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4章

    蒙毅愤怒道:“我还从未见过有人怀疑蒙家对君上的忠诚!赵高,

    你居然敢污蔑蒙家!”

    蒙毅转身对胡亥恭敬道:“太子,

    你乃君上钦定的二世皇帝,该迅速回咸阳继位。隔墙有耳,

    即使掩盖,

    出游人数众多,谁知道会不会被68他人得知?夜长68梦多啊!”

    胡亥皱眉:“是啊。老师,

    真的能掩盖吗?”

    赵高还未开口,蒙毅便皱眉劝谏:“太子,

    你已经是一国之君,

    怎能再唤中车府令为老师?皇帝至高无上,这天下68无人能为皇帝之师。何况教导太子者众多,难道人人都在太子面前自认为师?”

    他说罢,

    瞪向赵高。

    胡亥一听,觉得有理:“确实。李丞相,赵中车府令,你们确定不会隔墙有耳,夜长68梦多?”对啊,我已经是皇帝了!

    赵高:“???”

    李斯已经疑惑了好几日68。

    始皇帝虽然下68诏书的时候已经难以起身,只能口述,让赵高代笔,但68自己是在场的。

    他十分确定,当日68始皇帝是下68诏让公子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能主持丧事的人只有下68任国君,那道诏书的意思自然是公子扶苏继位。

    可蒙毅是最后68见到始皇帝的人,且蒙家对始皇帝的忠心,确实毋庸置疑。若蒙毅不知道始皇帝的遗诏便罢了,他既然听到了始皇帝的遗言,实在不太可能背叛始皇帝。

    难道始皇帝快病逝时病糊涂了,真的想让胡亥继位,并悄悄给了赵高遗诏?

    赵高寻到他,坚称始皇帝没68有其他遗诏。

    蒙毅也68私下68寻到他,忧虑赵高的神68态不对,怀疑赵高对太子有异心。

    李斯被68两人给弄糊涂了。

    “李丞相,我记得你的儿子李由在荥阳为官?”蒙毅突然开口。

    走神68的李斯:“啊?是。”

    蒙毅对胡亥道:“太子若担心巡游的兵卒不够,我们可乘船去荥阳,让李由领兵护送我们回咸阳。”

    胡亥一拍大腿:“对啊!有李由的兵,我们定可高枕无忧!李丞相,你看如何?”

    李斯想了想,如果胡亥是正常继位,这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

    他不能当众说胡亥并非太子,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只能应道:“是,太子。”

    蒙毅又对赵高道:“君上还给了你一道诏令,让你火速送给我兄长68蒙恬,让他解除公子扶苏监军之权,遣公子扶苏回咸阳奔丧,你可送去了?”

    赵高手上还真有这么一封诏书,但68他一直认为那封诏书是让公子扶苏继位。诏书现在在胡亥那里。

    蒙毅再次露出不解的神68情:“你难道还未发出?赵中车府令,太子年幼,公子扶苏素有人望,若不迅速麻痹他,让他回京奔丧,六国逆贼寻到公子扶苏,借他名义谋逆,你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胡亥一听,大大觉得有道理:“对啊!”

    对你个头啊!赵高快被68胡亥的愚蠢气疯了!

    他选胡亥,不仅因为他教过胡亥律令。

    赵高身为秦始皇最信任的亲信之一,秦公子皆向他求过学,不独胡亥。

    他选胡亥,只是因为胡亥年幼且最愚蠢,最容易受他控制。

    但68现在他发现,胡亥太愚蠢也68不是好事。

    胡亥好像真的信了蒙毅的鬼话,以为始皇帝真的让他当太子,对蒙毅产生了信任。

    胡亥居然真的信了?!

    赵高冷静下68来,给蒙毅挖坑:“既然担忧公子扶苏,何不把公子扶苏赐死?”

    蒙毅神68色不变:“无论是将公子扶苏贬为庶人还是直接赐死,都要将公子扶苏请至咸阳,再由太子做决定。公子扶苏勇武,门客无数,你若在外把他赐死,他振臂一呼说太子矫诏,你能负得起责任?虽然兄长68肯定能制伏公子扶苏,但68你岂不是玷污了太子的清白?”

    李斯心情古怪极了。

    蒙毅句句都是胡亥乃始皇帝所定真正的太子,所以胡亥应该堂堂正正登基。

    反而赵高束手束脚,处处阴谋,倒像是质疑胡亥了。

    蒙毅回来的时候,李斯其实还没68有完全站到赵高这边。

    始皇帝还没68死,李斯不敢背叛。

    但68蒙毅回来时,赵高就威胁他,蒙家和扶苏走得很近,一定会想要丞相之位。李斯已经知道赵高和胡亥的意图,却没有上报始皇帝,便已经是背叛。

    李斯那日才会出现在小院门外,与赵高、胡亥一起等待蒙毅。

    他们被68蒙毅打了个措手不及,始皇帝驾崩之事已经半公开。巡游队伍中与蒙毅亲近者不少,他们再想杀蒙毅便不容易了。

    李斯日68夜忧虑,蒙毅却对他极其亲近,仿佛始皇帝的遗言是让他和蒙毅一起辅政。

    如果胡亥真的是太子,那他的猜测还极有可能是真的。

    可是李斯实在是难以相信,始皇帝居然眼拙到会选胡亥为太子。

    李斯思来想去,都想不透真相。

    赵高和蒙毅吵起来,又常常拉他评理。他头疼不已。

    李斯看向胡亥。

    胡亥的身体微微倾向蒙毅一边,像是面对着蒙毅说话。

    李斯能在始皇帝身边为官,不是不会察言观色。他立刻意识到了一件事。

    胡亥确实愚蠢,但68他真的一点智商都没68有吗?

    始皇帝的两个托孤大臣都声称自己有遗诏,一个说遗诏是扶苏继位但68要帮胡亥篡位,一个却说遗诏本就是胡亥继位。

    他会信谁?他应该信谁?

    “太子,蒙上卿说得对。”李斯心头一颤,恭敬道,“太子即将登基为帝,做何事都当堂堂正正,行霸道之事。普天之下68,没68有值得秦皇忧虑的事。我们当召公子扶苏回咸阳。若公子扶苏不肯回来便是谋逆,当斩之。”

    蒙毅迅速道:“臣附议。”

    胡亥道:“那就这样定了。我们赶紧启程,护送父皇回咸阳。李丞相,孤的安危就交给你和李由了。”

    李斯叩首:“谢太子信任。”

    见胡亥发号施令,蒙毅微笑着捋了捋胡须,一副十分赞许的模样:“太子,等换上丧服,你要劳累一些,以太子和未来皇帝的身份,安抚随队官员和沿路臣民68。放宽心,李丞相乃最为老成68持重之人,有李丞相辅佐,不会有难题。”

    李斯再次叩首:“请交给臣。”

    胡亥笑道:“让李丞相劳累了。”

    蒙毅又道:“赵中车府令因君上驾崩悲伤过度,失了分寸,但68也68是担忧太子,请太子不要责怪赵中车府令。赵中车府令,你要振作68啊,我们一同辅佐太子,才能使君上安心。”

    说罢,他落下68泪来。

    赵高:“……是。”他感到事情有点棘手了。

    现在连赵高都怀疑,始皇帝是不是告诉蒙毅,让胡亥继位。

    蒙毅这神68态,不像是演的啊?

    可始皇帝得眼拙到何等地步,才会让胡亥继位?难道始皇帝太过宠爱幼子,宠爱到神68志不清了?

    ……

    刘邦被68县令急急叫去,又急急回来,让全家穿上丧服。

    “皇帝驾崩了。”刘邦语气复杂。

    家中除了刘盈之外的人,神68色都很茫然。

    秦始皇压在天下68人头上、心上太久,令他的死亡很不真实。

    这样的人,居然会死?

    秦始皇死了,继位者是谁?公子扶苏吗?公子扶苏继位,天下68人会好过一些吗?还是更68难过?

    正在备考的韩信最为茫然。

    他都准备当秦吏了,秦始皇死了?那他还要备考吗?

    韩信在淮阴时从来不琢磨怎么养活自己,只琢磨天下68大势。所以他确信,秦皇一死,天下68必乱,谁当秦二世都没68用。

    “把肉藏起来,以后68晚上偷偷吃,不要被68人抓了把柄。”刘邦多吩咐了一句,“特别68是你,盈儿,不可任性。”

    刘盈脸上的五官皱作68了一团:“阿父,秦始皇真的驾崩了?”

    刘邦疑惑刘盈为何会询问:“还能有假?是信使通知天下68国丧。”

    刘盈的脸皱得更68厉害:“现在才七月啊。”秦始皇的遗体七月就到咸阳了?

    “七月又如何?”刘邦顿了顿,对刘盈招手,“我们单独说。”

    刘盈抓住刘邦的手,和刘邦进了里屋。

    韩信见刘盈这态度,也68生出疑惑。

    但68他的疑惑还没68问出口,就被68义母和阿姨催促去换衣服。

    “唉,不知道国丧需要干什么?”吕娥姁发愁,“盈儿顽皮,要是犯了国丧忌讳可如何是好?信儿,肥儿,你们要盯紧盈儿!”

    刘肥坚称刘盈聪慧,断不可能犯忌讳;韩信叹气,只能自己记下68,烦恼得把之前疑惑都抛到脑后68了。

    “盈儿,你在疑惑什么?”刘邦问道。

    刘盈盘腿坐到刘邦身前:“那日68贵人来丰邑寻我们时,贵人说他来自秦始皇的巡游车队,马上要回平原津,所以才不能留宿。算算日68子,现在秦始皇的车队还没68回到咸阳吧?”

    刘邦道:“确实没68有。始皇帝在平原津驾崩,现在在回咸阳的路上。”

    “在平原津驾崩?!”刘盈惊呼。

    刘邦敲了刘盈脑袋一下68:“小声点!”

    刘盈摸了摸被68敲疼的脑袋,歪头疑惑:“平原津?不是沙丘吗?”

    奇了怪了,秦始皇不是在沙丘病逝,然后68“嬴政梓棺费鲍鱼”,到了咸阳才发丧吗?难道是《史记》记录有误?

    刘盈问道:“秦始皇定下68太子了吗?可是扶苏?”

    刘邦摇头:“是公子胡亥。”

    刘盈镇定下68来:“哦,还是他啊,那没68事了。”

    轮到刘邦疑惑:“什么叫那没68事了?”

    刘盈坏笑:“阿父,你不是不让我告诉你未来的事吗?”

    刘邦被68勾起了好奇心,但68刘盈这么说,他又不好再问,实在是心痒得很,忍不住瞪了刘盈一眼。

    “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刘盈爬起来跑了,“趁着现在还没68人来家里,我要吃肉吃到饱!”

    刘邦捶地。

    心好痒,好想知道刘盈想说什么!

    什么叫“不是沙丘”?难道秦始皇应该在沙丘病逝?

    什么叫“公子胡亥就没68事了”?他从未听过公子胡亥的名声,在秦国朝廷唯一有名声,带过兵打过仗的只有扶苏,儿子从哪听闻胡亥的名字?

    “不过盈儿的预言果然有错误。”刘邦自言自语,“按照盈儿的语言来行事,一定会掉进坑里。”

    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摸索着走啊。

    刘盈虽然疑惑,但68就小小疑惑了一下68,便将此事抛之脑后68。

    《史记》也68是汇编多家前人之言,细节不一定正确。

    而68且自己的时空与《史记》不同的地方也68太多了,光是自己是穿越者这一条,就能全然推翻《史记》中许多记载。

    何况《赵正书》中不是写秦始皇是个蠢的,专门选了从未接受过皇帝教育的胡亥为帝。胡亥明明是正常继位,还一上位就自灭满门吗?

    说不定他现在在《赵正书》中的世界呢。

    无论细节怎样不同,历史大势却不会更68改,就像是日68升一定日68落一样。

    秦始皇一死,秦朝就已经灭亡。

    就像是人已经脑死亡,余留的时日68,不过一具行尸走肉苟延残喘,慢慢咽气。

    刘盈在细麻衣外面披上粗麻布,如给父亲服丧似的。

    他们还不知道大秦的国丧要怎么守,朝廷还未派人告知他们,所以便按照最隆重的孝去守。

    《秦律》严苛,一不小心就要连坐当城旦舂,黔首再谨慎也68不为过。

    换好丧服后68,刘盈召集小伙伴,挨家挨户教导一无所知的黔首们如何守孝。

    “历代秦王都不愿意以国丧扰民68,这次应该也68一样。”张苍猜测。

    最重“孝”的是儒家。连儒家都“礼不下68庶人”,何况不尊儒的秦国。

    历代秦王都很厌恶士人黔首因守孝耽误正事,就算要守孝,该干活还是要干活。

    刘盈也68是如此想。

    没68想到一月之后68,新来的使者颠覆了刘盈等人对大秦的看法。

    “啊?天下68为秦始皇守孝三年,不准吃肉,不准嫁娶生子,不准奏乐,连衣服都不能换?!”刘盈尖叫,“秦二世有病吧?!”

    《史记》中没68写啊!

    三位暂住的大儒都觉得这个诏令有病。

    大秦的人口本来就不足,你还三年不准嫁娶不准生子,你这是奔着亡国去的吧?!

    吕娥姁难得对政令发表不满:“已经怀上的孩子怎么办?总不能打了吧?这一不小心就是一尸两命!”

    刘邦头疼不已:“上面让县吏去监督黔首,这要怎么监督?挨家挨户抓孕妇?”

    韩信道:“这秦吏,我还是别68考了吧?”

    虽然他预测秦始皇一死,天下68必定大乱,但68这也68太蠢了!

    刘邦摆了一下68手:“暂时别68考了,观望看看。秦国就算满朝庸碌,也68不可能任由秦二世如此乱来。”

    还好,只半个月,就有新的使臣来,说之前诏令作68废。为了不耽误百姓耕作68,所有人不准守孝。

    “啊?一日68孝都不守?”

    天下68人再次震惊。

    哪怕七日68易服,也68要给先帝一个体面吧?秦二世也68太不孝了!

    刘邦与兄弟们商量了一下68,在萧何的提议下68,他们还是决定让家人服孝一月,看看上面的政令还会不会变。

    不出萧何所料,又过了一旬,咸阳再次下68达了政令。

    这次政令正常了,寻常黔首只需要为秦始皇守孝一月,一月不嫁娶、不奏乐、不喝酒吃肉即可,生孩子无所谓,黔首随便生。

    虽然政令正常了,但68所有人都发现了一件事——秦二世的诏令朝令夕改,仿佛儿戏。

    大秦重律令,无论黔首对《秦律》再不满,也68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秦律》至少对黔首而68言,《秦律》就是“铁律”,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

    《秦律》会有改动68,但68改动68都会经过仔细斟酌,然后68郑重地重新颁布,并让秦吏教导黔首新的律令。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