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第二层,刘盈建议刘邦趁着68自己“胡闹”招揽人才的热闹,下一个正儿八经招揽人才的诏书,令地方上68推举人才,并成68为定例。同时,大68汉将在地方上68设置学府,教授文武经算律令之学,有爵者皆有子68弟名额,可免费入学。
刘盈道:“现在阿父已经将天下近三成68土地分给有功兵卒,这群兵卒,将会取代曾经的六国和大68秦旧士人,成68为大68汉的新士人。他们现在不缺钱、不缺地位,缺的是学识。”
现在纸张还68没有改良好,印刷术不能用,竹简木牍只能靠抄书。
不过在关68中推广太学,咬咬牙还68是能做到的。
大68秦曾经最大68的难题就68是官吏太少,当68天下皆为郡县时,没有足够多的基层官吏来执行68大68秦的律令。
现在刘邦将天下分封,便可以68堂堂正正地区别68对待天下人,先给关68中人好处。
无论是中央选官推举,还68是太学推举入学,当68然是大68汉直属的地盘上68先试点。
诸侯国那里,刘邦也会下诏。而如何推举,如何建立太学,都是诸侯王自己说了算,当68然也是诸侯王自己出钱出力。
诸侯国那里效果如何,大68汉皇帝就68不越俎代庖了。反正推举来中央的人,刘邦一视同仁地考核就68是。
民间68很穷,还68没有椅子68。
刘邦和刘盈相对席地而坐,一会儿商讨,一会儿沉思,断断续续聊着68。
宋昌已经抱了竹简和笔墨来,吕泽和萧何一边听,一边奋笔疾书。
彭越得知68陛下来了,兴冲冲前来拜见。
他探头看到屋内景象,赶紧拉着68蒯彻小碎步离开,脑门68上68冒出了许多虚汗。
蒯彻不明所以68地被彭越拉走。
你拉我68做什么啊?!
第134章
彭越遣散众门客
一章半合一。
彭越想要68溜走,
路上遇到抓逃班义68父、弟弟,甚至相国的大汉丞相韩信。
大汉另一位丞相王陵被困官邸,没有韩信年68轻,跑得快,
独自承担所有工作。
韩信疑惑:“武城侯,
你在干什么?”
他这一嗓子,
刘邦和刘盈同时抬头望来,
彭越便跑不掉了。
“来了就进68来,
躲什么?”刘邦没好气道,
“你这个武城侯,
能68不能68有点大秦武城侯的样子?”
彭越支支吾吾:“还是别了吧?我不想死68不瞑目。”
刘邦被彭越的话噎了一下,
道:“你这话别当着章邯的面说。”
彭越忙道:“陛下,我不傻。”他怎么会戳好友肺管子?
刘邦知道彭越平日还是会做人,
不会故意戳人肺管子。若不是这样,他就不能68成为当地豪强头子。
故意戳人肺管子,
是只有他家逆子刘盈才会干的事。
不过刘邦还是需要68提醒彭越一下。彭越当了大汉的开国彻侯之后,
可68能68是生活太安稳,他越来越不爱动脑子,
章邯在密信中抱怨了很多次。
彭越又十分敬重刘盈。刘邦很担心彭越和刘盈越来越像。
说来“敬重”是什么鬼啊!刘邦能68理解老兄弟们对刘盈的溺爱,
但68刘盈怎么当得起68一个“敬”字?!
刘邦将彭越封为武城侯,既是因为彭越的老家昌邑原属于武城,
也是希望彭越这一位自他离开沛丰后所收复的第一员将帅之才,能68与68王翦一家和大秦一样,
休戚与68共。
再者,
章邯和彭越是挚友,刘邦想着,把彭越封为武城侯,
可68能68能68慰藉章邯的心。
刘皇帝如今有点后悔。他担心自己好心做了坏事,反而让章邯伤心了。
彭越见刘邦看他的颜色非常不满,以为刘邦是在生气他没有行礼便想偷偷逃走,忙解释自己不是不知礼,只是不想被逼着看文68书。
蒯彻本68来看着彭越的笑话,听68到彭越的辩解后,心里深深叹了口68气。
傻人有傻福,他希望彭越因傻而死68,但68看来彭越反倒是可68能68因为那根直肠子,活得长长久久了。
“好了,赶紧过来。此事和你也息息相关。”刘邦起68身把还想跑的彭越拖进68屋,按在地上坐着。
彭越嘀咕:“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可68是彻侯!一家子永远富贵的彻侯!
大汉最高的爵位就是彻侯,彻侯是有自己独立的“侯国”的。
什么?你说彻侯之上还有个诸侯王?
彭越又不姓刘。当他傻啊,不知道异姓王就是待宰的羔羊?
大汉功臣中萧何功劳第一,曹参战功第一,他们都是彻侯,还不能68看出68皇帝的心思吗?若真的傻的看不出68来,就看看韩信。韩信军功仅次于曹参,还是皇帝义68子,不也只是个彻侯。
我彭越也是彻侯,还用思考什么子孙未来?
“如今勋贵的官务多由门客来做。彭越,你相信那些满腹诗书的门客,真的看得起68大字不识的泥腿子主家?”刘盈拍了拍坐麻的腿,换了个坐姿,“赵王张敖没想过谋反,他把赵国交给门客,门客帮他谋反了;阿兄还在北疆与68匈奴殊死68搏斗,淮阴侯府的门客却要68杀了他的新婚妻子。”
韩信的眉头狠狠跳了一下。
刘盈装作没看见阿兄不满的神68情,继续道:“当官如带兵,彭越,你带兵时不会轻易将兵权假手旁人,做官时又怎能68偏信他人不会坑害于你?再者,难道我等好不容易有了荣华富贵,儿孙还要68做那大字不识的人吗?”
彭越皱起68眉头,跪地俯首:“太子教训的是,我是太惫懒了。”
刘邦深吸一口68气,不仅没有因为彭越幡然悔悟而欣慰,还很生气。
他在彭越耳边念叨了多少68次,彭越总是装傻。怎么刘盈就念了一次,彭越便听68了?!
刘盈瞥了阿父一眼,心里好笑。
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肚子不是最后一张饼吃饱的啊。
阿父念了彭越许多次,彭越心中本68就有醒悟,不然也不会参与68他“胡闹”的事。
在原本68时空中,彭越能68在秦末成为左右局势的一方诸侯,本68身智商是不差的,是有一定远见的人。
阿父点了彭越那么多次,彭越还有章邯这个被迫成为他挚友的挚友劝说,心态改变是理所当然的。
而今皇帝和太子都说了同样的话,彭越再不听68,那他就不是汉初英杰,而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了。
刘盈心里明白,嘴上不可能说。看见阿父郁闷,他就高兴!
“大汉朝堂与你同样情况的人很多,可68以说,现在至少68五成高官识字都不多。”刘盈提起68此事,心头刚刚让阿父不高兴的喜悦散去68。
洒脱如他,也不由捏了一下眉间。
后世有统计,汉高祖年68间,朝堂和地方官吏九成就是军功贵族。
这些军功,有大半都是揭竿而起68的泥腿子。如雍齿、王陵这样不喜读书,但68好歹读过书的豪强,都算文68化人了。
更别提地方上那些由军功兵卒转化成的新地主了。
大汉能68扫灭旧士族的基础,就是这群被刘邦分了三分之一土地的军功贵族。他们将成为大汉的新地主,将奴隶制和旧贵族的残余彻底扫进68垃圾堆。
其实说军功贵族被汉高祖分了三分之一土地,还是概算,算少68了。
在汉高祖年68间,有六十多万将士获得了赐爵,因他们受益的人口68,达到了当时户籍人口68的五分之一。这群新兴军功地主所拥有的田宅土地,占据当时大汉能68纳税耕地的六成。
封建朝代建立初期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土地资料的再分配。新的地主取代旧的贵族,才能68让王朝的统治变得稳固。
因刘邦的慷慨,在大汉刚建立时,就给大汉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刘盈所做的事,便是让这群泥腿子新兴地主,尽快转化成大汉的“官吏阶层”。
萧何等人从刘盈梦里神68仙的授课,窥见了后世选拔人才的制度。
他们原本68是属意“科举”。
在萧何等人看来,“科举”便是唯才是举,能68让他们这样的底层人才直接成为皇帝的臣子,无论对国家还是对皇帝,都十分有利。
可68惜制度好是好,这群人一琢磨,现在不适用。
若以考试取才,那么为大汉打天下的新贵族肯定全部68落选。
等他们看到了大隋的选官制度,敏锐地察觉了“察举”向“科举”变化的进68程。
萧何当即拍板,大汉如今用“察举”,便足够了。
要68唯才是举,必须要68刘盈,甚至刘盈的儿子、孙儿当皇帝时,在大汉已经天下归心,选谁当官都不能68动摇大汉统治时,才能68执行。
“察举”最大的好处,也是它最大的弊端,便是推举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当地“望族”和地方官手中。
在如今大汉朝堂九成官吏都是新贵的前提下,推举上来的人才定是与68新贵族休戚相关的人。
但68萧何也不希望被推举上来的人都是废物,这群人到了中央,也要68经过考试才能68授官。
地方官学,便是紧急培训这群草根地主,让他们迅速拥有当官的能68力。
此中工作量之庞大,萧何这样的先天打工圣体都有些吃不消。
刘盈一边向彭越提前介绍还在草稿阶段的察举制,一边感叹萧何的辛苦。
“治国者需要68有治国的本68领,你我都曾经是庶民,没有哪一位庶民想要68无能68贪婪的官吏。如何既能68选拔出68有治国之才的官员,又不至于让打天下的功臣们失去68权力,萧相国烦恼许久。”刘盈揉着眉间道,“把治国的权力都交由门客?那你们是公卿,还是门客是公卿?这是万万不可68以的。希望你们能68明白萧相国的苦心。”
萧何嘴唇翕动,许多话哽在喉头,最后化为了一句:“这不是我的烦恼,是陛下和太子的烦恼。我只是为陛下和太子做事。”
刘盈不会推掉功劳:“是我们共有的烦恼。”
刘盈的推心置腹,让彭越心里很难受。
哪怕在与68他奔驰在西楚腹地时,刘盈都没露出68过忧愁的神68情。现在倒是为他们这群不成器的长辈忧愁了。
“我知道了,是我辜负了陛下、太子和相国的好意。”彭越道,“我一定会督促子弟上进68。”
刘邦没好气道:“你自己也要68上进68!”
彭越结结巴巴道:“我、我都老了,就不用……啊,好好好,我也上进68。”
看刘邦抬起68了手,彭越垂下了脑袋。
这个皇帝,他是不高兴了,真的会亲手揍大臣,揍得还挺疼。
“你明白了就好。”刘盈道,“来听68听68我现在要68做的事吧。”
彭越真心服气后,以他的大嘴巴,刘盈和刘邦的谋划,很快就会传遍京城大小勋贵圈子。
他们都会知道,陛下和太子希望他们自家有本68事,而不是门客有本68事。
这也是对他们的敲打。
大汉不是大秦。什么汉承秦制,从来不存在,刘邦和萧何都不承认。但68大汉也不是春秋战国,刘邦欣赏信陵君,所以决不允许大汉出68现信陵君。
门客什么的,且收敛些吧。
大汉给了这群“门客”直接进68入朝堂的途径,哪怕他们是被“主家”推举做官,经过一层大汉直接选拔的程序,就像是在阳澄湖洗过澡的阳澄湖大闸蟹,那也是大汉的官,而不是某人的门客。
彭越回府后,沉思了一整夜,将章邯写给他的书信反复看了好几遍,终于听68从了挚友的劝说,遣散了家中门客。
他赐予门客重金,告知他们“内部68消息”,大汉即将大规模从民间选拔人才。
选拔人才时,大汉不是通过某个官吏直接推举,而是去68地方上甄选当地人才,每个郡县都有推举名额。通过这样的途径当官,才能68显示出68士人的本68事。
为了门客的未来,彭越希望他们回户籍地,争取地方宿老和地方官的推举。
他为门客向地方官写了推举信,相信只要68门客有本68事,就一定能68抓住这次好机会,并告知门客:“陛下首次征召人才,只从关中甄选。趁着大汉迁徙望族入关中,你们可68劝说家族,赶紧迁徙到关中来。”
彭越首先动作,很快就有消息敏锐的人跟上他的脚步。
朝堂勋贵多多少68少68都遣散了部68分门客。
汉帝将从关中征召人才的消息,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也传遍了天下。
这自然不是彭越等人口68口68相传能68达到的效率。
陈平再次动用整个大汉的情报网,所做的不是刺探敌人的情报,而是给大汉第一次大规模征召人才做宣传。
他先传递了汉太子“设擂台”的消息。
通关擂台者,全部68获得了汉太子承诺的奖赏。
有一位名为张恢的儒生,居然在与68随何的辩论中不分伯仲。太子特定他为获胜者,将相国府的文68吏官印赐予了他。
随何为此气得一日没吃下饭。
怎么这年68头精通申商的贱士,也敢自称儒家?你们法家又不是在朝堂上没有势力,你老老实实说你是法家人行不行?!
张恢也很生气。
虽然他精通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权术,但68他确确实实是儒生啊!他祖祖辈辈都是儒生!老师弟子也全是儒生!根正苗红的儒生!
我儒生为了辩倒其他学说,多学一点,多精通一点,不是很正常吗?
这个随何,真是腐儒!
一介腐儒,居然敢骂我贱士?他甚至不肯称呼我一声贱儒?!
张恢受到了极大侮辱,终其一生与68随何为敌。他和随何传到后世的学说,多为互相争辩之语,这是后话。
总之有汉太子徙木立信,汉帝再征召人才,民间便相信汉帝是真的有心将从地方上征召人才,变成固定的制度了。
既然有直接做官的盼头,地方士人便也不再琢磨去68给哪个勋贵当门客。
当了门客,就算将来做官,还是要68称呼别人一声“主父”,终究低人一等。
为太子徙木立信扬名后,陈平又宣布,汉帝尊重诸侯王的自治权,此次征召人才,先从关中、汉中开始,然后推广到其他汉帝直属的地方。
其余地方嘛,诸侯王自己征召人才,看见有好用的,就推举给他皇帝老人家。
本68来为汉帝大举征召人才而心慌的诸侯王,心便安了。
此事和自己无关,汉帝没想抢他们的人才,挖他们的根。
而之前汉帝要68求迁徙的地方豪族,有大半都停止了串联,加紧打包行李,匆匆进68入关中和汉中。
陈平暗中给他们泄露情报,先去68的人不仅有更好的田宅挑选,还能68赶上这次人才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