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沈逍也不甘示弱,挡开就还手。侍官吓得?魂飞魄散,忙上前将两个?孩子分开:
“我的两位小祖宗诶!”
萧元胤嗓门大,侍官担心他惊动圣上,半哄半劝地先将他拉走了。
沈逍蹲下身,拣起扯落的剑穗,掸去灰尘,放到袖子里。
夜里躺到榻上,摸出藏去了枕下的剑穗,凑到鼻间,闻了闻。
淡淡的郁金颜香。
母亲的味道。
他记得?前不久的端午宴上,萧元胤扭股糖似的坐去了母亲身边,缠着要姑母送生辰礼物?给他。
天家的女子,都不会?亲自做女红的。
至少沈逍从前是这样以为的。
但母亲,却亲手为萧元胤打了这根剑穗。
带着她的味道。
沈逍又闻了闻那根剑穗,比到自己的腰间,看了会?儿,然后?重新收起,小心翼翼地藏回到枕下。
夜风吹拂着纱帐,在绣着金线的褶皱处微微鼓动,将窗外映入的朦胧月光折射得?一闪一闪。
眼角处,像是也有什么晶莹的东西,冰凉滑落。
第
124
章
沈逍开蒙之后,
跟着皇子们一起进了崇文馆读书。
一同入学的,还有晋王的遗腹子萧佑,据说是得了太后与圣上的额外恩典,
不计较其父逆罪,许其与皇室子弟一起接受教育,以此彰显天恩浩荡。
当年晋王的逆案,虽有兵部收集的罪证为佐,
但晋王据传又死在了突厥人手中,
所以事情的真?相,背后一直众说纷纭,
渐渐的,成了朝廷内外的禁忌,无?人敢再多提。
萧佑身份特别,
崇文馆的先生都不敢怎么用心教他,
布置下来的课业,
旁人若是不会,
先?生会细心单独讲解,但?轮到?萧佑,
便只是敷衍几句“不会就算了”。其他小孩不明就?里,
只道是萧佑蠢笨,
时常嘲笑挖苦。
一日午后,
诸学子在临水阁里各据书案,答写先?生布置的课业。
萧佑把纸页卷进怀里,悄悄溜到?沈逍身边,
拉他出了水阁。
阁外?伏日的暑气,
夹杂着莲花的清香,扑面而来。
沈逍道:“拉我出来做什么?”
萧佑拽着他继续走?,
“你跟我来嘛。”
崇文馆位于翰林院内,穿过南面的廊榭,就?是翰林学士院的书斋。
萧佑在斋外?站定,掏出衣服里的纸页:
“我外?祖父是四门学的监丞,他跟我说沈姑父是学士院的院副,很厉害的!表兄去帮我说说,让姑父给我讲讲题,不然待会儿?先?生回来提问,又只有我一个人什么都不懂,杨定他们肯定又要笑我!”
沈逍沉默了会儿?,伸出手,“我给你讲吧。”
他的父亲很少理会他,总是冷冰冰的,府里的下人们都赞驸马温和,但?沈逍却有些怕他。
更不敢,主?动去打扰他。
萧佑藏起纸页,“不要,表兄每次讲得太快,我听了好几遍还是不懂,我想找真?正的老师教!表兄就?帮我问问嘛,刚好你也能?进去见见姑父,你难道不想见你爹爹吗?”
要是自?己的爹爹还活着,他一定天天黏着!
沈逍一动不动。
萧佑见他不肯帮忙,叹了口气,左顾右盼看了几眼?,趁着斋外?侍者都在外?面粘蝉,遛进了门里。
过了许久,都没出来。
书斋青墙白砖,窗外?是一片葱郁的槐树林,此时传来夏日午后的蝉鸣,密密集集的,一声接着一声的“知——了、知——了”。
守斋的侍者们拿着粘竿,在林间仰头寻找蝉影,渐渐越走?越远。
沈逍默等?了许久,慢慢走?去了斋窗前?,站到?一株槐树下。
檀窗内,萧佑踮着小短腿站在书案边,身边的沈少瞻穿着官服,神情和蔼,正翻着纸页,向?他讲解着什么。
窗棱间光影稀疏,投在一大一小的两道人影上。
沈逍从没见父亲对自?己这样说过话。
有次赴宴看烟火时,宗亲里的老叔祖母问他为何不抱儿?子,他也只淡淡道:“不太会哄小孩。”
可眼?下他帮萧佑讲着题,细致而耐心,时而还会微笑一下,抬手摸摸孩子的头,一脸慈爱。
沈逍静静站在树下,雪白的槐花,落了满身。
回到?家,他问乳母:
“我父亲他,是不是……喜欢好学的小孩?”
彼时沈少瞻已辞了中书省的差事,单领翰林学士院之职,主?持明算科的讲义编撰。
乳母道:“驸马是明算科的首傅。做老师的,自?然都喜欢聪明好学的弟子。”
沈逍的学业一向?极好,但?从这一天起,又开始额外?用心钻研算学。
永徽帝宠爱他,请了玄天宫的冥默先?生为其授课,两三次过后,冥默觉察到?孩子的天赋与专注,提议要收沈逍为弟子,皇帝自?是大喜。
沈逍得了冥默亲传,六七岁时就?开始修习天元算术,相比之下,崇文馆里教的那些题目,便于他实如小儿?科般。
一日下学,崇文馆的先?生领着学生们出馆,恰遇从翰林院出来的沈驸马与同僚,上前?见礼后,忍不住褒赞道:
“沈世子不愧家学渊源深厚,同样的题目,唯独他能?列程式解之。”
扭头示意沈逍,让他将?刚才解题的答纸递了过来。
在场诸官传阅之后,纷纷惊讶称赞,向?沈少瞻道贺。
沈逍也鼓起勇气,抬头望向?了父亲。
却见他只是神色淡漠,应付般的点了点头,随即对同僚道:“院首还在等?我们,赶紧过去吧。”
说罢,便告辞离开。
答题的纸,被重新递回给沈逍。
他神思木然的,一时没捏住,纸页落到?了地上,又被飞吹滚去了别处,四下飘落流散。
~
沈逍从此,不再敢有任何期冀。
或许就?像萧元胤说的那样,他生来就?让人讨厌,谁也不会真?心喜欢他。
下人们对他好,只因为要侍奉主?子、仰人鼻息,寻常人当面称赞,是因为他身份尊贵,不敢不敬,就?连悉心教导他的师父,也可能?只是想培养一个玄天星宗的传人,承袭衣钵而已。
没有人,会因为他本人而喜欢他。
他是那么让人讨厌的孩子,只会让父母见之心烦的孩子。
唯一的一点慰藉,是他的皇帝舅父,一直对他很好。
每次他跟母亲一起去承极殿的时候,舅父就?会让人做他喜欢的桃露酥给他吃。
桃露酥甜甜的,吃完,总有些想睡觉。
这一天,他吃完点心,又趴在外?殿的榻案上睡着了。
朦朦胧胧间,像是听到?了几声尖叫。
他睁开眼?,头还有些发昏,迷茫间好像看见外?祖母匆匆走?过身边,进了内殿。
沈逍下了榻,跟了过去。
内殿中光线昏暗,四周的窗户都被关得严严的。
通往御榻的垂帘被拉扯落在地上,半遮在一具华服女子的尸体上。
沈逍认得这个女子。
他的舅母,王皇后。
此刻皇后倒在狼藉的布帛间,脖子上缠绕着帘带,双目圆瞪,模样骇人。
皇后的旁边,站着他的母亲殊月长?公主?,衣衫凌乱,满脸是泪,挥开皇帝舅父试图安抚的靠近,转身呜咽哭泣。
太后也看清了那具尸体,愣了片刻,扬手给了皇帝一个耳光:
“她是哀家的侄女!”
永徽帝偏回头,望着太后,面无?表情:
“朕是母后的儿?子,被撞见不该见的,母后是要保儿?子,还是保侄女?”
太后怒不可遏,浑身颤抖,余光猛然瞥见沈逍站在了门口,忙上前?挡了孩子的眼?,把他拉到?殿外?,交给了女官。
离开前?,沈逍听见太后低声对王喜瑞道:
“今日承极殿的宫人,一个不留。”
~
沈逍回到?家,连着几晚都在做噩梦。
梦里反反复复,全是王皇后双目鼓睁的骇人模样。
事后太后哄了他许久,说皇后生了病,才会在承极殿里晕倒,然后去世了。
七八岁的年纪,对于死亡尚有些一知半解。
但?沈逍心里很清楚,舅母,不是病死的。
因为太后的从中斡旋,皇后的“病逝”,到?底没有引起太大的轩波。
夏天到?来的时候,永徽帝依旧照惯例前?往行宫避暑。
这一次去的,是渭山行宫。
从长?安前?往渭山,必须要走?寒岭官道,周围山脉起伏,古木参天,阴凉葱郁。
皇室车队冗长?,除了皇帝、宗亲的车驾,还有嫔妃、皇子公主?,以及驮载着高阶宫婢和行李的车辇,由禁军和神策军护卫着,浩浩荡荡的,一路蜿蜒在起伏的山林之间。
夏季山洪频发,时常还会遇到?泥石流,因此自?肃宗时起,寒岭官道上就?陆续修建了多处官驿,供车队停歇。
官驿的规模有限,容不下这么多显贵同时入住,加之队伍绵长?,为了避免遇到?意外?被阻于夜路,时常会分批前?行,以皇帝的御驾最为靠前?。
沈逍留意到?皇帝每次提前?出发,都总会让人将?自?己的母亲召去作陪,而自?己则单独留在皇子们的车队中。
从前?每年外?出避暑,也皆是如此。
外?人都知皇帝与长?公主?手足情深,常常一起同辂而行,并无?太多在意。但?自?从那日亲睹过王皇后的死状,沈逍的心,便一直有些惴惴难宁。
他始终记得那时母亲衣衫不整、痛哭流涕的样子,夜里噩梦萦绕时,除了死去的皇后,也会梦到?母亲浑身是血,一动不动。
年幼的认知辨不清缘由,只是直觉地觉得母亲和舅父在一起的时候,也许代表着某种未知的危险。
母亲虽不爱他,但?他作为儿?子对于父母的依恋,却是本性天然。
他很害怕,母亲也会像皇后那样死掉。
,尽在晋江文学城
车队抵至安右官驿,圣上的御驾需要赶在天明前?出发,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在入夜前?驶抵下一处官驿。
皇帝身边的内侍官来传话,让殊月长?公主?一起出行。
沈逍趁着宫人们忙碌准备的工夫,出了厢房,找去了驿外?的金辂前?。
天色将?亮未亮,侍卫去了马厩,替换牵拉金辂的骏马。
沈逍自?己扶着车辕,爬进了辂里。
辂内华贵宽敞,分作里外?两厢。
沈逍走?到?里厢,没有看见永徽帝。
怔忡间,听到?车外?侍卫返回的声音,忙躲进内室,藏到?了坐榻垂布下仅容孩童身量的窄小空间。
侍卫换好了马,走?进车内巡视了一番,确认没什么问题,又重新下了车。
不多时,永徽帝登辂踏入进来。
沈逍趴在坐榻下,迟疑了半晌,犹豫着要不要出去。
皇后死后,他对自?己的这位舅父,生出了些莫名的惧意。
可舅父他,一直那么疼爱自?己,以至于自?己在心里暗暗把他视作了父亲般的人物,想要一直地去敬重相信,不愿怀疑。
正踌躇间,沈逍听到?了母亲的声音,伴随着衣物的窸窣声,哽咽响起:
“陛下,就?不能?放过我吗?”
皇帝舅父的语气,则有种彼时他不知如何形容的轻佻散漫:
“你说呢?”
车外?传来禁卫出发的号令声,金辂缓缓朝前?移动。
沈逍趴在榻下,一动不动。
母亲的啜泣声,渐渐又大了些,随即隐忍压抑,又像是在哀求着什么。
车厢里充斥着古怪的喘息与撞击,地上散落的衣物,被带踢踩到?了垂布边,蹭到?了沈逍的脸上。
他伸手拨开,视线越过垂布边缘的缝隙,望了出去。
暗黄的帘,雪白的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