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王泽陡然变色:“所以君侯还是觉得,此番取太原失之于诡了吗?”“这倒也不能说不是。”
“于此,我也有一言。”王泽忽然凛声相对。“君侯要听吗?”
“军中谁还能堵住王公的嘴吗?”公孙珣不以为意。
“这天下,愛哪儿英雄辈出便英雄辈出,爱哪儿轰轰烈烈便轰轰烈烈,我这个太原人只想让太原最好百年千年都不与那些故事与英雄相沾!”王泽扬声而答,他身后韩浩、赵云、田豫、文则四将几乎是同时动容。
不过,公孙珣却是依旧从容。
“君侯知道温恕、温恢父子为何一定要投奔你吗?”王泽继续追问不止。
“都说了,今日王公想说便说。”
“那便好。”王泽束手自答。“因为这对父子此番是从温恕任职的荆州一路潜逃回来的,一路穿州越郡,好在没人为难一个弃官回家的病秧子,这才能越过白波匪与匈奴人的地盘,归入祁县家中……”
公孙珣终于扭头看向了这位并州名臣,因为他终于稍微有了一丝好奇心。
“君侯知道我为何一定要回到军中吗?”王泽正对公孙珣的双目,继续扬声而言。“因为我到了晋阳,遇到了不知道多少如温恕父子这般从南边逃回来的人,这才知道董卓是如何杀公卿如杀鸡,知道他手下兵士是如何劫掠河南,残虐百姓的!也才知道河内那边的王匡是怎么设置‘舍人’肆意抓人,吞并郡中百姓财货的!更是才知道孙坚是怎么一言不合便擅杀刺史、太守的!”
言至此处,王泽愈发愤然难耐:“君侯,我之前确实是觉得你此番所为失之于诡,甚至从当日见你在幽州逼迫大司马开始,便觉得你有些强暴无德,但此番回到家中,见到了许多故人,这才明白天下的所谓英雄豪杰,枭雄谋臣,个个都是踩着无辜之人的血肉而生!跟他们比,君侯你安抚幽州,体恤百姓,此番一路进军,更是令行禁止,秋毫无犯,两相映照,君侯你的作为简直是王师复地,吊民伐罪一般了!你说,我们不跟着你,难道要跟着董卓、王匡那种人吗?还是说要拱着杨终那种蠢货徒劳让太原生乱?卫将军!蓟侯!我……”
“何言?”
“我今日之感怀,一则感怀天下羸弱,竟要被那些英雄糟践!二则临湖看见北面军营,想起军中我那些不懂事的族中子弟,所以未免愤恨于君侯居然视我等太原诸族为仇眦先于助力……”
“不该如此吗?”公孙珣当场反问。“你们既有名又有实,名实俱全,一旦生乱,谁能制止?”
“君侯啊,我就不懂了,这天下乱了,对我们这些名族难道有什么好处吗?”王泽满目悲愤与无奈。“若君侯能安定地方,我们为何还要想着作乱?不随君侯随谁?袁绍吗?王匡作恶后夺取的财货不是都充了他的军资吗?还是袁术?让孙坚杀刺史、杀太守的,不就是袁公路吗?”
公孙珣刚要再言,王泽却是一躬到底:“君侯,我今日并不是来抱怨的,一者,我回到家中,也确实看到一些族中子弟因为名实俱全而心野难制,不然我何至于无功而返?二者,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今日我只想告诉君侯,最起码我们这些见过瘟疫、遇过兵乱、安抚过乱民,行走过天下知道天下是怎么一回事的年长之人,是不会在大事之上犯错的!君侯想要整饬清理,我们绝无推脱,不就是钱粮户口吗,随意拿去?只望君侯稍发善心,速速了结太原事吧!”
公孙珣叹息无言,却是缓缓颔首:“这天下无论贵贱,人命至重……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所以王公不说我也会速速拿下晋阳的。”
“那就好。”
“而且王公知道吗?”公孙珣忽然主动开口了。“我之所以想起那个去世的故人,一来是因为他正好是你们太原王氏的子弟,二来,却正是他教会我这个道理的……至今感怀!我想问问你,你还记得你有个叫王宪的族弟吗?”
王泽满目疑惑,俨然是不记得这个族弟了。
公孙珣一声叹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公啊,不瞒你说,虽然我一开始也觉得自己这次的行为有些失之于诡道,但白日间与温恢交谈,听他说了南边的乱象和百姓的流离,今日又临湖想起这位故人来,却早已经醒悟了过来……我做的还是对的!因为今日的一番失之于诡,不过稍微损伤一下我的名声而已,却能在将来的某处,让这天下人少死个几万人也说不定!”
王泽半是尴尬半是怅然若失,最后却又不禁苦笑。
“王公久任地方,世称名臣,当日朝廷让你去代郡本就有借你的才能钳制代郡乌桓与塞外鲜卑之意。”公孙珣忽然正色起来。“而此番随我出征,其实有归家探视的缘故……现在家也回了,不知道你可有打算?”
“愿听明公差遣。”王泽醒悟过来,即刻再度俯首。
“上表辞了代郡太守吧,度辽将军贾公死在任上,而雁门太守韩卓韩子助这个人,内政有余,军略不足,让他看管匈奴也只是权宜之计……我即刻上表,表你为度辽将军,依旧驻守代郡高柳,一边替我监管慕容部、宇文部、段部,还有匈奴诸部,一边替我监视鲜卑动向……鲜卑诸部,虽然散乱,却依旧占据漠北漠南,实力仍在,不得不防!”
“固所愿也!”王泽毫不犹豫,应声而答。“泽愿奉明公旨意,明日一早便北上赴任!”
“又是这么快吗?不等我处置完王氏之后再走吗?”公孙珣失笑问道。
“明公心如铁石,早有决断,我何必留在此处浪费时间?”王泽不以为然,并拱手告退。
目送对方离开,公孙珣转过头来,看向了表情不一的韩浩、赵云、田豫、文则四人,还有那些随行的白马义从,然后不由摇头感慨:“你们这些人本就是一时俊杰,现在又跟在我身边听这个学那个,若是有朝一日放出去为任一方军政,却做不好事情,怕是要丢人现眼的!”
四将以下,连同十几名侍从,纷纷拱手行礼,而公孙珣却是扶着断刃,转身去寻王修说事情了。
一夜无言,翌日上午,新任度辽将军王泽从营寨北门自去,而公孙珣却大开营寨东西南三门,尽出大军迎战太原太守杨终。
号角连连,骑兵掠阵,步兵出列,旗帜排列,金鼓整齐。
旋即,白马义从一千二百人,全都下马,持弓矛刀矢列阵于冰湖东侧,隔汾水对晋阳东城城下小营;而步兵主将高顺,亲自携副将焦触引甲士两千,持大盾长矛短刀,又有宇文黑獭引一千胡骑下马在后,持弓负盾以作援护,却是列阵于冰湖西侧隘口,正对晋阳西城城下,也就是郭缊所驻山下的杨终大军主营。
杨终开始还想派使者前来交涉,与公孙珣交谈一二,但使者未及动身,幽州军军阵中便已经三通鼓响了。
鼓声既响,西面高顺、焦触、宇文黑獭三将先自出兵,乃是直扑隘口,陷阵冲锋!隘口狭窄,左湖右山,根本施展不开大军,但双方一旦相撞,却是肉眼可见到幽州军推着太原郡卒前进不止。
而东面白马义从处,除了中护军韩浩留在中军协助传令外,赵云、田豫、文则三将其实也是早已经列阵于汾水前……不过,他们并未着急出兵。
实际上,这边先动的,竟然是镇军中郎将王修王叔治,其人勒马上前,挥手下令。随即,在汾水对岸的晋阳本地土兵、郡卒的目瞪口呆中,无数幽州军辅兵纷纷向前,竟然动用驮马将一排排木栅给拖到了军前!而紧接着,居然又有帐篷被拿来整个糊在了木栅上!
但还没完,当木栅被粗略糊上了帐篷,并通过绳索相互捆缚后连结后,那些辅兵居然把木栅给推到了冰面上!
这时候,不要说对面的太原兵惊愕难名了,便是幽州军自己回头,也才发现是怎么回事……话说,昨日数万人辛苦建成的,昨晚上大家伙住的好好的自家军寨,居然是被这些败家的辅兵给现场拆迁了!
然而,效果极佳。
话说,寒冬腊月,汾水也好、冰湖也罢,其实早已经封冻一尺,完全可以行人,但唯独太原兵早有预备,提前辛苦捣烂、砸烂了不少冰层,弄的幽州军不敢从冰情不明的汾水与冰湖上出兵。但是,即便是捣烂了不少冰层,在这个低温下,又如何真的能造出无冰区呢?无外乎是借着冰凌和薄冰,形成一片类似于兼容了拒马与陷坑的防线而已。
当然了,当日公孙珣关中一战后,天下人几乎是人人谈冰色变,这玩意的威慑还是毋庸置疑的……再强横的勇士也担心一脚踩空陷入冰坑,死的像坨饺子馅。
但现在,幽州军居然用他们自己昨日辛苦建成的营寨,硬生生的在汾水冰面上铺设出了几道匪夷所思的‘浮桥’!
冰情不明,却足以支撑木栅,帐篷粗粗覆盖,却足以防止木栅打滑,并方便连接……片刻之后,真的是片刻之后,幽州军居然就铺设成了三座‘浮桥’!每座浮桥都歪歪扭扭,而且并不是多么牢靠,但却足以应对才区区百来步宽的还结了冰的汾水了!
太原兵恍然醒悟,匆匆来迎,但也就是这个时候,整个幽州军中最精锐最出众的白马义从,却是弃马步战,踩着木栅过河冲锋……实际上,不等最后一个木排摆好,赵云、田豫、文则三将便已经身先士卒,全都跃身冲上对岸以保护木排了。
大约是半个时辰左右,晋阳城下的这个约有两三千人的东城小寨,便被幽州军给彻底掀翻了,为首的一名王姓裨将,也被赵云一矛了事;而西面的隘口,赫然也在高顺的奋战下被幽州军控制!
话说,晋阳城城墙高大,前面又有如此天险与军事部署,所以此番作战,之前不知道有多少晋阳本地士民都上城来观战,开始只是看到幽州军军阵雄壮窃窃私语,而如今见到幽州军的威势,却惊愕无言!
公孙珣遥遥瞥见,心下一动,却是转身叫来魏越,稍作吩咐。
战事继续……其实,此时西城城下的杨终虽然也被幽州军的军威给惊吓到了,但到底还是有些底气的:
其一,杨终所在的西城城下大营兵力充足,有四五千人;
其二,西面冰湖后的这座大营和东面小营孤立的靠着河流而做援护不同,大营的更西侧是有郭缊领兵八百在山上的,即便是这些幽州军真正冲到营寨跟前,只要郭缊率众出兵,自上而下,照样可以一口气切断隘口,反过来包围这些冲的靠前的幽州士卒;
其三,就算是这一仗全都输了,输的彻头彻尾,城外用来做支撑的营寨、山水地势一下子全都没了,那也无妨啊,这座军营身后便是晋阳城西城城门,城中有的是壮丁和粮草,入城坚守便是!
于是乎,杨终稳坐在西城外大营高台上,继续从容不迫调兵去堵截对面隘口处的幽州军。
不过,唯独高顺实在是当世数一数二的破阵宿将,手下兵马又是当世难得集经验、装备、后勤、素质为一体的精锐步卒,所以杨终那里虽然兵多,却依旧被高顺从容不迫,步步推进!
“看素卿作战,宛如见并北狼群猎狍群一般,所守毫无破绽,所攻却又总能直取要害……而且其部军容严整,配合出色,更专擅盾矛,说到夺阵摧军,这一部堪称本军步卒第一!”娄圭远远感慨。“相比较下来,白马义从虽然个个都是百里挑一之士,刚才击破东面小寨也颇有疾风怒涛之势,却不免显得有些借了气势。而且,其中出众军官也太多……”
“这是实话。”田丰在旁捻须而叹。“其实,白马义从所学所持甚杂,真要是说到作战,还是要骑上马才能凭着自己的诸般武艺称雄……不过,君侯怕也是不舍得将这只部队当成纯粹冲锋陷阵之物吧?”
公孙珣笑而不语,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
而就在说话间,其实战局已经再度发生了变化,原来,晋阳城东城下面的小营既然破掉,但也遗留下了不少木栅、帐篷等物……王修临机决断,直接下令让辅兵去彼处废物利用,却又在晋阳城中城所出的那段汾水上铺设浮桥,试图让白马义从再度从此处渡河,与高顺两面夹击,一起攻击杨终所在的西城城下大营。
杨终见状,自然是愈发有些慌乱,然后赶紧调兵。
但是,所谓战局瞬息万变,这边中城汾水的‘浮桥’刚刚再度铺好,那边战场上竟然又一次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来,在这之前,幽州军的骑兵副将魏越便偷偷带着驮马,载着战鼓、铜锣、号角来到了已经被攻下的晋阳东城城下……然后瞅准了义从二次‘渡河’之时,忽然间便开始‘奏乐’!
隔着一条护城河,忽然间锣鼓齐鸣,城墙上观战的晋阳士民先是吓了一大跳,然后便试图退却,可是噪声极大,他们退走时却也不免被噪声所牵连,也跟着喧闹了起来……城上城下,城内城外,一时间热闹非凡。
杨终坐在高台上,自然看的清楚,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其营中士卒,却纷纷失态,俨然是在担忧东城被破,家中不保。
这便是所谓军心忽然大乱的意思了。
但还没完,公孙珣如何会放弃这个战机,其人见到自己灵机一动的小伎俩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便不再犹豫,而是亲自下令,让在冰湖北面列阵观战的全军上下一起欢呼。
这下子,太原军城西大营瞬间全线失措!
杨终万万没想到堂堂卫将军居然会做出这种战场伎俩,而且居然有如此效果,便不由遥遥在高台上起身破口大骂,然而,周围声音太响,竟无人听得到他在说什么!
甚至,其人如此失态,反而让原本就彻底慌乱的营中士卒更加相信晋阳城已破……
话说,高顺、赵云、田豫、宇文黑獭这些前线指挥官如何会放过这种战机?两边几乎是同时发力,即刻一鼓作气推进到了太原军军营跟前!
杨终遥遥看见局势,一声叹气,然后不再骂人,也不再犹豫,居然是亲自起身拔刀,砍掉了高台之上之前放置好的两面旗帜之一!
而随着这面旗帜自高台滑落,大营更西侧,山上的一座军营立即骚动了起来。
娄圭等人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立即指给了公孙珣看,而公孙珣见状也是一时失笑,却又下了个匪夷所思的命令:
“让全军齐喊,背锅!”
“北郭?”
“杯葛?”
“背悲歌?”
军中将佐个个茫然,但好歹是把大略声音给传达下去了……俄而,幽州军军阵中竟然齐呼‘悲歌’!
与此同时,杨终也慌忙砍下了第二面旗帜,然后匆匆下台。
“叔父大人!”郭缊的侄子郭护匆匆前来请示。“下面杨太守已经砍掉第二面旗帜了,这是让我们十万火急,赶紧下去护送他入城!”
“这也太欺负人了!”一片嘈杂而巨大‘悲歌’声中,郭缊无奈摇头,然后豁然起身,并拔出佩刀。“全军随我下山,敌在晋阳城门!”
言罢,其人一人当先,倒是勇气十足——他是亲自持白刃,率众向山下冲锋的!而且自上而下,一气呵成,须臾间,山上这八百生力军便已经直扑上下了。
眼看着山上之敌忽然到来,处在山下不利位置的高顺惊疑不定,赶紧下令收拢兵力,然而,一片‘悲歌’声中,这山上数百兵马的指挥官郭缊却居然弃高顺于不顾,也弃其大部人马不管,反而是只带着百余亲信人马直接涌入大营,并往大营后方城门处去了。而且,其人非常利索的控制了大营后方晋阳西城的北大门吊桥,无数败兵也被他有序的遣回到了城中。
杨终远远望见,自然是松了一口气,便继续呵斥收拢败兵,准备将尽量多的兵员带回城中。然而,幽州军进军极速,眼见着便已经攻入寨中,更有援兵不断从隘口和‘浮桥’上纷纷涌来,杨终无奈摇头,在心中暗骂了几个人名后,便干脆弃了败兵,直接往城门方向而去。
然后,正如无数聪明人早有猜度的那般,郭缊对其人遥遥亮出了白刃,并当众砍断了吊桥的绳索。
杨终惊慌难制……要知道,即便是前一刻败局已定,他都没有真正慌张,只是有些沮丧罢了,但此刻,却是真的宛如坠入汾水冰窟一般,完全崩溃!
不过不要紧,这种糟糕的感觉很快就停止了,因为就在此时,还没等杨终质问出声,远处遥遥一箭射来,直接穿过了这位太原太守的太阳穴,让其人干脆的一命呜呼。
郭缊看到杨终死在自己身前,原本就很糟糕的心情俨然又糟糕了数分,便不由愤然看向了射箭之人……他认得此人,他知道此人是白马义从中的一名首领,是公孙珣的亲信属下,更是知道自己是内奸的少数人之一!
公孙珣可以避开那些智谋之士和军中将军,但有些事情,却是根本避不开这些人的!
然而,满身血污的田豫收回弓矢,却看都不看郭缊一眼,只是在周围溃兵的惊慌逃窜中来到杨终身前,并俯身亲手为对方合上了那双死不瞑目的双眼:
“可惜了,但今日死使君一人,别处或许便能活羸弱万人!君之一死,宛如泰山之重!”
郭缊听得此言,万般愤懑都化为乌有,只能仰天一叹而已。
中平六年腊月十六,出兵已经数月的公孙珣攻破了晋中名城晋阳,杀太原太守杨终,虽然距离掌握整个太原郡还差的很远,但大局却已在握。而与此同时,隔着一个上党和河内,整个大汉朝的中心处,一群枭雄明主、英雄豪杰、名臣良将、毒士恶贼,却也纷纷准备向着全天下展示出自己的忠孝节义,神武谋略。
……
“时杨终兵屯晋阳西城下,背靠坚城,前依湖泊,侧扶石山,山有军寨,唯山湖之间隘口可通兵马。珣至城下,问战,诸军莫敢先进,唯顺而已。珣勉之,遂以白马义从跨汾水攻东,以顺夺隘口攻杨终。顺所部千余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士卒皆精选,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既得命,即列阵而攻。终兵盛,且据地利,然顺部从容不迫,以少击多,攻而胜,胜能据,据而不失,不失而再攻。时晋阳城士女登城观战者数万人,见顺部攻如狼虎,于是大嚣而走,转相腾藉,声如雷霆。顺乃传呼曰:‘贼败矣!’众军全振,左右小营、山营俱失,复齐力急击之,终军大败,其人死于乱军。及平太原。”——《汉末英雄志》·王粲
第十七章
舟车何处不通津?
“西凉狗欺人太甚!”
随着一声脆响,房舍中一个满是热汤的陶罐被人一脚踹碎在地,热腾腾的水汽立即从地上蒸腾了起来。
这里是洛阳北面黄河畔的小平津,时间是腊月二十的正午,而踹碎陶罐之人,赫然是一身锦衣,头戴鹖冠的洛阳北面骑督吕布吕奉先。
很显然,这位在不久前封了候、成了中郎将的并州名将,此时心情并不太好。
“君侯何必与这些人置气?他们不过是羡慕将军得相国重用,尤其是难得封侯,这可是自相国秉政后军中头一份!所以妄自酸涩罢了。”随着吕布回到舍中的数人中,官阶最高的只是一名曲军侯,其人唤做黄渊字潜九,乃是并州西河郡出身的骁武之士,之前吕布刚做到校尉时他便带着几十号并州游侠前来投奔,如今自然算是吕布麾下仅次于小舅子魏续那几人之外的心腹之人,此时自然义不容辞,赶紧来劝。
做了中郎将,凑凑合合变成将军,又封了候,凑凑合合的变成了君侯,饶是吕布心情不佳,可此时听到这个称呼和劝解,也多少是有些解气了。
“我非是不知道这些人的成色。”吕布折身坐到舍中带有地龙的榻上,然后连连摇头。“也非是不知道他们是心存妒忌……可是潜九啊,这些人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君侯这是何意?”黄渊一时不解。“不就是胡轸那厮觉得小平津这里有贾诩这个西凉名士出身的地主在此,不好劫掠,所以借着袁绍本部大军在东面面,然后强行分兵带人去了富庶的五社津吗?些许财货,让与他们便是,相国从来不吝于赏赐的。”
“我说的不是财货。”吕布一声叹气,复又从榻上拎起一只弓来,然后微微抚摸着弓弦言道。“而是战功……”
黄渊依旧满目不解。
“你们都是一些厮杀汉,见识少,自然不知道。”吕布见状倒是有些感慨。“而我就不同了,弱冠便认识了卫将军,又听他的劝抓住机会拜了蔡师,然后一出仕便是州中从事……故此,我早早便有所醒悟,这天下间,有美女如云,有财宝无数,如果只盯着这些东西去抢去争的话,反而如那些乡野中的猴子一般,得小失大!”
“那该如何呢?”
“这个道理我也是在征伐黄巾时醒悟到的。”吕布渐渐肃容而叹。“若你能居的高位,便可让天下间的美人、财富俱往你身上聚拢;而若你居的更高位,便有更多的美人、财货自然而然到你手中;可若是有庸才居于你上,你便反而要得不到本该归你的事物……所以说,大丈夫生于世间,决不能郁郁居于人下!这也是我平生只服相国与卫将军的缘故,无论如何,这二人对有功之人,都是不吝赏赐的!”
自黄渊以下,舍中几人多有领悟。
“这一次,我因为胡轸那厮要分兵去什么五社津而大怒,不是担忧被他抢了五社津的财货,而是忧虑一旦分兵,我只有骑兵五千,且又天寒地冻,根本不能过河建功立业!”言至此处,吕布却又再度气愤难平起来。“换做别处,我早已经宰了此人以正军威!可偏偏胡轸是西凉人,与相国是乡人……相国处事公平……可如今洛阳的局面,我们并州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擅自处置凉州人的,真要是杀了他,即便相国宽宏,其他西凉诸将也要视我为仇眦!所以只能任由这厮引兵东去五社津!”
“怪不得君侯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黄渊也是一声叹息。
“本想年前打一个胜仗,让相国见识一下我的武略,却不想遇到这种人?!”吕布半是气怒,半是沮丧,却是挥手将人赶出。“去让人置办一些酒菜来,再找魏司马他们过来,咱们几个并州乡人一起喝上一杯。”
黄渊不敢怠慢,即刻领出门置酒去了。
而其人刚一踏出门外,却闻得身后弓弦振动连连,也是不由加快了脚步。
话说,这黄渊追随吕布日久,如何不知道这是这位‘君侯’坐在榻上引弓复又放空,以作排遣,又如何不知道这是这位‘君侯’心情压抑至极的表现?
世之虓虎,若不能长啸,便只好磨爪了。
且不提吕布是要拉弓还是弹琴,这边黄渊既然出来,便让身后几人去置办酒菜,自己亲自去请魏续等人……然而,黄潜九万万没想到,其中一人,刚刚和伙伴分开不久,就转入到了小平津另一处房舍中,然后面见了一位便是吕布都要心存忌惮的人物。
没错,此人正是小平津都尉,贾诩贾文和。
这里必须要多说一句,孟津、小平津、五社津,三津自西向东一字排开,却都不是简单的渡口,而贾文和也不是个被董相国弃置,然后扔出来看渡口的落魄之人。
实际上,作为洛阳直面河北的三大通道所在,这洛北三处渡口向来是有军寨、有船只、有民夫、有居民、有官吏、有商户的一等一所在,算是关卡、城市、商区的结合体。
哪怕是在河南这种地界,从来也都是最富庶,最要紧的几处地方之一。
那么回到贾文和身上,要知道,人家贾诩是西凉人,又有‘武略’,所以其实非常得董卓信任和重用。
此番和关东联军对垒,董相国和他的心腹谋士们早早的便猜到了对方的策略,也就是要三面围住洛阳七处渡口、关卡以压迫洛中,逼洛中自溃……所以,相对应的,董仲颖便也将自己手下或出众或可信之人纷纷派往洛阳各处关卡,以做应对!
如善战的徐荣很早被派往轘辕关驻扎,又如董卓心腹侍卫首领华雄刚刚被派往了虎牢关去防守,也如贾诩在徐荣之后、华雄之前被委任为了小平津都尉。
汉制,小平津属于洛阳八关之一,专门设有比两千石的都尉,且此职务向来属于禁军编制;而董卓此人虽然说重视兵权大于一切,此番却也是专门给贾诩三千人马;至于洛阳北面三津所面对的敌人,更是关东联军首脑,盘踞在河内的袁本初……如此安排,真不能说董卓没有重用贾文和,也真不能说贾文和不是西凉军的中坚人物。
除此之外,当年公孙珣率先‘发掘’贾诩于太尉掾属,往征关中时更是无计不问此人……此事别人不知道,可洛阳和关西那些当兵的要是不知道,才叫见鬼了。
所以说,这种人,你要是非把此人当成一个看码头的文官,那就叫有眼不识泰山!
甚至,这次胡轸闹分兵,根本缘由正是贾诩坚决不许此处兵马擅自劫掠本地百姓,抢夺妇女,而偏偏胡轸这人又不敢真的得罪于贾都尉,这才来了个‘惹不起我躲得起’——借口袁本初屯兵在东,然后天寒地冻,大河冰封,需要防止袁绍趁机渡河,然后就拍拍屁股带着自己的五千步兵去糟蹋五社津去了。
对此,吕布勃然大怒却又无可奈何,而贾文和却似乎称不上有多愤怒……因为他知道,以自己在西凉军中的名声和权力,只能勉强保住一个小平津,管不了更多。
“吕将军是这么说的吗?”贾文和听完来人汇报以后依旧面色不变。“我知道了,你去置办酒菜吧!”
那人当即叩首而走,而房中也转眼间再度冷冷清清,俨然又只剩下房主一人了。
眼见着对方离去,贾诩面色不喜不怒,只是枯坐榻上思索片刻,然后却又起身来到房中暖炉旁,从上面的吊着的陶罐中取了一碗热姜汤……其人也不去暖榻之上,也不坐下来,只是站在那里低着头,不顾仪表,兀自低头小口喝汤不止,宛如当日在太尉府为太尉兵曹掾时那般形状。
话说,整个小平津,从上到下都能在冬日喝的上姜汤,这正是贾诩的功劳。他来到此处上任以后,和别处的武夫滥杀滥取,将辖区百姓当做牛羊不同,其人只动用权力做过两件出格的事情。
一次是将此地商栈中商人逃走时遗留的财货不告而取,然后用这些东西跟周围各处换取了大量的布匹、药物,以及……生姜;另一次,却是以修筑军营、整修防务为名,大肆发动徭役,逼迫本地士民去周围伐木取柴……为此,本地人其实对他多有怨气。
然而,随着冬日来到后半段,军事对峙的局面忽然形成,到处都是兵马,谁也不敢出门,交通更是全然断绝,洛阳周边,尤其是军事要地周围的百姓多有冻馁之事。唯独小平津这里,非但有柴薪供给,甚至你如果愿意为军中做活,还有布匹作为工酬发下来,甚至还有吏员每日大锅烧制姜汤,无偿分发渡口各处,从官到吏,从军到民,一视同仁。
到了这个时候,本地百姓复又赞誉齐至,而贾诩却依旧是那副不咸不淡的死人脸。
小口慢咽,连着喝完了三碗姜汤,身着普通布衣,内里罩着一个皮袍子的贾文和毫无形象的用袖子抹了把嘴,却忽然离开了温暖的房舍,向寒风刺骨的舍外走去。
片刻之后,其人更是来到了热闹非凡的吕布舍外……舍前侍从赶紧回报,惊得吕奉先匆匆率众出迎。
二人稍微寒暄半句,便一起入舍,不过甫一踏入吕布的房舍内,贾诩便忽然驻足:“虎威中郎将真是好兴致!”
舍中酒菜狼藉,立在门内的吕布也是一时尴尬。
不过,其人大概因为上午的事情,外加此时喝了不少酒的缘故,所以多少有些脾气外露:“贾都尉管的这么宽,为何不见你约束住胡校尉擅自分兵?反而来指责我喝酒?天寒地冻,我又只有五千不方便过河的骑兵,不在此处喝酒,还能如何?”
“当然是要建功立业,以成大事!”贾诩长身拢手,面色不改,身形不动。
吕布闻言,不由仰头大笑,酒气直震屋瓦,而笑完之后,其人方才冷这脸应声:“贾都尉莫非是在开玩笑?我不是都说了吗,我只有五千骑兵,而如今大河封冻,若是强过,只怕到了对岸就已经摔废了两千匹马……还建功立业?!贾都尉若是无聊,自可以去煮姜汤,何必来消遣我?!”
“可以用麻布裹住马蹄,到对岸再放开。”贾诩不急不缓,不气不怒。“这样骑兵便可以轻松过河了。”
吕奉先陡然怔住。
“胡轸此人,空有蛮勇而无智力,而即便是蛮勇也不及虎威中郎将的万一。”贾诩立在门槛之内,继续从容言道。“而此战,也用不着步兵,所以其人今日上午引兵而走乃是我专门施计撵走的……是我故意用他来做疑兵。”
一时间,吕布有些发懵,却又有些期待,而片刻之后,随着他稍作思索后,却还是不由蹙眉:“贾都尉还是莫要戏弄我为好,对面河内两支兵马,王匡引一万两千人在我们对面,袁本初则引三万众在五社津更东十里处……而胡轸既然走了,即便是你我合力也不过五千骑兵,三千步卒,又如何能战呢?打王匡都一定打得过,何况袁本初随时能派援军来攻!”
“虎威中郎将知道卫将军是怎么平定的辽西乌桓吗?”贾诩依旧正色,俨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