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1章

    军阵中,面色有些苍白的段日余明不敢怠慢,即刻引数骑上前,其人过楼班而不顾,最后居然是在两阵之中,对轲比能用鲜卑话临阵喝骂了过去……而这一次,向来不善言辞的段日余明却居然是将辽西乌桓与鲜卑联手反叛之事,从白狼山设局围困段部、莫户部开始,到突破卢龙塞劫掠内地,以及拥立张纯为天子一事,事无巨细,当众言出,而且条理分明,事实清楚,最后谈及丘力居反叛之实,轲比能背盟在先,更是言辞激烈,颇带愤懑之气。

    如此出色,当然引得公孙珣在身后当众鼓掌致意。

    其实,无论是楼班的求情还是段日余明的‘揭发’本身都毫无意义,可若没有这一层往来,今日这一战却也不免显得生硬……无非是见招拆招罢了。

    “擅立天子,罪莫大焉,岂能赦免?”眼见公孙珣鼓完掌后,趁着段日余明转身回到阵中,战场之上一时无言之时,韩当却忽然亲自打马来到那数百骑辽西杂胡首领身前,昂然反问。“对丘力居的处置,你们是怎么看的?”

    一众杂胡首领也是一时沉默……他们再穷再无知,也是在辽西这边混了几十年的,如何不晓得擅立天子是个什么罪过?再说了,韩当此问明显是替公孙珣来问的,他们便是有些想法,又能怎么看?

    于是乎,片刻的沉默后,乃是蜂拥而上的表态。

    “丘力居狼子野心,当明正典刑!”这是汉化程度较高的部族首领所言,其人愤恨难平,韩当对其人有些印象,乃是第一批响应公孙珣号召引兵相助之人,这话说的倒也颇有底气。

    “无论是大汉还是鲜卑的规矩,只要是反叛了,就只有死路一条!”有人出言还考虑到普世价值。

    “丘力居当日反叛时难道没想过自己的下场吗?大将军无论如何处置,我等都毫无怨言。”

    “可以效仿乌桓人自己的规矩,施以犬刑!”又一名带着乌桓血统的首领忽然开口,却是将话题直接带入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处刑方式中去了。“我们乌桓人不禁放马,而且养犬,直接在他身上涂满马血,然后在阵前放犬数十,当众咬死他,以示大将军威仪。”

    “可以用高句丽人的法子,十五牛分尸!”这是跟着公孙珣去过高句丽的人。

    “若是大将军念在其人以前颇有功劳的份上,学草原上的规矩,用弓弦勒死如何?”也有人在为公孙珣的名声着想。

    听到这些人如此胡言乱语,便是韩当这些年装傻充愣都快成真痴呆了,也是不由失笑,而说的热闹的一众杂胡首领见状,却是当即雅雀无声,乖巧至极。

    “既然大家都觉的丘力居该死,那我家君候让我问你们,愿不愿意替他施刑?”笑完之后,韩当再度肃容相问。

    首领们心下一个激灵,却居然没有停顿,而是纷纷勒马上前,并在马上按腹鞠躬,甚至有些争先恐后……开什么玩笑?在场之人谁没打过仗,谁没杀过人,不就是杀一条死狗吗,如何会犹豫?!

    再说了,他们此行本就是战战兢兢来等公孙珣处置的,真要是能杀一人而得全族赦免,那应该高兴才对!

    “如此便好。”韩当见状愈发肃容道。“既人人皆愿为我家君候效力,那就请头人们全部出列,去前军横向列阵等候!”

    “带丘力居!”伞盖下的公孙珣也终于扭头示意。

    大军骚动,军阵中更是裂出一条直通身后营寨的通道,然后在数万大军的注视和期待中,辽西乌桓单于丘力居被当众被拖了出来,其人身着绸缎衣服,俨然之前并未被虐待,但此时却被捆缚严密,还堵住了嘴。而且,其人大概也自知性命终究是要到此为止,所以不免垂头丧气,闭目失神。

    对此,伞盖下的赵苞却并未有什么表示,甚至犹如没看到此人一般。

    话说,这位持节的右将军领辽东太守匆匆来柳城,固然有插手辽西善后的意思,但那多是愤懑于公孙珣居然要把辽西事与其母亲公孙大娘做商议,也不与他打声招呼……所谓负气而来罢了。而来到辽西后,且不说迎面被自己女婿用洛中局势浇了一桶冷水,弄的他心乱如麻。其实,便是真的要插手丘力居的处置,他赵苞也是无话可说的。

    毕竟,擅立天子一事也同样触碰到了他赵威豪的底线,刚刚说什么万事交给公孙珣来处置,其实也有避开要临阵下令处决丘力居这件尴尬事情的意思。否则,真要是念在当日旧情的话,之前几日他早就干涉了,何必临阵再言呢?

    甚至退一万步说,他赵苞确实念及旧情,确实想保丘力居,可到了眼前这个局面,他身为汉军两名主帅之一,又如何能当着鲜卑人和各路杂胡首领的面与自己女婿拆台呢?

    内外有别。

    想数月前在洛中,即便是天子那种人,面对着大将军何进,也只是既斗争又妥协而已,从未说谁要害谁,谁要杀谁……说到底,大家从根本上而言不是敌人。

    与此同时,对面的鲜卑军阵同样在一阵骚动之后沉寂了下来,只有数名扔去武器的鲜卑武士出列,将楼班拽回来而已,却并没有做多余动作……其实想想也是,轲比能来这里是干吗的?真的是来救丘力居的?他恐怕巴不得丘力居死的凄惨,然后让身边的鲜卑头领从此畏惧和厌恶汉人,再转过来投奔于他呢!

    换言之,此时两军对峙,汉人也好,鲜卑人也罢,杂胡也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除了一个丘力居的亲儿子楼班之外,居然人人盼着丘力居这个昔日辽西枭雄速速惨死!好让这一次叛乱的风波就此尘埃落定。

    不过,就在下一刻钟,事情忽然有些不对了。

    因为,事情没有到此为止,就在丘力居被拖到阵前以后,之前裂开的汉军军阵却并没有合拢的意思,居然又有数十人被从后面军寨中被汉军拖了出来,也依然是捆缚严密,外加堵嘴伺候。

    刚刚在阵前横列成阵的杂胡部落首领们看的清楚,这些人分明是辽西乌桓部落中的大贵族,往日多有交往的,但此时被一并处置,虽然心中震动,却也无话可说了。

    但事情还没完,就在一众部落首领们已经有些震动之时,汉军阵中居然源源不断,不停的往外拽人,而且全都是乌桓贵族……等到最后,阵前密密麻麻,居然被拽出来足足五六百人!

    这个数字,对于五千余落的辽西乌桓而言,很可能是家庭族落单位以上所有头人的概念!

    于是乎,各部落首领手脚冰凉,却是再无之前的庆幸之意了……有些人一瞬间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有些人一时间想不明白,却也敏感的意识到这次处决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对自己而言格外致命的事物。

    但不管如何,双重恐惧的作用之下,这些辽西左近的部落头人们却无一人敢有所质疑。

    “丘力居!”公孙珣看着眼前被去掉嘴中异物,却依旧浑如木偶一般的乌桓单于,倒是干脆至极。“你们若不死,我心难安……不过别人倒也罢了,你毕竟是乌桓单于,我念在你昔日曾有功于辽西的份上,许你留个全尸,你可以自己说个死法。”

    立在公孙珣与赵苞马前的丘力居闻言一怔,面上却居然多了几分生气,然后竟然盯住了赵苞不放,弄的原本就被这个处刑规模而感到惊愕的赵威豪愈发不适起来。

    “那算了!”对方只看赵苞,倒是让公孙珣显得无奈起来,他一挥手臂,也是即刻催促了起来。

    听到命令,数百汉军甲士立即放下那些乌桓贵人,便兀自回阵,而韩当也看向了身侧那数百本地部落头人,准备一声令下,就要这些人上前动手处决。

    然而,就在两名士卒准备将一直不言的丘力居拖走的时候,一直麻木不言的丘力居却忽然出声:“我知道那日为何会败了?”

    “居然说话了吗?”公孙珣当即失笑。“枉我还以为自那日被俘起,你便真的傻了……”

    须发花白的丘力居被重新拖了回来,他勉力站定,先是回头看了看身后数百近乎绝望的乌桓贵族,却又忍不住转身对着赵苞潸然泪下:“赵公……今日见到你以后,我便已经醒悟过来这一战是怎么回事了……当年与柯最坦一战,我曾对你立誓,不把鲜卑人逐过柳城誓不收兵,否则便要惨死于马蹄之下,然后却又暗中背誓放纵鲜卑人逃走……如此想来,今日我的下场着实是天命昭昭,早已注定!只是,我族人何辜,被我连累到同样下场?!可怜辽西乌桓百年连续,居然一朝丧于我手……”

    “不要自吹自擂了!”公孙珣听得心烦,到底是勃然大怒。“什么天命在上?无外乎是天道有常,大势如浪,你们这些人既跟不上来,又不愿屈居人下,不去死还能如何?至于葬于你手,更是可笑!辽西乌桓百年延续,那天晚上就已经跟着唯一一个在军营中迎战的塌顿覆灭了,你们这些躲入城中避雨的贵族,有一个算一个,俱是乌桓掘墓之人!还有死于马蹄之下?我是那种暴虐之辈吗?直接好好杀人便是,如何还要将你们踩踏而死?你不嫌疼,我还嫌容易弄折了马腿呢!”

    言罢,不等对方再言,公孙珣便挥手示意,然后身前两名军士便将刚刚还在感慨天命的丘力居给奋力扳倒,又将一团异物塞入对方口中,然后如拖着什么货物一般,扔到了阵前空地上。

    两百步外,楼班早已经跪在轲比能马前抱着马腿恳求对方营救了……而轲比能看着汉军明显比自己更宽的军阵,尤其是两翼密密麻麻的骑兵,虽然早已经面色苍白,却居然有些犹豫不决了起来!

    话说,年轻的轲比能并不是因为楼班的求情而动容与犹豫,实际上,之前他猜到汉军是试图当众处刑后还有些兴奋和隐隐的期待的。但是,当他看到足足五六百乌桓贵族全部被拎到阵前以后却居然有些胆怯和犹疑了……因为这意味着,汉人已经下定决心,不通过乌桓贵族直接接手辽西乌桓!

    这层含义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与他的准备!

    是。没错!

    汉人对叛逆胡人头领的处置确实可以让一部分人重新认知自己的身份,从而明白他轲比能才是胡人真正的依仗,这也是这个年轻鲜卑头人硬着头皮打这一仗的根本理由。

    但是,如果汉人明白的告诉所有人,你们可有可无,没有你们我们也能掌握辽西呢?这又该如何?会不会反而畏惧到从此不敢轻易反抗?

    一声号角,百余辽西部落头人在韩当的注视下,也在数万汉军的注视下,强打精神,纷纷下马出阵,或拔刀、或持矛立在了一众乌桓贵族的身后。

    又一声号角,头人们纷纷咬牙举起武器,将身前各自的乌桓贵人给砍死、刺死。

    第三声号角,头人们抹去武器上的血迹,再度向前,继续来到又一名乌桓贵族身后,而这一次,本不需要下场的段日余明为表决心,甚至专门从自家军阵中离开,亲自持刀来到了丘力居的身侧。

    诚如公孙珣所言,他又不是什么变态,处刑立威而已……哪怕是为了让辽西乌桓编户齐民,杀的贵族有点多,但也不至于说为了省事就把人给活活踩死吧?

    活埋都比那个利索!

    然而,就在这时,又一声号角响起,却是从鲜卑军阵中传来,旋即,鲜卑全军军阵骚动,居然是要直冲汉军阵前,试图救走这些乌桓贵族。

    公孙珣勃然大怒,也是拔刀示意,随即,早有准备的汉军军阵立即鼓声隆隆,两翼大股骑兵便在中层军官的带领下直接涌出,中间的步兵军阵也在高顺的示意下密集向前立盾。而阵前正在处刑的各部头人在公孙珣的怒目下无一人敢怠慢,居然是纷纷迅速下刀,然后才匆忙回阵上马。

    接着,眼见着对方骑兵就在眼前,公孙珣再一挥手,身侧田豫领着白马义从还有太史慈领着的八百骑兵也即刻勒马冲锋相迎。

    两军就此交战,再无人在意地上那些残留的乌桓贵种,更不知道段日余明一刀砍去,确实并未让丘力居直接毙命,然而是果然如这位乌桓单于自己所期待那般,死在了乱军马蹄的踩踏之下。

    但是,这一战足足数万大军交战,双方一共动用了何止万余骑兵冲锋……死在马蹄之下的人何止数以千百计?

    一个区区丘力居,凭什么要被人给记住呢?

    人尽皆知,大半个月前的那场雨夜,丘力居就已经死了。

    两路大军在柳城西面河对岸的平坦丘陵中接战,而很快,因为骑兵的缘故,战场不停扩大,最后演变为了典型的追逐战。

    没有任何值得多言的地方,轲比能求仁得仁,大败而走,甚至一度被太史慈迫近,差点死于对方箭下。

    而傍晚时分,鲜卑人全线西走,汉军大胜而归,公孙珣百无聊赖,便与赵苞从浮桥上步行转回柳城。

    “我有一事问你。”走到浮桥中间,赵苞忽然驻足。

    “岳父大人请讲。”公孙珣不由束手而立。

    “汉人耕地为生,住在砖木土石的房子里,所以能够编户齐民。而乌桓人住在幕帐之中,打鱼捕猎,牧马养犬,每年都要迁移两次不止……你把他们的贵族全杀了,今后怎么处置辽西乌桓?”

    “总得试着处置吧?”公孙珣当即沉声应道。“辽西毕竟有大凌河环绕保护,还有数座城池在外围隔绝,不怕他们走出汉境,既如此,不妨让他们以幕落为基础,以牛羊马匹为算赋,以出战为徭役,让安利号来做个包税人……”

    “且不说此事到底可行否,也不论你的私心,文琪。”赵苞正色相对道。“我问你,你行此法,辽西那么多部落,又如何看待此事?若是我们能够直接统治牧民,他们这些头人又算什么?你想过他们的反应没有?”

    “所以才让他们来观战与行刑的。”事到如今,公孙珣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今日就是要告诉他们,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辽西勾连幽州,地处要害,我决不许再有任何人有如丘力居那般的能耐,扰乱交通,再坏我大事。而如今,趁着大军在此,大胜之威尚在,更是要行雷霆手段,彻底吃掉乌桓与这些杂胡人口!而强如乌桓人与鲜卑人都是这个下场,他们除了任我处置,又能如何呢?”

    “他们或许不能奈你何,但总可以逃走吧?”赵苞继续追问道。“那些杂胡,本就是种源纷杂,今日你在辽西势大,他们自然温顺一时,可等你回到塞内,他们却可以从容逃到西面草原上去……轲比能今日在处刑时用兵,怕就是想告诉那些人这个道理吧?而且文琪,我只见到‘逆我者亡’,未曾见‘顺我者昌’……这一战我也知道了一些事情,你不能因为心有怨气,便一味用强。”

    “我当然知道草原上的事情不比辽西这边,”公孙珣沉默了片刻,却还是振振有词。“所以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等我母亲过来接手这边事物,我便去覆灭莫户部,届时还是要扶持一些部落在周边作为屏障的,比如这次立有大功的俟汾氏,就让他们去承德城。还有段部,既然当日传讯确实出于善意,岳父大人又多有维护,也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去大凌河西面以作屏障。其余种种也是如此,若是老实,都可以依附我们在草原上立足。”

    “说了半日,你还是没有长久的法子。”赵苞摇头不止。“既然到了草原,我们汉人便无法管制,今日忠心耿耿,明日换了首领,自然也可反叛为祸,反而养虎为患……不过,一时有效便一时有效好了,你最起码还在做事,其他人连法子都没想过。”

    言罢,其人便扔下自己女婿,兀自向柳城而去,但走了数步,却又忽然想起什么,便又回首询问:“你刚才说‘再’坏你大事是何意思?莫非你已经下定决心响应何大将军了?”

    公孙珣一时尴尬,却失笑不言。

    “说!”数百里外的承德城,程普早已经气急败坏。“莫户袧还有莫户部的数千兵马都去哪儿了?!”

    “我家头人前日一面派人往南面渔阳道口寻都尉,一面便亲自集合人马,领城中青壮匆匆往北去了!”被质问的那人似乎早就有所预料,倒是不卑不亢。“他临行前对城中人说,程都尉为人持重有德,必然不会擅杀妇孺以泄恨。”

    “我是问你莫户袧那厮往何处去,没让你说这些!”

    “只知道往北去了。”这名看打扮和听声音早已经跟汉人毫无区别的莫户部年轻人无奈以手指北,又说了一句废话。

    而程普气了许久,却忽然嗤笑一声,反而冷静了下来:“我倒想看看,莫户袧将族中老弱全都扔在城中,到底能在草原上做出多大事来?难道要就此弃了你们,领几千兵到草原上称雄称霸,以图东山再起?”

    ……

    “以汉髙灭秦、项之威,而匈奴项领,受围平城。光武百战百克,遂定海内,而卢芳连胡扰边,终其身不能屈。乌丸丘力居、塌顿之暴,不减前世。燕武以数郡力亲伐,先败后胜,一战斩之,徙其部落,遂为名骑,所向有功,何其壮也。”——《典略》·燕裴松之注

    第三十八章

    一卷旌收千骑虏

    “事情我都知道了。”

    公孙大娘亲自抱着一只肥猫来到自家商栈的后院中,然后随意坐了下来,而其人将猫放在腿上后,顺势扶了下自己的黑框眼镜,这才不慌不忙的继续言道。“法子还算对路,但也只是对路,有些事情我还是要跟你说清楚的。”

    “母亲大人直言就是。”跟着过来的公孙珣叹了口气,然后也跟着坐了下来,原本院中的婢女、侍从纷纷知趣退下。

    “你抹掉乌桓人中的贵族,直接编户齐民,这肯定是对的,但未必长久。”大娘捏着肥猫的下巴随意言道。“因为乌桓人是半定居半游牧的状态,是以幕落为单位,而且你自己也说了,是要收血税的……”

    公孙珣并没有对血税这个词汇产生太多疑惑,因为他一瞬间便从字面上领悟了这个词的意思。

    “所以说文琪。”公孙大娘继续淡定说道。“乌桓人肯定还会兴起新的贵种头人,或者是战场上的领头人,或者是幕落迁移时的指导者,然后重新以血缘传承……免不了的。这跟汉人那里,时间久了,有钱有力的变成豪强,有名有权的变成世族是一回事,大哥别笑二哥。”

    “但是……”公孙珣不由微微蹙额。“母亲,这跟汉人不是一回事吧?汉人的豪强与世族,总归是不会因为自己成了豪强与世族便造反的,而这些异族头人,好像天生就是不稳的,也是不可信的。”

    “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公孙大娘似乎对自己儿子的疑虑早有所料。“说到底,你眼中的汉家体制,本就是对应着汉家农耕文明而产生的,是汉家无数贤达上千年来根据自己身边的情况摸索与实践的成果,它天生就不是对付游牧民族的……”

    公孙珣张口欲言,俨然是想起了自己岳父之前的话语。

    “你是想问就没有一个能兼容游牧和农耕的体制,让草原不成祸患吗?”公孙大娘依旧对自己儿子的思路了如指掌。

    “是。”

    “体制的背后是要有以经济和生产力做基础的……真要是能修铁路,能有火枪火炮,那任何体制都能在草原上行之有效。”说到此处,便是公孙大娘也不由叹了口气。“但你娘我实在是有心无力,这么多年,能弄出来铁锅、咸鱼,然后每年不停翻印几本旧书,就已经很吃力了。就连之前寻到了太史慈,都已经接了他母亲去辽东,还写了信劝他来找你,最后却抵不过亲家一次公车征召……”

    “……”

    “但话说回来。”公孙大娘复又幽幽道。“就是因为没有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做依靠,所以如今也只能倚仗体制了。我来的路上想了很久,大概也就是想到修庙、筑城、羁縻……这些老法子而已。”

    公孙珣一言不发,摆出了侧耳倾听的姿态。

    “所谓修庙,是说用宗教麻痹和削弱他们……道教不行,这年头道教太容易造反了,让佛教去……和尚最配草原!等有朝一日打下了太原和洛阳,让白马寺和五台山的和尚统统撵去草原,你也来当个文殊菩萨!”

    公孙珣虽然只知道文殊菩萨曾经帮过孙猴子的忙,却也大概明白这话的意思,所以并未深究。

    “而所谓筑城,乃是在必要的节点上……譬如承德那般,适当的修筑城池,逼迫草原势力碎片化,让他们起不了势力。不过,现在只能依着地形而来,耗费也大,也得慢慢来。真要是想大面积搞,就需要水泥了……可这个你娘我也实在是有心无力,谁让我不是工科狗呢?”

    公孙珣依旧无言以对。

    “至于羁縻,就是你之前在承德做的事情了,在草原外围,扶持亲汉势力……”

    “关于这一点。”一直悉心听教的公孙珣忽然蹙眉打断了自己母亲的话。“单纯的羁縻实在是太不稳定了……莫户袧这种人都忽然背叛,段日余明之前的表现我也有些许疑虑……岳父大人前日对我说,这些手段都只是一时所用,时局一旦不对,或者随便换个首领,就会养虎为患。对此,我虽然表面上不以为意,但心里面还是听了进去的。但偏偏又如母亲所言,无论是修庙还是筑城都是要数代之力,慢慢为之,反而只有羁縻才是我现在能为的手段。所以,羁縻到底该怎么羁縻?怎么选人?”

    “这就要看你是论长久还是论眼下了。”公孙大娘微微挑了下眉头。

    “眼下如何?”公孙珣叹气道。

    “论眼下嘛,自然是顺你者昌,逆你者亡,谁反了就是揍谁,谁老实就给块骨头……你让我来,不就是想让安利号配合你,吞并乌桓之余再趁机吃掉一些之前跟着乌桓人走的杂胡部落,然后再扶持几个新部落代替莫户部吗?这没什么可说的,也是对的,马上都要十八路诸侯讨董了,哪里有时间计较这些,快刀斩乱麻,做就是了!反正现在辽西是你打赢了仗,你说了算!”

    “但论长久呢?”

    “若是论长久,就只有一个标准了,不是论人,而是论部落……具体来说,是看这个部落汉化的程度有多高。如果一个部落整体上普遍意识到,做汉人比做胡人好,而且愿意身体力行汉化,接受汉家制度,甚至还在这个过程中觉醒了一些主义……那就不应该计较什么头人不头人!毕竟你自己也说嘛,头人这种东西的忠诚是根据时局还有时间不停变化的,最是靠不住,但一个大部落的整体忠诚和可控制程度,却是相对而言比较稳定的。”言至此处,公孙大娘的语气不免变得轻飘飘了起来。“依我看,两汉几百年,在这方面最是不讲理……凉州羌人和汉人从血源都文化都已经融合了,朝廷居然不承认和吸纳羌人,反而鄙视凉州汉人;氐人从前汉开始,几乎已经完全汉化,甚至全都改汉姓,还以种地为主了,可朝廷还是不把人家当人……老老实实几百年了,无论如何也该给个大汉户口了!你以后不能犯这样的错,要懂得变通!”

    凉州的事情公孙珣非常清楚,而且印象极为深刻,所以居然无可辩驳。

    “我记下了。”一念至此,公孙珣倒也是认真颔首,然后复又问道。“还有一事……母亲,阿定和阿平是去了岳父大人哪里?”

    “不错。”公孙大娘捏着自己怀中懒散肥猫笑道。“我让赵子龙带着他们去的,我也知道你要说什么……公孙度消失不见,却来了个名望更大的赵苞,而且他一到辽东便把太史慈招去,可见他的能力、影响都是很出众的,我当时也有惊疑。但后来一想,终归是一家人,总不会害你的吧?而且真遇到大事,他总不可能袖手旁观吧?再说了,如今这个局面,你便是想赶他走也来不及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公孙珣也是无奈。“不过,何进确实已经开始征召外兵入朝了,我也收到私信……算算时间,天子也已经去世快两个月,该死的都死了,等我回头处置掉刘虞,说不定便已经尘埃落定,但却不知道如今局面下的洛中最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结果,胜者还是不是董仲颖?柳城还是太偏远了,只能雾里观花!而且母亲,等我处置完刘虞,整合了北疆的力量,又该如何,是该南下抢占冀州,还是该先虚与委蛇,顺着洛阳打起旗号,搞个会盟之类的事情?”

    “无所谓了。”公孙大娘不以为意道。“那是你的事情,你自己做主就行……你要我帮忙,要安利号帮你做事,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让我只有你一个儿子呢?就好像这次,你现在就可以准备一下,带主力回卢龙塞解决承德了,辽西我肯定会在后面帮你吃下来,乌桓人和杂胡部落的改编你也不用担心,你岳父在这里能压得住场子,却偏偏拿我没辙。但说到大的战略这种事情,还是要你自己决断。非要问我,我只能拿自己经商的经验给你一个建议……”

    说着,公孙大娘忽然抬眼看了下突然出现在后院后门外韩当,而后者扶刀侍立在门外,确定了院中俩人都注意到自己以后,这才一声不吭的再度退下。

    “母亲且说。”公孙珣一边站起身来一边问道。

    “天下没有万全之策,想的多只能失的多,要有决断……而一旦做出决断,就要不顾一切做成它!做成的事情多了,大局就是你的!”公孙大娘扔下怀中胖猫催促道。“去吧,韩义公是个妥当人,他来找你一定是有大事。”

    公孙珣立即点头转身,但走到一半却又被自家母亲给叫住了:

    “对了,赵云确实不错!我没帮你捞到太史慈,本来挺恼火的,但赵子龙来了,总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值得表扬!”

    明白自家母亲脾气的公孙珣干笑一声,只能回头勉力劝了一句:“太史子义出身世族,是个有想法的人,母亲不必在意!而且天下豪杰何其多,关键是要自己有大势在手,这样的话,真正的英雄总会来找你的!”

    “你能这样想就好了。”公孙大娘也是再度摆手,催促自己儿子去忙,然而,公孙珣走到门前,脚软复又听到了自己母亲的声音。“且停停,你刚才是不是想说什么没说?关于我那亲家的……”

    “母亲听错了。”公孙珣再度失笑,却是直接迈出了安利号商栈的后院院门。

    公孙大娘轻笑一声,却也懒得理会自己早已经长大的儿子。

    “何事?”身着便服的公孙珣甫一出门便肃容问道。

    “君侯,莫户袧来了。”韩当扶刀而答,言简意赅。

    饶是公孙珣刚刚接受了自家母亲的一番教育,自以为心事抵定,完全可以重整心思再出发,但此时却也只能一时发怔,然后停了半晌方才勉强干笑一声:

    “怎么来的?来了多少人?”

    “两千多人,多有负伤,停在了大凌河西面军寨中,然后莫户袧一个人,白衣裸足披发,只带着一颗首级……楼班的……独自过河来了,如今正在西城门外下跪等候君侯。彼处早已肃清,子伯和志才先生都在,就等君侯你去了。”

    公孙珣愈发嗤笑不已,却是忽然反手从韩当腰中拔出了对方的佩刀来,然后直接拖着白刃出门去了。

    韩当无奈,只能紧紧跟上。

    “莫户头人!”半刻钟后的城门前,公孙珣远远见到对方身影,便已经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怒气了,其人居然是直接越过低头行礼的娄圭、戏忠,拖刀往前,偏偏又满面含笑,如沐春风。“别来无恙!听说我不在幽州这半载,你在北地做的好大事!”

    莫户袧远远见到公孙珣拖着白刃而来,却只是叩首以对:“大人!小子之前三心二意,自知不能幸免,大人若要杀我,我实在是无话可说……而小子今日前来,也并无侥幸求君侯饶我性命之意!只求君侯杀了我以后,能够留莫户部一条生路……”

    “你莫户头人赏罚分明,多有威望,杀了你,莫户部怎么可能会服我?”公孙珣依旧轻笑不止,却已经是来到了对方身前。“可若不杀你,我又怎么能让幽州诸部服气呢?莫户头人,你凭什么以为,我只杀你人却要赦你部族?”

    “大人!君侯!卫将军!”莫户袧俯身在地,眼看着对方脚步迫近身前,刀刃都已经微微离地,却是不由浑身发抖,但嘴中依旧在为自己族人辩解不断。“小人虽然一时动摇,可莫户部整部却无罪啊!从十几年前的卢龙塞开始,莫户部以一个鲜卑小部而起,从来都是为大人舍命而为,从未有半次以刀枪对着大人!卢龙塞前对柯最阙如此!柳城阳乐之间对柯最坦如此!弹汗山前为大人指路!坐原为大人赴命!便是之前白狼山被围也是奉大人命令而为!便是这一次我一时糊涂,有所动摇,莫户部从头到尾也没有一人敢真的起刀兵对君侯!”

    公孙珣不由冷笑,却是驻足在对方身前。

    而言至此处,眼见着公孙珣的靴子停在眼前,莫户袧却是鼓起勇气抬起头来,继续奋力言道:“大人是要做大事的人……可以因为有怨气而杀我,反正我只是贱命一条,却居然敢忤逆大人,虽九死而无怨!可处置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性命,断一个部落的留存,大人却是要为天下人做表率的!”

    “你是说我赏罚不公吗?”公孙珣低头肃容以对。

    “并非此意!”莫户袧仰头而答,却是泪落连连。“我何尝不知道,若非大人的恩德,我莫户袧与莫户部如何能到今日?大人没有半点对不起我们,但这一次,真的只是我一人犯了糊涂,是我负大人,莫户部没有负大人!其实,以大人对我的恩德,当日在白狼山下我就该为大人赴死的……何来如此局面?都是我咎由自取。”

    “低头!”公孙珣冷冷喝道。

    莫户袧不敢怠慢,当即再度俯首对地,却是瞥见到对方手中的白刃已经来到自己脖颈之侧,也是再度抖如筛糠……因为下一刻,他的性命恐怕就真的要消失不见了。

    “我最后问你一事。”公孙珣用刀刃拍打对方脖颈言道。“你给我说实话。”

    “大人请讲。”人临生死,莫户袧眼泪鼻涕全都不由自主的下来了。

    “你到底为什么会突然动摇?”公孙珣踩住对方肩膀,难得怒气爆发。“我待你不够宽容吗?对你的赏赐不够多吗?而且以你的聪明,难道会弄不清局势吗?”

    “回禀君候,当时轲比能将我包围在白狼山,然后亲自来阵前责问我,说我明明是个鲜卑人。”莫户袧忽然停止了颤抖,只是泪水止不住的沿着脸颊落入地面中。“却为何为汉人做狗?我居然不能答!”

    公孙珣终于变色。

    “大人,我莫户部本是鲜卑中部贵种,世居弹汗山东南莫户寺,后来遭遇战乱,部族离散十之七八,被迫迁移辽西,而父兄俱丧,才将部落托付于我,彼时父亲曾有遗言,让我重振部落,重回祖地……我虽然是个卑怯之人,却也没有忘记这个志向,在辽西小心经营,只想有朝一日能重回中部鲜卑而已,但却不料遇到了老夫人和大人!”说着说着,莫户袧愈发泪水不断,居然已经渐渐哽咽了起来。“凡十余年,蒙大人天恩,部族渐渐昌盛,可却多行汉化,部落中人也多习汉语,居城市,甚至有人可是读汉书。便是我,一边想着兴复部族荣誉,一边却居然已经渐渐看不起父兄乃至祖上当年的成就,偏偏出身明白、源流清楚,鲜卑之身又摆在里……多年间,也是煎熬不断,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做鲜卑人还是该做汉人。所以,轲比能以重振鲜卑声威的名义邀我共盟,我才一时动摇……大人,还是那句话,仅凭当日动摇,我便活该去死,只求务必饶我部族!他们真的半分都没想过背离大人!而这一次我带他们中途截杀了轲比能的败军,他们就更不可能再与鲜卑合流了,请大人放心使用!”

    言至此处,莫户袧不再多言,只是伏地恸哭不止……也不知道是怕死,还是念及自己父兄之事,情难自禁。

    “你知道我母亲到阳乐了吗?”公孙珣面无表情,却是忽然脚上用力。

    “只恨不能当面拜谢老夫人多年恩德!”莫户袧闻言愈发哽咽不止。“早知如此,我晚来几日就好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