二是难以68对制度进行68太彻底的改革。

    至于大汉复立,会不会像后世人所68想的那样,华夏从此万世一统,刘盈坚信,绝无可能68。

    其实纵观世界历史,也知道这绝无可能68。

    世界历史中,只有隔壁某岛国万世一统。那是因为68他们地68盘又小又封闭,外68界压力68很小。再加上神道教的政教合一,才会保留天皇为68“宗教领袖”。

    不看68华夏,看68看68西亚欧洲等地68,复辟的王朝不知多少,但谁也不能68万世一系。

    华国人对“帝王万世一系”有误解,主要是对世界史不了解。隔壁岛国离得近,就把隔壁岛国当常态。

    这和什么双生子不吉祥,嫡王爷发配庶皇帝的嫡嫡道道,都是隔壁岛国和半岛国的糟粕。

    就是乱成一团猫抓过的线团的西欧中世纪,也没说哪个王朝能68长久存在。因为68王朝内部可能68会傻缺,但有外68敌啊。

    以68另一个岛国为68例,昂撒人征服了本地68苏格兰人,难道会改成苏格兰的姓?法国人打68赢了英法战争,难道还68要认英国人为68祖宗?

    大汉才四百年,再来一个“大汉”,顶多也就六百年。周朝八百年天子说什么了?谁把他们当回事吗?

    能68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华国人,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子叛逆劲儿。

    若王朝让他们过不下去,他们宁愿和王侯将相同归于尽,也不肯妥协。如果真的有所68谓“天命所68归”,那老天爷都要被他们掀了。

    从古至今,从神话传说到如今的大汉乱世,华夏人民就没有对上苍妥协过。

    若有本事的英雄,更是各个骄傲。

    自己都当皇帝了,正统就是自己。改姓?改个屁。

    后世已经68有人这样做过了。刘裕称帝的时候,就有人向刘裕献策,让刘裕改国号为68“汉”,以68显示自己是正统。

    刘裕就说改个屁。

    “再说了,北边有敌人,南边有敌人,海外68还68有敌人。”刘盈笑68意“盈盈”,汉圣宗圣皇帝刘盈的那种“盈”,“若大汉后人真的傻缺到要跪拜一个万世一系的皇帝,那大概中原也没什么战斗力68了。难道那些68蛮夷入关后,还68能68给大汉一个面子?”

    刘盈想想就可乐。

    你要说“汉族皇帝”就算了,那换成北魏皇帝、辽朝皇帝、金朝皇帝,还68有著名的大元皇帝大清皇帝,他们认不认大汉啊?

    那肯定是不可能68认啊。

    中原不争气,那就蛮夷入关呗。反正都是咱华夏,中原太拉胯,民族融合会打68醒你。

    世界史中有外68敌的王朝都不可能68万世一系。

    要说让皇帝这位置最68稳固的办法,就是脑袋贵恙的君主立宪制了。但就是君主立宪制,西方那岛国还68年年讨论,他们的君主有没有必要继续存在。

    “所68以68如果你再立大汉,也没什么了不起。我相信后世人的智慧。”刘盈安慰道,“如果后世子孙不争气,总会有天灾人祸打68醒他们。安心了吧?”

    刘备:“……”

    我安心个屁啊!!!

    别说什么安心了,他都快疯了!

    什么蛮夷,什么海外68,什么后世,小祖宗你究竟在说什么啊?!

    刘备捂着胸口,差点一头栽进池塘里。

    若不是怕把小伙伴吵醒,他们会打68扰自己欺负备备好大孙(管他什么孙,都是孙),刘盈都要放声大笑68了。

    看68看68刘备这扭曲的神情,太有趣了。刘盈回家就画出来,给阿父阿母他们也乐一乐。

    刘备看68向刘盈的眼神,颇为68幽怨。

    他破罐子破摔道:“你真的是人吗?”

    刘盈笑68道:“是啊。”

    刘备讥讽:“熟知后世五百年的人?”

    刘盈自得:“何止五百年啊。”

    刘备:“……”

    不行68了,他又想跳池塘了。

    或许自己已经68睡着了,此刻正在做梦!

    刘盈不放过刘备。他抓着刘备粗壮的手臂,继续叨叨个没完。

    刘备的眼神已经68完全黯淡无光了。

    他甚至都怀疑,眼前的“张盈”是不是大汉哪位老祖宗降世。不然“张盈”看68他的眼神,不会如此慈祥。

    但哪位老祖宗会这么恶劣啊?

    刘备本想猜,是不是汉高祖看68不惯后世子孙太废物,亲自下凡推翻腐朽的大汉了。

    以68汉高祖的性格,他真的做得出来这等荒唐事。

    但刘盈所68表现出来的性格,很明显是活泼的年轻人。

    洒脱的老年人和活泼的年轻人,差别还68是很大的。在刘盈与朋友玩闹时,他身上年轻人的活泼气息之重,让人不可能68错判他的年龄。

    刘备又猜,这老祖宗难道是汉武帝?

    但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一点。因为68汉武帝对大汉覆灭,一点都不洒脱。

    猜来猜去猜不透,刘盈不肯说,只挤眉弄眼让刘备受够了毒打68就来寻他,他再告诉刘备。

    刘备正想掩面而逃。

    想说的话暂时说完了,接下来的话,真的要等刘备再来寻自己,刘盈才会说了。

    刘盈意犹未尽地68做总结:“所68以68你也不用太忧伤。你不知道这个本应该没有我的世界,会变得有多荒唐,还68不如你三兴大汉呢。你若能68有个和你一样烈性又看68得到黎民百姓的后人,能68咬牙不接受投奔公卿的道德绑架,好好剔除大汉的腐肉,再来一个大汉也不是不行68。”

    刘备建立蜀汉时,其实已经68不用担心大汉公卿的影响。

    因为68他败了太多次,有点本事的公卿子弟,都已经68投向他人。

    点一点蜀汉中的高官,顶多是个益州豪族。那和地68头蛇没区别,算不上什么世家豪门。

    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益州的豪强翻不出一点水花,更别提左右蜀汉的经68济制度。

    所68以68蜀汉除了有个“汉”字,其实完全是一个新兴王朝的底子,其勋贵阶层全是“新贵”。

    只是蜀汉的底子太薄了。夷陵一场大火葬送蜀汉几乎所68有后备人才,蜀汉的末路几乎已经68到了眼前。

    诸葛亮北伐时,也深知自己是“逆天改命”。若不用北伐积聚人心,蜀汉早就灭亡。

    若蜀汉真的能68成为68“季汉”,季汉的难题就在于继任者能68否保持季汉的“独立性”,不像“中汉”一样被前朝勋贵豪族裹挟。

    对刘备而言,太难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