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丧也68是“祭祀”的一部分。黔首只是抱怨上面朝令夕改,很是麻烦;士人窥见了更68多。
以秦朝对律令的严肃,哪怕秦始皇忌讳别68人提及死亡,也68不可能不提前规定国丧的礼仪。
为何秦二世不按照既定的礼仪来?
为何朝廷不议定之后68再派遣使者通知天下68?
咸阳城内发生了什么巨变,六国士人们暂时无从得知。但68秦二世是个蠢货,他们已经知晓了。
刘邦也68知晓了。
他又去了丰邑。
夏收夏种甚至还没68结束,身为仓吏,他还得在沛县四68处奔波。
刘邦再次站在了田埂之上,眺望丰邑一望无垠的田地。
上次他站在这里,心里还想着如果给秦始皇当臣属会如何。
现在田地上的农人稀稀拉拉,许多田地的农活并未种完,农人却不敢出门。
《秦律》太严苛,诏令等同《秦律》。
上面朝令夕改,黔首就不知道自己会犯什么罪。他们只能躲在屋里,到夜晚再悄悄出门干活,以免触犯律令。
但68根据《秦律》,夜里出游其实也68是犯罪。
刘邦想了想,无声笑了。
他笑着坐在田埂上,笑着摇头,笑着叹气。
“秦始皇,怎么这么快就死了?”
刘邦想着自己在咸阳见过的车队。
他未见过秦始皇,只能凭借想象,在脑海里描绘秦始皇的模样。
秦始皇乃虎狼之君,面相一定很狰狞,一顿要吃十个刘盈那样的小胖孩。
哈哈哈哈哈哈……
刘邦越想越好笑。
夏种刚开始时,他才得到了据说是秦始皇亲自下68发的奖赏;
夏收还未结束,秦始皇便死了,还换了一个荒唐的秦二世上位。
这何等好笑,何等好笑。
“阿父,你哭什么?”
刘邦背上一沉,即使不回头,也68知道是刘盈这个顽皮孩子。
果不其然,很快感到沉重的地方变成68了他的肩膀和脖子。
哪怕他坐在田埂上,那熊孩子也68要爬到他肩膀上坐着。
“我哭了吗?”刘邦试图把儿子掀下68来。
刘盈牢牢抱着刘邦的脖子不肯动68:“阿父哭没68哭,你自己没68察觉?”
刘盈抱得太紧,刘邦放弃:“我没68察觉。”
刘盈把脑袋搁在刘邦的竹冠上:“现在阿父察觉了。阿父为什么哭?”
刘邦抹了一把脸,笑道:“不知道啊。”
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本来正笑着,怎么会流下68眼泪。
总不可能一介黔首,居然不自量力68到为高高在上的秦始皇伤怀吧?
那可太好笑了。
如果秦始皇泉下68有知,一定会感到受到了极大侮辱,恨不得把自己五马分尸呢。
刘邦向刘盈说了这个笑话。
刘盈低声叫道:“五匹小马警告,五匹小马警告。”
父子二人一起小声“哈哈哈”。
刘盈从刘邦的肩膀上跳下68来,跑到刘邦怀里坐着。
“阿父,就算全天下68说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我也68坚信胡亥一定是矫诏继位。”
“为何?”
“因为秦始皇不可能这么愚蠢。”
“阿父也68这么想。”
……
“蒙毅,我不信君上会选胡亥为二世。”从长68城回来的蒙恬道,“你有事瞒着我。”
蒙毅严肃道:“君上的心思,兄长68怎么揣测?难道我、李斯、赵高三人会同时说谎?”
蒙恬点头:“你们会。”
蒙毅:“……”
蒙恬道:“就算是你,如果你当时不是守在君上身边,而68是事后68得知胡亥已经成68为太子,为了保全自身和蒙家,你也68一定会。罢了,说这些有什么用。公子扶苏不肯逃跑,非要回咸阳为始皇帝守陵,我们已经没68有任何希望了。”
他留下68这句话,便奏请秦二世,将长68城兵权交给了王离,并请求南下68,镇压可能因为秦始皇驾崩而68生乱的百越。
李斯一直担心蒙恬会入朝为相,忙帮蒙恬说好话;赵高也68不希望蒙恬和蒙毅同在咸阳,附议李斯。
秦二世准许。
蒙恬从此远离朝堂,并带走了自己的家人。
蒙毅也68将妻儿交给蒙恬,自己独守着咸阳城。
他独自留在秦二世身边,助纣为虐。
自他回到秦朝起,就从未给秦二世提过任何建议,只知道奉承,唯独在秦二世询问如何对待宗室时提出了建议。
在他的建议下68,秦二世接连寻借口把兄弟姐妹贬为庶人,脸上刺字,流放最苦寒的边疆,连已经出嫁的姐妹都不放过。流放路上病死了好几人。
本想为父皇守陵一辈子的公子扶苏十分悲伤,在秦始皇陵墓前自刎,主动68为秦始皇殉葬。
秦二世夸赞长68兄的孝顺,厚待其子孙。朝堂在蒙毅、赵高和李斯的带领下68,皆夸赞君上孝悌仁厚。
“蒙毅!你就任由君上胡来吗!”
章邯愤怒地去寻蒙毅,然后68不欢而68散,再不登蒙毅家门。
第26章
始皇三十七年末
一更。
今年似乎非常漫长,
时间过得十分缓慢。
天下黔首,恐怕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经历今年这么多的事。
自秦始皇三十一年,大秦物价从一石谷不足五十,突然飙升至一千六,
天下黔首的日子就已68经很不好过。
他们不明68白,
日子都这么难过了,
之前在休养生息的秦始皇在看到物价飙升之后,
居然在三十二年重起兵锋,
重开徭役。
无数黔首死在了长城脚下,
百越山中68。
后世历史学家根据出土秦简,
对于此时大秦的徭役兵役情况有两种看法68。
一种是秦始皇末年,
承担徭役兵役的人数占天下的五分之一,丁男的三分之一;
一种是秦始皇末年,
承担徭役兵役的人数占总人口的一半。
无论是哪种,在黔首自实其田后,
除了秦地,
原六国田地多被豪强勾结官吏掠夺。众多黔首“名义”有田实则良田很少,丁男还68被抽调走至少三分之一,
却要满足大秦所有的徭役和赋税。
秦始皇一力镇压天下,
矛盾隐而68不显,但矛盾已68经压抑到只需要一点火星就会爆发的地步。
只是黔首命贱,
胆小,哪怕给他吃草都能68活。击破百越后,
秦始皇重新休养生息,
暂停阿房宫的修建,黔首喘了口气,居然开始期盼未来。
在六月时,
沛县的黔首还68在琢磨如果68粟改麦,能68多收多少粮食。
这一切期望,在七月戛然而68止。
经过三次国丧闹剧后,黔首心中68已68经惶恐不安。
这惶恐在八月底九月初达到了巅峰,变成了难以抑制的愤怒。
秦历九月,也就是一年的最末一月,是秋收的重要时刻。哪怕秦始皇再大兴徭役,也会避开九月。
可秦二世却发诏令,征伐天下丁男修建骊山墓。
他要在今年结束前,把秦始皇葬进去68。
刘邦不由庆幸,此时自己的官职是仓吏。仓吏只需要守着县仓,不用去68抓壮丁服徭役。
刘盈在荒唐的国丧中68还68每日傻乐傻乐,常仗着自己年幼去6弟家走家串户,嬉笑打闹。
只要声音小一点,谁会管无知稚童在做什么?
九月时,刘盈的脸上68也没有了笑容。
刘邦将刘盈拘在家中68,不让他乱跑:“现在沛县黔首都极其厌恶秦吏,哪怕乃公我都不敢去68酒肆。你小心被愤怒的黔首打死。”
刘盈闷闷地点头。
他闷闷地被韩信、刘肥护卫,在三位大儒和曹参、萧何、吕泽家来回游荡。
除了以往张苍和曹参的授课,萧何和吕泽因68待在家中68无聊,也加入了刘盈的授课。
他们自己的理由是无聊。
刘邦知道不是。刘盈大概也知道不是。
谁也没有揭穿,只是默默地继续过着每日看似平淡的生活。
幸亏他们已68经是秦吏,才能68继续过着平淡的生活。
刘邦在这段时间唯一做的事,就是把赏赐拿出来,给奚涓、周勃等好友赎买徭役。
《秦律》规定,黔首不想服役可以用金钱赎买。
在秦地,这个规定或许有很复杂的执行标准;在六国故地,有的人想花钱不服徭役也不行,有的人只需要花一点点钱,甚至不花钱,就可以不服徭役。
刘邦缴足了钱款,算是很给大秦面子了。
他能68给几个好兄弟付钱,却不能68给整个沛县的父老68乡亲付钱。
无论是曾让刘邦赊酒的人家,还68是会给刘盈塞好吃的小贩,刘邦都没有伸出援手68。
他也没这个本事伸出援手68。
刘盈还68是个孩童,更做不了什么。
他悄悄观察着沛县在秦始皇驾崩后的改变。
路上68行人变得稀少;
市集几乎已68经不再开门;
傍晚在家门口角抵的少年和孩童们都闭门不出;
原本黔首见到邻里68街坊的秦吏时都会亲切打招呼,现在连刘邦都得不到一个好脸色;
就算农闲时也有人忙碌的田地,现在明68明68正值丰收,却很少看见收割的人……
时间接近年末,沉寂变得嘈杂。
刘盈在去68上68课的路上68,总会听到有人指着太阳,指着河流,指着远处巍峨的高山痛骂。
韩信见到这一幕,或许是陪刘盈读书读多了,感慨道:“《春秋》中68场景,居然在如今再现。怪不得上68面要焚书。”
他说这句话时有唏嘘,还68有一点点的自豪。
本来他也是看不到《春秋》的,现在已68经读完半本了。
刘盈仰头问义兄:“阿兄,你说他们骂的是始皇帝还68是秦二世?”
韩信先让刘盈谨言,小心被抓去68修长城,然后回答:“当然是始皇帝。”
刘盈轻轻点头:“我想也是。”
天下黔首现在所痛骂的,当然是秦始皇。
这不仅仅是因为黔首对皇帝更替不敏感,也是因68为秦始皇的存在感太强了。
世人对秦始皇的神化程度,恰似后世的始皇粉——秦始皇无所不能,大秦现在这么混乱,都是他不想让天下好,而68不是做不到。
秦始皇巡游路上68,连恶神都63*00
能68斩杀,你说他病得起不了身68,导致秦二世矫诏继位,谁会信?
显然,这个刚继位就显示出暴虐之相的秦二世,就是秦始皇专门给天下人选的。
在黔首看来,秦始皇别说病得起不了身68,就算眼68睛已68经闭上68了,他身68边的人也一定战战兢兢,谨小慎微,不敢违背他的意愿。
在世人心中68,惧他恨他也敬他。
所以不会有人相信,秦始皇病危时身68边最信任的心腹全部背叛了他。
刘盈自言自语:“从平原津到沙丘足足一百五十公里68,从秦始皇生病,到病得起不了身68,尚且有好几日的时间。任谁都会想秦始皇已68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他们怎么会知道,‘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68死’呢?”
韩信听清了刘盈的话,疑惑道:“什么沙丘?秦始皇不是死在平原津吗?”
刘盈抬起手68臂,双手68枕在脑后,仰头看天:“我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