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论地位,虽然刘备只是个私表的骑都尉,但毕竟也是个两千石了,而且其人身后影影绰绰的有徐扬诸位诸侯的身影,有何进旧部的政治立场,还有一个卫将军之弟的身份……恰如曹操是袁绍发小一般;论实力,刘玄德再怎么样,手中也有自己的几千兵马,在此处有属于他的一个大营,更不要说经过董相国数月的军事调教后,关东诸侯多少对来自边郡的军事人才多了一些重视。
总而言之,尽管刘备在这个大营中属于地位最低的一个人,尽管大家心里还是隐隐约约的看不起他,却终究是将他视为平起平坐的一员……换言之,在关东诸侯眼里,刘备到底还是有人权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那么,既然其人有‘人权’,那在眼前这个大家都无可奈何的状态下,他挺身而出,借个几千兵马外加几个将军,又算是什么大事呢?
而相对应的,刘备也非是一时兴起……实际上,这些日子枯等在虎牢关外,整日朝夕相处,刘玄德对这些关东诸侯也起了一些别样的心思。当然,这倒不是说刘玄德如何如何愤世嫉俗,平心而论,他其实还是挺认可这些人的,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人的门第、学问、人脉都并不是假的,自己跟这些人相比,的确是差了好多根基。
只不过,随着乱世到来,随着兵事渐盛,刘备陡然发现,自己身上那些原本并不算什么的东西居然也变的格外有价值起来,而这也让其人渐生信心——他想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涿郡刘备也不是只能仰人鼻息的无能之辈!
一晚漫漫,刘备在营中悉心准备。他先是与于禁、乐进二人一起认真讨论了一遍第二日的战术计划,复又亲自送二将出去,然后又亲自带着简雍、吕岱一起去巡视营房、慰劳安抚将士,忙到三更方才回到主帐,与张飞一起同塌而眠……当然,张益德早早睡着,倒是让他省心了。
一夜无言,第二日一早,刘备准备停当,便又带着本部兵马与张飞、简雍、吕岱三人一起往中军而去。中军处,从袁绍往下,并无一人刁难,袁绍的三百精骑、于禁的三千泰山步卒、乐进的两千陈留步卒,早已纷纷静候不说,曹孟德甚至还居中联络,又请各路诸侯送来一些甲胄、刀矢、旗帜等物……对此,刘备自然笑纳,然后便兀自行动去了。
按照计划,和昨日一样,久候到快中午的时候,袁绍才忽然遣人送战书而去,而华雄趾高气扬,果然直接在虎牢关门楼上召见,然后当场应许,双方约定,下午依旧在汜水东岸一决胜负!
“将军。”眼见着袁绍使者离开,春风拂面之中,华雄身侧倒是有一名军吏忍不住出言劝谏。“我军连战五日,虽然连胜,却也不免疲惫,何妨稍作休整再行挑战?”
“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华雄身材雄壮,虽然没有出战,却披挂严整,显得威风凛凛,而其人闻言,颇有些不以为意。“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军虽然疲惫,但关东群寇又如何不是连战连败,士气低落呢?”
军吏一时显得有些茫然:“既然低落,为何彼辈还连连挑战呢?”
华雄闻言扶着虎牢雄关的砖石大笑,且笑声不止便指着东面绵延二十余里的联军大营而问:“你莫非以为彼辈是心甘情愿,自己求战的?以为彼辈有所恃,这才来屡屡挑战于我?我实话与你说,他们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你想想,彼辈皆关东名门,然后提十万之众,却久久不能压我西凉三千骑兵,传出去天下人如何看他们?他们也是骑虎难下!”
军吏一时叹服。
“不过,你所言也是对的。”华雄复又正色道。“相国此番兵力布置,本就是以黄河天险和虎牢雄关为念,北、东两面以守,南面以攻,所以颍川、南阳兵多,而我部兵少,若是久战疲惫,说不定便会出岔子……这样好了,明日再战一场,连赢七阵,凑个说法,也好报给相国,然后咱们就继续安心守卫虎牢关便是!”
军吏更加无话可说。
华雄既然心中渐定,便也不再理会,而是回到关内稍作休整,然后便点起三千铁骑,径直越过汜水出战去了。
战鼓隆隆,旌旗招展,关东联军大营中也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队阵型严整,昂然出阵,却正是于禁和他的三千泰山兵。
话说,泰山素来也是汉室主要兵员地之一,这是因为当地盛产弩兵,泰山劲弩虽然不如冀州的长枪大弩那么名声出众,却多少因为当地兵员充足,便于招募而多有使用……实际上,已经身死的王匡还有眼前这支部队的主人鲍信,当初之所以能够率先返回洛阳,本身就有泰山兵便于招募的缘故。
而回到眼前,于禁这支部队其中也有足足千人的劲弩部队,配着长枪大盾,颇显雄壮,而且阵型严密,倒是让华雄格外警醒了不少……毕竟,这支部队显然和之前的各部不同,乃是针对骑兵下了功夫的精锐。
与此同时,虽是步兵,却竟然不是约定的五千之数,而是三千人,那对方的战术似乎也就呼之欲出了——先以三千步卒列出针对骑兵的阵势,消耗拖住华雄所部,待到华雄懈怠,再忽然派出小股部队自后袭来,以求两面夹击,兼攻其不备!
“你以为伏兵是骑是步?”华雄冷眼看着那支三千人的部队在身前抢占汜水,然后背水列阵,却居然没有利用骑兵优势抢攻。
旁边的副将稍微一怔,但旋即反应过来:“将军是说,彼辈没有按照约定满员而出,是要等战到酣时发兵夹击我们?”
“不错。”
“那必然是骑兵。”副将稍一思索便得出结论。“否则不足以猝然起效。”
“我也以为如此。”华雄昂然自若。“而且应该是三五百之数,因为太多必然拖沓,起不到奇袭作用;太少又不能造成杀伤……不过,你可记得关东群贼哪部有名骑在手?”
副将又是立即想到了答案:“只有袁绍从河北带来的些许骑兵算是有些说法,其余中原各路诸侯,又有什么名骑?不过是骑马的步卒罢了!”
“便是所谓河北名骑也不过是徒有虚名之辈罢了。”华雄再度冷笑。“不然何至于被吕布那个并州蛮子给轻易击破?依我来看,这反而是今日一战的胜机!”
副将恍然:“将军是说咱们故意露个破绽,其实做好准备,诱这股骑兵出击,然后先围歼了这支骑兵,以震慑贼军?”
“正是此意!”华雄当即在肃容。“世人皆以为我只是一勇之夫,靠着相国信重从一侍从陡然当此重任,却不知我久随相国,也是军略通畅,如何不晓得军事筹谋?譬如眼前这支部队,虽然是步兵,却纪律分明,弩盾严整,想来将领也非是凡人,若彼辈严防死守,咱们便是侥幸得胜也要死伤惨重!然而,关东群丑自以为得计,却不知他们兀自颠倒强弱,以彼之短,击我之长,反而露出破绽……依我看,今日破敌之策便在于那些准备偷袭的骑兵,若能覆灭那些骑卒,斩其首领,惊骇敌众,再转向齐攻这支步卒,那此战便可全胜了!”
“将军真乃神人也!”副将不由心服口服,便在马上拱手恭维。“想那吕布不过一勇之夫,全靠我凉州智士贾公筹划,方能大胜,如何能比将军一己之力而为战事?”
“何必拍马?”华雄手扶自己的长槊,不以为然。“为将者当习兵法为万人敌而非一勇之夫,这本就是寻常道理,我读史书,当年项羽霸王之勇尤要学兵法便是明证……只是可惜了这个姓于的将军,真真是个领兵的好手,却要因为跟错了人无辜死在此处!”
周围人还要恭维,却不料华雄忽然正色,竟是手持长槊,直接在马上肃容下令:“好了!张、李、王三位司马各领三曲六百人,共计一千八百人,连番去攻这于姓将军,但只佯做围攻,却不要近身,只是以弓箭杀伤兼以威吓彼辈即可……声势要大!”
周围三名军官当即会意领命。
“然后王、耿两位裨将,各领……五百人,分在左右两边,也佯做围攻,却不要真正插手,而是要时时留意关东军阵,并将本部置身事外……我自领两百亲信骑兵在此,装作无备,彼辈最多五百骑兵,又是样子货,必然仓促拿我不下,待其近身到我跟前近战,尔等立刻抽身包抄,务必全歼,然后咱们再全军转向,趁势全胜!”
众将轰然承诺。
“诸君。”华雄复又喊住这些人,恳切相对。“我也知道今日作战辛苦,但诸位请放心,来时我已经想好了,明日再来一战,我便越过弘农牛、李两位,直接遣人向相国亲自报捷,届时我一分功劳都不要,凡斩将夺旗破阵之功,尽数分于诸位,还望诸位努力作战。”
诸将愈发振奋。
且不提华雄如何英明神武,颇得为将三味,也不说战斗全开,双方弓矢如雨,铁骑往来奔驰,场面如何壮阔,那些关东诸侯又在垒上、台上看的如何如痴如醉……只说关东联军阵中,中军夯土高台之上,袁绍身侧,张飞却居然临阵饮酒用饭,居然丝毫不见紧张。
“益德以为于禁将军如何?”前面曹操垫着脚看了一会,却不禁好奇回头询问。
“颇有古名将之风。”张飞放下筷筹,礼貌作答。“依我说,若早遣其人引本部出战,虽然步兵难胜骑卒,却不至于连战连败了。”
鲍信得意捻须,顾盼左右。
“那以张司马来看,此时于禁将军是否占上风?”旁边的张超因为吕岱的事情算是跟刘备有些交情,便随口而问。“我看战况激烈。”
“未必。”张飞复又放下酒樽,依旧坦诚。“此时场面固然好看,但其实双方都无杀伤,都只是试探做戏而已……”
“何出此言?”曹操陡然一怔。
“孟德兄仔细看。”张飞也不起身,也不去看,却让曹操去看。“背河列阵,于司马部中虽有劲弩,却只能藏于盾阵之后,不能攒射,抛射的射程也有所延误;而西凉贼军虽然有突骑之利,可以顺马势放箭,但一来弓小,二来于将军有大盾……所以,汜水那里虽然喊杀震天,却并无多少死伤,既无死伤,何谈激烈?”
“确实如此。”曹操复又垫脚看了半日,却终于是无奈点头,“不过也好,反正只要能疲敝贼军,方便益德突杀华雄便可。”
“孟德兄想多了。”张飞端坐在那里终于是将一樽酒喝下,然后却再度摇头应声。“敌将非是一勇之夫,你仔细看他用兵,是不是本阵骑兵略显松散,左右却有近千骑在看似奋勇在战,实则养精蓄锐?”
曹操再度看了一阵子,却是悚然而惊:“我军计策已被看破?!”
“然也。”张飞从容而答。“敌将亦非凡将。”
高台之上,各路诸侯闻言俱皆无奈,却并没有多少失望之色……毕竟连战连败多场了,似乎也不差这一次。
“如之奈何啊?”依旧是曹操一人有些焦急。
“并无奈何。”张飞不慌不忙。“且等一等,彼辈忍耐不住强攻于司马所部也是可能的。”
“可若是华雄始终不中计呢?”曹操依旧焦急。
“那就不中计好了。”张飞不以为然。“咱们还能管住华雄如何吗?”
曹操一时默然,却是颓然坐回了原处。
而稍倾之后,倒是张超忍不住问了一句:“张司马,且不论中不中计,只说对上华雄,你到底有多大把握?”
“不知道。”张飞已经用过饭,此时正在慢斟慢饮,闻言面色不改,只是摇头不止。“华雄此人到底如何,我也未曾交手过。”
“不是说卫将军亲口称将军为万人敌吗?”一直没怎么说话,也没有观战,只是低头想着什么出神的袁绍忽然开口。“所谓万人敌竟然也没有临阵斩将的勇气吗?”
“敢问袁车骑,何为万人敌?”张飞举樽礼貌反问。
袁绍略显疑惑,却又一时恍然:“万人敌莫非是说张司马乃是知兵帅才,而非一勇之夫?是刘玄德弄错了卫将军的意思,还是以讹传讹?”
张飞终于失笑:“我也不知道,毕竟我这人领兵之能不过数千,然后临阵之时颇有些力气罢了……可卫将军也确实曾在酒后直言,说我是万人敌。”
“这倒是奇怪了。”袁绍愈发疑惑。
“不过不管如何了。”张飞放下酒樽正色道。“大丈夫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已经应许了玄德兄,也应许了诸位,那便要不计生死,临阵相决……这些话其实多说无益,唯战而已。”
袁绍不由肃然起敬:“张将军不愧是幽州虎将……你还要饮酒吗?我营中尚有佳酿!”
“既然马战,那烈酒便不能多饮。”张飞不以为意。“我不过是日常饮酒代水罢了,若有佳酿,且期此番大胜,再来饮吧。”
袁绍愈发感叹,却是让人去将营中美酒送来,就在高台上一字摆开,然后便不再多言,也不许台上诸位诸侯与张飞擅自交谈。
就这样,眼见着日头西斜了一半,而华雄依然没有放弃引诱的意思,张飞也不再犹豫。
其人既不与人告辞,也不说什么雄壮之语,只是兀自起身披挂,然后便直接拎起在清河任中公孙大娘所赠的丈八点钢蛇矛,就下得高台,往营门外的军阵中上马,然后带着身后三百骑列阵而出了。
华雄部下早有人看的清楚,然后赶紧上报,而华雄也是心中冷笑,却只是佯做不知,唯独让左右打出小旗来,让两边做好准备而已。
而张飞来到阵中,依旧沉默不语,也不与这些下属交代什么战术,也不打出什么旗帜,只是回头看了眼身后中军高台而已。
曹孟德会意,便当即下令击鼓助威。
鼓声响起,张飞一马当先,持矛而出,直趋华雄所在,身后三百河北骑兵仓促不及,只能慌忙跟上,一时间竟然有些阵型脱节。
因为特意露了破绽,将位置和身形显露给关东军军阵,所以相对应的,华雄也能对彼处瞥的清楚,此时看到对方阵型脱节,便愈发觉得好笑,却是又对左右下令示意……那意思很清楚,不要上来便吓坏了这些滑稽的河北骑兵,以防对方溃的太快,来不及包抄全歼。
然而,战场之上骑兵何其迅速?华雄心中冷笑之意未却,便看到那名皮肤白皙的雄壮大汉已经冲到身前数十步外,便也不敢怠慢,而是赶紧肃容握住手中长槊,严阵以待。几名亲卫见到后更是纷纷跃马向前阻碍。
孰料,鼓声之中,张飞速度极快,其人不顾数名西凉骑士的包抄围堵,须臾间便已经单骑抢到华雄身前十余步外,然后更是只有一名西凉骑士正在其身前有所阻碍。
周围西凉骑士见状立即合围,而华雄也激起怒气,准备亲自上前围攻此人。
旦就在此时,冲刺中的张益德忽然一声大吼,声震于耳,惊得周边西凉军士俱皆悚然,旋即,华雄便惊愕看到,自己身前那个亲卫居然整个人被挑到空中,然后又直接砸向自己!
其人赶紧勒马侧身躲避,却不料刚刚躲开这具尸体,一支矛头弯曲、长度惊人的钢矛便已经刺到眼前。
到此为止,甫一交手,华雄便已经在马上狼狈不堪,冷汗迭出,并已然后悔拿自己做诱饵之事了。
但战场之上哪有这么多时间让他多想?何况钢矛已在身前!
华雄一边勉力提马后撤,一边单手举起长槊去挡,却不料一挡之下虎口巨震,右手居然有脱力之感,偏偏那个长矛却宛如灵蛇,压着长槊兀自前突不止。
华雄惊骇欲死,赶紧仗着马术惊人,在马上后仰再躲,可其人既然后仰,兵器便再也把持不住,几乎要撒手而去。
张飞跃马将过,本以为此合算是没能得手,准备返身再冲,但眼角余光瞥见这一幕,心中一动,说时迟那时快,却猛地夹住马腹,回马反手一矛!
这就是所谓的‘回马枪’了!不过,张飞所持长矛格外之长,所以效果也格外出色!
还在仰头的华雄根本就没看到这一幕,何谈躲避与格挡?只是一瞬间,便被那支长矛从腹部穿过插入马背之上,来了个一串二,然后当即殒命!
高台之上,本以为张飞此行是尽人事听天命的袁曹等人也是恍然醒悟——任由你计策更高,治军更整,且百般准备,千般算计,可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击而亡,复又何言?
天下间,哪来这么多道理?!
至于张飞万人敌之语,更是绝非虚妄,若与此人三千虎狼之士,则其人自当万军。
而华雄既死,其众悚然,纷纷从浮桥溃逃回虎牢关中……袁绍见状也不再犹豫,而是即刻按照之前刘备的计划行动,全军击鼓,十余万大军尽数出营,在汜水东面列阵近二十里!
大军首尾不能相望,鼓噪之声震于天地。
然后其人居然又不顾天色将晚,复又在汜水上搭建浮桥数十,并试图在汜水西岸进一步堆砌土山,明显是要大举进军,试图压制虎牢关。
话说,虎牢关中虽然还有数千兵马,还有雄关可以倚仗,而且也知道对方其实铺展不开兵力……但华雄既死,关中将士如丧肝胆,又怎么可能保持冷静?
军官们惊吓之余,宛如无头苍蝇一般吵闹了片刻,却是决定立即向身后各处请援,让各处派援军派将领来主持局面!
一时间,信使如麻,各自往西面而去。
当日晚间,就在虎牢关后的成皋城率先收到求援,而成皋守将为防虎牢有失,居然亲自带着成皋城中三千兵马中两千来援,这让虎牢关中的士卒不由人心稍定。
然而,就在当夜,虎牢关中的西凉军却竟然发现,身后空虚的成皋城竟忽然火起,光亮耀天!
……
“汉末初平元年,有都督华雄为董卓守虎牢,连战连胜。一日,复有战书至,言有泰山于禁、涿郡张飞邀战,华雄许之。侧有军吏劝曰:‘将军神武,连战连胜,然士卒疲惫,恐有所失,可守也。’华雄哂曰:‘汝之不慧甚矣,岂独吾军疲惫?如关东贼连战连败,亦沮矣。’吏不解:‘既沮,何复求战?得无所恃乎?’雄复对曰:‘彼皆高门,为名所累,连战连败,反如骑虎难下,故不得已而战。’吏恍然。待雄出阵,吏归营,谓左右曰:‘华将军固知关东贼骑虎难下,未知其人亦骑虎难下也,此战必败!’乃改装潜逃,遂活。”——《世说新语》·规箴篇
PS:补个彩蛋:塞尔柱苏丹国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公认的一代雄主,号称狮子王。
怎么死的?
一个花剌子模小领主,苏丹答应他投降可以得到赦免,然后又当面改口。于是小领主拔出匕首,当着无数部队的面一个人往上冲。一群侍卫要动手护驾。然后苏丹说,你们退下,看我显示一下射箭技术(事实上他是公认的神射手)。于是侍卫们让出一条路,那小领主继续往前冲……苏丹张弓瞄准……滑倒了……死了……
第三十四章
纷纷入歧途
成皋火起,自然是刘玄德得手了。
其人的计策说来也简单,便是让张飞和于禁临阵去对付华雄,最好能斩首,然后让袁绍大张旗鼓恐吓虎牢关守军,而这个时候他趁机和乐进、吕岱一起出兵从水路摸黑偷袭成皋。
不过,这也就是说起来简单而已……
首先,水路偷袭成皋,黄河一览无余,想要行船偷袭,只能趁着晚上偷偷潜行过虎牢关北面的水域,而且由于缺乏渡口设备,所以一次运输规模注定不能太大,否则必然会有所惊动;
其次,成皋乃是大城,又与虎牢关、洛阳、五社津互为表里,相互支撑,尤其是虎牢关,距离成皋太近……或者说,成皋本身就是虎牢关防御体系的一部分,那一旦不能一战而得手,偷袭的部队注定就要在前后失援的状态下在城下被格杀殆尽。
所以,这个策略只是看起来简单,其实凶险非常……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成皋守军被大面积调出,而且虎牢关那边仓惶失措,根本无能为。
换言之,如果张飞这里不能阵斩华雄,那之前就到黄河边上等候的刘备和乐进、吕岱恐怕根本不会上船。
但毫无疑问,刘备赌赢了……他看出来华雄渐渐骄横,华雄果然骄横到以身为饵;他信任张飞,张飞也一战而成奇功;他赞赏于禁和乐进,这两人也都表现出色,一个帮张飞牵制住了华雄,毫无破绽,一个随他夜间攀城,一战而下;甚至包括袁绍和曹操,也都回报了他的信任,并反过来信任了他。
而且,就连虎牢关的守军也没让他失望!
随着成皋火起,原本就因为华雄身死而丧胆的虎牢关中士卒纷纷失措。
在曹操的一力建议下,袁绍拔剑而起,号令各路诸侯全力出兵,一边用最原始的方法连夜攻城,烧城门、悬索爬墙,一边用船只通过黄河不停运送兵马到虎牢关身后支援刘备……而与此同时,刘备在拿下成皋放火之后,居然没有据城而守,反而当机立断,倾巢而出,全军转向虎牢关身后,连夜夹击此关!
战至中夜,西凉军全军大溃,关中兵马逃窜、投降的不计其数,虎牢关全线告破,而刘玄德则是在虎牢关中与袁、曹等诸侯相会的。
双方见面,袁绍对刘备和所有出战将士大加赞赏,曹操、鲍信、张超也分别对乐进、于禁、吕岱予以赏赐,然后各路诸侯更是合力拿出了一笔财货,以作赏赐,以至于联军上下,一时欢腾,自然就更不必多言了。
不过,这种欢腾的气氛很快就消失了。
麻烦是张邈、张超二人惹出来的……这对兄弟眼见着洛阳在前,忍不住擅自出兵,但二人所部近三万余大军,先被段煨层层阻击,部队严重脱节,然后又被匆匆回援的徐荣部、李傕部、李蒙部等近两万步骑兵合力夹击于洛阳城下,以至于全军大溃。
来不及等身后联军的支援,兄弟二人便仓惶逃回了成皋。而经过战后统计,这一战二张居然损失过万……之前的胜利气氛瞬间全无不说,关键是联军重新醒悟到了战力差距,以至于全军顿挫,不得不重新陷入对峙状态。
一时间,即便是袁绍也不由长吁短叹起来……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更让袁本初崩溃的是,仅仅是数日后,董卓方又很贴心的主动传来消息,告知袁绍,他叔叔全家还有他兄长袁基全家刚刚被董相国给砍了,请他去长安收尸!
话说,董卓想砍袁隗、袁基很久了,而且理由天下人尽知,无外乎就是二袁据关东跟他打仗嘛,袁氏与董氏实际上水火不容。而之所以久久没动手,无外乎碍于袁隗曾是他的举主,而且袁氏在洛阳根深蒂固,袁隗又是当朝太傅,需要考虑政治影响。
那么为什么现在不需要考虑了呢?
答案很简单,回到关中后,关中的富饶与易守难攻给董仲颖带来了足够任性的底气和安全感。
原本所有人,包括公孙珣、袁绍,都觉的董相国之前在洛阳已经很放纵很强暴无度了,但是董相国还是用事实来告诉两个晚辈,他们还是太年轻了太天真了。
常人是很难想象董卓进入关中后是如何放飞自我的!
短短半月间,他开过人头宴……就是一边召集公卿大宴宾客,一边让人把北地郡造反的叛军士卒当众在宴会上处刑,据说公卿惊吓到呕吐的人不计其数。
他还爆发了人生第二春。
话说,皇甫嵩的叔叔,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的继室还在世,而且还风韵犹存,于是乎,作为一名老光棍董相国就想娶人家,以此来跟在关中、凉州都影响力深刻的皇甫氏联姻,而人家不乐意,他竟然当场当众打死了皇甫嵩的婶子!
消息传来,皇甫嵩咬牙切齿,恨不能立即穿越回到两年前,就在关中弄死董卓!
他甚至造了安乐窝。
董卓布置好关中的防卫后,却不喜欢住在长安,便让自己弟弟董旻留守长安,让王允负责朝政,然后自己回到了他的封地郿县,就这个地方挨着渭水建造了一个坞堡,号称郿坞,然后将之前搜刮洛阳时搞来的珍宝、财货,还有军粮、甲胄全都聚集到了此地……平心而论,董仲颖此举并非只是贪图享乐,因为郿县这个地方本身处于渭水要道之上,他在这里坐镇能够对凉州、益州造成巨大震慑力。
实际上,董卓开始在郿坞营造大本营以后,马腾、韩遂二人便再度表达了恭顺的意思,而董卓本人也开始尝试对汉中用兵。
那么这种情况下,肆无忌惮的董相国随手灭了袁氏全族,警告一下袁绍似乎也算是‘合情合理’了。
而且你还别说,所谓袁隗与关东逆贼交通的这个罪名还真不是胡扯的——洛阳张超战败,很多人被俘,其中便有广陵人供出了一件事情,袁氏子弟,曾经为袁隗太傅属吏的袁绥逃出洛阳后居然去了广陵,此时正在广陵替张超主持郡中事物。
所以袁隗交通关东诸侯的事情也算是证据确凿了,那就砍了呗!
而袁绍闻得此事,惊慌愤恨之余居然犯了头疼病,整日只能卧榻论事……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进军洛阳了,便是各路诸侯都不好来找袁绍商议事情了,也就是袁本初几个幕中心腹可以勉强出入汇报。
不过这一日,有一人忽然到来,袁绍不太好见,却又不得不见——来人唤做沮授,乃是冀州名士,如今正在冀州牧韩馥麾下为从事,乃是前来输送后勤粮草兼询问潘凤死讯的,如今听到袁绍得病,更是亲自前来慰问。
“原来如此。”
立在榻前的沮授听完逢纪的讲述后,倒是微微颔首,并没有太多追究的意思。“此事我自然会禀报韩冀州,请他独断。至于袁车骑,既然得了病,又遇到了袁太傅的噩耗,依我看,不妨安心养病,再论其他。”
逢纪闻言一时不语,倒是先看向了隔着一个纱布帘子的床榻,眼瞅着帘子后的身影微微欠身咳嗽了两下,这才转向身前的沮授:“此事还要多多劳烦公与兄了……我家将军本就有头疼的老毛病,此番噩耗传来,骤然犯了旧疾也是让人无奈……到了邺城,一定要和韩冀州多多说明。”
沮授自然是满口答应,而稍微又说了几句话后,便对着帘子后的身影微微欠身行礼,就要转身而去了。
然而,沮公与刚要出门,却又迎面撞上数人,而且其中一人更是上来便从腰中抱住了沮授,将其硬推回到了袁绍养病的内室……这还不算,紧随此人身后的另一名文士干脆号令甲士用人墙堵住了大门。
“仲治这是何意?”沮授倒也不惧,只是有些哭笑不得而已。“太傅身死,我还要着急回去禀报韩冀州,他为太傅故吏,肯定也是要为之神伤的,而且袁车骑正在病中……”
“沮君!”拦住沮授的自然是辛评了,只见其人死死拽住对方胳膊,倒是干脆利索。“正是听闻沮君医术河北第一,才想请你来为我家将军诊治一二!”
沮授不由摇头:“我何时学的医术?这是以讹传讹,还请仲治速速放我离开。”
“公与兄何必过谦?”另一人捻须上前挡住去路,却是辛评同乡颍川郭图。“仲治兄族中与我族中上下如今全在邺城,族人来信都说你是河北医术无双……既然至此,如何能不为我家将军诊断一二就想着离开呢?”
沮授愈发觉得好笑,但也不分辨,只是使出力气,努力挣脱辛评,复又绕过郭图……然而,其人来到门前,那些立在门中的甲士却是面无表情,只是扶刀拦住去路。
沮授环视一周,只见周围说得上话的人虽然神色不一,却都只盯着他不语,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摊手反问:“何至于此?”
“我们也是无可奈何了!”辛评微微拱手行礼。“我家将军若是一病不起,我等岂不是要沦为无依无靠之人?还请公与兄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